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人與人的交流常常建立在互相幫助上,而要用什麼標準來決定接受拜託還是婉拒拜託,卻是一門學問。這也就是所謂的「人際界線」,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只要跨越了適當的界線,就會讓人產生不愉快。偏偏我們生活的華人世界又是非常緊密的社群,幫忙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幫的忙,赴約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去的局,這種情況幾乎天天上演。
而我們也常常會把討人喜歡、隨和與善良視為好的人格特質,但怎樣算是好人?怎樣又算是濫好人呢?
如何喜歡自己、增加自信,由內而外的美麗。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人與人的交流常常建立在互相幫助上,而要用什麼標準來決定接受拜託還是婉拒拜託,卻是一門學問。這也就是所謂的「人際界線」,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管是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只要跨越了適當的界線,就會讓人產生不愉快。偏偏我們生活的華人世界又是非常緊密的社群,幫忙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幫的忙,赴約一些我們根本不想去的局,這種情況幾乎天天上演。
而我們也常常會把討人喜歡、隨和與善良視為好的人格特質,但怎樣算是好人?怎樣又算是濫好人呢?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C最近總是跟男友吵得不可開交。
她認為她在這段關係中用盡一切方式滿足男友,但最後卻變成她在他面前要很小心一言一行。C說:「我愛到最後已經看不到自己了,他說什麼我就要做什麼,不能有其他意見。我明明應該要覺得很壓迫,但離開他之後卻反而感覺非常挫折,非常空虛,甚至我覺得是自己的錯。」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為了準備下週的節目,這兩天都充斥在各種王家蕾家的資訊裡,還有一大群未知的地下戀情,但坦白說繞在我心裡的卻是兩個問題: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之前很常問學員,有一個人總讓你念念不忘,但那一個念念不忘的東西是什麼?
通常有可能是你生命裡最匱乏的東西。
GTV八大電視《無神之地不下雨》劇照,三鳳製作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小時候,你聽過這樣的話嗎?
1. 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
2. 我是因為愛你不想要你受傷,為什麼不聽話?
3. 就跟你說不要想那麼多!
4. 煩惱那些事情有用嗎?會改變嗎?
5. 就跟你說會是這樣的結果,是你自己不聽的!
6. 我有我的苦衷,長大你就會懂!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得憂鬱症?我覺得我生活沒有什麼問題啊,工作與感情一切順利,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陷入低潮,都三年了,走不出來的感覺好煩。」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印象很深刻,我第一次強烈感覺到失戀是在我大學時期,我用一段話來描述當時自己的感覺,因為當我們在精神壓力很大,或在很傷心難過的時候,身體是會有很多反應。那時候的我身體出現的反應包括掉了一地的頭髮,當時的我形容:「那一根根掉落的不是頭髮,而是我碎掉的心。」我現在回想起來,知道當時的我是處在非常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那種情緒狀態裡。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活在當下」(here and now)究竟是什麼?要到哪個生命階段,才能做到這件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大部分會因為失戀心碎來找我諮商的個案,他們除了心碎難過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課題,是他們關係薄弱,也就是身如家人般的親密支持,如閨蜜、好朋友等的那種人際關係在他們的生活裡是比較少的。如此一來,他們的生活重心就只能放在伴侶身上,一旦結束,他們的人生也就垮掉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其實當你要求對方控制自己,對方一定會說:「我們就只是朋友,又沒什麼!我跟朋友就是這樣相處,你以前就知道了,為什麼現在要來限制我?」既然對方這樣會生氣,那不如我們換一個說法,告訴對方:「你什麼時候會覺得愛上其他人?如果你愛上其他人,你會願意告訴我嗎?我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嗎?」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就在上個月我經歷了一陣低潮,措手不及的襲來,明明生活一切照舊,但就是在早上起床的那一刻莫名想哭,什麼事都不想做,覺得自己有如一灘爛泥。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無論是失戀還是失業,對一個人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變動,因為他們原本可能投入了非常大的心力在一個人的身上或是工作上面,但現在卻沒有可以投注的人事物,所以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正在經歷失落的狀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有個非常認真的學生,他在事業上非常拼命,爬到外商公司非常高階的主管,但在這一年他感覺到自己的體力明顯下滑,身心的壓力也有點負荷不過來,剛好這一年疫情關係,他就決定要好好休息一陣子。
(圖片來源為華燈初上粉絲專頁)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華燈初上是一部打開了就停不下來的劇,劇中演員演技自然,服裝與場景也還原的很到位,讓人完全沉浸在1988年台北的繁華與光景,想一窺條通裡的小姐和客人之間的情慾流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在那場帶著心理師的團督課程中,聽著心理師想要帶學生去到的方向「長出自我照顧」的能力,而在了解學生的狀態後,發現其實在他的生命裡是各種斷裂與失落的關係。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說他是愛情騙子,利用你的感情,只為一夜的溫存。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一直以為只要父母道歉,我就能放下心中的怨懟與傷痛,但我等了幾十年,停滯了蹉跎了生命許多時光,卻發現我真正要做的,是對內心受傷的孩子道歉。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人際交往當中,我們都會不吝嗇地對他人微笑、展現善意,憤怒反而很難在發生當下就被展現出來。
原因為大腦的原始設定當中,憤怒帶有威脅意味,會勾起他人不舒服與抗拒的感覺。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最近在追美劇「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這個美國政治連續劇,看得津津有味,在第二季第十一集的主題是「悲傷」。主角也就是總統失去親人而在幕僚的建議之下開始看一個小時八百美金的心理諮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有時候都會想起重考班的生活,因為那是非人的一短時光,每天睡醒就是唸書,每次考完就是秀排名,我一直都是醫科班墊底的,但這次我想來聊聊,在重考醫科班有個鬼才數學老師,我一直對他印象深刻。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台灣疫情的狀態日漸趨緩,大家的工作狀態也漸漸步上往日的軌道,我的診間也出現越來越多個案來談他們的工作壓力,忙碌讓他們失去生活動力,每天累到在通勤的路上打瞌睡,下班完全沒有力氣,只想回家睡覺,連原本玩到通宵都捨不得放下的電動都荒廢已久。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我最近心裡悶悶的,生活一團糟,問題到底出在哪……」小泱一臉苦惱,想了想後看向我說:「我想去上點心理學有關的課,但真的太多種形式了,諮商、演講、工作坊等等,你覺得哪個比較適合我、可以真的幫到我啊?」正在閱讀文章的你也有同樣的困惑嗎?
當小泱這樣問我,我也困惑了,因為這裡頭有太多需要探索和思考的情況了,而且我可能也沒辦法為她做選擇。
我們大多習慣在「問題」裡找答案,然而,所謂問題或困擾,其實都是累積了很久的「人生課題」,因此,你需要先有個基礎認知是「它不會三兩天就搞定,而且你得為自己選擇適合你的形式去面對、處理和修復」,而你為自己做選擇的過程,其實就已經開啟了自我療癒之路!
在這段路之初,你首先可以去認識心理療癒與成長的形式,而在眾多心理資源中主要有四種形式。
1. 文章書籍:
心理文章和書籍大家多半不陌生,因為許多心理實務工作者都會做心理衛生推廣,而文章是非常常見的形式之一,所以,只要你到各諮商所或心理師經營的Facebook、Instagram、官方網站等,都可以閱讀到許多心理學知識,當然各大圖書通路也都能購買到相關書籍。
2. 線上課程:
因應現代人吸收知識的需求,加上疫情的影響,有越來越多心理主題線上課程。
許多人的疑惑是現在Podcast這麼盛行,有需要買線上課程來聽嗎?其實這就和網路上有一堆心理學文章了,還需要買書嗎?是一樣的道理,線上課程比起Podcast更具系統和結構性,會一步步引導你針對某一個主題探索、覺察與反思,也會有許多的練習、可嘗試的具體改變方法等。
愛心理諮商所已在這領域深耕多年,還有「愛心理線上學校」呢!如果你上網去看看,大概很快就能理解我所說的差別了。
3. 實體課程:
各式心理主題的講座、工作坊都屬於實體課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社區諮商所、各基金會、公立圖書館等機構都會定期舉辦這類活動喔!
從文章書籍、線上課程到實體課程最大的差別在於,文章書籍和線上課程都是單向互動,而實體課程會有「雙向、多向互動」,可以更聚焦在你想討論的問題與情境,過程中,你能聽到講師及其他夥伴的想法,在交流互動上是很豐富的,也能幫助你拓展對於困境的各種認知與感受。
4. 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分為團體諮商、伴侶諮商、家族治療、個別諮商等。團體諮商你可以粗略地以實體課程來認識,不過它不像課程那樣高結構性,會更多地邀請你思考、述說,幫助你貼近與理解自己的困擾,而伴侶諮商、家族治療、個別諮商,則是更完全聚焦在你想討論的困擾與情境,且更深入及追蹤性地去探討。
談到這,你對各式各樣心理資源有大略的認識了,你說,什麼樣的資源較適合現在的你呢?
你可能接著需要評估的是你自身的狀態,這包含:
1. 你的揭露度:你願意開放多少程度的自己,讓他人認識和理解你?
2. 你的自我了解度:你對自身整體狀態、想探討的困境或問題,有多少的了解程度?
3. 你的負責度:你對現在面臨的困境或問題,願意自我負責的程度?
4. 你的行動度:你對現在面臨的困境或問題,願意付諸行動、實踐調整與改變的程度?
最後評估你的「投入與期待」,你可以問問看自己:我願意花多少時間?我有多少預算?我希望什麼樣的互動品質?我想達成的療癒與成長深度?等等。
親愛的,你的人生課題,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完成,只有你自己!
當你問著和小泱相似的問題時,試著停下來,認識了這些心理資源後,問問自己上述我對你的提問,為自己做評估,進而逐步選擇出適合你心理資源。在這個你和自己問答、為自己做決定的過程,你已經為療癒與成長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與開端囉!深深地祝福你~
陪伴你成長:【愛情商學院正式招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人生許多苦都來自於憂慮。
憂,下面是一個「愛」,上面是一個「百」,我的看法是,或許正是因為你對於現在的某一件事情,有100個愛,有100個在乎,所以才會有覺得憂愁,放不下又過不去。 閱讀全文〈當生命給你檸檬的時候,先試著切開它吧!〉
作者:林佳慧Sunny諮商心理師
「我週末跟一群朋友出去,爽爽玩了兩天,但還是好累!」小安接著說:「我明明刻意留下休息、充電的時間了,卻有種『我像顆充不飽電的電池』一樣的感覺……」這也是你的困擾嗎?你其實有留意到需要自我照顧,也試著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去做,但卻好像不得其法,還是好累?其實這個狀態,我們可以用MBTI性格類型,來幫助自己做覺察和調整。
「MBTI十六型人格」是二分法的性格分類工具,但這並不是說要將人二分!它的理念是每個人在一生的發展中,兩端的性格特質都會發展,可是總會有「較傾向」的一端。這就好比我們的左右手都會發展也可以運用,但我們會有較傾向、較慣用的手,MBTI就像是在幫忙尋找我們的「心理慣用手」。
回到休息充電的主題上,當你懂得自己「較傾向」的充電法是什麼,你便能更有效率地為自己補充能量,而有「真的休息到了」的感覺。MBTI共有四個軸向,其中的「外向-內在」軸向,在談的就是「充電-人的精力來源」。
外向型:從與人互動中獲得能量
如果你在MBTI測驗中,較偏向於外向型,那麼你較屬於透過與他人互動、交流來獲得能量,你的交友圈可能是廣闊的,在新的場合中,你能自然而然地去認識新朋友,也較喜歡社交聚會。
因此對你來說,「與外界接觸,和人相處、交談」是有效充電的好方法,你能在社交互動中感受到源源不絕的精力,相對地,若讓你一整天待在家裡,或一個人獨處,你反而可能感到有些空虛、無趣呢!
內向型:從自我反思中獲得能量
如果你在MBTI測驗中,較偏向於內向型,那麼與人互動的方式,對你而言,反而是蠻消耗精力的,很可能你在吵雜、嬉鬧的過程就已感到疲憊或想離開現場了,甚至在社交聚會後,你會需要一段時間休息以恢復能量。
這是由於你補充能量的方式,其實來自於你自身,所以「留一段時間和空間獨處,反思、整理自己的種種想法與感覺」,貼近自己內在的歷程,才讓你真的有充到電了的感覺,而且不只身體會重獲力量,心裡也會升起一股滿足感。
看懂傾向,為自己調配合適的充電方法
性格傾向的不同,使得我們運用不同休息法時的「效果」不太一樣!但這當然不是說外向型傾向的人,就都不獨處、不留下時間獨自反思了,又或是內向型傾向的人,在休息時間就要遠離人群,再次強調這不是一個二分、二元對立的狀態。
而是外向型傾向的你,或許可以在休息時間內,安排上一些與人相處、互動的活動,像是:姊妹下午茶、好友們一起旅行、和家人聚餐等等;相對地,若你是內向型傾向,則可以安排上一些屬於你個人的時光,像是:自己在咖啡廳看看書、一個人去逛市集、夜晚時靜靜地寫日記等等,為生活做紀錄,也做自我整理。
談到這,我要特別提的是,MBTI的內外向型,並不能直接和我們常說的內外向個性劃上等號喔!更適切的是透過「測驗」來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
我們口中常說的「他很活潑、喜歡跟人接觸、不怕生,很外向」,以及「他比較害羞、跟人說話會緊張、回話反應沒那麼快,很內向」,這些其實參雜進了一個人社交能力與自在程度的因素,不可否認的是MBTI外向型傾向者多半較活潑、較容易和陌生人交談;內向型傾向者大多較保守、與陌生人交談易緊張、不好與人來往,可是,其實也有「害羞的外向型」和「不害羞的內向型」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以我為例,我在MBTI性格測驗中發現自己屬於內向型,這個結果讓和我熟識的人都相當困惑,認識我的人常覺得我很外向,從學生時代就常被選為須具備社交能力的角色(如:活動長、社長、班級代表等),常有師長形容我落落大方、應對得宜,在工作上也常擔任溝通協調、主持或招待的職務,不過,我對於自己的測驗結果,反倒是覺得相當貼近真實的我!
因為我就是標準的「不害羞的內向型」,我確實如大家所見,喜歡和人接觸、可以在舞台上演講、唱歌跳舞,在和大家聚會、嬉笑歡鬧時,我常覺得很興奮、很快樂,但其實也會有些疲憊,這時,若能有一段時間、空間,讓我靜靜地一個人待著,消化、感受與大家同樂的種種感覺,那麼,我才會真正感受到「充飽電了」的滿足與幸福感呀!
總地來說,不同性格傾向者「補充精力的來源」其實是不一樣的,我們需要去認識自己的性格傾向,然後為自己調配出較合適的充電內容,以及不同充電方法的比例,如此,我們就能更有效率地在休息時真正為身心補充能量囉!
陪伴你成長:【愛情商學院正式招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他們認識了七年,相戀兩年,到了適婚年齡後,女孩很渴望婚姻,招架不住想婚的女友,男生開始迴避,在男生認為關係似乎沒有穩定到可以進入婚姻,關係相處上男生也有很多顧慮。
他們後來漸行漸遠,男生甚至用「我媽媽不喜歡你」,成為他們分手的理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她一開始並不相信婚姻的,但因為男友非常疼惜她,給予她穩定的安全感,所以她要自己給「幸福」一個機會。
她的確很幸福,在結婚後兩年,她們過著安靜舒服的生活,她們彼此相愛,先生休假帶著她去過很多地方,平日他們都在各自的工作中,晚上就是窩在沙發上看劇,然而平靜與甜蜜的兩人世界,終究導向先生渴望有自由空間的時刻。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他的父親一直是家人眼中那個不負責任又花天酒地的人,任性妄為又好大喜功,可能集結了很多人性黑暗的特質於一身,母親則是苦守在父親身邊,一邊允許父親「做自己」,一邊又痛苦的跟一雙兒女抱怨自己多麽命苦,又一肩努力扛起一家經濟,似乎只能勞碌一生的女人。
他從小就不敢讓同學來家裡玩,也不喜歡跟人談論起自己的家庭,因為不只不光彩,很多時候他只能靠自己,靠自己決定科系,靠自己選擇行業,靠自己找到工作,沒有人可以陪他討論,幫忙他找資源,甚至給予精神上的協助,他就是個沒靠山,拼命靠自己奔跑的人。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小桃是個28歲的服務業,在工作中勤勤懇懇,生活裡也是好好小姐,只要別人開口,她絕對幫到底,長久下來小桃確實收穫很多朋友,但卻感受著一股被掏空的感覺,她開始不知道自己為何要如此認真工作,她也感受到她的底線不斷被別人踩著,總以為不斷忍讓與付出,別人會看見她的好,善待她,但事實卻是身邊的家人與朋友對她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過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節目裡,我問了「是什麼讓你感覺愛上一個人?」這也是我常在情感課程中問的問題,也許你會覺得太理性了,愛情之所以為愛情,不正是因為那是一股FU嗎? 閱讀全文〈為什麼該是止痛劑的愛,讓更多人痛苦?〉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我常會在派出工作的時候,看著他們的雙眼說:「給我一個自信的眼神!」而他們這時,會立刻坐挺自己,聲音宏亮地說:「我可以!」
許多人的沒自信,在於過往經驗中,一來沒有累積足夠的成功經驗,或者過往太多挫敗經驗;ㄧ來覺得自己不夠有豐厚的知識或技能,而擔憂臨場時不夠多的武器可以提槍上陣。而這些擔憂都是合理的,但這些擔憂不該成為阻礙自己前進,爭取展露頭角的機會。
作者: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
「我想找諮商心理師談談……」從我心中浮現這個想法,到真的和諮商師碰面談話,這中間經歷了近半年。你說這時間久嗎?
當你想談的是長年以來的困擾,或內心深層的困境,便很可能有這樣的情況,畢竟接下來這段諮商歷程,可能打開我們心裡深處的傷痕,可能掀起許多情緒,也可能為生活帶來波動,當然會謹慎些。
從浮現想法到決定去行動,這過程已經很不容易了,而緊接著要面臨的是「我要找誰?什麼樣的諮商心理師適合我?」
1. 初步認識心理師
如果你的情況是,對於自己的困擾有些覺察、整理,且已經有想到幾位曾接觸過,或他人向你推薦過的心理師,而你在猶豫要找哪一位的話,現在許多諮商所都有經營網路平台,可能是Facebook粉絲專頁、Instagram、官方網站等,上頭通常會有諮商所內所有心理師的簡介,可以先閱讀他們在網路上簡要的介紹,尤其可以看看「心理師對來談者說的一段話」,或是心理師描述他自己對心理諮商的想法、看法等。
2. 找信任的人推薦
若你沒有特別想到一些心理師名單,可是,你有認識、信任的人是學習或從事心理諮商相關工作,則可以詢問看看這些你相信的人。你可以簡要地提你想談哪方面的主題、你目前的困擾和什麼有關,也可以說說你對心理師的期待,例如:你希望心理師的風格、取向、性別等,讓這個你信任的人為你做推薦。
這裡許多人會有的疑惑是,那我怎麼不直接找這個我信任的人諮商就好了?
你信任的人,或許可以成為你「分享」心事的對象,但進行心理諮商與治療便不太適合了!
試想,如果你今天想談的事件裡的當事人,可能是這位你相信的人的朋友、親戚或家人,那麼,你們談起話來是否可能有些說不上來的奇怪感覺?甚至,很可能你或他會思考「怎麼說比較好?怎麼回應比較適合?」等等,因為這裡頭牽扯太多不同性質的關係了,諮商關係夾雜著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親戚或家庭關係,在「雙重關係」的情況下,很可能影響諮商醫療行為的引導與進行。再者,當你在諮商室裡很深層地揭露自己,這些「秘密」你不一定希望生活中的人知道,更可能的是,你只希望它被好好安放在諮商室裡。
3. 交由諮商所媒合
而如果你的情況是,你其實不太了解心理諮商相關資源,也沒有信任的人能為你做推薦,那麼,你或許可以先選擇一間諮商所。就我之前擔任諮商所行政人員的經驗,許多人會透過Google map評論、Facebook搜尋來認識諮商所,也有許多人會先參加諮商所辦的講座、工作坊,初步探索自己的困擾,同時也邊尋找較契合的諮商所或諮商心理師。
一般來說,當你和諮商所聯絡表達想預約諮商後,將有行政人員初步了解你的困擾、基本資料、對諮商的期待與需求、方便預約的時間、預算考量等等資訊,這是為了幫你安排適合你的心理師,諮商所通常由資歷較豐富的諮商師擔任派案的角色,他會根據你提供給行政人員的訊息,為你安排適合你的諮商心理師,後續則會回到行政人員與你聯繫、完成預約流程,這即是交由諮商所媒合大略的程序。
在我自己尋求自費諮商的經驗中,因為我多年來在心理諮商領域學習和工作,自然認識了許多可以信任的前輩,因此,我是透過詢問熟悉也相信的資深心理師,簡要和他提我尋求諮商想談的主題,以及對諮商的期待、需求、考量等,請他為我推薦,他建議我某某諮商所後,我再上該諮商所網站,看了幾位心理師的簡介,我當時想若沒有特別想預約的心理師,我就交由諮商所媒合,但在我閱讀「心理師對來談者說的一段話」後,我選擇了我現在的諮商心理師。
從「你好,我想預約和OOO諮商師談話」這個開端至今,我覺得心理師幫助我打開許多看待自己困擾的不同視野,讓我更理解自己,也因為這份理解,而更接納和喜歡自己,此外,由於我認為在諮商心理師工作中「自我整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我現在持續在諮商中,到目前為止也很喜歡和現在這位心理師的互動。
尋求諮商是很為自己負責的行為,但這個歷程確實很不容易,因為諮商不比一般人際關係,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向眼前這位原先不認識的人吐露心事,這實在是件冒險的事!所以,你可以透過上面三種方法試試看,祝福你找到適合你的諮商心理師,也提醒你,更重要的事情是,當覺得諮商關係中有些你與你想像不相符的地方時,記得練習提出來和你的心理師討論唷!
陪伴你成長:【情感月老廟】給為愛迷茫者的60籤
延伸閱讀:揮之不去的霸凌陰影,究竟能如何面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我的人際關係一直、一直重複?國中、高中、大學到現在,我常擔心別人會突然討厭我、責罵我,或用任何形式來傷害我,好像在那次被霸凌後,我就一直重複著……」小雨想了想後又說:「而且好像不只人際關係,連談戀愛也是,是我怎麼了嗎?我哪裡不好、不對嗎?」小雨說著說著開始懷疑起自己。
小雨的話讓我想起,上週很榮幸有機會LIVE旁聽了吳姵瑩諮商師、蕭敬騰、理科太太三人的線上對談,從老蕭最近發行的新歌《彼得潘》談網路霸凌。
其中有一段吳姵瑩諮商師與蕭敬騰相當有火花的對話,討論著「究竟該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霸凌現象?」,姵瑩諮商師提到:「在霸凌者的世界裡,他說的就是對的!但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我們可以不認同他的所思所想,而我們能不能為自己蓋起一個防護罩,篩選能進到我們世界裡、影響我們的言論?」老蕭則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說:「我不認同『他說的就是對的』這句話」,老蕭提到,當霸凌著說著、形容著的是我的事情時,我才是當事人,所以我可以說「他說的是錯的」。
線上參與的媒體形容這番精彩對話為「兩人辯論」,但我一直在想「是辯論嗎?」,很有主見的兩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兩人確實存在差異,姵瑩諮商師認為言論在法律範圍之下,是可以有多元價值觀的;老蕭認為在這個世代下,除了鼓勵多元價值,部分事情仍存有絕對的對與錯,也不斷地呼籲「我們能不能放大對的、好人的聲音?」。而在一旁旁聽的我看來,姵瑩諮商師和老蕭的話,其實是相互連結,也能同時並存的!
長出保護外殼,劃清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個世界,你可以在自己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看法,同樣地,他人也可以在他自己的世界裡,有他的想法,我們「接納」彼此想法的存在,但那不代表我們「認同」對方!尤其當我們不認同時是「你有你的想法,我聽到了、我知道了,但我不認同」。
這其實是「界限」的概念,它像一個保護我們的外殼。姵瑩心理師曾譬喻界限就像一棟房子,你的房子外觀如何?有沒有藩籬或圍牆來區隔你和他人呢?你有裝修權嗎?以及很重要的是,你可以決定邀請誰來你家嗎?你是房子的負責人、主人嗎?
如果你擁有自己這棟房子的自主權、自由選擇權,同時也負擔起維護這房子的責任,也就是你和他人之間是有界限的,當面對各式各樣的聲音時,你可以選擇哪些聲音能進到你的房子、你的世界,而哪些聲音你拒絕掉、不受干擾。
強壯內在聲音,療癒傷痛讓自己重生與安穩
面對霸凌,重要的因應方式之一是求助身旁的人,若旁人能提供幫助,甚至像老蕭期待的,願意團結在一起發聲,那當然很好,而另一方面是,當我們能夠設立與他人之間的界限,我們將更有能量去強壯自己內在的聲音。
然而,困難之處在於,他人不見得願意,即使願意可能也有許多擔心、害怕,讓他不敢這樣去做;以及當我們仍在霸凌的陰影下,其實是很難壯大內心聲音的,反而更可能的是和故事中小雨一樣,不論對方是誰,在關係中都擔心著他會突然討厭、責罵、傷害自己,而重複著相似的關係互動。
療癒揮之不去的霸凌傷痛,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1. 整理霸凌經驗歷史:
(1) 回顧過往至今,並在一條時間軸上,寫下與霸凌相關事件、事件帶來的想法和感受等。
(2) 綜覽所寫下的霸凌歷史,從中挑出一件最印象深刻的事件。
2. 進入傷痛情境畫面:
就你挑選出的一件印象深刻事件,具象化地呈現當時的場景。這部分若自行繪製不易,則可透過牌卡協助(可使用安全卡圖卡來輔助)。(安全卡介紹及購買連結:https://www.iiispace.com/securecard/)
3. 安撫並將自己帶出:
想像回到令你受傷的場景中,以現在的自己去理解、安撫、陪伴當時的自己,進而將當時擔心受怕的自己「帶出」受傷情境。
不過,霸凌造成的傷痛常有不斷反覆、蔓延的情形,你很可能和小雨一樣,即使時隔多年,但想起當時被惡意對待的經驗,仍眼眶泛淚,心中升起許多情緒,甚至難以直視與承受,所以建議可以找信任的人或專業諮商心理師,和你一起面對霸凌陰影,也避免療癒的歷程反而造成二次傷害。
面對霸凌陰影,我們或許需要融合姵瑩諮商師及老蕭的觀點,療癒傷痛,強壯內心的聲音,也與他人連結,讓所有的善意團結在一起發聲,同時亦需要長出保護殼,設立與他人之間健康的界限,篩選能進入你的世界的聲音,如此,我們將能停下自我懷疑與批評,如重生般真正進入一段關係,而非帶著過往眼光重複一段又一段關係模式呀!
陪伴你成長:11/6【愛情安全感:不同的我們,該如何好好相愛?】講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兒虐如何影響一個人 #動人漫畫作品
#作者的親身經驗 #原來我們是這樣壞掉的
「在那個家裡,光是身為小孩子,就是一種罪。」—荒井廣世
(圖片來源:sangipaiya IG)
作者:張瑋庭諮商心理師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
……………………..
………………………
………………………
……………………..
2021年討論度最高的電影魷魚遊戲,劇中倒數第二場遊戲彈珠比賽時,尚佑面臨即將輸掉比賽被淘汰的結果,就開始對對手阿里情緒勒索,逼著對方將贏得的彈珠全部還給他,儘管阿里當時拒絕了,但尚佑還是持續地想辦法拐騙阿里,最後心地善良的阿里,還是敵不過人情的壓力,便答應嘗試尚佑的計畫,但同時阿里也中了計,彈珠被尚佑偷換走了,最後阿里淘汰出局。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我最近好悶,總覺得快喘不過氣了,但說實話我不太知道為什麼,也在想自己究竟怎麼了⋯⋯」諮商室裡經常聽到一句句和這相似的開頭。你也是這樣嗎?生活一天又一天地過,不斷累積壓力,卻不自覺,時常是感覺到身體不舒服了、心裡頭煩悶了,才意識到「啊!需要停下來關心自己、照顧自己」了嗎?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我現在講這句話,好像在講我爸爸壞話喔!」他對我苦笑著。
從高中就開始出現反覆自傷行為的他,前前後後接受心理諮商與藥物治療長達10年,現在的他終於可以踏出家門,跟朋友吃飯聊天,或是拿一本書在咖啡廳獨處一整個下午,最近他的目標是回歸就業市場。這看似普通人唾手可得的生活,卻是他在每個崩潰夜晚努力把自己拉回來,努力讓自己安穩下來才能做到的。
作者:林佳慧 諮商員
前陣子錄製廣播節目,和主持人談到電影《孤味》,女主角秀英(陳淑芳飾)的老公多次外遇,最後甚至離家和外遇對象一起生活,多年來秀英一個人扛起整個家,將三個女兒養大,也等著丈夫回家,怎料最終等到的是丈夫的遺體。
而除了被先生背叛,她也覺得女兒都向著爸爸,小女兒佳佳更在爸爸的喪禮上,依據外遇阿姨的話,為爸爸唸佛經,但秀英一家信奉的是道教,秀英曾對女兒說:「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聽過妳跟我說一句謝謝」、「養妳們這些沒有用」、「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二十年不曾跟妳們聯絡的爸爸」。
辛苦一輩子的她,覺得自己不僅被丈夫背叛,也被女兒背叛了。
其實「被背叛」是很常出現的感受,且不僅限於親密關係裡。你呢?你也曾有被背叛的經驗或感覺嗎?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些人在婚姻中已經彼此形同陌路、或冷漠疏離,卻會覺得只要這段婚姻等久了就是我的,或是對於起初對方所給的承諾念念不忘,進而無法接受關係後來的改變。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芳芳當業務四年多,覺得自己不想繼續待在這行,想創業又差了點什麼,前年領完年終就辭職,在家待了一年多,本來幫自己規劃了許多進修課程,卻發現不上班之後,要自己堅持固定排程很不容易,常常「想做點什麼」可是又「什麼都不想做」兩種狀態間擺盪,內心受到「我想要自由」跟「我為什麼這麼懶惰」兩種想法煎熬。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些人在婚姻裡的痛苦,不只是被對方傷害、遭遇背叛,也不只是一直期待對方卻一直失望,包括希望對方可以當個好丈夫,細心呵護彼此的關係,對方卻被工作給埋沒,看不見太太的苦心經營,然而在這些痛苦與失望的堆砌,只有讓在婚姻裡漫長等待的人,等出一個疲憊不堪、不甘放手、又無法自拔的婚姻受害者。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在Podcast的留言裡看到很多人對於分手的課題特別感興趣,坦白說,「分手」或是「決定關係是否繼續」也是我在諮商的過程當中最常見的主題。
在婚姻關係,為什麼有些人的婚姻已經走到了很深怨恨、仇視,每天如同活在痛苦的泥淖當中,但他們還是不願意分開,究竟背後是哪些心理在糾結?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拼命的努力、忙到自己過勞,但還是不夠的感覺,基本上有以下兩種可能: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妮妮是我從高中認識到現在的好友,平日的她是個光鮮亮麗的上班族,擁有自己的事業與興趣愛好,看似一切美好正向,但她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感到孤寂,好像這個世界上沒人懂她的感覺。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今天在廣播中跟大家分享關係中的界線時,主持人問道:「大家常常都在說人跟人之間相處要有界限,但界線要如何拿捏?我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我要堅持,這個東西我可以妥協?其實我認為很多人對於這一塊是有疑問的。」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某次與朋友聊天,他提到最近感覺自己的睡眠品質不是太好,想聽聽我的想法。
我問道:「你是觀察到什麼狀況,所以覺得自己睡眠品質不好啊?」
「是這樣的,前陣子X公司不是出了穿戴型手錶嗎?我覺得很實用,就去買了一個來戴。發現裡面有偵測睡眠品質的功能,我就開始天天帶著它睡覺,起床的時候順便檢查一下自己睡得怎樣。但它顯示我睡得不好,寫說『熟睡期』的時間,佔的百分比很少。」朋友一邊回想一邊說著。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在這崇尚功利主義的社會風氣之下,完美主義似乎變成努力的代名詞,不追求完美變成怠惰與不上進。完美主義常常讓人有個誤解是它可以讓人發憤向上且充滿動力,但事實不然,完美主義反而會消磨人的意志與能量,讓你離心目中完美的樣子越來越遠。
(圖片來源:公視《斯卡羅》)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本篇有雷,強烈建議看完影片再閱讀分析——
……………………..
……………………..
………………………
………………………
……………………..
斯卡羅一路進到第八集,多方角力進入了劍拔弩張的極限,火藥一觸即發。
即使已經是百年前的歷史,但對台灣歷史相當生疏的我,依舊看得極為投入,甚至為了搞清楚人物和地名,第一集還重複二刷,總算摸清楚角色間的微妙關係。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作者:盧新之 諮商心理師
「若有來生,我們不要再見了…」
九月一日,是許多孩子期待看到學校老師、同學的開學日。但有一位十四歲的上海女孩,寧願結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再背起沉重的書包上學。
我看完這女孩留下的遺書,紅了眼眶,心裡很沈重也很惋惜。一千五百字的遺書中,你能看到她寫作的文采與思辨的能力,也能感受的到她強烈的責任感與溫柔善良的心。
到底是怎麼樣的處境,讓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選擇止步,折損一個如此獨特的孩子?
在寫給父母的遺書中,刻劃出她是多麼的努力。努力地讀書考試、努力地成為父母的驕傲、努力地當個稱職的女兒、努力地過生活。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一下為什麼你最近一直出現焦慮情緒?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當面對職場的困境時,你該注意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林俐 諮商心理師
這部影集從一位已婚、育有兩子的女子「比莉」為視角,在看似美滿但缺少刺激的日復一日的主婦生活中,因為與丈夫在性方面的不滿足,而開始回憶起與前任男友在一起時的種種美好經驗。前任男友布萊德,是一位經營唱片公司並擁有豪宅的標準高富帥,他刺激好玩、冒險狂野,但同時也因為過往原生家庭的創傷,在他內心有一塊難以被撫平的黑洞,導致在關係中總是難以穩定,對女主角造成諸多傷害。而比莉的現任老公庫柏,工作努力、專情又照顧家庭的好好先生,是大多數女人理想中的結婚對象,也是比莉在被前任狠狠傷透之後,遇到的「好男人」。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你在理財議題中的安全感課題是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你有很多話想說,卻很難表達怎麼辦?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分離焦慮的詞彙在孩子身上特別常被使用,當孩子要與照顧者分離時,有些會有抗拒反應,包括與父母拉扯、拍打父母,拒絕與父母分開,有些則是不停哭泣,展現脆弱情緒試圖讓照顧者心軟,或尋求更多安慰與語言上的保證。
然而成人雖然面臨分離不會有「小孩般」的行為舉止,卻容易轉為「情緒勒索」或「不停操煩」的現象。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慾望,『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似乎不是一句玩笑話,但偏偏想要的很多,真正需要的卻很少。這很常體現在購買東西時,的確心理總是會有理智的聲音,告訴自己應該把錢花在對的地方,要理性的評估及判斷,但總是會有難以克制的衝動或是情緒,碰上這樣的狀況到底該怎麼克服呢?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你業力不夠時,就算地獄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到」,這句話是從我很喜歡的YouTube頻道《文昭思緒飛揚》上聽到的,那是在講述一個人類在睡著時被抓去當鬼差的傳奇故事。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前陣子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在一個三角關係裡面待了8年,對方已經結婚有老婆小孩了,但她就這麼傻傻的等了8年。對方從出社會、離婚、分居、到要搬過來和她一起住,給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諾言,每次都破滅,最後她終於看清楚了,對方只是想要兩邊都當好人,都不得罪,但卻沒想到,這樣反而才是讓兩個女人都受傷。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該量表由(美國)布雷姆·米勒研究創建,浪漫信念高的人認為:
1.他們的愛是完美的。
2.每人只有一個完美的真愛。
3.真愛會跨越一切障礙。
4.一見鍾情是有可能的。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在這段曖昧中,下一步該怎麼做/你可以提升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將近十年前,我終於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事,就是獨自去印度,這件我心心念念渴望達成的願望,以及「旅行」本身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事情,但我依稀記得,在旅行的過程,我心中總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沈重感。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2021下半年你的運勢如何吧!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大家都在討論疫情之下的焦慮,而在疫情趨緩的現在,有更多人討論著疫情之後的焦慮。我們的生活彷彿不管有沒有疫情都跟焦慮拖不了關係。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檢視一直與伴侶吵架的你,究竟是安全感的哪個部份出狀況?又該怎麼辦?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檢視你在情感中要注意的事情!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林俐 諮商心理師
被數字綁架的東方女性
在許多25歲以上到45歲的女性個案中,感情往往是來談的主題,而35到45歲的單身或未婚女子的感情主題中,普遍還包含著年紀所帶來的壓力。
記得當33歲準備要跨越到34歲時,單身的我突然莫名地焦慮了起來,自己也感到困惑,不過是一個年的差距,為何帶來如此大的恐慌感。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及《自我界線不清楚!缺乏自信者常見的四大表現》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與否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進一步談談,為什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擁有自信,擁有穩定的自信心對不同的關係又會有哪些正面影響。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今天去錄製新聞挖挖哇的節目時,我們談到選手與他們的家人,談到選手與家人之間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犧牲,以及父母在孩子成為選手的過程中,一家人經歷的種種考驗,讓我不禁思考,我是否會願意看著孩子且有這股能耐一路陪著孩子走這一段辛苦訓練之路。
坦白說,我很猶豫。 閱讀全文〈為了榮耀的一刻!你會讓你的孩子成為運動選手嗎?〉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若請你想像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樣貌,你會怎麼形容他呢?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談談缺乏自信者的表現有哪些。
(圖片來源為戴資穎/ Tai Tzu Ying臉書)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心中的目標嗎?
當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生活! 閱讀全文〈「世界球后」戴資穎讓我們看見「相信自己」的力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候,自卑像人生的一塊污點,讓你對自身感到厭倦或厭惡,拼命想要逃離舊時記憶的自己,又像是陰魂不散的鬼魂。
像個陀螺轉不停的人生,充斥著各種忙碌的Sandy,在一次線上對談中,描述了她疲累不堪的生活,她說其實生活已經優渥,但慢不下來的腳步,深夜裡無法靜下來思考沈澱,總是需要靠ipad播放各種Youtube讓自己最後斷線睡著,每次醒來都感受滿滿電磁波與早已開好等待自己的日光燈。
她即使已經擁有成就,卻不認可這樣的自己。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我們無法脫離人群及社會獨自生存,因此,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想到人際關係,你會想到什麼呢?是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與情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在職場上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
在這些不同的人際關係中,你認為擁有哪種特質的人最不容易感到煩惱,甚至反而能在這些關係中感到更快樂、更自在地做自己呢?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知名Youtuber 阿滴一直是我很欣賞的知識型網紅,我向來讚嘆他的創造力與產力,看到他談對抗憂鬱症的新聞,很是難過,而其實我所知道的很多藝人、主播或KOL也常籠罩在憂鬱的困頓中,有時候他們辛苦的地方在於: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每每拿到要報告的題目,從發想到撰寫,即使已經完成,卻還是忍不住的修修改改。
表定七月一日要交的報告,明明六月十五號就已經寫完了,卻還是會拖到六月三十日才交出去,而最後讓你放手的原因也是因為繳交期限快到了,並非你真的認為自己把這份報告寫「好」了;甚至報告交出去之後,你的心裡依然惦記著哪裡沒寫好,接著開始自我苛責,覺得自己真是粗心,小細節都沒有注意到,或者開始批評自己又拖到最後一刻才把報告交出去。
親愛的,你是否也是這樣的完美主義者呢? 閱讀全文〈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完美主義容易形成四種負向循環〉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還記得有一段時間,我花很多時間拼命學習,卻總有一種疾病亂投醫的感覺,花費很多金錢、時間,卻一直覺得無效。我想,那應該是一種「怕輸病」或是一種「怕窮病」,總覺得持續在努力進修的道路上,自己看起來像樣些。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回想你最近的人際關係,有下面的狀況嗎?
1 . 覺得身邊都沒有人懂你
2 . 很害怕真正被了解,擔心自己的面具被戳破
3 . 渴望有一個人,自己什麼都不說,對方就能夠懂
4 . 覺得自己講話的時候,並沒有辦法清楚的表達心裡面的意思
5 . 感覺腦袋裡面在打轉的想法很多,可是要化成語言和文字,就會變成一團亂
6 . 有時候很想要靠近身邊的人,但又很害怕他們真正看見自己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反芻性思考(Rumination)是憂鬱症的特色之一,患者因為外界刺激而陷入自己的小劇場,就算只是中性的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正向的互動,都有可能勾起憂鬱症患者的反芻性思考,無限增加這刺激帶來的負面感受與影響。
有些人可能會說:「不要想的這麼負面就好阿,不要鑽牛角尖就好。」
但反芻性思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當事人根本無法阻止腦中小劇場的上演,只要進入了劇場的第一幕,就會想起之前類似的回憶,反覆驗證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個牢不可怕的世界觀。
作者:張瑋庭 Allie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也有善良的朋友嗎?我們總是在旁邊對他們說「你人太好了吧!」,而他們卻總是兩手一揮,說著「沒關係啦!」,下次聚會又還是跟你訴說心裡的委屈…周而復始;而為什麼善良的人,總是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人呢?因為這樣善良的人心裡總是沒有一把標準的尺,他們心中的刻度是不停的前後移動,很容易被軟土深掘,就像是善良的梅子一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有時不幸的事,也會發生在善良的人身上。」~《機智醫師生活S2E2》
但戲劇中擔綱沈默寡言又社交迴避的婦產科醫師楊碩亨,用了這句話安撫了一對早產兒夭折的夫妻,並給予他們莫大的力量。
如此平常的話語中,卻蘊藏著深刻的智慧,以及在文字之下濃厚的同理與支持,是啊,有多少人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低谷,在低落之中身心陷入極大的危機與自責。
看著影集,劇情中出入醫院的熟悉場景,讓我想起母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課堂,有學員問我他非常困擾的問題,他說他曾經有十年的時間沒有與家人往來,因為每次與家人互動都讓他害怕顫抖,一直到近兩年信了主,在宗教力量下,他逐漸有能力放下對父母的害怕,他也逐漸感受到父母努力想要對他好,包括會帶很多食物給他,即使他們沒有住在一起。
他覺得很愧疚,因為沒辦法去回應父母對他的愛,也沒辦法好好接收他們想要對自己的好,看著逐漸年邁的父母,他不知道如何加速自己與他們親近的速度。
我聽了他的故事很是心疼,尤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說了「顫抖」兩字好幾次。試想,什麼樣的父母會讓成年的孩子看到了還會顫抖呢?這個顫抖背後所透露的恐懼,又是什麼?
那是個多人聽課的場合,所以我並沒有去問原因,但我可以猜測關係傷害度很高,而身體的智慧其實會幫助我們遠離心裡認為恐懼的人事物。無法親近,正意味著對關係的恐懼與顧忌依舊存在,而身心自然產生排斥感,而當傷口隱隱作痛時,說明我們必須透過與他人保持距離來獲得安全感。
然而現實是,孝順的傳統文化會壓得這群在原生家庭受創的孩子喘不過氣來,掙扎於自身安全感與子女罪惡感中,而這時他可以為自己做的,其實就是練習「信任」。
因此,這個受創嚴重的學生,他找上了主,宗教提供他再生家庭的倚靠感,他與主的關係是一個信任重建的過程,當他每一次呼喚都得到回應,每一次低潮與痛苦都被聆聽時,這段與神性的連結,就成為一段自我修復的關鍵關係。
所以在聽完他的故事與跟他討論後,我給了他兩個方向:
第一:強化與神的信任,因為神醫治了他,重建了他的信任,這段穩妥的關係是難以被任何人取代。而他可以做得就是更邀請神進入他的內在,邀請神陪伴他最深層的恐懼,或者將過往一切的恐懼交託給神。
第二:陪伴自己顫抖,甚至擴大自己的顫抖。在經歷身體創傷的學員身上,經常看見他們在很多情境裡容易有凍結、六神無主的狀態,包括有人大聲說話,或突然大動作等,而通常他們在驚嚇之後,總是努力讓自己鎮靜得像個成熟的大人,一直在面對我時,他們一邊很憤怒揍罵對方,一邊卻雙手開始顫抖。我示意他停下語言,因為語言往往容易讓自己與真正的感受剝離,轉而專注在自己顫抖的雙手,感受顫抖,並稍微放大顫抖的幅度。
接著,他眼淚無法停歇的不停哭泣,他的內在湧現極為深層與不知來源的悲傷,接著是積藏很深,不願被看見的恐懼。他的抖動釋放掉原本被凍結的恐懼與悲傷能量,在流動之中,也開啟了生命整合的契機,他在眼淚裡,遇見了童年受創的自己,那個被驚嚇、無助、恐懼的自己,在身體的顫抖中他才意識到身體積累巨大恐懼的情緒,而他終於意識到這些積累如何影響他的生活。
親愛的,無法親近的背後,往往是各種深藏的恐懼與悲傷,釋放與重新整合自己,關係的親近就成為自然而然了!
陪伴你成長:【敬,童年的傷】療癒自我,從致敬童年的傷開始
延伸閱讀:孤獨焦慮:朋友很多卻依舊寂寞?你是否在被動等待他人的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網路交友、社群媒體如此發達的現代,似乎認識人,與人產生關聯變得輕而易舉,但詭異的卻是孤獨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即使社群媒體上有眾多好友,依舊感到自己的孤立。
《愛無能世代》作者米夏埃爾在書中曾談到人群裡的寂寞,他被一個社交活躍的朋友邀請到派對上,大家看似熱絡的交談,但其實除了主人之外,他一個人也不認識,主人要與會者開始介紹自己,大家略為尷尬地說起自己的職業,最後是主人自己開始介紹起他認識的每個人。在這場活動中,他感覺十足的寂寞,而這股寂寞卻是,他不認為有任何人想要真正認識與瞭解彼此,他們渴望的,似乎只是我在這群體裡,我是個還不錯的存在,在歡笑聲驅除心中的孤獨感。
也許現代人的孤獨感,正隱藏在許多派對的歡笑裡、美食與美圖的按讚數後,多數人在乎的,已經不是我關懷我身旁的人,而是透過社群的連結,想要知道這個人混得好不好,以確保自己混得還不錯,或更甚的是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混得好,以此獲取更多眼球與稱讚。
那份與人的連結,有時候成為一種需要證明自己夠好的存在,而連結也因此失去真正重要的意義而變得單薄。
現代人孤獨,但並不孤立。孤獨是一種主觀感受,覺得自己沒人理解與關心,但孤立是一種客觀事實,是被物理上的隔開不得接觸的狀態。而當人的連結與接觸變得容易,友誼卻也變得表層與速食,每個人企圖在快步調的環境中生存,好友與關注變成一個個扁平的數字。
消除孤獨感在於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因此破除孤獨,有一個重要的內在歷程,是能夠敞開自己,讓他人感受與看見你真實的狀態,因此對於自卑的人,就容易陷入孤獨的困擾中,因為跟人連結會恐懼被拒絕、被嘲笑,而敞開自己又會感到焦慮與羞愧,因此總在連結與失聯之間、敞開與封閉之間痛苦的擺盪。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談到,當人遇到危機、困頓時,會陷入孤獨與無助的狀態裡,而此時人們會有「再交往動機(reaffiliation motive,RAM)」與他人建立聯繫,因為孤獨帶來的痛苦會令人想要修復社會關係,也是一種尋求生存機的機制,但有些人RAM機制會失靈。當一個人RAM失靈時,會錯誤的解讀自己與環境,對外在有敵意的反應,這也許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受傷害的方式,卻也造成長期孤獨的狀態。
因此不受孤獨困擾的人,通常對自己也有正向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可以去愛。因此他們往往能「主動」給予關注,注意到他人的不一樣,與人互動有很多「不重要」的small talk,當然,他們也能「主動」尋求協助,這種適時call for help的行為,也能創造周圍的人產生價值感/有用感的一種方式,因此你不需要總是一個人想破頭的解決問題。
越是孤獨的人,在人際互動中越是「被動」,他們不確定自己給的關心是不是有人想要,更害怕尋求幫忙會被拒絕,因此他們會在行為上表現得可憐,「等待」他人看見自己,期望他人連結自己,如此他們不用品嚐被拒絕的羞愧感,卻也容易在無助中陷入自怨自艾,覺得自己不像其他人擁有很多資源。
說到這裡,你可有發自內心關懷身邊的人,還是希望藉由關懷來換取肯定或陪伴? 當你越是孤獨,你可以越回到自己內在詢問,你花多少的時間關注你內心的痛苦了?你關注的時間已經讓你消耗去愛與付出的能力,成為在人際中飢渴且乾旱的狀態,久而久之,你就容易成為真正的孤島。
也許現在正是時候,去用心關懷身旁的人了。
也許你想測測你的孤獨指數: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用的孤獨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內容、計分
UCLA 孤獨量表(第3版),共有十題,讓受試者針對每個個別題目在“1從來沒有” 、“2很少” 、“3有時” 、或“4常常” 共四個答案中選一個。以下是這十題的譯文和原文:
你多常會因為需要單獨做很多事情而感到不快樂?How often do you feel unhappy doing so many things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說話的對象?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have nobody to talk to?
你多常會覺得目前處境如此孤獨而難以忍受?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cannot tolerate being so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沒有人真正理解你?How often do you feel as if nobody really understands you?
你多常發現自己在等待別人打電話或寫信來?How often do you find yourself waiting for people to call or write?
你多常覺得自己是完全地孤單?How often do you feel completely alone?
你多常會覺得你無法與你周圍的人接觸和溝通?How often do you feel you are unable to reach out and communicate with those around you?
你多常會覺得渴望能有伴侶?How often do you feel starved for company?
你多常會覺得你很難交到朋友?How often do you feel i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你多常會覺得你被他人排擠或拒於門外?How often do you feel shut out and excluded by others?
總分在 15 和 20 之間,被認為是一般人正常的孤獨經驗。總分在 30 以上,則表明一個人正在經歷嚴重的孤獨感。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江珈瑋 諮商心理師/時尚心理學家
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相信大家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開始整著手理居家空間整理心情,於是你開始整理居家空間,但或許有些人整理到的物件與心理上的是有所連結的,每個物品,皆有屬於你自己的情緒與回憶。當你正在閱讀的時候,想要帶著你開始思考有沒有一些物件是你一直捨不得丟的,但是你也不知道去整理哪些物件呢?我相信每個人的居家空間有些物件有著這般秘密的存在,平日沒有看見,但一看見相關的回憶就湧上心頭……
最近一部很暖心的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 :「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是劇裡所傳達的經典句子。
主角是一位遺物整理師,開了一家Move to Heaven的公司,透過協助亡者整理遺物來推測出死者想要傳達的話、留下的物件代表亡者的個性、生活習慣以及生命最重要的人,整部劇圍繞在「心意」、「傾聽」的概念上,原來遺物,也會有其表達的意義,透過亡者留下來的遺物傾訴,遺物整理師總會細心的推敲亡者的性格與對亡者重要的物件整理成一個箱子,把這個箱子交給在世者,讓在世者能讀到亡者想傳達的愛、傳達亡者曾經是怎麼活著的。
原來物件也傳達出當時後的感受、性格及生活方式。這如同我們與重要他人之間如何透過物品傳達心意的一個過程,物件的存在也象徵著當時我們共有的那份情感。
在我的臨床工作裡,會有些個案不敢去碰觸已逝者、前男女伴侶所留下的任何物件,那有可能是我們不想去碰觸的回憶,正如同每一個物件都有各自的記憶,當自己內在還沒有準備好時,真的好難去碰觸。
親愛的,或許當你在整理居家空間時,會看見物件而「不經意」引起自己的情緒,這是你沒有預期到的,但回憶就是湧上心頭,那麼該如何藉由物件去整理自己的回憶及情緒呢?在這邊分享三個思考角度給你,讓你與物件做些自我對話。
1. 理解每個物件背後的情緒及個人意義
可以思考一下物件帶來的是一份聯繫、一份安全感嗎?其實不一定要進行斷、捨、離的動作,整理意味著重新思考物件所帶來的情緒,當我們重新思考後,再把東西收存起來或是選擇要另外收放或歸還都有許多選擇,這也是一種透過物件來了解自己情緒的方法。
比方有時對於已逝者或那些沒有緣分的前男女伴侶,我們可以思考留下相關的物件是因為「捨不得」,還是因為想留下對方給我們的「安心感」,又或者我們想要那份存在,好像物件的存在,讓我們也不會忘記對方,提醒我們對方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著,不論對你的個人意義是什麼,你可以選擇你想要的方法去整理物件。
2. 思考「服裝」所帶來的象徵意義
物件包括服裝,但特別把服裝這項物件再整理,是因為服裝是對個人來說非常貼身的衣物,在心理學上可能代表角色、自我概念,當我們對某些「服裝」特別有捨不得的情感,一部分是因為捨不得過去那份角色及對自己的想法。
比方像是有些人很懷念自己婚前的時候,單身時所穿上的漂亮衣服就是捨不得丟棄、自己很瘦「很喜歡自己的我」、與某人在一起「很幸福的自己」所穿的服裝也有困難整理,好像這些衣物曾經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某個部分,沒有辦法把這些曾經存在的自我這樣丟棄了,如果當你有類似這樣的感受,那麼或許也是整理你內在「對自己看法」的時候,可以傾聽你自己現在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3. 覺察自己整理物件的順序
我們在整理自己的物品也可以覺察自己的順序與情緒,比方有哪些物件是與已逝者或無緣份的人、失落的自己有關的,整理物件可能會有相關失落、悲傷的情感經驗,然而失落與悲傷會讓人想要逃避,若你有特別物件要整理,每次都想留到「最後」再去整理,有沒有可能心底有些抗拒去接納一些失去的事實呢?
「眼睛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你記得,就永遠不會消失。」不知道對你來說,你的聯想是什麼呢?物件不論是否存在,都曾經存在著情感。
期待你用對你最好的方式去整理與物件的回憶,勇敢的來場深刻與物件的自我對話吧。
陪伴你成長:【療癒魔法盒】藝起動手打開內在修護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愛自己的實踐,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拿著刀砍殺自己,用佛陀的眼光看向自己。愛自己與他人的方式,就是將射向自己與他人的劍,轉為地送給自己與他人的花,如此,你的世界與他人的世界將因此改變。
愛自己的能力指標,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量表,也有人翻譯成自我關懷、自我關愛或是自我悲愍。
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Judgment),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一共有六組分量表,說明你在自我疼惜上的正向與負向能力。 【5非常符合】、【4符合】、【3一般】、【2不符合】、【1非常不符合】
第一組正向能力:自我仁慈(self-kindness)
5 情緒不好時,我會更關愛自己。
12 歷經艱難時,我會關心、善待自己。
19 經歷困苦時,我會善待自己。
23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寬容態度。
26 我試著去理解和容忍自己性格中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第一組負向能力:自我批評(self-Judgment)
1 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持不滿和批判的態度。
8 處境艱難時,我容易苛求自己。
11 我不能容忍自己性格中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方面。
16 當我意識到自身的缺點時,會變得情緒低落。
21 經歷困苦時,我對自己有點冷酷無情。
第二組正向能力: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
3 遇到困難時,我把困難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
7 當我感到不走運的時候,我經常勸勉自己其實很多人也正經歷霉運。
10 當我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時,我盡量提醒自己大部分人和我一樣,都不完美。
15 我盡量把自己的失敗看成人生經歷中的一個必然部分。
第二組負向能力:孤立感(isolation)
4 思及自己的缺點時,我容易覺得愈發孤立、與世隔絕。 13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覺得很多人可能比我幸福。
18 當我很努力去爭取某樣東西時,我覺得其他人得到同樣的東西一定會比我輕鬆些。
25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容易覺得是自己一個人在承受失敗,感到孤獨。
第三組正向能力:正念(mindfulness)
9 遇到煩心事,我會盡量想辦法讓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14 當一些令人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盡量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它。
17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時,我會盡量全面、客觀地認識這些事情。
22 當情緒低落時,我試著用好奇與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它。
第三組負向能力:過度認同(over-identification)
2 情緒低落時,我容易糾結於不順心的事情。
6 在一些對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後,我會感到自己缺點很多。
20 當某些事使我心煩時,我容易受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24 當一些痛苦的事情發生時,我容易誇大它的影響。
從這六組分量表,你可以查看哪一組平均分數最高,就能知道你是否擅於愛自己,還是容易耽溺在自我批評與強烈負向情緒中,而這三組能力就是光譜的兩端,你可以有意識地在面對生命的挫折與困頓時,讓自己保持彈性位移。
有人問我,如果這麼愛自己,那麼是不是不應該設定高標準給自己?否則做不到又會自我批評,但如果一直沈浸在低標準中,又該如何愛自己?
其實「高標準」並不是問題,一直以來的心理困擾,都在於現實與理想產生落差時,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若你依舊能用愛的眼光看向60分的自己,並且為自己構築邁向100分的階梯,你一樣可以不斷超越與茁壯。若你用怒意的雙眼看像自己,鞭打燃燒自己,你拼了命走到80分時就會意識到自己根本走不下去。
因此問題不在標準,而在你的眼光罷了。
看顧自己的眼光,注意自己的視角,你將是那位成就自己的人!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我要怎麼愛自己?試著對自己感同身受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會從各種途徑來問我「要怎麼愛自己」,但奇怪的是「愛自己」這件事似乎講了很多次,還是很難讓人實踐其中的精髓。
在實務工作上,大部分的諮商案主的諮商目標,多被定調為「增進案主的自我悅納感」,簡單來說,就是在諮商中逐步增加對自己的喜歡和接納感受,然而這件事的困難在於,多數來尋求協助的人,很難喜歡自己,也往往厭惡自己因為過往的「不成功」或「錯誤決定」,導致現在痛苦的處境。
例如:愛錯了人、選錯了工作、沒有好好念書、沒有把握機會等等。生命裡充滿各種懊悔與不甘心,而那一刻,你往往帶著「恨、失望」的眼光看向自己,如此只會削弱你自我的力量,讓你陷入自責與無力轉圜的狀態,創造出惡性循環,你努力想改變自己、翻轉自己,其實正意味著你無法欣賞此時此刻的自己。
這時候你會想問,那該怎麼辦,現在的我這麼糟糕,我要怎麼愛自己呢?
我就忍不住好奇,現在糟糕的處境,有時候是我們面對挫折與困境的反應,但大部分無法愛自己的人,也往往缺乏面對困境的共處能力,他們拼命鞭策自己前進、突破,直到他們意志癱瘓為止,而那時就會爆發憂鬱與焦慮,對所有事情力不從心。
那不是愛自己,那像是討厭自己到想要重新換掉自己一般。
因此,你追求的「美好」處境往往不會出現,就像一個一直抱怨低薪的人,在真正獲得高薪時也只能享受到短暫的虛榮,之後在生活中的新責任、新挫折,將會讓他抱怨起下一件事,簡單來說,就是一直難以滿意自己,更別談生命中滿足與幸福的狀態。
要是不再急於改變呢?
Arnold Beisser提出了改變的悖論:「改變發生於一個人成為自己的時候,而不是當他試圖成為一個他還不是的人的時候。」也就是說,當你不再想改變時,改變就發生了。那個改變在於,我接受了我如其所示的自己,不再用過多的標籤、評價看待自己。多數一直聽不懂什麼是愛自己的人,都是已經帶著充滿苛責、批判與厭惡的眼光看向自己習慣的人,因此會一直「不懂」也無法體會愛自己。
其實,在更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換一副看自己的眼光。
換上可以溫柔地看向自己,對付出努力的自己微笑眼光,就是愛自己的實踐,不去想「然後呢?」而是,這樣也可以的一種坦然。
在研究上,我認為愛自己最好的說明,就是「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了。Neff(2003)將自我疼惜有三組成,而各組成又分為正向的和負向的兩類。
第一組成是自我仁慈 (self-kindness)(在失敗或受苦時對自己仁慈)。相對於自我仁慈的是自我批評(self-criticism),意指嚴格地自我評斷。
第二組成是共同苦境(common humanity)意指自己苦難的經驗是人類的共同經驗。相對於共同苦境的是孤立的、獨有的經驗(isolation)。
第三組成 是正念(mindfulness)意指平衡地覺察自己的痛苦與感受。相對於正念的是「過度認同」與沈浸於自身的苦難與感受(over-identification)。
因此有能力自我疼惜的人,在面對死亡這件事會如何對待自己呢? 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失落與哀傷,也心疼自己在遭受失親的過程中,允許自己難過、休息或不做任何事,他們可以因此理解同樣失親的人,也曾經歷心被撕裂的痛苦感受,與內心空洞荒蕪的不安感,也因此更有能力同理他人,最後,他們可以知道自己的悲傷,也知道悲傷的前身是因為滿滿的愛。
相對而言,沒有自我疼惜能力的人,則是:
他們覺得悲傷難以承受,因此怪罪自己沒有好好把握與親人相處的時間,他們陷入極深的孤獨中,覺得因為失親的痛苦而感覺被世界遺棄,每個人都可以如此開懷的笑,而自己不行,他們會陷入悲傷的黑洞中,覺得自己活該又覺得老天不公,又認為在悲傷的自己需要被更多認同、安撫。
所以,愛自己,就是能對自己感同身受,溫柔的體會與體諒,溫柔的呵護與支持的過程,並且像愛自己一樣愛他人,如此你的身邊都能欣欣向榮。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無法接受讚美、對讚美抗拒,覺得讚美不過是場面話,總是懷疑他人在讚美時的用意或背後的企圖。而當他人批評你的時候,你才認為別人在說真心話,因此推翻了先前他給的一切讚美。
親愛的,這是你嗎?
但奇怪的是,無法接受他人讚美的你,卻是急切的渴望他人認可的,害怕他人對你失望,透過努力與付出來燃燒自己,但往往身邊吸引的人,卻不一定是可以持續提供你認可的,那些會注意到你美好的人,反而是會帶給你尷尬與焦慮的人,因此你身邊的「重要他人」往往吝於提供你認可,你身邊的「路人」提供給你過,卻不曾存進你的字典,成為你自我肯定的內涵。
所以我常說,這是identity的問題,也就是你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你不認為自己值得被稱讚。
當我在進行人際相關的課程時,喜歡用團體諮商中常用的手法,稱為「優點轟炸法」,也就是讓上了一天課程的成員,最後可以回饋彼此他們身上值得被肯定的特質,來上人際課程的人,有蠻大比例是討好型的人,因此也特別容易注意到別人的優點,因此優點轟炸別人向來都很容易,但被轟炸卻顯得格外緊張,有很多人受不了被轟炸,一下子就面紅耳赤,全身發熱,要求成員們停下來不要再說了。
有時候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你就不會將自己放在充滿正向語言的地方,因為你會發現你全身的細胞都在拒絕肯定的語言。
說到這裡,你也許就要重新思量,是你選擇你的環境、也是你選擇你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經過你的意識篩選下來的結果。
印象深刻有一次學生在進行活動時,有一個學員因為感覺太尷尬,因此一直笑,企圖用笑聲化解尷尬與羞愧的感受,同組的學員也因為被逗笑到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我不介入的話,這組大概就會草草了事,所以我走到一直在笑的學生旁,用雙手抱著他的頭,讓他可以安靜下來。
因為我介入後,他也就認真地讓自己身體開始放鬆,不再透過笑來抗拒接收肯定的話語。而在他安靜之後,我感覺到他的身體輕微的顫抖著。
活動結束時,他則是悠悠的說了這句:「我都忘了自己有這麼好了。」搭配著濕紅的眼眶,我猜他終於好好體驗了「被稱讚」的感覺。
很多時候,無法接受他人稱讚者,往往對肯定的語言有一種下意識的危機感,害怕接受他人的稱讚後可能會失敗、可能被剝削、或者可能會沈溺不思長進等等,但這些害怕與恐慌卻是自己的想像。此時此刻來到你面前的肯定,並不會帶來任何生命危險,因此我們在面對話語時,身體是安全的,但心理卻不安全,若能讓自己「身心合一」就能降低焦慮,接受他人話語,並且回歸理性運作,去認知到他人所言屬實。
這也帶到焦慮者常見的狀態,就是「身心分離」,身體在這裡,心緒雜亂紛飛,或墜入某個時空背景,因此焦躁不安,無法好好與人接觸,而當我將學員的頭抱著,就是一種提醒:「安靜地回到你的身體裡,因為你的身體是安全的」,而心真正的安頓在身體中,自然沒有抗拒,也無需恐懼。
簡單來說,當你在環境中感覺到任何引發你不安的話語或狀態,讓身體放鬆,心思與身體再一起,就是一個幫助自己回到當下、回到平靜最快速又有效的方法,當你身心合一,內在將因為平靜安適而能容納且能思考,當你有能力儲存肯定的語言,就能開始累積自己成為具肯定力的自己,就能破除自卑與人際焦慮狀態了。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延伸閱讀:情緒入侵:他的高情緒表露與你的心驚膽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是人稱的乖乖牌嗎?
你除了是乖乖牌,還覺得情緒壓力大嗎?
除了情緒困擾,你還有反覆發生的疾病纏身嗎?不論是精神上或身體上。
如何意識到自己被情緒入侵?
1.經常感到沮喪無力,特別是跟他人相處之後。
2.不自覺反芻對方說過得話,甚至替對方煩惱。
3.因為無法處理他人的困擾而自責。
4.感覺情緒負擔極大,又覺得自己很沒用。
5.身體有反覆發生的問題,例如:腸胃不適、皮膚過敏或發炎。
在《疾病的希望》一書談到,胃是消化器官,腸胃不適也象徵生活中發生很多「難以消化」的事;皮膚是內在與外在的第一道防線,而皮膚的過敏發炎反應,也是一種抵禦入侵,拒絕疆界被破壞的象徵。
而長期生活在情緒被入侵的環境中,會導致個人變得沒有聲音、否定自己的存在,卻又依賴他人而存在,因此往往也出現糾纏不清的共生狀態。而沒有聲音與自我否定的個體,基於關係互補性,就是在他們環境中,往往有個具有聲量,又不斷需要被關注,經常自我聲張者,這類人往往是我們所謂的High EE家人。
高表露情緒 (high expressed emotion, HEE) 行為包括三項特色:常對個案過度批判、過度敵意和過度情緒介入。也就是經常否定、挑惕、責備他人的行為,當他人做得好的時候又充滿敵意想要貶低,對於他人的選擇有太多干涉、太多憂慮,經常表現出矛盾反應,一方面過度縱容,一方面又過度約束。
當有這樣的家庭成員,對家人的影響性又在哪裡,我則觀察到有以下的現象:
1.高精神疾患復發率:
基本上我服務的族群多為憂鬱與焦慮困擾者,思覺失調者並不在我的服務族群中,但HEE的家屬與這些疾病有高度關聯,而英國學者George Brown研究發現,家庭中若有HEE的成員,患者復發率將高出許多。而HEE的相處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會造成巨大情緒壓力,卻又讓人有一種無法離開、無處可逃的感受,若與他們分離會有強烈內疚感的問題,因而也會有以下兩種情形。
2.低自我認同感:
長期活在沒有聲音的情境中,會讓他們變得唯諾、變得怕事,當然也變得依賴,因為他們可能難以為自己做決定,因為無法自主,也變得害怕分離、害怕被丟掉,因此很難真正獨立的離開原本的環境。
3.低情緒支持度:
在HEE的環境下,通常都存在著必須服從的恐懼,即使關係看似親近,卻並未真正親密,因此不被理解的強烈孤單感,經常需要憂慮被拋棄的無助感,如此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會讓他們有時想像外尋求情緒支持的對象,卻又因為自我否定,他們容易依賴無法善待它們的對象,只為有一個陪伴,再次複製不穩定的情感關係狀態於後續的關係中。
因此離開情緒入侵的環境,最重要是能重新認識自己,不再用就有眼光理解自己,如此才能重新在自己的生命裡體認力量,而當「自我」的感受出來了,也才有能力去設立界限,去區分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責任,而能真正做到支持與照顧自己,不再背負那些侵入的情緒與語言,為人生重新扎根。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看著新聞播報的急診室濺血事件,看了讓人憤慨不已,你確診了很痛苦、很恐懼,不代表你可以將情緒宣洩在努力做好感染醫治工作的醫護人員身上!
確診了你很不願意,而傳染病流行醫護人員更不願意!當人們習慣被服務,甚至將醫療專業視為服務業時,就會要求與索取更多照顧,醫護人員需要付出專業知識,同時要情緒支持患者,除了加速患者的康復外,同時也為了維繫良好醫病關係。
而醫療專業的確是「高度情緒勞動」的產業。
在1983年Hochschild達美航空公司空服員情緒表達的個案研究時,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r)一詞,指工作者對客戶密集接觸過程中,對自身情緒的控制,以展現出組織制度下的情緒期待。近十年臺灣博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中, 以專業性、技術性工作者,如護士、醫師與教師等高情緒勞動類別者為主。
因此根本不用疫情爆發,醫護人員的情緒勞動本身就很值得關注與謹慎對待,而當這麼多雙眼睛盯著、期待著醫護人員時,又有多少行動與言語是肯定與支持他們在專業與情緒上的付出?
更進一步來談,什麼是情緒付出。當你沒有辦法隨時隨地表達真實感受時,就是情緒付出的過程,當你覺得因為你的角色「你必須」,也是情緒付出過程。
在面對病患時的情緒表達又有兩種類型:
1.「表層展演(surface acting)」也就是表裡不一的情況,內心覺得對方很煩,但表面依舊耐心的服務,最常見的情況會壓抑情緒來做到;
2.「深層展演(deep acting)」即使表裡不一,也會修正自己的想法,來做到情緒要求,像是將奧客當成沒長大的孩子來降低自己的情緒衝擊或轉移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然也有醫護人員有能力展現深層同理,完全不用「演」,而這種內外完全一致的是專業同理心的修煉,一般專業工作者往往需要長期心性的淬煉才有機會達到,但當專業訓練已經沈重負擔,難道要要求每個醫護人員都能秉持人溺己溺的精神與信仰,才能成為醫護工作者嗎?
聽到這裡,你也許會說,是的,我當媽媽也在情緒勞動,當女兒也在情緒勞動,我們每天面對多少人對你有多少期待,基本上都可廣泛包含在情緒勞動的範圍中。
在逐漸專業有價的社會意識抬頭後,大家又是否可以開始體認情緒有限的存在?
願意在他人情緒付出時,能夠「有意識地接收」,不視為理所當然的,甚至多一點帶著情感的回應?談談我最憂慮的:情緒耗竭到專業耗竭(burnout)
當高強度的情緒付出,會有不斷覺得心累的狀態,原本日常工作內容,會在長期情緒消磨下,變得越發缺乏成就感,不斷「輸出output」自己的時間、精力與壓抑情緒,而太少「輸入input」,包括知識的增長、情緒的滋養和陪伴,最終導致的是一觸即發的情緒崩潰,以及專業工作意願被消耗殆盡。
醫護人員的焦慮與孤獨,醫護人員的堅強與嚴謹,在疫情之下更讓人擔憂,也許你我能做的,就是多一點同樣為人的「尊重」少一點歧視,多一點「感謝」少一點應該,多一點愛人如己的心思,保護好醫護人員,如同保護好自己的健康一樣,那麼你也是這社會上有力的支援者了。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當你越想證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你將越活不出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你若不好,我陪你到雨中散心
有些日子總是會下雨。
尤其是,如果你好不容易已經一段時間沒有掉下去,你更會擔心「如果掉下去該怎麼辦」。
前幾天我讀書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你若安好便是天晴」,覺得很溫暖,如果有人跟我講這句話,我會覺得很窩心,至少在蒼茫的人生當中,還是有人在意我的。但我又想到前幾天去研習的時候一位講者講一句話:
「有時候我們會被情緒給纏身,想事情都會變得很負面,當你傳一句關心的話,他很可能會想到糟糕的那一面,例如,他可能會說:那我如果不安好,是不是你的世界也會下雨?這樣我是不是就變成你的麻煩?各位朋友,當對方這樣回應你的關心,你該怎麼回答?」
媽媽樂咧,這也太難了,要是我的話可能就會給他一把雨傘,然後不知所措⋯⋯。沒想到現場有個朋友非常有智慧地說:「你可以跟他說,如果你心情不好的話,我就陪你到雨裡面散心。」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句浪漫的話,可能比較適合用在愛情喜劇裡面之類的,但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其實這句話有很深刻的意思,它代表「我願意陪你一起等待雨停」,重點不是在雨裡面散步,而是那個「陪伴」。
相較於「躲雨」,好像是在逃避某一種黑暗的東西,一起走到雨裡面,反而是去感受那個「不好」,或許走著走著,心裡面的一些什麼,就會慢慢變得安好。
有些時候我們對於情緒的糾結,是來自於那個「抵抗」,蠻奇怪的是,當我們可以走到情緒裡面,而不嘗試去把它擋在外面,或許很快就會放晴,因為我們少用了一些力氣去阻止事情發生,這個「少用力」就會讓自己和對方都輕鬆許多。
未來是擔心不完的,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
如果現在就是在下雨,那就好好享受下雨的涼快吧,如果覺得一個人淋雨很孤單,就找朋友一起在雨中散步,散著散著,或許心裡面某些雲霧也會跟著散開。
其實,每天晚上的月亮都是圓的,只是我們不一定看得見,可是就算看不見,在心裡面我們也要有一種相信,相信在烏雲的後面,有一抹黃澄澄、圓呼呼的月亮在對我們微笑。
想像著月亮的陪伴、月亮的微笑,就算你的世界不那麼安好,寂寞也不會來打擾。
#標記你想陪他的朋友
#或者是你想跟他說這段話的朋友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延伸閱讀:對自己溫柔,就不怕別人遠走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不懂為什麼我把週末都留給他,但他卻要跟父母過,難道我就不重要嗎?」 「上次講好去看電影,但他南部的朋友來,他去赴約又把我們約會取消,我不懂為什麼我總被排這麼後面,朋友重要還是我重要?」
「難道不會想想我才是陪你一輩子的人嗎?」「為什麼我說過的話都拋耳邊,別人說得話都記緊緊?」
情感中相處的位階與權力感,並不會一兩天就定型,而是在幾次的「相處默契」下慢慢培養出來,當你在關係中經常疑慮自己的重要性,你通常會有兩種方式來面對不如預期的撞期:「委屈地妥協」或是「不停較勁比較」。
其實,當你不斷需要活出他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常需要拿自己去跟其他人較勁,也許你可以重新反思,你是否有真正活出「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是你的自我價值感與肯定感。
「我是重要的人」這種肯定感,不會讓你一直陷入「我不重要」的狀態裡,反而會讓你因為安定而可以體貼,因為自信而對方自然會想要趨近你想要在乎你,而當對方在你的穩定中,「一直不把你當一回事」時,你自然心中會有一把尺,決定自己在關係中的去留。
所以說回來是,常覺得自己不重要的,也不太有能力帶自己離開不受尊重的關係,因此持續待在被剝削、被消遣、被奴役、被選擇的關係中,而自己失去選擇的餘地,在關係中不斷感覺失控,而想要透過擁有重要性重新獲得掌控,或感受到自己的重量。
親愛的,請重新回到自己身上,你越想證明自己的重要性,你會在討好中忘了自己的美好,你會在計較中開始變得猙獰,你會在質問裡展開關係的追逐。自己的價值是透過自己活出來的,而不是活在別人心裡,你不用這麼拼命的往他人心裡鑽,你可以穿上你最喜歡的衣服,盡情揮灑你的熱情與天賦,當你越專注活出你的重要,你自然擁有他人心中那獨特又重要的影響力。
不用去證明,也不用去爭取,你只有快樂的活出你自己。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自從2020去年底確定要搬遷後,我的身心都處在高度變動與資訊快速流轉的狀態中,每天需要面對非常多的資訊量,卻同時必須保持諮商工作的穩定性,對我而言是極大挑戰。
一轉眼時間來到2021五月中旬,時間快速流動了半年,在新場地中,也覺得自己不論是思考甚或內在的血液都彷彿煥然一新,做了非常多新的決定,也清理了積累許久的舊習,同時更看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當人在無窮的忙碌中,你很難安靜下來細思: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時間的小偷?
心不在焉而總搞不清楚東西放哪、總是出門才發現忘了錢包手機又折返、沒心思清理的垃圾衣物導致更多的污垢…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金錢的小偷?
你忘記付的帳單導致的罰金、你不再需要的訂閱制、因為煩躁又想補償自己的空心消費、報復進食、彌補因為太忙而無法陪伴身旁的人的高額禮物…
*會不會你生活中有很多情緒的小偷?
草率的決定迎來「後悔」的結果、心不在焉的對待迎來衝突不斷的關係、猶豫不決導致錯失良機、忙中又茫的生活帶來持續焦慮…
如何在忙碌中保有一雙有意識的雙眼,對自己、對生活有意識的覺察,需要不斷地練習。在忙碌中,有時候急躁了,事情不如預期,可能會慌張、可能會憤怒;在忙碌中,有時候迷惘了,開始感到焦慮,可能會對未來充滿恐懼。
你的生活方式決定你是誰,這些是你的思維、你的行動、你的情緒的總和。做好生活的焦慮管理,在於你帶著覺知的平衡自己,就像是穩健的騎士,不會因為過勞而從馬匹上摔下,更不會因為力道不足而無法控制馬匹,人的理性就如同騎士,情感就如同馬匹,在情與理之間能揉合出最適合的旋律。
同時,人身上這兩股力量,「自我鞭策」與「自我接納」就像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一個在促進前進,一個在含容寬慰,一個像父親,一個像母親,一陽一陰,而唯有平衡才能讓自己獲得寧靜又同時擁有力量。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心理師推薦:居家修行/休息的四本好書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常常我在討論安全感或是情感議題,很多人常問我什麼是自我價值?我又該如何活出且看見自我價值?
舉個例子,如果我認爲自己是個善良的人,那這段描述是看見自我價值嗎?下一個反應,你可能又會覺得,那善良有什麼好的?善良會被欺負!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本土案例暴增,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中,隨著越來越多確診個案的足跡被公布,民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為高度焦慮而就醫。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與其一直盯著新聞轉播而讓自己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不如趁待在家的時候將房間好好整理一番,因為其實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我們會感覺到情緒及思緒正在流動,反而可以讓不安的情緒安穩下來哦!
先前我們提到了衣服紊亂、囤積行為以及衝動消費的背後心理因素,這篇我們來談談如何實際整理及收納房間!
首先,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妨就從衣服堆或是亂成一團的衣櫃開始整理。如同先前《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疫情時刻透過「整理房間」來穩定情緒吧!》提到,先將衣服分類,再進行斷捨離;當同類型的衣服過多時,也可以依據穿衣頻率再多一次分類。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好不容易整理好衣櫃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又恢復到先前雜亂的樣子,因此,維護整理好的房間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簡單來說,整理的同時也要將我們個人洗衣、更換衣物以及收衣的流程考量進去,好比將常穿的衣服放置更容易拿到的位置,或是回家後馬上換的家居服掛在衣櫃一打開的側門上等,將衣櫃整理成符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就更能保持衣櫃的整潔度。
東西多可以這樣做
回到整理房間,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將東西堆得到處都是,你可以先準備三到四個袋子或紙箱,分別是「垃圾」、「回收」、「留存」及「捐贈或轉售」,如果沒有時間進行捐增或轉售,則分為三類,此類物品改放進直接丟棄或回收即可。這個部分可以從最亂的區域開始進行,只要是過期、損壞、無法再使用的東西就直接丟棄,確定會再使用到的東西則放進留存類裡,而一些高單價且狀況良好的東西就放進「捐贈或轉售」類中。
事實上,想要房間看起來整潔寬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放會用到的東西」,一旦超過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基本上往後也不會再使用,所以只要改掉「以後還會用到所以留著」的這種習慣,房間就能有很大的改變。
特別提醒的是,很多人因為折扣關係會一次購買很多保養品等,對於這類之後的確會用到的東西,記得另外用一個透明的收納箱放置,並依據保存期限排列,如此一來才不會將其遺忘至過期。
空間小可以這樣做
即使丟了很多東西,還是因為空間小而感到凌亂擁擠嗎?重點在於收納以及善用空間。
當東西都分類完後,我們就要將「留存」類的東西進行收納,若不同種類的東西通通丟在一起,不僅容易找不到,也會看起來雜亂無比,所以不妨利用不同大小的收納盒或抽屜,試著將同樣類型的東西整理在一起,若有些東西無法自成一類,那就藉由類似形狀或大小來整理。
不僅如此,也可以善用牆面來擺放飾品、帽子、書籍等物品,盡量讓整體空間看起來簡潔,或是將棉被、過季衣物等收納置床底下,以空出更多空間。
整理完後還有一點要注意,由於現在是疫情期間,因此無論是與家人同住的家庭式房型,還是個人是套房,都別忘了建立回家後的防疫流程。比如這時候你可以將本來放在房間深處的外套架移至移進門的旁邊,方便一回家就先將外套消毒掛上;或是除了浴室以外,可以再放置一個洗衣籃在房間門口,好一回到家、回到房間的時候就將剛才出門穿的衣服換掉。此外,別忘了放置酒精瓶在一進門的地方,也可以放置一個垃圾袋,方便一到家就將使用過的口罩丟棄。
親愛的,疫情期間整理房間不僅可以藉機梳理焦慮的心緒,整理完後建立防疫流程也能降低對疫情的不安感,著手為居家空間打造成一個全新面貌,試著透過空間的收納一起來淨化心靈吧!
參考資料:
《房間亂得像豬窩?跟著「專業收納整理師」8 大心法除舊佈新》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指揮中心也依據個案足跡熱點,於全台22個縣市增設篩檢站,不僅身居前線的醫護人員不敢鬆懈,許多民眾也為了安全非必要而不出門。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甚至你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不知道做什麼,於是瘋狂網購嗎?這一篇我們就從衝動購物來討論其中的心理因素。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實體通路的購物率大幅減少,也因為減少出門、無法出國等緣故,大量消費者將消費力轉投向網路購物。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上半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新台幣1587億元,年增17.5%;顯示網購已逐漸成為消費者近年主要的購物管道。
的確,網路購物不僅能有效節省消費者購物的時間,網購商品也時常會有許多附加優惠而相對便宜,在種種優點之下,消費者很難不被網購吸引。然而,也因為網購流程太過方便,人們很容易陷入衝動購物的陷阱裡;尤其每逢折扣日看到便宜就想買,又或是家中已有仍認為要提前囤貨等而過度購買。
現在,不妨回想一下你的網購習慣,是不是每次購物完總是很後悔、買東西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著、在網購時完全沒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導致每個月都成為月光族?
衝動型購物的背後可能有這幾種因素:
身體需求直接影響
身體的反應最為直接,我們在購物時也時常最先看到身體需求,好比當你身體感到疲憊時,你可能就會搜尋按摩槍、按摩椅等商品,表面上是為了照顧自己,但很常時候我們沒有考量到其實用性,買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在旁邊;因為當下身體的需求直接影響了你的購物行為,然而卻忘了真正改善身體疲勞的方法是讓身體能夠好好休息。
補足內心匱乏感
此外,也可能是比較心態、自信心低落的原因造成我們衝動消費,比如你兩天後即將參加同學會,為了不比其他同學過得差,所以衝動購買了自己不一定負擔得起的高級精品;又或是你剛才在路上碰到前男友與他穿著短裙的新女友,為了贏過她,你立刻跑去買了各種漂亮衣服。
掌握過去的失控感
小時候我們可能因為父母不同意而無法買想要的東西,或是在年輕時經濟能力不足而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購物,使得過去被壓抑的感受在自己有能力之後,就可能如同洩洪般,透過達到過去無法完成的目標來宣示自己的權利感,此時,許多人就會藉由衝動購物來取得這種逃脫過去的掌控感。
短暫地紓解壓力
許多衝動消費的人其實是想透過購物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也許是壓力大、自我認同不足,或是比較心態等原因,就如同心情不好就去吃大餐、跟朋友出遊一樣,有些人在負面情緒出現時透過購物就能得到抒壓的感覺,只是雖然他們在購物的當下會得到滿足,但往往在購物完後又會出現強烈的罪惡感。
親愛的,衝動消費除了可能造成你在購物完後心情更為低落以外,衝動消費也時常會需要退貨等耗費時間心力的後續處理,更會直接因為經濟能力而影響你的生活。為了避免衝動購物成為生活中的小惡魔,我們可以這樣做。
辨別「需要」與「想要」
首先,由於在逛網拍時很常會出現「我好喜歡」、「我好想要」的時刻,使得我們容易暫時忽略了是否「需要」這項商品,加上網購過於方便,輕輕一點便完成購物。因此,我們可以先練習辨別「需要」與「想要」,在按下放入購物車的按鈕之前,先冒出這項商品是否需要的念頭,再決定要不要放入購物車。
如果你辨別不出來,又或是你真的很喜歡而已經將該商品放入了購物車,那就訓練自己先讓那些商品待在購物車裡不要結帳,建立起「購物冷靜期」的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那個當下」很想買,所以讓自己稍微冷靜三天,三天過後再回頭確認是否要購買。
尋找生活中健康的快樂來源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等著我們去發掘,你可以透過運動、看影集、讀小說等各種健康的方式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及快樂,雖然疫情時刻不適合面對面與朋友聚會,但線上社交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們可以一起玩線上遊戲、或是與對方視訊聊聊最近的心情,找出自己適合且健康的紓壓方式,就可以改變衝動消費的不良習慣。
參考資料:
黃惠萱臨床心理師《 搶完雙11優惠,接下來就準備退貨?心理師帶你看懂「衝動購物」的三種心理需求》
《 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橫山光昭《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除了規定民眾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也禁止室內五人以上、室外十人以上的聚會。連日破百的確診數,也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房間凌亂所代表的人格特質,這一篇我們會進一步將囤積行為分類,並且談談背後的心理因素。
許多人的房間之所以凌亂,很多是來自於囤積行為,而囤積行為大致又可以簡單分為購物型囤積及拾荒型囤積。
囤積症並不少見,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也將其正式定義為精神疾病,除了從檢視居住空間是否造成安全風險判斷以外,也可從是否影響患者及身邊的人的生活上基本活動,或是造成經濟困難來判斷。
購物型囤積
囤積行為中有八成無法停止獲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則是藉由不斷購物來囤積物品,無論他們的經濟是否足夠,也不管家中是否有足夠空間,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Randy Frost)稱此行為是「購物療法」;他們透過購物行為來消除負面情緒,並獲得滿足。
拾荒型囤積
除了花錢購買,想要囤積物品還有另一種作法,那就是撿拾。拾荒型囤積者傾向從外面撿東西回家,這東西可能是免費報紙、小傳單等甚至是空瓶,在他們眼裡,那些物品並非垃圾,而是「總有一天」會用得到的物品,於是家中東西就越堆越多,當物品數量累積一定程度,不僅會影響囤積者本身的生活,也可能會因環境不衛生或東西過多而造成安全上的危險。
雖然人們在面臨斷捨離時通常都會感到十分兩難,但若已經因為「過度」的囤積行為而造成生活上的極大影響,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因為大多數的囤積行為是來自於內心的創傷,當你的創傷黑洞越大,就可能會透過不斷地囤積來彌補,好比可能是對缺乏物資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是給予物品過度的情感依附等許多原因,因此,最好改善囤積的方式就是找出囤積背後的壓力來源。
那麼對於不到疾病程度的囤積行為,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該丟但總是難以斷捨離?
客體恆存認知(object constancy)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客體恆存認知」,指的是「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並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或是憑空消失」,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在嬰幼兒在約八至十二個月時大多就可以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
以大人最喜歡和孩子玩的遮眼躲貓貓遊戲舉例,當我們用手將約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眼睛遮住,再突然打開時,他們會以為你不見又突然出現而咯咯地笑,這個階段也同時是在建立孩子的客體恆存認知。超過九個月之後,當我們再次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已具備客體恆存認知的孩子漸漸地會開始移動找尋手後面的你,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你依然在那邊,而不是突然消失。
簡單來說,當我們具備客體恆存的認知,我們就不容易感到情感焦慮,相反地,倘若你小時候的環境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成年後的你因為缺乏客體恆存認知,在關係中也就容易感到不安,而需要透過全面掌控的方式來維持關係,他們也才可以感覺稍微安心。
回到難以斷捨離的情況,很多人會藉由保存物品來懷念過往或是藉此證明自己的價值,這背後可能就表示他們對於客體恆存的認知不足,認為一旦丟掉了那些東西,自己的過往及價值便不復存在。
親愛的,若你發現自己很擔心丟了那些東西,回憶就一併消逝,此時,不妨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回想並感受究竟是什麼讓你如此沒有安全感,究竟是什麼使你一定要藉由「保有」這些東西才能「保有」依附在物品上的情感,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剝奪」?
過期物品不丟才是浪費空間
檢視過自己的內心狀態後,就可以著手來處理家中所堆積很久沒用到的物品,放了這麼久、跟了你這麼久,突然要你丟掉的確不容易,我們不妨先從過期的東西開始,花錢買了很貴卻不適合的化妝品、不合時代的昂貴衣服等,相信你內心都明白這些你再也不會用到。或許你會說:「可是這些都是花很多錢買的,丟掉很浪費!」是的,當初你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但如今它再也用不上,只能堆在你家中的某個角落長灰塵,何嘗不是在「浪費」你的使用空間呢!
向回憶物品道謝、道別
丟掉過期的物品之後,接著整理過往的回憶,可能是你小時候的包屁衣、前男友送的刻了你們名字的項鍊,又或是外婆流給你的脫線毛帽,這些你都留著,因為你想保留的是當時的回憶,以及對他們的情感連結。想一想,這些東西在平常的時候你多久會拿出來看?如果你只是擺在那裡,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過一眼,而只是想藉有放在那裡來認為這些情感不會逝去的話,是時候跟這些物品告別了。
你可以在整理這些物品時,一樣一樣感受當時的回憶,並好好地向每個回憶說聲感謝,謝謝它們造就了現在這麼好的我,在道別的同時也將它們放到心裡的位置。不需要強迫自己全部一次丟掉,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好好回憶,好好告別,為這些東西建立一套儀式,最後再好好的安放到心裡面。
無論是處理家中的空間還是心理的空間,都是來自於我們對於分化及歸納的能力,一旦長出這些能力,我們便能更有力量在生命中繼續前進。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囤積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兒童發展評估中心-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https://wd.vghtpe.gov.tw/PMREIP/Fpage.action?muid=10307&fid=9951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