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天賦」只是個詞彙!是時候探索你自己的優勢了

作者:陳映嬅 諮商心理師

在一堂自我探索的工作坊中,有位夥伴臉上佈滿憂心的問:『老師,我不知道我的優勢是什麼,但我時常被說一堆缺點,會不會我其實沒有優勢?』、『大家都說我很善良,可是人家都說人善被人欺,這還算是優勢嗎?』

閱讀全文〈別讓「天賦」只是個詞彙!是時候探索你自己的優勢了〉

假如內心感到迷茫,可以透過心理諮商去尋求方向嗎?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可以的,特別是在你很迷茫的情況下,因為這代表你內在對於你現況問題的知識量是不足的,也就說我們有時候是需要去理解與剖析,現階段的自己是在什麼位置上,而當你對自己的現況了解非常有限,就容易使你感到很迷茫。

閱讀全文〈假如內心感到迷茫,可以透過心理諮商去尋求方向嗎?〉

陷入後無法自拔?從《周處除三害》剖析邪教洗腦三階段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這部電影的阮經天真是超級可愛,很喜歡他這麼突破自我的演出,那麼心理師怎麼看邪教洗腦,其實裡面有非常關鍵人性的操弄,其實很多直銷式洗腦也會有相同的模式,究竟是什麼讓人越陷越深,甚至願意成為他們的宣教士,究竟怎麼分辨健康與正道?

閱讀全文〈陷入後無法自拔?從《周處除三害》剖析邪教洗腦三階段〉

被排擠先別著急,用這四個步驟做好心理建設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排擠」是通俗用語,是在社交關係上被拒絕、被嘲諷、故意無視(冷暴力的一種),讓個人與群體之間產生隔閡及孤立感。對個人而言也許沒有實際傷害,然人類是社會動物,在互動上被拒絕、當空氣,長久下來就會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

閱讀全文〈被排擠先別著急,用這四個步驟做好心理建設〉

總是認為「我不配」?沒自信的你可以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每個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是最原初的狀態,沒有人可以設定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也沒有人會在你出生時就說你命不好(這通常是給算命師算過才有的奇怪定義)。

閱讀全文〈總是認為「我不配」?沒自信的你可以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關於創傷要對另一半坦白嗎?心理師告訴你四種「創傷療癒」的方法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你「自揭傷疤」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

創傷後自我袒露的時機

「我該跟他坦白嗎?說的話,他會不會像之前那些人那樣,嘴上說不介意,最後還是跟我分手,可是現在不說,我不就是欺騙他的感情嗎?」年幼時曾被親人性猥褻的經驗是小雨內心深處的秘密,每當戀情漸趨穩定,她就會更加焦慮,她被自己隱藏的秘密架在火上烤,罪惡感燙得她每天吃不好睡不好。

閱讀全文〈關於創傷要對另一半坦白嗎?心理師告訴你四種「創傷療癒」的方法〉

關係總是會多了一個人?慣性劈腿的兩種可能性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我遇過很多在親密關係裡,時常會出現劈腿模式的人,經常性劈腿的人有幾種可能性:第一是,在劈腿的過程中會不會讓我覺得自己有更多的時尚配件,有很多人真的會利用劈腿來證明自己是夠好的;另一種劈腿是,我無法在關係中說出我真正的需求。

閱讀全文〈關係總是會多了一個人?慣性劈腿的兩種可能性〉

時常擔心另一半外遇的你,其實是擔心舊事重演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小花告訴我,自己與老公時常吵得不可開交,他們吵的內容是老公很喜歡去健行、露營或極限運動等,而小花總是很生氣老公去那些活動,因為那可以認識新的人,對小花而言,老公有社交活動是她非常擔心、忌諱的事。

閱讀全文〈時常擔心另一半外遇的你,其實是擔心舊事重演〉

我什麼事都跟他說,為什麼我們關係還是沒有很親近?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以為維繫關係就是什麼都跟對方講,這樣高度透明自己的關係,是增進彼此認識,讓彼此關係更深刻的方式,但如果你覺得你大小事都跟對方講,但你卻發現你並不了解對方,那代表你們關係的流動性與相互性出了狀況。

閱讀全文〈我什麼事都跟他說,為什麼我們關係還是沒有很親近?〉

看懂關係互動,才有機會跳出焦逃配的惡性循環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伴侶雙方一個人是焦慮型、另一個人則是逃避型,他們想要與另一半溝通時,往往得不到回應,而且你明明知道你追了,他就會跑,但你還是控制不住地想要追著他,這時你也許會說:「要是你好好地回應我,我根本也不需要追!」,而進到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問題。

閱讀全文〈看懂關係互動,才有機會跳出焦逃配的惡性循環〉

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心中總是充滿太多他人的聲音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我們會受到情緒勒索,往往因為我們自我的組成中,有太多他人的聲音,也有太多對自己的否定、陰影而帶來自身的羞愧感和罪惡感,感覺情緒被勒索,是因為無法忍受身上的「罪惡感」,而覺得自己被勒索了,對他人要求非執行不可的「被迫感」。

閱讀全文〈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心中總是充滿太多他人的聲音〉

「好後悔把你生下來!」童年被言語傷害,讓你不再信任這個世界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他人的一句話會讓我們記住一輩子,因為在受傷之後,我們的大腦會不斷地重播,也讓我們不自覺地複習著,並且使我們對這些話感到深信不疑,甚至會開始覺得自己就是不值得被愛。

閱讀全文〈「好後悔把你生下來!」童年被言語傷害,讓你不再信任這個世界〉

被封嘴的童年,使你長大後無法自信表達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在台灣的成長的過程當中,常會聽到「囝仔人有耳無嘴」,也就是只要聽大人講話就話,不要講話、不要頂嘴、不要有這麼多的意見;孩子在這樣的成長經驗裡,嘴巴其實是被封住的,使得他們在表達的過程當中,時常覺得綁手綁腳,也容易擔心自己說錯話,或者擔心自己講話被評價。

閱讀全文〈被封嘴的童年,使你長大後無法自信表達〉

擔心自己有一天失控?微笑憂鬱可能出現的五個狀態

作者:陳映嬅 諮商心理師

前陣子的新聞事件帶動許多人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有「憂鬱症」,這個事件帶給大家最大的衝擊是:一個看起來樂觀開朗、擁有著名利財,可以標籤為人生勝利組的人,原來有長年的憂鬱困擾,甚至在求助無果後發生了令人悲傷的憾事。

閱讀全文〈擔心自己有一天失控?微笑憂鬱可能出現的五個狀態〉

黃子佼的萬言書:除了自殘與悔恨外,還可以再做的事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1.也許很多人心中都有個黃子佼1.0

曾經有個學生,外人看來是人生勝利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個令他自卑的過往,破碎的家庭與無助地面對父母分離,即使他無法決定出生的家庭,他也沒有做錯任何事,這個1.0的自己就像是殘忍的印記,讓他成長過程所有的努力,就為了擺脫那「離婚家庭的小孩」那種恥辱感。

閱讀全文〈黃子佼的萬言書:除了自殘與悔恨外,還可以再做的事〉

你曾問過另一半這些問題嗎?那代表你超級沒有安全感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當人在缺乏安全感時,會做出「尋求再保證」的行為,也有學派說safety seeking,也就是我問這些問題,我想確認你是愛我的,但即使對方給出回應,往往會引發更多的「問題」,使對方覺得我都說了,為什麼你還不相信,你原本只希望對方好好回應你,但你問更多問題時,惹得對方開始不耐煩甚至沈默或迴避。 閱讀全文〈你曾問過另一半這些問題嗎?那代表你超級沒有安全感〉

好想擺脫苦命人生!心理師教你如何不掉進心理遊戲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你時常不小心坐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嗎?是不是總是覺得自己被他人迫害?是不是覺得自己無力解決問題?是不是覺得別人得為你的苦痛負責?是不是總是期待他人來拯救你呢?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是」,是時候該跳脫「受害者」的角色了!

閱讀全文〈好想擺脫苦命人生!心理師教你如何不掉進心理遊戲〉

都是別人的錯!六點檢視是否讓自己落入受害者位置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招弟的父母非常重男輕女,招弟再怎麼努力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同,卻始終比不上弟弟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每當招弟與弟弟起衝突時,不管對錯,父母總是先斥責招弟、幫弟弟說話,讓招弟感到委屈,認定自己是不重要、不被愛的,甚至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小孩,期盼有一天自己的「親生父母」會來把自己接走,幫自己脫離苦海。

閱讀全文〈都是別人的錯!六點檢視是否讓自己落入受害者位置〉

人際困境:朋友很愛批評別人,我該疏遠他嗎?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現在試想,你進到一個職場,同事跟你說:「你不要跟小美在一起,她很喜歡在別人背後放冷箭,而且她常常藉由她的美色去誘惑其他人,你一定要很小心她。」在你不認識小美的情況下,當你聽到這些訊息,第一個反應會是什麼呢?

閱讀全文〈人際困境:朋友很愛批評別人,我該疏遠他嗎?〉

有些悲傷來得比較晚,讓你沒發現自己其實受傷了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有些悲傷來得比較晚

總在某些聚會結束之後,

可能是過了幾天,也可能是隔了幾個月,

才發現內心有某些地方隱隱作痛,

才發現原來自己在那當下受傷了。

之所以隔這麼久才發現,是因為你從沒有想過當你友善與真誠待人時,

對方的言語或眼神,其實對你是很不友善的。

發現這個事實時,有時候我們反而會先對自己生氣,

氣自己不夠敏銳、氣自己沒有反擊,也氣自己沒有保護自己。

請別誤信是你的錯,才讓別人這樣糟蹋你。

沒有人的友善和真誠是該被糟蹋的。

你可以學習自我保護,盡量與能夠善待你的人相處,

至於那些會因為你的柔軟和真誠而欺負你的人,

或許,他們還沒有值得你溫柔以待。

陪伴你成長:【人際安全感】人際傷痛修復班

 

延伸閱讀:內心經常並存的兩種聲音: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拋棄?親愛的,那是因為你總在尋找不被愛的證據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小米一直無法擁有穩定的關係,他時常覺得自己會被拋棄、覺得自己在關係中總是被傷害、被丟下的角色。小米在過去的幾段關係,都是由對方提出分手,小米苦苦挽留但也無法留下對方,讓小米更加驗證了不會有人愛自己、每個人都會離他而去。

閱讀全文〈覺得自己一定會被拋棄?親愛的,那是因為你總在尋找不被愛的證據〉

孩子離家後的空巢期,中老年父母該如何適應?

作者:陳映嬅 諮商心理師

有別於傳統的大家庭,現代的子女通常在組成新家庭後,會想要擁有屬於自己家庭的小空間。在這個階段,有些父母也準備退休,或是已經退休了,人生中兩大重心的轉移,步入中老年的父母再面對子女離家的決定,以及家中只剩下兩老的狀態,進入一種孤寂又無希望的狀態。

閱讀全文〈孩子離家後的空巢期,中老年父母該如何適應?〉

為什麼我的另一半都不重視我?因為你少了最重要的能力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療癒內在小孩」的課程,有許多帶給彼此心靈激盪的對話,很開心學員們給我的回饋中,覺得自己的問題都有被理解跟回應,雖然我開玩笑說,我們要回來討論內在小孩了,再問問題就要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了!

閱讀全文〈為什麼我的另一半都不重視我?因為你少了最重要的能力〉

別再當拯救者!你該學會五步驟關照自己、四步驟關照他人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上一篇【過度付出、拼了命的幫助別人?六個情況檢核你是否成了拯救者】分析了拯救者的特徵,親愛的,你在關係當中也是拯救者嗎?是不是總是為了幫助別人而做出超出自己負荷的事情呢?是不是總是為了別人而耽擱自己的事情呢?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己拚命為對方付出卻總是吃力不討好呢?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是」,而你也正對你的關係感到不滿意,是時候該跳脫「拯救者」的角色了!

閱讀全文〈別再當拯救者!你該學會五步驟關照自己、四步驟關照他人〉

過度付出、拼了命的幫助別人?六個情況檢核你是否成了拯救者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莎莎相當「樂於助人」,當別人釋放出一點點需要幫忙的訊息,她就會認為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對方,因此她總是拋下一切去幫對方的忙,甚至忘記自己還有事情沒做完、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態。

閱讀全文〈過度付出、拼了命的幫助別人?六個情況檢核你是否成了拯救者〉

當別人認識真正的我,一定會討厭我

作者:陳映嬅 諮商心理師

個案在諮商室怯生生的說:『如果別人認識我真正的樣子,就會遠離我了』,每當聽到這樣的形容,心中都會感到酸楚與心疼,這句話想傳達的訊息是,沒有人會喜歡我真正的樣子,包含我自己。也讓我很好奇在他的生命歷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讓他無法相信自己是能夠被喜歡的,甚至產生自我厭惡?

閱讀全文〈當別人認識真正的我,一定會討厭我〉

沒做好我就完了!你也有一把永遠無法饒恕自己的刀嗎?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我很喜歡用這句話來描述心理狀態,很多時候讓我們心生痛苦的,是我們內在那永遠指向自己的刀,永遠無法饒恕自己,總是見縫插針批判自己的過失與不足,這也是導致一個人持續焦慮不安的問題。

閱讀全文〈沒做好我就完了!你也有一把永遠無法饒恕自己的刀嗎?〉

內心經常並存的兩種聲音: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希望你過得比我更好。」

前者是真的,後者也是真的。人好像就是這樣。

這二種聲音經常並存在我們內心,但不代表我們是不一致的人。

只是,後者可能指出我們內在的自卑狀態。

看到別人比我們好(這個好通常都是主觀的感受,或許對方並沒有覺得好,也沒有與我們較勁),就引發我們內在那一股不如人的感受。

為了消滅這股困窘,人們各種荒謬的行為都做得出來。

記得高中時期,班上轉來一位成績很優秀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我竟開始到處跟同學講他的不是(明明我根本就不了解他)。

直到某一天,一個在班上被尊稱為老大的同學看不下去了,嗆我:「你夠了沒啊?人家惹到你什麼?他是有要跟你比排名嗎?」

剎那間我才驚醒過來:「對啊!我是怎麼了?我怎麼成了那種私下道人長短的人?」

多年後再回顧這段往事,我覺得驅使自己做出這種行為的力量,就是內在那一股不如人的自卑。

這股自卑跟別人無關,而是自己內在的議題。

藉由比較或許可以獲得短暫的快樂,但那也只是短暫的。

因為在比較的過程中,人會不停看見自己不好的、不足的那一面。

或許,是因為對自己的不接納,才想要藉由贏過別人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所以,想要活得更放鬆一些,

更重要的是練習與自己的自卑相處、用健康的方式來提升自己,而不是成為另一個因為自卑而攻擊別人的人。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或許別人真的傷害了你,但你依然可以關愛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又掉入「我不重要」的迴圈?是時候改寫你的人生腳本了

作者:歐庭 諮商心理師

也許你會注意到,偶像劇跟八點檔似乎有一定的公式跟套路,即便時空背景、人物性格、劇情設定都有些不同,但始終換湯不換藥,在不同齣戲裡,總能看見相似的情節。編劇不厭其煩地寫出一個個相似的腳本,重複地讓這類的情節不斷的上演,彷彿只有透過這些公式般的設定才能夠討觀眾喜歡,沒有這些劇情就不夠精彩動人。

閱讀全文〈又掉入「我不重要」的迴圈?是時候改寫你的人生腳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