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機智醫師生活S2E2》
但戲劇中擔綱沈默寡言又社交迴避的婦產科醫師楊碩亨,用了這句話安撫了一對早產兒夭折的夫妻,並給予他們莫大的力量。
如此平常的話語中,卻蘊藏著深刻的智慧,以及在文字之下濃厚的同理與支持,是啊,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低谷,在低落之中身心陷入極大的危機與自責。
看著影集,劇情中出入醫院的熟悉場景,讓我想起母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機智醫師生活S2E2》
但戲劇中擔綱沈默寡言又社交迴避的婦產科醫師楊碩亨,用了這句話安撫了一對早產兒夭折的夫妻,並給予他們莫大的力量。
如此平常的話語中,卻蘊藏著深刻的智慧,以及在文字之下濃厚的同理與支持,是啊,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低谷,在低落之中身心陷入極大的危機與自責。
看著影集,劇情中出入醫院的熟悉場景,讓我想起母親。
作者:連弘生 諮商心理師
這次,想跟大家談談「忽略」這個主題,這也是跟自我覺察相關的主題,自我覺察可以說是所有心理諮商的核心,自我覺察用白話來說就是「了解自己」。
蘇格拉底曾說:「了解自己是最困難的事情」,心理諮商就是針對「了解自己」這個主題在深入執行,而「忽略」就是讓人無法了解自己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課堂,有學員問我他非常困擾的問題,他說他曾經有十年的時間沒有與家人往來,因為每次與家人互動都讓他害怕顫抖,一直到近兩年信了主,在宗教力量下,他逐漸有能力放下對父母的害怕,他也逐漸感受到父母努力想要對他好,包括會帶很多食物給他,即使他們沒有住在一起。
他覺得很愧疚,因為沒辦法去回應父母對他的愛,也沒辦法好好接收他們想要對自己的好,看著逐漸年邁的父母,他不知道如何加速自己與他們親近的速度。
我聽了他的故事很是心疼,尤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說了「顫抖」兩字好幾次。試想,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成年的孩子看到了還會顫抖呢?這個顫抖背後所透露的恐懼,又是什麼?
那是個多人聽課的場合,所以我並沒有去問原因,但我可以猜測關係傷害度很高,而身體的智慧其實會幫助我們遠離心裡認為恐懼的人事物。無法親近,正意味著對關係的恐懼與顧忌依舊存在,而身心自然產生排斥感,而當傷口隱隱作痛時,說明我們必須透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獲得安全感。
然而現實是,孝順的傳統文化會壓得這群在原生家庭受創的孩子喘不過氣來,掙扎於自身安全感與子女罪惡感中,而這時他可以為自己做的,其實就是練習「信任」。
因此,這個受創嚴重的學生,他找上了主,宗教提供他再生家庭的倚靠感,他與主的關係是一個信任重建的過程,當他每一次呼喚都得到回應,每一次低潮與痛苦都被聆聽時,這段與神性的連結,就成為一段自我修復的關鍵關係。
所以在聽完他的故事與跟他討論後,我給了他兩個方向:
第一:強化與神的信任,因為神醫治了他,重建了他的信任,這段穩妥的關係是難以被任何人取代。而他可以做得就是更邀請神進入他的內在,邀請神陪伴他最深層的恐懼,或者將過往一切的恐懼交託給神。
第二:陪伴自己顫抖,甚至擴大自己的顫抖。在經歷身體創傷的學員身上,經常看見他們在很多情境裡容易有凍結、六神無主的狀態,包括有人大聲說話,或突然大動作等,而通常他們在驚嚇之後,總是努力讓自己鎮靜得像個成熟的大人,一直在面對我時,他們一邊很憤怒揍罵對方,一邊卻雙手開始顫抖。我示意他停下語言,因為語言往往容易讓自己與真正的感受剝離,轉而專注在自己顫抖的雙手,感受顫抖,並稍微放大顫抖的幅度。
接著,他眼淚無法停歇的不停哭泣,他的內在湧現極為深層與不知來源的悲傷,接著是積藏很深,不願被看見的恐懼。他的抖動釋放掉原本被凍結的恐懼與悲傷能量,在流動之中,也開啟了生命整合的契機,他在眼淚裡,遇見了童年受創的自己,那個被驚嚇、無助、恐懼的自己,在身體的顫抖中他才意識到身體積累巨大恐懼的情緒,而他終於意識到這些積累如何影響他的生活。
親愛的,無法親近的背後,往往是各種深藏的恐懼與悲傷,釋放與重新整合自己,關係的親近就成為自然而然了!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好久沒看小說了,這本書一直放在口袋名單裡。前陣子剛好有些時間,緣分也到了,就拆開了塑膠封膜。帶著一點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網路上看到不少好評,也看到了一些負評),開始了這本書的閱讀之旅。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1922年,蘇聯甫成立的首都莫斯科街頭,矗立在克里姆林宮附近的大都會飯店,成為亞歷山大.羅斯托夫伯爵將度過餘生的牢籠。
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貴族出身的他逃過死刑,卻被布爾什維克法庭判處終身不得踏出飯店一步,從寬敞的豪華套房被趕到窄小的屋頂閣樓,在一方斗室中見證了蘇聯三十年來的變革。
儘管生活只能局限於方寸之地,但在動盪不安的時代,遭軟禁反而成為他的護身符。他把房間建構成屬於自己的宮殿,甚至放下身段在餐廳當起領班,逐漸改變生活方式,找到另一種屬於他的人生意義。
他在飯店裡結交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驕縱美豔的女演員、關注蘇聯情勢的美國上尉、好奇西方世界的紅軍上校,也從飯店主廚、經理、裁縫師和屋頂維修工等平凡人身上,收獲真摯友誼。
他沒料到的是,偶然認識的那名早熟九歲女孩妮娜,兩人命運的交會,竟成為彼此人生轉變的契機⋯⋯
《莫斯科紳士》是亞莫爾.托歐斯繼一鳴驚人的暢銷處女作《上流法則》後,時隔五年再度席捲書市的力作。書中慧黠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的諸多角色,以及輪番上演的精緻劇碼,描繪出莫斯科那段最紛亂、動盪卻也最迷人的光景。作者以20世紀初的蘇聯為背景,描繪一個失去奢華生活的貴族紳士,如何在拮据中獲得心靈的豐盛與自由。筆觸幽默,激發哲學思考,深入探索身為人的意義。
《莫斯科紳士》一書背景設定在俄羅斯,內容也提及了不少歷史事件。原本對此很擔心的我(外國史全部都還給老師了),在閱讀的過程,慢慢放下了這樣的擔心。隨著作者鋪陳,我的大腦一步步建構起這間將困住紳士一輩子的「大都會飯店」。然後,跟著紳士與其他人的相遇,慢慢從好奇、感嘆、驚訝,最後開始欣賞,並參與紳士這明明物理上非常「有限」,卻被翻轉的十分「無限」的生活方式與際遇。
不知為何,想起了這陣子,我們似乎也困在類似的經驗裡。疫情嚴峻後,我們被提醒盡可能留在家中。宅在家,從以前的一種期待,變成了一種「責任」。當一件事情「被規定」之後,它的性質就開始有了轉變。
但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擁有的那顆腦袋,卻也是唯一能夠從這有限空間裡,「解放」我們的工具。而對紳士來說,他的許多解放,都是源於「人」。在整個故事裡,圍繞在紳士的「人們」,不管是好人、還是相對定義的「壞人」,都替紳士在這有限的飯店中,拓展了他腦袋的時間與空間。
疫情期間,似乎也是這樣。人際互動真的好重要。讀過這本小說你會發現,人與人的連結,許多時候真的會是一種救贖(當然,前陣子讓疫情爆發的那種連結,和這邊提到的可能不太一樣😅)。
更別忘了,在你身體感到受限的時刻,讓你的大腦有機會透過一些好的故事、戲劇、電影、小說,透過這些載體的力量,替你打開心靈的空間。
讀畢小說後,我翻開了版權頁。
2019年10月,初版1刷;2021年5月,39刷。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想,這是多少創作者夢寐以求看到的數字。
但與此同時,一邊回想起看完這個故事的感受,
我也深信,這個故事,值得獲得這樣的欣賞與看見。
推薦給最近必須宅在家,突然開始想讀小說的讀者。
👉《莫斯科紳士》由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出版
PS.本書譯筆極為流暢,實在佩服譯者李静宜前輩。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延伸閱讀:總是心太軟?七個靈魂拷問整理你的人際關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網路交友、社群媒體如此發達的現代,似乎認識人,與人產生關聯變得輕而易舉,但詭異的卻是孤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即使社群媒體上有眾多好友,依舊感到自己的孤立。
《愛無能世代》作者米夏埃爾在書中曾談到人群裡的寂寞,他被一個社交活躍的朋友邀請到派對上,大家看似熱絡的交談,但其實除了主人之外,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主人要與會者開始介紹自己,大家略為尷尬地說起自己的職業,最後是主人自己開始介紹起他認識的每個人。在這場活動中,他感覺十足的寂寞,而這股寂寞卻是,他不認為有任何人想要真正認識與瞭解彼此,他們渴望的,似乎只是我在這群體裡,我是個還不錯的存在,在歡笑聲驅除心中的孤獨感。
也許現代人的孤獨感,正隱藏在許多派對的歡笑裡、美食與美圖的按讚數後,多數人在乎的,已經不是我關懷我身旁的人,而是透過社群的連結,想要知道這個人混得好不好,以確保自己混得還不錯,或更甚的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混得好,以此獲取更多眼球與稱讚。
那份與人的連結,有時候成為一種需要證明自己夠好的存在,而連結也因此失去真正重要的意義而變得單薄。
現代人孤獨,但並不孤立。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覺得自己沒人理解與關心,但孤立是一種客觀事實,是被物理上的隔開不得接觸的狀態。而當人的連結與接觸變得容易,友誼卻也變得表層與速食,每個人企圖在快步調的環境中生存,好友與關注變成一個個扁平的數字。
消除孤獨感在於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因此破除孤獨,有一個重要的內在歷程,是能夠敞開自己,讓他人感受與看見你真實的狀態,因此對於自卑的人,就容易陷入孤獨的困擾中,因為跟人連結會恐懼被拒絕、被嘲笑,而敞開自己又會感到焦慮與羞愧,因此總在連結與失聯之間、敞開與封閉之間痛苦的擺盪。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談到,當人遇到危機、困頓時,會陷入孤獨與無助的狀態裡,而此時人們會有「再交往動機(reaffiliation motive,RAM)」與他人建立聯繫,因為孤獨帶來的痛苦會令人想要修復社會關係,也是一種尋求生存機的機制,但有些人RAM機制會失靈。當一個人RAM失靈時,會錯誤的解讀自己與環境,對外在有敵意的反應,這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受傷害的方式,卻也造成長期孤獨的狀態。
因此不受孤獨困擾的人,通常對自己也有正向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可以去愛。因此他們往往能「主動」給予關注,注意到他人的不一樣,與人互動有很多「不重要」的small talk,當然,他們也能「主動」尋求協助,這種適時call for help的行為,也能創造周圍的人產生價值感/有用感的一種方式,因此你不需要總是一個人想破頭的解決問題。
越是孤獨的人,在人際互動中越是「被動」,他們不確定自己給的關心是不是有人想要,更害怕尋求幫忙會被拒絕,因此他們會在行為上表現得可憐,「等待」他人看見自己,期望他人連結自己,如此他們不用品嚐被拒絕的羞愧感,卻也容易在無助中陷入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不像其他人擁有很多資源。
說到這裡,你可有發自內心關懷身邊的人,還是希望藉由關懷來換取肯定或陪伴? 當你越是孤獨,你可以越回到自己內在詢問,你花多少的時間關注你內心的痛苦了?你關注的時間已經讓你消耗去愛與付出的能力,成為在人際中飢渴且乾旱的狀態,久而久之,你就容易成為真正的孤島。
也許現在正是時候,去用心關懷身旁的人了。
也許你想測測你的孤獨指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用的孤獨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內容、計分
UCLA 孤獨量表(第3版),共有十題,讓受試者針對每個個別題目在“1從來沒有” 、“2很少” 、“3有時” 、或“4常常” 共四個答案中選一個。以下是這十題的譯文和原文:
你多常會因為需要單獨做很多事情而感到不快樂?How often do you feel unhappy doing so many things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說話的對象?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have nobody to talk to?
你多常會覺得目前處境如此孤獨而難以忍受?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cannot tolerate being so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人真正理解你?How often do you feel as if nobody really understands you?
你多常發現自己在等待別人打電話或寫信來?How often do you find yourself waiting for people to call or write?
你多常覺得自己是完全地孤單?How often do you feel completely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你無法與你周圍的人接觸和溝通?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are unable to reach ou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ose around you?
你多常會覺得渴望能有伴侶?How often do you feel starved for company?
你多常會覺得你很難交到朋友?How often do you feel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你多常會覺得你被他人排擠或拒於門外?How often do you feel shut out and excluded by others?
總分在 15 和 20 之間,被認為是一般人正常的孤獨經驗。總分在 30 以上,則表明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孤獨感。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我們每天製造的記憶這麼多,為何早年回憶特別重要?
大約在六歲左右的回憶我們會稱為「早年回憶」,心理學巨擘佛洛伊德、榮格與阿德勒等,都認為早年回憶對於了解一個人十分重要。
我們每天睜開眼接收的各種訊息,日常所見所聞,不是每條訊息都會被我們所接收並化為記憶,記憶的形成絕非偶然,我們會選擇記住某件事情,是因為這件事情跟我們的生命有所連結,也是我們人生態度的痕跡,因為有所感觸才會印象深刻。在討論記憶中,最具心理意義的就是早年回憶。
所以在六歲以前的回憶,就是塑形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元素,帶著這些元素,我們再去處理長大後接觸到的訊息,轉化成我們的獨家記憶,自我就是如此層層堆疊起來。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他的象徵,揭示他自身的風格與自我在關係中的樣子。
如果問起我最印象深刻的早年回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平常的下午,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吧,那時的我最喜歡跟爺爺在一起。那天,我跟在爺爺身後,不斷的問他1+1,2+2,3+3……等於多少,印象中問到了三位數以上。爺爺自己經營一家小工廠,所以其實他有大小事等著處理,但他還是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很認真的心算之後才給出答案,沒有一絲敷衍與不耐煩。
這是一段很簡短的回憶,但總在我想念爺爺時浮現這個畫面,長大之後才明白這段回憶帶給我的意義。
我之所以保存這段回憶,就是因為那時爺爺讓我感受到全然的陪伴與愛,他不介意我在他忙碌的時刻嘰嘰喳喳,也沒有希望快點打發我然後投入工作。
直到我近年來面臨情感問題,心情非常低落時,這段回憶突然湧上心頭,當下的自己突然感受到被全然的愛與安全所接住。我知道自己在這段關係中雖然發生了問題,但我是被愛的,被呵護的。我可以穩住自我價值,知道我可以做自己而不用迎合他人,委曲求全。
所以我認為這段回憶對於我的心理素質養成很重要,它滋養了我的安全感與穩定度。
而屬於你的早年回憶又是什麼呢?我們要怎麼從早年回憶來指引現在的自己呢?
曾有個個案因為跟女友分手而前來諮商,他告訴我,他在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中總是無法與人靠近。對於自己的早年回憶,他道:「我父親去世的時候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他們都認為我年紀還小,不要告訴我們,後來是因為一個鄰居阿姨說溜嘴我才知道爸爸已經走了,當下我超級難過,跑回家罵媽媽是大騙子,媽媽一句話也不說的就出門了,我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哭到睡著,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家裡一個人都沒有,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極大的害怕與寂寞,後來媽媽回來了,我們像是沒發生任何事一樣,一起吃了晚餐,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沒有再提起這件事,那時我也才6歲吧!現在想一想我還蠻佩服當時的自己。」
從這段回憶中可以看到他的人生主題也許是「冷漠」與「孤寂」。在得知父親過世這重大失落之後,他沒有得到安撫反而是被硬生生地拒於門外,從這創傷事件開始,他開始建構自己面對情緒的獨特模式與自我暗示,在脆弱需要關注時,我要「自己堅強」、「不依靠任何人」、「我要裝作若無其事」。
我帶著個案看到他潛藏在早年回憶的情緒模式,他才得以察覺自己的狀態,明白為何在關係中他總是無法靠近他人。
當我們卡在自己目前人生的迴圈中,很難看清造成這痛苦的原因與模式。早年回憶其實是一把鑰匙,讓我們得知小時候的自己遇到狀況時,我們所運用的資源、情緒模式、自我暗示是什麼,那帶到現在的自己,這些元素又是怎麼造就我們獨一無二的生活呢?
早年回憶潛藏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提醒著我們耿耿於懷的重要需求與人生目標、最想要擺脫的特質與情緒,最害怕面對的自卑與隱憂。早年回憶中也隱含了面對人生困境所需的能力,其迷惘與失落之出口,再仔細探究一番,也許還會找到你遺忘已久的能力。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自己的實踐,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拿著刀砍殺自己,用佛陀的眼光看向自己。愛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就是將射向自己與他人的劍,轉為地送給自己與他人的花,如此,你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將因此改變。
愛自己的能力指標,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量表,也有人翻譯成自我關懷、自我關愛或是自我悲愍。
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Judgment),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一共有六組分量表,說明你在自我疼惜上的正向與負向能力。 【5非常符合】、【4符合】、【3一般】、【2不符合】、【1非常不符合】
第一組正向能力:自我仁慈(self-kindness)
5 情緒不好時,我會更關愛自己。
12 歷經艱難時,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19 經歷困苦時,我會善待自己。
23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寬容態度。
26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己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第一組負向能力:自我批評(self-Judgment)
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不滿和批判的態度。
8 處境艱難時,我容易苛求自己。
11 我不能容忍自己性格中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16 當我意識到自身的缺點時,會變得情緒低落。
21 經歷困苦時,我對自己有點冷酷無情。
第二組正向能力: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3 遇到困難時,我把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7 當我感到不走運的時候,我經常勸勉自己其實很多人也正經歷霉運。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盡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15 我盡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第二組負向能力:孤立感(isolation)
4 思及自己的缺點時,我容易覺得愈發孤立、與世隔絕。 13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18 當我很努力去爭取某樣東西時,我覺得其他人得到同樣的東西一定會比我輕鬆些。
25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第三組正向能力:正念(mindfulness)
9 遇到煩心事,我會盡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14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盡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17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會盡量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事情。
22 當情緒低落時,我試著用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第三組負向能力: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
2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糾結於不順心的事情。
6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缺點很多。
20 當某些事使我心煩時,我容易受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24 當一些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容易誇大它的影響。
從這六組分量表,你可以查看哪一組平均分數最高,就能知道你是否擅於愛自己,還是容易耽溺在自我批評與強烈負向情緒中,而這三組能力就是光譜的兩端,你可以有意識地在面對生命的挫折與困頓時,讓自己保持彈性位移。
有人問我,如果這麼愛自己,那麼是不是不應該設定高標準給自己?否則做不到又會自我批評,但如果一直沈浸在低標準中,又該如何愛自己?
其實「高標準」並不是問題,一直以來的心理困擾,都在於現實與理想產生落差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依舊能用愛的眼光看向60分的自己,並且為自己構築邁向100分的階梯,你一樣可以不斷超越與茁壯。若你用怒意的雙眼看像自己,鞭打燃燒自己,你拼了命走到80分時就會意識到自己根本走不下去。
因此問題不在標準,而在你的眼光罷了。
看顧自己的眼光,注意自己的視角,你將是那位成就自己的人!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我要怎麼愛自己?試著對自己感同身受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Photo by Polina Sirotina From Pexels
「好想念可以見面吃飯聊天的時光」「好想緊緊抱住姪子侄女」,面臨疫情的突然來襲,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環境不再安全、生活型態轉變、熟悉的人們無法相聚,對於重視節日與團聚的台灣人來說,是個重大的考驗。有些人因為疫情關係,在家工作、上課反而跟家人相處的機會大大增加,也有些人因為與家人居住在不同縣市、地區而不同住,原本固定的聚會時間,因而停擺。那分隔兩地的家人,又該如何維繫彼此的關係呢?
閱讀全文〈分隔兩地的家人,如何維繫彼此關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從各種途徑來問我「要怎麼愛自己」,但奇怪的是「愛自己」這件事似乎講了很多次,還是很難讓人實踐其中的精髓。
在實務工作上,大部分的諮商案主的諮商目標,多被定調為「增進案主的自我悅納感」,簡單來說,就是在諮商中逐步增加對自己的喜歡和接納感受,然而這件事的困難在於,多數來尋求協助的人,很難喜歡自己,也往往厭惡自己因為過往的「不成功」或「錯誤決定」,導致現在痛苦的處境。
例如:愛錯了人、選錯了工作、沒有好好念書、沒有把握機會等等。生命裡充滿各種懊悔與不甘心,而那一刻,你往往帶著「恨、失望」的眼光看向自己,如此只會削弱你自我的力量,讓你陷入自責與無力轉圜的狀態,創造出惡性循環,你努力想改變自己、翻轉自己,其實正意味著你無法欣賞此時此刻的自己。
這時候你會想問,那該怎麼辦,現在的我這麼糟糕,我要怎麼愛自己呢?
我就忍不住好奇,現在糟糕的處境,有時候是我們面對挫折與困境的反應,但大部分無法愛自己的人,也往往缺乏面對困境的共處能力,他們拼命鞭策自己前進、突破,直到他們意志癱瘓為止,而那時就會爆發憂鬱與焦慮,對所有事情力不從心。
那不是愛自己,那像是討厭自己到想要重新換掉自己一般。
因此,你追求的「美好」處境往往不會出現,就像一個一直抱怨低薪的人,在真正獲得高薪時也只能享受到短暫的虛榮,之後在生活中的新責任、新挫折,將會讓他抱怨起下一件事,簡單來說,就是一直難以滿意自己,更別談生命中滿足與幸福的狀態。
要是不再急於改變呢?
Arnold Beisser提出了改變的悖論:「改變發生於一個人成為自己的時候,而不是當他試圖成為一個他還不是的人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你不再想改變時,改變就發生了。那個改變在於,我接受了我如其所示的自己,不再用過多的標籤、評價看待自己。多數一直聽不懂什麼是愛自己的人,都是已經帶著充滿苛責、批判與厭惡的眼光看向自己習慣的人,因此會一直「不懂」也無法體會愛自己。
其實,在更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換一副看自己的眼光。
換上可以溫柔地看向自己,對付出努力的自己微笑眼光,就是愛自己的實踐,不去想「然後呢?」而是,這樣也可以的一種坦然。
在研究上,我認為愛自己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了。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
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criticism),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有能力自我疼惜的人,在面對死亡這件事會如何對待自己呢? 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失落與哀傷,也心疼自己在遭受失親的過程中,允許自己難過、休息或不做任何事,他們可以因此理解同樣失親的人,也曾經歷心被撕裂的痛苦感受,與內心空洞荒蕪的不安感,也因此更有能力同理他人,最後,他們可以知道自己的悲傷,也知道悲傷的前身是因為滿滿的愛。
相對而言,沒有自我疼惜能力的人,則是:
他們覺得悲傷難以承受,因此怪罪自己沒有好好把握與親人相處的時間,他們陷入極深的孤獨中,覺得因為失親的痛苦而感覺被世界遺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開懷的笑,而自己不行,他們會陷入悲傷的黑洞中,覺得自己活該又覺得老天不公,又認為在悲傷的自己需要被更多認同、安撫。
所以,愛自己,就是能對自己感同身受,溫柔的體會與體諒,溫柔的呵護與支持的過程,並且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如此你的身邊都能欣欣向榮。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無法接受讚美、對讚美抗拒,覺得讚美不過是場面話,總是懷疑他人在讚美時的用意或背後的企圖。而當他人批評你的時候,你才認為別人在說真心話,因此推翻了先前他給的一切讚美。
親愛的,這是你嗎?
但奇怪的是,無法接受他人讚美的你,卻是急切的渴望他人認可的,害怕他人對你失望,透過努力與付出來燃燒自己,但往往身邊吸引的人,卻不一定是可以持續提供你認可的,那些會注意到你美好的人,反而是會帶給你尷尬與焦慮的人,因此你身邊的「重要他人」往往吝於提供你認可,你身邊的「路人」提供給你過,卻不曾存進你的字典,成為你自我肯定的內涵。
所以我常說,這是identity的問題,也就是你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你不認為自己值得被稱讚。
當我在進行人際相關的課程時,喜歡用團體諮商中常用的手法,稱為「優點轟炸法」,也就是讓上了一天課程的成員,最後可以回饋彼此他們身上值得被肯定的特質,來上人際課程的人,有蠻大比例是討好型的人,因此也特別容易注意到別人的優點,因此優點轟炸別人向來都很容易,但被轟炸卻顯得格外緊張,有很多人受不了被轟炸,一下子就面紅耳赤,全身發熱,要求成員們停下來不要再說了。
有時候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你就不會將自己放在充滿正向語言的地方,因為你會發現你全身的細胞都在拒絕肯定的語言。
說到這裡,你也許就要重新思量,是你選擇你的環境、也是你選擇你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經過你的意識篩選下來的結果。
印象深刻有一次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有一個學員因為感覺太尷尬,因此一直笑,企圖用笑聲化解尷尬與羞愧的感受,同組的學員也因為被逗笑到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不介入的話,這組大概就會草草了事,所以我走到一直在笑的學生旁,用雙手抱著他的頭,讓他可以安靜下來。
因為我介入後,他也就認真地讓自己身體開始放鬆,不再透過笑來抗拒接收肯定的話語。而在他安靜之後,我感覺到他的身體輕微的顫抖著。
活動結束時,他則是悠悠的說了這句:「我都忘了自己有這麼好了。」搭配著濕紅的眼眶,我猜他終於好好體驗了「被稱讚」的感覺。
很多時候,無法接受他人稱讚者,往往對肯定的語言有一種下意識的危機感,害怕接受他人的稱讚後可能會失敗、可能被剝削、或者可能會沈溺不思長進等等,但這些害怕與恐慌卻是自己的想像。此時此刻來到你面前的肯定,並不會帶來任何生命危險,因此我們在面對話語時,身體是安全的,但心理卻不安全,若能讓自己「身心合一」就能降低焦慮,接受他人話語,並且回歸理性運作,去認知到他人所言屬實。
這也帶到焦慮者常見的狀態,就是「身心分離」,身體在這裡,心緒雜亂紛飛,或墜入某個時空背景,因此焦躁不安,無法好好與人接觸,而當我將學員的頭抱著,就是一種提醒:「安靜地回到你的身體裡,因為你的身體是安全的」,而心真正的安頓在身體中,自然沒有抗拒,也無需恐懼。
簡單來說,當你在環境中感覺到任何引發你不安的話語或狀態,讓身體放鬆,心思與身體再一起,就是一個幫助自己回到當下、回到平靜最快速又有效的方法,當你身心合一,內在將因為平靜安適而能容納且能思考,當你有能力儲存肯定的語言,就能開始累積自己成為具肯定力的自己,就能破除自卑與人際焦慮狀態了。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情緒入侵:他的高情緒表露與你的心驚膽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是人稱的乖乖牌嗎?
你除了是乖乖牌,還覺得情緒壓力大嗎?
除了情緒困擾,你還有反覆發生的疾病纏身嗎?不論是精神上或身體上。
如何意識到自己被情緒入侵?
1.經常感到沮喪無力,特別是跟他人相處之後。
2.不自覺反芻對方說過得話,甚至替對方煩惱。
3.因為無法處理他人的困擾而自責。
4.感覺情緒負擔極大,又覺得自己很沒用。
5.身體有反覆發生的問題,例如:腸胃不適、皮膚過敏或發炎。
在《疾病的希望》一書談到,胃是消化器官,腸胃不適也象徵生活中發生很多「難以消化」的事;皮膚是內在與外在的第一道防線,而皮膚的過敏發炎反應,也是一種抵禦入侵,拒絕疆界被破壞的象徵。
而長期生活在情緒被入侵的環境中,會導致個人變得沒有聲音、否定自己的存在,卻又依賴他人而存在,因此往往也出現糾纏不清的共生狀態。而沒有聲音與自我否定的個體,基於關係互補性,就是在他們環境中,往往有個具有聲量,又不斷需要被關注,經常自我聲張者,這類人往往是我們所謂的High EE家人。
高表露情緒 (high expressed emotion, HEE) 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個案過度批判、過度敵意和過度情緒介入。也就是經常否定、挑惕、責備他人的行為,當他人做得好的時候又充滿敵意想要貶低,對於他人的選擇有太多干涉、太多憂慮,經常表現出矛盾反應,一方面過度縱容,一方面又過度約束。
當有這樣的家庭成員,對家人的影響性又在哪裡,我則觀察到有以下的現象:
1.高精神疾患復發率:
基本上我服務的族群多為憂鬱與焦慮困擾者,思覺失調者並不在我的服務族群中,但HEE的家屬與這些疾病有高度關聯,而英國學者George Brown研究發現,家庭中若有HEE的成員,患者復發率將高出許多。而HEE的相處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會造成巨大情緒壓力,卻又讓人有一種無法離開、無處可逃的感受,若與他們分離會有強烈內疚感的問題,因而也會有以下兩種情形。
2.低自我認同感:
長期活在沒有聲音的情境中,會讓他們變得唯諾、變得怕事,當然也變得依賴,因為他們可能難以為自己做決定,因為無法自主,也變得害怕分離、害怕被丟掉,因此很難真正獨立的離開原本的環境。
3.低情緒支持度:
在HEE的環境下,通常都存在著必須服從的恐懼,即使關係看似親近,卻並未真正親密,因此不被理解的強烈孤單感,經常需要憂慮被拋棄的無助感,如此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會讓他們有時想像外尋求情緒支持的對象,卻又因為自我否定,他們容易依賴無法善待它們的對象,只為有一個陪伴,再次複製不穩定的情感關係狀態於後續的關係中。
因此離開情緒入侵的環境,最重要是能重新認識自己,不再用就有眼光理解自己,如此才能重新在自己的生命裡體認力量,而當「自我」的感受出來了,也才有能力去設立界限,去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責任,而能真正做到支持與照顧自己,不再背負那些侵入的情緒與語言,為人生重新扎根。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全世界因為一場瘟疫,正在改變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人類活動降低,除了人類之外的生態圈,開始調養生息,而人類內心的生態圈也開始醞釀一場風暴,減少接觸,隔離他人,密不透風,潮濕蔓延的窒息空間,正是孤獨黴菌,絕佳滋養的環境,我們似乎正處於培養孤獨的病菌完美器皿中,若不及時除濕,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閱讀全文〈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但我內心的孤寂卻像個黑洞?〉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看著新聞播報的急診室濺血事件,看了讓人憤慨不已,你確診了很痛苦、很恐懼,不代表你可以將情緒宣洩在努力做好感染醫治工作的醫護人員身上!
確診了你很不願意,而傳染病流行醫護人員更不願意!當人們習慣被服務,甚至將醫療專業視為服務業時,就會要求與索取更多照顧,醫護人員需要付出專業知識,同時要情緒支持患者,除了加速患者的康復外,同時也為了維繫良好醫病關係。
而醫療專業的確是「高度情緒勞動」的產業。
在1983年Hochschild達美航空公司空服員情緒表達的個案研究時,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r)一詞,指工作者對客戶密集接觸過程中,對自身情緒的控制,以展現出組織制度下的情緒期待。近十年臺灣博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中, 以專業性、技術性工作者,如護士、醫師與教師等高情緒勞動類別者為主。
因此根本不用疫情爆發,醫護人員的情緒勞動本身就很值得關注與謹慎對待,而當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期待著醫護人員時,又有多少行動與言語是肯定與支持他們在專業與情緒上的付出?
更進一步來談,什麼是情緒付出。當你沒有辦法隨時隨地表達真實感受時,就是情緒付出的過程,當你覺得因為你的角色「你必須」,也是情緒付出過程。
在面對病患時的情緒表達又有兩種類型:
1.「表層展演(surface acting)」也就是表裡不一的情況,內心覺得對方很煩,但表面依舊耐心的服務,最常見的情況會壓抑情緒來做到;
2.「深層展演(deep acting)」即使表裡不一,也會修正自己的想法,來做到情緒要求,像是將奧客當成沒長大的孩子來降低自己的情緒衝擊或轉移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也有醫護人員有能力展現深層同理,完全不用「演」,而這種內外完全一致的是專業同理心的修煉,一般專業工作者往往需要長期心性的淬煉才有機會達到,但當專業訓練已經沈重負擔,難道要要求每個醫護人員都能秉持人溺己溺的精神與信仰,才能成為醫護工作者嗎?
聽到這裡,你也許會說,是的,我當媽媽也在情緒勞動,當女兒也在情緒勞動,我們每天面對多少人對你有多少期待,基本上都可廣泛包含在情緒勞動的範圍中。
在逐漸專業有價的社會意識抬頭後,大家又是否可以開始體認情緒有限的存在?
願意在他人情緒付出時,能夠「有意識地接收」,不視為理所當然的,甚至多一點帶著情感的回應?談談我最憂慮的:情緒耗竭到專業耗竭(burnout)
當高強度的情緒付出,會有不斷覺得心累的狀態,原本日常工作內容,會在長期情緒消磨下,變得越發缺乏成就感,不斷「輸出output」自己的時間、精力與壓抑情緒,而太少「輸入input」,包括知識的增長、情緒的滋養和陪伴,最終導致的是一觸即發的情緒崩潰,以及專業工作意願被消耗殆盡。
醫護人員的焦慮與孤獨,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嚴謹,在疫情之下更讓人擔憂,也許你我能做的,就是多一點同樣為人的「尊重」少一點歧視,多一點「感謝」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愛人如己的心思,保護好醫護人員,如同保護好自己的健康一樣,那麼你也是這社會上有力的支援者了。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當你越想證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你將越活不出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若不好,我陪你到雨中散心
有些日子總是會下雨。
尤其是,如果你好不容易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掉下去,你更會擔心「如果掉下去該怎麼辦」。
前幾天我讀書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你若安好便是天晴」,覺得很溫暖,如果有人跟我講這句話,我會覺得很窩心,至少在蒼茫的人生當中,還是有人在意我的。但我又想到前幾天去研習的時候一位講者講一句話:
「有時候我們會被情緒給纏身,想事情都會變得很負面,當你傳一句關心的話,他很可能會想到糟糕的那一面,例如,他可能會說:那我如果不安好,是不是你的世界也會下雨?這樣我是不是就變成你的麻煩?各位朋友,當對方這樣回應你的關心,你該怎麼回答?」
媽媽樂咧,這也太難了,要是我的話可能就會給他一把雨傘,然後不知所措⋯⋯。沒想到現場有個朋友非常有智慧地說:「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心情不好的話,我就陪你到雨裡面散心。」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句浪漫的話,可能比較適合用在愛情喜劇裡面之類的,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其實這句話有很深刻的意思,它代表「我願意陪你一起等待雨停」,重點不是在雨裡面散步,而是那個「陪伴」。
相較於「躲雨」,好像是在逃避某一種黑暗的東西,一起走到雨裡面,反而是去感受那個「不好」,或許走著走著,心裡面的一些什麼,就會慢慢變得安好。
有些時候我們對於情緒的糾結,是來自於那個「抵抗」,蠻奇怪的是,當我們可以走到情緒裡面,而不嘗試去把它擋在外面,或許很快就會放晴,因為我們少用了一些力氣去阻止事情發生,這個「少用力」就會讓自己和對方都輕鬆許多。
未來是擔心不完的,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
如果現在就是在下雨,那就好好享受下雨的涼快吧,如果覺得一個人淋雨很孤單,就找朋友一起在雨中散步,散著散著,或許心裡面某些雲霧也會跟著散開。
其實,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是圓的,只是我們不一定看得見,可是就算看不見,在心裡面我們也要有一種相信,相信在烏雲的後面,有一抹黃澄澄、圓呼呼的月亮在對我們微笑。
想像著月亮的陪伴、月亮的微笑,就算你的世界不那麼安好,寂寞也不會來打擾。
#標記你想陪他的朋友
#或者是你想跟他說這段話的朋友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面對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的創傷,有些人選擇否認、有些人選擇壓抑、有些人選擇美化、有些人把專注力都放在追求成就,有些人則嘗試接受治療。
無論哪一種方式,或許都是當下的你所能想到的最佳選擇。但我們能夠幫助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檢視,了解童年的創傷是否還持續存在著:
*當別人稱讚你時,心中會不會先浮現過往貶低你的聲音?
*當你被欺負時,不是先思考解決策略,而是先擔心被罵?
*當別人表達欣賞與愛慕你時,你覺得不自在、感到懷疑?
*難以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不相信有人真心願意幫助你?
*與那些傷害過你的重要他人相處時,身體依舊感到僵硬、心跳加快?
這些反應跟著你多久了?你覺得,這些反應適當嗎?或者,它們是源自於哪些曾經發生過的經驗呢?
想要療癒曾經遭遇過的創傷,最重要的態度是:幫助這個創傷經驗在「過去」找到一個位置安放。
我們不需要去否認這些創傷、也不需要為造成這些創傷的人找到合理的解釋,因為事情的確發生過了,且我們也因此覺得受傷、覺得難過。
創傷引發的痛苦,經常會讓我們覺得發生在當下:突然闖入腦海的重複影像、突然又像在耳邊傳來的聲音、突然又覺得當下被碰觸,這種彷彿又再一次發生的感覺,會讓我們的身體重發引發過往創傷發生當下的不適反應。
可是,這畢竟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了(但願現在的你不再需要面對有害的情境),現在的你可能已經遠離了當時的情境、也已經是個有能力的大人,但我們卻長時間因為某些刺激源而引發不再需要存在的創傷反應。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從《鬼滅之刃》看悲慘的童年經驗,如何造就出完全不同的人格發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 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他好悶,每次都沉著一張臉,問他怎麼了他也不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跟他談,不論是陪他也好幫他也好,他搞得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他常常不說自己的事,他經常不覺得這有什麼好說的,不然就是他也不知道怎麼說!但你知道嗎?他花很多時間打電動,甚至有時候把我當空氣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幾個心理師朋友在線上討論時,開始哀嚎片野,有人說失業了,只能寄居在親戚的店裡當工讀生,有人說每天都無所事事,覺得生命毫無意義,也有人說有人必須把孩子帶去上班,比往常的工作更讓人崩潰。
我們是一群協助人們情緒安頓的專業工作者,在疫情的洪流下,也不自覺亂了手腳。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疫情之下,你花時間在哪裡,決定你是誰。
疫情的考驗,挑戰我們原有的生活常規,也強迫人類停下來,在停下的過程中,有人開始焦慮恐慌,有人開始反思檢視,有人開始感恩懺悔,有人開始怨天尤人。
作者: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疫情來得又快又急,新聞不斷的播放,雖說增加了大家對於疫情的焦慮,但同時也增加了大家的警覺度,大多數的人,在週末自主封城,宅在家救台灣,街上冷冷清清,不免讓人感覺到一股安心感,期待著疫情能夠漸漸趨緩。
當我們覺得大部分的人都在認真抗疫的時候,卻也發現有許多的人對於防疫的謹慎度有許多的差異,似乎有一種:
「沒關係拉,我不會這麼剛好」的心態,像是出門買東西、出去玩水、路邊抽煙不戴口罩等等,都讓很多人看的好生氣。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你可以不要把東西亂丟嗎?家裡都已經夠小了。」
「欸欸欸,開線上會議請戴耳機好不好?」
「為什麼都是我煮飯?我公事還沒忙完啦!」
作者:愛心理編輯 朱漓
有次友人跟我聊到他的近況,他的父親罹患了失智症,已經病發兩年左右,而今年年初父親的病情越發嚴重,因此他和哥哥們得一起照顧父親,每人輪流一個月。在照護期間不能上班以外,另外還得負擔相關醫療費用,財務拮据影響父親和自己生活的品質,而照護父親的過程常常發生爭吵。他向我訴苦父親的行為:「他動不動就發飆」、「叫他不要這樣做,他還是一直這樣做」,抱怨著父親情緒波動和無理取鬧,種種行為如何將他的耐心消耗殆盡。 閱讀全文〈常發飆的失智症:他不是故意的,他其實非常努力。〉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拋棄了你,或背叛了你,都只是他們的個性使然,與你是否值得無關。」 – —Christopher Walken
當時在盧美妏的塗鴉牆上面看到這句話,覺得手很癢就把它抄下來,好像心裡面有一些什麼東西變得安穩了起來。
如果你也是那種習慣「壞事內歸因,好事外歸因」的人,別人對你不好,你就覺得是自己不好;別人稱讚你好,你就覺得一切都是運氣好,那麼不如練習一天就好 – —把「好事內歸因,壞事外歸因」,有人糟糕的對待你,你就想像是他吃了炸藥;有人說你表現得很棒,你就跟他說謝謝,笑一笑。
一開始做這件事情很難,但是幾次以後,你就會發現,誰的世界都會有雨天,但別人的世界下雨,並不代表你不值得放晴。
我的觀點跟 Christopher有點不一樣,我覺得,有人背叛、拋棄、傷害你,有可能是他的個性,也有可能是他的遭遇,或者是還有其他的可能,但無論如何,都不妨礙,你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
尤其在你身邊總有一些人用很苛責的話來對待你、開口就沒有好聽的言語、甚至看到你就要酸你的時候,你更要對自己寬容一點。
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晚安。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自我護理?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自我護理為「個人、家庭和社區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維持健康,以及在沒有醫療人員的支持下應對疾病的能力。」
這周開始,全台灣人民的生活開始經歷了大篇幅的更動,大家的生活正在變動當中,日程規劃與生活安排都才剛確立下來,可能一時之間很難感受到心理方面的壓力。
但美國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持續肆虐之下,生活狀態遲遲無法恢復正常,焦慮和憂鬱的狀態有所增加,約每10名成年人中就有4名出現這些症狀,且女性的患病率高於男性,青少年又比成年人來的多(Panchal, Kamal, Cox & Garfield, 2021)。
這很有可能是我們接下來會到的問題,所以心理自我護理變得非常重要。
要怎麼做到心理自我護理呢?
1. 了解身心狀態
觀察自己是否過度焦慮或是出現憂鬱症狀,像是出現失眠、食不下嚥、在工作上無法專心、緊盯著疫情消息深怕遺漏,生活節奏被打亂,這些都是焦慮與憂鬱的警訊。一旦觀察到自己出現這些情形,要有意識的截斷讓你焦慮的來源,在生活中增加正念和冥想,在Netflix上有個「冥想正念指南」的節目,可以每天花20分鐘跟著練習,可以有效放鬆心情,安定情緒。
2. 維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
建立工作界限,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都要劃分清楚,在家也可以換上外出服,畫上淡妝,給自己開始上班的心情準備。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並且融入放鬆時間。規定自己一段放鬆的時間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規劃好,就很容易放鬆時擔心工作,在工作時又禁不起想放鬆的誘惑。如此矛盾之下,又會增加心理負擔與焦慮感。推薦大家一個很實用的影片,跟著他一起工作一起休息,可以大大增加工作效率喔。影片連結:https://reurl.cc/MZn783
3. 增加心靈彈性度
在全台灣人生活大亂的當下,也請給自己一點調適的時間,一時之間無法讓生活步上軌道,工作效率較低、心情較煩躁,都是很正常的。這段時間可以讓自己多一點休息的時間,如果不想工作,就整理一下房間,清理一下因為忙碌而忽略的窗框灰塵。透過這些清掃也可以順便梳理自己的情緒。房間乾淨了,心情也會輕鬆多了。人生有時就是計畫趕不上變化,給自己一段適應期,慢慢調整,焦慮的心情也會隨之放鬆喔。可以每天在睡前寫下今天發生的三件美好事件,有助於增加正面情緒,進而增加心靈彈性度。
4. 尋求社會支持
充分利用個人支持和專業支持系統,跟同事或是朋友開著視訊一起工作,互吐苦水,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社會支持,拿起電話,聯絡不同縣市的父母、兄弟姊妹,在這困難時刻可以付出自己的關懷,接受他人的關懷,就是很幸福的事。但請注意,如果你的同事或是親戚給予你過多的擔心與焦慮情緒,請適時的截斷,先穩定自己情緒最重要。如果覺得自己無法自行調適,也可以尋求線上諮商與線上課程,透過專業協助可以讓自己更快恢復喔。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容易和人吵架?「身心容納之窗」概念為你解答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記得一本好看的書《最高休息法》中談到如何真正幫助腦袋休息在於練習「正念」,也就是讓思緒能夠待在此時此刻的當下,能夠心無旁騖,因為當你的腦袋可以安靜下來,心自然就能平靜,就不會被焦慮綁架。
然而大部分焦慮的發生,通常都跟腦袋中有千千百百隻猴子有關:
「我好糟糕」「我什麼都做不好」「他一定會討厭我」「放棄比較快」
當你的心思全被這些叨絮的猴子佔據,甚至你為之起舞,與他們爭吵也好、陷入辯駁、或者被打趴也好,你會發現散亂的心思,就帶來焦躁不安的心情。
「如果他放棄怎麼辦,我就變一個人了」
「為什麼他不帶我回家,他是不是根本就不愛我」
你會發現猴子的組成,大部分都是對自我的懷疑、批評與否定,而當你花太多心思跟猴群在一起,你會發現人生越來越失去盼望。
但有時候,也許你感受一下,如果沒有這群猴子,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呢?
有些人會告訴我:
「是煥然一新的感覺」
「我就可以好好追尋我想完成的事」
那麼,請問真正原因,是猴群阻礙你自我的發展與夢想的追尋,還是你習慣為之起舞而消耗自我發展的精力?假如你面對猴群依舊聞風不動,這些猴群又能奈你如何呢?
這也是我每一次在靜心練習中,不斷訓練自己的,我們每天總有千百個思緒,但並非每一個思緒都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可以掌握我現在要專注的思緒,而其他不需要的猴子們,都可以讓他們搭上高鐵,一聲令下離開你的視線範圍,這也是我一直訓練學生,要練習揀選你的思緒,更要練習忽略你的思緒,同時在焦慮發生時,練習專注在自我發展上。
你,是你時間投注的總和。
你投注在恐懼,身上就有恐懼的巨獸。
你專注在夢想,就能累積實現夢想的能量。
而當你真正意識到這一切由你決定,你的人生又能感受到真正的解脫與自由。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心理師帶你在焦慮世代中,安穩下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朱漓
在2021年3月5日我們一位美麗的歌手殞落-《聲林之王》的莊凌芸。
自殺的前一天,莊凌芸還問媽媽:「你可不可以教我做滷排骨?」一切既往如舊,那堅強的小女生,直到最後跟母親道別時,母親仍沒有察覺到這小女生的心理的最後防線已經潰堤了。在她與母親輕抱後,一聲簡潔有力的「bye bye」似乎讓周遭的空氣結凍,那股寒意逐漸滲進母親的心中,但卻為時已晚。
即便是最親的人,也未能及時察覺的某人內心最深也是痛苦不堪跟別無他法的決定。同樣的在2017年7月20日聯合公園主唱查斯特班寧(Chester Bennington)在自宅中上吊自殺,他的遺孀泰琳達(Talinda Bennington)在9月公布查斯特班寧自殺前36小時快樂地與孩子玩耍的樣子,寫下「Suicidal thoughts were there. but you’d. Never kmow[1]# fuckdepression (自殺想法一直都在,但你永遠不會知道。#該死的憂鬱症)」,並呼籲多多關心身旁的人。
微笑憂鬱症患者因為他們表象的情緒很難被他人察覺,但有些線索還是可以讓大家觀察到他們正在也許正在遭受憂鬱症的折磨.就像是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總是光鮮亮麗,生活順利,但偶爾卻會發一些負面的文章,而且內容充滿毀滅或是無望感.有些微笑憂鬱症患者也會表現十分壓抑,面對負面事件時,選擇用委屈自己來取悅他人。就如莊凌芸在面對爸媽之間的矛盾時,選擇委屈自己,讓爸媽避開見面時的尷尬,長時間下來委屈自己就會讓負面情緒快速累積。人的情緒每天都在改變,但當你發現身邊有朋友只表現出正向情緒,所有負面情緒都消失了,而且他的轉化與表現是非常生硬的,這也是很有可能是表現出微笑憂鬱症的特徵。
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是近年來在精神醫學中相當重視的議題,它也被稱為行走的憂鬱症(walked depression)或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 depression),意指這類型的憂鬱症患者具有高度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上正常或者擁有出眾的社交能力,這與典型憂鬱症徵候不同,典型憂鬱症徵候可藉從外部去觀察對象的行為減緩,患者與其他人的互動頻率下降。但微笑憂鬱症並沒有因罹患憂鬱症而有這兩項指標下降的跡象。
因此微笑憂鬱症在統計上往往被低估,甚至連當事人也沒有認知到自己的憂鬱情緒已到達憂鬱症標準以至於沒有尋求幫助。微笑憂鬱症在以往的診斷中常被歸屬於重鬱症,這是因為微笑憂鬱症患者大多持有自殺想法和動力,而與重鬱症的不同地方在於,重鬱症患者的活力會因病情逐漸低落,但微笑憂鬱症的人仍保有原本的體力,在行為動力上高出典重鬱症許多,因此在自殺風險上高出重鬱症許多,另一方面增加自殺風險的原因在於微笑憂鬱症擁有過度壓抑自己的傾向,會像是活躍地層運動的火山,在沉靜的表面底下擁著滾動的炙熱岩漿,過程中一直增進氣壓的密度,直到整個爆發出來,這壓抑一旦爆發出來就會轉換成具體的執行力,例如自殘或自殺。
聽起來令人擔心,另一方面在精神醫學界之中已經開始重視微笑憂鬱症,但實際上微笑憂鬱症還未建立起獨立的診斷,微笑憂鬱症在DSM-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中屬於非典型的憂鬱症(Atypical depression)且歸類在重鬱症中的亞型,大部分的診斷仍沿用重鬱症的診斷標準,這讓專業人員在診斷過程中增加許多難度。聽起來有點悲觀,但人們開始重視這個問題,而重鬱症的診斷指摽或者在DSM-V中非典型特徵說明(atypical features specifier)也確實能診斷出當事人某些精神狀況,儘管透過DSM-V是「間接地」診斷出微笑憂鬱症。
其實,早在1970年到1980年代微笑憂鬱症已經被認識,當時是以偽裝憂鬱症(Masked depression)作為學名,爾後實際診斷沒有實質幫助而慢慢沒落。如上述提及的,在實際診斷過程,個案在面對治療者時巧妙地避開相關討論精神問題,不論是刻意的還是沒有察覺到。這樣的情況觸及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在亞洲文化中「男兒當自強」、「男生就不該輕易落淚」,教育男性避開承認心理上的脆弱,因此在問診過程中只提及生理上的疼痛,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問題。學者並沒有放棄理解微笑憂鬱症,累積了一定文獻探討其本質和診斷的指標。
微笑憂鬱症的特徵臨床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微笑憂鬱症描述為「當內在承受著憂鬱症的徵狀時,對其他人呈現開心的樣子,而刻意地微笑。」[1] 即使有明確的定義,但在實際上也會因微笑憂鬱的高度偽裝,造成診斷中難以辨識微笑憂鬱症。研究顯示微笑憂鬱症年齡落於22-78歲,男女比例為2.5:1[2]。微笑憂鬱症部分的人格特與重鬱症的人格特徵重疊,為壓抑型、低自尊、過度討好他人,或是帶有強烈自我負面意象。最新的研究表示微笑憂鬱症不同於重鬱症的特徵有[3]:
• 積極主動,能力優秀。
• 位於高社經地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
• 一個看起來開朗,樂觀並且總體上快樂的人
而他們的情緒內在以及外在表現方式呈現不一致的,覺得別人無法接受自己的情緒,認為真實的自己不能被理解與認同。而他們表現與內心感受不一致的狀態又會讓他們的負面情緒加劇。不難理解對於他們來說,在自我和親密關係的價值比較中,親密的人是比自己重要的,同時可能帶有英雄情結,希望以極端的方式協助其他人。說明他們對於與親密的人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不論是為了保護對方還是支持著自己,但這樣的想法,在心理上造成無法確切的理解對方或者忽略了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曾有過個案罹患著重鬱症,在諮商過程中,她表達著自己的感受,她希望自己過得比現在更糟,最好能夠用更極端的方式糟蹋自己,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經無法再糟糕了,但經過進一步,我們發現他其實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她對現在的生活所造成的痛苦已經麻木不仁了,即時她現在知道自己很痛苦,但卻已經習慣了,因此她渴望著更糟糕的生活,讓她覺得她還活在當下。這樣的狀況說明除了與其他人之間保留著隔閡,也與自己切離開來。
高危險族群
微笑憂鬱症時常在高社經地位的女性或亞洲男性身上出現,因為他們被賦予更多的社會期待,他們也需要在生活中扮演溫暖且正向的角色,有家人需要照顧所以不能倒下,這些壓力加諸在身,微笑憂鬱症很難不出現。職業類別上像是服務業等需要長時間用良好的態度面對客人,也會讓他們的微笑面具難以摘下,在面對憂鬱狀態時衍伸為微笑憂鬱。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經衛福部統計5,30歲以下青少年使用抗憂鬱症藥物逐年增加,憂鬱症逐漸年輕化,現今社群媒體滲透每個人的生活,很多時候網路上展現的人生比現實人生更為重要,當大家停留在網路上的表現時,認為自己也要過的像別人一樣精彩才是好人生,使得「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落差越高,這也使得年輕主群罹患微笑憂鬱症的危險性正在增加。
微笑憂鬱症在社群媒體上的表現方式
根據研究6顯示使用正向詞彙「快樂(happy)」「爽(exciting)」與微笑憂鬱症有正向關連,可以觀察到微笑憂鬱症在社群媒體上所貼出的文章不全然都是正向的, 也會有極端負面情緒上的貼文,通常被認為是一時的宣洩,如我們在上述所提到的,這正負向的反差,往往是當事者在接受自己心理感受時,中間存在著一個斷層,這斷層作為自我情緒消化的機制,其功能延遲了或懸置了立即性反應,能讓當事者拒絕或者以默認的方式接受自己的痛苦進而拒絕面對它。
微笑憂鬱的指標問答7
1. 你是否感到好像你自己「很假的」度過一天?
2. 你是否經常隱藏你的感受以及擺出一張快樂的臉蛋去讓對方覺得事情其實還過得去?(必答題)
3. 當你這天過得不錯,你是否覺得好像跟其他日子差不多。(必答題)
4. 你是否注意到胃口產生變化?(必答題)
5. 你最近的睡眠習慣或安排是否有更動?(必答題)
6. 你有最近有注意到你看不慣很多事情嗎?(必答題)
7. 你很難聯想最近有過持續好幾個小時的快樂時光?(必答題)
8. 你有注意到早起的感受或者今天過了一整天的感受嗎?(必答題)
9. 你是否感到來自你所面對的或者工作上帶來的壓迫感嗎?(必答題)
10. 你是否花了在自己身上的時間超過你的另一半?
11. 當你做錯事情的時候,你會感受到罪惡感嗎?
12. 你有注意到你的情緒波動增加嗎?(必答題)
13. 你最近是否承受著你無法描述出來的痛苦?(必答題)
你可以經由這13題檢測自己是否目前與微笑憂鬱的狀況相符的程度,也可以把請朋友做一下檢測。在13題問題中若超過6題為肯定的回答,建議你或者你的朋友前往心理諮商所進一步了解近期的身心狀況。
診斷方式
除了一些微笑憂鬱症的特徵之外,DSM-V的憂鬱症診斷標準也作為微笑憂鬱症的指標。
重鬱症診斷標準8
1. 幾乎整天且每天憂鬱,可由主觀報告(例如:感到悲傷、空虛、無助)或他人觀察(例如:看起來像在哭)而得知。其中青少年可能以情緒易怒來表現。
2. 幾乎整天且每天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
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5. 幾乎每天都精神動作激動或遲緩。
6. 幾乎每天都倦怠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感到無自我價值感,或有過度不恰當的罪惡感(達妄想程度,不僅是對生病自責或內責)
8. 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是猶豫不決。
9. 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死亡),反覆有自殺意念而無具體計畫,或是出現自殺的行為,或有具體計畫。
非典型特徵的診斷準則9
情緒的反應(Mood reactivity),以下至少符合兩項:
1. 體重明顯增加或食慾增加
2. 嗜睡(過多的睡眠,與憂鬱症患者的失眠相對)
3. 鉛樣癱瘓(四肢感受到難以移動)
4. 長期處於人際拒絕敏感性(例如,分離的敏感度。不侷限在情緒障礙發作期間),導致嚴重的社會或直接的損害。
5. 在同一個重鬱症發作當中,以符合憂鬱症特徵或者緊張性說明準則,則不再適用於非典型特徵說明。
專家學者給醫師與心理師的意見
以下作為專業人士建議從業人員需要關注的面向,建議中有許多艱澀的詞彙,但可以作為我們的參考。
• 深入了解心理發展史,以排除可能對精神健康產生持久性影響的神經發育障礙(症)(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 患者呈現的態度,例如,覺得被羞辱或避免探討與憂鬱或心理健康有關的事情,這可能導致疏忽。
• 與神經精神病問題有關的心理特徵,人格概況和家族史。
• 以身體診查(physical examination)去評估潛在關聯幸福感的併發症,儘管現在有著正在發生的健康問題。
• 患者轉診來源和原因,可以為慢性和未確診的神經精神病症提供見解。
• 年齡分佈(發病時為22-78歲)和性取向(男女之比為2.5:1)
簡單來說:這些建議告訴從業人員要注意到除了身體上的病痛所造成的心情低落外,還得更加注意患者是否正在掩蓋著他/她實際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評估案主是否自覺有幸福感,而非僅評估是否有痛苦感。缺乏幸福感才是微笑憂鬱症最重要的評估準則。
如何協助微笑憂鬱症
• 陪伴
• 尊重
• 相信
• 提高微笑憂鬱症的警覺
• 建立心理協助網絡
適當的陪伴很重要,面對身邊有憂鬱症狀的人,當然最重要的是陪伴,這陪伴的用意展現溫暖與關懷給站在黑暗邊緣的他們。所以請尊重他們的感受,如果他們需要時間獨處就先讓他們獨處,並且向他們傳達我們隨時都在的訊息,然後再定期關懷他們;好的陪伴需要適量。
另外,愛心理要強調一點,我們不要被微笑憂鬱症的「偽裝」嚇到了,彷彿好像他/她只要把自己藏得好好的,我們就完全沒有辦法知道他/她在想什麼,在面具下好像站著一位陌生的人。但他/她是我們身邊中最親的人,很像水星一樣,他/她只是剛好到了轉到「朔」的那一面,儘管他把自己藏在面具之下,我們卻一直都知道他有個外在且也有那個我們熟悉的內在世界,我們了解他/她,他/她一直是這樣子一個生活在我們身旁,只要我們能稍加注意一些他/她可能的感受,相信他/她是需要我們的,我們就能看見面具背後有個我們最愛的人在那邊等著我們。
如果你透過「微笑憂鬱的指標問答」發現了自己或者是周遭的人有著類似的情況,也可以向愛心理以及各地的心理諮商機構尋求協助,我們一直都在你的身邊。
1. 原文錯字
2. Rita Labeaune, 2014, The Secret Pain of “Smiling” Depression,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guest-room/201411/the-secret-pain-smiling-depression
3. Sudip Bhattacharya, Kyle Hoedebecke, Neha Sharma, Ozden Gokdemir, Amarjeet Singh, 2019, “Smiling depression” (an emerging threat): Let’s Talk, Indian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31:04).
4. Ibid.
5.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2020,〈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9734-113.html。
6. Loukia Demetriou, 2019, The Smiling Depression of the Social Media: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Well-Being, Conference: 1st Panhellenic Conference :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ass Media on Everyday LifeAt: Limassol Cyprus.
7. 引用自TMS Treatment Depression,2021,https://pulsetms.com/resources/high-functioning/?fbclid=IwAR3C9GMYOEfxDjPErVnYYNu47hL-WWLpByeXu9-ptEfzDpzg4Iwpp3e5RZs。
8.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V.
9. Ibid.
愛心理諮商所
預約方式(Line ID): @iiispace
地址:10662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66號6樓之1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重新認識、練習掌握、與修煉情緒
延伸閱讀:【關於自殺這件事】「生命很美好」,是增加痛苦指數的無效安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林佳慧 實習諮商心理師
「凌晨兩三點,工作終於都完成了!明明累得快闔上眼,卻滑著手機不想睡,甚至好像有點捨不得睡覺。」「白天上班忙得不得了,下班還得趕著接送小孩、準備晚餐,到了深夜,另一半和孩子都睡了,我才覺得終於能喘口氣了!」「總算心甘情願要去睡了,唉~居然快天亮了,明天又要早起,還是乾脆請個假呢?」這……也是你的日常嗎?
2014年,心理學家Floor Kroese和他的研究團隊提出「睡眠拖延症」的概念,也就是,即使沒有非熬夜不可的理由,卻仍因為各種心理因素,而無法就寢,所以說,這是一種「自願性熬夜」的情況。不過,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明知道熬夜會帶來許多代價,仍然這樣去做?
第一,生活主導權的補償
倘若一天中,大量的時間都被工作、課業、家事等各項任務佔據,讓你總是在完成待辦事項或滿足他人期待時,你很可能會覺得生活中有許多事是自己無法掌握、沒有選擇與決定權,甚至是失控的,而「失去生活主導權」會令人感到挫敗、焦慮和不安,為了減緩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我們便轉而透過「能恣意運用夜晚的時間」作為一種補償,某種程度上,彷彿重新握有生活主控權,也避免接觸內在的挫敗感。
第二,需求未滿足的抗議
如果生活中多數時候,你是個超我強大、很自律的人,嚴格要求自己在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那麼,你或許非常懂得「工作、盡責」的意義,但我想問問你,「玩樂、休閒」對你來說代表什麼呢?其實,在正向心理學中提到玩樂會帶來愉悅,而歡愉感能促進我們擁有更多元、彈性的觀點,以及更勇於因應困境。過度自我要求的人,時常會忽略了玩樂的需求,但那不表示你沒有這樣的需要,因此,熬夜很可能是在無聲地抗議需求的不滿足,同時,也是在彌補一天中的缺憾。
然而,曾熬夜過的你,肯定知道,熬夜終究只能補償、彌補我們內心部分的空缺,無法讓我們真正地擁有掌控感或滿足需求,還可能造成負向循環,像是:熬夜反而隔天精神差,更覺得難以專注、效能低,或難以調配各項任務所須投注的心力等等。所以,我們能如何試著調整呢?
第一,刻意留下自己的時間
重新檢視你每天的生活安排,哪些時間是為了完成任務、滿足他人期盼?而哪些時間是以自己為優先、滿足自身需求呢?刻意騰出讓自己喘口氣的空間,即使只是零碎的時間,讓自己休息、散散步、看喜歡的書、和喜歡的朋友談天,都能幫助你漸漸拿回生活主導權。
第二,給你的自律一點彈性
適度放縱其實是自我照顧的方式之一,忙裡偷閒、偶爾來杯手搖飲、享受豐盛的美食等,適時讓你的本我出來透透氣,接納自己不自律的一面,而這也能讓疲憊、挫折的情緒,有機會藉由這些行為被你覺察與正視,好好疼惜辛苦的自己。
第三,重視並建立睡眠儀式
精神科學家Matthew Walker在《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出直白地寫出「睡得越短,壽命就越短!」其實睡眠不只影響生理健康,睡眠不足更會導致情緒不穩定,而情緒狀態起伏又會回頭使得睡眠品質不佳,因此形成互為因果的負向循環。試著從今天起,睡前三十分鐘,關閉電子產品,讓自己靜下來,為睡覺做預備,發展屬於你的睡眠儀式吧!
最後提醒你,雖然熬夜很可能帶來身心困擾,但生活型態沒有好壞、對錯之分,生活本就有多元樣貌,所以,探索、選擇、嘗試實踐適合你的生活步調,才是更為重要的,也才是真正地握有生活主導權呀!
陪伴你成長:【情感月老廟】給為愛迷茫者的60籤
延伸閱讀:《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不要再討厭自己了,好不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你總羨慕有些人可以愜意優雅地過生活,有時候你總認為怎麼有人如此閒情逸致可以喝茶閒聊。再一次演講場合,有個媽媽問我,他做事情時容易很急,想著現在處理好洗衣服,等一下要去接孩子,之後要煮飯,腦袋沒法安靜,手腳也沒停下過,心思總在一種浮躁與急促的感受中,一整天下來似乎很難有自己的時間,到了夜晚也精疲力竭,不只生活、關係相處也越來越沒有品質。
我問這位媽媽,急著去做下一件事是怎麼了?
她告訴我,她總是一心多用,因為很擔心如果沒有先趕快想好,事情會做不好,會無法趕快完成。
我再問她:那事情有沒做好,下場很慘過嗎?
她思考了一下,說道:好像也沒有…..。
我繼續問道:是的,那希望趕快完成是為了什麼?
她說:不希望事情懸在那邊沒有解決,會很有壓力讓人煩躁。
親愛的,你也有這樣的困擾嗎?急匆匆的度日,卻一直沒有好好活著的感覺,生活不曉得在向誰交差,但又像等著一件件事情結束後被打勾的完成感。
在這對話中,已經在呈現一個人思慮與自我的狀態,我的分析是這樣:
1.「趕快做完,不然會被罵」:
這種急促焦慮,是陳年積累,避免自己被罵被唸被批評被挑惕,因此做完之後有短暫的心安。因此解套的方式,是「對自己信任」,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當你急著推進,就給自己信任。
2.「趕快做完,就能做我的事」:
有些人,因為應允或承擔太多事,導致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像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總處於完事焦慮感中,而這樣的解套其實是「為自己說不」。
當你的時間被太多事情瓜分,自我會產生極大的焦慮在於,喚醒你的意識告訴你現在過得不是自己的人生,應該要「趕快」人生才不會白費。但當你不夠信任自己、不夠肯定自己,就會歡迎別人輕易瓜分你的人生,因為你需要被他人喜歡、被需要、被肯定,而導致一直需要完成事情,去交差,去換得肯定的甜頭。
因此,越茫然,越忙。越茫然,越丟失自我。成為抓住自己,好好信任自己,好好肯定自己的人,你就能越來越踏實的享受人生。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親密與獨立
在關係中你是否能分享你的心情,是否願意親近對方,是否願意讓對方靠近。在關係中你是否能一個人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情,當對方無法陪伴與無法參與時,你也能獨當一面,從容度日。當你過度渴望親密,會讓關係變得窒息;當你過度需要獨立,會讓關係變得疏離。
二、自由與責任
你在關係裡是否有選擇的自由,還是充滿「應該必須」的責任?你在關係裡是妥協與不得不的責任,還是隨心所欲又能揮霍無度?
在關係中的自由與責任,通常會落在財務與時間分配中,當關係權力不對等時,權力大的人擁有主導權與話語權的同時,也擁有較大的自由,而另一方有可能是能力較好的人,卻因為恐懼失去而較多無奈配合的責任,如果不遵從就面臨被指責自私。
因此當你過度自由導向,意味著在關係中你不願意失去任何一丁點的自己,也容易成為目中無人與自我中心的狀態;過度的責任導向,意味著在關係中你不願意失去對方或失去認可,也容易成為被軟土深掘與他人中心的狀態。
三、付出與接收(去愛與被愛)
在關係中有多少比例,你感受到對方的需求,並滿足對方?這是一種真正核對過的付出行為。噓寒問暖、關心問候、支持肯定,這些都是付出或去愛的行為。在關係中有多少比例,你接收到對方的付出與愛的表達,並且感受到對關係的信任與安心,知道對方會一直都在?
當你對付出斤斤計較,意味著你太害怕受傷,擔心最後換來一場空,因此需要確定對方投入夠多才願意給予,但也有可能因此讓對方等待過久後,決定撤出關係;當你對接收抗拒無感,可能是你偏執的需要某種形式的愛,因此看不見他人的愛,也可能是你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恐懼有了又失去,而抗拒他人的好。
用這三個軸向,好好感受自己,感受愛情,也許你能逐漸看懂在關係中的問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強迫性重複是這樣一種心理現象——個體不斷重複一種創傷性的事件或境遇,包括不斷重新製造類似的事件,或者反覆把自己置身於一種『類似的創傷極有可能重新發生』的處境裡。曾經在一堂課中,我問了小美什麼行為會讓你感受到被愛,她的回應是曾有一任非常有控制慾和佔有慾的男友,如果打了三通電話小美沒接,就會把小美電話簿中的好友名單都打一輪確認小美在哪,如果還找不到就會打去轄區派出所。
小美覺得這是一種對自己極為在乎與關注的行為,但其實已經是對關係過高的掌控,然而當問到小美對這類行為是否感覺「熟悉」時,小美很肯定地點頭,因為她有個容易強制孩子行為的父親,甚至相處也常有精神壓力。
小美因為這份熟悉進入關係,卻也在關係中再次遍體鱗傷,男友恐怖情人的行徑日益嚴重,從原本大量關切,到後來變得多疑,甚至限制小美的交友,每一次小美與人互動,都會被言語羞辱,或跟男友大吵一架。
漸漸的小美才意識到,自己在情感中,忍不住找尋父親的身影,為得是在找到相似於父親的男人後,從對方身上獲得愛、獲得肯定,甚至有能力去改變對方,企圖在「改變對方的過程中想要解救童年的自己」,不論是受驚害怕的還是孤單疏離不被愛的自己,也就是改寫歷史的心理機制。
然而對於有傷害性的關係,最重要的步驟是要能「拒絕」的心理能力,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卻不是小美熟悉的一環,因此再次重複的關係中,小美也只是再次受傷。
因此療傷的目的,最重要的在於有能力「分辨」可能發生傷痛的情境,讓自己有適度的警覺來避免,有能力分辨安全與危險,為自己尋覓安全的堡壘以供棲息,有能力阻止傷痛再次發生,而非不斷落難,又不斷盼望身旁傷害自己的人可以華麗轉身成為拯救自己的白馬王子。
成為自己生命裡的那雙大手,將自己抱離受難與受創的情境,成為揭開精彩生命序幕的那雙手,更成為在跌倒時捧著自己的那雙手,你的生命將不會一再重複,而是拍拍塵埃,繼續充滿力量的迎向未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療傷的功能:讓傷口的疼痛不會繼續散佈人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對於為什麼要療傷,這很常成為演講中的月經題,很多人都很好奇,如果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挖掘過去的創傷?這麼說也沒錯,如果心中不痛不癢,生活沒有不滿足,你的確不會有需要探尋過去的困擾,通常要探尋的契機點,往往是很多重複的傷痛他持續發生與複製,累積的痛苦才會促使你想要改變。
療傷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最常見的就是「受害者轉加害者」現象。
例如一:
成長自重男輕女家庭的母親,持續實踐「重男輕女」在自己兒女身上,造就自卑女性的陰影代代相傳,也容易養出自負又負心的兒子。
有一種說法是在被輕視的環境下,容易長出自我厭惡的感覺,因而會將這份厭惡投射在自己的女兒身上,無法親近與撫慰女兒,而將許多期待與渴望投注在兒子身上,是兒子為拯救自己的存在。
如果母親無法正視心中被忽視的傷口,沒有看懂無意識對孩子的厭惡,家族女性的命運將很難被翻轉。
例如二:
成長自家暴家庭的孩子,身為家暴目睹兒,在沒有療癒的情況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成為家暴加害人,原因在於他們在暴力下感受到權力感,因此知道只要發怒這個世界就會順自己的意,或者他也承襲了家人情緒處理的模式,在生活或關係的挫折之下,當情緒無法調節,會轉為憤怒,在怒不可喝之下,又轉為暴力。
因此家暴的陰影,又再次成為暴力的複製,原因也在於沒有學習到新的釋放情緒的方法,沒有意識到其實有其他種方式面對關係與面對情緒。
所以療傷最重要的,是能夠在自我覺察中,看懂自己持續選擇一個傷害自己與親愛的人的生活放事,而提醒自己,愛,永遠可以學會轉彎。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究竟是遇不到完美成熟的伴侶,還是自己並非完美成熟的伴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該如何知道另一半是否可靠?
其實問出這個問題,你會發現他非常具有性別指向性,也就是通常都是「女性」問這問題。問此問題的背後動機與心理運作,通常是性別框架與情緒成熟度。
1.受綑綁的性別角色:男人應該有肩膀,要承擔,要照顧家庭,但事實是關係是兩人共同承擔的過程,當你相信自己值得信賴,自然能慧眼識英雄,辨識出對方對你的好,是出於討好還是他本來就認爲這是自然而然地付出。因此鬆動你心中性別角色觀點,不是只單方面要求對方,你才能吸引到渴望與你共好的對象。
2.對關係的依賴與恐懼:對於可靠的要求,通常是:
我一個人好辛苦,我想找個人讓我可以休息。
我沒有對方會活不下去,我要他能永遠都在。
但事實是,何以一個人會辛苦呢?一個人的辛苦通常意味著經常感覺孤單,而容易被孤單困擾的,往往是並不喜歡自己的人,如果跟自己都很難好好相處,另一個人就容易被你情緒渲渦捲入。
沒有對方無法活,就像午覺剛睡醒的孩子哭著找媽媽一樣,害怕自己被丟掉,害怕自己沒人愛,但事實是,你早就脫離這個情境,要成為能夠承接與照顧自己的成人,而不是緊抓著伴侶,期待他總是可靠,但自己卻是粘膩的讓人不斷想推開。
所以,該如何擁有可靠的另一半,最重要的,不是他值得信賴,而是你成為值得信賴的人,成為自己在心情低落時,願意花時間傾聽理解自己的人,而這股安定自我的力量,會讓許多人在你身邊也能展現最舒適版本的自己,接著你會發現,其實許多人都值得信賴。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究竟是遇不到完美成熟的伴侶,還是自己並非完美成熟的伴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記得幾年前看Coco Chanel的傳記,她真是個令人很著迷與上癮的女人,充滿才華又可以成為許多人追尋的精神指標,優雅卻又俐落,讚賞她的獨特改變這個世界,那種忠於自己的靈魂,那股不安於平凡的個性,還有那股傲氣,讓我深深為她著迷,她的好友為她撰寫的回憶錄的書名「我沒時間討厭你」道盡她對生命與時尚的熱情,也說明她對人際互動中的阿諛奉承和勾心鬥角,有多麽不屑一顧。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時,你會藉由「討好」來留住關係、留住機會,需要花力氣去做自己沒這麼喜歡與擅長的事物,也因此浪費你寶貴的精力,並不一定真正在你人生追尋上為你節省時間。
當你看不慣別人的好時,你會藉由「討厭」來釋放負面能量,甚至希望讓他人沾染負面能量,但始終這些負面能量還是留存在你身上,厭惡會讓你花精力去細細地尋找與挑替他人的不足與缺失,並沒有有效抬高你的地位,更不可能讓你真正開心,也許當他人因為被你討厭而自慚形穢時,你獲得一絲絲得意,但也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更多時候,這種被討厭會影響的,也往往是自我不穩定或茫然的人,對於自我穩定與堅定意志者,往往不受影響。
所以,
討好的心態:我不好,你好
討厭的心態:我好你不好 或者 我不好你不好
終究是自我不夠穩定與不夠欣賞自己帶來的現象,同時是佔據你的專注,轉而關注他人的狀態,讓你離自己真正的渴望越來越遠,延緩達成目標的過程。
親愛的,開始練習專注。
專注追求在你認為重要的事情上,不需要他人的肯定,也不介意他人的評價,更不在乎他人的成就,因為每個人本該可以在他的領域裡開出適合他的花園,世界之大本有每個人的立足之地,無須擔憂在洪流之下你無安身之處,只要讓自己好好扎根、好好耕耘,你也能滿意的活出自己的目標。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我這樣做真的好嗎?揮別自我懷疑,讓你心安理得的自我肯定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江珈瑋 諮商心理師/時尚心理學家
原本我就熱愛色彩、穿搭與配件,故也曾學習服裝設計,成為心理師後,多年來研究來談者的穿著與情緒及身體心像問題,開始用時尚心理學助人,我深信大家可用「時尚心理學」讓自己更美、更有自信與快樂。
什麼是時尚心理學?
時尚心理學領域包括衣櫃與心理、時尚與消費行為、服裝顏色與情緒的關係、如何用服裝來評估及找回自信、時尚與身體心像、時尚與環保議題。
一位在美國紐約流行設計學院研究時尚心理學的教授Dawnn Karen,她認為時尚心理學是「透過色彩、形象、風格和美感研究和治療人類行為,解決文化規範和敏感性問題。」
身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看見許多個案透過服裝更了解自己,對自己的情緒更覺察,並在生活中展開實際的行動,提高生活品味及美感,也讓自己更有自信,甚至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Tips如何用時尚心理學找回自信?
1. 給「服裝」一個溫暖的家
曾經一位長期憂鬱的個案告訴我,她從不整理衣櫥的,她喜歡把衣服一堆、一堆的,永遠出門前只拿最上面那件衣服。所以也常是給服裝一個溫暖的家吧,這會讓你的生活有所動力。觀察自己讓服裝有沒有待在一個溫暖的窩吧?衣服夠自在嗎?與哪些服裝有一些回憶,稍微整理一下,鼓勵展開行動整理你的衣櫥。
2.了解你自己的身體
了解自己內在不容易,但了解外在身型卻容易多了,這包括了解自己的身型,像是比例、線條、皮膚狀況、皮膚顏色,可以思考自己對於身體接納的程度。曾有乳癌患者告訴我無法面對鏡子前少掉乳房的自己,我們可以用選擇治療者的顏色,像是綠色來療癒自己,也或許可以試著去摸索自己感到安全的服裝材質,讓我們感到較有「安全感」,若是身型或皮膚狀況,我們可以採取實際行動去解決。
3.覺察服裝顏色與情緒的關係
在這邊以黑色來做舉例,許多人都喜歡穿黑色,服裝心理來看黑色帶來的意義,可能是表現心理是想要與人適當保持距離的、神秘的、時尚的,也可能是哀悼的一種自我表達,所以在生活中覺察自己穿衣服的顏色,今天的你不自覺的拿了黑色,有回應到自己哪種情緒嗎?還是對你而言,穿上了黑色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呢?你喜歡穿上什麼顏色,為什麼呢?
4.穿上讓你能愉悅的服裝及配件
找到自己的風格需要摸索一段時間,可以穿上令你感覺愉悅或有力量的服裝,這服裝可能背後是有故事的,比方曾經有個個案告訴我,當她分手時,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感到很討厭,但當她選擇了一件很愛的紅色碎花小洋裝及心愛的耳環,看著鏡子她的自己,感到勇氣與力量,也比較有自信。
5.為這世界盡一份環保責任
時尚心理學不鼓勵過度的消費,所以不一定會選擇快速時尚,因那可能對環境造成汙染,學習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也會降低購買不合適的單品,讓我們一起為這世界盡一份環保責任。學習關心環保,也會讓我們更有自信。
找到自信需要時間,我們可以藉由服裝來療癒自己給自己力量,而非讓服裝來包裝壓抑自己的情緒。展開行動去了解服裝和自己情緒的關係吧 !
陪伴你成長:【療癒魔法盒】藝起動手打開內在修護力
延伸閱讀:巴黎時尚教主 教會小資女的時尚43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一個人不努力去做某件事,常會讓人感覺他不在乎結果,甚至旁人還容易因為他的不在乎而有些生氣。
但有時候,我有不同看法,一個人不努力,未必是他不在乎結果,而且相反的,我覺得可能就是因為他太在乎結果了,才讓他不想努力。
聽起來雖然有點弔詭,但太在乎結果、太在乎成敗,其實反而容易讓人有逃避失敗的傾向,最好的逃避方式,就是別去嘗試,或是做做樣子就好,不要太盡全力。
試想不努力做一件事,可能會得到的評價:
一、事情成功:大家可能會說你好厲害、真有天份
二、事情失敗:你沒有努力,當然不會成功
再試想努力做一件事之後,可能會得到的評價:
一、事情成功:這是你努力該有的結果
二、事情失敗:你沒有天份、你果然不行
如此說來,不努力其實是有好處的,它幫我們減輕失敗後的痛苦,幫我們保全比較好的自我形象。如:不是我不好,只是我沒去試,不是我不會,只是我沒使力去做。相反的,努力好像沒太多好處,因為有收穫,好像會被視為理所當然,更慘的是,萬一失敗,自我價值就直落谷底。因此有些學生,考前變得不太讀書,有些選手,比賽時態度變得隨便,這不一定是他們不在乎。
相反的,這其實是他們的超前部署,是他們在面對可能的挫敗時的調適方法,因為他們很害怕失敗帶來的低自我價值感。
有什麼解法呢?
我想到前陣子聽到的一句話,我覺得它提醒我們跳出勝負成敗的迷思,也給了我們願意去嘗試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做一件事,會得到兩種結果,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但這句話,提醒我們,做一件事,會得到的兩種結果是「達到」與「學到」。
不是「達到」,就是「學到」,人生的路,只要我們能從中成長,就不會白走。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玻璃心,其實有針對性的,包括對特定人、對某群人、對某一情境。像是伴侶說的一句話讓你過度反應,總是特別在意主管或年長者對你的評語,或總是難以忍受別人對你的拒絕。
例如伴侶說:你今天要去健身房嗎?(你覺得你被嫌胖)
例如主管說:你專案進度如何?(你覺得你被質疑、被否定)
別人拒絕你的邀約:你覺得你失去自尊,一點價值都沒有。
玻璃心的反應會啟動你的自我保護,你可能開始防衛而攻擊對方,你也可能開始退縮而遠離對方,但這些都可以是具有破壞性的舉動,讓你更覺得自己在一段很糟糕的關係裡,或自己總是處理不好關係,而越亦挫敗。
玻璃心的情境往往來自以下兩種背景因素:
一、受傷的關係
針對特定人,你在其他情境不太會有玻璃心的情況,那麼正說明你們關係已經有受傷的歷史,導致你容易放大解讀對方的話語和行為,或者過度尋求對方的認可與保證,而搞得對方筋疲力竭。關係的受傷有可能是,對方曾經在你最需要的時刻忽略或缺席,對你說了具有羞辱與傷害性的話,因而引發你對關係有很高的不安感,總是想靠近對方又害怕對方傷害你的矛盾狀態,而受傷沒有處理,往往會導致關係的張力與一觸即發,或是僵化與漸行漸遠。
因此修復關係就會是停止玻璃心最有效的途徑,但修復是兩個人共同投入的過程,你是知覺到傷害的人,透過「好好的」邀約,將是開啟修復的前置作業。
二、受傷的自我
當你成長自嚴厲、比較、否定的家庭,長期累積的受傷感,將會形塑你對自我的認同,你心中那受傷的內在小孩,往往最需要人去理解、保護與支持,但因為你在互動中容易被引動的受傷感,總是在人際經驗中重複發生,而受傷的自我,會因為過度敏銳的偵測器,讓你總知覺到他人對你的不友善、質疑和否定,因此人際關係也常在搖晃狀態裡。
因此,修復自我,擁抱受傷的內在小孩,去面對內心長年累積的傷口,以及尋求協助來釋放心中的痛,將能有效停下總是容易知覺到傷害而玻璃心碎一地的狀態了。
親愛的請記得,不用每次都循著受傷的感受走向無助的境地,而是可以在感覺受傷時停下抓住自己,成為自己支持與肯定的陪伴,你將更有能力面對各種人與各種情境了。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擁抱「玻璃心」,自我肯定的日常練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習慣性自責有這四種成因與類型,形成一種對自我的框架與設限,藉由過度自我要求與自我責備的方式,企圖緩和內在強烈的歉疚感,但離幸福感卻極其遙遠。
一、加害者心理
慣性自責者通常來自於這樣的環境:「要不是你,我早就….」,從小就容易承擔週遭人的情緒,因此很多時候覺得如果自己不存在,很多事情都會順利,很多人都會好過許多,但其實是過度承擔他人生命與情緒的責任。因此他們特別容易看見別人的付出與脆弱,但卻忘了其實每個人在生命每個時刻,都在選擇。一個人的不幸福,也可以是他選擇的總和。
因此要能適時釐清狀態,歸還責任,才能卸下歉疚。
二、英雄情結
呈上所述,很多自詡為加害者後續都會成為拯救者,也很容易成為責任無限上綱的英雄,因此容易延攬週遭人的責任,也從拯救與幫助他人的過程獲得被需要與存在感,但只要有人落難或不開心,就會自責。
提醒自己,你只是個凡人,過度操心他人,不會讓世界更和平,唯有每個人願意負擔起自己的責任,才有可能達到你渴望的理想世界。
三、幸福上限假說
這類人常覺得自己在唱金包銀,不敢享受幸福,一旦靠近幸福時會親手摧毀或逃跑,因為幸福會增加更深層的罪惡感,原因在於他們自小看見周遭的人都是痛苦與愁眉苦臉的模樣,會擔心自己背叛親近的人,所以自責是確保我不會太幸福最快速直接的方式。
提醒自己,張開手臂好好去愛與被愛,因為愛可以讓你變得強大,當你強大,自責就不再是你的習性,因為你能越來越自我理解與自我負責。
四、無期徒刑的罪人
當你曾經因為一時失言或失誤,導致強烈的遺憾,你會因為罪惡感而將自己關進永恆的牢房中,不允許自己有幸福,只允許自己不斷用自責鞭打自己。強烈的罪疚感,往往來自無法言說的悲傷,當你願意去述說那份失去與遺憾,將有機會重新鬆動緊閉的枷鎖,而服刑期間也有機會減縮。
親愛的,體悟自責對你生命的功能與意義,讓自責可以輕輕的下台一鞠躬,你將能為自己開啟嶄新的人生。
參考書籍:擺脫「習慣性自責」的47個練習(采實文化)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如何擺脫習慣性自責?要能先看見你害怕關係失去的恐懼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與學生對談時,聽見他在關係中的困擾,也談到他總是遇到不負責任,或者容易讓他疲於奔命或感覺不被尊重。
關係是容易互補的,關係的問題也往往是共構出來的,因此長期習慣性自責者,就容易吸引習慣性怪罪者,因為這樣的關係才會被留下,兩人相處才不會一直處在戰爭邊緣,因為總有一人為了維繫關係而作出妥協。
是的,習慣性自責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維繫關係,並且有效舒緩另一人的情緒,降低關係壓力,久而久之另一人就越能張牙虎爪了。
所以你要擺脫習慣性自責,首先你要能看見你害怕關係失去的恐懼,你可能來自充滿煩惱的環境,看見已經充滿憂慮的家人,導致你覺得你必須承擔更多,因此認為自己有責任做到更好,而經常自我檢討。
當你看懂自己的恐懼,也理解此行為特質塑形的原因,你可以練習安撫自己的情緒後,告訴自己「維繫關係」的方式有很多種,看懂彼此在關係中要承擔的責任,適時歸還對方的情緒或生活責任,更能幫助維繫長遠與平衡的關係,而你也將能從歉疚與罪惡中解放,好好接受愛與享受愛,因為你將要開始相信,你一直都值得被愛。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別再慣性自責!學習與不完美的自己共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今年的冬天非常特別,這似乎是我第一次喜歡上冬天。
以前的我非常討厭冬天,尤其留學期間居住的大學城,冬天氣溫會降到零下十幾度、經常下雪。出門時常常要花很多時間剷掉車上的積雪或結冰,握著冰冷的方向盤手會發抖,走在路上會冷到臉頰發痛。這樣的氣候,讓我在冬天時總會不耐煩地想著: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春天什麼時候才會來?
冬天就像是痛苦的情緒,出現時,我對它感到厭煩,我只想要它趕快離開。
工作搬到西雅圖後,這裡的冬天相較起來溫暖許多,讓我能常常在外散步。也因為疫情讓我練習慢下來,散步時能夠慢慢地走,偶爾停下來觀察和欣賞景色。我意識到我以前從來沒有好好欣賞冬天的樣貌──樹木枯枝、枯萎的花叢、有幾棵樹上還掛著幾片枯黃葉子…,我這次終於看清楚他們長什麼樣子。我發現,沒有葉子的樹枝原來非常美麗啊,尤其有幾棵樹的樹枝錯綜複雜,織起好特別的圖案。
當樹葉都掉光時,我才能如此清晰地看清楚樹枝的樣貌。
人生中是不是也一樣?唯有當外在紛擾的事物都掉光了,我們才能清晰地看見某些東西?
茂盛的樹葉和花朵,就像是我們忙碌的生活、工作、與成就。當然,這些都很好,但是這些外在的事物讓我們看不清楚背後到底是什麼。我想起了美國知名作家格倫農‧杜爾尼 (Glennon Doyle)在書中提到的雪球裝飾比喻──有看過雪球裝飾嗎?一個圓形的玻璃飾品,用手搖晃時裡面的雪片就會開始飛舞,而我們忙碌的工作、聚會、沉浸在各種社群網站,就像是在不斷搖晃這個雪球裝飾,讓雪片紛亂飛舞,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去看見中間到底是什麼。
唯有當我們靜止下來,讓外界事物脫落後,才能好好看見這些東西背後有什麼。
我以前都會認為,「靜止下來、沒有做任何事情」就是懶散,如果要有「生產力」,就必須很忙碌、要做很多事情。而這個冬天我理解到,忙碌並不等於有生產力,或許,「休憩」才是有生產力。
最近看了毛毛蟲轉變為蝴蝶的影片,讓我更對於大自然的智慧感到驚嘆。當毛毛蟲吃足後就會開始結蛹,如果從外在看起來,毛毛蟲好像就是待在蛹裡、什麼都沒做。但是在蛹中的毛毛蟲,其實是在經歷非常劇烈的轉化,它在進行複雜的重組過程,將原有的器官分解、並組成新的身體和羽化。
正是這個休息階段,毛毛蟲進行重大的重組和轉變,轉化成了蝴蝶。
而當我能夠靜止下來,暫停與反思,讓我的內在世界進行重組與轉化,或許,這樣才是有生產力。
很感激這個冬天能夠領悟到一點大自然的智慧──靜止休憩很重要、慢下來很重要。這個社會崇尚「要做很多事情」,在學術圈這樣的文化尤其嚴重,教授們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需要再做多一點,再多接一個計畫、多參加一個研討會、多發表一篇期刊論文…等等。每當我聽見同事或學術圈的朋友在做的精采事情時,內心都會冒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應該要做更多的內疚情緒。
然後,我會練習跟自己說:「我做的事情已經足夠了。」已經足夠了,現在不需要再多做。讓自己能夠靜止、慢下來,休息才是有生產力。
這個冬天大自然除了教我要靜止下來休息外,她還教我要保有信念、要相信過程。大自然的韻律就是個充滿信念的過程,秋天樹葉凋落時需要信念,因為相信未來會長出新的枝葉,所以現在能夠讓枯萎的葉子脫落。
同樣的,我們必須願意讓現有的世界破碎,未來才能讓新事物誕生。
讓原有的世界碎裂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可能表示你要離開工作許久的領域、離開戀情或婚姻、離開長期居住的環境…,當然,有時候這些事情不是你決定,是無預期突然發生的,你可能被解雇、發現伴侶外遇、遭遇意外、親人死亡、被診斷出某種疾病…,這些事件都可能將你本來的世界擊碎。
回想過去自己世界破碎的經驗,雖然事發當下很痛苦,但現在的我理解到,原來,讓自己的世界破碎,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情。
當原本的世界碎裂一地時,我才終於有機會好好看清楚這些碎片──我的價值觀、長期攜帶的信念與想法、老舊的自我認同、許多來自文化的束縛和性別規範…,當我仔細檢視這些碎片時,我才意識到:那個以前我很熟悉的世界,原來是由這些東西組成的?我長期攜帶著許多過時的信念,以前卻渾然不知覺,直到他們碎裂一地,攤在我眼前,我才有機會看見、清理、放入新東西,然後成為一個新的自我。
而人生就是不斷「成為」(Become)的過程,而這個「成為」,就需要不斷碎裂、分解、然後重組。你必須要讓舊的世界破碎,才能重建一個新的世界和新的自我。
除了有勇氣將現有的世界打碎外,你還需要抱有信念──在世界破碎後,在充滿痛苦、未知、與恐懼時,你願意相信未來會有新的自我長出來。雖然現在看不到未來的樣子,但你相信那個新的自我會更貼近真實的你。然後,你還知道,那位你辛苦努力重建的「新的自我」,將來有一天也會需要再破碎,再成為另一個更新的你。因為,成長與轉變,就是不斷破碎與重建。
這幾年來我都居住在四季分明的地方,大自然不斷提醒著我去看見四季的轉變。而我們的人生也有自己的季節──春天時感受到希望和靈感,夏天充滿茂盛與忙碌,秋天的清理與放下,以及冬天的靜謐和休憩。
這個冬天讓我理解到,原來人生的冬天如此重要。
唯有當我願意和冬天待在一起時,我才能慢下來;當外界的紛亂脫落後,我才能清晰看見底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當原本的世界碎裂時,我才能仔細看清楚這些碎片是什麼,才能清理不再適用的自我認同;當和痛苦情緒待在一起夠久,我才能好好吸收這些痛苦,將它們轉為寶貴的肥料。然後,新的自我就會慢慢長出來,我才能重建一個新的世界。
所以我想邀請你,讓自己擁有冬天──慢下來,讓原有的世界破碎,讓自己分解與重組。每一次的分解與重建,都是在幫助你「成為」,下一刻你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來自於這一刻的你如何吸收和處理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內心的季節,每個人也都處在不同的時節。你的冬天時期,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夏天;你需要休憩靜止,另一個人正在茂盛地綻放,兩個都很美麗,都是你們各自需要的階段。請好好傾聽自己內心的韻律與季節,給自己的每個季節足夠的時間,不需要比較,不需要倉促追趕,當時機到了,你的下一個季節就會來了。
邁入三月,春天即將來臨。過往看到春天的跡象時總會充滿興奮,今年卻有點捨不得冬天離開。許多人抱怨西雅圖冬天非常灰暗、常常下雨、日照時間又很短,的確,這裡冬天很陰暗、很多雨,或許,這些黑暗在提醒我們要慢下來,這些雨水在告訴我們要讓自己被好好滋養。
我會好好迎接春天的來臨,也期待下一次的冬天到來。
如果你現在進入了內心的冬天、正在經歷痛苦,恭喜你,請好好和冬天待在一起,讓自己進到蛹中,分解與重組,然後成為一個更新的自我。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心理師帶你在焦慮世代中,安穩下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晚在線上,我們討論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談與家人的界限」,有人提到感覺母親每次都像是很開放的歡迎自己的伴侶一起來吃飯,但總是在見完面相處完後,開始大肆批評,而且找出各種拒絕對方的理由,可能是長相、工作、態度,合理的不合理的,穿滿對伴侶的敵意與排斥,讓他非常困擾。
其實這是親子共生狀態下,必然發生的情形,也就是母親在親密關係中無法獲得情感滿足時,會轉而將情感投注在孩子身上,包括不斷關注與照顧孩子,或者需要孩子的陪伴與回饋,心理上其實已經將孩子視為另一半,也就是情緒配偶,小老公或小老婆的狀態。
因此對於孩子擁有親密伴侶,母親的挑惕基本上是吃醋的反應,但母親可能不一定有自覺,母親的憤怒基本上是被背叛的感覺,所以應對的過程重點在於讓母親接受女兒已經是獨立個體,而不是要求另一半努力討好與迎合準丈母娘。
親子共生是一種長期的現象,多數的孩子也會希望持續保有與母親的良好關係,選擇犧牲伴侶或自己的幸福,但兩個不幸福的人在一起的共生現象,其實是一種和平的表象,痛苦與委屈依舊會不停累積。
健康的做法其實是兩人各自擁有創造與維持幸福關係的能力,因此在此之前要先「分離」。而此時母親會產生強烈「分離焦慮」,在情感上頓時失去依歸的過程,會抓狂、會寂寞,甚至會生病,而孩子可以保持「有連結的不合作運動」,包括日常的關心,但關於伴侶的事一樣溫和堅定的態度,通常僵持的狀態會需耗時半年左右,如果母親是很難有自己生活圈的人,可能就需要超過一年的時間,而這是分離到獨立中,彼此勢必發生的「成長痛」,只是來得時間比較晚,痛得時間就需要比較長了。
親愛的,理解自己,理解家人,理解什麼是健康的家庭關係,而如此你可以真正成為帶給彼此成長與幸福的人。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經歷性騷擾這麼多人很難說,以及這麼多人難以當下就說,我昨天跟心理師與媒體圈的夥伴在線上房間裡討論起年前許多人討論的雞排妹性騷擾事件,我的觀點與記錄不能代表大家,但我稍微統整對話。
說不出口
恐懼:多數性騷擾有權力位階問題,特別是職場性騷擾,很多人敢怒不敢言的情形,通常在於提出來會破壞團體氣氛,破壞工作關係後是否在職場又有立足之地,是否成為眾矢之的,一個說出口,會失去許多有形與無形的東西,又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心理強度去承擔?
羞愧:當說出來後,其他人是什麼反應?檢討受害者的聲浪在這團體中存不存在?是不是我做了什麼讓對方誤會?是不是我不夠端莊?是不是我穿著有問題?不只是外部環境會檢討受害者,受害者也會自己檢討自己。
嫌惡:性騷擾之後的嫌惡感,有時候會把自己也討厭起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阻止,覺得自己不勇敢,同時也會嫌惡自己會嫌惡他人,而當情緒沒有出口時,就容易轉為暴躁易怒的狀態。
當下說不出口
很多時候性騷擾是經過反思與醞釀後才有辦法對外去說,原因在於,當下的發生往往在非預期的狀態,多數人有兩種反應:
第一:震驚之後呆滯,也就是凍僵反應,當下動彈不得,在此時心理機制會為了自我保護而不浸潤在受傷的情境下,會產生類似解離的狀態,也就是身心分離的情形,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辦法「回過神來」,才有可能有發抖、尖叫等反應,更別說當下有辦法「好好說話」。
第二:快速閃過轉移話題,反應比較快的人可以做到這部分,但通常也是在離開現場之後,越想越氣。有些人一開始還可以用玩笑的方式揶揄或取笑騷擾者,覺得對方是頭豬或色胚,但當經過一兩天腦海中反覆出現當時的場景與畫面,腦袋被迫反芻時,這代表心靈經驗到創傷反應,正在想辦法找到出口,而有些人可能在此時才開始意識到事態嚴重,才有後續表達的反應。
一定有很多人會質疑受害者的發生,直指他背後關於名利的企圖,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世代中,抓人眼球的事情,或用什麼方式抓人眼球,也難免成為閱聽大眾在看待這件事時,不一定會再有心力去探究真實與否、受害者的心情,反而關注的是「受害者究竟要什麼/圖什麼」。
也許,不論他圖什麼,你願意花一點心思去感受他的心情,去理解他的遭遇,甚至表達一句:
「我好心疼你遇到這件事!」
「我很抱歉這個世界還不夠讓人安心!」
或者,就是安靜的陪伴與傾聽,就是當事人最好的支持。
最後,你要選擇當哪一個人?
當你的朋友在訴說時,或者你的家人、朋友,
你是那把縫起他嘴巴的針?要求他息事寧人、大事化小?
刺向他心坎的劍?斥責他言行不當、無端招惹他人?
還是成為那面交織出安全網絡的針線,提供給他安全與支持的說話空間,讓他再釋放情緒後,成為更有力量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也更謹慎於尊重每一個人的人?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職場性騷擾的工具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人心靈深處兩個最大的心理需求, 是被愛人無條件接納以及在愛人心中居首位,進入關係每個人都渴望從關係中獲得情感連結與歸屬,然而讓很多人痛苦的,卻是這些看似很基本的需求,一再被忽略與延宕。
其實,需求滿足有時候還是要能評估,究竟你的需求是否合理,以及你如何表達需求,很多人的困擾往往在於,我的要求明明沒有很多,為什麼他做不到?我已經什麼都不要了,為什麼他還這樣對我?
會發出這樣問題的人,往往更多時候,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愛,即使很用力去愛對方,也不一定給出對方渴望的愛,是一種自我中心的愛之外,更是可能充滿幽微又強制性的需求。
曾經在一堂課中,有學員跟我說他在關係中沒有需求,但也很明顯的,他在關係裡一點都不快樂,接著我就問他:「你希不希望你在關係裡被了解?」「你希不希望你在關係裡被陪伴?」
看他愣在那裡後,我就接著說:「你要承認你有需求,並且用適切的方式取得你的需求,否則這種隱含在地底下的渴望,雖然沒有浮到檯面上,卻會讓另一半一直有一種莫名被索取的感受,不自覺想要遠離你。」然後我再說:「因為對方逃走,你會覺得不應該再要,但是需求一直都在,而變得委屈又不快樂。」
例如,你很希望他週末陪你,但你覺得他很忙,就不好意思說,等著他開口,接著他跟你說他要出差,你也只能答應了。然後到下一週,他可能電話沒有及時回應你的時候,你開始有一股怨氣,接著對方感受到了,卻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對,自然想要開始有距離。
在關係中的需求,代表的是一個人懂得自己要什麼,而要到了、滿足了,會覺得幸福快樂的狀態。越是覺得自己是以對方為主,在關係中又常不自覺生悶氣,往往是關係中更難討好的人,也讓對方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或感到疲於奔命。
例如:你喜歡週末去踏青,而伴侶跟你一起去,你自然對關係滿意度提高,就算有時候伴侶沒有及時陪伴或回應你,你也不容易大驚小怪。
而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需求,也可能代表他不懂什麼會讓他幸福快樂,而不幸福、不快樂就是他基本的常態,跟他在一起的人自然就痛苦不已。還有另一種情形則是,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情形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需求感到羞愧,因此總等待伴侶來發掘自己的需求。
這也是關係中許多人常有的迷思,認為你愛我就應該懂我,如果是我要來的,就不真誠。因此當有一天對方因為你說想看電影而陪你去看,但看完之後對方問你開不開心時,獲得的回應往往不是「我很開心」的喜悅,而是「要不是我要你陪你也不會主動」這類的嘲諷,而讓對方在關係相處上更形挫敗。
親愛的,有需求並不代表自私,因為在關係中你不可能不期待另一半愛你、懂你、尊重你、珍惜你、陪伴你,這是在關係中最基本的需求。
所謂的自私,是根本不在乎伴侶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也不去思考跟明辨你的要求是否合理。而越是害怕自己自私的人,就越容易吸引到只注重自己需求的伴侶,更是不會注意到你的需求,而讓你在關係中委屈受傷。
所以,如果你什麼都不要,那其實也不用待在關係中,因為沒有滿足、沒有開心,只有委屈和難堪。或者,從現在起開始好好正視,你在關係裡渴望獲得什麼,而你的伴侶是否可以溝通討論,練習將需求表達出來,才不會成為那個已經委屈求全,卻讓人覺得難搞的人。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關於溝通與磨合這件事,很多學生曾問過我類似的問題:
1.有一天小班來找我訴苦,他說他覺得女友非常難溝通,每次跟他討論事情的時候女友都格外不耐煩,甚至會想辦法打發他,讓他很難受,他不清楚他究竟要怎麼跟對方開口,才能被對方接受。
2.有一次在直播時,小玲提問了一直困擾她的現任關係,她說與男友目前分分合合,不確定是不是因為算命曾經提到他們命盤不合,因此她非常努力要磨合,而他們的關係也真得都付出很多心力,當然具體磨合內容她在直播中並沒有說明,但提到另一半有時會跟她說,既然磨合這麼辛苦,那是不是直接去找適合彼此的人呢?她困擾的問著。
其實小班與小玲都是關係中很努力的人,他們也都認真的維繫關係,只是他們經常搞不清楚為什麼伴侶依舊跑給他們追,甚至不時有不耐煩與攻擊的行為。
坦白說,每次如果我遇上有人要跟我「溝通」這件事,多少會讓人神經緊繃,或者就會開始防衛啟動,準備捍衛自己或是反擊對方,這些其實都是常見的反應,而當「溝通」經常發生,自然會更直接感受到「又來了!」「有完沒完!」「到底哪裡又不對了?」
也就是經常性的「溝通」與「磨合」的情境,會讓人開始在關係中感到挫敗,因為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一直需要「溝通」,關係中對話的語言通常會說「聊天」「閒扯」「分享」,因為那是一種我的經驗與你的經驗連結的過程,關係也會因為彼此的分享與連結,而得以交織出更綿密的情感網絡,成為彼此厚實的地基。
但用到「溝通」與「磨合」的語言,通常意味著:你不夠好、我們不夠好,所以要做些事情來改變。但問題是,很少有人喜歡被要求改變,也很少有人會總是被指正、挑剔與責備的過程中,還能總是心平氣和的互動。
是的,你會發現「溝通」與「挑剔」可能只有一線之隔,也因為溝通有這層心理感受,在關係真得不得不進行溝通時,提升對方在關係中的安全感格外重要,因為越倍挑剔的人,是越不可能改變的,而為了避免爭執與永不止息的碎念,許多人的作法就是表面上應付,也就是假性共識與妥協,私底下拖延或說一套作一套,因為溝通中期待改變發生的,往往容易是說者單方面的希望,並不容易成為真正的共識。
想一想,上一次你願意改變自己是什麼時候?通常是你自己願意改變,或者你被迫改變當你沒得選擇的時後。而關係中溝通所帶來的改面也同樣的道理,也就是伴侶願意為你改變就兩種情形:
第一:當對方覺得在關係中擁有足夠高的安全感時;
第二:當對方知覺到不改變就面臨分手,必須痛定思痛時。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溝通不成時,那句話「那不然分手」會這麼常發生,那其實是一種單方面「控制」,並不一定有充分理解與尊重另一半,到最後關係自然充滿壓力與無奈。
因此在溝通中,你要幫自己保有兩種思維:
第一:當你談話中「溝通」所佔比例,基本上也是關係中壓力比例。
第二:當溝通發生時,我是否讓對方感受到足夠高的安全感?如果沒有,對方又為何要因為我而改變?
所以,三思而後溝通,確定彼此的安全感地基,別讓每一次溝通成為你們關係中的大地震了。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時我高二,心理治療與心理醫師這些詞彙總讓我憧憬與好奇。
班上有個女孩經常請假,因為太少參與,自然邊緣化,即使來學校上課,也總是到其他班級找她的朋友,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慢慢成為女孩的閨蜜,她開始跟我說了很多事,包括她去看心理醫師的事。
「他好帥好年輕,而且也他單身,我都準備好要嫁給他了。」
我聽來聽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不斷重複對他外表與溫柔特質的讚美,小時候看少女漫畫長大的我,把他的心理醫生想成漫畫中的花美男,好奇怎麼會有人如此帥、如此聰明又如此溫柔,這般完美還是個我最嚮往的職業,我也跟著冒了一堆粉紅泡泡。
女孩曾經有一段時間病情嚴重住院,沒辦法來上課,女孩告訴我他的醫生對他有多照顧,醫生也給了他手機,因此她有辦法傳簡訊給他。我更加納悶了,雖然眼前的女孩是我同學,但醫生這麼照顧病人我到頭一次聽說,當時我的母親常跑醫院,也沒見半個醫生有這般照顧。
在某一個週末,女孩找我一起去唸書,她告訴我醫生也會去,我實在不可置信,在我青少女的視框裡,在滿是「要考上醫科」的校園氛圍裡,那種感覺就像中了頭獎吧!女孩告訴我他約醫生教他數學物理,知道我理科怎麼讀都讀不好,我也樂得跟她一起見見這個神秘嘉賓。
我跟女孩有點侷促不安的坐在麥當勞二樓,眼光一直若有似無的飄向樓梯口,我搜尋著我想像的花美男,女孩則是撥頭髮還拿出補妝的鏡子,直到樓梯口傳來三步併作兩步的腳步聲。
那不是花美男,我對於接下來可能只有半小時的學習,變得極度意興闌珊。
沒有濃密的頭髮,沒有細長的鼻子,沒有迷人的電眼,沒有纖瘦的身形,沒有平滑的膚質,沒有高雅的品味,倒是有點吊兒郎當的氣息,以及小女生不會再多看一眼的模樣。
你說我高中時期就極度外貿協會,我是不會辯解的,只是我對女孩在他面前無時無刻的溫柔乖巧、迷戀順從感到極度困惑,我也對於一個執業醫師願意免費家教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
女孩眼睛裡的迷戀與醫師眼神裡細微得意的光芒,在那週末的午後相互映照著。
也許醫生為了鼓勵他,因此對他說:等你出院我帶你去喝咖啡。
也許醫生為了幫助他,因此願意在下班時間,還抽空到麥當勞為她惡補缺課的課業。
也許醫生疏忽了,在治療中的女孩已經投放過多依戀和移情,卻沒有適時地停止。
也許醫生也需要這份迷戀與依賴,來成就心中那份,也許我不論多少歲,都被小女孩愛慕。
究竟醫生拒絕不了的,是女孩?還是心中的情慾?
女孩的故事我的印象只到這裡了,因為後來女孩也沒有繼續跟我同班,我最後的印象只停留在班導很緊張得找到我,問我知道些什麼,也許基於保護,也許擔心謠言四起,但終究我與女孩斷了聯繫,她徘徊在休學與復學之間。
至於青少女的我與治療師的經驗,因為對催眠太感興趣,找到可以免費做心理治療與催眠的機構,而我遇上非常好的治療師,只記得那是在新崛江商圈附近某某書院,開放給大眾唸書的地方,雄女的孩子想在外面唸書時就會去那裡,因此我遇到我的治療師,被我纏著做了幾次前世回朔,以及療癒性超高的童年創傷的治療,而最終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拿著高中時候的相本跟他說我的人際困擾時,他仔細看著相本後告訴我:「你跟身邊的人都笑得很開心,我實在很難看出你人緣不好。」
他說的,是一張我們雄中雄女大露營的照片,因為他這句話,我重新改觀了我對人際與人緣的看法。
當然,我願意改觀,是因為前面好幾次他細緻又穩定地接住我的情緒,而在那一刻他的話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撼動,我與他的治療關係,始終只維持在治療室中,最多也只有在我們結束關係後,我到書院讀書時,從門縫跟他打招呼,而他總是淡定地點頭回應我。
我的故事很沒戲唱也缺乏張力,卻有著顯著影響的力道。
治療改變的發生,基本上最關鍵的還是指向治療關係,這也是心理師謹守倫理防線中最重要的一環,不與案主有治療情境外的互動,對我而言是保護我的精力與時間,因此我向來懶得在工作情境之外回答私人問題,對案主而言也是保護他們,避免對諮商師有過多的期待,避免關係進展到私人關係,因為,真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容易就一腳跨過去了。
女孩小鹿般無助的雙眼,在治療師的引導下綻放喜悅的笑容,治療師的英雄情結或拯救者情節一旦被喚醒,可能會希望她可以藉由自己的力量讓案主「更幸福」。
女孩寂寞孤單缺乏被愛的感受,在治療師的陪伴下覺得自己被理解與接納,治療師剛好也需要去愛與愛人,治療關係在一方專業一方脆弱中的權力不對等,關係的走向很容易由治療師一手操控。
治療師的專業,不會只是治療方法、知識與取向,還包括個人身心靈的修煉,包括身口意的覺察,也就是行動、語言與意念在自身是如何流轉。
一個可以嗅到自己也有渴望救贖他人、渴望被需要、渴望被崇拜的治療師,就要能立即踩剎車,因為採不住的下一步就是滿滿的傷害,而最終強烈滿足的卻是治療師個人,因為案主在治療情境中是某種程度渴望治療師的「愛」,而容易失去拒絕的話語權,總是到了關係極度退潮後,案主才可能意識到自己被傷害。
一個治療師,是樂意案主經過治療後,開心快樂的宣示要離開治療,而非嘗試建構持續性的依賴,讓案主一直需要這段關係。一個治療師更要在感受到案主對自己的情愫,或自己對案主的情愫發生或即將發生時,能夠即時轉介或討論治療關係,避免情愫蔓延到不可收拾,而這些治療界限的拿捏,說穿了是治療師個人意識的延伸,你自我的樣子,就會是關係界限的樣子。
註:台灣沒有心理醫生,只有精神科醫生/身心科醫生,青少女時期認為的心理醫生其實就是精神科醫生,有的精神科醫生有特別接受心理治療不同學派的訓練,因此有能力做心理治療,但有的精神科醫生並不崇尚談話性治療,因此也有區別。
心理師並非心理醫師,領有衛福部心理師執照,無法開藥與給予診斷,但多數擅長不同取向的談話性治療,風格與人性觀也因此極大差異,但通常不建議過度「心理雪拼」,換過一個又一個心理師或機構,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原因。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為什麼諮商過程裡會有強烈的空洞感?因為你已經開始放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圖片來源為華納兄弟台灣粉絲俱樂部粉絲專頁)
作者:林佳慧 實習諮商心理師
終於,郭勤勤直視了心中的恐懼,解除對趙書維的封鎖,在收到五年前未傳出的訊息的那刻,壓抑多年的情緒傾洩而出;終於,南之仰正視了心中的空洞,和郭媽媽談起那不曾有過歸屬感的童年,在媽媽摸摸他的頭的那刻,壓抑多年的渴望獲得滿足。
這剎那,他們真正地活在此時此刻,看見並接納真實的自己,於是,電影的最後,郭勤勤能夠對南之仰說:「哥,我們都不要再討厭自己了,好不好?」南之仰也輕輕回了聲:「好。」
你喜歡自己嗎?今天想藉由《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這部電影,和你談談什麼原因使得我們討厭自己,而又能如何試著停下對自己的討厭。
為什麼討厭自己?
1. 與人互動的經驗,讓你以為自己是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的。
和他人相處經驗中,「對方給予的回應」常形塑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而最初連結最多的一段關係就是家庭關係,所以時常感覺被媽媽嫌棄的郭勤勤,內化並形成「我是不夠好的」的自我概念,而主要照顧者不斷更替,覺得自己不曾被好好接納和喜愛的南之仰,也在心裡深深烙印「我不值得被好好疼愛」的想法。
2. 展現脆弱的經驗,使你難以相信自己是被接納、被喜歡的。
當悲傷、失落或無助的時候,你逃回讓你覺得安心、安全的地方,向信任的人訴說心事,倘若這時對方開起直播,向他的粉絲轉播你的一言一行,或是反而數落你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大罵你一頓,又或是怎麼樣也聯繫不上那個你想傾訴的對象,而且這不受重視、反倒被批評、得不到回應的經驗,一次次在你生命中反覆出現,你會不會也難以相信,在你脆弱時,會有人願意好好聽你說心裡的難受,靜靜陪伴你在困頓又混亂的情緒中呢?同時也很可能使得你深信「我不可能會全然地被接納、被喜歡」,討厭甚至隔絕脆弱的自己,轉而用剛強或不在乎來掩飾內心的軟弱。
如何試著停下對自己的討厭?
1. 直視內在的恐懼
你心中最難以面對、或最想逃開的一塊是什麼呢?或許壓抑、隔絕情緒、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曾經帶來幫助,就好像郭勤勤的「面癱」,某種程度也幫忙她的生活能夠繼續向前,然而,代價是漸漸地連自己都不喜歡、不接納自己了,也不再相信自己值得被喜歡,而不再和他人建立連結了。
南之仰的一句「那天掉頭就走的只有妳的驕傲,妳本人還留在原地,妳知道嗎?」彷彿賞了郭勤勤一記耳光,不斷用力想逃避的過去,卻反而緊抓住了我們的目光,越使勁想隔開、遺忘,它就越是隱隱作痛……。嘗試去看看內在的恐懼與遺憾吧!當你直視了自己心中灰暗的角落,你會有機會靠近內心的擔憂、害怕、或是遺憾,你的情緒可能因此流動、釋放,進而打開不同的視野,不再困在過去,真正地活在現在。
2. 訴說真心的渴望
當你願意貼近各個面向的自己,慌張的、無力的、害怕被拋棄的、不知所措…等等面貌的自己,你或許除了更能感受到種種情緒外,還會感覺到自然而生的渴望,就像南之仰和郭媽媽坦承地談起一次次被送到不同人家中的童年經歷後,他哭著問媽媽:「妳可不可以像小時候一樣,摸摸我的頭?」如果你心心念念的對象還能聯絡上的話,試著像南之仰那樣,勇敢地、真誠而不偽裝地告訴對方你真實的感受,也說說你的渴望吧!可以的話,好好地看看彼此、抱抱彼此,好嗎?
3. 創造不同的經驗
可能過去許多與他人互動、展現脆弱的受傷經驗,使你形塑了「我是不夠好的、我不值得被愛」等等負向的自我概念,既然這些認知是由經驗累積、塑造而成的,那你願不願意為自己創造不同於過往的經驗呢?
電影中,郭勤勤明知道自己是不受歡迎的,仍冒著被拒絕的風險,鼓起勇氣對部屬說:「數據組,今晚去哪慶祝?」因為主動加入聚會,而有機會和同事認識、親近,也才知道原來自己其實是後輩心中期待成為的大人!以及南之仰主動去找前妻,並問女兒:「我可以抱你嗎?」而有機會聽到女兒的一句「爸爸」,在擁抱時感覺到那份純然的愛。他們都在為自己創造修正性經驗,讓原先根深蒂固的負向自我認知,有機會鬆動;讓自己的世界,有機會透入一點光,感受愛與被愛!
我知道這些做起來很不容易,但會是場值得的冒險!若有需要,記得尋求心理諮商專業資源陪伴你一起嘗試,一起把自己愛回來。
親愛的,不要再討厭自己了,好不好?
陪伴你成長:【情感月老廟】給為愛迷茫者的60籤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其實道歉在人際關係維繫上至關重要,因為道歉最重要的功能在於:「舒緩人的情緒,進而修復關係,最後拉近人際親密感。」
但你在什麼情形下道歉,卻決定你關係的地位。
討好式道歉,之所以這樣命名,在於很可能你並沒有做任何傷害或破壞性的行為,只因為別人看不過去你的行為,或不同意你的狀態,你就覺得你必須要道歉。
例如:「你今天怎麼穿這套衣服這麼醜?」「你家的壁紙為什麼這個顏色,看起來俗氣!」而你的反應則是:「對耶,真對不起,是我沒設想周到。」
通常這些看似指責、建議的話語,在不請自來的情形下,其實變得很入侵界限,但你在為他人的「不滿意」道歉時,往往成為討好式道歉,意味著你應該要符合對方心中所有的標準,才是一個夠好的人。
這種討好式道歉,往往出現在一方強勢主導,一方弱勢順服,長久下來只會讓關係失去彈性,演變成一言堂。
如果你想跳脫討好式道歉,你則要學會尊重與捍衛自己與尊重且回應他人。例如:「喔~你這樣覺得呀!那我們品味很不一樣耶!我很喜歡這個風格喔!」如此,就能不動聲色地化解干戈。
另一種修復式道歉,則是你做了具有破壞或傷害性的行為,或者你入侵他人界限讓人感覺受傷,而你願意承認自己的行為、懺悔之外,願意尋求他人原諒。
例如:你在公司被老闆責備,一肚子怨氣回到家裡,就用很衝又不耐煩的口氣與家人大小聲,甚至遷怒到家人身上,讓家人難過。
通常在這種情境下,很少人願意道歉,家人也容易這樣,大小聲過了就過了,但其實容易在心中留下疙瘩,又擔心哪天你回家後又心情不愉悅。
而修復式道歉,是你願意承擔也承認自己行為的傷害性,並清楚表達出來,例如「我在公司受了很多委屈,在家中忍不住把這些氣發在你身上,我覺得很抱歉,你不該被這樣對待的,請原諒我那時情緒管理不當..」
修復式道歉,造就的是平等與平衡的關係,也在彰顯道歉者心智的強度與成熟度,一個人願意負責,也願意認錯,並且尋求他人的寬恕,並不是弱者的行為,反而會受到他人的敬重,當然,前提是真心誠意且不二過的情形了。
親愛的,善用道歉,為彼此經營更平衡與舒適的關係!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什麼?你告訴我吵架是為了保存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來找我談關係議題時,總很常跟我提到:「老師,為什麼我覺得我平時人際關係都很好啊,跟朋友相處也好幾年,人際關係也很穩定,為什麼我交了男朋友之後,就經常會吵架呢?」
原因在我的推估裡,通常會指向「角色期待」上。
舉個例子:
當你有一天打扮得很美,跟朋友約下午茶,當你到達時,朋友看了你一眼後說:「唉喲,愛遲到耶,走啦趕快去吃!」
接著就把你拉進餐廳。你還面帶微笑地道歉。
當你有一天打扮得很美,跟伴侶約下午茶,當你到達時,男友看了你一眼後說:「唉呦,愛遲到耶,走啦趕快去吃!」
接著把你拉進餐廳。你的臉接著繃緊,整個火都上了,整頓飯吃得不開不心。
原因指向我們對關係的需求中,會對伴侶有更細緻(嚴格)的要求,期待對方看見自己每一分努力,與每一次的不同,這都代表我每一次約會時,對關係的付出,而當對方沒看見時,就是一種期待落空,或不被在乎的感受。而這是在朋友關係不一定會展現的。
親密關係的存在,也容易誘發每個人深層不被滿足的需求,包括被認可、被疼愛與被照顧,而這些我們在人際關係也是點到即止,除非你把「朋友當家人一樣看待」,認為對方應該提供你認同與歸屬感,才會經常對朋友生氣,而往往這樣的關係,除非是年齡差距過大,或者對方照顧性過強才有辦法維繫,否則很快就會不歡而散。
關係中最容易爭吵的,除了覺得不被在乎、不被滿足之外,另一個最常見的,就是「想法不一致」,例如:女生說:「我覺得你應該做這個工作,既穩定福利又好」,但男生說:「可是我覺得並不自由,而且我不喜歡這裡的職場文化,發展性也沒這麼好。」
想法不一致的過程,容易引發衝突,而有些人就會在此感覺自己的建議不被採納時,是一種不被認同甚至不被愛,認為男生應該照自己的意思走,而這會導致關係中「權力較勁」,也會導致彼此不願意再滿足彼此的需求。
因為女方覺得不被愛不被認可,男方則覺得壓力極大又不被尊重與支持。
怎麼聽起來很老生常談?尊重與包容一直是關係中的美德,但這前提就在於你要擁有健全的自我,如果你總被自我懷疑環繞,當對方沒有誇讚你,當對方沒有同意你,都會直接成為點燃戰火的原料,接著可能彼此轟炸,也可能彼此冷漠了。
學習去愛關係中的自己,更學習去愛獨處的自己,你才是你愛情的良藥。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什麼?你告訴我吵架是為了保存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今天跟暖男江坤俊醫師一起錄製節目,雖然節目還要一段時間後製才會播出,但先來與大家聊聊我們節目談到的一部分重點:疾病的復原。
在節目中我們談到放棄復健的病患,當一個人經歷疾病、骨折,復原得漫長之路,有時甚至遙遙無期的無助與絕望感,會讓許多人在復原的過程漫不經心,甚至難以配合醫護人員、復健師的建議與協助,其實裡面是被許多負面的情緒阻礙修復自我的意願。
不論是身體的疾病、心理的疾病,都會讓人感覺「失去」,失去健康、失去正常、失去體能、失去日常,這份失去的失落感與哀傷感,卻不一定周遭的人可以理解,生病的人也不一定說得清楚,在這份哀傷之後,容易引發憤怒,可能向外不停抱怨,甚至詛咒或責怪起那些讓他身陷病灶的人,也可能向內自責,後悔自己過往的生活方式,或者不夠謹慎,而更強的向內憤怒,則是透過放棄治療來自我傷害,當這一情況發生,親朋好友往往無法諒解,也會感到痛心,因此更沒有人有心理空間去理解當事人。
對於放棄治療心態者,最重要的,是能陪當事人走過悲傷的階段,陪伴他瘋狂的難過、抱怨、詛咒怒罵、痛哭流涕的歷程,因為那是失去之後巨大的負能量,當這些巨大的負能量可以被好好理解,將會轉化為巨大支持他的力量,讓他覺得有力量去面對接下來充滿挑戰與未知的生命,而有機會他的人生能在谷底重新攀升,轉化為浴火鳳凰。
如果當事人被壓抑了,往往會沈浸在絕望與無意義感中,因為失去健康與原本狀態的自己,就繼續殘喘又如何?
親愛的,去當一個「理解」的親朋好友,你就是對方復原最大的心靈支柱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我想好好理解你!原來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有經常負面解讀的人嗎?你常常需要對他說:「我沒有那個意思!」,但他常不信任的說:「你就有這個意思!」,搞得關係相處非常疲憊?
有一次我在演講場合上問大家一個問題:請想像一個媳婦在大樓的大廳看報紙時,
這時一位鄰居太太走過說道:「你在這裡看報紙啊!」以及婆婆走過說道:「你在這裡看報紙啊!」
你們覺得,這兩句話是相同的意思嗎?
在場大部分人都對我搖搖頭,即使大家心知肚明文字跟態度可能是一樣的,但解讀的感受與資訊就是不一樣。
鄰居太太的問題,會讓你感覺可以在閒話家常一番,但婆婆則可能讓你覺得被斥責,是不是在說你這個媳婦過太爽?
而負面解讀的習性,基本上與兩個原因有關:
1.受傷的關係:
當關係出現受傷經驗,那份在關係中的委屈與悲憤沒有被釋放或理解,或者沒有獲得道歉時,就會對特定當事人產生極大不信任感,因此很難真正「敞開心胸」去聽懂他人的對話,因此一次受傷後,後續關係總容易演變成更劇烈的衝突。
2.受傷的自我:
當你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長大,經常遭受周遭人的批評與否定時,會養成你過敏的「防衛系統」,也就是為了不被否定,就會先發動攻擊,或先否定他人,來讓自己感覺,因為對方是糟糕的,所以他的話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來形成自我安慰,以及自我感覺良好。
如果你經常不自覺負面解讀,不僅會造成關係容易有張力,身旁的人也容易覺得被你攻擊,因為你先知覺到被攻擊,而加倍奉還,接著會出現重複挫折的人際關係,因為你身邊沒有可以耐心傾聽與理解你的人,更缺乏穩定支持者,導致你更經常性負面解讀他人,更沒有可以信任的人。
親愛的,長期負面解讀,會帶來極為孤單的狀態,最終你會閉鎖你的心,不願意再信任任何人,與其不斷尋求他人的道歉與解釋,或許你可以回到自己身上安撫與照顧那個受傷的自己,你才是真正的答案。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為什麼負面情緒一來,就感覺自己被淹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不生氣嗎?」我問K,K睜著像小鹿一樣的眼睛,有一點難回答我的問題。好多話像是梗在喉嚨,K說不清楚,只知道心裡又苦又難受卻難以表達。K一開始因為工作上總是被剝削,同事很愛動不動就推工作給他,老闆很常要求他假日工作,超時的負荷加上情感的孤單,是K尋求成長的契機。
細探之下,K有個酗酒的父親,每次失意喝酒就是發酒瘋,總是抱怨人生很難,誰誰誰欺負他,滿載的憤怒不時倒向K的母親與弟弟身上。後來母親離家出走,留下K與年幼的弟弟,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更為安靜與乖巧的生活,自己想辦法照顧自己,否則隨時都可能「驚動」酗酒的父親。
K以為好好安靜乖巧的做事,就是最正確的生存之道,卻一直在恐懼與委屈中,不斷失去自我的力量,也喪失在人際中的話語權,成為標準「Yes, sir」人。
從小吃美而美長大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這類早餐店很愛貼「莫生氣」。
「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
但「生氣」的情緒之所以存在,卻具備重要心理意涵。
一個有能力生氣的人,通常代表他還具有自我意識,並且會為自我發聲。
一個有能力「好好表達」生氣的人,通常代表他界限成熟,能保護自己,也能尊重他人。
好好表達情緒,而非讓情緒取代理智的情緒化表現,才能造就彼此尊重與舒服的互動。
憤怒,是陽性的內在歷程,幫助自己劃分界限,有力量地表達「自我」。
哭泣,是陰性的內在歷程,幫助自己溫柔釋放,有力量地滋養「自我」。
一陽一陰的平衡內在,不會因太多憤怒而演變成暴力,不會因太多哭泣而總是委屈。
無法好好生氣的人,往往是身邊有太強勢的聲音,導致不生氣是一種生存機制,但長久下來只能是不斷壓抑自我,遇到事情就容易哭哭啼啼,覺得自己既無助又軟弱,而生活又不斷被他人入侵,總是有人進來「指導」、「要求」,剩餘的選擇只有「討好」、「妥協」,無法為自己的人生真正做出讓自己滿意的選擇。
親愛的,好好聽懂自己的生氣,好好用適切的語言來表達你的生氣,你會因此發現,人生輕鬆許多。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心理師的自白:我生氣是因為我超在乎你的!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台中一名女外送員日前前往一家鴨肉店取餐準備外送,但等了許久加上店家優先給現場晚來的客人,因而詢問店家,沒想到店員反嗆她「破查某」、「等你毛長齊了再來說」,甚至到警局堵報案的女外送員,影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不滿到店家粉絲專頁留言,外送平台也表示與該店終止合作。
在網路上有人為店家護航,說明店家的辛苦與「沒差那幾分鐘」,也有人為外送員護航,長時間、低薪又辛勞的工作,受氣感誰也不想承受,但是可以想見,在店家的忙碌與外送長時間的等待裡,要總是保有平穩的情緒,是需要很深的修煉。
在這裡我想藉這件事討論:
1.憤怒的人怎麼了?
2.如何面對他人口出惡言?
1.憤怒的人怎麼了?
在這事件中其實有兩種類型的憤怒,第一種:「自戀型憤怒」,也就是自我中心感強烈,當自己的順序被打亂、被評價,當他人的對待方式讓你感受被質疑時,就容易勃然大怒,甚至會口出惡言的攻擊對方。經常出現「自戀型憤怒」,通常在人格上並不完全成熟,容易唯我獨尊,並且貶低他人,也常在闖禍後由他人來收拾殘局。
網紅世代基本上就是個自戀世代,追尋著群眾的眼球與關注,當你被需要、或感覺到自己有聲望,極容易引發一個人內在渴望高人一等、與眾不同的自戀需求。坦白說,網路世代的憤怒發言,已經有越來越多這種自戀型發言尋求關注、討拍與貶低他人,也似乎成為理所當然。
2.如何面對他人口出惡言?
你說,憤怒的人最怕什麼樣的人?
不是比他更憤怒,甚至可以玉石俱焚的人,而是平靜無波的人!
口出惡言的人,希望看見的,是對方表情上的「羞愧」與「恐懼」,當你隨之起舞,就會被視為「見笑轉生氣」,不只跟憤怒者相同檔次,甚至比他更低,會讓憤怒者更為亢奮,更多口出惡言。
可以平靜無波的看著對方,意味著你不被對方的情緒影響,因為對方一點都影響不了你對自我的評判與價值,你的平靜,反而贏得敬畏,你的平靜,喚醒對方的羞愧,有了羞愧,對方就開始出現「自知之明」,因此得以自我反思。
還記得我在印度「佛陀腳印之旅」時,短短看過一部電影在說佛陀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這樣: 一位斬殺999個人手指的鴦掘摩,將被斬殺者的手指做成項鍊戴在脖子上,滿一千人才能讓自己解脫,就在最後一隻手指,他猶豫了,因為必須要砍殺自己的母親,而此時佛陀前來,無懼地走向他,對他說:「你要殺了我嗎?」早已殺紅眼執著於解脫之道的鴦掘摩,在此時定格,因為這與他過往殺戮的人們截然不同,那把屠刀因此被丟在一旁,因緣俱足而成為佛陀的弟子。
我只是短暫的撇過這短影片,搭配著英文字幕,當下最讓我震撼的是「平靜的力量」,因為平靜釋放出來的氣場,讓身旁一切生靈和樂安詳,讓所有暴戾之氣瞬間消褪,而更深就這平靜的下方,是深層的「愛」,是看見被蒙蔽的「善良」,是「信任」,是相信在適切的撥雲見日下,每個人的好都能被彰顯。
回到生活中的運用,自我成長,除了要練就不被他人定義自己外,也可以練習不被他人憤怒毀損自己的價值,當你遇到口出惡言的人,你可以做的:
1.同理與關懷:我了解你的情緒。
2.穩定自我不被影響:我知道對方有狀況,不將對方的情緒行為個人化。
3.表達自我或需求:當對方接收到你好的意向,才能打開耳朵去聽你說話,這時在表達需求。
「老闆辛苦了,你們生意這麼好,一定很忙(對方是好的)!我擔心我的客人也很急,吃不到會難過呀(自己是好的),大概什麼時候會好呢?」
為什麼「伸手不打笑臉人」,最重要的心理意涵在於,打了這個「好的存在」,彰顯了自己是「不好的存在」,在人際互動中,如果你對人釋出「好」,通常也會讓人想要維持情緒平穩的狀態,不想造次。
親愛的,情緒管理本身就是一門自我反思與修煉的習題,更是一門修煉看待他人視角的過程,每一次的暴衝與憤怒,都是一次次自我檢視最好的機會,讓這些情緒成為你生命的養分,成就自己成為更具被愛與信任的人吧!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常覺得自己情緒不穩定,容易受他人影響,特別容易受親近的人影響。
你常覺得身邊的人讓你感覺自卑,因為他們生命痛苦,家庭又不和諧,沒有人會喜歡在這環境下的你。
情緒的暴怒、強烈的委屈、崩潰的大哭,這些澎湃的情緒,若太常在身上發生,往往會磨損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也會質疑自己的價值,因為你往往會有一種:「當別人看見這樣的我,還會喜歡我嗎?」因而強烈的情緒,對自信有極大的殺傷力。
但是,情緒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是人,透過情緒感受來提醒你生活失衡,或者事情不盡如意,也提醒著自己,有些地方需要多花點心思,而當你願意真正理解自己的情緒,而非污名化它的存在時,也許它就不用透過「暴衝」的形式展現,讓你自我厭惡。
以下三個面向你可以重新認識自己:
1.經常暴怒:通常有非黑即白的思維,認為我對你錯,難以容納他人,也往往期待世界找自己的意識走,而暴怒往往會趕跑身邊的人,造成人際斷裂與傷痛,因為受傷的情緒而更容易憤怒,形成惡性循環。
你可以協助自己好好思量,在你的世界裡只能有一種思維嗎?同時讓自己柔軟的看見受傷的心情,也許你的心柔軟了,你會變得更強大。
2.經常受他人情緒影響:有時候情緒爆滿不一定是因為自己,而是身旁的人,但幫助他人並不是去拯救他人,而是把自己照顧好,面對身旁的人痛苦,有時候要練習尊重他們在生命中的選擇所引發的際遇,當你有能力不受他人影響,也把自己過好時,才能真正成為他人的「影響者」,促發他人改變。
3.經常委屈或崩潰者:你需要為自己設立界限,學會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甚至你要願意去憤怒,才能長出自我保護的力量,讓你活在一個不用一直委曲的世界,是需要自我的支持,若缺乏憤怒的能力,你注定經常被欺負。
親愛的,好好看懂你的情緒,好好調節你的思緒與情緒,在情緒穩定中,你也能感受到自我的穩定與力量!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問問症狀想說什麼:當情緒影響身體時,就來場自我對話吧!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後來,你是怎麼克服面對人群的焦慮呢?」
「我沒有克服,直到現在,面對人群時我還是覺得焦慮,但我的確長出了一些與人群相處的方式。」
-
這是某次一位大學生問我的問題。
-
直到現在,在面對群眾演講時我還是會覺得緊張,心跳加快、難以專心,也時候也會影響食慾和睡眠。
我不太習慣接家人或摯友以外的電話,工作聯繫傾向以信件處理。我不喜歡參加聚會,非不得已,也可能在一、二個小時後就會想離開,回家休息。在工作之外,面對陌生人時我經常找不到話題,刻意的互動之後會讓我覺得格外疲憊。
我不太喜歡到人多的地方,大量的訊息與聲音會讓我覺得有些暈眩、失去定向感。比起都會區或鬧區,我更喜歡在郊區旅遊。
仔細想想,小時候的我就有這種狀況。
-
我害怕參加營隊,不喜歡跟陌生的小朋友進行分組活動。跟著家人去拜訪父母的朋友時,我只想要靠在父母親身邊,再長大一點,如果可以,我會選擇獨自待在家。
比起鼓起勇氣向不熟的同學借東西,我寧可選擇被老師罵;比起向路人問路,我寧願四處找路。感謝智慧型手機導航功能,讓我在行走或開車時,可以更加放鬆。
每一個階段開學都讓我焦慮萬分,我害怕要花時間與不熟的同學建立關係,當然,我也不喜歡參加任何社團活動,即使是大學時期的屏友會等等。
我曾經努力過,試著克服這種小時候被稱之為「小氣」「不夠大方」的「缺點」,表面上做得還不錯,但只有我清楚知道,心裡其實是很累的。
這種狀況在我當了心理師之後並沒有比較改善,只是,我允許自己接納這種狀況,我把這種狀況稱之為我的「限制」。
-
以前,我對自己在社交上的困難稱之為害怕,並且責怪自己膽小;長大以後,我漸漸地把這種狀況視為我的限制:我不太擅長、也不太喜歡。
一個人的時候雖然也會覺得孤獨,但大致上而言,比跟人群相處時舒適許多。
不過,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與這種限制妥協、超越,才可能讓自己更順暢的工作。
所以我找到了一些方式,像是:
.客氣地請對方盡可能以信件與我聯繫,而不是電話。
.提早到演講現場,熟悉環境、並在陸陸續續與個別成員打招呼的過程中穩定心情。
.練習拒絕大部分的社交場合與聚會。
.練習享受獨處的時光。
.設定社交時間,覺得累了就委婉地道別。
.同時間,也要練習接受被誤解為不屑與別人往來、孤僻。
-
我在安靜的午後,輕輕地寫下這一段文字。
我相信,我會持續與自己這個部分繼續互動、理解,找到更舒服的相處方式。
不知道在你的內心,是不是也有一個從小跟隨著你、卻未必能夠和平相處的自己?
如果有,請給自己一些勇氣與他對話、也給自己一些時間去適應。
有時候如果覺得辛苦,請攤開手掌輕輕地貼在自己的胸口,告訴自己:
「沒關係,這就是我啊。我有努力了,有時候雖無法盡如己意,但日子過得還行。」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人生在世,總是有幾個不是那麼晴朗的日子、不是那麼善良的人擋在你前面,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真的是招誰惹誰了,何以要面對這些不堪?
這種時候你可以嘗試想個溫暖(warmth)、讓你有連結感的人(connectedness)*,像是你可以在心裡面跟自己說這些話——
1.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可以尋求他的意見或指導,他是⋯⋯
2.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樂意幫助我的人,在我需要的時候會伸出援手,他是⋯⋯
3.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親密的人,在我覺得沮喪的時候我可以向他尋求情感上面的安全感,他是⋯⋯
嘗試想想這種「還好有你」的感覺,並且感謝他們在你生命當中給你帶來的溫暖,那些寒冷的日子,也會透進陽光。
不堪的日子總需要朋友的支持。
如果這個時候腦袋裡面出現「我不想要麻煩別人」或者是「我才不值得他們幫忙」這種想法也很正常,那麼不妨跟自己說:今年還很新,讓我先用一下「被幫忙」的額度吧!
其實如果你願意展現出自己脆弱的一面(vulnerability),能夠好好的感受被擁抱的溫度,而不是一直想著自己虧欠了多少、愧疚了多少,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孤獨。
而且,你的脆弱是你的解藥。
*Kelly, A. C., Zuroff, D. C., Leybman, M. J., & Gilbert, P. (2012). Social safeness, re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maladjustment: Testing a tripartite model of affect regul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6(6), 815-826.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海苔熊談自我溝通:心裡糾結過不去時,幫自己拉張椅子。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日前高雄一名女子與好友前往無菜單料理慶祝聖誕節,沒想到只上了四道菜、濃湯、甜點,以及一份甜點,因為套餐沒附飲料,所以他們還點了一瓶一千元的酒,被推銷時也有買酒捧場,最後結帳金額將近七千元。但對於菜色本身,他們感到十分失望,且朋友沒吃飽,認為「踩到大雷」,憤而上網發文抱怨。
對此,店家也發文反擊,除了在臉書公開菜單內容,也表示對方外帶了好幾瓶酒,且在用餐完畢後也有詢問對方是否有吃飽,但當下也沒聽到對方對餐點有任何意見,就協助結帳;可能是雙方不適合才會造成這種結果。
在這個公審世代下,我們很常可以看到消費糾紛被PO上網路,希望眾多網友能評評理,甚至是利用網路聲量迫使被公審的一方出面回應。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除了與網路發達有關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思考。
第一、自我聲量感到薄弱
即使已經向身邊好友抱怨過,仍無法讓內心忿忿不平的情緒消失,也許是情感問題,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落差,或是認為對方死不認錯、死性不改,但自己又無法改變對方:又或是因對方是大公司,認為光憑自己的力量,對方不知痛癢,於是選擇上網公審,藉由眾多網友的聲量發聲,不僅讓自己更站得住腳,若公審情況燒的夠大,對方也會被迫出面說明甚至是道歉。
第二、「以和為貴」文化影響
每每看到消費者糾紛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你不滿意,為什麼當下不告訴店家?」其實這跟我們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社會價值觀有相當大的關係。
當兩個或是以上的人,對於某項議題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時,便會產生衝突。而「以和為貴」說白了就是「不願意面對衝突」,但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通通是以和為貴時,維持著的其實只有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本身的關係張力卻是非常高。
1970年代,美國學者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與基爾曼(Ralph H. Kilmann)建立了「湯瑪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該測試類似MBTI等性格測試方法,藉由評分量表分為五種不同的衝突模式,而其中的「迴避型」(Avoiding)就是避免涉入衝突的模式類型。
「迴避型」的模式在關心自己及關心他人的層面上,分別屬於「低自我肯定」及「低合作」,其心態會是「反正我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我想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等,而採取迴避型策略的人不喜歡處理衝突,寧願躲避和不理會衝突,也不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雖然迴避型的處理模式看上去只是因為退縮,但有些時候這類型的退縮其實是為了做出更強大的出擊。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經不起衝突呢?這得回到我們的成長過程,因為受到「以和為貴」的文化影響,「衝突」本身對我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負面的詞彙,我們為衝突先設了「假設」;「假設」衝突會使我們「傷害人」,或是「假設」我們會因為衝突而「被傷害」,這樣的觀念自然會讓許多人在意識即將產生衝突之前就會選擇逃避,以避免傷害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但親愛的,無論是為了避免衝突而長期不願表達意見,或是事後藉由公審來撻伐對方,都不是有效的溝通解決方法。衝突的發生代表的是每個人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等於誰對誰錯,比起當下逃避衝突,練習自在地面對衝突對關係更有幫助。
在發生衝突時你可以這麼做:
先覺察憤怒背後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憤怒包裝著失望、脆弱、焦慮等情緒,因此,在憤怒的情緒失控之前,我們不妨在第一時間先安撫自己,思考為什麼會想要生氣,是因為觸發了我內心的焦慮嗎?還是我用憤怒掩飾了內心的脆弱呢?試著先找出背後的真正情緒,才不會讓憤怒佔據了當下的思緒,而導致更多的衝突發生。
不要急於指責對方
在衝突發生時,很多人總是會「指責」對方,好比以「你看!你怎麼又…」、「都是你才害我…」等作為溝通開頭。但如此一來,不僅自己的情緒無法緩解,一旦對方遭受指責,自然而然也會想要反擊,彼此間的衝突也就無法達到有效溝通,甚至對關係具有破壞性。
表達自己並理解對方
當情緒緩解、釐清好自己的思緒後,除了將自己對於事情的感受表達給對方以外,同時也要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對方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若雙方觀點不同,你可以先提出解決方法並與對方協調,或是你們共同想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互相傾聽對方的觀點,讓雙方從對立的兩端走向平衡點,溝通才能有效進行。
衝突很難避免,願你我都能從衝突中看見彼此的差異,並讓衝突成為關係成長的助力。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改變,到底有多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期待自己有所改變,降低後悔的頻率。
可是你知道嗎?要讓一個人心甘情願、徹底改變,至少得觸及三個條件。
1. 覺得事情與自己有關
產生改變的意願,首要之務就是要覺得這件事情與自己有關,然後才會願意負起改變的責任。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經常覺得別人都是豬對友、問題都是別人搞砸的、都是別人害你不順心。
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所以你不得不大吃大喝來紓壓、不得不臭臉罵人、不得不哀怨過生活。
「都是they的錯,我還能怎樣?」是的,正是這個想法讓你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其他選擇,只好維持哀怨的生活。
其實,或許不是你真的沒有選擇,而是你不認為需要為你想要的生活負起改變的責任。
所以,想要改變,你得先願意為現況負起該負的責任。
2. 對於現況感到不滿
一個人要產生改變的意願,還得要他對現況感到不滿意。因為想要改善、想要更好,才會有改變的意願。可是很多時候,你只是腦袋覺得現況不好,其實你並沒有真正想改變。
為什麼呢?因為現況有很多你捨不得割捨的「好處」。
你雖然覺得要減肥,但大吃大喝讓你短時間就能紓壓。(健康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積極,但拖延擺爛讓你無需面對壓力(當然,結果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對對方好一些,但對對方臭臉大罵,覺得暢快無比。(關係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保護視力,但躺在床上用手機追劇實在無敵開心。(視力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遵守規則,但闖紅燈可以讓你少曬一些太陽。(荷包更慘)
你雖然對現況有些不滿、卻更捨不得割捨這些好處,改變當然不會發生。這些好處都在短時間內讓你覺得舒服,但長時間下來,卻帶來更多傷害(否則你也不會興起想要改變的念頭)
所以,想要改變,你應該要分辨哪些好處是短期的?哪些好處才是長期的?
3. 擁有改變的策略
有時候你不改變,是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你想要改變飲食,但除了鹹酥雞和火鍋,實在不知道哪些食物才健康。
你想要改善人緣,卻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打招呼、面對衝突。
你想要增加朋友,卻不知道該如何加入他人的活動。
你想要提升成績,卻沒有更有效的學習策略。
你想要換工作,卻不知道從何蒐集就業資訊。
不知道該怎麼執行新行動的你,當然也只能繼續沿用舊的行為。
所以,想要改變,你應該要努力問自己「可以做什麼」,而不只是一直告訴自己「不可以做什麼」。
雖然我們都覺得改變仰賴的是決心、是用七天(或七七四十九天)培養習慣,不過,如果你總是在發誓與失敗之間無限輪迴,不妨檢視一下這三個原則吧。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2020年11月,看到好幾位大學生自殺的新聞,讓我想寫這封信給大學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當然這些內容也適用於每一個人。不管你現在幾歲,都歡迎你閱讀這篇文章,也把這篇文章傳給需要的人。
Hi!
如果你是位大學生、二十多歲,這是一封想寫給你的信。前陣子我聽到心理治療師艾絲特・佩萊爾(Esther Perel)的訪談,今年六十多歲的佩萊爾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心理治療師,主持人問她:如果妳可以回去跟二十多歲的自己說話,妳會告訴她什麼?
佩萊爾想了一下,說:
「記得讓你身邊有相信你的人生導師(mentors)。當你自己還不相信自己時,這些人生導師相信你。擁有人生導師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要因為想要別人喜歡你,就做這麼多事情。你不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又被每一個人喜歡。要嘛你為了被喜歡,就迎合大眾;要嘛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後知道有些人會批評攻擊你。
不管是感情或性,都會隨著成熟而越來越好。當你越成熟,越相信自己、接納自己、越有自信,這才是讓你在感情中感到滿意的因素。讓自己變成熟,而不是擔心要怎麼樣讓對方喜歡你。」
這些話讓我思考許久,心裡想著:「我希望我二十多歲時,有人可以告訴我這些!」所以,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你可以讀到這些內容。
離開二十幾還沒太久,我記得二十多歲是一個令人迷惘的時期。有些人先找到了專業興趣,還沒找到的人覺得很徬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有些人先步入不同階段,結婚或生子,還沒步入這些階段的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我沒照做,這樣對嗎?
我意識到,我們似乎沒有學習過如何面對「不一樣」,畢竟到念大學前,大多數人都是用同樣的步調和目標前進──專注念書、考上好大學。進入大學後,每個人開始走向不同軌道,畢業後,大家的步調更不同了,有些人念研究所、有些人進入職場、有些人出國留學、有些人結婚、有些人到國外工作、有些人成為了父母…。
而因為我們沒有學習過如何面對「不同」,所以這些差異變成了威脅與比較──你開始比較自己和別人,看到別人的人生,你覺得其他人似乎都充滿自信,只有你很糟糕、很不如人。
佩萊爾在訪談中提到:我們活在一個非常強調競爭和快速成功的社會。這樣的氛圍讓大家覺得:「我一定要立刻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並且自信地追尋!」而當我們感到迷惘、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時,就會覺得自己這樣有問題、覺得羞愧。
但如同大自然萬物都需要時間來成熟,你也需要花時間探索、需要感到徬徨,這都是成長的一部分。成熟需要時間,成功與專業也需要時間來累積。佩萊爾在採訪中提到,她今天擁有的專業是三十年的努力。一直以來,「要成功」從來就不是她的目標,她都是選擇做吸引她的、對她來說有意義的事情,然後她非常努力學習。她說:「這樣或許會成功,或許不會成功,但不管有沒有成功,你都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我很慶幸可以聽到這場訪談,讓我知道我只需要專注於當下、持續學習、做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就好。我也很感激念碩博班時有幾位非常好的教授與督導,她們成為我的人生導師,花時間幫助我、培訓我,讓我在諮商領域學習到非常多東西。
不僅僅是人生導師,過去幾年我也有機會和比我大十歲、二十歲、和三十多歲的人建立友誼,我覺得和不同年齡層的人當朋友很重要,和他們分享人生和交流,讓我理解到有挫折、心碎、失去、痛苦、自我懷疑、充滿恐懼…,這些就是人類共有經歷,是不同年齡層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台灣文化讓我們習慣把年紀比自己大的人視為長輩,然後我們開始用頭銜稱呼對方,就錯失了人與人之間連結的機會。不管你現在幾歲,我想邀請你去和不同年齡層的人當朋友,或許你就會發現,原來看待人生有這麼多方式,原來我們如此類似。
心理治療師皮亞‧梅洛蒂 (Pia Mellody)定義「自尊」(Self-Esteem)為:「不管我們有多少缺陷或不完美,我們能夠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也就是說,擁有自尊就是知道我們與生俱來就有價值,你的價值來自於你存在,不在於你做了什麼。
第一次仔細思考這句話時,我的大腦有點難理解:我的存在就有價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意識到,這個社會把我訓練成認為「我的價值來自於我做了哪些事情」,我猜想許多人也一樣,認為自己的價值來自於學歷、念哪間學校、聰明才智、工作頭銜、成就、地位財富、身材樣貌、長相…等等。
於是,為了要感到有價值,許多人不斷追求成就、地位財富、或努力改變外貌…,我們藉由別人的稱羨和肯定,來獲取價值,或是藉由與人比較得來的優越感,讓自己覺得有價值。但是這些來自外在的讚賞和成就,永遠無法填補內心的不安全感。我們需要走入內心,碰觸攜帶許久的傷痛,然後重新學習:我的存在,就有價值,每個人的存在就是價值,沒有人比較優等或低劣,我們都同樣有價值。
當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資質、才華、身材外貌…,皮亞‧梅洛蒂說,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而一個成熟的人面對差異的方式是能夠去欣賞差異、或是從差異中學習,而不是用差異來比較、決定誰比較有價值。
作家艾德烈‧洛爾德 (Audre Lorde)說:「並不是『差異』讓我們分裂,我們會分裂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去辨認、接納、並且慶祝這些差異。」我想邀請你,讓我們重新學習面對差異,看到別人在不同軌道上行走時,去欣賞、慶祝這些差異,然後知道這些就是差異,並不影響每個人的價值。
因為我們被訓練成要從外在獲得價值,所以在感情中,許多人也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對方如何對待你──你有沒有價值,來自於對方是否喜歡你、接納你。
唐‧米格爾‧魯伊斯(Don Miguel Ruiz)在他的著作 “The Mastery of Love”中提到了一個「神奇廚房」(The Magical Kitchen)比喻,他說,想像你有一個神奇廚房,擁有源源不絕的食物,這時如果有人跟你說:「如果你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我就給你食物」,你不會答應對方,因為你擁有足夠的食物,你還會大方地分享你的食物。
魯伊斯說,你的內心也是一個神奇廚房,擁有源源不絕的愛,可以愛自己、伴侶、親友、以及世上人類,當你理解愛來自你心中,那麼你就能夠大方分享愛。但是,許多人覺得內心缺乏愛,開始向外界尋找愛,這時如果有人告訴你:「如果你變成我想要的樣子,我就會愛你」,你就可能答應,然後開始失去自我、把自己變成為別人要的樣子,你覺得這樣才會被愛。
如同世界著名心理治療師艾絲特・佩萊爾所說,感情的滿意度,來自於你是否愛自己、接納自己。所以我想邀請你,我們可以重練習愛自己開始,到自己內心找到愛,然後當你想進入伴侶關係時,是因為你想要分享愛,不是因為需要乞討愛。
二十幾歲是個不容易的階段,你可能充滿徬徨、迷失、恐懼、不知道自己的路在哪裡。
而人生有趣的就是,我們無法事先看到自己的路,如同作家約瑟夫‧坎伯 (Joseph Campbell)所說:「如果你看到前方已經被鋪好的路,那這就不是你的路。你的路是由你自己一步步鋪出來的。」
或許你現在眼前有一條由父母幫你鋪好的路、或是這個社會告訴你該走的路,但這些都不是你的路,你可以不必繼續走。當然,要離開鋪好的路會充滿恐懼,畢竟鋪好的路很熟悉,要走出你自己的路是未知,我們的大腦討厭未知和不確定,所以會感到恐懼害怕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感到悲傷、痛苦、困惑、焦慮…,有這些情緒也是很正常的,擁有這些感受並不是你有問題,而是你在正體驗人生。因為你讓自己真實活著,才會有這些情緒。
人生也會有跌入谷底的時候,你可能因為學業壓力、對未來徬徨、感情問題、家人關係…,讓你掉入谷底,覺得很痛苦。身為一位心理諮商師,我並沒有神奇的方法可以把這些痛苦變不見,因為你的痛苦是需要被聽見、被看見、需要好好被你感受的。
但是,你不需要獨自一個人承擔這些痛苦,你可以找人幫忙──你可以找心理師、可以和信任的朋友或家人說內心發生的事情、可以打電話給專線輔導人員…,當有其他人幫你一起撐著,這些痛苦的重量就會變得輕一些,要從底谷爬上來,就會變得容易一些。
你可能對於未來充滿恐懼,但「恐懼」其實是你還不認識的「未來的自己」。活下去,現在的你才能認識未來的你,才能給那位未來的你一個機會,讓未來的你自己有機會做喜愛的事情、和對的人在一起、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祝福你。
Warmly,
留佩萱
◎ 如果你現在有自殺念頭,可以聯絡以下專線,以及尋求心理師協助:
◎ 也歡迎你閱讀我的新書《尋找復原力》,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逆境,從逆境中學習與成長。
參考資料:
有些事情繼續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事情要早做。
高齡者要如何才能獲得尊重,並安享晚年?
這裡有些給妳/你的建議。
衰老是高齡者的商標,老化和衰弱像是連體嬰,使老年人背後的包袱裡裝滿各種病痛。人吃五穀雜糧,難免都會有病痛。偏偏老人家除了類別多外,發生頻率也較高。就醫過程既瑣碎又繁複,而花費跟開銷負擔也大。但最令照顧者深感困擾和乏力的,莫過於在溝通上經常會遇到雞同鴨講,或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的不服輸、不信邪及固執行為上的瓶頸。
聽兒女忠言,別誤信詐騙
許多高齡者,若不是因為生不逢時,來不及學習電腦,就是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用不著學也就更懶得學。甚至有些老年人因害怕電磁波會影響到健康,而拒絕使用3C產品。雖然懂得跟上時代潮流,退而不休,且精於各種電腦程式或產品使用的老年人也不少。但多數七、八十歲以上的人,手機只會用到接聽電話的功能罷了。
因此在資訊氾濫的現實社會中,年老者往往因為資訊不足,或是不懂得上網搜尋及確認,加上性格閉關自守,或自以為是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變成詐騙集團下手的對象。朋友家的女性長輩,特別喜歡收聽一些地下電台的廣播節目。而節目的男女主持人,也很懂得利用心理戰,親切地透過 Call In 跟 Call Out 的交流方式,與聽眾搏感情。
因此,長輩像著了魔般,拚命為了贊助主持人的廣告業績,而出手大方地買了堆積如山的各種成藥,並分別要轉送給家裡的子女們服用。怎麼勸都勸不聽,直到電台賣假藥的新聞上了報,才肯死心。
曾有一位八十多歲老先生的個案是這樣的,他在親朋好友熱心揪團的情況下,一起飛到了中國,參觀了當地靠海濱的房地產投資說明會。沿途受到相當禮遇的接待,不但吃得好、睡得也好,身旁又特地安排了位美女專門伺候,感受到有如帝王般的幸福。
他本以為只是隨團免費參觀的行程,豈知參觀團的行程快結束時,一路上挽著他,輕聲嗲氣、噓寒問暖的美女,突然無預警地打開門房,後面跟著兩位彪形大漢。原本的天使面孔竟然像中了邪似的,擺出一張兇狠的嘴臉,然後冷冷地丟給他一張同意購買房地產的意向書,並要預付十萬元人民幣的訂金。他老人家哪裡經得起如此無厘頭的恐嚇和驚嚇,當場居然就暈厥了過去。詐騙集團怕事情鬧大,就連夜設法把他送回臺灣。
而他居然是全團裡面,唯一沒有付出十萬元人民幣才能贖身的倖免者。但在他昏倒就醫的過程中,信用卡還是被盜刷了。事後子女們念在父親年歲已大,都不忍心太過分責備。其實自從父親決定參團一直到臨行前,他們都很反對。不止因為父親年紀大,完全沒有購屋的意願和能力,更主要的是擔心老人家猶如風中殘燭,隨時都有生命安危的問題。何況又是一人獨自在他鄉,家人真的很不放心。
反而事過境遷,他老人家經常會拿自己這段不愉快的遭遇,來提醒大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吃虧的終究還是自己。
對高齡者的行事建議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藉此建議高齡者至少要了解、遵守及運用以下三點,並能夠做到明哲保身、進退有據、安守本分的地步。
第一點,要認知到年紀大了,體力、精力加上智力都在衰退中,凡事盡量不要太逞強,不要過分熱心與好管閒事。
切記「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尤其是對於子女成家立業後,其家庭的生活方式及家務管理,盡量給與年輕人自主的空間,越少介入越好。只要偶爾正面的給與鼓勵,和提供及配合即時的支援即可。除此以外,更要懂得寬心以待,提醒自己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再為兒孫做牛做馬般地操心。
第二點,怕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繼續教育或傳授功力給晚輩,因此不是急於耳提面命,就是嘮嘮叨叨地瑣碎到不行。如此的做法只會令人更厭煩,而老生常談加上陳腔濫調,更是突顯自己不長進的弱點。最後反而形成了說者諄諄教誨,但聽者敷衍了事。
第三點,雖然說擇善固執是好事,但過分的執著,則容易變成剛愎自用的老頑固。晚輩們不是因為瞧不起老人,而刻意要抹殺長者的尊嚴,而是尊嚴必須建構在超越代溝的良性溝通上,與彼此尊重及樂意妥協的前提下。
所謂長者的風範,指的就是其人生的價值觀、理念及作為,有值得令晚輩們敬佩、仿效、追隨及傳承的價值。因此如果你老了以後,經常會有失落感,那麼就是你不能從自我的成就中獲得滿足。而且總是對別人的要求或標準太高,甚至導致令人怯步而不想接近你。
財務規劃要趁早
俗話說:「一毛錢可以逼死英雄漢,而英雄最怕就是病來磨。」貧窮和疾病,可說是高齡者無形的兩大殺手。這也是為什麼當你發現自己有「初老」的現象時,就要開始為將來必須面對「中老」和「終老」的生活品質,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現實的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人老了以後病痛多,用錢的地方相對也會比較頻繁。因此奉勸高齡者一定要有保命的自我危機,並且要有儲蓄或保險,以及足以給自己安心、讓晚輩們放心的財務規劃。
否則,要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更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臺灣健保制度可以媲美全世界,所以不用去擔心。但實際上在高齡社會的福利上,政府的預算依然拮据和短缺。此外,醫療資源的浪費,每年達約一千六百億元。
前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有句名言:「不要問國家為我們做什麼,而是我們能為國家做什麼。」同樣的,我們也希望年老的長者,包括我本人在內,都要自愛,且願為自己的生命負完全的責任,不要隨性且任意浪費國家及社會的資源。只要我們有心注意和節制,就可以多留一些有形或無形的資產給下一代子孫。
談到醫療資源的浪費,讓我想起了一個十分嘲諷的笑話。話說有一天,四個同住在一間病房的老人家,見了面開始聊天。其中有一位突然問說:「奇怪了!今天怎麼沒看見老王?」其中一位馬上不假思索地告訴他:「老王今天生病了,不能來。」
由於人老體衰,免疫系統差而後遺症又多。所以一旦生病了,就會特別害怕。因為在國人的刻板觀念裡,生、老、病之後,接下來就是死,怎麼不會擔心和恐懼呢?
其實並沒有人希望沒事進醫院,進醫院都是沒得選擇的選擇。我出生後就開始很常生病,如肺炎、百日咳、拉肚子、出疹子都找上我。當時想必是身體不適,所以日夜哭鬧不休。外婆和父母親幾乎二十四小時採三班制,輪流把我捧在手心。更是找遍了中西醫,甚至最後連醫生都認為無救了,而願意提前把死亡證明開給我們。
母親和外婆有空就四處求神問卜,所幸籤詩文上都說,我有生機且能享晚福。所以她們才願意抱著一絲絲的希望,把我死馬當活馬醫。而我也真的一路病懨懨地長到了四歲,之後才不用他人攙扶,開始能有元氣自己走路。
外婆告訴我,當她看到我小學二年級可以提著燈籠跟大家一起遊行的時候,感動得不禁提起袖口拭淚。可是直到今天,我都還沒辦法搞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倒是有位命理界的朋友安慰我說,凡事人一出生就命有定數。帝王將相也一樣,人生總歸是難逃時也、運也、命也的運轉,所以才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之說。
所以他認為,我出生時是運途不佳,才會生病。雖說江湖術士不可迷信,但他這句話仍深深地烙在我心裡。更體會到天意難測,「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無的也勿強求」,愈老愈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因此只要遇到莫名而檢查不出的病痛,我就會以「運途病」來自我安慰一番。
作者: 黃越綏
延伸閱讀:陪伴父母好挫折?你只能讓他稍微不寂寞,無法讓他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最近在看一齣韓劇《產後調理院》,雖然才看三集,但感觸很深,很想跟大家分享。
劇情在描述一位社會女強人成了高齡產婦,歷經生死後的痛苦生產過程,以為住進月子中心就到了天堂,萬萬沒想到,那只是失去自我的起點。
產後調理院獨立的社會標準,讓曾經風光亮麗的女主角備感挫折。在那,學歷、財富、地位的高低不會令人特別稱羨或貶低,養育的子女數、餵母乳的時間長短、母乳的多寡才是媽媽們評斷一個人的標準。
看到新手媽媽的女主角一開始為了哺乳,遇到親餵姿勢不正確、產後奶量不足、因為哺乳睡眠嚴重缺乏、乳腺堵塞成了「石頭奶」等情境,彷彿看到了五年前自己,狼狽且窘迫。
不避諱的跟大家說,我的情形跟女主角一樣,剛好是哺乳較不易的扁平乳頭。因此寶寶會特別難吸到乳汁,也因為困難與飢餓,常常惹得剛出生的安安嚎啕大哭。新手媽媽的我不知所措,只能拼命地把小頭往懷裡塞,但終究只會讓安安哭得更激烈,我也更加挫折。
新生兒吸吮的力度是非常強勁地,相信初次哺乳的媽媽都難以忘懷第一次親餵的疼痛感。我也因為先天的乳頭形狀,容易使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造成乳頭磨損受傷,即便買了乳頭保護罩,仍時常強忍的劇痛,持續給安安吸吮「草莓人奶」。那時候的我,流著血忍著痛也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
無論是政府、醫院、月子中心都提倡母乳是最好的,對寶寶的吸收與發展受益良多。因此,每個媽媽大都會走上哺乳的路,差別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已。逐漸地,社會形成一種風氣,就像《產後調理院》一樣,因為應該給孩子最好的,餵母乳變成母愛的標準,不餵母乳成了較自私的媽媽。
即便有特殊原因無法哺乳,媽媽心裡也會產生罪疚感,自責沒給到孩子最好的,設想孩子以後容易產生消化不順、過敏、免疫力低等現象,無形中貼上了「失職母親」的標籤,是社會貼上的,也是自己貼上的。
沒錯!母乳的營養價值對寶寶是最好的,但就因為對寶寶最好就理當餵母乳嗎?
剛生產完的媽媽,正面臨身心巨大地轉變,陌生的一切使得每一天都很漫長。人人提倡餵母乳,反而給了許多新手媽媽焦慮與負擔,餵母乳成了一種壓力,媽媽拼命喝湯湯水水、三小時擠一次奶、擔心奶量衝不上去、孩子母奶吃不夠…種種考驗都容易讓產後媽媽陷入挫折與憂愁。
曾經的我,迫切地想當個自以為的好媽媽,但怎樣努力奶量就是不足以供給孩子。我焦慮地哭著說:「怎麼辦?我的奶不夠安安吃,怎麼辦?」在場的娘家媽媽、哥哥與台勞老公,傻眼的互看,沒想到餵母乳這件事會讓我壓力大到崩潰。大家頻頻說:「沒關係啊!餵奶粉就好啦!不需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
人,終究是需要接受幫助的,我的母乳之路走了六個月而止步。「快樂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愉悅而感到安穩;焦慮的養育孩子,孩子會因媽媽的擔憂而感到不安。」是我慢慢才懂得道理。
也許,現在社會風氣不像《產後調理院》那麼誇張,也或許是我當時產後狀態很不好,因此特別敏感。
但我想跟我一樣為了母乳焦慮的媽媽們說:
「妳真的辛苦了,放過自己吧!太累了就餵奶粉,沒關係的,妳已經盡力了!沒有人可以對妳指指點點,妳也不必愧疚與自責。」
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隨著母乳的停止而消逝。媽媽的愛,是永遠!
陪伴你成長:【練習減壓】每天20分鐘,找回輕鬆自在的自己。
延伸閱讀:我為什麼要當媽媽?三大問題容易讓「母親身份」的你出現情緒困擾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林佳慧 實習諮商心理師
「那天之後,他沒再和我聯繫過,到現在也快半年了!」奇奇嘆了口氣,接著說:「我也知道該放下,再這樣等下去,只會投入更多、損失更多,但我就是放不下啊!我還是忍不住在心裡暗暗期待著,或許哪天這一切會有不一樣……」奇奇說著說著,默默低下了頭。
分手後,內心縈繞著千頭萬緒,一會兒為自己打氣、承諾自己要振作起來,卻又總在午夜夢迴,想起過去交往的點滴美好,盼望心中的那個他,有天會回頭、再次走向自己,而那份好不容易撐起的自我鼓舞又碎了滿地,取而代之的是不斷刷手機,想知道對方最近在做些什麼、過得如何,看到照片中他開心地笑著,但身旁的人不是你,物換星移的現實感,使你不得不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失落情緒,你哭著、哭著,接著可能開始責怪自己懦弱、怪自己看不清、怪自己怎麼到現在還放不下。
你有和奇奇一樣的心情嗎?理智上知道該放下了,但情緒上卻怎麼也放不下?失落是個歷程,分手後的前半年,有這些情緒狀態是很正常的,可是若你和奇奇一樣,半年後仍糾結矛盾著,你可以試著從三個面向想想自己怎麼了。
第一「如果當初……,現在是不是會不一樣?」
你放不下的是「心裡的遺憾」。
你可能在腦海中閃過各種畫面,覺得當初如果多做一點、少做一點什麼,就不會走向分手,此刻,你好渴望能再次與對方擁有連結,這個缺憾吸引著你所有的目光,甚至成為你生活的焦點,而當越是過度關注在「未被滿足的需求」,就越容易受過去經驗衍生的感受束縛,使得你難以如實地看見現在、向過往道別。
試著為自己寫一封「不寄出的分手信」,把想說來不及說、想做沒機會做的都寫下來,正視心裡的每分情緒,面對未表達出的情感,允許自己充分地去經驗那些感受,提醒你,這封信是不寄出的,如此,你能好好地靠近自己,而不讓這個書寫與述說附加了挽回或不合時宜的期待。
第二「憑什麼我投入這麼多,最後卻是這樣!」
你放不下的是「功虧一簣的感受」。
可能你們曾爭吵過、曾修復過、曾讓關係慢慢朝向幸福發展過,而如今這不如預期的結果,令你感到挫敗、失去控制,此刻,你氣你的心意彷彿付諸流水、你氣他最終不是選擇你,也氣過往的成功經驗沒能讓你們一起走下去,氣憤背後其實是滿滿的不甘心,越是不甘心,就越讓你困在過去,像迷了路般走不出來。
分手對你而言是不是等同於「失敗」呢?這意味著「你不允許『不如你意』的狀況發生」,那麼在親密關係相處中,各種形式的「差異」都很可能令你難以接受,然而,我想告訴你,情感的斷裂不代表失敗,而是提醒著你還有需要學習的關係課題,僅此而已,試著和不如意共處,你的心才可能越來越柔軟、容納各種可能性,也才能真正地在關係中善待另一半啊!
第三「如果哪天他回頭了,我卻不在原地呢?」
你放不下的是「曾經希望能實踐的關係藍圖」。
你夢想過你們的未來嗎?而現在,肯定和你心中的理想關係天差地遠吧!比起看見當下關係的真實樣貌,「繼續期望著」是不是好受多了?為自己創造這個保護殼,或許幫忙你暫時不去碰觸失落的傷,可是再怎麼延宕去感受那苦痛,你始終感覺得到隱隱作痛,正如你其實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不是嗎?
很可惜,你曾經最期盼的關係藍圖,沒辦法被實現了,接下來的生活你得自己向前走!一旦你開始願意看見因失落而生的傷、承認過往盼望的都已不復存在,你才有機會從糾結的痛苦中釋放,為自己繪製另一幅嶄新的藍圖,開始向前走、重新拾回滿足與快樂。
正因深深愛過,所以難以放下,不需要苛責自己失戀狀態下的反覆,而要看到你是多麼有愛的一個人!只是這份愛,可以從對方挪移回你自己,試著從上述三個面向出發,將目光看回到自己身上,問問自己怎麼了,一步步梳理內在種種想法和感受。
你或許也疑惑,怎樣叫放下?我想,倘若有天,你不再硬撐著要自己振作;想起曾經的戀情,可能仍流淚,但也多了些感謝或祝福;那個特別的他,開始有了不同的意義,在你心裡擺放在不同位置,那大概就是放下了呀!你呢?你覺得「放下了的你」會是什麼模樣呢?你可以在逐步靠近、整理自己的想法感覺後,重拾內心真正的富足與寧靜,祝福你。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延伸閱讀:失戀急性期:有些事情,你不用急著想通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如果能有一位受傷的孩子早點被接住,
也許就能避免下一位受傷的孩子出現。
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最大的感慨。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CPTSD是在接觸一個或一系列本質上極其具威脅性或恐怖的事件後,可能發展出的疾患,尤其是長時間或重複發生、難以逃脫或無法逃脫的事件(如折磨、奴役、大屠殺、持續的家庭暴力、重複發生的童年性虐待或肢體虐待等)。
CPTSD必須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全部診斷標準,並具備嚴重且持續的:
1.情緒調節問題;
2.相信自己是渺小的、挫敗的或無價值的,並且感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羞恥、罪惡或失敗;
3.難以維持關係和與他人感到親近。
這些症狀會導致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損壞。
閱讀這本書時,同時幫助我統整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更能體會許多深受長期創傷的學員他們內在多層次的痛苦,往往很難在一兩次課程中就解決困擾,原因也在於創傷後,除了身心會重複經歷創傷景象之外,情緒與思維往往僵化嚴重,他們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某種程度打造出銅牆鐵壁般的思維體系,因此看懂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銅牆鐵壁般的思維,才能開啟你的復原之路。
以下是幾個CPTSD在情緒層面療癒上,增進你覺察的詞彙:
1.壓抑情緒:當人逃避不被接受的情緒,導致傷害或耗竭自己,而會更卡在那樣的情緒中。壓抑情緒光譜的其中一端,通常導致整個光譜被壓抑。
2.情緒智力:能成功便是管理自己情緒,並健康地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情緒智力的品質,反映在我們有多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自動解離、不使用傷己或傷人的方式表達情緒。
3.情緒遺棄:父母持續無情地缺乏溫暖與愛意,辛酸說法是:父母不喜歡你。
4.情緒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對我們真正重要~榮格。
5.毒性羞恥:孩子表達情緒時,被憎惡的攻擊,以至於任何情緒經驗都陷入毒性羞恥中,如同靈魂謀殺般。
6.哀悼:釋放並突破受苦的童年,哀悼是必要的,好好失去過往的失去,讓哀悼促使他們重生。
我想最讓我深有同感的,是「哀悼」,因為哀悼可以幫助你深刻處理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遺棄感、失落感與羞恥感,正是因為哀悼,幫助一個人真正整合自己的生命,拼湊生命旅途中各段創傷的碎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心靈空洞的人。
祝福你。
書籍介紹: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博客來:https://reurl.cc/6lXzZM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有沒有那種「發生事情,無論如何都先指責別人」的人?
遇到困難、發生狀況,相關人等都不好受,這時候大家需要的是穩定心情、思考對策。
但這時候往往會有人這樣說(做):
「我不是跟你講過要___了嗎?」
「你怎麼這麼笨(沒用、懦弱、麻煩)啊?」
「嘖,你實在是……。」
「……」(用鄙視的眼神看對方)
如果這個人,是你最親密的家人呢?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You’re the
Lingering question
At each day’s end.
I have to laugh
At how
Open-ended you remain–
Still with me
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being lost.─Donna Carnes
「你是每天不斷徘徊的問題,我笑著,你變成多麼的開放式──在消失了那麼多年之後,仍然和我在一起…」這是詩人唐娜‧卡恩斯(Donna Carnes)寫下的詩,她的先生是一位科學家,在2007年一次出航後就消失了,救難隊結束搜索、剩下她繼續和這樣的未知共存。
「我的先生可能活著,也可能死了。我沒有答案,而我必須和『沒有答案』繼續生活下去。」卡恩斯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天在帶課程時,我們談到孤單的內在小孩,當小時候大部分時間你總感受到獨自一人,沒有陪伴你、沒有人與你互動,很有可能你的心裡就會住著孤單的內在小孩,因為長期的孤單,容易讓你總覺得「掉出團體外」、「掉出家庭外」,而容易有格格不入,在團體中容易手足無措,也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人。
一個經常知覺到孤單的人,很容易在成人之後,繼續複製「孤單的生活經驗」,因此孤單的心理狀態也就揮之不去,而這些人往往有以下三種情形:
1.孤單帶來的「自我設定」:
一個沒有被陪伴的孩子,無法排解的孤單感,很容易轉成失落感,開始對自我有厭惡、質疑的反應,覺得是不是我不好而讓人不喜歡,因此容易認為自己不被喜歡、不被團體或家人所喜歡。
2.自我設定而導致人際訊息過度敏感:
一旦我們心中有「不被喜歡」的假設,本身就容易假想環境不甚友善,或者在進入新環境會格外謹慎,但當環境中沒有適時的「歡迎」自己時,就很可能迅速關上心房,轉身離開而不願意去探索環境。
3.自我設定決定你的人際模式:
他們最常見的現象有二:「習慣等待」與「難以主動連結」,起因於他們總是害怕被拒絕,或總認為自己容易被拒絕。
因此他們只能被動的等著別人靠近、邀約,或總是期待別人來喜歡自己或關懷自己,他們在「付出」與「理解他人」這一塊特別生疏,總是難以理解別人需要什麼,就如同他們覺得很少有人好好理解自己一樣;在孤單的痛苦感中,也讓他們缺乏對人的好奇與關懷,容易有索取照顧的狀態,因此關係在情感上經常很少流動。
所以,若你經常孤單,用你原本的方法,基本上容易越來越孤單。那麼也許你可以先學習陪伴自己、看顧自己,甚至開始欣賞自己,接著用欣賞他人、好奇他人與關心他人的方式去連結,也許你就有機會看見熱鬧新奇的世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透過靠近內在小孩,試著改變討厭自己的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經歷過霸凌、排擠的青少年階段,非常容易在成年後的人際相處出現相似的病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被霸凌的陰影,往往影響你對自己與他人的知覺,也讓你缺乏修補與核對關係的技能,讓你經常在相處互動中不知所措。
面對霸凌的陰影,我們經常容易落入相同的場景設定,也就是「弱小的自己與強勢的他人」,有時候為了避免再落入相同設定,有些人會起而攻擊,或容易過度反應與防衛,導致關係張力過高,其他人並沒有要欺負你或為難你的意圖,被你曲解,自然許多在你周遭的人,會自動鳥獸散,以免惹禍上身。
這就是霸凌陰影,容易創造出來的錯誤知覺,因此在面對他人與自己的過程,你可以重新思考:
1.如何面對霸凌者?霸凌者究竟要什麼?
相信大家都知道,霸凌者往往也有過被霸凌的經驗,或生命經驗中強烈不平衡,而希望透過威赫來取得權力甚或高人一等的姿態,因此希望被霸凌者的軟弱感,來映襯他的強勢感,他們心中有一份脆弱又無法言說的痛苦,希望加諸在被霸凌者身上。
但是,一個人的脆弱並非軟弱。有些人會在別人低潮時落井下石,但這份戲謔與諷刺的言語羞辱之下,若你有能力承擔自己的情緒而不被對方影響時,你可以如此回應:
「是的,我最近過得沒有想像中好,而我也在調整了,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很難過。若是你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一定會了解你的心情,在你需要時陪伴你,而不是嘲笑你。」
當他的羞辱沒有獲得預期中:自卑、自我嫌惡、退縮的反應時,霸凌者反而會感到驚恐與不知所措,而那一刻反而會換他退縮,尊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回到你身上,直視自己的脆弱與真實,才能不被他人話語給決定。
2.學會直視當時的自己
不只霸凌的話語,他人嫌惡與訕笑的眼光,也很令人痛苦,而這股痛苦會帶來
充滿毒性的羞愧感,也是導致你在人際中容易自卑、抬不起頭主要的因素。
幫助自己靜下心來,溫和的看著當時的自己,你會發現,你真正害怕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他人眼光下的自己。
當你都有能力看著那個自己,你將發現他人眼光根本無足輕重,那份輕視在你心中早灰飛煙滅。
最後,穩定自我是最快途徑,與其不斷想他人怎麼看自己,不如給自己穩定內在的心咒:
我是___,我是一個成年人,我可以決定我自己,我可以走我的路,我自重重人。(空格處可以放自己的名字、職業、資歷,這些都是你累積的份量)
若你需要更明確的引導,在《走出關係焦慮》一書中,我特別運用情緒引導音頻,像是「替自己發聲」練習、「直視他人」練習、「自我肯定」練習,就在於幫助你透過想像進入過往的畫面中,為受困的自己去安撫與發聲,進而帶領自己跳脫總是只能選擇弱小無助的狀態,好好看見與穩定自己的方法。
親愛的,當你愛好自己,他人的「不愛」自然不是你需要關注的議題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幾年上課時,學員常會帶著著急的心情問我這個問題,告訴我他的父親罹患糖尿病,他很擔心父親即將不久於人世,若父親在世的時期沒能好好和解父女關係,將會成為他此生最大的遺憾,而父親與自己的人生可能都無法圓滿。
你是否也有相似的困擾呢?希望能與父母親近,但每次都覺得心煩,不時還會想起相處中大大小小的受傷經驗,你一邊覺得自己愛計較、愛記恨,一邊又覺得就是無法平心靜氣的與他們相處?
其實,與父母的關係,之所以在你認為需要「原諒或和解」,正意味著關係帶給你「傷害」。
這是很多親子之間很痛苦的矛盾:父母總等著孩子道謝,子女總等著父母道歉。因為父母總認為在對孩子付出,為了孩子與愛孩子的過程,給得卻不是孩子需要與期待的方式,導致父母之愛有太多「壓迫」,因此孩子面對父母時痛苦的感受一旦大於被愛的感受時,親子關係就充滿抗拒。
當你聚焦在「必須原諒父母」,你容易壓抑自己,你同時氣憤他們的行為讓你受傷,卻責備自己為何要批判父母,但努力壓抑的過程並沒有讓你真正有能力靠近父母,因此原本因為受傷而痛苦,現在則增加因為做不到而痛苦,你只會感覺你離目標越遙遠。
所以親愛的,不如就叫自己不要原諒了,做不到,就別做了。
轉而聚焦在「療癒自身的傷口」,去體認自己的受傷、委屈與氣憤,去深刻理解與父母關係中,那個不被理解的自己,不被用自己渴望的方式在乎的自己,去好好靠近這份感受,你的傷口才有機會再被看見後,釋放痛苦。
當傷口的疼痛被理解,你才能從對自己的同理與支持中,逐漸長出對他人的同理與支持,因為「原諒與和解」的發生,無法脫離「由衷的同理」,也就是原諒並不是用腦袋原諒,而是真正感同身受的體認後才能發生。
而由衷的同理則是,你從你的傷口中,看見父母同樣也是受傷的個體,你的傷不過是代代相傳的痕跡,在你身上這個傷痛得以止息,你也才能看懂,若父母也能好好被理解,他們就具備有理解他人的能力,若父母也能被用他們渴望的方式對待,也會具備有敏感度感知孩子的需求,提供孩子渴望的照顧,而多數時候,父母已經用了他們極限的能力,去「愛」自己的孩子。
親愛的,停下原諒他人的執念,回到自身去療癒,這條回家的路才走得快。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破碎的親子關係:心理師帶你用「三份相信」與父母和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林佳慧 實習諮商心理師
「我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也知道一直忍耐不是辦法,忍著、忍著、有天就會爆發!但不知道怎麼了,我平時就是表達不出來。」飽受身心症所苦多年的小安嘆了口氣,繼續說:「有時候我會想,這些負面心情浮上檯面好嗎?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如果沒有這些負面情緒就好了…」
其實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時常是在向我們傳達一些訊號,舉例來說:憂鬱可能提醒著內心傷痛需要修復、失落提醒我們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憤怒帶給我們力量去因應威脅與傷害等,而當我們能承認和接受痛苦的存在,並試著去感受情緒、經驗情緒,便有機會讀懂身心想告訴你些什麼。
那什麼原因當負面情緒來襲,我們常透過壓抑、否認、淡化等方式對抗它呢?
第一,情緒是可怕的!
你的成長環境中有人經常是張牙舞爪或非常憂鬱低落,他表達負向情緒時,讓你感到被拉著一起陷落,又或是他的情緒總漫延得令你不舒服,甚至覺得喘不過氣。這樣的經驗,讓你學習到「情緒是可怕的」、「情緒的表達是嚇人、傷人的」,所以當你感覺到內在情緒時,你會習慣性地不去想、不去看、不去觸碰,即使壓抑令你痛苦,但也覺得安心。
第二,我可以表達嗎?
你的成長經驗中,表達情緒是「不被允許」的,可能你身邊的人並不知道當情緒升起時可以怎麼安撫和陪伴,所以當你表達時,他們總想帶你轉移焦點、抹去你的情緒,或要你把情緒吞回去。這樣的經驗,讓你懷疑,我真的可以述說、表現自己的情緒嗎?我可以嗎?我有這個資格嗎?甚至你根深蒂固地認為表達情緒這行為是不好的。
第三,以和為貴的文化
華人文化信奉凡事以和為貴,為了維繫關係,我們不想也害怕起衝突,而負向情緒常是那個讓衝突顯現,甚至越演越烈的原因,因此我們盡可能地避免觸碰負向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影響我們至深的家庭和學校時常「不太談」情緒,這使得多數的我們對情緒是陌生的,你可能和小安一樣,有前面提到的對情緒表達的想像和擔心,也可能缺乏學習模仿的對象,而想用壓抑以外的方式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你發現了嗎?我們因應情緒的方式,是從過往經驗與文化中學習來的!壓抑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而且可能在過去生活中很好地保護了你,可是這方法可能不太適用於現在,或是當你只用這一種方式面對情緒時,往往痛苦不會解除,還可能更感無力、生活更一團糟,不斷地自我消耗。
負向情緒其實從來都不是問題,造成困擾的是因應情緒的方法,而你可以透過再學習及不同於過往的嘗試,擴充情緒表達方式,把對抗負向情緒的力量拿來放在「理解情緒帶來的訊息」上,你可以從三個方法去試試看:
第一,隨意且自由地書寫
選擇一個讓你感到放鬆自在的環境,在空白紙或你常用的筆記本上,不需要思考太多,隨性、直觀而自然地書寫,你可以從事件著手,記錄發生了什麼事,每個情境中,有哪些你想說而說不出口的話?你做了什麼?你是怎麼想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心情?書寫時又感覺到了什麼?將你任何的想法感受都寫下來。
書寫本身就是在抒發,所以如果寫下來後,你覺得心情舒坦多了,負向情緒有了好好放置的地方,那可以就停在這裡,但若你想探索更多、更認識自己,也可以再往下做另兩個練習。
第二,接納並與情緒共處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接納」不代表你認同自己擁有這些情緒,只是如實地、不帶評價地看見「喔~原來我有這些心情、這些感覺!」,並試著帶著這樣的自覺與它共處,在外在事件和行為反應「之間」多停留一下,不急著做出反應,先待在情緒裡去覺察、去感覺、去體驗、去聽聽你內心的聲音。
第三,讀取情緒中的訊息
你可以在一兩週或一兩個月後,回頭看看第一步驟中書寫的內容,或許你會從中發覺反覆出現的感覺或念頭,那裡頭很可能蘊含著身心想向你傳達的訊息,你可以看一看、想一想、找信任的人聊一聊,若有需要可以尋求心理諮商資源,幫忙你讀懂情緒正在對你說的話。
在藉由書寫、接納、練習和情緒共處,一步步更靠近自己內在的過程中,情緒會像一波又一波海浪,流經你的身心,你細細地感受其中的訊息和意涵後,再流過、離開你的身心。祝福你,不再只用壓抑換得平靜,而讓情緒幫助你貼近、理解自己,陪伴你梳理生命中種種經驗,帶來真實而安穩的平靜。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重新認識、練習掌握、與修煉情緒
延伸閱讀:你有多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情緒傳染量表」測你對周遭的情緒敏感度有多高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晃一趟書店、查一輪網路,你會發現,專門討論同理心的書籍,其實不多。所以,當我知道時報出版了這本Helen Riess寫的《我想好好理解你:發揮神經科學的七個關鍵,你的同理也可以很走心》時,非常期待能一讀。
(題外話,我本來以為「走心」是那個意思,還想說書名是不是用錯了;但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走心也有這種意思😂。)
《我想好好理解你》這本書大致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同理心的本質到底為何。作者從嬰幼兒發展開始探問,原來,「分享的心智」(我更偏好稱為「共享的心智」)是人類演化慢慢發展出來的求生工具。是故,缺乏同理心的人,其實在過往可能會遭遇生存上的挑戰。
以此為起點,作者接下來透過一些實驗、研究的發現,帶領讀者窺探「同理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認識「同理心光譜」——為什麼有人先天的同理心比較強,有人比較薄弱。作者進行這樣的討論,其實是為了點出一個她的信仰與價值觀,那就是:
同理心是可以學習的。
(本書作者:Helen Riess)
本書主要作者Helen Riess本身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曾在哈佛醫學院擔任精神醫學系的臨床副教授,也負責麻省總醫院「同理心和關係科學計畫」主持人。此外,在醫學領域中引進同理心教育的先驅,她也算是其一。除了臨床之外,她也與人合創了「同理心公司」(Empathetics, Inc.),並擔任首席科學家。這家公司旨在訓練醫學專業人士、教育家和領袖,讓更多人有機會學習如何以同理進行溝通。
了解了作者的背景與信念後,作者提出了一套以「E. M. P. A. T. H. Y.」作為縮寫的七個同理心關鍵元素,並在書中簡單的介紹這七個字母的意涵。
在讀到這邊時,我本來期待會有些具體的練習或操作可以學習,但整本書的定位其實是比較偏向「概念理解與導覽」。所以比較常看到作者提出觀點、分享故事,而較少具體可以操作同理心的練習,覺得有點可惜(但後來想想,具體的操作練習,應該就是作者公司的賣點,全都揭露在書上應該也不合理? XD)。
本書的第二部分則針對親子教養、教育、3C工具與網路、藝術、政治、常見身心疾病等領域,探討「同理心」扮演的角色。特別是在3C工具與網路這一篇,很值得大家細讀,已經不只一位專家站出來呼籲,數位時代來臨之後,我們人類對於同理溝通反而變得愈來愈不擅長(更詳細的書目,可參考《在一起,孤獨》與《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
在提到藝術和文學的這部分,我也深感共鳴。我一直認為,好的小說、影集、電影、音樂、戲劇⋯⋯這些創作,其實都是我們可以用來練習「換位思考」的方法與素材。
根據作者對同理心的定義,她認為同理心應該包含:
1. 基於自己對痛苦的熟悉度,想像他人內在經驗的「情緒同理心」。
2. 了解他人的思考與感覺和我們不同,並用他人眼睛看世界的「認知同理心」。
3. 採取行動關懷,對他人痛苦展現溫暖回應的「同理關懷」。
在接觸許多好藝術、好創作之後,我相信我們都能在認知、情感與動機這些元素,補充不少同理心能量!
然後,在閱讀本書過程的另一個小趣味,是作者隱約透露的一些政治立場(作者花了一些篇幅在婊川普)XD。此外,若要說本書還有什麼缺憾的話,大概就是翻譯了。
首先,書中出現不少的psychiatrist和psychologist的專業職稱。但翻譯似乎沒有留意到這兩個字的差異,在某些地方交替使用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作者本身背景應該是精神科醫師(psychiatrist),而不是心理師(psychologist),不管在台灣還是國外,這兩種都是不同的專業)。
此外,對於一些專有名詞的使用,書裡的用法也與主流用語有差異,好比:Galvanic skin response,GSR通常翻譯為「膚電反應」而非「皮電反應」;oxytocin通常翻譯為「催產素」而不是「增產素」。在167頁,多巴胺也被誤植為「多巴酚」。
然後,196頁有一個翻譯上很怪的地方:「英國劍橋大學有一些有趣的研究,建議有同理能力的人,會被藝術吸引」。我愈看愈不懂,翻了一下原文,才知道原文的用字是suggest,但在這邊,這個字不是翻譯為「建議」,而是「暗示(imply)」才對😓。
雖然有一些些語意或翻譯上的狀況,但本書作為同理心入門的導讀,仍是非常有參考價值,在此與大家分享這本書~
陪伴你成長:【親密而獨立】洞悉愛情的20堂心理課
延伸閱讀:他罵我我還要理解他?「同理」是建立信任合作關係的唯一途徑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2020的難過事,真是接二連三。
新聞報導提到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似二寶生完後的產後憂鬱症,因為報導資訊有限,我先跟大家談談「產後憂鬱症」。心中有些感傷,因為她正是2004年出品的《現在,很想見你》的女主角。
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整理中,提到:
那些人容易發生產後憂鬱症?
ㄧ般認為造成產後憂鬱症的危險因子有下列幾項:
@過去曾是重度憂鬱症患者或為其他精神疾患,或前胎有產後憂鬱症,或平時有嚴重經前症候群或經前不悅症。
@ 懷孕過程中即有憂鬱或焦慮症狀者。
@ 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如:失去親人、婚姻家庭問題、失業等。
@ 社會支持或資源不足者。
@ 懷孕或生產時出現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早產或生產併發症等。
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則看到以下幾個現象,也非常容易造成強烈的情緒困擾,需要加以重視:
1.母職創傷:我為什麼要當媽媽?
這一詞源自《後悔當媽媽》是以色列教授奧爾娜‧多娜絲依據自己2008到2103年的質性研究發展的書籍,在說得是許多女性後悔的是有了「母親」的身分,而不是希望「孩子消失」。
「母親」身份佔據掉女人大半的時間與精力,生活不再擁有掌握權時,對這個身份有後悔感,而不是對擁有孩子這件事後悔。的確,並非每個後悔的母親都能區分「成為母親」與「孩子消失」的感受差別,這也是後悔感容易帶來強烈的罪惡感,壓得一個女人在產後,身體、心理與生活層次上適應更為困難。
2.懷疑「母親」的角色:我真得可以當好媽媽?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具備強烈母性,即使擁有母性有著捍衛守護與照顧的本能,也不代表你總是能將孩子的各種需求照顧得無微不致,也不代表你的照顧方式在週遭人眼裡都是完美無瑕。
當一個女人已經傾全心在照顧寶寶,那份身心的勞累,以及一觸即發又瀕臨斷裂的理智線,那份挫敗與有時像是無止盡的照顧之路,很需要身旁的人給予支持與肯定。
若是一個女人辭去工作,只為專心照顧一個孩子,那份對原本成就的失落感,加上照顧孩子的挫折感,加成之下也能成為擊垮女人身心的利刃。
3.與寶寶的共生:我只剩下寶寶? 還是我只需要寶寶?
有時候一個女人生下孩子後,在沒有覺察之下,容易帶著童年的傷口在照顧孩子上。例如一個在童年經驗裡感覺匱乏的女性,就會在孩子身上形成「強制性照顧」,與孩子之間形成共生且融合為一體的狀態,就容易形成一道神聖不可侵犯的牆,阻隔所有外界的人進入這圈關係中,包括丈夫。
許多生產完的女性當中一項痛苦,是缺席的丈夫,但究竟是丈夫對身為父親的角色無感?對照顧職責常做不好的挫折?還是被排除在外的孤單落寞?
孩子的來臨,對母親、對父親、對家庭都是一項人生新課題,也意味著人生新階段,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彼此的支持、理解與肯定,才能在挑戰中穩固與強化彼此的愛,而非消磨彼此的情感存款。
說到這裡,我不確定日本女星竹內結子是否真是產後憂鬱症,但你我都值得關注一個女性在生育孩子中,那難言的心路歷程。
陪伴你成長:【改變戀愛 DNA】安全的愛:修復內在小孩,找回愛與被愛的勇氣
延伸閱讀:母職創傷:後悔的是「母親」的身分,而非希望「孩子消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在網路上讀到一篇文章寫著:「過去這一個禮拜,我認識的許多伴侶都說,他們在去完超市買菜後都會吵架。我覺得非常的合理呀,超市現在變成了很可怕的地方,而大家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很恐懼,於是這些恐懼就轉成憤怒,傾倒給對方。」
如果在疫情期間,你很容易和身邊的人吵架、對孩子生氣、內心更浮躁易怒,這些都非常正常,而且你一點都不孤單。這場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型態產生許多改變,是我們從未經歷過的。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在基礎心理學中,「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是當我們從「一個人」的環境,來到「一個人以上」的環境時,我們的行為會有哪些變化?這「非個人」的環境,會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表現?
很多初次接觸心理學的讀者,通常都會對這領域的知識深感興趣。我們都聽過,人類是社交生物。人際需求,似乎是漫長演化之後,我們得以生存的一個關鍵。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失控的群體思維》,原文書名為The Power of Other,直譯為「他人的力量」,或「他人的影響力」,正是一本專注在討論這種「他人」是如何影響「自己」的科普好書。
當然,我得先說,中譯之後的書名,其實有點不公平。作者並不認為「群體思維」都是負面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人」(或者本書翻譯的「群性」)其實也是,團體與組織,可以放大我們某些美好的天性;反過來,也可能放大人類某些不那麼美好的特質,好比:順從、盲從、放棄思考,又或者是本書裡提到的許多歷史故事展現出來,讓人大失所望的樣貌。
回顧2020至今,我想,我們可以把「疫情」作為今年的註解。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其實就是一個「群性」最直接展現的真實舞台。哪些現象跟這有關呢?從一開始恐慌情緒的傳染、瘋搶物資(還記得衛生紙之亂、口罩之亂嗎),直到排外的舉動等,這些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其實都可以在本書裡找到端倪。
以「情緒傳染」為例,在此整理書中引用的「情緒傳染量表」,你可以測測看,評估一下,與他人相比,你多容易受人影響。許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獨立思考、冷靜的,但當真實狀況發生時,我們卻難以不受群眾的反應所影響呢。
出處:R. W. Doherty. (1997). The emotional contagion scale: a measur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1, 131-154.說明:你有多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本量表將協助你瞭解自己對周遭的情緒敏感度有多高。
針對以下描述,請利用下列指標計分:
・4分:總是如此=每次都會發生,沒有例外。
・3分:經常如此=十次有八、九次,經常發生。
・2分:很少如此=不常發生。
・1分:從來沒有=從來不會發生。
____ 1. 談話的對象如果講到一半就開始哭,我也會跟著熱淚盈眶。
____ 2. 當我情緒低落時,跟快樂的人在一起,心情就會跟著好轉。
____ 3. 有人對我親切微笑時,我也會微笑以對,覺得很溫暖。
____ 4. 別人談論親人去世時,我會覺得非常悲傷。
____ 5. 看到新聞上的憤怒面孔,我會緊咬下巴,肩膀緊繃。
____ 6. 當我注視著情人的眼睛,心中會充滿浪漫的感覺。
____ 7. 站在憤怒的人身邊,讓我非常惱火。
____ 8. 看見新聞報導中受害者恐懼的神情,我會試著想像他們的感受。
____ 9. 被情人緊抱的時候,我覺得整個人都融化了。
____ 10. 聽到別人吵得不可開交時,我會緊張。
____ 11. 和快樂的人相處時,我心裡也會充滿快樂正向的想法。
____ 12. 情人碰觸我的時候,我感覺到身體有所反應。
____ 13. 和有壓力的人相處時,我發現自己也變得緊繃起來。
____ 14. 看悲傷電影的時候,我會哭。
____ 15. 在牙醫候診室聽見小孩驚恐刺耳的尖叫聲,我會很緊張。
計分說明:以上總分之分數愈高,代表愈容易受到情緒傳染,也愈有可能「捕捉」到別人的情緒。分書愈高愈不好嗎?倒也未必,容易被情緒傳染的人,也比較容易與他人的情緒共鳴。在某些情況下,應用得宜,會是很好的工具(好比助人者)。再次強調,本書不認為「他人」帶來的力量總是負面的,而端視我們對於這樣的力量是否有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這樣的理解,會讓我們未來在面對生活各種情境時,更可能展現出得宜的行為。
好比,本書文案裡的幾個有趣的問題,都與「他人的力量」有關;在這本書的許多地方,也都將為您解答。
・嬰兒一出世便會追蹤母親臉部表情,你知道嗎?
・真的有「夫妻臉」,原因是什麼?
・遭遇急難時,你該隨眾人逃跑,或獨自逃生?
・日常優雅之人,置身群眾立即變身粗暴狂人,為什麼?
・人人都怕死,卻有人選擇壯烈犧牲的英雄行徑?
・股民為何會集體狂買或狂賣,導致股票急漲或形成股災?
為了寫完這本書,作者麥可.龐德可說歷經千辛萬苦,他從難民營到原始部落都去過了,在漫長的研究期間,透過質性、量化的方式,搜集了許多資料,透過與多位心理學、社會學家對談來釐清書籍架構,最後寫下了本書。
本書儘管嚴謹,但卻沒有我想像中的「硬邦邦」。
貫穿本書的,主要是故事、史實與研究,搭配理論的說明。你會在裡頭讀到許多有名的實驗(像是「電擊實驗」、「監獄實驗」、「三線實驗」等,都是社會心理學經典到不行的有名研究),以及許多歷史故事,好比:列寧、史達林、自殺恐怖攻擊、911事件等,其實背後都涉及了「他人的力量」之展現。
若要理解人性,就不能忘了,人類畢竟是社交生物。我們的言行,是極難不受他人影響的。但這影響是好、是壞,就端視我們身為群體一份子時,對這個樣子的自己,是否有多一點的自知。誠如作者麥可‧龐德所言:
「該學會何時順應群眾或是當個獨行俠、如何從聚集大批民眾的緊急事件中全身而退、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幫助我們勇於對抗歧視、如何成功號召眾人集思廣益、如何面對孤獨與疏離,以及如何避免團體迷思隱藏的風險。」
非常感謝過去出版物多半以日本譯著為主的方言文化,在近期推出了這本紮實、道地的歐美心理學科普著作《失控的群體思維》,讓未來對心理學有興趣的讀者,在社會心理、軍事心理、決策心理學等領域,又多了一本值得細讀的好書!
陪伴你成長:【贏得好人緣】全方位提升人際魅力的14堂課
延伸閱讀:羨慕他人又見不得別人好?快試試「隱性自戀人格測試」!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看到身旁的人心情沮喪,我們大概也不太好受。我們通常會說些什麼話,試圖安慰或者提供支持,也能減緩我們內心的焦慮。
但我們是否想過,這些安慰或鼓勵的話語,真的對陷入沮喪中的人有用嗎?或者,這是他們當下想聽到的嗎?
這麼問,可能你不太能明白。換個位置,如果今天你正是那個因為某事而心情糟透的人,你最不希望聽到別人對你說些什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和長輩同住,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不!是孩子打從娘胎的那一天起,就得面對長輩不斷在教養上面下指導棋的困擾了。
為什麼說是困擾?如果兩代之間的教養觀念不一致,勢必會發生衝突,這時到底該聽誰的?又因為父母是長輩,總是得禮敬三分,再加上如果時常需要長輩幫忙照顧孩子,再怎麼樣也是有求於人,怎麼可以不順著他們的意思?
於是,許多新手父母便處在進退兩難的處境。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別與父母同住,但是,這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看見朋友悶悶不樂,知道她為孩子與老公的事情煩心一
她的孩子最近有身體上的問題,照顧過孩子的難免知道孩子
她很生氣老公常常神經很大條,都不覺得這件事嚴重,也認
我根據這個狀態來說明幾個心理與關係狀態,這其實是非常
現象一:媽媽的疾病焦慮
一問之下,才知道她第一個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因為先天器官
現象二:媽媽的角色大於老婆比例,隊友則是老公與爸爸的
有些女性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形成一股融合的強制狀態
爸爸無法給意見、爸爸做了只要一不順媽媽的想法,就會被
當一個家中的隊友,做爸爸時沒有被支持,做老公時又無法
所以,究竟是父親消失了,還是父親被排擠了?
現象三:複製原生家庭的父母相處
我們都從原生家庭的父母相處中複製:母親怎麼當母親,以
因此這個原生家庭互動,讓他學會了兩件事:
因此她的難過中,也許有一絲自責是,為什麼母親做得到,
說到這裡,我就只給了她一個日常功課,當你有三天的時間
你會相信老公也很努力在照顧,並且心中也很擔心,因此支
還是你會披頭就責備老公疏忽、不用心、你一不在就有事情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延伸閱讀:婚姻靠的是經營,透過「非暴力溝通」讓兩人關係更緊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許妮婷 諮商心理師
「我的婆婆殺了我」為聳動標題撼動了這兩天的社會新聞,臉書社團許多心有戚戚焉的女性們交流想法,充斥著憤怒、悲傷、惋惜,各方專家也紛紛從不同角度撰寫文章進行宣導與剖析。
戀愛或許可以很單純地沉溺在兩人世界,然而踏入婚姻後,兩人關係勢必複雜化,其中,「為人媳婦」是一大洗禮,無論妳內心深處準備好了沒,帳面上妳似乎霎那間換了新的父母(特指搬到公婆屋簷下);因為愛另一半,因為新生活和諧……,妳努力調整自己而打好與新父母的友好關係,吞忍了多少委屈求全的日子?提倡了數十年男女平等,女性婚後變成夫家人的標籤,卻怎麼撕也無法撕乾淨,媳婦快快碎的悲劇經常輪迴上演。在此想提醒計畫步入婚姻的你們多做一些思考:
整理妳對婚姻的內外在需求
妳愛獨處嗎?妳擅長與長輩打交道嗎?
踏進婚姻妳不僅為人妻、為人母,同時也會為人媳,倘若妳明明了解一山不容二虎,卻仍踏進夫家與婆婆朝夕相處,那麼肯定有番廝殺,不僅賠了愛情,甚至連生命都賠上。粉紅泡泡罩頂的準人妻或許會以為愛情戰勝一切,有愛大無畏肯定能愛屋及烏,然而我們必須殘忍的提醒:當下再美好的感情,總會在瑣碎生活中被磨滅。婚前必須評估自己個性、對方父母習性、生活環境等風水合不合等指標,有必要請堅持不要與長輩同住,有時候保持距離美感才能維持。為了愛衝破了接下來數十年的青春,此般投資值得嗎?
愛她請保護她
以前的婚姻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是夫家人的舊觀念已不適用,在當今社會若老婆還願意住到夫家,身為老公的你,請務必好好珍惜及保護她。你曉得她多麼愛你才下如此的決定嗎?婚前她在娘家可能是個驕縱公主,或是個自主獨居的新女性,為了愛你,她願意放下享受與自由,學著融入你的生活,這樣的情操不偉大嗎?一邊是愛情,一邊是親情,兩個世界上你最親密的女人,調適得當得來和平共處,一但起了衝突你變成裡外不是人的夾心餅乾。
婚姻從來就不是兒戲,多少審慎思付的男女在婚後被搞得遍體麟傷,更何況是抱著試試看或好好玩的心態誤入的人。為愛走入婚姻的妳,不要忘記,即便妳成了人妻、人媳及人母諸多角色,妳仍要學著愛自己,套一句前陣子火紅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所言:文鋼太才是文鋼太的主人。
妳,才是自己的主人。
永遠都是。
陪伴你成長:【人妻好累!】女人婚後的關係經營術
延伸閱讀:建立心理界限:媽寶老公、媳婦與惡婆婆的恐怖三角關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有時我想大叫卻叫不出來。」《女孩要革命》女主角娜吉瑪說。
《女孩要革命》(Papicha)是一個時代裡的女性悲歌,她們有話想說,但旁人卻要她們噤聲,她們想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但所處的世界卻要她們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她們只是想在大學校園裡辦場時裝走秀會而已,但在一些人眼裡,那卻像毀天滅地的邪惡之事,她們只是想穿件美麗衣裳,結果卻是攸關生死。
電影描述90年代下保守的阿爾及利亞社會,當時由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政黨「伊斯蘭救世陣線」執政,高壓的治理方式,讓社會風氣更加封閉保守,特別是在對待女性的態度上,像是對女性的巨大束縛,片中最鮮明的象徵,就是一身黑的伊斯蘭女性罩衫(hijab)。路上貼滿要求女人穿罩衫的海報,但那似乎已超乎對宗教的敬虔意義,更像是一種威脅恐嚇,暗示著女人不穿罩衫,會遭到攻擊,而這攻擊彷彿還是理所當然,都是女人自找的,檢討的對象,從來就不是攻擊者。於是女人像活在暴力的陰影下,只要她們不聽話,傷害就會隨之而來。
在娜吉瑪眼裡,這一切顯得荒謬,她討厭那些海報,覺得那是社會阻礙女人活出自我的訊號。她思想自由開放、打扮時尚的大學生,平時穿著不戴頭巾、不穿罩衫,晚上她會和朋友偷溜出宿舍去夜店跳舞,但這也不是容易事,她們不能直接穿著性感漂亮的衣服出門,只能在車上偷偷換裝,還得提防路上可能出現的臨檢,甚至得要買通學校的警衛,才能離校與返校,這都說著女性在這社會裡的不自由,說著她們的寸步難行。
她想把罩衫的布料變成美麗大方的衣裳,也像一種翻轉與解放,透過剪裁與變化,讓原本壓抑女性的符號,轉化為自由的象徵,甚至打算在校園裡辦場時裝走秀會,來呈現自己的創作。但這世界害怕她的美麗,對傷害她們的人來說,她們想要的美麗彷彿會傷害這個世界。這場走秀會,在他人眼裡,成了毒蛇猛獸,而對抗怪獸的方式,就是自己成了一頭怪獸。
這永遠是最弔詭的地方,他們以為自己在消滅怪獸,可是自己卻成了最可怕的怪獸。片裡的女孩,沒有傷害任何一個人,真正開槍讓人流血死亡的,都是那些自以為正義的人們。
電影裡,女孩最自由自在的時刻,都是男人們不在的時候,電影裡的男性身影,似乎都對這些女孩產生威脅,即便是娜吉瑪的男友,雖然相較其他男人,他已經安全友善許多,但言語中,他仍隱約傳遞出女人不是完整個體的訊息,這些都一再反映出,女性在這社會中被壓迫的姿態。
不像其他人一有機會就希望能出國,逃離這個無法提供希望的家鄉,娜吉瑪真心深愛這塊土地,她知道情況很糟,但她依舊想在這努力活出自己的夢想,而這也是讓人最為她心疼的地方。從電影結尾我們可以得知,娜吉瑪不是鄙視宗教的人,她能因為感動而讚美上主,她對抗的不是宗教,而是那些掌握宗教詮釋權的人們,是他們啟發人心的精神力量,變成控制壓抑的禁忌條文,讓原本生命的該有多采多姿,變成一股了無生機的死亡氣息。
諷刺的是,市場的商品可以有繽紛色彩,但身為女人,在這裡,卻只能活出一種樣貌。
「有時我想大叫卻叫不出來。」娜吉瑪說。
「我能體會。」她的好友回
《女孩要革命》也要我們體會她們的處境,看見她們為自由付出的代價。並在心裡,種下一朵玫瑰,留下她們曾有的芬芳,為無情世界留下多一點的美麗。
陪伴你成長:【人妻好累!】女人婚後的關係經營術
延伸閱讀:「妳真好命!」心理師帶你看懂羨慕背後貶低女性的價值觀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久未聊天的美國朋友,突然找我聊天,聊起她最近生活的狀態。
她來台灣已經八年左右,也有很不錯的教學工作,但最近似乎不太快樂。
我們有三年多沒有密切聯繫,我也只知道她在台灣有了男友,並共同擁有一隻狗,生活很是愜意,畢竟在台灣的外國人,只要不排斥教學工作,往往都能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她告訴我:「這幾年我受焦慮折磨得很辛苦,自從上次去泰國回來後,情況變得很嚴重,只要一犯緊張,就開始嚴重噁心甚至暈眩,我從沒這樣生病過,所以覺得非常可怕,我只能待在讓我覺得舒服的地方,在工作地點與住處來回,我甚至無法上捷運或去到人多的地方,雖然目前有稍微好一點,但我好希望能找到專業的人幫助我度過這困擾。」
她繼續說著:「我去看過醫生,也服用藥物,但我很抗拒吃藥,很害怕自己永遠好不起來,我找了所有在台北可以說英文的醫生,也花了很多錢…..」
接著我告訴她:「你的確需要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幫助妳,但坦白說從你的描述我並不覺得這非常嚴重,很可能你是受到什麼事情的驚嚇或被某件事處發了深層情緒反應,只是你需要搞清楚那是什麼。」
而她繼續說:「當我思緒或工作很忙時,我覺得很好,但有時候還是會不可控制的想到又開始焦慮。」
接著我問她:「這些年來妳有失去過任何人嗎?」
她接著說:「兩起細微的創傷事件在那段時間發生,一個是她離開她來台灣後的第一份工作,而當時她正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懼,二則是她在與男友旅行的途中,背叛了男友。我向來對感情很誠實的,因此我告訴對方,所以我也覺得我後來的焦慮是不是跟罪惡感有關。」
我說:「很有可能的,因為妳同時間失去了兩個重要的安全基地。也因此你需要透過待在同一個舒適的地方,來穩定你自己。 」
她說:「真有趣的說法,雖然我後來立刻應徵到很好的工作,也再也沒有背叛對方,但卻覺得這個效應一直持續著。」
我說:「既然如此,妳需要去取得在關係中的寬恕,並且深刻的懺悔你為關係做得行為,對自己也對對方。」
她說:「我們已經分手了,即使當時我們關係真得很好,如果這樣我還需要告訴對方嗎?我怎麼覺得這會引起更多痛苦而不是治癒?」
我說:「妳可以從內在進行,寫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也去思考是什麼引發妳當下的背叛,是不是因為沒有工作的失控感,讓妳在外遇時有更多掌控感?還是在外遇時有釋放壓力的解放感?」
我接著說:「妳要幫自己走過那份疼痛,由妳創造出來的疼痛。並承擔起這份疼痛,如同它是生命對你的懲罰與課題。也因此妳在未來的關係中才能真正的『誠實』,也就是袒露你對生活的擔憂與失控感,而不是透過外遇來平衡心情,那時的『誠實』面對已經讓關係千瘡百孔了。」
她似乎聽懂些什麼,就開始說:「我看了很多醫生,許多人坐在那裡聽了我的問題,拿了錢,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必須吃下那大把的藥物,也真把我逼瘋了。」
我接著說:「很多時候莫名的恐慌焦慮,往往來自於說不出口或未完成的哀傷,因為哀傷是人失去、失落後,難以承受與面對的情緒,有時候當壓抑哀傷,讓心思變得忙碌,哀傷會轉化成對很多事情的擔憂與焦慮,讓你更想控制什麼,卻更形失控。」
她說:「我真希望早一點跟妳討論這件事,很抱歉在妳休假時打擾妳。我覺得我狀況糟糕透頂了,我真擔心我未來再也遇不到適合我的人,當有人知道我這狀況還會對我感興趣嗎?」
我說:「停下你的自責(self-blaming),開始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否則你會被自己的批評與厭惡吞沒。」
後來我們就開始閒聊,也真心希望在這段短暫的對話中,有讓她重新思考。
有許多人原本對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恐慌,最常見就是在失去家人後,某種強烈失去感的籠罩,讓人感覺到失控,像是世界都要崩塌了,而那時候的我們,其實就需要被好好承接與安頓,有個穩定的聲音告訴我們,一切會過去,沒有關係。
也許當時你並不一定有這股安頓的力量,但你可以重新回到過去,給予自己安定,讓你每一次焦慮時,都知道你是自己安全的地基,你是自己的後盾,給予自己支持和愛,你將不被那巨大的慌亂感給控制,反而找回生活的主控感了。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轉變之書》。原文版已經有40年的歷史,除了英文外,也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賣了50萬本以上。本書的原文書名是:「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裡頭有兩個看似相似,但對作者而言實則天差地遠的字。
「轉變(transitions)」,不等於「改變(change)」
作者William Bridges以整個人生為觀測對象,找了許多不同領域的資料,有人類發展心理學的、有古老的神話、文學的、民族學的,輔佐許多曾經找他做晤談的學生們,整理出一個關鍵的觀點:「真正的轉變」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結束」、「過渡」與「重生」。然後,他點出本書最核心的思想:許多表面上的「改變」,並不是真正的轉變。
好比:上大學,對許多學子來說,是個人生轉捩點。但,倘若這個人沒有意識到升上大學之後的自己,已經「脫離」了規範很多的人生階段,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如果心態上沒有調整,那這種「改變」,就不必然是一種「轉變」。
當然,這個例子延伸到描述「出社會」這件事你可能會更有感。相信你我都看過,即便出社會了,心態仍像孩子、像是學生的人。你會發現,這些人並沒有因為人生時間推進,來到一個大改變之後,徹頭徹尾的「重生」。這就只是「改變」,而非「轉變」。
這樣的比喻,可以再應用到更多人生「不得不」面對與接受的改變上: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成為父母、退休、婚變、失戀⋯⋯等。
改變或許可以說是「外在」引發的。同樣的,若要讓轉變發生,「內在」就必須動起來。要讓自己能適應外在改變,我們如果還用過去的舊有模式來過生活,那一定會遭遇許多瓶頸——措手不及、感覺自己做不到、覺得自己被困住等。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特別的一年。特別棘手、特別不可控,而這種時間情境,正逼著大家做出許多生活上的「改變」。但我們能否透過本書提供的架構,陪伴自己善用這樣的時空環境,在心態上做出「轉變」,讓自己更安適地走過2020,展望2021呢?
本文最後,我想分享作者在書裡提出的幾個提問,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面對這次的疫情,你是被動做出改變?還是願意主動做出轉變?
轉變的第一步:結束期
你是否意識到,疫情之前的那種生活模式,已經結束了?
你因為這樣的改變,犧牲了什麼?你眷戀過去的哪些東西?
你的哪些思考、情緒、習慣,因為疫情而開始不同?
你覺得疫情之後的你,和疫情之前的自己有何不同?
儘管這是我們都不想要的,但許多時候,好好面對轉變則是我們可以自決的。
轉變的第二步:過渡期
所有不確定性,都可能藏著好東西。在疫情期間,你出現了什麼新的觀察、新的想法嗎?
為了應對這樣的生活,你覺得自己有哪些「不一樣」,象徵著自己的進步?
在疫情充滿變數與未知的期間,你都如何照顧自己?
有記得時常沈澱下來,留時間給自己嗎?
轉變的第三步:重生期
大體而言,你適應了「疫情」對生活的影響。是在哪一刻,你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重新開始好好生活了?
面對調適完成的自己,你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什麼?在家庭、工作、人際關係,又或者是其他領域,你想完成什麼?
依據你從結束期、過渡期當中,多認識到的自己,對於你要再出發,有什麼幫助?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度過轉變期,但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擺脫過去並不像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理所當然。我們必須學會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場轉變,了解轉變的不同階段,培養一些必要的技能,來度過區隔新舊生活的過渡時期。(《轉變之書》)
William Bridges, Susan Bridges
早安財經 2020/06/01 出版
當熟悉的世界開始崩塌,你認出其中隱藏的祝福嗎?
傳染病、經濟動盪、失業、死亡、離異……
外境的改變是一個重要訊息,提示著內在需要一場轉變。
別焦慮明天,還沒站穩先別急著成長,想從結束之處重新開始,先好好問自己,此刻,我該放棄什麼?
結婚後鬱鬱寡歡,覺得兩人世界不如想像中幸福?
孩子出生後忙到失去自己,發現人生變了調?
伴侶分手了、愛貓上天堂了,整個人彷彿空掉一大塊?
失業了、找不到工作,不知下一步在哪裡?
退休、獨居了,覺得生命空虛、失去意義?
讓我們沿著生命的長河,一起散個步吧……
人生與大自然一樣,有其時序韻律與節奏,成長、離婚、換工作、生子、親人過世、退休……時候到了,該來的改變就會發生。
試著了解並知道,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一種任務。
如果任務無法完成,意味著你會把這個沒完成的功課帶到下一階段。
這是為什麼,很多老問題常會不時浮現糾纏我們。
請容這本書陪伴你走入真實內在,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質的方式、一步步面對轉變所有歷程,對那些習於依賴卻無法看清真相的生活狀態,學會放手,在新舊交替的過渡階段中,體會放空,在人生每一次的更迭循環中,就算孤獨,也堅持以最真的面目站在生命的斷層,靜下來,聆聽新生來臨的信號,從迷宮中找到出路。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易出現內疚感?試著傾聽「內疚」要告訴你的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小傑因為原生家庭的母親出軌,一直在關係中對伴侶非常沒
面對這樣的情感困境,我通常會不斷重複問同一個問題:「
這代表在關係互動中,彼此並沒有踩在真正相互信任的地基
因為缺乏透明相互交流的地基,你腦海就會充滿各種不信任
例如:你對自己賺錢的能力沒自信,當對方很開心跟你分享
首先:你可以開始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你通常:專注你的恐懼憂慮,還是專注關係互動?
如果你一直害怕對方不愛你,那你還有能力專注在你們彼此
因此,當開始憂慮,請練習用心專注在每一刻當下的互動,
在小傑的故事中,他看見父親的被動、無力、抱怨與沮喪,
親愛的,專注在提升關係安全感、相處品質、彼此幸福感、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延伸閱讀:老是查勤另一半?別再用一通通查勤電話,掩埋不安與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希臘哲學家Epictetus曾說:「其實令我們不快樂的,並非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一個人不快樂,往往因為事與願違,情人對自己不關注、老闆對自己不重視、事情進展不如意、朋友沒有搭理自己等,而不快樂的發生,容易有兩個歸因:
1.歸咎到外面—外控:認為他人找自己麻煩、都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
2.歸咎到內在—內控:都是自己不好、太笨、太慢、太沒用等。
然而這些歸因並沒有真正解決「不快樂」的困擾,只是讓情緒有個導向的出口,可以對他人發怒,可以對自己批評或自責,而造成負向情緒在自己與人際間無限負向循環。
真正創造不快樂的核心,是#非理性信念,此概念是心理治療學派中理情行為治療(REBT)大師Ellis提出,認為它會創造「責備」的行為,因為它具備武斷與絕對性的「應該」、「必須」等要求和命令,例如:
1.我必須得到生命中所有重要人物的愛與讚賞。
2.我必須完美地執行重要的任務。
3.因為我非常希望別人能體貼和公平的待我,所以他們一定得這樣做。
4.如果我得不到我所要的,那就會很糟糕,會使我無法忍受。
5.逃避面對生命的困難與責任,比起接受更多自我成長的訓練來得容易多了。
這是Ellis在他歷時五十年的心理治療生涯中,觀察到一定會不快樂的非理性信念,一定!一定!一定!很重要要說三遍,這五項信念,會讓你不停想要責備他人或責備自己,讓你無法真正為生命負起責任,又偏要他人對你負責,而這些信念也常見於憂鬱症者以及長期受情緒困擾者身上。
如果你開始認為,快樂可以是一種選擇,那麼以下三件事你可以為自己開始學習:
1.學習偵測與看見:自我覺察、看見信念,是改變內在運作歷程最重要的一步,當你看不見,你就會一直覺得生命處在被迫與無力的狀態。
2.學習停下與反思:當你可以停止去說「我也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不然要怎樣」的消極話語時,你基本上就開始掌握你的生命,讓生命轉向「我可以」「我會」的境界。
3.學習接納與包容:當我們嘗試接納與包容,就在拓寬我們認知與心的寬廣度,讓自己的心思不受限在狹小的範圍,認為需要符合某特定標準才是好的狀態。當你願意接納自己的樣貌,接納對方的樣貌,如實地理解彼此,你會感受緊抓的手鬆開了,緊縮的心也放開,而如此,人生將有許多可能。
親愛的,邀請你開始練習,選擇快樂、擁抱快樂。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記得是幾年前的一場工作坊,席間一位因某種原因被要求來上課的學員,不僅遲到許久,而且帶著滿臉不悅進入課堂。
整天的課程,他採取半躺的方式坐在位置上不停滑手機、頻繁地進出教室,課堂上的繪畫活動也是揮個兩筆就把紙給扔到一旁。
看著這一幕,我好想直接對他說:「如果你覺得來上課沒有意義,那麼請你回去吧。」
雖說被要求來上課的心情往往不會太好,但那也是因為他申請了某些經費,因而需要完成的責任。
「只想享受利益,卻不想付出相對的責任?」
「想擺爛,為何偏偏選我的課程?」
「擺著一張臭臉,我欠你很多嗎?」
隨著這些想法出現,我愈想愈氣。課才上不到一半,就覺得很沒勁。
下課時間,我走到陽台伸展筋骨、呼吸幾口新鮮空氣,突然有一個想法浮上心頭:
「我為什麼要為他的不開心負責呢?」
「他用痛苦的態度熬過六小時,那是他的選擇。」「他得上六小時的課,那也是他該盡的責任。」
而我需要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1.接受有人就是用這種態度面對學習,硬要勉強對方,不僅費力、也沒有意義。
2.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二十幾位認真投入的學員,繼續好好上課,這樣,對於上課的夥伴也才是公平的。
想著想著,原本鬱悶的心情瞬間晴朗多了。
從那一天開始,我對於這類型的成員似乎產生了抗體,不太因此而感到在意或不舒服。
想一想,我們在人際互動中有時候對自己不是太嚴格,不然就是太容易受傷,有時候抱持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有時候則是太過為對方負責。
不僅為難了對方,同時也為難了自己。
他過好他的生活,並且為他的行為負起責任;我過好我的生活,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這樣就好了。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蘇益賢說書:《憤怒也好,生氣也可以》不被他人操縱情緒的憤怒使用說明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在諮商中,對於失戀的案主,我往往會問案主這個問
「如果明天你醒來後,發現你完全好了,你覺得是發生什麼
版本一:
這時候如果案主說:
「我希望他回到我身邊來,或者我們可以好好說話、繼續當
在這個狀態的人,通常會有哭不停、哭不完的現象,通常也
版本二:
這時候如果案主說:
「我找到我生活可以投注的熱情,我生活中有很多可以開展
失戀後會有強烈痛苦到不能忍受,並且經歷超過半年的時間
因此,如果你為失戀這件事痛苦很久了,你可以開始問自己
「我願意在心裡放開他了嗎?」
「我願意撐著與支持我自己了嗎?」
「我願意成為帶領自己的人嗎?」
如此,你才能從被動等待的位置,成為自己傷痛與生命的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失戀之後找戀,卻再次創造虐戀?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告訴我,你最理想的死法?」
最近我再問朋友這個問題,畢竟我對這個大哉問已經琢磨許
我希望像阿德勒Adler一樣,活到老教到老,並且可以
而當我這麼思考著死亡方式,也更清楚知道人生方向與意義
也當我如此思考時,會突然警醒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感到
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有人說孔子積極看待人生
著有「天使走過人間」在心理學悲傷治療領域大師庫柏・羅
然而在她身上我看見的,是她扎實的過好人生的每一刻,去
所以,「死亡」這件事並不值得恐懼,令人恐懼的反而是我
庫柏・羅斯說:「活了一輩子我終於明白:沒有痛苦就沒有
親愛的,所以對你而言最理想的死法是?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疾病不盡然導向死亡,但疾病焦慮會加速惡化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你與人相處是「好脾氣」、「好個性」的好好先生/小姐,有時候結束關係時的恩斷義絕,才往往是最慘烈的,因為當你真正說出自己感受與想法時,代表你對這段關係的絕望與忍無可忍,那時候,已經可以老死不相往來。
可是親愛的,這往往在說明的,是你不懂得如何處理人際衝突,也不懂得如何修復關係,因而當關係出現張力時,你有自己一套「不一定有效」的人際策略,而累積出不斷重複的人際挫折循環。
小美有時候會跟姊姊聊心事,但姊姊總是會將妹妹的心事說給男友聽,其實姊姊也沒有惡意,只是不確定自己是否幫得上小美,但當一次家族聚會時,姊姊的男友碰巧問候小美近況時,透露了他也知道小美的事情時,小美大為光火,覺得姊妹間的對話,為什麼姊姊要透露給其他人知道。
但小美也只是小小聲問姊姊這件事,只問了為什麼要說出去,沒有清楚表達自己的在意並沒有多說什麼,一方面覺得自己不應該太計較,姊姊只是為自己好,一方面覺得已經有問過姊姊了,也許姊姊能夠稍微有些警惕,一方面則是要求自己不要再說太多心事,不然又要被說出去。
但過了兩個月後,姐妹倆又約出去吃飯,小美又稍微提到自己工作跟感情的問題,結果後續發展,也就不難想像了。
小美這次則選擇讓姐妹關係凍僵半年,冷淡回應姊姊,即使出席家庭聚會,也遲到早退不多說什麼,家人們也看得出小美的異狀,但怎麼也問不出個所以然。
親愛的,這是小美與家人相處的例子,但在一般朋友的互動,就是老死不相往來了。當小美遇到人際衝突,或人際不愉快的情境,其實是她個人主觀的不開心,說穿了就是他人踩到小美的界限,但別人似乎並不清楚這正是小美不舒服的地方。
有些人對於被踩線會勃然大怒、會嚴正提醒對方、或者默默忍受。
然而在小美的例子裡,她用自己的方式回應對方,包含討好與為對方著想,輕描淡寫地詢問,體貼姊姊什麼事都跟男友說,付出的不著痕跡,但缺乏「人際核對」,也缺乏「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少了關係中「真實的自己與真實的對方」這份理解,最後還是沒有用對彼此真正舒服的相處方式,不難想像再次出現人際挫折,只是早晚而已。
有人會說,老死不相往來的關係,往往是「切心」(台語)到極致,但你可曾為自己的受傷做點什麼,避免傷害的擴大,還是等著對方改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但對方可能非常「不敏感」於你的需求,因為你總是隱藏得太好?
當你願意正視自己的人際挫折,看懂自己的人際模式,調整對待自己與對待他人的方式,或者,調整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你的人際挫折將有機會被你打破循環,迎向更多讓你舒適的人際相處了。
陪伴你成長:第12期【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總是心太軟?七個靈魂拷問整理你的人際關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人的一生有多少悲歡離合?當人一天天變老,就需要不斷乘載關係的失去與失落。
很多人會問我,失去之後強烈的悲傷,要多久才會好,這時我就會反問你,你往往需要花多少時間適應環境的改變。
悲傷,是失去之後所出現的情緒適應過程,因此健康的悲傷是能幫助適應,當你在悲傷的狀態裡,正逐步接受失去的事實,因為人總需要為失去的人事物哀悼,才能好好放下。
而純然的悲傷,往往是釋放思念情緒的好眼淚。
會讓一個人難以適應的,通常是拒絕悲傷與複雜悲傷。
拒絕悲傷,是拒絕接觸一切失落的物件,不談、不聽、不想,拒絕的背後往往是很深的恐懼,害怕自己失控,或陷入黑暗低谷中。但因為悲傷濃烈的情形,只能不斷用忙碌填塞生活中每個片刻,有可能讓你失去更多重要的連結,你反而在孤軍奮戰中,過了數年依舊沒有接受事實。
複雜悲傷,是在悲傷時,除了悲傷情緒外,往往加了許多自責、悔恨、羞愧等情緒,這會讓悲傷的過程變得混濁,拉長悲傷的時間,也容易演變成哭不完的狀態,因為每次哭都會有:「怎麼已經兩個月了還哭!怎麼這麼沒用」、「若不是你當時___,就不會有現在這個狀態」,這些內在對話就導致壞眼淚的產生。
所以,該如何有健康的哀悼呢?
心理治療師沃登提到四階段哀悼任務分別是:
1.接受失落的事實:願意正視對方已經離開,事實已成定局。
2.經驗悲傷的痛苦:願意悲傷,也允許自己思念,讓情緒流動而不是壓抑與自責。
3.重新適應對方不在的新環境:習慣新生活,將重心拉回自己身上,也學會自我照顧,並以新角色與人互動。(例如:我是我,不是某某人的伴侶)
4.將情感重新投注在生命中:為逝去的關係找到意義,投注心力在生活中・對於實際操作方式,「寫一封不寄出去的分手/道別信」非常有幫助,寫好後再唸出來,除了道別、也能大量釋放情緒,當情緒被釋放後,就能多出心力思考未來,就能出現行動力邁步向前,去真正的放下過去,開展屬於你的人生了。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悲傷?-學會對「心碎」坦然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陷入受害者心態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情形,因為有時候情緒過
有好幾個類似的案例是長這樣:
女孩遇上讓他傷透心的男孩,當時他們相處得很愉快,後來
這樣的案例會讓很多在感情中曾經被背叛的人有很大的共鳴
1.你當初會什麼要來招惹我,擾亂我的生活?
2.你為什麼愛著我又愛別人,你怎麼可以腳踏兩條船!
3.我怎麼這麼可憐,偏偏愛上這種人!
你可能會疑惑,陷入受害者狀態者,不是對自己心疼,可憐
當一個成熟且懂得自我疼惜的人,的確會心疼自己的遭遇,
-承認自己的情緒
-承接自己的傷痛
-承受自己的選擇
因此你說,怎麼都是自己的事,那他人的傷害就這樣算了嗎
很老掉牙那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就是一個受害者轉
受害者辛苦的地方在於,不認為自己有任何選擇,是處於弱
最終極的做法,就是能發展出對自己和解與對他人和解的能
對自己和解在於,願意理解當時的自己,願意原諒當時的選擇。
-自我理解:並不是他招惹你,而是你回應他渴望與你連結
-自我省思:在這段關係中,我是否具備親密他人的能力?
-自我疼惜:正視傷口,安撫情緒,疼惜自己的經歷,帶自
對他人和解在於,願意理解與接受對方的選擇,而他也有他要承受的後果。
很可惜對方選擇用劈腿來對待關係,可能是他心中對愛的匱
親愛的,你我都值得幸福的人生,你是否也真心這麼認為呢
?
陪伴你成長:【第三期21天關係進化之旅】
延伸閱讀:報復性出遊背後的補償心理:四個原因讓人容易發生情緒受害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一個人有很高的自我厭惡感時,會容易覺得沮喪、焦慮與
在生活上,容易直接面臨到的困擾是:
1.你很難做決定,因為怎麼做怎麼錯
2.你很容易焦慮、哭泣,導致身旁的人無法忍受
3.你常在同一件事打轉,而沒有人再有耐心聽你說話
4.你很容易沮喪,常覺得別人排擠你或拒絕你
5.你很容易憤怒,常覺得別人惹你不開心
其實這樣繼續列下去,會沒完沒了,說到底是「對自己感覺
所以,你該怎麼辦?
會自我厭惡的人,往往有一個很難靠近的自己,甚至有些人
我通常會帶著學員用「想像療癒」的方式,去「清理」內在
當你可以好好靠近這個內在小孩,你就能大幅降低自我厭惡
當你準備好要進行「清理」,你可以想像自己有一組可供你
困難執行的部分,是要讓自己心無旁騖地專注在想像的過程
最後,當你有能力溫和又堅定的直視孩子的雙眼,你那渾身
祝福你,擁有對自己與他人的喜愛。
陪伴你成長:【愛情中的內在小孩】8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常有點餐的困難嗎?
走進便利商店想喝杯飲料,卻不知道該打開哪一個冰櫃?
好不容易做下決定,當餐送來時卻又感到懊惱?
這種情境在你的生活中多頻繁發生呢?
生活中的選擇,小至這餐吃什麼,大至要不要離職換工作,
1.做了決定後的生活,是否讓我喜歡?
2.做了決定後的結果,我是否可以承擔?
因此選擇焦慮往往是因為:我不確定我喜歡什麼,我不知道
在我心理工作中觀察,選擇焦慮者常有的現象:
1.被迫的心理反應
他們往往不喜歡做決定,但在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會覺得自
很多人會認為,只要主管不這麼機車,也不需要選擇,但其
當你握有自己生命的主導權,你會認清什麼地方適合你,什
2.多方分析後一堆「可是」
陷入選擇難題時,往往會諮詢一堆人,找到資深、可信賴、
當你願意告訴自己,不論結果怎麼樣,我陪伴我自己,我承
3.不確定自己要什麼,但可能清楚別人期待什麼
缺乏對自己的喜歡時,就很需要別人喜歡與認可自己,以離
當你願意肯定自己的需求,願意長出承受他人失望與質疑的
說到這裡,你願意好好喜歡自己,願意承擔生命的重量了嗎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五月底時,木村花卻傳出因不堪長期的網路霸凌而自殺,消息一出,網路霸凌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除了轉發木村花新聞希望更多人正視霸凌議題以外,不少網友也開始檢視自己是否曾經也加入了這場網路霸凌。
此次專題我們以「酸民心態」、「網路霸凌」、「被霸凌的修復」以及「自殺防治」這4個角度規劃一系列專題,希望為「霸凌」勾勒出較完整的面貌。
事實上,要形成霸凌大致上要有三項元素,科普心理學家海苔熊指出,是否構成霸凌可以從「是否有意圖」、「是否權力強烈不對等」以及「是否為持續性」來判斷。他也補充,現在網路時代的更新,形成霸凌的界線可能也會有些許不同。
隨著霸凌的情境從現實生活進階到網路中,匿名性不僅成為網友們不用為言語負責的保護傘,更讓被霸凌者看不見攻擊何處所來,加上通常網路霸凌都是一群人一起,在責任分散的心態下,網路霸凌事件也就變得更難以阻止。
這篇就讓我們從酸民心理切入,我們常常可以看見許多相當具有攻擊性的留言,如批評他人身材長相或以不堪字眼辱罵對方等,連旁觀者都感到不舒服,更可以想像當事人有多受傷。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思考,為什麼酸民總是想要批評或辱罵別人
除了因為匿名性而使得酸民增加了攻擊以外,海苔熊分析,主要原因來自於個人的「投射心理」及「情緒垃圾桶理論」。
有個女孩被男友劈腿而傷透心,儘管已經過了許多年,但那股憤怒與恨意卻一直在女孩心中。突然電視上出現了男藝人劈腿的新聞,本就累積在女孩心中的情緒終於找到抒發出口,由於該男藝人與前男友的行為類似,於是女孩就上網留言批評甚至辱罵那位男藝人。
但其實女孩並不是真的因為討厭那位男藝人本身而罵他,而是做出與原本討厭的人相似的投射;簡單來說,由於現實生活中無法透過罵前男友來感到愉快,於是轉而投射在相似的男藝人身上,讓男藝人成為代罪羔羊。
另一個「情緒垃圾桶理論」則是因為在生活中感受到太多壓力而藉此宣洩。每個人的宣洩情緒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可能會透過看劇、有些人可能會透過打球來抒發情緒,因此,也會有人是透過批評對方來排解現實生活中難以排解的情緒壓力,或是藉此暫時逃避現實生活中不想面對的事情。
社會認同提升了內心的安全感
那為什麼一旦有部分的網友留言,留言串就會開始吸引更多的人來留言呢?
這可能是為了「博取社會認同感」,其實跟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一樣。海苔熊指出,當因為酸某個人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時,人們就會感受到安全感。他也以「疊加心理」分析,就如同前陣子很火紅的switch,本來對電動沒興趣的人之所以想要買switch,是因為有了switch後不僅沒有孤立感,還能藉此享受自己其實在群體中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當大家都在網路上攻擊某個人的時候,有些人也會想要參與。
他也進一步補充道,除了前述兩種因為情緒而留言的酸民以外,我們也常可以看到不少人會在留言串中出現,但都是留一些與原先內容無關的留言,或是放上一張無關緊要的貼圖。海苔熊指出,這種會留言但卻是留與脈絡無關的內容的人,通常是為了博取注意力,或是在取悅他人。
但很多人會問,就算我內心想批評,我也不一定會真的留言啊?
對此,海苔熊認為,從在網路上留言的整個過程來看,真正促使人們行動的那股動力其實是來自於情緒,也就是說,光有動機並不足以讓你真的留言,而是當有夠大的情緒需要抒發時,人們才可能做出閱讀以外的行動。
黑粉們心中的罪惡感
回到像木村花這樣的藝人身上,藝人有粉絲也就會有黑粉,海苔熊認為,酸民與黑粉的背後原因其實雷同,而差別在於黑粉鎖定了並且相當關注某個人的生活,理由可能就是因為無法等待要有重大新聞出現才能做出批評(抒發情緒),為了時時刻刻都有批評的對象,所以就乾脆鎖定某個人的生活來放大檢視。
在黑粉的議題上,還有個特別的情況,那就是「由粉轉黑」這個現象。從社群媒體其實就很常見,有不少留言都是說自己過去其實是粉絲,是因為他做了某些行為使得開始討厭他。但討厭就討厭,怎麼一瞬間就成了「黑粉」呢?
「為了對得起自己,過去有多支持他,現在就要多討厭他。」海苔熊認為,這中間的轉變其實來自於極大的挫折,原本的粉絲在討厭曾經的偶像後,為了要對得起過去那麼支持他的自己,現在就必須要用如此大的力量來反對他,簡單來說就是「罪惡感」使然,因此藉由成為黑粉,連本帶利的表達對曾經自己心中「偶像」的討厭。
用「三天法則」來面對網路霸凌
接著,我們來談談對於被霸凌時可以做的反應。
海苔熊坦言「不要看」是最直接的方式,他在碰到有酸民來留言時,也會不斷地告訴自己,不就事論事,而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攻擊的人可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輕,自己應該要以包容、關懷的心來面對他們。
此外,他也提到三天法則,因為酸民通常在三天後就不關心這件事,所以除非造成明確的錯誤,不然可以選擇逃避三天時間,畢竟當下越是說話,大家反而會更針對你。
他也進一步表示,若三天過輿論情況非但沒有停歇,反而越演越烈,而你又考慮要反擊時,就建議必須先跟律師討論,思考有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出來,並且思考出面解釋後的可能帶來的結果。
在貼標籤之前,不妨先想一下
曾有調查指出,有七成的人曾面臨霸凌、被霸凌或是看見霸凌事件發生的情況,但海苔熊認為調查結果低估的機率很高,因為有些人可能經歷過霸凌事件但不願意透露。
海苔熊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碰上霸凌事件,無論是成為霸凌者、被霸凌者,或是看見霸凌正在眼前發生的旁觀者。對此他強調,無論是哪一個角色,都不要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即便是霸凌別人,也可能是因為在行為前沒有先思考過,才會不自覺地做出霸凌行為。
「在幫自己或他人貼上標籤之前,先思考自己或他人何以做出這些行為,若在還沒搞清楚前就幫自己或他人貼標籤,會容易自動形成自我認同,並且將自己直接套入到角色中,那就會更難跳脫出霸凌迴圈。」最後他也再次提醒大家,別急著把自己放進受害者或加害者的角色,而是要先思考關係中的互動發生了什麼事。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因為疫情延燒而讓許多人從二月到現在都不敢安心出門,在多天零本土案例後,前陣子台灣已經逐漸恢復了往日熱鬧的模樣
「報復性」行為那一刻,會帶來一種身心舒暢感、揚眉吐氣
那麼,究竟我們在生活裡發生什麼事,而容易發生情緒受害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覺得不開心、不舒服,或者讓你感覺委
1.當你過得不是你想要的人生:例如你像是為了母親而讀
2.當你的步伐與往常不同:例如你最近面臨大考,有時間
3.當你覺得付出很多時:例如你為了一個專案,花了大把
4.當你覺得外在環境不如你意時:例如你渴望得到的工作
好啦,說到這裡,其實報復性玩樂、熬夜、購物、大餐偶一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延伸閱讀:歇斯底里或破口大罵的人怎麼了?你不可不知的「情緒被害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今年五月底木村花卻因不堪長期受到網路霸凌而結束生命。
上個月中,曾演出多部人氣電影及日劇的日本人氣演員三浦春馬,因缺席原預定工作,工作人員前往他的家中後,才發現三浦春馬已在家中輕生,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自殺的原因也各有說法。有日本媒體報導,許多粉絲從他過去的貼文分析,猜測他可能也是因為網路霸凌而走上絕路,消息一出,網路霸凌及自殺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網路霸凌是指一種在網路上發生的霸凌事件,與傳統的霸凌不同的地方在於,網路霸凌不受地域限制,且可延伸至生活圈外的場域。
根據國內資料統計,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高達85.6%,曾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則為74.6%。國發會去年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網路使用者認為自己在網路上的發言與真實世界差不多,甚至不願在網路發言,但有2.8%的網路族坦言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比真實世界來得激烈。
親愛的,若你曾有網路霸凌的經驗,又或是你或身旁的人正面臨著網路霸凌所帶來的痛苦,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霸凌可能帶來的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幫助自己與他人一起進行霸凌後的修復。
不只是當下,在霸凌事件後也會對受凌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
要構成霸凌必須符合幾個要素:須具有持續性(多次)、權力差異性(多數對少數/力量大對力量小等)以及傷害性。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的楊琬琳諮商心理師強調,這裡提到的傷害性不僅於肢體傷害,還包括言語攻擊、讓受害者感到心生畏懼以及在女生團體中最常見的「刻意忽略、排擠」也就是關係霸凌。
她以曾經的個案舉例,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以外,很多受凌者也會出現心理影響,如出現憂慮、焦慮、提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沒來由的感到害怕、緊張等情緒反應,嚴重者甚至會變成情緒狀態上的疾病。此外,受凌者在自主狀態上也可能會有情緒低落、自尊降低、沒有價值感以及沒有安全感的情況出現。
但網路霸凌是特殊情況,因為不知道面對的攻擊是來自於誰,而青少年高度使用網路的比例高,加上青少年較常加入網路上的各種社群,也使得網路霸凌的對象多半落在年輕族群。
網路上的界線不如現實生活中清楚
楊琬琳心理師指出,由於網路霸凌具有匿名性,且因為無法直接看見對方表情與情緒,不僅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變得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界線也不如現實中那麼清楚,這也使得在不同事件上,網路霸凌的角色容易出現轉變,可能在某事件是受淩者,在另個事件又轉變為霸凌者。
她進一步表示,網路上的霸凌分為很多種,有些是從現實生活延伸到網路上霸凌,有時候是討論版上的論戰,因為在論戰的情況下同時有很多人發表攻擊言論,也因此較不會認為自己需要為這個論戰的情況,或是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來負責,同時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霸凌。
看見「網路霸凌」,我們能做什麼?
網路霸凌案例屢見不鮮,在對受淩者提出協助之前,我們要先避免自己成為透過網路霸凌他人的霸凌者。
「事實上,對網路霸凌的理解概念越強,就越會減少自己網路霸凌的行為。」楊琬琳心理師指出,若不希望自己在不自覺中產生網路霸凌的行為,就要對網路霸凌的概念有所認知,要明白自己還是需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留言負責,也要試著站在受淩者的角度思考他們遭受網路霸凌時的感受,就能降低自己在網路上攻擊他人的可能。
若看見朋友正遭受網路霸凌呢?對此,楊琬琳心理師強調,當下協助朋友的核心在於「不要檢討」,因為檢討並不會有立即的幫助,且對於成人來說,心情上的調適相當重要,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等朋友的情緒平復後再給予建議,若朋友尚且無法面對那些網路攻擊,不妨建議朋友適時地遠離網路世界一段時間,而若已經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則要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協助。
除了身旁友人以外,我們最常看到也是最容易遭受網路霸凌的對象就是「公眾人物」。很多人會認為,身為公眾人物就是要能接受外界的所有批評,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網友們在批評時的出發點為何,是有意義、有討論空間的留言,還是只是因為討厭這個公眾人物,而以各種不堪入目的字眼做人身攻擊?
因此,若身為公眾人物,楊琬琳心理師建議,除了尋求法律協助以外,在面對各種排山倒海的評論之前,可以先試著「區分哪些訊息是值得當作是建議參考、屬於有建設性的內容」、「釐清哪些人講的話值得重視」以及「探索這些評論對你的意義」,這樣的方式就如同在心中建立一道防火牆般,阻擋有害或是無意義的批評言論,讓被傷害的感受降到最低。
倘若情緒仍無法調適,甚至情緒問題已經影響到生活,那麼在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處理情緒困擾的同時,或許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站在這個需要面對這麼多批評的位置上。
過了多年,若有機會再遇見當時霸凌自己的人…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許多人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曾遭受霸凌的經驗,甚至是長大後遇見當時的霸凌者時所做的反應或反擊,儘管霸凌過程不同,但不少人發現,很多霸凌者往往不記得當初所做的霸凌行為。
對此,楊琬琳心理師認為,這與身心理所受到的影響有關,因為在霸凌事件發生時,帶給受凌者的是「恐懼」與想要「求生」的巨大感受,因此,情緒起伏越大的霸凌事件,便會使受凌者的印象更為深刻。相反的,對當時的霸凌者來說,他們多半是抱持著好玩或是教訓對方的態度,不一定是惡意攻擊或傷害,也不會有前述之強烈情緒,霸凌者也就容易忘記那段「不覺得自己是在霸凌他人」的記憶。
「我們長大了,我們已經有力量可以反擊了。」若有機會再次遇見當時的霸凌者,楊琬琳心理師認為還是要以自己的狀態為主,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見到他」,如果不想,那就不要見,我們不必逼自己與那些霸凌者面對面,「見他們」的這件事也不用像是要通過一個挑戰一樣,因為我們不會再讓自己受到傷害,也已經知道怎麼做可以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信念了。
沒有人能夠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除了網路霸凌導致的情緒問題可以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以外,在面臨網路霸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以下措施進行自保:
第一,先回想一下自己在哪個平台留下了哪些訊息,並先行備份相關網路頁面(如不刪除訊息、截圖網路霸凌發生的時間點及內容)以保留證據。
第二,我們可以透過更改隱私設定(如封鎖霸凌者的留言或來訊、改變自己的聯絡資訊等)阻斷霸凌管道。
第三,可以向網路平台業者反映,平台可能會根據網站使用規則決定是否移除霸凌內容,甚至停用霸凌者的帳號。此外,我們也可以直接向「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進行申訴檢舉,或是報警處理。
無論網路上的攻擊或評論多麽惡意,我們在遠離網路世界的同時,對自己還是要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不要因為他人的言論而一昧地否定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
親愛的,面對他人的批評,我們都需要一些被討厭的勇氣,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所以你不必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而是要勇敢地接納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願我們的每一天都能比昨天更勇敢,比起每個昨天,也更喜歡今天的自己。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要他回來啊!我不懂這麼多年的感情他怎麼可以說放就
分手後一直渴望挽回,分手後又一直想要保持連結,希望感
那又是什麼,讓你難以忘懷、難以放下、又難以死心呢?
無法面對失落又失敗的自己
情感斷開後的失落感與傷心感,有時會讓人頓失依靠又渴望
提醒自己,失落與傷心是必然的過程,情感的斷裂不代表失
至始至終都以你為中心的愛戀
堅持著、渴望著與對方聯繫,忽視關係的現況,也忽略對方
又何嘗不是你一廂情願地認為「我們還有可能」?
又何嘗不是你在原本的關係裡,經常「只在乎自己」?
這些作為,恰恰反映你在關係中、在分手後,依舊處於自我
那麼,請問問自己,要讓關係撞破多少次,彼此受過多少傷
越自責過去就越沈溺在過去
分開後的痛苦可能開始讓你反省,也可能讓你產生歉疚與自
可是親愛的,你現在
提醒你,當你真正願意正視傷口,承認你的傷心與挫敗,每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轉眼,安全感訓練已經完成38期,課程不斷演化,對人
自我成長就是是我們心智轉化或位移的過程,心智運作影響
簡化來說,這三階段我會這麼表達:
見山是山:是「自我中心」狀態,我認為是什麼就是什
「我覺得很沒安全感,因為我男友太自以為是,他只想到他
我的不安全感,都是他人的過錯或都是我不夠好,什麼都做
見山不是山:是「自我反思」狀態,我開始思考那是什
「發生什麼事讓我這麼沒有安全感?是我的過往嗎?是我們
見山又是山:是「自我覺醒」狀態,我理解這一切我有
「原來我的不安全感,與過往未處理的傷痛有關,也跟我內
親愛的,你走到哪了?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最近恐怖情人的新聞似乎一點都不缺,越來越多人對遇上恐怖情人這件事感覺恐懼,這篇就以「太好、太多、太快」來説說恐怖情人在情感相處中的狀態,幫助你對這類型的人提高警覺。
恐怖情人之所以恐怖,通常是發生在他「知覺」到自己要被丟掉、要被背叛,所以當關係總是順他的意,總是相親相愛時,基本上你不一定會注意到他的恐怖,但有可能你會覺得太肉麻到喘不過氣來,或有可能會希望關係慢下來,以及退後一點,免得被撲上來。
太好:對你超級宇宙無敵好,甚至幾近完美般無微不至的照顧你。
-例如:溫馨接送情,不論你下班多晚堅持接你,就算他出車禍已經車體毀損還是要接到你,這種看似令人感動的行為背後,其實是希望掌握你上班以外的時間,行「社交控制」。當一個人為了與你碰面,而無法思考重要性與安全性的基本問題時,那他是否可以承受分手?
-例如:心疼你工作忙,想要養你照顧你,並不斷告訴你不能讓自己的另一半養尊處優,是男人的不是等等這類話灌妳迷湯,其實是希望你不要擁有自己的經濟能力,當一個人擁有經濟基本上也擁有獨立的能力,而你缺乏賺錢的能力,就等於離不開對方,多數時間也只能啃在家中,無法成長自己。
太多:會給你很多的東西,包括體貼、關注與個人資訊等。
-例如:大量傾倒很多資訊,希望你全部都知道,其實也期待你與他一樣透明,交代清楚你的過去歷史,包括你現在所有的一切,並且告訴你愛就不應該有任何隱瞞,但當彼此交淺言深,都還不夠信任彼此時,說這麼多資訊會讓感覺沈重有壓力時,就要謹慎他是否懂得尊重別人的界限,是否允許他人保有自己某一部份不準備要透露的訊息。
-例如:打腫臉充胖子的討好,像是月薪三萬卻願意一個晚上租豪華跑車,帶你上五星餐廳並準備九十九朵玫瑰,卻沒有思考與評估財務,當他不計一切代價與後果要獲得你的歡心,這並非浪漫,而可能代表他有嚴重衝動控制的問題,當你們在一起後,他無法控制的情緒衝動,將成為你們要共同承擔的議題,很可能你需要幫他收拾善後,因為他會丟一句,那是太愛你才做的,都是因為你啊!
太快:會感覺到進展迅速,好像很努力往下一步推進。
-例如:希望趕快見父母、見你的朋友們,似乎很積極參與你,但一般情況人們希望謹慎對待關係時,會希望更確認彼此、感情更穩定再決定,但對方很著急地推進,一方面好像很想跟你趕快定下來,其實也是希望更精確掌握你生活圈裡有哪些重要的人,並且知道他們住在哪裡、在哪裡工作等等,這些資訊都可以成為未來找不到你的時候,知道去哪裡找人的線索,或拿來威脅控制的地方(我知道你爸住哪…..)。
-例如:希望趕快住在一起,好希望每天醒來可以看到你的笑容….,但你們才認識一個禮拜!「同居」看起來可以就近照顧你,但依舊是明確掌握行蹤,親近又黏膩最直接的方式,接著,就會是進行一連串的控制,每次傳訊息、打電話都要知道對方是誰,有什麼事等等,希望你們所有的內容透明公開,希望你們所有時間、生活重疊等。
簡單來說,這些太好、太多、太快的相處模式,會有許多層面的控制,「社交控制」「經濟控制」「思想控制」,也就是她希望你整個生活與世界,最好都是無法改變,因此你只能老老實實跟他再一起,只能陷入兩人世界中,不能有其他人。
所以當你發現對方希望你:沒有腦袋(無法思考,只能聽他的)、沒有金錢(無法自主,只能用他的)、沒有朋友或家人(無法找人討論、陪伴,只能繞著他轉)、沒有自己(無法決定,他說了算),這將會是一段窒息又恐怖的關係。
好好相信自己的直覺,好好檢視你在關係發展中的感受,不確定時找專業或信任的人討論,才不會完全被愛情沖昏頭,而邁向後悔的不歸路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前幾個月時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當時你的心中是否都被「鎖國」這個詞給環繞呢?
我知道,這一切都變動得很快,生活突然間亂了套,你很想
然而「病」,如果是我們需要走過的生命階段,一則意味著
在《疾病的希望》一書提到,疾病是指明病人在意識層面失
是的,疾病不盡然導向死亡,但疾病的「焦慮」可能會加速
親愛的,請關掉外面的聲音,重新調頻對焦你內在的聲音,
你是身體的主導者,你是恐懼的引導者,你不是恐懼,也不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今天看著武志紅這本《身體知道答案》,很被他這篇文章中
這段描述讓我想起這幾年下來上深度的工作坊,有學員在上
武志紅在這一篇也提到他會與來談者的身體有同步的現象,
有時候,我也會在諮商的過程中感覺不舒服,
所以,你可以更親近自己的身體也更體恤自己的身體,去拓
還記得在研究所最後階段,為了要完成碩士論文,跟著好友
這時內在智慧的聲音升起,要我好好跟身體對話,我便趴
「是不是很不能接受現在的自己?」
我感覺內在對這個問題有很大的波動,畢竟完成碩論是真心
「我知道要安靜下來書寫,是很不舒服的過程,我可以允許
心裡有點阻抗,有點不願意,有點想逃避,但似乎我只能陪
「我願意接納在這個過程中的自己嗎?」
坦白說,寫論文就像是,你今天用功一整天,卻覺得產值是
「我願意。」點點頭。
我的心安靜下來,我週遭的空氣也安靜下來,我沒有在打噴
這是個有趣的經驗,安頓身體也安頓心情,更安頓了自己。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身體不說謊:他的左顧右盼,告訴我他多麽在意他人眼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這個月初,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在深夜墜樓身亡,她在臉書上留下千字文,揭露自己被性侵,甚至是長期暴力對待等情節,最後更是在文末寫下「願用這條命,讓真相浮出檯面」。
事發當天,該名女職員在接近下班時間突然不見人影,同事察覺有異便動員尋人,未料晚間11時仍發生憾事。
本月九日南韓也發生震驚全國的自殺案件,南韓首爾市長朴元淳留下類似遺言後便失聯,經展開搜索,警方隔日凌晨在北岳山一帶尋獲遺體,初步判定其死因為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平均每年有8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也成為比因乳癌、戰爭或謀殺而死亡還來得高的死因,而就年齡別來看,在介於15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中,自殺更為低於交通意外的第二大死因。
親愛的,若你身旁正有人面臨痛苦而有自殺念頭,這篇文章將帶你破除大眾對自殺的迷思,並了解如何提供支持及幫助有輕生念頭的朋友們。
自殺最常見的迷思
近年隨著網路的快速傳播,人們可以透過各種社交平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造成最常見的迷思之一:「說要自殺的人通常不會真的做」。事實上,自殺並非毫無徵兆,而是一連串過程的結果,揚言自殺也正是警訊之一,儘管某些案例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但有統計指出,超過40%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前都曾透露想輕生的訊息。因此,若有人傳達自殺訊息,我們仍然不可輕忽。
常見的迷思還有,我們會認為最好不要與對方避談自殺或死的話題,但事實是,我們不應避而不談,而是要坦誠地關懷想自殺者,讓對方感覺到被了解,減少對方孤獨的痛苦。
此外,由於華人文化,加上從小教育的緣故,當身邊有人提及想輕生,對「死亡」議題感到焦慮的我們大多時候會急著斥責對方「自殺是不對、是不負責任的作法」,但這樣的回應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到當事人。在態度上,我們應該表達出關心與理解,而不是「批判」當事人。
自殺者在當下認為自殺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從個案經驗說明,有很多個案在談到自殺的原因時都表示:「與其說想死,不如說是不知道怎麼活。」由於當下的生活狀況與處境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才進而產生自殺的想法。
他進一步提到,很多自殺者的思考時間短且思考範圍較狹窄,能力上較不足去處理當下的困境,在想不到解決方式時,就會認為自殺是唯一的選擇。
方主任也強調,自殺與學歷上沒有絕對關係,學歷高並不代表有能力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因為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每個人的社會經歷也不一樣,在面對衝擊事件時的感受度也會有所不同。
自殺與安樂死等死亡議題都需要深入討論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不僅對死亡感到恐懼,更時常將死亡相關議題視為禁忌而避談。
當看到自殺新聞不斷上演時,人們通常只會說:「自殺又不能解決問題。」或是「生命那麼可貴,想想你的家人。」
在碰觸到自殺議題時,我們也許忽略了這些人之所以選擇自殺,想解決的或許不是生命,而是他們正面臨著的痛苦感受。
方主任以同樣為死亡議題的安樂死為例,因為人有慈悲心,所以當看到某個人因為絕症感到痛苦時,就會覺得「安樂死」是減輕那個人痛苦的最好方式,因此大眾認同安樂死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安樂死並非想像的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人的死亡自主權、倫理以及法律等相當多的問題,必須客觀地深入去討論,若快速立法就容易適得其反。
對想要自殺的人來說,自殺或許與安樂死相似,是既能解決自己的痛苦,也能減輕別人的負擔的方式。然而,人類與動物一樣,求生是本能也是天性,或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深入思考:自殺者與想要安樂死的人究竟是想要結束生命,還是是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方主任提到過去曾採訪過的案例,有位民眾因爲車禍導致半身不遂,無法工作的他因為生活困頓而希望自己能夠安樂死。從這件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政府與社會是有辦法給予協助的,無論是職業訓練或是立定相關的方案,若能改善甚至解決民眾所遇到的困難,自殺就不會成為他們認為的唯一選擇。
而對於有些人覺得自殺是個人選擇,旁人不應該干涉,方主任認為這牽涉到自主性問題,雖然自殺可以展現主體性,但在倫理上卻沒有絕對的自殺死亡權利,也就成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
然而,我們都有關懷別人、想要藉由自己的影響幫助別人的想法,因此我們在予以尊重的同時,也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痛苦,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進而改變對方想自殺的念頭。
一問二應三轉介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大部分的自殺者在執行前會透露警訊,可能是以口語或行為等不同方式表現,所以,若我們發現身旁的人有自殺警訊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聆聽
一旦懷疑周遭親友有自殺念頭,就應該認真嚴肅地看待當事人發出的自殺警訊,並主動積極地去關懷、傾聽對方,讓對方抒發情緒。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在傾聽完對方的痛苦後,嘗試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不要急於「評斷」對方的處境或想法,而是要以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回應,並提供對方其他的解決方式。
「轉介」:資源轉介並持續關懷
當對方的問題已經超過我們可以處理的範圍時,我們應該要幫對方找到適當的資源,尋求專業如心理、精神醫療資源等的協助,在轉介後也要持續的關懷對方。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自殺防治守門人」也因而成為有效防治自殺的重要策略之一,只要時時刻刻關心身旁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今年六月木村花卻傳出因不堪長期的網路霸凌而自殺,消息一出,網路霸凌及自殺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衛福部日前公布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08年死亡人數計17萬5424人,就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歲至44歲則以癌症與自殺位居前二,顯示自殺雖沒有回到國人十大死因內,但在青少年及年輕人的族群中,自殺率仍有增加的現象。
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人數不減反增,其原因可能來自於憂鬱症、與家人間的相處關係、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以及感情因素等。
由於文化脈絡與宗教理念的不同,人們對於自殺及死亡等相關議題抱持的看法也有所影響。「死了就什麼都解決了。」在亞洲國家,「一了百了」的念頭常岀現在自殺者們的腦海裡,因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無法被解決,他們就會認為,既然想不到其他的解決方式,倒不如就選擇自殺。
親愛的,或許你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甚至曾經嘗試過,又或者你身邊正有人面臨著難關而有自殺念頭,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自殺,並且了解如何幫助有自殺念頭的人。
從自殺念頭開始到執行的歷程
所謂自殺,指的是一個人有能力,並且有意地以某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從過去二十年的研究發現,累積已久的念頭而執行自殺的比例較多,且這類多半發生在青少年族群;衝動型自殺的情況則通常是在有重大事件發生之後,多半出現在有較多人生經驗、知道最有效自殺方式的中年以上族群。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若將自殺歷程以圖示說明,主要可分為溜滑梯圓弧形及海浪波紋型。
・溜滑梯圓弧形:過程如溜滑梯般,一有自殺的計畫,執行的時間就會很快速。協助方式可採取減少有自殺念頭者取得自殺工具。
.海浪波紋型:自殺念頭如波浪,可能會突然很想自殺,但情緒平靜下來後,就暫時放棄自殺計畫,接著又可能因為某件事自殺念頭又再起,然後又放棄自殺。這種情緒高低起伏的類型比例很高,方主任指出,對於這種類型,大多會建議採取轉介醫療心理單位。
網路霸凌的影響力
自殺通常是多重原因所導致,為生心理、社會、經濟或環境等因素互動的結果,儘管網路霸凌並非導致自殺的直接或單一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路霸凌成為自殺近因的比例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方主任認為,會被網路霸凌的人通常本身也是高度使用網路者,加上現在很多自媒體的出現,在傳遞訊息快速且即時的網路世界中,無論是霸凌情況或是自殺行為,都很容易會產生學習效應。他也進一步指出,雖然台灣十大死因中沒有自殺,但自殺總數與死亡率並沒有下降,且在青少年族群中仍處倍增狀態,代表年輕人在面對痛苦與壓力時的態度和能力出了問題,我們應該要重視並協助他們找出問題的來源,不是只是告訴他們「生命很美好」。
身為親友,我們能做些什麼?
由於文化影響,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較少討論死亡議題的情況下,自殺議題就容易產生迷思。尤其人們對自殺的協助不甚了解,因此會以為只有專業的心理治療者才能有效處理自殺的問題,但其實只要了解危機處理的原則,一般人也能夠阻止自殺行為。
當有人告訴你他想自殺時,除了不要提供「你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了」、「不要胡思亂想」等這類的「意見」以外,也不要與對方爭論自殺的對錯,或是企圖說服對方自殺是錯誤的行為。方主任提到,還有些人會說:「這樣你的親人怎麼辦?」但事實上,對某些自殺者而言,親人正是使他們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理由。因此,我們可以告訴對方:「碰到問題沒關係先不要急,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方法。」
而在聽到對方講述自己遇到的困難時,我們要做的並非給予評論或批判,或是認為對方很可憐而表現出同情,這反而會讓對方有階級區別的感覺;我們應該要表達的是「同理心」,讓當事人感到彼此距離被拉近。
我們可以用「看聽轉牽走」五大口訣來記:
「看」:觀察對方的情緒與行為和平常有沒有不同。
「聽」:傾聽並鼓勵對方訴說,但不批評。
「轉」:提供新的想法帶著對方轉念。
「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們可以結合其他人際資源,幫對方牽線,找尋其他可以提供支持的人,也許就能解決對方本來遇到的問題。
「走」:協助對方規劃新方向,陪著他走向未來的生活。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儘管我們不一定擁有專業能力,但我們可以在發現自殺徵兆時,給予當事人關心與陪伴,必要時也能幫助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親愛的,自殺並非唯一選擇,你的痛苦不應該自己承擔,試著讓其他人理解你的痛苦,並一起找出其他的解決方式。
多想兩分鐘,你會發現不是走到了路的盡頭,而是是時候該轉彎了。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青少年憂鬱:自殺、霸凌與完美主義,父母該如何面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小欣剛與國外男友交往一週,他們在同一家公司而小欣在台
就在激情後的隔天,對方突然冷淡了,希望彼此拉開距離回
小欣半夜哭著跑來找我,我一邊安撫他,一邊試圖讓她冷靜
上一次她更曾經到對方公司發了傳
在那次談話中,我還不是合格的諮商師,試著要分析對方的
坦白說
我也試著去靠近與安撫小欣的心情,畢竟那是很強的失落與
而在這強烈失落的痛苦中,小欣其實打定主意不想再被傷害
回到房間,我再次思索與確認自己是否誘導她,是否毀了一
因為,她心中滿滿的恐懼,恐懼被傷害也恐懼在被拋棄,她
親愛的,人的思緒很容易被情緒影響,當經驗重複應驗,就
而當今疫情當前,你是否知覺到也被恐懼給箝制了呢?
看著英國有人說了5G的基地台設置會消耗氧氣而助長疫情
親愛的,越是害怕時,請越保守你的心,你絕對可以害怕,
願一片喧囂中,你能覓得心中的淨土。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幾年前朋友三十歲的生日,她舉辦了遊艇趴,可惜我當時有事情沒辦法排開。 原本我以為,人過了三十歲,可能不會想舉辦盛大的生日派對,卻細細回顧我生命中的二三十年,自小學之後,就不再有大型慶生。年紀漸長後,逐漸喜歡安靜嗎?
看了這部影片,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