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個沒有回應的人?心理師:不懂自愛,使你在痛苦的關係中選擇自欺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是一把平凡無奇的剪刀,靜靜躺在針線盒裡,我留著它,想要記住我這輩子裡,那一次傻和癡狂。

十年前,我魂不守舍,朋友帶上我去找他信任的「師父」,我愛上一個沒有回應的人。曾經我們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當我經歷分手的痛苦,他是我第一個傾訴的人,卻在最痛苦的時候,我愛上他,讓我更痛苦的是,當他感受到我的愛時,他開始遠離我,不斷讓我無法找到他。 閱讀全文〈愛上一個沒有回應的人?心理師:不懂自愛,使你在痛苦的關係中選擇自欺〉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改變大腦負向思維,建立打不倒的內在力量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Rick Hanson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在台灣之前兩本著作都蠻有名氣的,分別是《大腦快樂工程》與《像佛陀一樣快樂》。

在《大腦快樂工程》一書裡,作者初次提出了一個HEAL的概念。簡單的四個步驟,每當你遇上一件好事,擁有(Have)正向經驗的當下,記得要豐富它(Enrich)吸收它(Absorb),同時連結(Link)正面和負面的成分,讓正面事物能舒緩甚至取代負面的部分,每次不到一分鐘,就能用心改變你的大腦,給你內在源源不絕的平靜、滿足和愛的力量,像佛陀一樣知足常樂。 閱讀全文〈《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改變大腦負向思維,建立打不倒的內在力量〉

無法讚美他人?你犯了「用比較來凸顯自己價值」的毛病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一定聽說過,多讚美別人是增進人際關係的良方。因為,人們都喜歡那些肯定與認同自己的人,當知道自己被讚美時,會因為自我價值感提高,連帶著也對說出讚美的人產生好感。

問題是,我們常吝於表達讚美。這可能來自於,我們沒有看見別人的優點或長處,當然找不出可以讚美的地方;另一個可能,是當讚美別人時,會顯示出自己不如人,因而即使看見對方的好,也不願說出口。

閱讀全文〈無法讚美他人?你犯了「用比較來凸顯自己價值」的毛病〉

忙碌使你焦躁不安?心理師帶你平衡「自我鞭策」與「自我接納」的兩股力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轉眼,今年過了一半,而這半年也經歷許多事件和轉變,也陪伴著許多人走過生命的轉變。

如何在忙碌中保有一雙有意識的雙眼,對自己、對生活有意識的覺察,需要不斷地練習。在忙碌中,有時候急躁了,事情不如預期,可能會慌張、可能會憤怒;在忙碌中,有時候迷惘了,開始感到焦慮,可能會對未來充滿恐懼。 閱讀全文〈忙碌使你焦躁不安?心理師帶你平衡「自我鞭策」與「自我接納」的兩股力量〉

代代相傳「不夠好」:卑微憂鬱的媽媽,易養出「負能量」的孩子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在晤談室裡,我常遇到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自己少了什麼的女人。失戀的女人覺得自己沒有魅力,失去婚姻的女人覺得自己沒了安全感,失業的女人覺得自己缺少慧眼賞識,但深入與對方談下去,我往往發現:當妳內心覺得自己不夠好,自然就會一直找到自己還缺少的東西,且無法看見自己的成長、一直看見自己的失落。 閱讀全文〈代代相傳「不夠好」:卑微憂鬱的媽媽,易養出「負能量」的孩子〉

總是忙不停??小心!你是「散財童子」的高危險群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覺得自己一小時值多少錢?

一個心理師朋友這樣問我。她的價碼是每個小時2500,所以她的每一個10分鐘,都價值$400以上。

時間就是金錢
所以總是在窮忙的人
應該是散財童子來著

愛自己
就從珍惜自己的每一秒開始

閱讀全文〈總是忙不停??小心!你是「散財童子」的高危險群〉

快樂是創造出來的!實踐<讓自己開心>的三個心念

作者:方岑 職場心理學家

方岑心語:快樂是要靠自己創造出來的,不是憑空被動等待的……..


不知道是因為即將迎接新的豬年的到臨,身旁聽到好多人除了開心,
還有夾帶著許多不安的情緒?一堆莫名的不安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總是叫人難以真正放鬆,活出真自我。

閱讀全文〈快樂是創造出來的!實踐<讓自己開心>的三個心念〉

愛別人前要先愛自己,但為什麼我還是單身?

作者: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約會顧問

「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做自己不要迎合別人」,許多愛情書籍都會有這類「心靈雞湯」式的句子,運用優美溫柔的文字,撫慰我們在感情中遇到的挫折與傷口,蓄積能量、再戰情場。或許你將這些詞句當成座右銘,甚至寫在書桌前的小卡片上,雖然不斷鼓勵自己,但隨著時間流逝卻發現:怎麼我還是單身(或總遇到爛桃花)?

閱讀全文〈愛別人前要先愛自己,但為什麼我還是單身?〉

權威者讓你嚇到吃手手?心理師說:那是內心匱乏的表徵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以為我很外向,能言善道又會交際,不論對上對下都可以應對得宜。事實上,我是個蠻害羞的人。

「別鬧了!你會害羞才有鬼!」這是我常得到的回應。仔細想想,其實不是害羞,正確來說,應該是有「權威恐懼症」。

「權威恐懼症」指的是面對威權,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會感到極度恐懼,不安,害怕或不知所措,輕則語無倫次,不知所云,重則腦袋當機,無法言語;只要想到即將要與權威人物碰面談話時,便可以焦慮上好幾天。

閱讀全文〈權威者讓你嚇到吃手手?心理師說:那是內心匱乏的表徵〉

愛缺失的童年,讓他成為壞掉的大人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全能媽媽委屈度日

在校園中常見到高控制的家長。曾遇過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一切緊迫盯人。孩子出狀況時,母親急急忙忙地衝到學校善後。幾次下來,都未見父親蹤影。我心裡有點生氣,又是個在孩子教養上缺席的父親。

於是,我要求父親一同前來會談。父親坐在一旁不發一語,母親則是滔滔不絕地重複說著自己有多麼用心地帶孩子,花了多少心思;不時地轉頭過去數落父親幾句:

「孩子從小就跟我比較親近,有事都只跟我說。孩子的大小事情都由我安排,你連半點參與都沒有!你這個爸爸是怎麼當的?」父親把臉轉過去,仍然不發一語。

閱讀全文〈愛缺失的童年,讓他成為壞掉的大人〉

分手心理學:總是愛錯人的重複劇碼?痛苦裡有人生必修學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這是我第八次這樣告訴自己了!」她在心理會談中這麼告訴我。

幾年前,一位高一的女孩子因為感情困擾前來向我求助。她告訴我,有幾個男生同時追求她,但後來又到處說她壞話,散播她行為不檢點的言論,令她既生氣又委屈。 閱讀全文〈分手心理學:總是愛錯人的重複劇碼?痛苦裡有人生必修學分〉

無法找到人生目標嗎?用雕塑法釐清內心的渴望!

作者:方岑 資深外商人資主管

「你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嗎?,換個角度思考幫助你快速地釐清心之所嚮。」-方岑心語

我們生活在資訊爆炸的現代 ,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不到一秒就會出現好幾百萬筆的資料提供我們參考。這真的是一種幸福,讓人們可以更快速的學習且自我成長,打破地區與時空的限制!可是同樣的,也有許多人在氾濫的資訊中迷失,不知道自己的內心真正要的什麼,過多的選擇使得生活複雜化。 閱讀全文〈無法找到人生目標嗎?用雕塑法釐清內心的渴望!〉

重新擁抱自己的人生:別再為了他人的認同,跑一場到不了終點的馬拉松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時時提醒自己:別人怎麼看我,不代表我就是那樣的人;別人拋出來的責任,不必一肩扛起;別人不理性的指責,無須照單全收;別人施予我們的期待,我們也用不著耗費寶貴的時間使命必達。

閱讀全文〈重新擁抱自己的人生:別再為了他人的認同,跑一場到不了終點的馬拉松〉

五分鐘了解「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解方(上)

製作撰寫: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總是有這麼多的不安?或者,為什麼一直以來你都以為自己過得很好,小時候也沒什麼童年創傷,後來在感情或是人生走到中場的時候,才發現許多隱藏的焦慮和緊張,正在你的身體裡面蔓延?

有些書籍都會用很多的故事、很多的「爸媽害的」(或者童年創傷)、早年不被愛的感受,來解釋「你為何會過得如此辛苦」,可是,然後呢?

閱讀全文〈五分鐘了解「認同上癮症」成因、症狀、解方(上)〉

海苔熊談自我溝通:心裡糾結過不去時,幫自己拉張椅子。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面臨到很多「糾結」的情況,可能是和別人發生衝突,心裡面覺得卡卡的、重重的;可能是自己的內在產生衝突,這樣也不對,那也不對,怎麼做都不好;有可能是和過去產生衝突,明明知道有些事情應該讓它過去,但是心裡總是過不去。有這款情形,該怎麼辦呢?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自我溝通:心裡糾結過不去時,幫自己拉張椅子。〉

身心平衡學:為身體灌注新的能量泉源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早上八點,醫院的門診還沒開始,一樓大廳的掛號領藥處,已經一群年長者在椅子上等候叫號。回想幾年前,自己曾經是其中一員。

曾經因為身體的疼痛,對看醫生這件事,有一種挫折和無奈,因為身體一直處在不舒服的狀態,不得不看醫生,但看了醫生,卻又不見療效。那一年不良於行的疼痛,催促著我到處求解藥,心裡從期盼好轉,到最後只能無助地忍耐;明明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不舒服,只能無奈地依賴別人來協助。

 

 

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除了尋求資源協助,我們會自己嘗試找到解決方法,自己來化解困難;然而,身體的不舒服,我們除了求助,為自己做了什麼呢?求助專業人員的協助,一個禮拜至多去個兩三趟,但如果自己懂得照顧身心的方法,可以在有需要的第一時間,就給自己的身體心理最即時而適切的回應。

身體  ,不是給了燃料能量,就應該要正常規律的運作。

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因過度忙碌、生活壓力大,出現身心症狀但又希望能夠過會談度過難關的當事人;他們會告訴我:心理師,我現在不能休息啊!我還有工作、進修、家庭…的事情要處理;然而,強迫身體運作的結果,就是要額外花力氣去控制”即將失控”、”難以順從配合”的身體。如果這時候,用一點想像力,想像自己的身體站在面前,展開一場對話,開場白的第一句話,你會對你的身體說什麼?身體又會對你說什麼?

http://gty.im/605740676

 

 

控制慾強的人,也許會對身體咆哮:你為什麼不好好配合工作?不讓我好好完成目標?

身體也許會說:當我任勞任怨的時候,我沒有好好被對待;當我發出警訊的時候,你又無情的忽視我;最後當我咆哮要罷工時,你又強迫壓制我,最後,真的很抱歉!我真的再也無法付出承受了,只好完全罷工。(推薦閱讀:身心平衡學:找回自我,調節身心的覺察練習

心和手有對應的關係,同時也有「接收」和「給予」的意義。第一次在身心學的經驗解剖課程中,還記得老師說,我們的心臟任勞任怨又默默地承受了所有我們給予的,包括情感和代謝的物質,然後循環轉換,把好的東西帶到全身。那一刻,我與自己的心臟相會,除了感謝,也有感動。

 

 

什麼時候,你停下腳步聆聽身體,感謝他呢?也試著多關照一點自己的身體吧!不再只是把自己的身體送給別人修理。

當你停下腳步聆聽,多一分覺察,療癒與選擇也同時向你敞開。

 

延伸閱讀:身心平衡學:注意身體帶來的求救訊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如何脫離對方的心理掌控?告別「勒索關係」的兩個步驟!

作者:海苔熊 心理專家

「我媽是個控制狂,什麼請都要管,我跟她說我已經長大了,她還是男朋友、工作、結婚等等都要一直碎碎念。我說我要搬出去住,她就說對我感到失望透頂。」一個無法離家的女孩兒A說。

「你如果膽敢給我愛上女生,我就跟你斷絕父女關係!」同性戀女孩兒B說。

「婆婆每次都會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開門到家裡打掃,我很了解這是她的好意,但是真的覺得有種被侵犯隱私的感覺。曾經和她溝通過很多次,她就在我先生面前一直哭掉眼淚,好像是我做錯了一樣。」新手媳婦C說。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如何脫離對方的心理掌控?告別「勒索關係」的兩個步驟!〉

人生逆境學:美麗的風景,在生命的跌宕起落之間

作者:方岑 資深人資主管

方岑心語:
「無法避免人生的起起落落(Up and Down),但改變「愛自己」的方法,你將會看見人生不同的風景。」

前陣子遇到業界知名外商公司的總經理,看他眉頭深鎖,鬱鬱寡歡的彷彿世界要崩塌了,於是我上前主動問候並交談了幾句,聽他娓娓道來最近的遭遇,才知道原來他正遭逢人生的大關卡,難以突破到甚至讓他想要離職的念頭。 閱讀全文〈人生逆境學:美麗的風景,在生命的跌宕起落之間〉

不再忽略身體的訊息:疼痛與疾病都在呼喚我們愛自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身體,是不會說謊的。
經歷了多年身心靈成長的洗禮,我越來越深刻的體會這句所言不假。陸續收到學員對於成長的回饋,他們告訴我,當他們開始為自己想的那一刻,他們的世界就起了變化。

閱讀全文〈不再忽略身體的訊息:疼痛與疾病都在呼喚我們愛自己!〉

海苔熊談「批評者」: 吹毛求疵的背後,是失去安全感的靈魂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今天我想談談「批評者」。你身邊有沒有一種人,開口沒有好話,不是耳提面命,就是災難預警?

「這樣做好嗎,別人會怎麼看你?」

「不是我愛說你,可是我覺得你真的想太少了,長這麼大了應該要成熟一點。」

「如果你不聽我的勸就去做吧,失敗了不要說我沒有提醒你。」

跟他們相處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壓力很大,你說的話,他大部分都不會同意,甚至拿出和你相反的理論/權威來壓你。久了之後,你已經放棄跟他爭執了,反正你說什麼,他都會反對你。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批評者」: 吹毛求疵的背後,是失去安全感的靈魂〉

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告別「有名無實」,因為你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有時候真的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有名無實。老闆給你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職位,卻沒有給你相對應的薪水,然後告訴你能者多勞,你做的不是很開心,卻被這個職位給套牢。

婆婆在你進家門的第一天就說「我把你當女兒看」(孔祥明,2001),後來你終於明白,這真的是最諷刺的謊言,如果可以,你寧可她沒有說過這句話。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告別「有名無實」,因為你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海苔熊談心靈綑綁:破除「應該」魔咒,為自己放手一搏!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不知道你身邊是不是有這種人,總是擔心自己做錯事情,總是害怕會妨礙到別人,心裡面有一個「內在江東父老」,儘管他不住在長江以江東,那裡也沒有父老,但和他在一起做事情的時候,總會覺得綁手綁腳。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心靈綑綁:破除「應該」魔咒,為自己放手一搏!〉

心靈蛻變學:如何擁有幸福?人生劇本的改寫練習。

作者:Athena老師

我們經常會聽到『自由意志』,可是究竟什麼是自由意志,簡易來說就是由你「個人」的自主、勇氣和力量,意志選擇與你一生相關所有的人事物,最後獲得幸福。

親愛的在帶領「蛻變之旅」的個案中,經常會遇到女孩們來探討有關『感情』議題,想一探究竟為何總是無法找到好的歸屬,為什麼每一次戀愛,都會遇到相似的男生和關係模式。其實心裡渴望著被呵護,被照顧,但總是會默默成為如同『母親般的女友』,然後全然「無條件」地寬容著,愛著,認真且包容去照顧對方。

閱讀全文〈心靈蛻變學:如何擁有幸福?人生劇本的改寫練習。〉

心靈蛻變學:釋放潛意識創傷,讓人生Reset

作者:Athena老師

親愛的,過去的你是否隱藏很多小秘密在你的心裡無人知曉,經過多年也許你覺得這些都該是過去不存在了。

其實,你的小秘密不曾離開而是悄悄進入到你的潛意識裡,我曾以為過去那段婚姻中的創傷在我離婚後透過自我療癒已經全然釋放,然而卻在與現在男友相處中察覺原來我的傷痕並沒有完全療癒,還有部分的創傷仍然存在,即便我們一開始相處時就努力協助對方為過去的感情創傷進行療癒仍感不足,這創傷記憶導致我們在相處中漸漸出現爭執,他怪我,我怪他,兩人都很心煩,我們彼此雖都察覺到感情中的氣氛漸漸改變,卻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這之間當然我們也透過多次不斷溝通協調,認真去傾聽對方想法跟感受卻徒勞無功,怎麼會這樣呢?

你的感情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過程,明明一開始相處非常愉快也很順利,接著當你全心全意投入這段感情與對方相處,越相處下去越發現,怎麼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斷湧上,與你過去戀情中某段情境感覺是否雷同!!這時你一定會聯想到他會不會跟前任或前前任一樣做出傷害你的事,有發現創傷記憶不僅讓你受害者意識不斷放大,同時這恐懼感漸漸地侵蝕你的心智,也悄悄影響著你與他的相處關係,你開始批判,攻擊對方或情緒上莫名的焦慮起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別害怕,這是過去創傷記憶的自我保護系統啟動了,也許你心裡明白現在的他與過去幾段戀情是截然不同對象,可你就不由自主陷入創傷記憶中,將現任假象成前任的他,這時當你陷入無法處理時,你開始質疑自己是否適合戀愛或對象是否適合我嗎?最後你一定會對感情充滿挫折,接著造成你想要逃離這段感情,親愛的,這時我們請你冷靜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想想究竟我們該怎麼面對過去創傷記憶呢?

別讓自己陷入過去創傷太久,這無關乎誰對誰錯,只是這傷痕記憶讓你印象太深刻了,你遲遲無法從過去抹去傷痕導致當下的失衡,這些無意識下的行為都是我們潛意識啟動經驗的反射動作,每當你不想再去經驗這個感覺,也不願意再去經驗這個感覺,你就將專注力放在這些創傷之中,潛意識記憶就重新被啟動,一但啟動保護程式系統你就被拉回到心智層面,然後你會連結到過去的創傷,接著就容易失去判斷,若再加上你當下沒有意識到這來自你的潛意識內,導致你的感情處理會跟過去以往一樣方式處理。

不過請別過於擔心這個狀況,我們還是可以處理的,請你保持覺知去察覺當下的『你』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及情緒?而當下這情緒跟感受讓你聯想到什麼事件或人?這不單單是過去的感情創傷,更有可能來自於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不論這感受來自何處,請直視面對創傷來源人與事,深刻瞭解影響著你的感受與情緒,讓你糾結那麼久走不出來最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因為在家庭中你是最不得疼愛的那個?導致你不斷尋求愛,還是你總是付出很多卻得不到實質回饋,又或者你的期待一再落空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相信面對創傷記憶是非常不舒服的,此時此刻的你是否已經淚流滿面或是充滿憤怒及怨恨,親愛的我們非常能懂你此刻的心情,就如同我一樣,在面對這些創傷過程也是相當難受,一提起過往即觸動了傷痕記憶。依然會淚流滿面。只是,我清楚明白擺著放著只是時間上的拉扯,終究我還是得要面對及療癒,唯有勇敢面對才能將心重新打開,現在讓我們一起面對吧!! 

開始啟動我們的療癒過程,現在我們試著回想一件仍然讓你覺得痛苦的事,注意自己有什麼感受。

假如回憶這件事的時間夠久,還會讓神經進入『戰或逃』狀態,你已經不知不覺被潛意識帶入你聚焦破壞性影像上,這種情形和意識層次的負面想法和影像一樣,所以當我與男友相處時,一但他因為一件小事就發脾氣時,同時我的破壞性影像就啟動回到過去與前夫相處時他的憤怒及感受,然後我就會聯想到男友發脾氣等等可能會有更大的衝突發生,這並不是男友的行爲而是前夫行為讓我反射在男友身上,所以我下意識就拒絕溝通,因為我不想爭吵,此刻我只想逃開目前衝突中,因為我內心是充滿恐懼感,察覺到這恐懼感的同時,我意外發現『拒絕溝通』這下意識行為竟然來自我原生家庭我的母親,從小只要我沒有順從母親,她生氣的方式就是以不理不睬來表達他的憤怒,在我渾然不知的情況下,母親的行為模式,就這樣進入我的潛意識內,所以當我要表達我的憤怒時,下意識我的行為模式,就與我的母親一樣採取冷戰並拒絕溝通。懂了嗎?

我們只是要釐清這件事的根源,針對根源來療癒,才有實質效果。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如何療癒?

所有破壞性的影像都來自於『心』的記憶,而療癒的那把鑰匙便是『愛』,充滿愛的記憶可以將療癒能量送至全身,所以當我決定療癒關於過去創傷痕跡所帶來的困擾,我必須先讓愛的能量頻率注滿全身,在這高能量的狀況下,進行我個人的療癒,我冥想關於我的母親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她排行老么,我外公在她八歲時候就過世,所有重擔落在我外婆跟大舅舅身上,外婆生了7-8個小孩,在經濟與教育雙重壓力之下是無法兩全,所以我的母親在匱乏愛的情境下學習長大,當上母親後同樣的壓力落在她身上時,她潛意識自然開啟模仿行為…。

親愛的,每個人的創傷記憶由來都不盡相同,然而處理方式巧妙不同,可是你願意先幫自己一個忙嗎?先來個簡易的『自我療癒』如同上述方式,你可以讓自己在非常舒服情境下,透過剝洋蔥的方式慢慢的向自己內在探索問題根源,一點一點慢慢來,千萬別過於著急,再過程中一滴一滴地將愛注入內在去善解與包容,你會更快從創傷記憶中走出來,當你敞開心接受這樣的療癒方式,外界的幫助會更有效益。

延伸閱讀:肯定語:我值得好好談一段感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陪伴的實踐:你所付出的,終將回到你身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今年的我在努力實踐一件事:「陪伴」。什麼陪伴?陪伴渴望被陪伴的人。

有時候跟朋友談起,他們會說:「你的工作不就是陪伴了?陪伴需要幫助和成長的人,陪他們走一段路。」我說:「是啊!我的工作是陪伴,但我並沒有進入生活裡陪伴。」他們有些困惑,接著我繼續說:「過去一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包括你們所說的『陪伴』,也投入了很多時間在充實自己,但總括來說,我發現我少了生活層面跟『他人』的陪伴。」「所以我為今年許個特別的改變願望,我希望我可以在生活去陪伴。」

閱讀全文〈陪伴的實踐:你所付出的,終將回到你身上〉

楊瑞玉心理師:想戀愛,先打破單身的平衡狀態

作者:楊瑞玉 Rae 諮商心理師

接觸過許多單身男女之後,發現會長時間單身者,通常維持一段時間的單身之後,自然在生活中找到新的平衡狀態,偏向單純規律,每天上班下班,每週或許偶而運動、跟朋友碰面等休閒娛樂,享受著平穩安靜的生活。若不是渴望親密,或無法承受家人期待,非得找個人結婚不可,這樣的單身平衡狀態,其實是輕鬆愜意的。

閱讀全文〈楊瑞玉心理師:想戀愛,先打破單身的平衡狀態〉

身心平衡學:在呼吸中,找回情緒的平衡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小美最近因為工作不順利,導致身心壓力大,最後無法穩定出席、準時到公司而被資遣,雖然已經離職一個月,小美依然非常的挫折而消沉,常常想起在離開公司前的那段日子,整日加班工作,但老闆卻對自己交出去的計畫和報表結果屢屢挑剔,不管怎麼樣做,好像都到不了老闆期望的標準;最後,老闆完全沒有看在小美過去工作的績效和努力,毫不留情地公開在公司怒罵小美,指責她不適任,之後就要她立即離職離開公司。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小美垂頭喪氣地走進會談室,駝著背瑟縮在椅子上,一邊說著這些令她覺得難過、丟臉、羞辱的事件經過,一方面又說自己已經好幾個月都無法安穩地睡覺,經常多夢,白天腦袋總是像跳針一樣,無法控制地出現那些曾經發生的場景和老闆的話。

我請小美安靜一下,試著去感覺自己的呼吸的節奏和狀態。小美才發現,原來胸口一直有種悶、緊的感覺,讓她覺得無法輕鬆地深呼吸,每一次呼吸的深度,大概就只有到胸口的上半部這樣。不過,我卻給小美正面的回饋,鼓勵她:很好!妳現在發現覺察到了,但不要刻意去用力或是改變呼吸,就只是先發現感覺到就可以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我們有強烈的情緒時,例如,焦慮緊張、憂鬱、害怕、恐懼等,這些都會影響和改變我們呼吸的品質(包括:頻率、深淺、鬆緊,也就是呼吸的速度快慢,一口氣可以吸到多深,以及主觀感覺自己呼吸的輕鬆程度)。當情緒影響到呼吸品質的時候,也同時影響我們的身體姿勢。小美因為挫折、低落、難過的心情,促使她總是蜷縮自己的身體,並且總是駝背,這樣的姿勢習慣,更加壓迫到小美的心肺活動的空間,導致呼吸不順。於是,在情緒、姿勢習慣影響到呼吸之後,不良的呼吸品質又再次回饋給身體和情緒,讓小美的身心處在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

因此,當小美開始覺察自己的胸悶和呼吸短淺之後,我請她開始做簡單的身體掃描,邀請她讓自己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找到他們各自舒服放鬆的姿勢,然後請她自然而輕柔的呼吸,並且每一次的呼吸中,帶著覺察,去感受身體被椅子承接的感受,和身體接觸椅子與地面的感受,感受到支持和穩定,藉著呼吸,讓自己更多沉放、安心地交給椅子。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練習之後,小美說,她很久沒有這樣安心放鬆了,雖然不知道為何在呼吸練習的過程中,會有難過的感覺,但卻覺得在這練習裡,身體和心裡都比剛剛一開始會談時,要舒服放鬆很多。

呼吸,帶給身心的療癒和改變,是令人驚豔,超乎理智中的認識。只要你願意聽聽身體和感受,他們會帶你進入一個未知和豐富的領域!

 

延伸閱讀:身心平衡學:讓呼吸,啟動內在療癒的力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身心平衡學:讓呼吸,啟動內在療癒的力量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你知道一個好的呼吸,可以帶給身體多少的療癒嗎?

每回在駐診諮詢的時間,總是會有當事人告訴我,他已經焦慮又失眠了好幾天,即便吃了精神科醫生開的藥物,還是覺得並沒有很大的改善,緊張焦慮的感覺還是常常存在,時不時還會覺得胸悶或心跳很快,然後又覺得醫生教的腹式呼吸並沒有對情緒和放鬆有明顯的幫助。

但,當我請當事人示範他們的腹式呼吸方式時,常看到他們”十分地”努力呼吸,明明是要讓自己放鬆舒服的,但卻”用力地”要讓自己的身體和肚子隨著呼吸的韻律來動,做對了覺得好累、好不放鬆,做錯了,反而更加呼吸短淺和焦慮,甚至換氣過度。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焦慮、緊張與放鬆,是一個相對的、彼消我長的關係,我們本能中很難同時感受到兩個對立的情緒存在。因為兩種情緒狀態,歸屬於兩個不同的神經系統管理,而他們本身就是一個彼消我長的關係,那就是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系統。當我們要面對挑戰和壓力時,交感神經幫助我們能夠有力量和速度來反應外界,但不幸的是,如果一直處在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導致交感神經持續工作而不停止,最後可能會變成無法控制地繃緊神經,然後身體僵硬痠痛,失眠這些症狀隨之而來,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了。相對的,深沉的呼吸是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有效辦法,當呼吸開始啟動副交感神經,身體就會逐漸回到放鬆修復的狀態,焦慮亢奮的情形也會隨之下降。

 

另外,由於交感神經是要幫助我們能對外界產生立即反應,所以處在交感神經狀態比較多時,是一個注意力向外界發散的狀態,但當處在副交感神經狀態比較多時,身體回到放鬆休息是一種注意力向內的狀態;在現代緊湊忙碌的生活裡,我們很習慣注意外界,僅剩的空閒時間也被3C產品填滿,於是我們逐漸忘記怎麼樣可以回到真正放鬆休息、注意力向內的狀態;而不斷地注意力向外,失去轉換的能力,結果就是讓我們的身心經常處在一個消耗的情境中。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該如何開始一個好的品質的深呼吸呢?只要找一個安靜的時間、環境,安靜下來,去感覺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覺,把覺察打開,調整自己到一個舒服安靜的狀態,然後繼續去覺察、感覺身體每一個細微的感覺,呼吸也就自然而然深沉起來。

所以,一個好的呼吸,可以對情緒安定、身心放鬆、修復精神都有明顯而具體的幫助和療癒;況且,呼吸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更應該要善加利用這個最天然有效的方法來照顧自己的身心!你,今天深呼吸了嗎?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告別心理創傷:四個關鍵對話帶你療癒傷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建立心理界限:退出父母的戰局,好好當個孩子。

作者:吳姵瑩Chloe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當我們在談論孝順時,有時候我們會忽略情緒和情感的流動,怎麼說呢?

其實我相信每個人在家中,都容易有一個與自己比較親近的父母一方,有的人是跟父親親近,會自稱自己是爸寶,有人是跟母親親近,便自稱自己是媽寶。我們很容易在家中傾向於支持其中一方,他可能是較弱勢的或者看起來較辛苦的一方,他可能也會是較理性或者會講道理的一方,但可更多情況還是有一方會過度照顧、付出或者擔憂的一方,而這角色絕大多數會是母親。

所以經常有人在回顧自己人生時,經常感覺到和父親脫節,甚至更多的人是一直在對抗父親,或經常與父親唱反調的。

可是親愛的,你有時候一定也會困惑,究竟為什麼跟父親就是這麼不合,你覺得他嚴厲、有距離感,你覺得他不懂你或者老古板,可是當你跟他真得起口角或肢體上的衝突時,你的母親通常會跳進來跟你說:「喂喂喂!他是你父親!他也是很關心你的,只是他不懂得表達。」

然後你感覺到一種背叛是:「奇怪,前幾天你不是在跟我抱怨爸爸對你大小聲,又嫌你煮飯煮得不好吃嗎?你是沒看到我在為你出這口氣嗎?好啊!那你下次可以不要再跟我抱怨你老公了嗎?」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你會發現父母不合,或者總是吵著不停,似乎已是一種他們相處的模式。你也逐漸發現你其實不管怎麼介入都無法改變他們,你不管怎麼敵對另一方,並不會讓他們更加幸福,在鄭進一所寫的家後歌詞裡,他是如此淋漓盡致地寫著華人夫妻相處裡的現實…

「阮將青春嫁置恁兜 阮對少年跟你跟甲老  人情世事已經看透透 有啥人比你卡重要  阮的一生獻乎恁兜 才知幸福是吵吵鬧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可是親愛的,對身為孩子的你們而言是痛苦的,吵吵鬧鬧對孩子向來不是幸福,而是一種心靈的折騰,因為它喚醒了兒時的驚恐與不安。但往往因為看久了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我們會不自覺的想要當母親的戰友去對抗父親,或者我們要當母親的閨蜜、傾聽者而我們再也困難用中性的眼光去看父親,更可怕的是,有時候我們覺得困難去愛他、尊敬他,而每一次在電視中看見的父子與父女相處的溫馨畫面,總是心中情緒翻攪著,悲傷或怨恨為什麼自己的爸爸做不到。

其實孩子都有著對父母的忠誠,而當我們依賴母親,或成為母親的依賴者時,靠近父親或者聽父親的話,我們會痛苦地體驗到忠誠感撕裂,同時備感矛盾斥責自己不孝的罪惡感,而總是無所適從。

親愛的,是時候畫出界限了,當你清醒地看見你不斷進入父母的關係中試圖紓解他們也好,或者拯救他們,請你有意識地退出戰局讓他們可以正視自己的關係,讓矛盾與衝突的情緒在他們彼此間流動即可,為自己劃分界線不再去承接他們的情緒。因為當你「完美」「盡責」地承接母親的情緒,父親就輕鬆的退後不需要想著如何安撫母親,更不用想著夫妻找到共識與合作的方式,繼續吵吵鬧鬧下去,因為有稱職的橋樑,父母也不會花力氣去聽懂彼此的親密需求,而一直活在不幸福中。

而當你能真正的退出,你才有機會中性的看見父親,並體會父親的愛,做回親子關係中的孩子,而親愛的,這份愛的看見與體驗將會是你生命裡很多事件的解答。

 

延伸閱讀:單身不是妳的錯:親愛的,妳已經嫁給父母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建立心理界限:華人的緊密關係,其實是共生現象?

作者:吳姵瑩Chloe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上個月去中國的時候剛巧買了《巨嬰國》這本書,在家族治療的領域裡,剛好聽到有人評論中國心理諮詢師武志紅的這本書,我到了蘇州誠品時,就立刻把它買下來拜讀。

翻開書之後我倍感驚艷,因為他的確整理了整個華人民族裡何以產生「巨嬰」現象,多數人在情感模式裡的「共生」現象,你就是我,我還是我的「自戀」,容不得他人跟自己有不同意見的「自體性」,總是企圖吞沒他人所有物、甚至思想的傾向,描述之貼切,也幫我統整了我這幾年來所看見的現象。

http://gty.im/169260449

他提到華人家庭裡的八大鍊鎖,為何家中總是有缺席的先生,佔有慾和總是干涉孩子的母親,反映了華人家庭思維裡重視親子關係,忽略夫妻關係的弊病,而導致許多不快樂也不健康的家庭,也造就了許多媽寶,還有痛苦孤單,無法融入丈夫家庭的媳婦,但這一切也來自於我們的「巨嬰」思維中,不容許別人介入自己所屬的關係裡,而讓家庭更容易生病。(推薦閱讀:失控的母親背後,是孤單的太太

那天我搭滴滴打車時,司機知道我是台灣人時問了我這個問題:「你們台灣人還在搞台獨嗎?」我納悶著他為何這麼問,但我只是回應他:「我們沒有搞台獨,台灣就是台灣,台灣是一個國家,台灣人擁有屬於台灣人的意識。」接著他告訴我一套他的理論,說著如果台灣沒有守護好,韓國沒有守護好,中國就會有危險,美國很可怕,會把中國給吞沒,所以台灣是中國的,香港是中國的,西藏也是中國的,全世界都是中國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時我還沒看「巨嬰國」,我大概只能評估這裡頭的思維充滿了恐懼,害怕失去現有狀態的恐懼,不相信自己的國家夠強大到可以保護自己的國民,或者不相信自己的價值而需要透過吞噬他者來證明自己的國力。但當我讀了「巨嬰國」之後,卻更清楚看見,這是一種心理意識的渾沌狀態,沒有分化出你我的差異性,因此全世界只有「我」,只要與「我」不同的聲音、民族都是「非我」,也就是敵人且具有威脅性,而這也是何以在中國歷史裡經常渴望「統一」,而歐洲的版圖一直都是多國並存。

在西方能夠容許「他者」的存在,並且尊重差異性,同時也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性,卻也因為尊重而更能理解彼此,然而東方強調關係的同時,消融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更吞沒了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而造就許多扭曲的關係模式,孩子與母親共生而結婚時覺得是背叛,先生與太太共生而彼此牽絆犧牲無法去追尋夢想,為了綁在一起,也綁架了自己的夢想,活在一起看似安全有連結,卻怨懟彼此又需要彼此的關係裡。
親愛的,這一切並非無解,而其實只要在自己身上的鍊鎖斷了,很多事就解開了,當我們願意去認識自己設立界限時。

購買連結:《巨嬰國》

延伸閱讀:你不是不夠好,而是他們眼中的你不夠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擁抱內在小孩:指責他人,不會讓你比較好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當你一次次承受個孩時傷痛的記憶時,我相信那種感受是痛苦的,有很多人仍然在夜深人靜的片刻,經驗著小時候創痛的陰影,而讓自己焦慮不安。

我們是需要承認傷痛的,如果你曾經有明顯的受傷記憶,或者你感覺小時候被忽略,也有可能你小時候被過度溺愛到充滿限制與窒息的愛,其實都會讓你在成長的過程裡無法真正擁有自由和快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因此我想討論的,是你的「注意力」。我們是人,一群精力、時間、情緒都有限制的人。

當你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他者」身上時,你會失去更多控制感,並且積累更多因無力改變而生的憤怒,一來是你無法改變的過去,二來是你無法改變你現在的父母,三來是你不一定有辦法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憤怒,而更鬱悶在心,可是你又對受傷的過往憤恨不已,可是你還是沒有出口。

而當你將注意力投注在他者,你在生活中你依舊放大檢視他的所有行為,你會發現你容易看見父母忽略你說的話,你感受到父母還是使喚你不在乎你的心情,你知覺到在他們心中總是另一個孩子比較重要,然後你會奮力掙扎,說出自己的看法,企圖扭轉你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在企圖抹滅心中那個「沒有被好好呵護的孩子」,因為只要父母對你改觀,你就不再是過去那受傷無助的孩子。

我們都存在著這層奢望,企圖用行動證明我們存在的價值,卻在一次次失望中,我們更否定自己的價值。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你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內在,看見那位受傷的孩子,你就有機會開啟心中的對話和療癒,你也能真正鬆開綑綁多年的情緒和傷痛。

你可以開始問自己「感受與情緒」。「被忽略是什麼樣的感覺呢?」讓自已在這個感覺中停留。

接著你開始靠近自己與理解自己,即「同理」。「那種感覺一定很難過也很生氣!」讓自己跟自己多一點對話。療癒中最強勁的力量,是自己也可以懂自己,也就是所謂自我和解。(推薦閱讀:與自己和解,化解生命的傷痛

我們總在期待讓我們受傷的人,給出安慰我們的話,或者有一天他覺醒一般的告訴我們,他開始看見我們的重要性,他很遺憾過往說的話做得是帶給我們的傷痛,但往往我們在等不到的落寞裡,陷入長期的憂鬱和困擾,而忘了其實我們是可以帶自己走出來的人。

親愛的,不要改變他人,也不要等待他人改變,這只會讓你落入更失控的心境裡。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改變自己,調整自己的視框,接納自己的情緒,唯有我們讓窒礙的情緒流動,我們才能有更多力量去推動身旁的人,就從你身上開始。

延伸閱讀:讀懂心理諮商:我們都在與自己生命磨合的路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改變的秘訣:你渴望得到的在於你願意付出多少!

親愛的,改變這一條路不會是輕鬆的。

這次帶領為期一年的改變小組團體,這一群學員都能體認到並且邁向改變的路上,有人想改變的是自己的健康和生活習慣,有人則是想調整自己的人際模式,在小組裡,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因為很多人有著相似的困境,也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

但是別忘了,宇宙的法則是講求施與受平衡的,我們渴望改變,就不要坐著等待別人的關心,我們可以成為那個帶給他人關心的實踐者,改變自己,去給出自己的時間和心力,去除他人的孤單,而我們也會獲得陪伴,這是我在小組裡提醒大家。

我們都處在忙碌的社會裡,過著忙碌的步調,我們總是有太多理由和藉口去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卻也在同時暗自啜泣自己怎麼總是孤單,怎麼都沒有人想到自己。也許我們在改變的路途上偶爾需要指引,但更多時候我們其實需要的是支持。

所以親愛的,如果你也是個為2017許下心願的人,也許你參加夢想版的課程,你說了你想達成什麼願望,你購買了桌曆,都邀請你:

渴望他人支持,就開始給出對他人的支持
渴望他人認可,就開始給出對他人的認可
渴望他人陪伴,就開始給出對他人的陪伴

 

當然等的別人對自己好,不如你先對別人好,但更別忘了,你也要對自己好,如此我們才是行走在宇宙法則上,施與受平衡外,我們也可以內外平衡,恆久的改變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愛的不安全感:愛的最高極致,是你認可也擁抱自己的不安與脆弱感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有深刻愛過人的感受嗎?」我問著。

「那是什麼感覺?」你有點困惑又擔憂地問著我。

「那是一種脆弱的感覺。」我回答你。

最近我跟很多人討論到脆弱感以及愛的連結之間的相關性,越來越意識到,很多人在愛與被愛的接收和給予上,有很大的困境。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有太多人渴望被愛,卻又害怕被愛之後的失去,甚至被愛之後在愛裡需要去妥協,也有太多人害怕展現愛,總是需要承接足夠多他人的付出,才願意一點一滴的放入愛,因為他害怕如果付出又不被接受的自己,會羞愧無比。

所以我看見一個個渴望愛的人,用厚重的殼包覆自己,害怕展露自己對他人的需要,更恐懼自己依賴他人後成為他人的累贅,就不再是那個「獨立自主」的人,而往往他們已經擁有很棒的生活和工作,卻擔憂跟人連結後情緒帶來波動,或生活將有另一個不確定因子而讓人不安。

而親愛的,「脆弱感」的連結,跟信任一體兩面的,而這裡的信任並不是,「我相信我另一半對我很好,他絕對不會偷吃」的那種信任,而是「我知道我對你坦誠我的孤單跟害怕,你不會離我而去」或者「我知道我在我無助難受的時候,你總會在那裡」。並不是要你在關係開啟前就立即展露脆弱,而是你需要去感受當你在關係中如此呈現自己時,你可否面對這樣的自己。

可是親愛的,有的人難以承認與開放自己的「脆弱感」,有的人則是一直「很脆弱」,這種情形不僅無法用脆弱感連結他人,反而用脆弱感控制或嚇跑他人。(推薦閱讀:勇敢不是一直堅強,而是迎向自己的脆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寶貝,我家有蜘蛛,嗚(大哭)你快來,嗚(更大聲)不行我好害怕,你一定要現在過來陪我!」或者「你不要離開我,你離開了我怎麼辦,你要我怎麼活下去,難道你要我去死嗎?」語帶威脅的對話,就是我們心理學上常說的「情緒勒索」,增加對方的罪惡感。

當你過度渴望被愛與被照顧著,就會大量使用「脆弱感」去討拍,或者要求他人有義務去醫治你的傷口、陪伴你的孤單,否則就不是愛你的時候,這份愛只會越來越沈重,到最後只剩下責任,而沒有一絲親密與熱情。

過與不及地展露脆弱感都讓連結變得困難。

所以不論你是哪一種,都邀請你停下來感受:

1.最近一次不安的感覺是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

2.最近一次讓你心情沉悶、低落是什麼時候,你又做了什麼事?

3.當你這樣的感覺發生時,你都怎麼對待身邊的人?躲起來、迴避他人?還是抓住人不斷討拍?

http://gty.im/188051833

當你越來越能面對自己的不安和脆弱,承認他們的存在並且學會關照它們,你就能減少對自己這些感受的厭惡和羞愧,而害怕讓另一半看見這樣的自己,總是很多事情都自己扛著,反而你們的關係不會只停留在表層,而有機會更為深化地關心彼此的深層感受。

同樣的,當你越來越能照顧自己的不安和脆弱,你就不會將這些情緒投射到其他人身上,認為是別人的狀態造成自己不舒服,你會開始反思自己更看見自己的習性,而鬆開緊抓著他人的雙臂,讓愛多了更多自由和空間,因此你們的愛可以更輕鬆也更深刻了。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穿越恐懼,讓我們真實去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愛情成功學:勇敢的愛,是讓對方懂得你的脆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給另一半安全感,不是告訴他你有多愛他,而是告訴他你有多害怕失去他。

親愛的,這就是在親密關係中「脆弱感」的分享,你可能會很訝異,這種脆弱不是更讓人感覺不安,誰想去愛一個怕東怕西的人?當然我們並不是要你把所有的恐懼焦慮丟給另一半,而是去正視自己對愛的恐懼,也去讓對方懂得你的恐懼。就因為脆弱的呈現,讓人有更深刻的連結感,讓人感覺自己是真正地愛著一個人,而不是努力攻克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推薦閱讀:【好文分享】消耗親密關係的五大「不安」症狀)

然而在關係中最困難的,卻也是分享脆弱感,「我很想離職,而我好擔心你不支持我」、「我很想獨自一個人旅行,而我好怕你因此而生氣」。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我們越害怕分享脆弱感,就越害怕去愛,就越害怕失去,自己沒有安全感,也無法給他人安全感,雖然表面上看似無所謂,看似我不需要親密感也不需要連結。這種情形最容易看見的是情場浪子(女),或是情場剩女,「即使沒有你,我還有別人」或是「即使沒有你,我也可以過得很好」成為他們的信仰,也阻礙他們對於他人創造深刻的連結,因此他們身旁的伴侶,或者試圖要與他們建立關係的伴侶,就會處處碰壁(或者碰到他們的心牆),而帶回一身的挫敗(或傷口)。

 

他們往往難以承認,也許過往受傷的經驗讓他們痛定思痛,不再允許自己在情感中受傷,但同時也限制他們愛人與被愛的能力,也許他們雲淡風輕地描述人世間的小情小愛,卻也容易看見他們因為缺乏深刻關係的連結而必須所有事情都看似完美與堅強,因為沒有人可以真正成為他們的避風港,有時候包括他們自己,因此越是害怕脆弱的人越是孤單,就越需要很多人陪伴,卻又不斷替換伴侶,而未曾真正擁抱和理解自己的孤單。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情場剩女或敗犬可能也具備相似的特質,只是在他們認為寧缺勿濫的心中其實也害怕展現他們對人的需要,猶疑在「我真的可以相信他嗎?會不會我相信他之後我又失去他」,而一邊覺得自己生活很棒不需要別人,又不希望因為他人妥協自己,卻同時陷入自我價值的懷疑中。真正的勇敢與自信,是相信「即使我現在相信這個人,而這個人他離開了,也是他的選擇與我的價值無關,而我現在信任我的選擇,我信任即使沒有另一半的我也是美好的。」

親愛的,當我們擁有這樣的勇敢和自信,就能向他人敞開自己,也可以自由地接受被愛也接受不被愛,自然也能自在地分享內心深處真正的情感和擔憂,用脆弱與柔軟的心與他人連結,就能創造深刻與成功的愛。

 

延伸閱讀:我想好好愛你,可是我沒辦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擁抱內在小孩:感受傷痛,以愛療癒遺棄之苦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童年發生的事情還會影響著我們,究竟他又會怎麼影響我們呢?往往在我們探索與療癒內在小孩的時候,開始去意識到生命裡總是出現重複的經驗,而發現時其實會感覺很痛苦,原來我們已經一次一次受困於相似的場景,又一直無法找到出口。

你說什麼相似的場景呢?像是每當我們經歷與他人別離、分手,或者身旁有人過世等等,如果兒時有相同的經驗卻沒有被療癒,就會再一次經歷童年被剝奪與遺棄的感受,這樣的體驗可能會讓你感到熟悉又陌生而恐慌不已,但同時也帶來一個與自己內在小孩接觸與連結的機會。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童年經驗中,多多少少都有被遺棄的記憶,這是成長之必然,也是受傷之必然。因為傷痛太重,所以我們的生命能量會試圖從傷痛的攻勢中復原,然而在我們重新意識到之前,療癒是不會發生的

對於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而言,被遺棄所帶來「失去照顧」、「不被愛」、「無法生存」的恐懼,將會延伸至親密關係的「分手」或者面對「死亡」等離別的恐懼上。

當經驗到被拒時,所觸發的羞愧感、不安感與恐懼,讓我們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親愛的,是的,對於我們的內在小孩而言,遺棄的經驗是受傷的,但同時也是一個入口,讓我們去面對內在傷痛,讓我們可以與被遺棄的恐懼共處,並開始對生命臣服。

為了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找出傷痛如何發生的,並非最重要的事,但承認它確實的發生過,認出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卻是重要的,不管我們如何的否認、掩飾或彌補,都必須了解我們確實的攜帶著這些傷痛,選擇面對而非逃避,需要極大的勇氣。(推薦閱讀:如何面對心理創傷?三步驟帶你在傷痛中重獲自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Krishnananda與Amanda在以愛療癒恐懼的工作中,提供以下建議協助我們療癒內在受傷的小孩:
1.覺察與了解共存的傷痛
我們無法療癒自己感受不到或不理解的事物,對內在小孩而言,現在發生的是一個真實的被遺棄,很難一下子分解出「觸動事件」和「感受源頭」,因此很常發生的是,你現在感受被遺棄,其實這時的感受綜合著兒時被遺棄的痛苦感。

2.挪出接受恐懼和痛苦的內在空間
每一段關係都有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喚起被遺棄的感受,沒有人能夠真正填滿我們內在的空虛,有意識地去感受和覺察經驗被遺棄和被剝奪的痛苦,才能踏上療癒之路。除非傷痛痊癒,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3.尋求外在幫助
很多人在孤立中感受到痛苦,認為獨自堅強才是正確的,但這是一個孤單的假象,是恐懼和不信任。療癒是來自受傷時向外伸手求救,有了向外求救的勇氣,恐懼會隨之消散。

4.靜心
找時間給自己坐下來,緩緩呼吸,覺察內在,並告訴自己「痛苦已經來過,這次的痛苦也一樣會度過。」在吸與吐之間感受自己內在的疼痛,也陪伴自己,就能擁有更多內在力量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我們都可以成為有力量且成熟的大人,然而當傷痛被觸發,我們會瞬間進入脆弱無助又易碎的狀態,而感覺自己努力的一切都盪然無存,但事實是,只要我們可以懂得這些傷痛的來源,起身療癒也學會與之共存,我們就都會是自己最強勁的後盾,陪伴自己走過各式挑戰的人生的。

延伸閱讀:承認與釋放情緒,是療傷必經之路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勇敢不是一直堅強,而是迎向自己的脆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許多有情緒困擾的人,而當中有更多人,是因為他們討厭困擾他們的「情緒」,認為有這種情緒的自己太過軟弱,認為自己應該要更加勇敢和堅強,因此即使自己遇到生命重大事件,情緒的波動、難過或哀傷,都讓他們感覺不知所措,也讓他們感覺很痛苦,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無法應付情緒,一直希望自己是沒有這些「軟弱」的感受,卻不知道自己其實正在經歷生命陷落的階段,而這個階段的自己,是會感到脆弱的。

我很喜歡在TEDxTalk 上知名講者Brene Brown所撰寫的「脆弱的力量」,她提到人們對脆弱其中一項迷思就是:「脆弱等於軟弱」,但事實卻完全不然。

脆弱是…?
-陷入愛情
-承認自己害怕
-先說出「我愛你」,但不知道對方是否也一樣愛著
-連續失敗後,依然接受挑戰
-請求原諒

往往我們之所以會將「脆弱」與「軟弱」視為一體,是因為我們慣於將「脆弱」和害怕、自卑、悲傷、難過等黑暗的情緒聯想在一起,我們都希望掩飾或假裝它們不存在,但又無法否認這些情緒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際、工作。(推薦課程:【好文分享】焦慮不安的現代人:六件事帶你有效幫助他們

Brene Brown給「脆弱」下的定義是:一種不確定、沒把握又冒險的感覺,同時也是一種情緒衝擊。其實「脆弱」不過是所有情緒與情感的核心,去感受,就是展現脆弱。我們會將感受視為軟弱,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會開始無法容忍情緒,連帶也無法容忍脆弱。

無論是哪一種情緒,最好的起點是認識、定義與了解脆弱,因為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多脆弱,試圖以為自己絲毫不受影響時,更容易受到傷害。從感到害怕到體驗解放,脆弱都是一種對生命的放膽挑戰,而這樣的的結果往往不是勝利的遊行,而是靜謐的自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真正勇敢的人,是會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脆弱,承認自己處於生命陷落時刻的無助感,承認自己在情感關係中渴望愛又擔心自己受傷害,而因為承認與接納,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柔軟又堅強,因為我們在自我理解中對自己帶來療癒的力量,也在柔軟的過程裡,接受來自他人和自己的愛,這才是真正加速療癒的途徑。

延伸閱讀:如何面對愛裡的批評:讓自己快樂你們才會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大腦先生:超勵志單親媽媽—方馨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這是我們為八點檔一姐方馨進行心理分析,方馨這一路以來的生命歷程並不容易,年輕時結婚有了孩子,接著面臨倒債又必須扛起債務的壓力,身處這樣的環境,又是一位演員、媽媽、女兒的方馨,也承擔很多的辛苦。讓我們一起來藉由「大腦先生」的播出,更深入認識堅毅又柔軟的方馨吧!

方馨近年來步入婚姻,而在此之前她與女兒的關係一直讓她有很深的自責。我們都是從母親身上學怎麼當媽媽,所以方馨因為早期女兒出生的環境,讓她很難扮演像原本家庭中媽媽的角色,其實在潛意識一直覺得自己是不夠好、不盡責的媽媽,但其實方馨用自己的方法在愛女兒,不是傳統典型媽媽的模樣,她沒有煮飯給孩子吃,也沒有常常陪伴孩子,所以會有強烈的愧疚感,而她其實在避免讓孩子繼續承受她的遭遇,同時也努力重現兒時被愛的方式在女兒身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所以親愛的,其實我經常在實務工作中看見覺得自己不努力、不負責、不夠好的母親而很可能你就是被過往的價值觀綁架,你需要幫忙自己從「完美媽媽」的框架理解放出來,否則很容易因為自己的愧疚,帶來親子關係過度的寵溺。(推薦閱讀:【好文分享】成熟的人相互吸引!六種小女孩與成熟女人的差異。

在家庭圖的施測裡,方馨兩個家庭第一個畫的,都是男主人,在方馨心目中,男主人最大,她自己都是在畫面最後一個出現的。方馨嚮往的形象會是像父親一樣對他很保護,但又不喜歡被限制,而從現在看到兩張圖中的方馨都是坐著,很舒服的狀態,其實也象徵他渴望被照顧。

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渴望被照顧,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失去平衡,因為關係是一種給予照顧和接受照顧的平衡,而當方馨是坐著呈現自己時,一部分你的內在會有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因為這與她早期家中的父母互動截然不同,一部分也讓另一半承受較多的照顧責任。所以很矛盾是,她渴望像父親威權或霸氣的形象,卻又覺得自己在關係裡無法做到像母親照顧周到的角色,有時候自己也會感覺失落。

而關係中如果有失落的感受,就需要意識到並且化解,因為失落往往幻化成關係中的不滿足而開始會挑惕,有時候心理也會覺得為什麼對方已經做了這麼多,我還覺得不夠?這就很可能跟過往熟悉畫面不一樣,自己卻沒發現有關。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方馨家人對他的支持度很夠,家庭系統介入保護,哥哥幫忙處理債務的事情,幫忙養育女兒,甚至最後爸爸還要方馨回家住(之前住外面,怕債主上門討債),這些動作背後的意義卻是不相信方馨長大了,因此方馨也不相信自己長大了,她還一直是家裡沒長大的小公主。其實家人之間的互動是有互補性,當家人過度保護關照,也會讓另一個人失去成長且承擔起責任的機會,因此生活裡也會不斷接受相同的磨難。

然而公主也不是完全沒有成長的,以前男友負擔較多的家事,對方馨極其呵護,施與受是失衡的,現在的家務方馨也會分擔,她也在這段關係中學會了很多,學會了人要互相照顧,相信一直持續下去,會是很棒的事情。

親愛的,關於長大這件事,其實就是對自己生活的自主與獨立,當我們可以就這兩個面向完全獨立就已經太厲害了!
1.經濟獨立:
-賺錢、管錢的能力,你所渴望的物質生活,透過自己的力量爭取,量入為出並且不仰賴他人供給你物質需求。
2.情緒獨立:
-面對他人情緒的能力,有時候他人對自己滿意或對自己失望,我們都有強壯的心智去面對他們;面對自己情緒的能力,當你感覺脆弱和孤單時,我們有能力去面對自己也安撫自己,不用受制於他人的存在,也有能力去追尋自己所渴望的精神生活。

這樣的獨立和自主,將會帶來生命態度的成熟,同時也會帶來更多心靈的富足和自由!

 

延伸閱讀:心理師的自白:那一年,我解放了自己。

建立心理界限:如何卸下對方的心防,有效地溝通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相信你們有時後醞釀已久的談話,總是在一開始就面臨層層挑戰…

「我想和你談談我們之間的一個問題」
「你怎麼不先說說你做的那些好事?」
「我做了什麼好事?你說!」
「你….」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其實很多時候事情沒有非常複雜,造成複雜的主因往往是一方的防衛心太重,他害怕面對問題,甚至害怕被指責,導致無法順利展開溝通。長期有負面行為與負面態度的人,經常也是那種會讓問題繼續存在的個性,因為他們不願面對,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讓渴望溝通或被聽見的一方,在關係相處中處處碰壁,到處忍讓,最後完全放棄溝通。(推薦閱讀:如何自信溝通?剛柔並濟、軟硬技巧,讓你為自己發聲!)

以上的對話因為沒有聚焦而無法達成有效的問題溝通。
好的心理界限溝通的對話,應該是目標清晰,一次只討論一件事,以下是對話改進後的樣子:

「我想和你談談我們之間的一個問題」
「你怎麼不先說說你做的那些好事?」
「我知道我曾做過讓你不愉快的事,我也很願意與你討論,我們可以一個一個慢慢來,你願意先與我商量一下….嗎?」

我們需要去讀懂對方的防衛與恐懼,在第一時間對方的反擊其實往往是下意識的,當你隨之起舞,溝通就會轉向對方渴望的方向去,例如打迷糊仗,或者用憤怒要你閉嘴。因此讀懂對方的情緒,hold住對方情緒,抓住談話主題其實是需要練習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提供一些有效方法,幫助你聚焦在單一目標上:
-事前充分準備
對於對方的反應,不至於感到驚慌,而是接受這是對方個性的一部份,不期待對方會順著自己的心意,而不做任何反抗。當你接受對方是可以有戒心的,事情會好解決的多了。

-有限度地聆聽
讓對方可以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論點和立場,但當對方表達後,你也必須讓他知道,他同樣也要聆聽你的論點和立場。

-鍥而不捨地回到主題
以充滿愛的心去聆聽,在設身處地的體會過,要記得隨即回到主題。不要放棄!若沒有堅持,對方可能會認為只要稍微抗拒,就可以不去面對問題。

-讓對方的戒心成為議題
溫和的說明自己的目的是要與對方商量討論,並沒有要責怪,或審視她的行為。向對方保證,你和他是同一邊的。

-找別人練習
沒有把握的時刻,可以先找其他人演練,他們會點出你沒看到的卻是對方可能出現的反應,讓你在真正面對方時,不會一下子亂了陣腳。

親愛的,對方的防衛其實也渴望保護自己,我們都需要去理解何以他感覺不安全,何以他無法開放自己去對話,而不是對他的防衛指責,因為往往他也經歷過受傷才需要如此強悍地自我保護,願你們都在建立界限保護關係的過程中,也懂得保護彼此的尊嚴和情緒,創造更深刻的關係。

Reference《為溝通立界線-談判藝術技巧》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受傷的刺蝟孩子,等待被卸下心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29歲的徬徨:又困難又關鍵的一年。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其實一直有很多興趣,除了心理學裡面各式各樣的學派,我也喜歡閱讀宗教的典籍,從小就很喜歡神祕學,甚至近年來也喜歡看占星相關的書籍,而對我而言,它們都是認識人的一種途徑,也是不斷解釋人為何活著的智慧和知識。

有時候覺得很幸運,有這樣的機緣去涉獵這麼多的知識,雖然還不夠有時間去深入的瞭解(你們都知道這些知識多麽廣博精深的),但每次將這些資訊整合起來時,會感覺到強大的同時性和力量。

我想說說我在旅途中遇到的小插曲。
那天我在旅館遇到一個英國女孩,我看到她是個背包客,就跟她聊了起來甚至約她一起去吃早餐,我跟她說,她跟我以往看到的背包客很不一樣,因為我在她身上看到正經、優雅但又帶有點天使般的氣質,而多數的西方背包客都會發現身上有刺青、鼻環或唇環,或者頭上一定要邊上幾撮辮子。我試著要用形容詞描繪背包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妳的意思是說嬉皮嗎?」她說著。
「賓果!」我笑著回答。

我們天南地北的聊起來,因為我私心的喜歡英國腔,就覺得跟她說話很有趣,然後我們不自覺得來到為什麼開始當背包客,因為這是她辭職後第二個月的旅行,預計在東南亞旅行六個月,她很興奮但也看起來很迷惘。我就告訴她我這趟旅途並不是背包客,我參加十天的僻靜營,是我的休假,卻也是我的進修。

然後我們一邊吃個泰國的水果早餐,一邊開始聊起人生。
她告訴我她29歲,我一邊陷入我當年的29歲,我一邊用一種複雜的眼神幽幽地說…

「29歲,是困難又關鍵的一年」我搖著頭。
「真的!」她很驚訝我說出這句話。

可以想像的是,29歲的她,曾經是在非營利組織裡頭擔任專案經理的角色,從行政上去援助很多有困難身世背景的孩子,她覺得是很棒的工作環境,但她並不確定自己是否想一輩子這樣工作。
「是的,29歲很多人做了很多很重要的決定,結婚、離婚、換工作(而且往往換了非領域的工作,就是換跑道)等等,而其實很多人在28歲左右就開始感覺到生命的壓力,因為在占星學上有很重要的行運會開始磨練你,迫使你學習甚至迫使你去感受與思考!」我說著。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妳的父母支持妳的決定嗎?」我繼續問著她,因為我似乎感覺她才剛經歷一場革命。

「嗯…他們一開始不是很認同,但慢慢的他們開始去理解我了」她淡淡的說著。(唉!在華人的家庭裡頭不知道會有多嚴重的革命了!)

「那妳現在開心嗎?」我接著問。

「嗯…」她有點猶豫的表情…「我還在體驗我現在的生活!」她說著。

「真棒!妳做了一個很不容易的決定去跳出妳的舒適圈,重新思索妳的人生。我還記得我大概28歲半開始就陷入一種極度瘋狂的焦慮當中,一直擔心行運的考驗,而對生活充滿恐懼,一邊對未知感覺挑戰,一邊又對自己缺乏自信,而妳的人生究竟要往哪裡走,妳要走到哪裡去,光想到這些就感到疲憊。」我分享我的經驗,只看到她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接著因為閒聊我開始猜她在工作上喜歡什麼,有什麼樣的興趣,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模式,因為透過聊天我已經大概猜到她的性格,然後我接著問她:「妳開始寫部落格了嗎?」她有點驚訝,因為她說她已經想著這件事兩個多月,一直到最近才開始動筆寫了三篇文章。哈哈真是太美好的開始了!我也開始跟他分享了我這兩年來寫了近兩百篇文章,裡頭有我滿滿了成長和偏執,而一且都是很重要的生命累積,我回頭過去看覺得這一切都很值得!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跟她分享一些她性格的特徵後,因為我不確定她想了解的程度有多少,只給了他相關的網站讓她自己去玩玩,卻沒想到她當天晚上就傳了訊息給我…

「嗨Chloe!謝謝妳告訴我這個工具,我做完之後真的好準確,也給了我很多方向去思考,我覺得我現在邁向了解自我的道路上了!(笑臉)」哈哈,我真為她感覺開心,一來是她其實特性很明顯,但她自己不清楚,我猜測她應該是性格中的某兩種,而果真也測出這樣的類型來,並且在網路上她搜集到了很多關於她自己類型的職涯跟情感面向的描述,我想光是這些資訊就夠她消化好一陣子了,而看見她願意為自己進一步探索,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還不忘我們分開前,她問了我這個問題:「那可以如何快一點找到方向呢?」我想她也問出很多29歲生命的困頓。

「不要批判你自己,練習去欣賞你自己,欣賞你目前的生活與創造,欣賞你過往的足跡,欣賞你生命的累積!而我還是要告訴你,沒有捷徑,你還是要讓自己一頭遭進去感受那股強大和無助的迷惘,而練習一次次在迷惘中站穩自己的腳步,而告訴自己這裡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價值的,哪怕你現在看不到這些成果!」我堅定的告訴他。

「想做什麼就去做,一邊做一邊修正,雖然對你而言很困難,你總是希望自己準備好,而你只會不斷延遲你的理想,也會不斷懷疑你的天賦,甚至有一天你根本害怕實現它。所以當你開始拖延,告訴自己:『我還沒準備好!』你就要開始反問自己:『你在擔心什麼?』了。」我繼續說著。

親愛的,分享給你們我在旅程中的小插曲,而這個插曲扎實的喚醒我29歲的迷惘和徬徨,而到現在我卻感覺自己的人生不斷加速前進,都歸功於那時候願意讓自己痛苦地思考和摸索,即使是無助與恐懼,也讓自己去面對那個狀態的自己,並且同時不忘知識上的學習來充實自己,當然還有身旁很多值得尊重和學習的貴人不斷扶持。

而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都能為自己去創造這樣的環境,會有適合你的學習和啟發,也會有適合你的人來到你身邊,只要你們願意。

延伸閱讀:印度之旅教會我的事:原來擁有與失去,都讓人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建立心理界限:界限清楚了,關係才會更緊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兩個人在一起相處,最難避免的就是擁有不同的經驗、想法和感受,而差異性往往是帶來衝突的來源。

回想一下,是否曾有過發生衝突或不愉快的經驗,因為你無法將事情說明白,導致後來的關係變得疏離甚至敵對?我們都希望關係是緊密的、可以相互支持和依賴的,但可能過往我們說出口的經驗,讓我們被拒絕或被否定,因此對差異性就越來越無法表達。可是,如果心中藏著沒說出口的話、沒有提出的不悅,我們的心就會變得狹窄、自我限制。

例如:在妳家族文化裡,煮的菜沒有吃完,是對煮飯者的一種羞辱,而過往你看見爸爸都是如此羞辱媽媽的,而看見媽媽總是委曲求全,認為爸爸是家中經濟主要來源而悶不吭聲,妳也學了起來。(推薦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如今老公每一次吃完飯,也都在每一盤菜裡留一點,你深深感受到被羞辱,如同過往母親被羞辱一樣,妳開始委屈,甚至深信之前老公對你的「好」和「承諾」不過是表面功夫。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兩人面對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解除疏離感的第一步,界限溝通本身就是一種連結,可以將兩人之間的問題,帶到關係的光亮處,一同看見,然後一起討論。當妳終於鼓起勇氣去討論這件事,前提是妳清楚內心的委屈,希望在關係裡不要再受這樣的羞辱,妳決定提出來讓老公知道,結果你才發現,原來在老公家族裡,留一點菜給煮飯的人是一種尊敬。

然後妳清楚了彼此家族的差異性,妳回想過去日子裡因為妳的恐懼而感受的委屈,而在一次妳得到滿滿的愛和尊重,這就是我們都渴望的在關係中的深刻連結。

親愛的,界限溝通的過程中或許不會很愉快,卻遠比不斷被傷害、憤怒、矛盾的愛、悲傷等環繞的關係來得好!祝福你去敞開自己,說出心中的感受,創造彼此緊密的愛和連結。
Reference:《為溝通立界限-談判藝術技巧》

延伸閱讀:設立界限的三種困難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心理學療心室:在愛裡學會做一個孩子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青少年時期是我們建立自我認同—「我是誰」的概念很重要的階段,從房間的分配其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你的房間代表你的自我狀態,房門代表的是心理界限,也就是你可不可以決定誰可以進來,誰不可以進來;這件事情是你的責任或不是你的責任,你是否能做決定。在房間內的物品,代表一個人在空間裡擁有的聲音,像在有一些家庭裡媽媽的權力最大,就會在各個地方擺滿她的東西,為什麼?因為家人「允許」這件事發生。

因此我們去看靜雯的房間,雖然她有一個房間,但在國高中五六年間同時也是媽媽的避風港,因此她是不能(也不會)拒絕媽媽進來的,甚至後來房間裡越來越多媽媽的物品,因此媽媽的聲音、思想,甚至媽媽的心情都會成為靜雯很重要的一部份,甚至是責任,覺得她可以做就去做,也分不清楚哪個是自己的哪個是媽媽的,包括情緒與責任。(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為自己發聲,找回心中的公平正義

我們一般說太太如果對先生生氣,其實是需要直接面對先生,事情才會解決,但當她面對孩子時,孩子會當那個想保護媽媽的角色,有時候去對抗爸爸,或者去當溝通協調的角色,但同時孩子又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卻又覺得自己是重要的。

與父母的關係也因此帶來親密關係的矛盾,她其實很愛爸爸,但又帶著媽媽的視野去看爸爸,因此也會有憤怒跟不信任,因為經常看到爸爸讓媽媽難過,而親密跟歸屬的需求,她也會希望有人可以保護和照顧自己,在保護母親的過程中,練就靜雯有著強壯的肩膀,因此會很難相信人與依賴人,但有時候又很希望能夠再當小女孩那樣被照顧與呵護的感受,又同時擔憂一旦被照顧了會不會忘記自己?或者一旦承諾的關係,是否有餘力去照顧對方?是否自己有能力去讓關係是和諧和幸福的,而不會像父母一樣?

說到這裡,我其實已經在華人家庭中看見太多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父母關係的失和中,總是會有一個孩子「介入」父母的關係去「求和」,而這種壓力也只有當事人清楚,而周遭的人都習慣差遣他,或不能沒有他,而對女兒來說,最容易延宕的就是「婚姻」,因為身上的壓力,其實很難承受有另一個人需要照顧或需要負責任,而帶來情感矛盾的感受,又想靠近又害怕靠近,除了自己困頓難受之外,也讓另一半難以捉摸而帶來關係中的衝突。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所以親愛的,我相信很多人有類似靜雯的處境,而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透過各種方式不斷讓自己變好,而我想告訴你們的是,其實你們真得夠好了,而因為不可能的任務:讓父母「幸福」,而讓你害怕去擁抱幸福,也害怕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而忘了父母婚姻幸福與否,永遠是身為夫妻兩人的責任,而孩子因為心疼和不忍試圖拯救他們。

如果你準備好要卸下這個角色,如果你身旁的人也開始擔心你的幸福,如果你身旁的人總是認為你給自己太多壓力和責任,親愛的,請你就如實地做回「孩子」吧!你要記得,你是媽媽的女兒(兒子),也是爸爸的女兒,幫自己看見保護者/協調者的角色影響你跟爸爸的互動,也影響你去愛人以及感受被愛,當你可以如實的卸下保護者/協調者的角色,你才能清楚看見爸爸與媽媽對你的愛,謝謝自己一直以來在保護著你的家人,做回你孩子的位置,把自己愛回來,你愛人與被愛的接受器就能打開,在愛裡你就能感覺安全和自在了。

延伸閱讀:無法改變家人?有一種苦,是你覺得他很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好文分享】經常感覺自己失敗嗎?兩件事讓你找回力量重新振作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結果永遠都是一樣的—每次當你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感到挫折,你會再次回到自我批評的循環中,然後將那些使你動力盡失的負面能量趕出去,的確很困難,但不是不可能。如我說的,對於自我瞭解越深刻,就不只可以讓你知道你需要怎麼改變,也同時可以讓你更正向與開闊去接近自己。人們往往需要做更多,以幫助自己助長士氣,所以直接的建立自我接納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當人們對自己抱持著負面看法,碰到挑戰一下就被擊倒也無須過度訝異。每一個困難、錯誤或失敗都成為了他們自我應證的證據—「我無法成功」、「我是不夠好的」。如果以上的敘述使你對號入座了,那麼從現在開始馬上開始學習「建立自我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聚焦於將價值建立在「我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我做了什麼」,當人們以自身成就去驗證自我價值,就是將對自我的看法建立在那些成就上。所以,你表現得好就會自己感覺很好;你表現得不好就會感到自己沒有價值,但親愛的,你不只是這些表現而已!就如同每個剛出生的嬰兒,都是一樣有價值的人類,你只要成為自己就是有價值的。(推薦閱讀:你對世界的感受,是內在世界的投射

你可以透過你自己或你的人際關係,去達到自我接納的目標

The power within you: 你的內在力量

研究顯示,當人們活出「真實的自我」時,他們會增加幸福感與感受到更多生命的意義。

你可以透過安排一些不會被打擾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價值和「真實」的你的模樣去測試看看,當你在腦海裡表達出來,會感覺「對了」!經過幾次的思考後,這「對了」的感覺會反映在你對自我的感受中,你會開始對自我感覺正向,這正是你希望培養的感受。

讓這個練習變成一種每日的習慣,這將成為一種正向良性的循環(提醒:不要在陷入情緒時做練習)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我價值感(自我接納)提升,就算你的生活沒有在計畫上。

The power of relationships:人際關係的力量

人類是有社交需求的生物,人際關係提供我們實際層面與心靈層面的支持。在一段健康的關係中,他人通常以正向的眼光看待我們,即便他們可能對你有不同的意見或在某特定情境下對你生氣。藉由其他人對你正向的回饋,你將可以培養出更高程度的自我接納。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會發現擁有真心支持與願意理解的朋友,是非常有幫助的,他們總是給你正向的回饋。選擇一個人,去思考他們認為你的價值何在,如果你不清楚,直接詢問他們。當你在思考這些時,允許自身去接受正向的訊息。如果你發現你在迴避這些訊息,提醒自己他們真的是這樣看待你的。再一次強調,練習允許自己獲得正向的回饋,一旦你讓這些滲入,請將周圍的朋友問過一輪。你可能會驚覺這個練習很困難,但你一定要堅持。規律的練習,直到你對於接受正向回饋感到舒適時、直到你可以以正向眼光看待自己時。

當你對自我接納度越來越高時,你更可以將挫折視為純粹短暫的問題,而非證明你不足的證據。你可以幫助自己重振精神,然後持續嘗試。堅持下去,不管你的目標為何,都會增加你達成的機會!

 

原文出處:What to Do When You Feel Like a Failure

延伸閱讀:故事分享:我是人生勝利組,但我一點都不快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為什麼諮商過程裡會有強烈的空洞感?因為你已經開始放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還記得小時候念書,我向來是那個臨時抱佛腳的人,總喜歡熬夜唸書或趕報告,一旦進入瘋狂唸書的模式時,身上會有很強的焦躁感,卻也充滿動力與效率,像是一個晚上唸完一百多頁統計學的狀態。

有時候我在想,其實我很討厭為了考試和分數又焦躁又痛苦的感受,可是我似乎也很享受那種生活被填滿的充實感。而每一次考試結束,或者報告完成交出去,總是能品嚐到一股人生的光明,似乎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放鬆感,卻頓時覺得生活失去重心,又掉入有氣無力的低落感中,然後接下來的生活可想而知,睡覺睡到天荒地老,或者開始宅在家中泡在連續劇裡,讓身體休息也讓大腦放空。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最近我陸續遇到諮商一陣子的案主開始出現類似「空」的感受,那種「空」其實蠻嚇人的,但這個現象卻代表他們卸下不屬於他們的任務和角色,生活突然沒事做的感覺,因為他們過往都是為別人而做、而活,卻無法為自己好好思考。

最常見的例子是,一直扮演家中「橋樑」的孩子,總是需要擔心父母是否又要衝突了,母親難過嗎?父親在生氣嗎?要怎麼協調他們?要怎麼讓他們不再吵架?要怎麼讓他們過得開心?光是這些困難的問題就可以構成孩子的人生目標,就可以讓人忙不過來,因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而橋樑的孩子卻一直都活在自責和壓抑裡,覺得自己不夠好,無法認父母幸福,又一邊愧疚是自己讓母親需要待在婚姻裡,同時又有一種強烈報恩的心態,覺得母親為自己留下是一種恩賜,又一邊恐懼如果不努力點父母就要分開了。(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穿越恐懼,讓我們真實去愛

而這樣橋樑的孩子,最容易出現身心失衡而引發憂鬱或焦慮相關的疾病,而開始進入精神醫療或心理治療中。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而往往經過一陣子的努力後,讓孩子開始從父母的關係中分離出來,不再過度干涉或拯救父母的婚姻,而開始意識到父母婚姻的和諧向來都是父母的功課,與孩子無關,也開始意識到母親的難過與脆弱,而讓她說出「我是為了你才沒跟你爸離婚」的背後,其實是自己的無助和痛苦還有人生的茫然時,慢慢從糾結的情緒中分離開來,看清楚自己其實一直都該是個獨立的個體,都該擁有自己的人生,而開始願意放過自己,也放開緊抓著父母的雙手。

然而再放開之後,面臨的挑戰就是「空」。

而「空」的開始,也意味著你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契機,重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就像被禁錮已久的飛鳥,重獲自由的那一刻,牠可能忘記原有的天賦也不習慣沒有牢籠的生活,一邊想要回到被餵養的生活裡,一邊又對拘束感深惡痛絕

親愛的,請珍惜這努力許久的空洞感,也溫柔地陪伴自己適應新生活找尋新目標,未來的你會萬般感謝願意努力的你。

延伸閱讀:讀懂心理諮商:我們都在與自己生命磨合的路上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什麼?你告訴我吵架是為了保存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以和為貴一直是我們文化珍視的價值,
卻在和諧與妥協中,我們消磨掉彼此的愛。

親愛的,建立界限的守則之一:保存愛。而既然要保存愛,就需要確保我們在愛裡是彼此平衡、與舒適。

因此「面對衝突」與「正視問題」最大的好處:它可以保存著人際關係中的愛。

為什麼這樣做可以保存愛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面對面的挑戰意味著,朝連結兩人關係的方向,表達出早該說出的話,目的是想使兩人關係變好,變得更緊密,彼此之間產生更多關愛與敬重。界限的對話是起因於對彼此的在乎,為了讓痛苦和怨恨不在心中滋長,將增強彼此的關係,並非以結束關為目的。

一場真誠與開放的對話,可以保住珍貴的情誼。
親愛的,你可能會害怕,那是因為你認為界限就是拒絕,界限就是斷絕,但它不是,我們過往總是忍無可忍時才敢為自己建立界限,因為那時候,愛不愛都無所謂了。請記得,我們都可以在愛受盡折磨之前,為彼此建立界限,去保存與鞏固彼此平衡的關係。

Reference:《為溝通立界限—談判藝術的技巧》

 

延伸閱讀:關係相處的小秘訣:討好自己也很重要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好文分享】如何成為自己渴望的樣子?接受現況、活在當下,然後療癒成長。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林俐 Li Lin

我常常聽到個案很掙扎地說:「我該怎麼改變?為什麼改變如此困難?」這些疑問其實給了我們線索—想要「改變」,代表著我們對於自我的評價是不滿意的,可能也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我是誰?」、「我的定位是什麼?」。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感受,我們就必須做出「改變」,必須和現在的自己有所不同,基本上我們就是在告訴自己「我現在的狀態是不ok的」。在心底深處,這些感受來自於認為自己「不值得」,因此改變成為了不可能,又或者說改變變得非常困難

這個省察導向兩件重要的觀點:1)為了長出自我支持的力量,我們必須尋找方法自我接納,並且尋找在生命中的自我定位。2)我們必須將「改變」的需求轉移成一種自我療癒與成長的目標。

#改變的矛盾

在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之前,最困難的第一步是:「接受你現在所處的位置」。我們大部分的人在感受到自己「不夠好」時,會覺得「接受」這樣的自己是不被允許的,我們的態度該是「我要更好才行」、「我應該更遵守紀律」、「為什麼我這麼笨?」。以上的敘述,都反映著「接受現在的自己」是困難的,我們更傾向用負面的方式自我評價。

簡單來說,這代表著自我衝突,會一直把自己夾在「我應該要…」和「我現在是…」之間,但事實我們無法同時在這兩個狀態裡面,你可能更傾向待在「我應該要…」而不是接受「我現在是…」。然而,「我現在的狀態」才是真實的處境。一旦你意識到這件事,「完全接納自我」變得更加衝突。

#人生之旅

如果將你人生的進行想成沿著一條道路的旅行,任何一個時刻,你都可以將自己放置在這條道路的某處。無論你使用什麼方式去測量你的發展,你都可以指出自己正處於成長的哪一個階段。

然而,大部分我們相信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向前,因此斷定我們現階段所處位置,代表著「不夠好」,如果真的覺得現在的自己「夠好」,我們應該會感受的到。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去試著視覺化這條道路上的兩個點:「你現在的位置」以及「你認為自己應該在的位置」。舉例來說,你可能認為自己應該有更好的記憶力或犯比現在少的錯誤、你覺得你應該更充實自己的領域或成為更好的愛人。事實上,你要成為你認為的自己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就像我提到的,你不可能同時擁有這兩個位置的狀態。

抱持這這樣的想法,只會削弱對自己的信念和信心,因為它不斷的在告訴你「現在你所處的位置,並不是你應該在的位置」。這正削弱你對自己能力的相信,讓你無法像人生下一階段邁進。因此,最快速到達你心中目標的方法,首先你必須接受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

很多人抗拒這樣做,他們相信「接受」意味著你認同自己「緩慢的進步」或「缺乏競爭力」的現況,「接受」可能同時代表著自滿以及缺乏動力,但其實或許也只是代表著你對於接納自己不足反感罷了!

我不是建議你放任自己待在原地或喜歡自己現在的位置。「接受」簡單來說就是「面對現實」:在此時此刻,我在哪裡。不代表著你需要喜愛你現在的位置或想要繼續待在這裡,它只是反映你當下的現實而已。在不打擊自已的前提下,去創造你更好的實力,去成長、去學習、去成就。(推薦閱讀:向內扎根,活出心中渴望的人生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接受」幫助你活在當下,是成長的主要元素

「活在當下」是我復原力與成功的主要支柱,如果你沒有真確的存在這個當下,而是用腦袋在想或擔心其他的事,你便容易被你舊有且具破壞性的的思考模式影響。你越是無法與現在當下的自己共處,你會越難去看見自己。我不是說一定會這樣,但拒絕接受自己,會讓你更難看清楚你的行為和表現。換句話說,你越無法活在當下,你越容易分心,而這樣的結果會導致你自己無法看到既有的行為和模式,代表你還沒有準備好改造或成長。

# 將「改變」這個目標,轉換成「療癒」與「成長」

要完成這項心裡的轉變,設定一個可以達成的目標是很重要的。如果「改變」代表著會干擾整個過程的負面自我評價,那麼「療癒」和「成長」則是在敘述更自然的過程。這樣的過程是連續的,你可以一小步一小步慢慢的完成。這一定是對於穩定地發展更具可行性的。那麼你會怎麼開始設定自己成長的目標呢?

 

原文出處:Acceptance: Greasing the Path to Growth and Happiness

延伸閱讀:起身行動,找尋屬於自己的幸福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開始懂了,原來我要的愛情不斷讓我受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曾經一個禮拜跟三個男人hang out(出去玩),甚至每週都跟不同的男人上床,現在回頭想想我其實不懂為什麼當時的自己這麼混亂。」你有點遲疑地說著。

「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你不會評價我的行為,只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我試過在很多男人身上找,就是找不到我要的感覺,而我不懂的是,為什麼最後讓我愛上的情感,卻只能很短暫?」你開始感到傷心。

「每一次跟不同的人出去,我其實有點驕傲,我還是可以吸引他們的,很多人對我感興趣,可是到頭來要分開的那一刻,我卻感到極度空虛,為什麼我還是無法留住一個人?為什麼我對他們的吸引這麼短暫?又為什麼他們對我的吸引也不長久?」你從傷心中滲出一絲無奈與心痛。(推薦閱讀:愛的不安全感:你在尋找愛的證明,還是不愛的證明?

「我雖然對自己有時候很不解,因為無法停止這些找愛、討愛的行為,可是我又必須說,那種看似戀愛的激動和興奮,其實很讓人著迷,還有那種不同男人眼光裡的我,讓我感受到自己是有魅力的,我會很想要一直擁有這些,可是我又想要穩定,我又害怕再也沒有這些興奮和覺得自己有魅力的新鮮感,這樣的感覺好可怕。」你在自己的迷惘中,理出一些頭緒。

「除了可怕之外,我也慢慢意識到,每一次分離後的我,其實都很慌,也很受傷,一直不斷懷疑我的魅力,更懷疑我的價值,究竟我這麼做對不對,我在找得,真的是『愛情』嗎?真的是願意愛我和我共度一生的人嗎?」你再深一層地看見自己,同時也在撼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我看見眼前的你像一朵美麗的花,卻在懷疑與渴求裡憔悴飄零著,又試圖振作再度找回自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其實,愛情一直都是一種興奮劑,讓你在悲傷時快速振作,讓你看似很快忘卻所有不愉快與痛苦,有時候它又像是毒藥,餵養著人們渴望被愛、被照顧、被填滿的空虛的心靈,像是「心靈嗎啡」一般,很難戒掉它的誘惑,即便你懂得那股空虛與痛苦的感受,需要練習由你去支撐起自己,而不是一直透過他人給予,不論是身體上的撫慰或是言語上的甜蜜,卻在藥效和癮頭退去後,你依舊痛苦和空虛。

親愛的,親密愛情一直都具有療癒性,它在適合的情況下與適合的伴侶裡,在彼此的信任和承諾間,激盪出對我們過往傷痛的療癒力量,但卻也讓很多受傷的靈魂在痛苦無助時,認為自己只要再次投入愛情一切的問題就又再度解決,因此一次次讓自己更加受傷,因為我們的痛苦,挾持我們的選擇性,擴大我們對失去的恐懼,在我們一邊說服自己下一個人會更好的時候,再次跳入傷害我們的人的懷抱裡。

如果你感受到你也有相似的感受,我邀請你回到自己的身上,去思考對你而言最原初的關愛,那份來自最早照顧你的人,在你們的關係裡究竟缺少了什麼?當你感受到的忍同感不足時,你除了可能出現認同上癮症,也可能伴隨愛情上癮症,透過愛情的火花來感受自己被愛,甚至與人連結著,經常忽視這是否正消磨著你的價值,以及是否與你的渴望背道而馳。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知道你會問,一定要這麼做嗎?親愛的,是的,那份缺少所帶來的憤怒和被拋下的感受,有時候會連我們對自己的感受、聲音與夢想也一同拋下,那份缺少所帶來的痛苦,沒有去療癒就會落入相同的循環中去渴求愛,又或者更明確一些,去渴求再度傷害自己的「愛」,而因為受傷害之後,你更需要心靈嗎啡來療傷止痛,進入無止盡的迴圈。而你,永遠是那個可以幫自己看見,跳出迴圈來療癒自己的人。

 

延伸閱讀:我已經失去他了,不想連回憶也失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建立心理界限:忍一忍,很多事情就會變好!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有這樣的困擾,覺得自己無法進入很深的信任與連結的關係中,有的人在關係初期就不自覺想退出或逃避,有的人是關係經歷好幾年,卻一直沒有感覺到與對方深刻的連結,而有時候我們要讓自己在關係中忍一忍,深刻的連結才有辦法建立。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的真諦
愛的真諦如此唱誦,卻也讓很多人在關係中掙扎,因為發現在愛裡有很多事無法忍,以為是自己不好無法忍耐,卻不知道有時後,我們忍錯了,一再姑息對方的惡習又讓對方無法為生活負起責任,也不知道,有時候我們要忍的其實是自己,要限制的,其實也是自己,只要我們願意限制自己,很多連結反而建立出來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關係中之必須「忍」:關係中的張力
當雙方出現不高興、失望的的情緒時,必須忍住。有時候我們會害怕受傷和失去,因此無法忍受對方的不滿意,覺得自己自己做錯事,有的人會在這種張力反過來去討好對方,有的人則是直接選擇逃避而離開關係,而最終究竟關係中的「不滿意」為何,並沒有被解決。


讓自己待在關係裡去面對彼此不滿意的部分,忍住心裡想逃離和妥協的慾望,正視對方與自己不同的聲音。
「我覺得最近的相處讓我感覺被冷落了…」男友這樣說著。女友感受到一股罪惡感,似乎自己在關係中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又感覺一陣委屈,這幾天父親生病工作又很忙碌,心裡真的無暇照顧到彼此的關係,她很想把很多事情做得面面俱到,卻沒想到還是面臨男友的不滿意。(推薦閱讀:打破愛的惡性循環:只要你懂得我的痛)「對不起…都是我不好…」女友怯懦地說著,心裡又內疚又委屈。

「你不要加班了,我不喜歡一個人吃飯,你下班趕快來陪我..」男友像個大男孩般的要求著,像是吃定女友一定會為他在多擠出些時間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關係會失衡,都是我們在每一次的「張力」裡所做的「選擇」,而這個「選擇」餵養出予取予求的關係,對方並且不一定懂得同理你的處境,甚至在你需要的時候幫你的忙。在這個情境裡女友的特質有過度為他人負責的傾向因此習慣將錯攬在自己身上,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到了極限,所以究竟要「忍」什麼,才能取得關係中的平衡呢?

女友的討好來自於心裡的害怕,害怕會失去關係,也害怕他人眼光中那個「不夠好」的自己,因此無止盡的付出希望能塞住他人嘴巴同時維持住關係。當她無意識的退讓,只會逼自己超乎極限,甚至可能會在委屈爆表後,發現對方外遇或劈腿,開始批評指責對方的自私,但至始至終她並沒有說出自己的需求。

因此她可以做的其實是忍住心裡的擔憂和害怕,讓張力持續,直到找到關係的平衡。

告訴自己:我很害怕他人對我的觀感,也很害怕失去關係,這些害怕我都理解,而我現在要做的,是為我們關係的平衡和深化做點什麼,一直付出和妥協並不會讓關係滿意的!

因此女友可以在關係裡這麼說:「我很抱歉讓你感覺被冷落了,我也很想多花點時間陪你,這陣子的生活其實我也累壞了,我也很需要你的陪伴尤其是你的理解,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苦撐,你願意陪我一起渡過嗎?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
女友的這段話,一共做了這些事:
1.承接與理解對方的感受
2.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共同找到可以面對挑戰的方法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如此對方才能懂得你的需求你的處境以及你的困難,而兩個人都需要在關係中負起責任,負起保護這段關係的責任,而不是單方面要求一個人來滿足另一個人遠離孤單的感受。

親愛的,我們最終要尋求的,是關係中的「共識」,而不是關係中的「和諧」,甚至是單向、假象的「滿意」。

在這個忍耐中,我們幫關係建立保護的界限,不會受到外在因素(親人疾病、工作)的干擾和傷害,讓彼此在安全的環境裡感受到支持與連結,可以共同去面對在關係中發生的挑戰。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讓你身心超支的認同上癮症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設立界限的三種困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都很想設界限,但是他們都告訴我很難,在上完幾個梯次的心理界限課,我發現幾個困難設界限的困境

1.害怕失去對方:

這是對設界限的誤解,如果我們可以設定界限,知道自己對於事情忍受的臨界點在哪裡,就可以提早設定停損點,而不是在爆炸之後斷開關係,因此內心裡一直感覺設界限就會讓自己失去對方帶給彼此受傷,因此一直在關係裡隱忍退讓倍感委屈,卻只能像其他人抱怨,最終關係中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推薦閱讀:有界限就是自私?八個常見心理界限迷思)

 

2.缺乏朋友圈:

在缺乏支持與人際連結的時候,身旁唯一親密的關係就變得格外重要,畢竟人很難成為一座孤島,都需要透過關係獲得依附,但唯一的依附卻是壓力時,就特別無助,更無法去設立界限,最後形成關係中權力位階的失衡

 

3.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因為沒有價值或缺乏對自我的認同,就容易以他人的意見為主,甚至易受他人影響,因此在關係中感覺不舒服時,也容易被他人說服,而開始自責是不是自己太自私或想太多,對自己的感受也變得鈍化,而一再失去界限。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我們無法設立界限,就無法對自己的內在小孩交代,就一直在為他人的情緒和需求負責,而把自己擺在很後面。無法平衡的情緒,就很難在關係裡平衡,我們就容易在關係中餵養出一個個予取予求的另一半,或者只能聽從另一半的所有意見,而不能擁有半點聲音。

親愛的,請開始練習回到自己的內在,去感受內心的孩子,他們因為委屈、過多的責任和壓力疲憊不堪的身影,需要被你們看見,在看見之後,開始練習為自己發聲,找回你生活的平衡吧!

 

延伸閱讀:你也是便利貼女孩嗎?缺乏心理界限的四種原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我想好好愛你,可是我沒辦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跟他的問題已經很久了。」你長長地歎一口氣,臉上堆滿無奈。

「這幾年下來跟他相處,他其實一直都對我很好,可是他每次對我好,就讓我更痛苦也更想逃走,他讓我更意識到我是個不稱職的太太,即使他沒有說,而我好難回應他對我的愛,可是我又很需要他..」

「我甚至有時候想,我愛他嗎?或者,我愛過他嗎?」你深深地感受到罪惡與愧疚。「那年我分手之後很傷心,我其實忘了我傷心多久,他就像是『我可能不會愛妳』裡的大仁哥,我突然看見他在我身上的付出,然後我問自己,這麼好的『husband material(當老公的料)』,為什麼不乾脆嫁給他?然後我們自然而然地在一起,接著他跟我求婚,我也沒有什麼理由好拒絕他的。」你開始娓娓道來你們關係的開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一開始我真的覺得很幸福,有人照顧我呵護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吵架的時候也是他讓著我,我真的覺得我不應該挑惕,也沒什麼好挑惕,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就覺得少了些什麼…」

「其實我很害怕的,是不是我去看見什麼,我現在的生活就過不下去,我覺得我在壓抑我自己,到最後一直在挑對方毛病,搞得他也快抓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你陷入自責的痛苦中,不喜歡自己的行為,卻又無法停止自己所作所為。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有時候一道未盡的傷口,沒有療癒的過往,會形成我們內在的失落,阻礙我們與他人親近,那種失落是:「我真的可以再相信別人嗎?我可以把心教給他嗎?他真的懂得珍惜嗎?」,而那種無奈是:「也許我把我的人生交給這個人,會比較安全吧!我不會再受傷了!」可惜有時候又是一股悵然若失的比較:「還是過往的他比較好,我跟他在一起的激情跟興奮,就是無法相提並論…」

其實你沒有完全放下。

親愛的,你以為時間久了,很多事情自然會淡忘,但真實情況是,心裡沒有過去的情緒就不會過去,內心沒有釋懷的傷痛,就沒有被療癒,內心的渴望與需求,並沒有真正被滿足與填補,有時候我們為了想要看起來好好的,會不管我們的受傷,讓另一個人填補我們的孤單,但是兩個人在一起,卻依舊感覺隔層孤單和空虛,而這樣相安無事的模樣,卻成了你生活裡的面具,忍無可忍之下,你不斷挑惕、吵架,企圖用自己的憤怒,掩蓋內心的空虛和無助,卻也將自己跟關係,逼進難以翻身的死胡同中。

你以為你已經好了,可是偶爾你夢見他時依舊淚流滿面地醒來,你問說你該怎麼辦,你有了孩子也有了家庭,其實你一點都不想回到過去,只是無法忽略心中那股深深的哀愁。暗夜裡醒來,你以為你藏的很好,可是你不禁想起他,而想起的不盡是他的好,有時更多的是深惡痛絕,或者一股羞愧與恥辱,為什麼到了現在你還會想起你們的過往,為什麼你的心情還會起伏,更多的是你對自己的指責。接著這股煩悶又不自覺地蔓延到你身邊的家人,而你再度覺得你是家中破懷和諧與寧靜的罪人。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過往的那一刻因為太痛太傷心,你急著跳過傷心的情境而投入另一段關係裡,而新的愛情讓你沒有這麼痛苦,卻同時將痛苦與傷心的感受壓抑在內心深處,最後用你難以停止和掌控的方式,逐漸反撲你的生活。你可能會害怕又擔心,而你其實可以做得,是去好好的道別,讓過去的痛苦和傷心真正的釋放,讓不適合的人真正與你道別,讓你的心好好清理和整頓,還你清明的雙眼去看見身旁的人,也還你開闊的心情去擁抱身邊的人。

 

延伸閱讀:放不下的人:因為你們邂逅在你最脆弱的時刻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回顧2016,記得為自己的努力,澆水灌溉。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回顧2016,這一年我做了好多事,馬不停蹄地開辦了很多課程,也奔走於各大專院校、機構、企業,而這一年也有很多進修,榮格心理學、系統家庭理論、性格學等等,花了很多的時間跟金錢,健康的休閒裡,去上了拙火瑜珈、桌球、衝浪、騷莎舞,感覺自己的生活充滿能量。而這一年我也走訪了六個國家,閱讀至少十本心理和靈性相關著作,也不禁感覺到生命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重要,而這一切都很值得。

我的家人常說:「你過得真爽!」我也感覺對生活很滿意很開心,可是我也清楚我對生活的付出和用心,每週平均工作五十個小時,生活就是不斷在準備課程、寫文章、上課、諮商裡穿插,還有不斷進修、跟督導討論、自我療癒,對於心理工作者,自我成長與協助人成長,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而我依舊讓自己很快樂,因為唯有快樂可以讓我持續不斷做我喜歡做的事情,去付出更多心力與更多愛。而我的家人也從來不否認我在這一塊的努力。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這一年來的產量仔細想想也頗驚人,寫了近一百篇文章,而且文章我已經開始寫到有點偏執的情況,不到兩千字無法停止,但後半年有比較收斂一些,開始寫一千多字的文章(依舊微偏執),錄製幾集節目,包括大腦先生還有華視新聞雜誌,在工作室也開辦30場大大小小的工作坊,三場長時間的系列講座,接下來就是等待明年度文章與工作坊內容可以集結成冊了。

身旁的朋友總是吃驚,為什麼我會有這麼多能量跟體力,做這麼多事情,但其實身為每一個創業者,似乎能量滿滿是最基本的事情。其實過去我待在企業工作時,我並沒有特別感覺到快樂,甚至我是憂鬱的,每天痛苦的起床去面對工作,感受不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價值,可是卻因為對自己不夠肯定而無法跳出正在消耗自己的工作,現在回頭想著過去,還是很感謝自己在這麼害怕和無助的時候,依舊跳出窠臼,做自己的依靠,也陪伴自己前行。

有時候我也懷疑自己產量驚人,甚至滿腦子鬼主意,還有火箭般的步調,是不是一種輕躁症,可是想想,我該睡覺還是睡上八個小時,該出去玩還是盡情放鬆,我想,這大概就是一種我清楚我要什麼的生命節奏吧!

親愛的,也邀請你為自己的2016做簡單回顧,我相信其實每個人都有力量,也是自己生命的專家,因為你們永遠是最清楚自己生活發生什麼事的人,只是有時候因為我們困擾、憂慮和恐懼,讓我們陷入迷霧中,可是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在迷霧森林裡,尋求協助也引進不同的想法跟觀點時,我們依舊可以拿回對生命的主導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再來請你一定要這麼做,再回顧一年的時候,為自己所做的每一個努力微笑,不論你的工作、為人的付出、學習成長,也許是你的收入或者專案的成果,都請你練習去看見它們並送給它們大大的微笑,經常我們的努力,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你才能開始感受到回饋,而在這中間的潛伏期,最需要的是我們對自己的滋養和信心,去讓我們種下去的種子可以發芽茁壯,而如此,我們就有辦法在自己的生活裡、領域裡發光發熱,然後練習去過讓自己快樂的爽爽人生吧!

 

延伸閱讀:用Me Time揮別2015:不管未來怎麼樣,我都陪你一起走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好文分享】成熟的人相互吸引!六種小女孩與成熟女人的差異。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 林俐 Li Lin

你可能在生命的某部分已經扮演著女人的角色,但有一件可以確定的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很多時候展現出小女孩或小男孩的樣貌。

我希望你可以愛著並且接受那位在你心目中的小女孩,但現在是時候展現出自己成熟的那一面了,因為成熟女人的面向也同樣存在你的心底!

如果你對於一個成熟女人應該有的樣子不太了解,以下是一些觀點與意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The 6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 Little Girl and a Real Woman

KEY Difference Number 1)

當事情發展不如預期,小女孩會批評與抱怨,成熟的女人會表達她們的受傷,試圖扭轉現在的狀況,方式包含,看透伴侶的恐懼而不是過度反應,因為這樣必定會造成雙方更多的傷害。

KEY Difference Number 2)

小女孩非常在意一段情感關係中的「平等」與「妥協」。就我個人而言,我討厭妥協,因為當我要求妥協時,會使我感到極度壓迫。我感到自己創造的痛苦正施加在我和我的伴侶身上,當我要求妥協時。這根本不能算是一段感情,只能稱得上是商業交易

成熟的女人會意識到,當她要求公平或妥協時,是因為心裡的恐懼不安驅使她這麼做的。她會去做一些大膽的突破,他知道妥協與要求「平等」是幼稚的,雖然或許會讓自己感到滿意或安心,但永遠不會在一段情感關係中感到狂喜,應該說永遠不可能會非常開心。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KEY Difference Number 3)

小女孩會和並不是真心愛她且有虐待傾向的男人在一起,因為她會將這些限制和不好的對待視為一種生活的保護。成熟的女人會去感受更深層的自己,並且意識到這個世界存在著「更多」等著我們去探尋,更精準的說,她有足夠的勇氣去相信世上還有很多其他事物。

是的,「無懼」不只屬於男人。不要錯以為女性的力量代表著你不能無懼,作為一個母親,當她的家人需要她時,她會因此而害怕嗎?不,一個成熟的母親會去做她必須做的事來保護小孩與愛她的另一伴。

Key Difference Number 4)

小女孩會害怕狂喜和極度的痛苦,成熟的女人會允許自己在任何環境之中,臣服狂喜和痛苦出現在生命之中。

一個成熟的女人會知道而且允許自己感到痛苦,哪是一種情緒、生理、心靈的狀態,另外,她也允許自己感到極度的愉快而不會限制自己的身體。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猜猜看一個真正的男人在找的是什麼?他在尋找一個不會害怕他的快樂或痛苦的女人,這是很深刻的,成熟的女人正是如此,小女孩是注重表面的,她會逃避任何深刻的情緒,她是表面而且做作的。

Key Difference Number 5)

小女孩不會意識到當這個宇宙一直暗示她時,代表著是時候做些改變或革命了。

成熟的女人會運用他們的意識(其實是陽性能量的形式),去對該改變的情境作出反應,並臣服於自己內在古老陰性能量的失落。這不表示古老的那部分是必須被未來剔除的,可能需要,也可能不要。(譯註: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女人就應該包容、接納的面對任何情境,這是陰性能量的展現,也深植於每個女人心中,有時候我們也可以起而抗衡、發生的面對改變,這是陽性能量的展現)

生命是瞬息萬變的,這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向宇宙丟給我們的訊息臣服。抱怨與昨日相同的事情,讓你離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女人越來越遠。

所以,你不能期望自己能吸引到更好的人,當你抗拒改變!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KEY Difference Number 6)

小女孩對於交往中對方必須做得事情覺得自己有權利支配,舉例來說:「他應該為我這樣做!」,但這是不對的,首先妳應該問自己:「我是一個會好好對待伴侶的人嗎?」或「我是那種可以吸引到真男人的人嗎?」或「我是不是一個只能吸引到不成熟男孩的女孩,所以才造成我的不滿意與憤怒?」

成熟的女人知道「值不值得」是一個很有壓力的問句。世界上很多人本來就是值得某些事,而我們又多常真正的去思考到底什麼令我們覺得自己值得?我們幾乎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我們只會真的得到我們想要,來自當我們真的「想做」的前提,不是因為我們會計算可以收到多少回報。

 

原文出處:6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 Little Girl and a Real Woman

 

延伸閱讀: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看見自己、學會獨處然後真實去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受傷只會讓人更脆弱,是嗎?

撰寫者:吳姵瑩 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在參加內在小孩的課程後,開始去思考自己為何會感覺不安,過往又因為什麼讓自己感覺受傷,甚至開始擔心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裡,做得恰當嗎?會不會自己的行為也讓孩子受傷?

但其實這樣的擔心裡,其實是認為「受傷」是不好的事情,卻忘了在成長的過程裡,受傷必然會發生。

 

有時候受傷是讓我們看見世界的運作並不如我們自己的想像

例如:心情不好的孩子不想去上學,被大人責罵一番後他感覺受傷,但同時他也學習到孩子需要上學的「規則」。(當然大人可以去懂背後的原因是在好不過了!)

 

有時候受傷是讓我們懂得生命的短暫要知福惜福

例如:陪伴孩子長大的小狗去世了,孩子很傷心,但同時也讓孩子知道生命是短暫的。

 

在情感當中同樣也是,
我們經常在受傷中更懂得自己要什麼,或者受過傷之後更懂得如何取得平衡,不是在付出、討好、壓抑聲音中索取被愛,而更需要珍視自己的價值也說出自己的感受。但就是因為受傷帶來的感受往往太過強烈讓人很討厭受傷,因此痛恨受傷帶來的脆弱感和無助感,卻無法從中懂得生命要教會我們的事。

 

一旦我們可以度過強烈的受傷感受,就能重受傷的過程中獲得意義也獲得成長也同時讓我們自己不會重蹈覆轍。

 

肯定語:我相信愛。

撰寫者:吳姵瑩 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充滿自責與悔恨,告訴我那一天如果你不是失控地將「分手」兩個字脫口而出,一切都會有所轉圜,你們也許還能走在一起,也許你不會心裡有這麼多痛苦。

而現在,你刷著他的臉書和ig,你期待著他放一些與你們有關的照片或字語,也許只有秀出一點點他對你的思念,你就能感到一絲絲的安慰,或者甚至他低頭你都願意飛奔回去他身邊。

然後你又說,你很厭惡自己的反覆,也厭惡自己的軟弱,明明他就是背叛的那個人,又為什麼要一直為他說嘴。

你討厭自己的傷心,好像你是傻傻地留在原地的人,而他走得瀟灑輕鬆,好像你是唯一在乎的人。

親愛的,受傷的愛裡,讓你的情緒跟著受傷,也讓你的尊嚴和價值同樣受傷,你不再相信自己,也更難去相信未來有人願意跟你一起走,因為你心心念念的是你與他破碎的未來圖像,以及一幕幕你與他過往甜蜜現在卻傷人的畫面,或者那些他不再專屬於你的殘酷證明。

親愛的,讓我們一起練習,即使曾經受傷,我們一樣有能力走過那段波動與心碎,重新相信愛。

 

【好文分享】親愛的我分手了:四步驟走出情傷,重啟自我價值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經歷每一段分手,我們總是感到精力耗盡、心碎以及經驗漫長的失落歷程。很多時候,同時包含羞辱感、懷疑、低價值感和一些創傷帶來的情緒問題也悄悄的升起。親愛的,你是可以從分手的傷痛中治癒的,你是可以重獲你的自信且讓你的內在回覆平衡狀態的。經過了最起初的震驚、憤怒、憂傷到接受,你可以通過最終的原諒,走出分手的陣痛期。

「助人引導手冊」(HelpGuide.Org)這個網站曾分享過一篇文章寫道:「分手讓我們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被打亂的,像是你的例行生活和責任、你的家、你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甚至你的自我定位。分手同時也帶來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伴侶轉身離開後,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我還會找到愛我的人嗎?或是我會孤老終生嗎?似乎這些未知比起一段不愉快的關係還更糟糕。」

閱讀全文〈【好文分享】親愛的我分手了:四步驟走出情傷,重啟自我價值〉

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看見自己、學會獨處然後真實去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最近陸續聽到幾個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外界的聲音,以及內在的批評與責備,是多麽強烈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而不夠穩定的價值,加上種種因素:年齡、外表、工作、經歷等等,讓更多女性不自覺貶低自己,形成一個不快樂、不安又渴望愛情又得不到穩定愛情的困境。

我們需要去正視那些不快樂與不安是從哪裡來,這樣困境無法冀望他人帶我們脫離,唯有我們幫忙自己,成為高價值的女人,梳理內在的毒性認同,就能幫自己真實去愛。

 

http://gty.im/459430077

閱讀全文〈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看見自己、學會獨處然後真實去愛〉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卸下面具,好好愛自己

本文為張老師月刊採訪吳姵瑩老師之專欄文章。
張老師月刊第465期,2016年09月號,陳怡潔採訪編輯。

 

「要是我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日常生活裡,你是不是曾經聽過、或是浮現過這樣的念頭?因為對自身某些缺點和特質感到自卑與厭惡,而妄想成為他人,得到旁人的支持與讚美,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只是,一味地仿效難免也讓人質疑其存在的正確性,依循前人道路行走固然穩妥舒適,卻也注定錯失找尋另類美景的樂趣。美國知名企業家賈伯斯,就曾在校園演講時公開說過:「鼓起勇氣跟隨你的心靈與直覺,它們才知道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他認為,生命的時光有限,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需耗在別人的生命中?他們所信奉的教條,只不過是他們自身思考的結果,如果我們讓內心的聲音被這些所遮蔽,就無法做到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這段話看似簡單,實行卻不容易,對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而言,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因為覺得自己的狀態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害怕外在環境如何去看待和解讀。」這樣的恐懼一度將她吞噬,讓她戴起許多「不合身」的面具…。

dsc_1020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白袍的光芒與偽裝

時光回溯到吳姵瑩剛成為諮商心理師的時候,那時她在醫院實習,必須穿上象徵醫事人員的白袍來面對個案。「但當時大家都不清楚什麼叫心理諮商,有些人只是因為醫生轉介就來了,以為我們也是醫生。」

稱呼的錯放,總讓吳姵瑩猶豫要不要坦承自己並不是醫生。「卻也擔心把『真相』說出口後,個案會對我的專業有所疑慮。」說還是不說,選擇導致的衝突與挫折慢慢地在胸口囤積,壓力像重擔一樣壓在肩頭,每天回家都只感覺到異常疲累。

在尚未意識到自我的面具之前,吳姵瑩以為疲累的源頭是來自於個案過於沉重的情緒。當她看見資深諮商心理師們的個案比自己更多更複雜,卻總是能保持個人狀態的穩定時,「我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在哪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漸漸地,她發現醫事人員的白袍就像是偽裝,雖然賦予她自信,卻也使她產生對「專業」的迷思:「我就好像戴上醫生的面具來面對個案,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表情,害怕被別人知道我只是實習生,不是領了執照的諮商心理師。」勉強自己嚴肅正經的結果,吳姵瑩說,現在她回去看自己當時的照片,肢體動作都是挺直且僵硬的。

「我一直沒有好好接納我自己的狀態。」害怕資淺的經驗導致個案對自己的不信任,但她無法否認自己確實還在學習之中。「雖然當我把這個狀態告訴任何來晤談的個案時,他們會害怕、會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吳姵瑩認為,每個人都會希望找資深的人進行諮商,但若心理師本身也落入這個情境中的話,就會變成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身處在「資淺」的狀態裡。「我必須先接受自己的狀態,否則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因為恐懼而懷疑、否定自己。」

 

摘下面具和自己對話

「那段時間的我不斷地在問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內心告訴吳姵瑩,她害怕個案對自己失望,害怕個案不相信自己。「其實,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觀感,我對自身的質疑太大了,導致別人的質疑也被我加倍地放大,使我愈來愈不相信自己。」過度焦慮的情況下,她更迫切想讓自己感覺是專業的,於是面具愈戴愈厚,最後變成整個人在硬撐。

在發現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後,她花許多時間與自我對話,安撫自我的情緒。身旁的督導和同事們也不斷給予她支持及鼓勵,容許她有犯錯的空間,以及提醒她不要將諮商關係裡的責任放得太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我還是會跌回那個漩渦中。」她只能不斷告訴自己,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初學的階段,個案的反應不一定都和自己有關。「我的確還是個初學者,學會與焦慮和恐懼共處,是我當時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這層面具雖帶給吳姵瑩焦慮與恐懼,卻也讓她看見本身專業的不足,成為精進自我的動力。「所以我還是戴著面具前進,在工作時我戴著它弭平我的恐懼,離開工作場合後,我就必須把它摘下,好好地看看最真實的自己。」

對她來說,讓焦慮和恐懼降低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當個案在不該結束的點自行結束了諮商,我就會問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遺漏了,他是不是想談什麼議題,但是我沒有注意到。」看見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持續的專精、研究,讓逐步累積出的專業,一點一滴地溶化掉那張偽裝專業的假面具。

 

來自於家庭的自我否定

後來,吳姵瑩離開醫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卻又掉進了另外一個面具的漩渦。

「我希望能有心理大師一般的風範。」因著這個念頭,她開始模仿自己所觀察到的「大師特質」:「他們不化妝、衣著飄逸舒適,總是給人溫暖又正面的能量。」可是,當她捨棄一切的美感時尚時,心裡卻一直有個聲音在問她:妳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這句疑問,讓她察覺自己陷回了「自我否定」的迴圈裡。於是,吳姵瑩決定梳理過往的經驗,企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後我發現這份否定,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父母都是公務人員,樸實慣了,對外表的呈現並不是特別在意。「但我從小就特別愛漂亮,母親常對我說,為什麼我會生出像妳這麼愛美的孩子?」

內在渴望得不到支持,導致她對於「諮商心理工作者」應該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問號,而渴望得到支持與信任的內心,更驅使她不斷地找尋其他人做成典範,將他們的風格做成面具戴上,忘了思考它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卸下面具讓我看見了自己的認真與努力,並懂得接納自我的狀態。」吳姵瑩笑著說道。自她的笑容裡,我看見了她的自信,正散發著獨一無二的美麗。

dsc_0011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戴上「面具」的美麗與哀愁

推薦課程:人格面具首部曲:邂逅心中的千面女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擁抱內在小孩:三個方法幫助你重新連結與療癒內在小孩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看見越來越多人在內在小孩連結的過程裡,感受到平靜與力量,很高興這個方法讓你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在我的實務工作中,有人可以很快地連結並感受內在小孩的狀態,並且也有能力去擁抱他,而有些人則是可以感受到他,卻沒有辦法接近他,也有些人很難去感受到內在小孩。

然而無論是哪種狀態,它都是我們現在的狀態,也須要尊重自己目前的狀態,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照顧情緒,不讓自己被滿溢的情緒吞噬,也不會被低落與不安的情緒驅策著我們做出傷害關係的行為。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在這裡提供我在實務工作上使用的方法,邀請你們一起來練習,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閱讀全文〈擁抱內在小孩:三個方法幫助你重新連結與療癒內在小孩〉

【好文分享】如何保有在愛裡的價值?五件絕不為愛犧牲的事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林俐Li Lin

戀愛可以帶給我們成長與幸福,但同時窒息與虛弱感可能隨之而來。不管我們與某人在一起幾週或在一起一輩子,所有的關係都是有個目的性存在的。任何關係應該具有支持、愛、鼓勵、提升以及帶給你挑戰,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非將你的經歷榨乾,然後讓你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

如果你有因為愛而犧牲以下五件事情,你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現在身邊的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能與他攜手未來。

閱讀全文〈【好文分享】如何保有在愛裡的價值?五件絕不為愛犧牲的事〉

【好文分享】告別心理創傷:四個關鍵對話帶你療癒傷痛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林俐Li Lin

 

創傷是具挑戰性的,但當我們願意去為此努力時,便會激發出意想不到的療癒以及成長的潛能。我們越意識到長期的願景是什麼,我們受到的苦痛將越少。
總體來說,緊抓住負面、恐懼的經驗是一個反射性的生理生存機制,可是當我們可以有意識的以旁觀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故事、陳舊的信念以及跳脫個人觀點,我們將可以透過自我覺察增強我們轉化的動力。
以下的問題提供給親愛的各位,問問自己關於一些不同創傷的例子。這些問題的設計可以幫助你釐清頭緒、敞開心房,並開始療癒的歷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1.Life Is About Evolution. Find The Lesson In Your Experience生命是不斷進化的過程,在生命經驗中不斷學習 

宇宙大爆炸揭示了世界之於我們的本質在於演化,它不斷的成長、進化與發展,而到目前為止已經超過十四億年。生命就是演進,這是一個持續改變的歷程與自覺的擴張。同時這也是自然法則,揭示更高層次的觀點,所有我們所經歷的經驗,都是為我們安排好的,而非「恰巧」。
然而這些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在我們的自我層級中製造苦痛,更高層次的觀點常預示著不同程度的意義。你必須要願意去尋找藏在你經歷的混亂中背後的意義,問問你自己:

我應該從中學習到什麼?
我在這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或有什麼習性與行為是我需要修正的?
經歷這次事件後,我成長了嗎?

這些問題會讓你跳脫無助的情緒,轉而開始聚焦於如何解決難題。
我最近碰到一個家裡遭遇火災的個案,她已經克服了悲傷。當我們在討論那樣的狀況時,她對我說火災發生的當天,剛好是她丈夫過世十週年。
我於是詢問她,是否感受到兩件事件有些什麼關聯性?她立即回答說,她至今依然保存著丈夫所有的物品在那間房子與兩人的臥室中,絲毫沒有去移動任何東西。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她也提到,家人是如何不斷的懇求她、勸她應該向前看。其中一個家族成員還特別對她說:「如果你不放下且選擇向前進,這個世界終究會逼迫你這樣做。」她將火災事件視為生命再告訴她應該要放下這一切了。她同時也意識到,由於自己緊抓著過去不放,她的心一直在阻止自己開啟一段新的關係也杜絕了祥和與平靜進入自己的生活。
她知道到了讓這些隨風而逝的時刻,多麽令人感到鼓舞啊!再怎麼樣都不可能比之前每天假裝任何事都沒有改變來的痛苦了。(推薦閱讀:如何面對悲傷?學會對「心碎」坦然)
找到生命帶給我們的課題是打開心房重要的第一步,他帶領我們進到進化生命的階段,然後尋找發生在我們生命中事件的更高層的含義。

“The wound is the place where the light enters.” – Rumi
「傷口是光亮進入你內心的地方」

2. See The Other Side看事情的另一面

除了從經驗中學習,亦可從所有我們面對的情境當中找到隱藏的好處。
我們的信念與期望常常使自己受困於「好」結果與「壞」結果二者之間。如此一來,導致我們主要聚焦於未符合期望的缺點上頭,蒙蔽了事件本身帶來的挑戰,其實對於我們的生命來說隱藏著偉大的祝福在其中。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問問自己,「創傷經驗的背後有什麼難以察覺的益處?」

我從Dr. Nima Rahmany習得的方法–地球自然二元法則所概述的技術非常有效,它幫助你看見創傷事件的兩面。

從哪裡讓你獲得面臨挑戰的支持?
這個創傷如何真正的支持你生命中關心的事件?

如果你擁有足夠的勇敢,你將會願意直接的去面對你的挑戰、擴大你的觀點,並且確實勝任。你找到越多的益處,越能夠中和自己失落的感受。

3. Look Beyond Your Perspective超越自我觀點

「痛苦」與「受苦」兩者是不同的,「痛苦」反饋迴路,然而「受苦」是我們製造有關於「痛苦」本身的故事,它的層級比「痛苦」還高。
若某人傷害了你,問問自己:「為什麼?根據這個人的生命故事和事件知覺,這個人是否感到下這個決定是有理的?」
我們所下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將意識與潛意識中相信的益處與壞處包含其中。
這意味著每個人在那個時刻在他們所理解的狀態裡盡全力的做決定,時常,會做出毫不在乎或具毀滅性事情去傷害別人的人,往往曾經受過最重的傷害。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你的身上,後悔是不真實的。在我們心靈有限的覺察裡,如果我們可以放下自己的選擇性過濾機制,試圖看見一個更大的遠景,我們將可以找到隱藏在潛意識中所下決定的的偉大益處,是我們之前沒有覺察到的。

Yehuda Berg說過:「受傷的人,傷害他人」帶著覺察和理解,我們可以修復破裂的循環。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4. Find What’s Missing尋找遺失的那一塊

由Dr. John DeMartini發展出的,關於創傷性失落:
在宇宙中,所有正向與負向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被製造出來,一對一的完美平衡。我們是由這些部分組合而成,而這樣的法則若適用於所有事物(量子力學與古典物理皆包含在內)。

一對一完美平衡存在於世界,但我們的感知並非平衡。所以對於「失去」依然留戀是完全正常的狀態,但也同時可以被療癒,只要找到我們所失去的,依舊存在我們的生命中。

問問自己,「對於那個失去的人(事物),我想念哪個部分?」
舉例來說,我們來談談你失去的一個朋友,而你依然想念對方的:
他的幽默
與他之間的深度談話
一起玩電動遊戲
他美好的擁抱

一直將清單記錄下來,直到你將想念那個人的每一點都寫下來了
現在,看看這些事情有哪些依然存在你的生命中,但使用不同的方式呈現:

現在誰是與你一起歡笑的?誰也同樣擁有幽默感?
現在你與誰有深度的談話?

走完這一整個紀錄的流程,某些時候你必須觀察得非常仔細才能打開你的選擇性知覺。這些你想念某個朋友的特質,可能實際上不只有他擁有。舉例來說,你可以能和你的阿姨或手足更常一起大笑,但你也可能會在自己看喜劇電影或有趣的影片時大笑。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將會發現你失去的人事物其實並沒有真正的離開,只是換了一個形式。宇宙的狀態是平衡的,悲傷是經歷創傷必要的情緒,它通常也是我們執著的狀態,因而製造出更多受苦的感受。

 

那麼,從這些新的形式中你獲得些什麼是在舊的形式裡沒有的?

以上其中一些問題,要度過其實是具挑戰性的,但只要你真的想要改變,它們值得你這麼做!
愛自己便足以讓你勝認所有事,問自己問題,然後讓自己自由吧!這是你應得的。

http://gty.im/492863291

原文出處:4 KEY STEPS TO HEAL FROM ANY KIND OF LOSS OR TRAUMA

延伸閱讀:與自己的情緒和解:六件事提醒你擁抱哭泣的內在小孩

推薦課程:擁抱內在小孩~安全感訓練工作坊(10月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讀懂心理諮商:我們都在與自己生命磨合的路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曾經在印度達蘭薩拉認識一位西藏的朋友,因為對藏醫的好奇我甚至去跟西藏的醫師見面看診,也體驗過把脈與藏醫天然的藥材,他曾經告訴我一個西方人在藏醫求診的故事,這個西方人一直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求診過無數醫師但一直無法解決,後來來到藏醫面前後,透過他們全身性身體經絡的理解,告訴這位患者他需要讓自己的腳處於保暖的狀態,隨時都要穿著襪子不讓腳失溫。這個患者來自較為寒冷的國家,因此他經常疏忽掉腳的保暖,長時間下來因為腳的經絡阻塞嚴重影響到消化功能。西藏朋友告訴我,這個患者後來因為這個提醒,腸胃的狀況就明顯減緩了。

閱讀全文〈讀懂心理諮商:我們都在與自己生命磨合的路上〉

【好文分享】擁抱內在小孩:三個對話練習,讓你勇敢邁向愛情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林俐Li Lin

你的內在小孩一直都在。

你的內在小孩與你一起去到每一個你在的地方,因為他/她就住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情況會讓內在小孩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灰心喪志、不被承認、甚至覺得被你愛的人背叛或拒絕?

內在小孩的存在究竟做了什麼?

內在小孩說:「我會藉由『不去從任何人感受任何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我一點都不想要進入一段認真且相愛的關係,因為愛著某個人代表被拋棄或拒絕。關心一個人會造成我的痛苦、沮喪甚至病痛。」當然你會活下去,然後繼續前進,但你的內在小孩永遠保護你,避免任何可能讓你心碎的情況。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你遇見或認識了一個可能成為長期伴侶的對象時(甚至是網路上),什麼情形會發生?

內在小孩(塔羅牌權杖九)被喚醒(如同一個巨大強烈的力量),已經處在害怕將來會失去那個人的恐懼之中。她會因為別的男人就棄我而去嗎?她會在我對她敞開心房的時候,拒絕我嗎?她會是個殘忍或傲慢的人嗎?你的內在小孩變得非常害怕你過往經歷的一切再次重現,任何人透露出些微情感的訊號,都可以觸發他/她的警覺。不過當然與你新的迷戀對象無關,這個新的人是可能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所愛的。

觸發機制

這股力量可以接管你的整個系統,它強大到保護你免於受到任何傷害,而這會顯現在你的身體機能上,以及行為和睡眠。當它出現,瞬間你就會看起來/感覺到:

– 心臟的問題不知道突然從哪邊冒出來

– 不管它是什麼,都強烈希望現在立刻有個了結

– 毫無理由地感到非常的緊張

– 偶爾哭泣,且感到害怕與失落

– 睡眠問題,好像感覺到非常不對勁

– 你開始酗酒 /抽煙,或其他任何可能可以讓你逃避這種面臨危險的感受的嗜好。

– 你必須獨處,然後保護自己,感覺像在逃亡。

(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比平復心情更重要的事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練習一:與內在小孩對話與耳語

靜心沈思。

將一隻手放在自己心臟的位置,然後想像有個孩子(你小時候的樣貌)站在你的面前,詢問為什麼他們沈浸於這麼多的恐懼之中。

親愛的,在他們哭泣的時候抱著他們,告訴他們:「我現在長大了,有我在這裡保護你、安慰你。我想要敞開心胸的去迎接這段全新的愛情,我知道你存在的目的是源自於愛,謝謝你,我是個大人了,而且我選擇與這個人發展關係。已經不需要再害怕了,相信我。」

將內在小孩放回你的心中,給他/她玩些玩具,讓他/她感到舒適。根據不同程度的恐懼,你可能需要每天都這樣練習。

記住:

與你的內在小孩的第一次會面可能包含著許多的情緒在其中,她/他可能是獨自待在一個黑暗的角落,幾十年都在哭泣著。你只需要將他們抱起並安慰他們,像是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互相分享情緒,依偎著他們,並且確認他們瞭解情況已經有所不同。你會一直愛著他們,但你也同時必須敞開心胸去迎接新的愛。凝視內在小孩的眼睛,想像他們的長相、感受他們的情緒、他們的行為表現。他們是害怕的、困惑的、還是感到不安全的呢?你眼前的孩子幾歲?他們不希望你有所改變嗎?親愛的,你有能力可以支持而且安慰他們。(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用新的方式把自己愛回來

耳語的示範:

我是OOO,我今年OO歲。我發誓我會保護你,讓你免於任何傷害。我們可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以及愛任何人。有感受是被允許的,我會看顧你也會接住你。一起改變吧!我已經改變了,我看到了你的恐懼而且我也理解你的恐懼,我看到了你過去經歷的痛苦。

告訴你的內在小孩任何你所知道的事,然後擁抱他/她。你是個大人了,你可以依靠自己,你也有能力保護自己、愛自己。張開雙手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讓他/她玩樂取代原先的恐懼感。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練習二:用孩子的眼光經驗世界

「我今天在森林裡閒晃,透過小孩的雙眼看人生。與內在小孩連結,她想待在哪兒呢?她想看到什麼呢?她想去哪兒呢?什麼會讓她現在和未來都開心呢?她的夢想是什麼呢?她的願望是什麼呢?我的腳不需要走向何方,能讓我們兩個都開心呢?我與我的內在小孩看到了美麗的御邸、一棵札根豎立的大樹旁,以及旁邊有個指標,標示著兩個不同的方向:每日的「自由選擇」。我們看到了「開闊的路」遍佈新鮮與生機,這些是新的選擇的標誌。親愛的,你也可以這麼做!

我用那雙70年代復古風味的紅鞋,製作了一個拼貼藝術,它放置在「她」可能想前往或存在的地方。」-Leda

練習三:七彩心情板與愛的肯定語

製作一個七彩的心情板(使用大紙張,上面點綴色彩、亮片以及愛心),在上面放上所有令你愉快與讓你感到安全的東西。剪貼愛心、食物、小熊等任何你從雜誌上看到喜歡的,製作成一個愉快、有愛、溫暖的童年拼貼。製作一個心情板,描述你真的想要當一個孩子或想像什麼讓你的內在小孩開心。你可以給予他們什麼,讓他們感到安心?一個新房間?她需要睡眠嗎?你需要給他們一個玩具嗎?或是他們想依偎在你懷中哭泣?她需要真正確實地聽到「現在很安全」、「你是被愛的」以及「我會永遠照顧你、永遠愛你,不管你的長相如何、感受如何或你正在承擔什麼」。在你感到平和愉快時,將小小的她/他放在你的心中,那是他們會一直待著的位置,所以親愛的要時常去關心他的狀況,因為當你做為一個大人接收到驚慌攻擊或害怕時,通常會連結到那易受傷害的內在小孩。

製作「心情板」,但也要用喜悅滋養你的內在小孩。每天給自己一些玩樂、歡笑的時刻,然後用孩子的眼光看這一切。我們可以去看看卡通、玩玩電腦遊戲、做些手工藝或去感受你的內在小孩,不管這一生你經歷多少的痛苦。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這是很有樂趣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原文出處:Healing Your Inner Child and Opening Up to Love

延伸閱讀:為什麼要與內在小孩對話?只有你可以讓自己變好!

推薦課程:擁抱內在小孩~安全感訓練工作坊(8月平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好文分享】擁抱內在小孩:找回與內在小孩連結的七個方法

翻譯編輯: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 林俐LI LIN

我們已經是個肩負責任感的大人,我們忘記玩樂,也避免去傾聽自己的內在小孩。你開始經驗壓力、病痛、沮喪、挫折以及憤怒,我們聽到心中有個聲音告訴我們:「你已經長大了,你已經不是個孩子了,停止這些行為舉止,你不可能擁有全部!」

喔對了,還有許多的命令、評價、批判與被動攻擊行為慢慢灌輸至我們的腦中。你已經忘記你曾想成為一個警察、消防員、舞者或美國總統;你已經忘記你想要一個大車輪、一個芭比娃娃的夢幻屋或彈跳床。你不再渴望什麼,因為你沈浸於失望,你不再相信聖誕老人、復活節兔子以及童話故事,然後在你成為大人的時候,你停止相信你是擁有魔力的,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這裡提供幾個方法去和內在小孩面對面,讓他/她去展現給你看你早已遺忘的事物。你還是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你還是擁有你所想要的事物,告訴你的自我,坐下且保持安靜,因為你要開始一些有意思的表演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以下有七種方法,讓你重新建立與內在小孩的連結:

1.Time travel.時光旅行

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或躺著,並且允許你的心自由自在的穿梭在過去與現在,然後我們一起將自己帶回孩童時期的回憶中。在經歷這場時光旅行的同時,不要停止地寫下你所想到的細節,像是「你那時候幾歲」、「你在哪裡」、「你在做什麼」,掌握那些感受並予以停留,允許你自己一週回去拜訪幾次,每一次進入那個特別的場景或事件時,你可以容許自己成為小孩。這樣的時空旅行最美好的就是它是無須受到限制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向你心中更高的指引詢問,你如何重新擁有小時候的魔力可以讓記憶中的樣子再次栩栩如生在生活中展現?

2. Make a date with yourself.和自己約個會

在你的心中,一直住著小女孩/小男孩,注意當你看見一個孩子在玩芭比娃娃或車車的感受,並記得這些感受。重新與你的靈魂連結的方法就是去玩樂。和你的內在小孩進行一場讓你感到愉悅的約會,你們可以去遊樂場盪鞦韆;你們可以去打保齡球或籃球,甚至玩一場小時候的大富翁桌遊。去騎腳踏車或滑雪,敞洋在大自然之中,光著腳丫奔跑。你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你去完成這些事,為自己辦一場午茶會,邀請其他也想重拾年輕的人,但一定要記得喔,留一場小小的約會,只有自己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參加。

3. Get goofy.變得像小笨笨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從什麼時候停止成為有意思的人?你最後一次允許自己可以無憂無慮是什麼時候?曾幾何時,你開始成為一個大人而非孩子?親愛的,其實沒有任何的規範在要求你「應該」扮演什麼樣子。

你的內在小孩渴望歡笑,他/她極度希望當試著展現給你美好時光時你會開始感到內疚。再一次,你讓過去的聲音去操縱你的感受。嘗試將不同雙襪子穿在腳上、穿上跳芭雷舞的短裙、染新的髮色、穿你想穿的服裝,買一些培樂多(註:美國的一款遊戲黏土之名稱)然後去創造,允許你的內在孩子和你一同參與整個歡樂的過程,你創造自己的規則,在這段時間不允許任何大人的行為舉止出現。

4. Write a letter.寫封信

並非每個人記憶中的童年都是健康而愉悅的,很多人是來自一個破碎的家庭,有著藥物成癮、施暴和貧窮的陰影,但總是擁有某些快樂與歡喜的回憶。拿出紙筆,以現在做為大人的姿態寫信給你的內在小孩。使用你的非慣用手(這會使你更傾向使用簡單的句子,就像個孩子一般)給內在的你一個未來的建議,告訴這個小東西,事情會有什麼樣的發展。允許他/她可以一直一直當個孩子。讓他知道他過去感受到的恐懼是可以的,但這些並不會支配現在的生活。如果你需要尋求諒解的話也可以,常常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虧待自己的童年的。你為他/她做到最好,給予內在小孩安全感。

http://gty.im/ndpnp00079900

5. Nurture your inner child. 滋養你的內在小孩

孩子在難過的時候哭泣、在不被傾聽的時候發脾氣、在事情不合意時憤怒。親愛的,用接納自己釋放情緒的方式去滋養你的內在小孩吧,孩子是不會壓抑的。如果想哭,就盡情的哭;如果想笑,就盡情的笑,沒有人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你做你自己。將這些感受都寫下來,花時間獨處,然後讀一本童書,回到那個讓你覺得自己是完整的地方。

6. Be a parent to your inner child.成為你內在小孩的父母

如果你的父母從不在你生日時慶祝,給自己辦場派對吧!如果他們從不帶你去海邊,現在就來一趟沿海公路之旅吧!如果你從沒有擁有一個特別的玩偶,上網去挑一個自己喜歡的吧!如果你從沒因考到好成績而獲得獎賞,現在就請自己吃一頓大餐吧!實現自己沒有在童年獲得的時刻,你為了內在小孩去完成去獎賞,你可以讓你內在的男孩/女孩知道,你以他/她為榮。

7. Have fun. 玩樂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可以給予內在小孩最好的禮物是,用他/她眼光去觀看周遭的世界,驚艷於這個世界的魔力,並邀請其他人加入你。讓簡單而美麗的東西環繞你、好好的整理的你的空間,讓家成為你的避風港,開始去探索自己現在的渴望是什麼。如果你被一份討厭的工作綁著,是時候要改變計畫了;如果你被一段阻止你成長的關係鎖著,是時候該去改變狀態了;如果你在面對孩子時有太多的規範,是時候開始與他們開心玩樂了。你想要學習的話,跟隨孩子的腳步吧,他們總是能夠教導你要怎麼用另一種視角去看待世界,孩子需要的不過是時間的陪伴和想像力如此而已。

你的內在小孩已經在耐心的等待你調整你的皇冠、你的連身裙、你的芭蕾舞裙以及你的舞鞋。當你可以回到生命的本源,你將有能力去重述你的故事,你可以向你的內在小孩展示你將以最初的夢想和渴望為榮。是時候讓她/他來接管你的未來了!玩樂的越多,你會越感到一片光明,吸引越多的愛你將會被喜樂滋養。你是被喜悅滋養的神聖個體,開始感受這一切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原文出處:How to release your inner child?

延伸閱讀:為什麼要與內在小孩對話?只有你可以讓自己變好!

推薦課程:擁抱內在小孩~安全感訓練工作坊(平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好文分享】成為職場上勇敢無懼的女性:九種成功女人絕不做的事

翻譯編輯: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從前,我通常都是小隊上唯一的女性FBI特務,我學習如何成功的適應多變的情境與情況。最重要的是,我瞭解如果我真的想在這個男性主宰的環境中生存,有什麼是我不應該去做的。

我學習到成功與我所下的決定,完全和我的態度以及後續行動有強烈關聯。多半,我寧願選擇自己加足馬力也不願去依靠別人來鞭策我。

儘管每個女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有所不同,但以下提供各位成功的女人絕不會做的九件事

1.Successful Women Never Ignore Their Fears

成功的女人從不忽視她們的恐懼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如果你想要提升和向前進,你必須面對你的恐懼,絕不浪費珍貴的精力在逃避恐懼上,反之,你應該建立強健的心智,運用在思想、情緒以及行為多種方面,為你的成功做足準備。

壓抑負面的情緒,只會為它添能加量,然後讓我們舉步難行。事實上,試圖去控制我們的恐懼將增加其發生的可能性。

2. Successful Women Never Run From Conflict

成功的女人絕不逃避衝突

身為一個女性的FBI特務,我如其他人一樣常遭受到衝突、批判和不公,但不同的是我不會因此退卻只為躲避那些負面的感受。(推薦閱讀:感覺人生停滯不前?因為你有太多「可是」了。

那種總是躲避衝突的人,總將衝突視為具攻擊性、霸道和不尊重的表現。這並不是正確的,因為衝突可以偽裝成多種形式。我們必須對於任何他人的據操縱性的行為有所警覺,一旦我們意識到衝突,我們必須當機立斷的選擇我們的應對方式,而非表現出害怕和無視。

3. Successful Women Never Listen To Their Inner Critic

成功的女人從不聆聽她們內在的批判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我必須不時地去限制或去掐住內在批評的新芽和消滅內在的懷疑與不安,我這麼做是為了讓我的注意力聚焦在正向的回饋與建設性的評論。(為什麼要與內在小孩對話?只有你可以讓自己變好!

心智強健是指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心,而非被自己的心控制,而學習控管情緒的要訣是自我對話且用正確(和正向)的詞去控制你自己的想法。

4. Successful Women Never Expect Perfect Circumstances

成功的女人絕不期待一個完美的情況

不要執著找尋一個「完美」的工作或等待一個「完美」狀況,學習去區分遭受痛苦和痛苦使人成長兩者的不同。

你可以輕而易舉的怪罪狀況棘手,且好像全世界都在與你作對,這些藉口將成為你成功路上的阻礙。

使用那些幫助你向前的邁進的方法,像是向百戰天龍(MacGyver)的精神學習,讓你的處境好轉。強健的心靈將帶領你往正確的方向行走而非期待能夠休息。

5. Successful Women Never Look At Their Past As A Mistake

成功的女人絕不將自己的過去看作一個錯誤

當我還是個菜鳥特務時,犯了很多錯誤。那個時候,的確讓我感到難堪,但我從每一次的錯誤都學到了許多。

有一些你過去曾犯的錯誤是痛苦或糟糕的沒錯,但將它們看作是學習的契機,從中收穫許多你以前沒有經歷過的。另外,當你身邊的朋友或同事犯錯時,你也可以從中學習。(擁抱內在小孩:四步驟練習面對做錯事的自己

過去並不能定義我們,它更像是一個為你的成功與智慧鋪路的角色。

6. Successful Women Never Miss Opportunities To Shine

成功的女人絕不錯失可以發光的機會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據我所知,要成功最棒的方法就是去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去鑑定哪些事其他人猶豫去做的,有可能只是簡單的小事,那也沒關係。不管那是什麼,只要你能做好做滿,你就已經與其他人一般人不同了。

持續前進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前方將會有什麼樣的風景,通常在機會靠近前,我們是不知道它長什麼樣的。

7. Successful Women Never Fail To Keep Their Cool

成功的女人絕不失敗於保持冷靜

不管發生什麼狀況,我始終知道人生是可以自我掌控的。有一句我最愛的語錄是這樣寫的「祈禱時,懷著上帝會照顧好一切的心;行動時,如同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成功與否取決運氣」是很多人喜歡為自己找的藉口,新制強健的領導者是會掌握自己的幸運的,因為他們認為人定勝天。或許運氣的確和現況有些關聯,但他們絕不會浪費精力杞人憂天。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抓住機會提升自己的廣度與高度,就是掌握屬於你的幸運。結果絕不會是僥倖或對另一條未經歷的路感到後悔。

8. Successful Women Never Fail To Do Their Research

成功的女人絕不毫無準備

當我在和嫌疑人面談時,我一定會確保自己是了解狀況的。

當你在和一個潛在的投資者、客戶或顧客碰面時,確保你是了解自己在講什麼,以免誤觸地雷。

做好功課,保持備戰狀態。

9. Successful Women Never Say Quit

成功的女人絕不說『我不幹了!』

無論調查是多麽的艱辛或分配遭遇到多大的阻礙,「我不幹了!」這四個字,24年來我從來沒有在FBI裡面聽到過。

當你提到「退出」或「做不到」,你就是在犧牲主宰自己的權力,因為代表著你自我設限了!當你說「我不幹了」,等於正在傳送一個關於你恐懼失敗和缺乏勇氣測試自己極限的訊息。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原文出處:9 Things Successful Women Never Do

延伸閱讀:獵頭專家的自白: 新鮮人擺脫『爛草莓』稱號的三件事

推薦課程:【女人心月】勇於獨特:不一樣的女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心理師的自白:那一年,我解放了自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一直都很認真唸書。

相信好好念書就會有好工作,在心裡也追求一種穩定感與成就感,只希望人生可以像父母期待的那樣平穩和順利。而在求學和求職的路上,只要肯努力認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和機會。

我一直以為,我會一路為企業工作,持續打拼並且當上公司的主管,也一直以為依我的能力和學歷不會有問題。在我心中對人生的相信,就是不停努力工作就對了。就像我一路以來看著父母為公家機關奉獻一生,朝九晚五的生活似乎是理所當然,也覺得每個人理應這樣生活著。

http://gty.im/575098377

閱讀全文〈心理師的自白:那一年,我解放了自己。〉

親愛的,你愛自己嗎?寫給每個渴望成長的你們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相信人都渴望被愛著,也渴望能學會愛自己。

近日來,我們將粉絲團的私訊功能關閉,在這裡我想跟大家討論「愛自己」的人生功課這個主題。

粉絲團成立以來,我們面對過各式各樣的詢問,開辦過各種童年療癒、愛情關係、職涯發展與自我覺察等等面相的課程,也有許多人在課程與諮商中看見自己生命的改變,因為最重要的,是他們在過程中「看見自己」,終於有能力回到自己身上「愛自己」,或者在課程與諮商中,面對過往的傷痛,經歷與穿越之後,才有辦法放下過往不再被牽絆。(好文分享:10個指標你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閱讀全文〈親愛的,你愛自己嗎?寫給每個渴望成長的你們〉

好文分享:10個指標你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翻譯編輯: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Ray Tseng 社工師

 

親愛的,一直以來我們都在關注個人的身心健康,而如何提升身心健康,不外乎在你是否能適時看見自己的狀態,照顧好自己,你是否能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尋求幫助或自我幫助,以下我們整理、翻譯與編輯了Power of Posibility的好文章,分享給你們。

“Each one has to find his peace from within. And peace to be real must be unaffected by outside circumstances.” – Mahatma Gandhi

每個人都需要從內部尋找他的寧靜。真正的和平不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

~聖雄甘地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閱讀全文〈好文分享:10個指標你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為什麼會愛的這麼辛苦?心理歷程圖告訴你:愛,要懂得轉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在面對許多情感諮商的實務經驗裡,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我覺得好累好辛苦,也好不值得,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換來的是對方的劈腿。」

「我試了好多方法想要讓她愛我,就為了要彌補我在母親身上得不到的愛與認可,到最後卻還是失敗了。」

這些對話很讓人心疼,可以感受到他們在愛裡多麽努力,卻在多次努力後又感覺遍體鱗傷。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閱讀全文〈為什麼會愛的這麼辛苦?心理歷程圖告訴你:愛,要懂得轉彎。〉

心理師的自白:但願我是哈利波特,揮揮魔杖帶走你的苦痛。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在面臨生活中重大事件的發生,這種「變動」是人生的挑戰,讓人需要學習去適應;也有很多人是在同樣的環境中太久,失衡、委屈、為他人而活後,忽然回顧起生命,感覺到自我一片空白後,痛苦的感覺變得難以忍受。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閱讀全文〈心理師的自白:但願我是哈利波特,揮揮魔杖帶走你的苦痛。〉

為什麼愛自己,這麼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上完與愛自己有關的主題後,我心裡好多感觸。

其實我們都知道怎麼愛自己,只是我們沒辦法。而沒辦法,是因為我們被層層情緒卡住,動彈不得,或者每一次接觸自己,就促動讓你害怕或厭惡的感受,所以你沒辦法。

看著你們點點頭,其實你們都知道,而一提到愛自己,也許我們都希望的,是有一支仙女棒,在我們頭上轉一轉,把我們變成另一個人,或者帶走我們過去所以有一切的不愉快、一切的傷痛和難過,我們就是一個新生命,就可以愛自己了。

 

閱讀全文〈為什麼愛自己,這麼難?〉

別再叫我放下,好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對你來說什麼是放下? 當你跟朋友說著你心裡的難過,說你還在想念他,說你還是覺得生氣時,他們聽了聽,忍不住脫口而出:我覺得你該往前走了,你怎麼還不能放下呢? 你聽了更難過了,對啊!為什麼放不下,然後你開始自責,開始想,是不是自己有病啊?怎麼這麼久還不放下,到底是什麼問題? photo-1437623889155-075d40e2e59f

 

閱讀全文〈別再叫我放下,好嗎?〉

親愛的,你清楚你在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你清楚你在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嗎?

人際界限,簡單來說,它讓你知道,你是誰,你不是誰,什麼是你的,什麼不是你的,你喜歡什麼又不喜歡什麼。

一直以來,我發現在我們的文化裡,界限分明的人並不多,因為我們一直被教育要禮讓,小時候身旁的孩子想要我們的玩具,父母就會要我們大方分享,當我們想要拒絕時,會被冠上「小氣、自私」的批評,當我們對父母說不時,父母會施展權威的要求你服從。

 

閱讀全文〈親愛的,你清楚你在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嗎?〉

承認與釋放情緒,是療傷必經之路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一直想著他跟她,他們讓我覺得很討厭,我要怎麼樣才能不想到他們?」

「我不懂為什麼他可以這麼灑脫地離開,開心地在臉書上放跟她牽手的照片,我怎麼會一夕間變得不重要了?他真的有愛過我嗎?感覺我像個傻子一樣!」

妳們說著說著,力圖保持冷靜,努力地吞回不爭氣的淚水,妳想要放下,妳討厭自己不斷地像電影倒帶般的回憶著,卻不可控制地倒帶,鋪天蓋地而來的自責跟難堪,更壓地妳喘不過氣來。

閱讀全文〈承認與釋放情緒,是療傷必經之路〉

關係相處的小秘訣:討好自己也很重要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你有這樣的症狀嗎?
害怕別人不喜歡你,而努力為別人著想,擔心別人不欣賞你,而不敢表現真正的自己。有時候你不敢為自己發聲,或者不敢對別人大聲,甚至無法拒絕別人,你以為順著別人的意就能得到別人的喜歡跟認同,卻發現到頭來,自己被層層剝削,或者始亂終棄,才發現自己在對方心裡根本沒有地位。

 

閱讀全文〈關係相處的小秘訣:討好自己也很重要〉

心理師的自白:在個案的故事裡看見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很感恩我的工作。
它讓我跟各式各樣不同生命故事的人相遇,而我也感恩在這樣或長或短的交會中,我跟你們碰撞出火花,我的話或者文字帶給你們療癒或共鳴,而你們的故事讓我深思與感動,因為許多來到我面前的人,其實都努力地活出自己。

 

閱讀全文〈心理師的自白:在個案的故事裡看見美〉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妳同意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人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親愛的,妳同意嗎?

妳說:為什麼孩子都講不聽,都不能乖一點、聽話一點?
妳說:為什麼老公都不能早一點回家陪妳,非要加班或總是一堆工作約?
妳說:為什麼大家總愛佔妳便宜,把一堆工作丟給妳,害妳要一直加班?

閱讀全文〈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妳同意嗎?〉

這次,為自己改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次,為自己改變

「我一直為他付出,都換不到他的好臉色,每天嘗試變換新菜色,卻要低聲下氣地請他到飯廳吃飯。我也很認真的服侍公婆,但我還是覺得婆婆仍然不滿意我,好奇 怪,當初不是婆婆答應,我才能進門嗎?為什麼把我娶回家就把我晾著了?為什麼婚前對我這麼好,婚後卻不能體貼我呢?我不只要上班、煮飯還要帶小孩,又為什 麼沒有人可以分攤,又覺得我做到這樣是理所當然的?」她委屈地說著。
「他已經好久不跟我講話了,在餐桌上偶爾會問問兒子學校課業,他應該是想當個嚴格的父親吧!兒子也不太愛跟他說話,應付應付了事,我要跟他說話,好像也只能跟孩子有關,我用過各種溝通方式了,為什麼還是無法好轉呢?」她又挫敗又不甘心,沮喪地看著我。

 

閱讀全文〈這次,為自己改變〉

我沒時間討厭你:投注時間在讓自己更好的事情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好喜歡香奈兒的精神,讚賞她的獨特改變這個世界,那種忠於自己的靈魂,那股不安於平凡的個性,還有那股傲氣,讓我深深為她著迷,而今天我要用她好友為他撰寫的回憶錄的書名,來分享給妳們。

閱讀全文〈我沒時間討厭你:投注時間在讓自己更好的事情上〉

練習成為自己的依靠:你願意一輩子愛我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願意一輩子愛我嗎?

親愛的,我願意愛你照顧你一輩子
在你遇到挫折時,我願意陪你聆聽你
在你做錯事時,我願意懂你原諒你
在你感到孤單寂寞時,我願意陪你做你想做的事
在你悲傷難過時,我會感受你不會將你拋下
我願意陪你,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不會做其他事情來逃避,即使我知道有時候情緒很沉重,我不會把陪伴你的責任丟給別人,我們應該跟身旁的人一同成長,而不是加重對方的精神壓力。

 

閱讀全文〈練習成為自己的依靠:你願意一輩子愛我嗎?〉

當愛情裡的女王,妳贏得了什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如果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與鬥爭,那妳是否看見在妳關係當中的權力位階呢?在我們的文化中,常常充斥著「不能輸」的想法,每一次的競賽都要全力以赴爭個誰勝誰負,每一個吵架都要面紅耳赤的爭個誰對誰錯,這些輸贏、對錯、道理的價值凌駕於情感,在情感中注入硬梆梆的規範,也戴上摘不下來的王冠與面具,那個妳是對的,妳不低頭,不道歉,妳是高高在上的女王,讓妳在關係中,贏得什麼呢?

 

閱讀全文〈當愛情裡的女王,妳贏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