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拼命的努力、忙到自己過勞,但還是不夠的感覺,基本上有以下兩種可能: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拼命的努力、忙到自己過勞,但還是不夠的感覺,基本上有以下兩種可能: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孩子為什麼必須要懂事,就在孩子覺得自己不能再向孩子一樣任性時。看著「請回答1988」劇中天才圍棋少年崔澤,在13歲成為世界圍棋最年輕的冠軍,因為四處比賽而必須放棄學業,但在青少年時期就遭逢母親過世,當有人問他,是否會懷念過世的母親時,他沉靜又靦腆的臉龐微微一笑,眼眶瞬間蓄滿淚水地回答:「每天都想念。」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一下為什麼你最近一直出現焦慮情緒?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當面對職場的困境時,你該注意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你在理財議題中的安全感課題是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你有很多話想說,卻很難表達怎麼辦?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測驗在這段曖昧中,下一步該怎麼做/你可以提升什麼?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測驗2021下半年你的運勢如何吧!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檢視一直與伴侶吵架的你,究竟是安全感的哪個部份出狀況?又該怎麼辦?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無論是家庭關係、人際關係還是親密關係,我們發現,人們大部分的困擾其實都與安全感有關,也許你的內在對自己有很多的不信任、責備等負面思維,讓你難以擺脫向外尋求安全感的困境,但當你希望自己開始轉變,成為能夠給足自己安全感與給予他人安全感的個體時,你可以從你的感受或行為出發,開始自我思辨與對話,接著練習心疼與肯定自己,就能一步步感受來自內在的安定與安全感了。
為此,愛心理推出了一套牌卡【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以依附風格、恐懼理論為基礎,並且可以實際操作在日常的自我療癒,以及專業的心理工作上。
今天不妨讓我們透過這套牌卡,一起檢視你在情感中要注意的事情!
「安全感」是一種情緒感受,【安全卡:從恐懼到無懼的心靈之旅】收集了日常會引起我們情緒的 50種情境(每一種情境都跟我們內在的需求、恐懼有關),讓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投射自己的生活事件或者是內心世界,辨識在這些圖片背後的感覺、想法與行為。
不論你是哪一種「缺乏安全感」的人,都可以從你和這個卡片的互動當中、找到一點點改變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也發現自己目前「安全感」的議題所困住,那麼或許可以給自己一個機會,抽一張卡片,看看究竟是什麼,讓你的心情漂浮在半空中,一直沒有辦法沉澱下來。
✦換句話說,這套牌卡是一個人生命的縮影✦
作者:林俐 諮商心理師
被數字綁架的東方女性
在許多25歲以上到45歲的女性個案中,感情往往是來談的主題,而35到45歲的單身或未婚女子的感情主題中,普遍還包含著年紀所帶來的壓力。
記得當33歲準備要跨越到34歲時,單身的我突然莫名地焦慮了起來,自己也感到困惑,不過是一個年的差距,為何帶來如此大的恐慌感。
作者:連弘生 諮商心理師
或許你聽過Carl Rogers這名心理治療大師,他跟Maslow(註1)一樣都屬於人本心理學中深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Carl Rogers開創了個人中心治療學派,對台灣的諮商專業領域影響深遠。
個人中心治療學派最強調的諮商程序就是「同理」,而這不僅是台灣諮商心理師的訓練過程中會被不斷強調的一個諮商程序。台灣的張老師基金會也是以「同理」為核心進行培訓,許多社工師也在工作中運用「同理」,台灣整個助人專業領域深受個人中心學派所提出的「同理」影響。
Carl Rogers有一名極具治療天賦的學生叫做Gendlin。
他在Carl Rogers的指導下研究出「心理治療療效取決於當事人對於造成他們困擾,但又難以言喻的感受的辨識能力」。
Gendlin的發現奠定了整個「澄心聚焦」的基礎,藉此發展出快速又簡單有效的情緒療法,儘管是接近80年代才提出的治療策略,但因為「澄心聚焦」概念簡單,又能快速產生療效,而且在幾次治療後,當事人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行嘗試,具備可以自我治療的特色,使得它在國際間迅速發展成熟,但台灣直到近年來才有比較多專業人員學習「澄心聚焦」。
大多數正在承受情緒痛苦的人,不是過度壓抑情緒,就是過度受情緒影響,時常在過度隔離情緒跟捲入情緒漩渦中往返。在「澄心聚焦」的程序中會讓你回歸與情緒和解的關係,情緒出現時你就能毫不費力地與之共處,不受情緒折磨,進而接納、覺察、消融情緒。
在「澄心聚焦」中,你能跟情緒保持一段距離,你也能辨識跟觀察情緒,如果你願意也能進一步理解情緒。就如同逛動物園,所有的動物都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不會亂跑,你可以安心的觀察他們,你也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與他們互動;「澄心聚焦」就是建立你的情緒動物園,管理你的情緒王國。
事實上,我們只是在制式教育跟社會文化下失去跟情緒共處的能力罷了,「澄心聚焦」不只是治療策略,它也是情感教育,使我們能回歸自然狀態,發揮我們本來就有的情感功能。
所以,如果你正經歷情緒痛苦,甚至開始對於自己會出現強烈負面情緒感到自責,認為自己不應該如此。
請你理解,無論是負面情緒,或對負面情緒的自責,都是你的一部分。
儘管這兩部份是相對的,他們猶如你的兩個臣子在爭吵,但你永遠有潛力管控好它們,因為你是你內在的國王,你只需要恢復你原有的能力,拿回對內在的掌控權。
註1:Abraham Harold Maslow:人本心理學的重要心理學家,提出有名的心理學理論,馬斯洛需求金字塔,表示人的需求是一級一級疊加上去的,人依序要滿足:生理需求->安全感->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需求。原為五層需求,後期又在自尊之後加入知識的需求、美感的需求變為七層。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曾被重製為流行一時的迷因梗圖,網友們在生理需求之前加入wifi需求,開玩笑地表示這個時代的人們沒有網路就活不下去。
陪伴你成長:【永遠不夠好】如何擺脫補破洞的自卑人生的20堂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常常我在討論安全感或是情感議題,很多人常問我什麼是自我價值?我又該如何活出且看見自我價值?
舉個例子,如果我認爲自己是個善良的人,那這段描述是看見自我價值嗎?下一個反應,你可能又會覺得,那善良有什麼好的?善良會被欺負!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本土案例暴增,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中,隨著越來越多確診個案的足跡被公布,民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為高度焦慮而就醫。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與其一直盯著新聞轉播而讓自己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不如趁待在家的時候將房間好好整理一番,因為其實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我們會感覺到情緒及思緒正在流動,反而可以讓不安的情緒安穩下來哦!
先前我們提到了衣服紊亂、囤積行為以及衝動消費的背後心理因素,這篇我們來談談如何實際整理及收納房間!
首先,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妨就從衣服堆或是亂成一團的衣櫃開始整理。如同先前《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疫情時刻透過「整理房間」來穩定情緒吧!》提到,先將衣服分類,再進行斷捨離;當同類型的衣服過多時,也可以依據穿衣頻率再多一次分類。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好不容易整理好衣櫃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又恢復到先前雜亂的樣子,因此,維護整理好的房間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簡單來說,整理的同時也要將我們個人洗衣、更換衣物以及收衣的流程考量進去,好比將常穿的衣服放置更容易拿到的位置,或是回家後馬上換的家居服掛在衣櫃一打開的側門上等,將衣櫃整理成符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就更能保持衣櫃的整潔度。
東西多可以這樣做
回到整理房間,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將東西堆得到處都是,你可以先準備三到四個袋子或紙箱,分別是「垃圾」、「回收」、「留存」及「捐贈或轉售」,如果沒有時間進行捐增或轉售,則分為三類,此類物品改放進直接丟棄或回收即可。這個部分可以從最亂的區域開始進行,只要是過期、損壞、無法再使用的東西就直接丟棄,確定會再使用到的東西則放進留存類裡,而一些高單價且狀況良好的東西就放進「捐贈或轉售」類中。
事實上,想要房間看起來整潔寬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放會用到的東西」,一旦超過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基本上往後也不會再使用,所以只要改掉「以後還會用到所以留著」的這種習慣,房間就能有很大的改變。
特別提醒的是,很多人因為折扣關係會一次購買很多保養品等,對於這類之後的確會用到的東西,記得另外用一個透明的收納箱放置,並依據保存期限排列,如此一來才不會將其遺忘至過期。
空間小可以這樣做
即使丟了很多東西,還是因為空間小而感到凌亂擁擠嗎?重點在於收納以及善用空間。
當東西都分類完後,我們就要將「留存」類的東西進行收納,若不同種類的東西通通丟在一起,不僅容易找不到,也會看起來雜亂無比,所以不妨利用不同大小的收納盒或抽屜,試著將同樣類型的東西整理在一起,若有些東西無法自成一類,那就藉由類似形狀或大小來整理。
不僅如此,也可以善用牆面來擺放飾品、帽子、書籍等物品,盡量讓整體空間看起來簡潔,或是將棉被、過季衣物等收納置床底下,以空出更多空間。
整理完後還有一點要注意,由於現在是疫情期間,因此無論是與家人同住的家庭式房型,還是個人是套房,都別忘了建立回家後的防疫流程。比如這時候你可以將本來放在房間深處的外套架移至移進門的旁邊,方便一回家就先將外套消毒掛上;或是除了浴室以外,可以再放置一個洗衣籃在房間門口,好一回到家、回到房間的時候就將剛才出門穿的衣服換掉。此外,別忘了放置酒精瓶在一進門的地方,也可以放置一個垃圾袋,方便一到家就將使用過的口罩丟棄。
親愛的,疫情期間整理房間不僅可以藉機梳理焦慮的心緒,整理完後建立防疫流程也能降低對疫情的不安感,著手為居家空間打造成一個全新面貌,試著透過空間的收納一起來淨化心靈吧!
參考資料:
《房間亂得像豬窩?跟著「專業收納整理師」8 大心法除舊佈新》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指揮中心也依據個案足跡熱點,於全台22個縣市增設篩檢站,不僅身居前線的醫護人員不敢鬆懈,許多民眾也為了安全非必要而不出門。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甚至你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不知道做什麼,於是瘋狂網購嗎?這一篇我們就從衝動購物來討論其中的心理因素。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實體通路的購物率大幅減少,也因為減少出門、無法出國等緣故,大量消費者將消費力轉投向網路購物。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上半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新台幣1587億元,年增17.5%;顯示網購已逐漸成為消費者近年主要的購物管道。
的確,網路購物不僅能有效節省消費者購物的時間,網購商品也時常會有許多附加優惠而相對便宜,在種種優點之下,消費者很難不被網購吸引。然而,也因為網購流程太過方便,人們很容易陷入衝動購物的陷阱裡;尤其每逢折扣日看到便宜就想買,又或是家中已有仍認為要提前囤貨等而過度購買。
現在,不妨回想一下你的網購習慣,是不是每次購物完總是很後悔、買東西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著、在網購時完全沒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導致每個月都成為月光族?
衝動型購物的背後可能有這幾種因素:
身體需求直接影響
身體的反應最為直接,我們在購物時也時常最先看到身體需求,好比當你身體感到疲憊時,你可能就會搜尋按摩槍、按摩椅等商品,表面上是為了照顧自己,但很常時候我們沒有考量到其實用性,買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在旁邊;因為當下身體的需求直接影響了你的購物行為,然而卻忘了真正改善身體疲勞的方法是讓身體能夠好好休息。
補足內心匱乏感
此外,也可能是比較心態、自信心低落的原因造成我們衝動消費,比如你兩天後即將參加同學會,為了不比其他同學過得差,所以衝動購買了自己不一定負擔得起的高級精品;又或是你剛才在路上碰到前男友與他穿著短裙的新女友,為了贏過她,你立刻跑去買了各種漂亮衣服。
掌握過去的失控感
小時候我們可能因為父母不同意而無法買想要的東西,或是在年輕時經濟能力不足而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購物,使得過去被壓抑的感受在自己有能力之後,就可能如同洩洪般,透過達到過去無法完成的目標來宣示自己的權利感,此時,許多人就會藉由衝動購物來取得這種逃脫過去的掌控感。
短暫地紓解壓力
許多衝動消費的人其實是想透過購物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也許是壓力大、自我認同不足,或是比較心態等原因,就如同心情不好就去吃大餐、跟朋友出遊一樣,有些人在負面情緒出現時透過購物就能得到抒壓的感覺,只是雖然他們在購物的當下會得到滿足,但往往在購物完後又會出現強烈的罪惡感。
親愛的,衝動消費除了可能造成你在購物完後心情更為低落以外,衝動消費也時常會需要退貨等耗費時間心力的後續處理,更會直接因為經濟能力而影響你的生活。為了避免衝動購物成為生活中的小惡魔,我們可以這樣做。
辨別「需要」與「想要」
首先,由於在逛網拍時很常會出現「我好喜歡」、「我好想要」的時刻,使得我們容易暫時忽略了是否「需要」這項商品,加上網購過於方便,輕輕一點便完成購物。因此,我們可以先練習辨別「需要」與「想要」,在按下放入購物車的按鈕之前,先冒出這項商品是否需要的念頭,再決定要不要放入購物車。
如果你辨別不出來,又或是你真的很喜歡而已經將該商品放入了購物車,那就訓練自己先讓那些商品待在購物車裡不要結帳,建立起「購物冷靜期」的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那個當下」很想買,所以讓自己稍微冷靜三天,三天過後再回頭確認是否要購買。
尋找生活中健康的快樂來源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等著我們去發掘,你可以透過運動、看影集、讀小說等各種健康的方式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及快樂,雖然疫情時刻不適合面對面與朋友聚會,但線上社交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們可以一起玩線上遊戲、或是與對方視訊聊聊最近的心情,找出自己適合且健康的紓壓方式,就可以改變衝動消費的不良習慣。
參考資料:
黃惠萱臨床心理師《 搶完雙11優惠,接下來就準備退貨?心理師帶你看懂「衝動購物」的三種心理需求》
《 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橫山光昭《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蕭婷文 諮商心理師
「你可以不要把東西亂丟嗎?家裡都已經夠小了。」
「欸欸欸,開線上會議請戴耳機好不好?」
「為什麼都是我煮飯?我公事還沒忙完啦!」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除了規定民眾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也禁止室內五人以上、室外十人以上的聚會。連日破百的確診數,也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房間凌亂所代表的人格特質,這一篇我們會進一步將囤積行為分類,並且談談背後的心理因素。
許多人的房間之所以凌亂,很多是來自於囤積行為,而囤積行為大致又可以簡單分為購物型囤積及拾荒型囤積。
囤積症並不少見,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也將其正式定義為精神疾病,除了從檢視居住空間是否造成安全風險判斷以外,也可從是否影響患者及身邊的人的生活上基本活動,或是造成經濟困難來判斷。
購物型囤積
囤積行為中有八成無法停止獲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則是藉由不斷購物來囤積物品,無論他們的經濟是否足夠,也不管家中是否有足夠空間,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Randy Frost)稱此行為是「購物療法」;他們透過購物行為來消除負面情緒,並獲得滿足。
拾荒型囤積
除了花錢購買,想要囤積物品還有另一種作法,那就是撿拾。拾荒型囤積者傾向從外面撿東西回家,這東西可能是免費報紙、小傳單等甚至是空瓶,在他們眼裡,那些物品並非垃圾,而是「總有一天」會用得到的物品,於是家中東西就越堆越多,當物品數量累積一定程度,不僅會影響囤積者本身的生活,也可能會因環境不衛生或東西過多而造成安全上的危險。
雖然人們在面臨斷捨離時通常都會感到十分兩難,但若已經因為「過度」的囤積行為而造成生活上的極大影響,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因為大多數的囤積行為是來自於內心的創傷,當你的創傷黑洞越大,就可能會透過不斷地囤積來彌補,好比可能是對缺乏物資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是給予物品過度的情感依附等許多原因,因此,最好改善囤積的方式就是找出囤積背後的壓力來源。
那麼對於不到疾病程度的囤積行為,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該丟但總是難以斷捨離?
客體恆存認知(object constancy)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客體恆存認知」,指的是「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並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或是憑空消失」,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在嬰幼兒在約八至十二個月時大多就可以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
以大人最喜歡和孩子玩的遮眼躲貓貓遊戲舉例,當我們用手將約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眼睛遮住,再突然打開時,他們會以為你不見又突然出現而咯咯地笑,這個階段也同時是在建立孩子的客體恆存認知。超過九個月之後,當我們再次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已具備客體恆存認知的孩子漸漸地會開始移動找尋手後面的你,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你依然在那邊,而不是突然消失。
簡單來說,當我們具備客體恆存的認知,我們就不容易感到情感焦慮,相反地,倘若你小時候的環境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成年後的你因為缺乏客體恆存認知,在關係中也就容易感到不安,而需要透過全面掌控的方式來維持關係,他們也才可以感覺稍微安心。
回到難以斷捨離的情況,很多人會藉由保存物品來懷念過往或是藉此證明自己的價值,這背後可能就表示他們對於客體恆存的認知不足,認為一旦丟掉了那些東西,自己的過往及價值便不復存在。
親愛的,若你發現自己很擔心丟了那些東西,回憶就一併消逝,此時,不妨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回想並感受究竟是什麼讓你如此沒有安全感,究竟是什麼使你一定要藉由「保有」這些東西才能「保有」依附在物品上的情感,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剝奪」?
過期物品不丟才是浪費空間
檢視過自己的內心狀態後,就可以著手來處理家中所堆積很久沒用到的物品,放了這麼久、跟了你這麼久,突然要你丟掉的確不容易,我們不妨先從過期的東西開始,花錢買了很貴卻不適合的化妝品、不合時代的昂貴衣服等,相信你內心都明白這些你再也不會用到。或許你會說:「可是這些都是花很多錢買的,丟掉很浪費!」是的,當初你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但如今它再也用不上,只能堆在你家中的某個角落長灰塵,何嘗不是在「浪費」你的使用空間呢!
向回憶物品道謝、道別
丟掉過期的物品之後,接著整理過往的回憶,可能是你小時候的包屁衣、前男友送的刻了你們名字的項鍊,又或是外婆流給你的脫線毛帽,這些你都留著,因為你想保留的是當時的回憶,以及對他們的情感連結。想一想,這些東西在平常的時候你多久會拿出來看?如果你只是擺在那裡,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過一眼,而只是想藉有放在那裡來認為這些情感不會逝去的話,是時候跟這些物品告別了。
你可以在整理這些物品時,一樣一樣感受當時的回憶,並好好地向每個回憶說聲感謝,謝謝它們造就了現在這麼好的我,在道別的同時也將它們放到心裡的位置。不需要強迫自己全部一次丟掉,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好好回憶,好好告別,為這些東西建立一套儀式,最後再好好的安放到心裡面。
無論是處理家中的空間還是心理的空間,都是來自於我們對於分化及歸納的能力,一旦長出這些能力,我們便能更有力量在生命中繼續前進。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囤積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兒童發展評估中心-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https://wd.vghtpe.gov.tw/PMREIP/Fpage.action?muid=10307&fid=9951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光六天本土案例就已經累積超過五百例,多個縣市都有個案,台灣民眾也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一想到要整理房間,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好啦!等我有空時就會整理。」或是「好麻煩哦,過一陣子再說!」即使知道房間已經亂無可亂,甚至每天都為了找東西而花上許多時間,有些人對於整理房間還是會選擇「以後再說」。
撇開會立刻行動整理房間的人,我們今天來談談房間凌亂反映了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尤其最常見的衣服很多而堆的到處都是的「囤積」亂,
衣服對人們而言如同一張張的「對外」的面具,而衣櫃便是裝載面具的空間,因此,如何整理衣服也就象徵了如何收納我們的面具。而當一個人無法收納好衣服時,其實就代表著三種狀態:
缺乏自我整合能力
明明你的衣服很多,但會穿的衣服是不是都是那幾件呢?每次換季整理衣服時,是不是都會挖出很多你已經好久沒穿,但總是不會丟的衣服,使得你的衣櫃空間永遠都被那些「不會穿」的衣服給佔據?
之所以留著那些不會穿的衣服,或許是因為你對每件衣服都保有不一樣的回憶,你想藉由保留這些衣服來確認你與那些回憶的連結。然而,這也表示你其實缺乏自我整合的能力,因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具備著將事物「內化」的能力,他們會將對人及對事物的價值感收納在心智中並進行自我整合,不需要透過囤積大量物品來確認自己曾經擁有的歷史或記憶。
容易有失分寸
當你無法為衣服好好分類整理,而總是將所有衣服都堆在一起,要穿的時候再重新翻過衣服山,這樣的日常行為可能也代表著你容易在不同的場合有失分寸,或做出不合時宜的表現,因為你總是找不到想穿的衣服而隨便穿一件,衣服無論是否穿過也都隨便的丟在一旁,當整個選衣、穿衣的過程持續混亂,久而久之,你生活中的分寸感也就難以掌握。
太隨心所欲
若你在疫情期間已經改為居家工作,但你依然無法整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表示你缺乏結構性、過於隨心所欲,而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會混淆;當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不明時,你不僅無法在工作時專注,你在生活中也會因為無法將工作完全切割而沒辦法好好休息。
親愛的,疫情嚴峻時代,盡可能地待在家就是對你我最好的保護,無論是居家工作,還是需要長時間地在家防疫,若你出現焦慮、情緒難以平靜,無法休息想要做點什麼事情的情況,不妨花點時間好好整理你的房間。
分類、收納、斷捨離
整理房間不外乎幾個關鍵:分類、收納以及斷捨離;不知道如何著手的話,就先從衣服區開始吧!從最簡單的分類開始,先從季節分起,接著可以分為外出服、家居服、洋裝等各個類別,同時你也可以將每件衣服分別很常穿、特定時刻會穿、運動服、紀念衣物等。特別注意的是,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有幾件是新買但不適合的衣服,這很正常,因為每個人的體型、喜好都會隨著年齡或潮流而有所改變,所以別忘了要整理出那些不適合的衣服。
當衣服都進行好分類及挑選後,就可以將不適合及紀念衣物類別以外的收納進衣櫃,而不適合及紀念衣物就是時候做出斷捨離的決定,你可以為這些衣服尋找更適合的人,或是問問自己「我還需要這些衣服來建立意義感嗎?」在自我對話時,相信你可以找出答案。
也許整理房間的這條路對你來說很漫長,但只要你願意踏出整理的第一步,之後也會漸漸適應,且你在清整房間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自己有意識地挑選「需要」的衣服,也能建立起清晰的界線,同時你也會感到一絲平靜,當你的情緒開始流動,你的思緒也會更加清晰!
參考資料: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我衣服很多,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兒子小學三年級,有次半夜兩點多痛醒在哭。當然我也醒了,問他怎麼了?兒子用手摀著左耳,說這裡痛。
耳朵痛得莫名,沒有前因沒有徵兆,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痛,兒子表達欠佳,無法陳述細節、哪部位痛、程度、頻率、像什麼般的痛…就是「很痛」而已。我阻止自己歸因是他平常亂挖耳朵弄傷了活該,大半夜能做的,是安撫、解釋、嘗試減少疼痛,等待隔天一早再帶去看醫生。
我帶他到客廳休息以免吵到其他人,花五分鐘細細問診,是怎樣的痛(抽痛、絞痛、刺痛…),也輕觸會痛的位置。好像是耳朵裡面發炎,我用手電筒照,非專業的看不出端倪,即使自認還有醫學常識,但實在沒辦法。兒子還是不舒服,我想就直接吃止痛藥吧。藥效發揮要20-30分,先讓他看一集卡通,轉移注意力,我則趁機上網查看相關症狀,推理可能是中耳炎或下顎關節拉傷引起,但這也是猜的。
卡通演完後止痛藥發揮藥效,兒子舒服多了,我跟他解釋耳痛的可能原因及後續發展,然後我們可以怎麼應對,這不算嚴重,所以先睡覺再說。我陪兒子上床,等他睡著了才離開,然後繼續上網查並思考究竟怎麼回事,累了才去睡。
被照顧的經驗—依附關係的重要性
「照顧」是包括身體與心理的,生理的照顧大家都能明白,而心理的照顧則是針對情緒的由來、變化與承接。蘇絢慧在《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一書對於「被照顧」的描述如下:
『這一個重要的人,不僅捕捉到這些情緒,還能在過程中安撫,以規律、耐心與溫柔的語調告訴你,原來你怎麼了,原來你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你想要什麼。然後這個人設法給予你照顧與滿足,或是設法解除那些不舒服的內外在因素。這就是我們被照顧的開始。』
當我們無法口述內在狀態,在混亂失序時,有一個人很懂我們,然後照顧我們,且由這個體驗中,我們也學到了怎麼照顧自己(並成為日後「照顧他人」的基本模型),這就是親密關係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當自己在痛苦裡無法具體描述,卻有人能解讀並以正確的姿勢接住,那種被對待的方式就是「被接住的感覺」,當自己被重視了,爾後就會學到如何接住自己、接住他人。
被照顧的關係,心理學稱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結合了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旨在說明「人際情感」的關鍵及心理社會發展。原初概念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在1950年代提出,最重要的概念是:「兒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密關係,若無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的不健全,並延伸至成人期」。「依附」是最初人與人之間的基礎關係,包括如何被照顧、互動、依賴:「當自己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對方是怎麼接住我、照顧我的,我從這個體驗中學到了『我的重要性』,以及『我的情緒』出現後該怎麼對待的方式」。
依附匱乏長大後的成人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以《假性孤兒》一書寫到孤單成長的孩子們,背後可能有著情感缺失的父母,他們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會關心孩子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安全,但僅止於此,並沒有「情感交流」。
當孩子心理沒有被照顧、沒有被需要的感覺,卻不曉得問題出在哪,他不安地亂猜:「是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沒有肯定和讚美」;「關鍵時刻常懷疑自己,心底會冒出一個聲音否定自己」;「覺得常要假扮成另一個人,父母才會喜歡自己」;「每次和家人相處總是感到挫折,像是遍體鱗傷,也不敢求助他人」;「即使已經有所成就,自己還是會覺得孤寂」。史秀雄也以《假性親密關係》形容成人期的依附匱乏,如夫妻兩人長期迴避親密,不敢表達真實情緒,只維持表面和諧,重現童年缺乏情感的交流模式。這些以「假」為開頭的人際模型,顯示人們沒有從關係中學到照顧自己,才會把童年的渴望與匱乏,一直寄望他人「再一次來照顧我們」,卻總是失望挫折。
依附關係非常重要,情感有所交流,孩子才能從中學到相對的「獨立、成長」,並影響成人期的愛情經營,其表現心理學分為下列三型:
1.「安全依附型」:由獨立、信任與適度依賴組成,這是理想型,能照顧自己也能照顧對方,平衡互補。
2.「逃避依附型」:冷漠、逃避親密、壓抑,不表露情感,強迫性自我依賴並與伴侶保持距離。
3.「焦慮依附型」:又分為兩型(1)無助型:歇斯底里、不知所措、合作討好、沉溺迷戀/被愛,富有誘惑性但缺乏界線(2)混亂型:陷於「想像中的被拋棄的恐懼」,導致憤怒、苛求、勒索、控制,處於想要又不想要的兩極矛盾中。
後兩型因缺乏安全感,關係發展時常帶著害怕、無助而反反覆覆。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
依附關係最初從父母的照顧關係開始,但若是原生家庭無法提供,成長過程中如師長、親戚或其他友伴的相處經驗也能有正面影響,早期經驗確實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這告訴我們其實不必強求已邁入老年的照顧者(父母)做調整與改變,不但現實困難(太過習慣,老狗很難學新把戲),也容易卡在過去前進不了。我常問案主:「你希望父母為過去道歉嗎?」他們說不知道,也不確定要的是不是這個,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說不定這些不懂照顧孩子的大人,在他們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顧的祖父母所養,代代相傳。
要逃離魔咒並非期待奇蹟,並非等待天上掉下來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覺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從此刻開始「新的學習」。愛與被愛為一體兩面,缺乏被愛也可以從愛人開始。彌補缺憾能從照顧他人開始,主動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納自己的各種需求,與伴侶一起打造良性溝通的依附關係。
底下有幾項方式可以練習「照顧自己」這件事:
(1)多進行情感的因果書寫。
練習寫或說出「我很難過(情緒詞),因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連情緒因果,請完全允許自己任何的主觀經驗,無論正負面都沒有關係,那只是一種訊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2)和對方一起練習表達感受。
向信任的他人練習說出真實感受、想法,或許會因意見不同而爭執,但也能從每一次相左中得到建設性的修整,減少「只要不同意,就會遭對方捨棄」的衝突想像。
也從表達中「練習依賴」,兩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養「有時我不行但你行、有時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顧。
(3)卡關前進不了的人,建議找專業心理諮商。
心理諮商是一段暫時的特殊關係,有點像是與教練互動,在心理師的回饋下安心練習,是「再發展」的概念。
不需糾結於過去的缺憾,從現在開始學習,永遠不會太遲。
陪伴你成長:【拯救愛之病】讓愛自我實現的18味愛情靈丹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天在線上開房討論,我找了媒體好友狄志為,以及網紅命理師簡少年,我們一起討論人在不安時的選擇,包括宗教、命理與諮商這幾個選項,也從中找到對人支持的論點,其實很在不安時,不外乎需要找到一個對現況的解釋與解決方式,也就是why and how,因此一個人「決定採取」哪個論點why與哪個方法how,才是真正核心重要的,因為被你收納進你的思維架構的,最終會成為你,最終還是你決定你的命運。
所以當中有人提問,如果透過算命知道自己的運勢,那自己還需要做什麼嗎?我想起前些日子很夯的那句#阿姨我不想努力了,我相信這是有些人抗拒算命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喜歡被決定;同時是有些人特愛算命的原因,因為想多知道一點自己有沒有更多好運。
但一直以來很愛了解各種玄學工具的我,一直把各種工具當成一種對自我認識的拓展,我渴望活出全面性的人生,也喜歡探索未知的自我,這是我接觸占星學的起心動念,這也是幫助我用其他觀點認識一個人的方式。
因此知道自己的命盤,當然前提是你遇到可以使用新觀點解釋的老師,而不是滿口凶剋,要改運的人,讓你知道你命盤中每個符號所呈現出來的生命樣貌與性格傾向,這些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命盤中的符號,最重要的是你如何解釋「關鍵字」。
舉例來說,如果在占星中的五宮有很多顆星,就有無數種解釋方式,五宮代表的意涵有:子女、愛情、玩樂、創造、美感、金錢觀、價值觀,所以五宮不一定代表你有很多小孩、你愛捻花惹草,而可能代表你很有創造力,或你有很多作品,五宮有凶星,不代表你孩子必然難搞,或者愛情一定曲折,而是你面臨到的議題,可以成為你的老師,或者你成為他人的老師,可以帶給你生命經驗的轉化,就端看你採取的論點是什麼,自然決定你是誰。
有人說算命之後,命會越算越薄,但至少我身旁這麼多命理師沒有人驗證過這個說法,但你在算命之後採取的作法,會決定你會不會成為一個總是需要依賴算命的人,總是無法掌握命運的人,以及總是被話術決定或矇騙的人。
因此每一次,都重新反思你聽見的,這是你的意識篩選的結果,唯有你對自己的意識狀態有更多的看見,你才能更有力量掌握自己的命運。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一定曾觀察到,有一些人,明明身陷困境,若身旁的人,對他們釋放善意、給予協助時,卻常被一口回絕。同時,他們仍不斷面露痛苦,發出求救訊號。這總讓身邊的人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
—
最想看見,卻最不想經歷的事
曾聽一位大學生訴說,班上有位同學,本來就給人有點陰鬱及情緒化的感受。在一次失戀後,整整兩天沒來上課;接著回到課堂上,終日以淚洗面。班上同學紛紛前去關心,聽她訴說她的痛苦與孤單。還有幾位熱心的同學,為了幫助她走出情傷陰霾,先後提出邀請:
「假日要不要我們陪妳一起出去散散心?」
「晚上有需要的話,可以打電話找我聊聊喔!」
「我可以陪妳去輔導中心找心理師談談。」
甚至有同學,分享前幾天上課的筆記,希望給她一些幫忙。
然而,這些寒冬送暖的舉動,全都被她給回絕了。
「我不需要,你們不要麻煩了!」
「就讓我自己一個人就好。」
「那沒有用的啦!」
同學們聽她這麼說,實在左右為難。大學生問我:「老師,這該怎麼辦呢?」我沒有回答,而是先好奇地問:「那麼,接下來同學們怎麼做呢?」
「有些同學就不管她了,有些同學還會試著安慰她、關心她。不過,我們大多數的同學,都覺得有點累,不太想理她了。」
「甚至有的人還會生氣,為什麼要用熱臉貼冷屁股,是嗎?」我接著說。
大學生用力點點頭。她如果一再拒絕同學的善意,最後,身邊的人都會漸漸離她而去——這正是她想看見的,也是她最不想經歷的。
很矛盾,不是嗎?
—
身陷被拋棄的恐懼中:「我不值得被愛」
這種人際樣態,在助人關係中經常發生。當助人者與當事人之間漸漸熟悉時,當事人有時便會拒絕助人者的觀點或建議,甚至不斷說,那都沒有用,要助人者不需要對他這麼好。
可是,他明明很痛苦,很需要人幫助,不是嗎?
這種矛盾的人際互動模式,常發生在人際關係屢遭挫敗的人身上,也許曾被戀人背叛、被同儕排擠、與手足或家人發生嚴重紛爭,當在關係互動中受了傷,內心往往浮現「我不值得被愛」念頭,日益深刻。而更往源頭追,往往可以發現,那些傷害常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經驗,密不可分。
打從心底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往往是最渴望被愛的。然而,因為恐懼自己終有一天被拋棄,於是對他人的關心或善意,採取冷漠或回絕的因應態度,以避免真的受到傷害。
他也知道,身旁的人是出於一番好意,但內心的不安,總會讓他無法放心地接受別人的關懷。他們常想:「要是我再度被傷害,怎麼辦?」;不如,就先拒絕別人,以保護自己僅存的價值感。
可以想見,這樣的人總是難以信任他人。然而,他們也渴求被愛;所以,他們仍會在他人面前,顯露出自己的悲傷、痛苦,他們會落淚,也會抱怨,把自己放在一個悲慘的位置上,而能獲得他人關注的眼神。
—
人際試探策略卻讓身旁的人一一遠離
同時,這個「我不值得被愛」的念頭,持續縈繞心頭。
當他發出求救訊號,而沒人接收到時,他便告訴自己:「對!我真的不值得被愛。」若有人接收到,也願意伸出援手時,他又矛盾地拒絕對方的幫助。於是,對方可能基於尊重,或者感到厭煩,不再給予協助,這又讓他再度驗證了「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你可以理解,當一個受苦中的人,卻又不斷拒絕他人的關心或協助時,很可能正在透過這種方式,測試別人對他是否是真心的。這看起來是難以信任他人,實際上是自我厭惡、自我否定,不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能被完全接納的關係。
所以,這常是一種不得不的自我保護策略;同時,也招致更大的人際危機。試想,有多少人能受得了這樣的人際試探?——那些關心他的人,終究會一一遠離。
—
不離不棄VS.設立界線
「那麼,我該怎麼做呢?」大學生問我。
「你很想幫助她嗎?」
「嗯!我覺得她很可憐,但每次被回絕,都讓我有些受傷。」
我告訴他,如果真的有心幫助對方,必須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不離不棄。
你必須對他持續不斷地表達關懷,不管他怎麼樣回絕、婉拒或冷漠以對,依然定時關心,持續伸出援手。這能幫助他打破原來「被拋棄」的預想,而感受到新的人際經驗:「原來,我也值得被愛」。只是,要到達這樣的境界,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若曾經在關係中被傷得越深,要與人建立起長期穩固的關係,便越困難。所以,不要期待對方,會立刻變得比較好。
第二、設立界線。
對方矛盾的回應方式,常弄得身旁的人惱怒不已;但若放著不管,心裡又有些愧疚,這相當不好受。所以,你需要為彼此設立界線。不管對方需要或不需要,你提供的關心與協助,必須是你能力範圍所及。你給予關懷的頻率或強度,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不是無止境地付出自己。當然,更要避免做出任何承諾。
如果對方回絕你的協助,而讓你感到不舒服時,請告訴自己:「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設立界線也意味著,承認自己的極限,尊重對方的選擇。你可以試著分擔對方的苦,但每個人的問題,終究要由他本人去承擔。我們很難去改變另一個人,除非他自己有意願要改變。
有時候,尊重就是最好的陪伴。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海苔熊聊安慰的力量:陪伴療傷的八個秘訣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身邊有經常負面解讀的人嗎?你常常需要對他說:「我沒有那個意思!」,但他常不信任的說:「你就有這個意思!」,搞得關係相處非常疲憊?
有一次我在演講場合上問大家一個問題:請想像一個媳婦在大樓的大廳看報紙時,
這時一位鄰居太太走過說道:「你在這裡看報紙啊!」以及婆婆走過說道:「你在這裡看報紙啊!」
你們覺得,這兩句話是相同的意思嗎?
在場大部分人都對我搖搖頭,即使大家心知肚明文字跟態度可能是一樣的,但解讀的感受與資訊就是不一樣。
鄰居太太的問題,會讓你感覺可以在閒話家常一番,但婆婆則可能讓你覺得被斥責,是不是在說你這個媳婦過太爽?
而負面解讀的習性,基本上與兩個原因有關:
1.受傷的關係:
當關係出現受傷經驗,那份在關係中的委屈與悲憤沒有被釋放或理解,或者沒有獲得道歉時,就會對特定當事人產生極大不信任感,因此很難真正「敞開心胸」去聽懂他人的對話,因此一次受傷後,後續關係總容易演變成更劇烈的衝突。
2.受傷的自我:
當你在一個不友善的環境長大,經常遭受周遭人的批評與否定時,會養成你過敏的「防衛系統」,也就是為了不被否定,就會先發動攻擊,或先否定他人,來讓自己感覺,因為對方是糟糕的,所以他的話完全沒有可取之處,來形成自我安慰,以及自我感覺良好。
如果你經常不自覺負面解讀,不僅會造成關係容易有張力,身旁的人也容易覺得被你攻擊,因為你先知覺到被攻擊,而加倍奉還,接著會出現重複挫折的人際關係,因為你身邊沒有可以耐心傾聽與理解你的人,更缺乏穩定支持者,導致你更經常性負面解讀他人,更沒有可以信任的人。
親愛的,長期負面解讀,會帶來極為孤單的狀態,最終你會閉鎖你的心,不願意再信任任何人,與其不斷尋求他人的道歉與解釋,或許你可以回到自己身上安撫與照顧那個受傷的自己,你才是真正的答案。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為什麼負面情緒一來,就感覺自己被淹沒?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知名啤酒品牌日前傳出面試風波,有面試者發文表示,面試官詢問「人生中有沒有什麼「勇敢冒險」的事時,自己以「向父親出櫃」作為回答,不料對方卻反回「這也算哦?」讓面試者感到不悅,面試者認為出櫃對她來說是相當勇敢的事,加上該公司公開支持性別友善才願意分享,沒想到對方卻這樣回覆讓她感到自己遭到否定;對此,該啤酒品牌也發聲明致歉。
親愛的,你認為的「勇敢」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去跳高空彈跳很勇敢,有些人覺得坐擁高薪的人選擇回家種田很勇敢,也有些人覺得鼓起勇氣向心愛的人告白很勇敢。
是的,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絕對,只是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而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別人身上,所以一旦雙方的認知產生差異時,在彼此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就會因爲誤解而產生衝突。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依照金字塔,由高到低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自我實現」、「尊嚴」(社會需求)、「愛與歸屬」、「安全」以及「生理」的需求,依據時空背景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每個人所追求的層次也不同;但通常人會先致力於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之後,再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生活環境的不同,而追求著不一樣的需求,比如對窮困的人而言,滿足三餐需求是首要追求;而對不愁吃穿的人來說,或許擁有人際關係、愛情才是他們的生活目標。
對於擁有不同需求的人來說,「勇敢是什麼」自然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但從整體來看,勇敢其實是「即使內心害怕,仍選擇面對恐懼、克服恐懼」。不妨想想,對於一個窮困遼倒、長期吃不飽的人來說,他決定將身上僅有的錢拿去買車票,前往都市找工作這件事是不是很勇敢呢?
而正是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需求不同,當我們已經具備了別人正在追求的地位環境甚至是身份時,會傾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忘了應該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進而容易導致一方受傷,甚至是衝突發生。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練習同理心呢?
首先,當事情發生或是對話產生時,試著從語氣、臉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辨識對方的情緒,若你發現自己反應還不夠即時,不妨從電視或是影片上來進行自我訓練,藉由將影片靜音的方式來檢視劇裡角色的情緒感受是否與自己所猜測的一樣。
接著,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的「換位思考」。
與對方對話時,請先試著將重點放在對方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而當對方仍在表達他的感受時,不要急著打斷對方或是反駁,等對方說完之後,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闡述剛才對方說過的話,確認對方的想法及感受,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同理,比如:「我聽完了你的想法,你的意思是….對嗎?」
當你確實理解對方的想法與感受後,你也能在內心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若你發現自己與對方的想法類似,自然就可以理解對方;但若與對方想法不同也沒關係,你可以告訴對方若是自己會怎麼做,讓雙方有機會一同找出共識。
親愛的,雖然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的特質,但每個人都有培養同理心的能力,願你我都能透過擁有同理心,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連結。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勇敢不是一直堅強,而是迎向自己的脆弱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改變,到底有多困難?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期待自己有所改變,降低後悔的頻率。
可是你知道嗎?要讓一個人心甘情願、徹底改變,至少得觸及三個條件。
1. 覺得事情與自己有關
產生改變的意願,首要之務就是要覺得這件事情與自己有關,然後才會願意負起改變的責任。可是很多時候,我們經常覺得別人都是豬對友、問題都是別人搞砸的、都是別人害你不順心。
問題都出在別人身上,所以你不得不大吃大喝來紓壓、不得不臭臉罵人、不得不哀怨過生活。
「都是they的錯,我還能怎樣?」是的,正是這個想法讓你常常覺得自己沒有其他選擇,只好維持哀怨的生活。
其實,或許不是你真的沒有選擇,而是你不認為需要為你想要的生活負起改變的責任。
所以,想要改變,你得先願意為現況負起該負的責任。
2. 對於現況感到不滿
一個人要產生改變的意願,還得要他對現況感到不滿意。因為想要改善、想要更好,才會有改變的意願。可是很多時候,你只是腦袋覺得現況不好,其實你並沒有真正想改變。
為什麼呢?因為現況有很多你捨不得割捨的「好處」。
你雖然覺得要減肥,但大吃大喝讓你短時間就能紓壓。(健康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積極,但拖延擺爛讓你無需面對壓力(當然,結果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對對方好一些,但對對方臭臉大罵,覺得暢快無比。(關係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保護視力,但躺在床上用手機追劇實在無敵開心。(視力更慘)
你雖然覺得要遵守規則,但闖紅燈可以讓你少曬一些太陽。(荷包更慘)
你雖然對現況有些不滿、卻更捨不得割捨這些好處,改變當然不會發生。這些好處都在短時間內讓你覺得舒服,但長時間下來,卻帶來更多傷害(否則你也不會興起想要改變的念頭)
所以,想要改變,你應該要分辨哪些好處是短期的?哪些好處才是長期的?
3. 擁有改變的策略
有時候你不改變,是因為你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你想要改變飲食,但除了鹹酥雞和火鍋,實在不知道哪些食物才健康。
你想要改善人緣,卻不知道如何與他人打招呼、面對衝突。
你想要增加朋友,卻不知道該如何加入他人的活動。
你想要提升成績,卻沒有更有效的學習策略。
你想要換工作,卻不知道從何蒐集就業資訊。
不知道該怎麼執行新行動的你,當然也只能繼續沿用舊的行為。
所以,想要改變,你應該要努力問自己「可以做什麼」,而不只是一直告訴自己「不可以做什麼」。
雖然我們都覺得改變仰賴的是決心、是用七天(或七七四十九天)培養習慣,不過,如果你總是在發誓與失敗之間無限輪迴,不妨檢視一下這三個原則吧。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美安老師是國中的英文老師,已有20年的教職資歷了,卻對班級經營感到力不從心。在一次機緣下,我們有機會聊上幾句。
「我帶過幾輪的班級,總覺得有些孩子讓我特別感到頭痛。隨著年資加深,照理說,應該要更得心應手才是,但我仍然對孩子們層出不窮的問題無力招架。我想,或許不是孩子難教,是我自己有問題。」
美安老師是個對教學工作十分投入,自我要求極高的人;即使年資漸深,該堅持的也絕不馬虎。而從她的一番話裡,我感覺得出來她亟欲尋求突破。
—
我請她描述一個在班級中令她頭痛的場景:
「上課時,常會有幾位同學發出怪聲、起鬨、胡亂回應,干擾上課秩序,我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規勸了一個,另一個人又作怪,勸阻了另一個,又有下一個人發作。我忙著一一處理,又不時拉高嗓門管秩序,班上同學則好像在看戲,堂課秩序總是一團亂。」
「這些孩子都不壞,出了課堂卻也是大小問題不斷,輔導了半天也沒成效!都國中了,為什麼還可以如此幼稚呢!」
美安老師曾請教過前輩及同儕,她說:「很多老師都熱心提供我一些方法,我覺得不錯,但是,我常使不上力呀!。」
「是因為理智線斷了吧!」我笑著說:「人們一旦理智線斷了,就只會用那最慣常也最無效的方式去因應困境,也就是『走老路』。」
我知道,有許多老師或家長,面對孩子一再發生的脫序行為,總是用怒吼或責備的方式應對,明知無效卻又無法跳脫,因為那是條「老路」。他們不是沒有其他選擇,而是在大腦被憤怒情緒夾持時,往往限縮了個人判斷與選擇的空間:「那就走老路吧!」。
而我們的情緒因應模式,又往往與家庭及成長經驗有關。
聊到美安老師的原生家庭,她回憶起母親,是個堅強又充滿韌性的女性。當初嫁給父親,是聽從家人安排,一直心有不甘。怎知,另一半還是一個遊手好閒、嗜賭如命的敗家子,散盡家財,負債累累。全靠母親一人辛苦掙錢,撐起半邊天,幫忙還債,還把三個孩子拉拔長大。
美安老師是家裡的老大。印象中,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嚴格,而她從小就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乖巧聽話,用心向學,從不太需要母親操煩。
「妳對父親的感覺呢?」我問。
「印象中,父親常不在家,偶而回來,常是帶著濃濃的酒氣。父親對我們蠻好的,出手大方,總會買禮物回來給我們。但我母親說,那是父親為了籠絡我們的感情才這麼做的。」
「我對父親的印象不深,都是從母親那邊得來的。反正,在母親眼裡,父親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因此,我對他的印象也沒多好。」
如果你問我,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我會告訴你,大到不可思議!但一般人卻難以自覺。
我漸漸理解,美安老師這輩子努力的,就是活出母親期待中的樣貌,也不知不覺地複製了母親那嚴謹、高度自制與自我要求的性格。另一方面,在美安老師心裡頭,也努力排拒著另一個樣貌——來自父親那無所事事、不負責任、隨性任性,還會為別人帶來麻煩的形象。
我問:「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父親,會是什麼?」
「幼稚吧!」她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點點頭:「我注意到,妳提到班上那幾位愛胡鬧的同學,用的也是相同的形容詞『幼稚』。」
美安老師張大了眼,若有所思地說:「啊…..好像真的是如此…..」
幼稚,是一種未能成熟的樣貌。對美安老師而言,父親一直以來就有著不成熟的大人的形象——層出不窮的亂子,需要身旁的人為他善後、擦屁股。而那個付出最多的人,就是她的母親。
「看起來,妳似乎在那些不知分寸的孩子身上,看到了父親的樣子。」
「我好像有點懂了,為什麼我如此受不了那些孩子,特別是他們表現出來幼稚的一面。」美安老師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這可是點中了我的死穴呀!」
不論是來自成長過程中的觀察,或者母親的言語描述,美安老師不自覺地在心裡面否定了父親的人格。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你憎惡、迴避與最不願意接受的部分,總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的挑戰反覆出現,就像是你的功課一樣,逼著你得去面對。
「而妳面對與處理這些孩子的方式,會不會,也有如妳的母親『上身』一般?」
美安老師笑了出來:「哈!坐我對面的一位數學老師,我看他處理學生問題,總是老神在在。而他一直不懂我怎麼可以忙成這樣?我也不懂,為什麼他就可以如此沈著穩定呢?」
「是疲於奔命的感覺吧!」我說。美安老師用力地點點頭:「疲於奔命,對!就是這種感覺!」
「這也是妳的母親年輕時,多數時間的感覺。妳認同母親,也不自覺地承接了母親的思維與感受,於是你總是高度自我要求,卻又忙碌不堪。不只在學校裡,在家裡,面對孩子或另一半,也是如此吧?」
她確實覺得自己每天都像上戰場,疲於奔命。
那天,我們還聊了很多,她說:「或許,是該為自己做點不同的事情了。」我很欣賞美安老師高度自我覺察的意願;一位老師,要能做到這樣,真是不容易。當我們在教養孩子或教育學生上,遇到了瓶頸,正是提醒著我們回頭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帶著覺知持續改變。否則,我們永遠只會在理智線斷裂時,死守著無效的教養方式,同時一再抱怨:「現在的孩子很難教!」
透過原生家庭生活經驗的探索,往往能幫助一個人洞悉那些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受到父母或家庭成員互動的影響。
看懂了,就要設法跳脫,而不是迴避,更不是毫無招架地繼續受到家庭複製的擺佈。我們需要在內心裡接納這一切,帶著一份尊重去看見它們;也需要真切地知道:「我可以不用重複那些無效的情感或行為模式,我是有選擇的!」
當然,改變的路總是很漫長。只要我們願意帶著覺知前行,大人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陪伴你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營】預見、遇見滿意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顆泛黃的枕頭與堆積如山的衣服,相信引起很多人關注和討論,也引發許多女性的恐慌,我衣服也很多,我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但從網路大多數的討論,你們會發現,囤積症最重要的是此精神疾病已經影響你的生活與社交功能,並且你是無法克制的囤積與無法丟棄已經沒有價值的物品,才可能符合病症描述。
但另一層次來探討,衣服多且無法整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有一次我跟海苔熊討論起「衣櫃」,因為在今年我換了兩組衣櫃,分別放置我不同的衣服(我也是該剁手的一族),但在換衣櫃的過程中,我心裡有非常多複雜的感受,特別是在將衣服分門別類時,內在有很多聲音,說穿了,那是一個不斷自我對話的過程。
所以,是否有辦法整理房間,與心理的三種能力:「自我界限」、「自我照顧」、「自我統整」能力。
1.自我界限:你能不能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喜歡什麼?重視什麼?在我與物的關係中,也象徵著我與自己的關係。當我無法整理和丟棄,也意味著我生活中容易乘載許多失控的元素,也意味著你可能難以拒絕、難以離開讓你困擾的人事物。
2.自我照顧:另一種可能是嬌生慣養者,從小就有人幫你整理,而讓你在凌亂中,是為了發出求助訊號,渴望有人來照顧你的行為。我曾經也是極度凌亂的人,但因為皮膚與支氣管過敏嚴重下,強迫我學會整理環境,承擔起自我照顧的責任,而不是倚賴人來照顧自己。
3.自我統整:一個成熟的個體,具備有將事物「內化」的能力,也就是不一定需要藉由許多物品來「睹物思人」,來確認自己被愛著,人與事物的意義感和價值感,會被收納進心智中,統整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需要堆積大量的物品,來確認自己曾經擁有的歷史、記憶。因此童年不再使用的教科書等,不再具有現在價值的東西,當它在我們過去存在過,被收納進心智中,就不再需要有「實體存在」,但缺乏統整與內化能力者,就需要不斷堆積。
回到衣服與衣櫃的課題,衣服其實就是人對外的面具,衣櫃則是裝載面具的空間,在海苔熊的說法中,它同時是「與人事物之間的界線、收藏你秘密的地方等等。這些書為什麼我們常常說『出櫃』。」
而我則覺得衣櫃也可以象徵一個人對外的「整體形象」,它可以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當換了衣櫃,可能意味著你換了一整套形象的概念,有趣的是,在我花很多時間整理完兩櫃的衣服後,我開始會更「有意識」的挑選想要「放進衣櫃」的衣服,開始對於自己對外的展現更有掌握,也有更清晰的界限,雖然一開始覺得很花時間,也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所以,回到愛買衣服、愛堆衣服這件事,如果你還在衣服的混亂狀態中,也許你可以問問自己:
1.你是不是經常糾結於「別人怎麼看你」?
2.你是不是被自己的「人格面具」駕馭生活?也就是經常疑惑如果有人認識真正的我,他們還會喜歡我嗎?
3.分不清楚私領域與公領域的界限,分不清工作與生活的界限?
4.難以獨處,討厭孤單,又擔心跟人太親近?
5.常覺得內在空虛,希望時間空間被填滿?
如果是,那不如花時間、花點錢,找人一起幫忙你整理,在清整的過程中,相信你的情緒流動了,思緒也會更清晰唷!
陪伴你成長:【關係界限】建立自尊與原則的人生
延伸閱讀: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獨處的時候,你有這些現象嗎?
不自覺連留在臉書或IG、不停更新他人動態。
心裡總覺得有些發慌、不踏實。
總想安排些事情,最終卻是茫然地過了一天。
三餐成了煩心且空虛的時刻。
明明討厭喧囂,卻又害怕期待已久的獨處。
對於虛度的時間,你感到自責又懊悔。
對於為自己做安排,你感到既嚮往卻陌生。
想要提升獨處的能力,你要先學會為自己做選擇。
有些人習慣把選擇權巧妙地丟給別人,以「都可以」、「你們覺得好就好」來回應。或者你只需要撒嬌、表現出沒有想法,或許別人就會幫你張羅好一切。
其實你不是真的什麼都好,而是不想面對意見分歧的衝突,也不想花力氣辨識自己真正的需求。
但是當你習慣由他人來為自己做選擇時,其實也等同於將生活的方式交由他人來決定。
一旦獨處的時候,你就會覺得不知所措、覺得發慌。
獨處的時候,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得為自己做選擇。
你必須為自己決定三餐要吃什麼、決定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決定不出門的時候在家要做什麼,並且為你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不作任何安排的時候,你要學習面對無事可做的時刻、安然接受自己沒有生產力的一面。
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出乎意料的爛片、吃了某一間人氣很高卻很難吃的餐廳,你也無須後悔出這一趟門。每一個嘗試,都是一種經驗。你並沒有浪費什麼時間。
你越常為自己做選擇,就越能夠了解自己的喜好、需求、限制,即便某些場合不允許你開口表態,至少你內心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聲音是什麼。
一個清楚自己內在聲音的人不只能夠獨處,也能夠在關係當中活得更自在。
因為你知道自己的限制,所以不會隨意答應自己做不到或討厭的事情;因為你知道自己的喜好,所以你能幫自己篩選更適合互動的對象;因為你知道自己的需求,所以你有機會正確地讓別人了解你。
把為生活做選擇的權利拿回自己的手上,你就越能夠在獨處的時候傾聽內在的聲音,為自己安排生活的大小事。於是,你可以變得更獨立。
想提升獨處的能力嗎?那麼,先從學習為自己做選擇開始。
是的,無論是多麼微小的事情,都記得問問自己:
我的想法是什麼?
我喜歡這個嗎?
我需要什麼?
我討厭什麼?
我害怕什麼?
我渴望什麼?
我在意什麼?
每一次思考、每一次回答自己,都會幫助你更靠近真實的自己一些。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新聞報導桃園市中壢區一名24歲妙齡女子日前被民眾發現在街頭乞討,由於她的外貌清秀,和一般街友大不相同,引發外界關注。
因為馬來西亞少女事件,讓這件事格外引發關注,你們的看法又如何呢?
坦白說,看到這件事讓我感到憂慮,一是行乞年輕化的社會現象,而是家庭伸手牌/啃老族一直是廣泛被關注的社會議題。
家庭伸手牌與行乞的社會伸手牌,都在說明一件事,一個成年人不透過勞力與體力的付出,就希望獲得資源與金錢的接收,若廣泛與長期下來,必然造成社會「施與受的失衡」。
而我想談論的,是關於「功能」這件事。
在心理諮商工作中,為什麼家庭會出問題,往往因為家人的「失功能」,而有家暴、精神遺棄等各種問題,進而造成孩子各種心理能力的缺失,容易引發心理與情緒疾病。
而在此社會事件中,一個成年人的失功能,正在發生,包括情緒調節功能:如何面對求職的挫敗;也包括供給生存的工作功能/職能:如何學習一技之長。同時都在成年人身上缺失時,就是一個足以令人憂慮的現象。
但是,問題回來了,為什麼「伸手牌」現象可以存在?當上一輩的人說到這一輩的幸福時,又為什麼物質無虞,讓人不事生產,或缺乏企圖心?
這讓我想到Youtuber老高談到的25號宇宙,所介紹的1968年老鼠烏托邦實驗,實驗中供給老鼠足夠的食物與安全的住所,沒有天災與天敵,像天堂般的環境,但實驗結果卻極為慘烈!
三年後不再有老鼠繁衍,老鼠開始出現怪異行為,包含攤著不動,莫名找其他領地老鼠打架(我懷疑老鼠有憂鬱症了…)。不到五年,全部老鼠在天堂般的環境下,全數死亡。
這個實驗的介紹給我很大的震撼,當然不一定能將這實驗帶到人類社會來說明,但我所看見的卻是,太過充裕的物質生活供給,人類太容易取得,心中不再認為需要透過付出來獲得渴望時,生命似乎不再需要前進,也不一定需要追求什麼。
我的歸納是:如何讓一個人擁有夠好的心理功能與工作功能,在於「無條件的愛,有條件的物質」。
愛給予一個人後盾,可以修復後重新強大自己的心理素質,而這份愛是不論你做得好不好,都值得被愛。
物質給予一個人努力獲取酬賞的動力,同時學會對生活與角色負起責任,認知到要透過「付出」來「接收」,畢竟成年人總是等待「接收」,那社會將成為停滯的泥淖。而當一個人學會付出,也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付出心力學習會有挫折,而這份挫折在無條件的愛裡,被溫和的接納情緒,被堅定地拒絕依賴情緒,孩子轉大人的心理勢必是疼痛的,但那是成年人必經的成長痛。
親愛的,你怎麼想?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充滿雷的分享文—————————
后翼棄兵這部迷你影集,講述小女孩貝絲經歷母親車禍過世,來到孤兒院後,受到工友薛波啟發她學習西洋棋,後來被領養一直到從美國各地的錦標賽到世界公開賽的過程,以及貝絲漂泊的情路。
從小安靜乖順的貝絲,有著極為聰明卻情緒激烈的母親,一路目睹母親情路坎坷甚至過世,她不曾說,也不曾有人關心,甚至在孤兒院裡,母親手繡的衣物被焚燒,她僅存的依歸蕩然無存,被強迫換上一致的服裝與規矩,一瞬間她失去親人、失去熟悉、也真正失去自己。
https://youtu.be/NOz_sYi6u2k?t=7
痛苦無法言說的貝絲,情緒無法表達的貝絲,因此依賴起鎮靜劑—綠色膠囊。
雖然後來被領養了,但相較於生母又獨立又剽悍,貝絲的養母卻是一位渴求被愛與依賴的女人,沒有完全長大,成天浸泡在酒精、菸草、電視劇、美麗的洋裝,為了男人無法發展自我天賦的人生,每次傷心思念就臥病在床,到後來貝絲擔負起養自己養母的責任。
母親很突然地在異鄉暴斃,貝絲卻一直沒掉過一滴淚。貝絲開始酗酒,開始與曾經的棋逢對手交往,但依舊以下棋的手法對待他們,犀利、毫不留情的痛宰,接著下好離手,轉身離開。她執著於贏,連在愛情也是,她無法展現脆弱,越是脆弱將人推得越遠,因為母親那句:「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讓她無法真正與人親近,也因為她的世界裡沒有美好關係存在的典範。
貝絲生命裡的兩個母親,一個不相信男人,一個太依賴男人,剛好展現女人在情感光譜中的兩端,也讓貝絲在靠近男性時,顯得格外無助又偽裝冷靜。
她從不相信愛,目睹父親的遺棄、父母的拉扯、生母自殺、養母為情所困而暴斃,愛本身就是痛苦的存在,而她自己也像問題般的存在,這些都成為她心靈中不可抹滅的傷痕,總在午夜夢迴時反覆侵擾她。
最後,她戒了綠色膠囊、戒了酒,她在薛波的地下室,發現原本想像自己會孤獨一輩子的人生,卻是被薛波放在心上,那是她第一次發自內心地哭泣,也在那時軟化她長久以來跋扈囂張的盔甲。而她在孤兒院的好友告訴她:「你不再是孤兒,你有家人的。」,她開始接受旁人對她的好,包括「前男友」們的好,讓她重新體認「愛」。
影集的最後一幕,也體現了她最大的改變,當她不再是一個人,她走向了人群,也真正融入人群。
她改寫那本該孤獨一人的生命腳本,她開始相信人,去連結人,去付出、去愛,這一場精煉的心靈蛻變之旅,讓她真正由內而外的美麗動人!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CPTSD是在接觸一個或一系列本質上極其具威脅性或恐怖的事件後,可能發展出的疾患,尤其是長時間或重複發生、難以逃脫或無法逃脫的事件(如折磨、奴役、大屠殺、持續的家庭暴力、重複發生的童年性虐待或肢體虐待等)。
CPTSD必須符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全部診斷標準,並具備嚴重且持續的:
1.情緒調節問題;
2.相信自己是渺小的、挫敗的或無價值的,並且感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羞恥、罪惡或失敗;
3.難以維持關係和與他人感到親近。
這些症狀會導致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顯著損壞。
閱讀這本書時,同時幫助我統整這幾年的實務經驗,更能體會許多深受長期創傷的學員他們內在多層次的痛苦,往往很難在一兩次課程中就解決困擾,原因也在於創傷後,除了身心會重複經歷創傷景象之外,情緒與思維往往僵化嚴重,他們內在為了保護自己,而某種程度打造出銅牆鐵壁般的思維體系,因此看懂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銅牆鐵壁般的思維,才能開啟你的復原之路。
以下是幾個CPTSD在情緒層面療癒上,增進你覺察的詞彙:
1.壓抑情緒:當人逃避不被接受的情緒,導致傷害或耗竭自己,而會更卡在那樣的情緒中。壓抑情緒光譜的其中一端,通常導致整個光譜被壓抑。
2.情緒智力:能成功便是管理自己情緒,並健康地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情緒智力的品質,反映在我們有多接受自己的情緒、不自動解離、不使用傷己或傷人的方式表達情緒。
3.情緒遺棄:父母持續無情地缺乏溫暖與愛意,辛酸說法是:父母不喜歡你。
4.情緒會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對我們真正重要~榮格。
5.毒性羞恥:孩子表達情緒時,被憎惡的攻擊,以至於任何情緒經驗都陷入毒性羞恥中,如同靈魂謀殺般。
6.哀悼:釋放並突破受苦的童年,哀悼是必要的,好好失去過往的失去,讓哀悼促使他們重生。
我想最讓我深有同感的,是「哀悼」,因為哀悼可以幫助你深刻處理各種負面情緒,特別是遺棄感、失落感與羞恥感,正是因為哀悼,幫助一個人真正整合自己的生命,拼湊生命旅途中各段創傷的碎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非心靈空洞的人。
祝福你。
書籍介紹: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博客來:https://reurl.cc/6lXzZM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You’re the
Lingering question
At each day’s end.
I have to laugh
At how
Open-ended you remain–
Still with me
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being lost.─Donna Carnes
「你是每天不斷徘徊的問題,我笑著,你變成多麼的開放式──在消失了那麼多年之後,仍然和我在一起…」這是詩人唐娜‧卡恩斯(Donna Carnes)寫下的詩,她的先生是一位科學家,在2007年一次出航後就消失了,救難隊結束搜索、剩下她繼續和這樣的未知共存。
「我的先生可能活著,也可能死了。我沒有答案,而我必須和『沒有答案』繼續生活下去。」卡恩斯說。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昨天在帶課程時,我們談到孤單的內在小孩,當小時候大部分時間你總感受到獨自一人,沒有陪伴你、沒有人與你互動,很有可能你的心裡就會住著孤單的內在小孩,因為長期的孤單,容易讓你總覺得「掉出團體外」、「掉出家庭外」,而容易有格格不入,在團體中容易手足無措,也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人。
一個經常知覺到孤單的人,很容易在成人之後,繼續複製「孤單的生活經驗」,因此孤單的心理狀態也就揮之不去,而這些人往往有以下三種情形:
1.孤單帶來的「自我設定」:
一個沒有被陪伴的孩子,無法排解的孤單感,很容易轉成失落感,開始對自我有厭惡、質疑的反應,覺得是不是我不好而讓人不喜歡,因此容易認為自己不被喜歡、不被團體或家人所喜歡。
2.自我設定而導致人際訊息過度敏感:
一旦我們心中有「不被喜歡」的假設,本身就容易假想環境不甚友善,或者在進入新環境會格外謹慎,但當環境中沒有適時的「歡迎」自己時,就很可能迅速關上心房,轉身離開而不願意去探索環境。
3.自我設定決定你的人際模式:
他們最常見的現象有二:「習慣等待」與「難以主動連結」,起因於他們總是害怕被拒絕,或總認為自己容易被拒絕。
因此他們只能被動的等著別人靠近、邀約,或總是期待別人來喜歡自己或關懷自己,他們在「付出」與「理解他人」這一塊特別生疏,總是難以理解別人需要什麼,就如同他們覺得很少有人好好理解自己一樣;在孤單的痛苦感中,也讓他們缺乏對人的好奇與關懷,容易有索取照顧的狀態,因此關係在情感上經常很少流動。
所以,若你經常孤單,用你原本的方法,基本上容易越來越孤單。那麼也許你可以先學習陪伴自己、看顧自己,甚至開始欣賞自己,接著用欣賞他人、好奇他人與關心他人的方式去連結,也許你就有機會看見熱鬧新奇的世界。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透過靠近內在小孩,試著改變討厭自己的你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經歷過霸凌、排擠的青少年階段,非常容易在成年後的人際相處出現相似的病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被霸凌的陰影,往往影響你對自己與他人的知覺,也讓你缺乏修補與核對關係的技能,讓你經常在相處互動中不知所措。
面對霸凌的陰影,我們經常容易落入相同的場景設定,也就是「弱小的自己與強勢的他人」,有時候為了避免再落入相同設定,有些人會起而攻擊,或容易過度反應與防衛,導致關係張力過高,其他人並沒有要欺負你或為難你的意圖,被你曲解,自然許多在你周遭的人,會自動鳥獸散,以免惹禍上身。
這就是霸凌陰影,容易創造出來的錯誤知覺,因此在面對他人與自己的過程,你可以重新思考:
1.如何面對霸凌者?霸凌者究竟要什麼?
相信大家都知道,霸凌者往往也有過被霸凌的經驗,或生命經驗中強烈不平衡,而希望透過威赫來取得權力甚或高人一等的姿態,因此希望被霸凌者的軟弱感,來映襯他的強勢感,他們心中有一份脆弱又無法言說的痛苦,希望加諸在被霸凌者身上。
但是,一個人的脆弱並非軟弱。有些人會在別人低潮時落井下石,但這份戲謔與諷刺的言語羞辱之下,若你有能力承擔自己的情緒而不被對方影響時,你可以如此回應:
「是的,我最近過得沒有想像中好,而我也在調整了,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也很難過。若是你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一定會了解你的心情,在你需要時陪伴你,而不是嘲笑你。」
當他的羞辱沒有獲得預期中:自卑、自我嫌惡、退縮的反應時,霸凌者反而會感到驚恐與不知所措,而那一刻反而會換他退縮,尊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回到你身上,直視自己的脆弱與真實,才能不被他人話語給決定。
2.學會直視當時的自己
不只霸凌的話語,他人嫌惡與訕笑的眼光,也很令人痛苦,而這股痛苦會帶來
充滿毒性的羞愧感,也是導致你在人際中容易自卑、抬不起頭主要的因素。
幫助自己靜下心來,溫和的看著當時的自己,你會發現,你真正害怕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他人眼光下的自己。
當你都有能力看著那個自己,你將發現他人眼光根本無足輕重,那份輕視在你心中早灰飛煙滅。
最後,穩定自我是最快途徑,與其不斷想他人怎麼看自己,不如給自己穩定內在的心咒:
我是___,我是一個成年人,我可以決定我自己,我可以走我的路,我自重重人。(空格處可以放自己的名字、職業、資歷,這些都是你累積的份量)
若你需要更明確的引導,在《走出關係焦慮》一書中,我特別運用情緒引導音頻,像是「替自己發聲」練習、「直視他人」練習、「自我肯定」練習,就在於幫助你透過想像進入過往的畫面中,為受困的自己去安撫與發聲,進而帶領自己跳脫總是只能選擇弱小無助的狀態,好好看見與穩定自己的方法。
親愛的,當你愛好自己,他人的「不愛」自然不是你需要關注的議題了。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林佳慧 實習諮商心理師
「我總是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也知道一直忍耐不是辦法,忍著、忍著、有天就會爆發!但不知道怎麼了,我平時就是表達不出來。」飽受身心症所苦多年的小安嘆了口氣,繼續說:「有時候我會想,這些負面心情浮上檯面好嗎?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如果沒有這些負面情緒就好了…」
其實身體或心理上的痛苦,時常是在向我們傳達一些訊號,舉例來說:憂鬱可能提醒著內心傷痛需要修復、失落提醒我們要更加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憤怒帶給我們力量去因應威脅與傷害等,而當我們能承認和接受痛苦的存在,並試著去感受情緒、經驗情緒,便有機會讀懂身心想告訴你些什麼。
那什麼原因當負面情緒來襲,我們常透過壓抑、否認、淡化等方式對抗它呢?
第一,情緒是可怕的!
你的成長環境中有人經常是張牙舞爪或非常憂鬱低落,他表達負向情緒時,讓你感到被拉著一起陷落,又或是他的情緒總漫延得令你不舒服,甚至覺得喘不過氣。這樣的經驗,讓你學習到「情緒是可怕的」、「情緒的表達是嚇人、傷人的」,所以當你感覺到內在情緒時,你會習慣性地不去想、不去看、不去觸碰,即使壓抑令你痛苦,但也覺得安心。
第二,我可以表達嗎?
你的成長經驗中,表達情緒是「不被允許」的,可能你身邊的人並不知道當情緒升起時可以怎麼安撫和陪伴,所以當你表達時,他們總想帶你轉移焦點、抹去你的情緒,或要你把情緒吞回去。這樣的經驗,讓你懷疑,我真的可以述說、表現自己的情緒嗎?我可以嗎?我有這個資格嗎?甚至你根深蒂固地認為表達情緒這行為是不好的。
第三,以和為貴的文化
華人文化信奉凡事以和為貴,為了維繫關係,我們不想也害怕起衝突,而負向情緒常是那個讓衝突顯現,甚至越演越烈的原因,因此我們盡可能地避免觸碰負向情緒,這也是為什麼影響我們至深的家庭和學校時常「不太談」情緒,這使得多數的我們對情緒是陌生的,你可能和小安一樣,有前面提到的對情緒表達的想像和擔心,也可能缺乏學習模仿的對象,而想用壓抑以外的方式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你發現了嗎?我們因應情緒的方式,是從過往經驗與文化中學習來的!壓抑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而且可能在過去生活中很好地保護了你,可是這方法可能不太適用於現在,或是當你只用這一種方式面對情緒時,往往痛苦不會解除,還可能更感無力、生活更一團糟,不斷地自我消耗。
負向情緒其實從來都不是問題,造成困擾的是因應情緒的方法,而你可以透過再學習及不同於過往的嘗試,擴充情緒表達方式,把對抗負向情緒的力量拿來放在「理解情緒帶來的訊息」上,你可以從三個方法去試試看:
第一,隨意且自由地書寫
選擇一個讓你感到放鬆自在的環境,在空白紙或你常用的筆記本上,不需要思考太多,隨性、直觀而自然地書寫,你可以從事件著手,記錄發生了什麼事,每個情境中,有哪些你想說而說不出口的話?你做了什麼?你是怎麼想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心情?書寫時又感覺到了什麼?將你任何的想法感受都寫下來。
書寫本身就是在抒發,所以如果寫下來後,你覺得心情舒坦多了,負向情緒有了好好放置的地方,那可以就停在這裡,但若你想探索更多、更認識自己,也可以再往下做另兩個練習。
第二,接納並與情緒共處
這是很重要的一步!「接納」不代表你認同自己擁有這些情緒,只是如實地、不帶評價地看見「喔~原來我有這些心情、這些感覺!」,並試著帶著這樣的自覺與它共處,在外在事件和行為反應「之間」多停留一下,不急著做出反應,先待在情緒裡去覺察、去感覺、去體驗、去聽聽你內心的聲音。
第三,讀取情緒中的訊息
你可以在一兩週或一兩個月後,回頭看看第一步驟中書寫的內容,或許你會從中發覺反覆出現的感覺或念頭,那裡頭很可能蘊含著身心想向你傳達的訊息,你可以看一看、想一想、找信任的人聊一聊,若有需要可以尋求心理諮商資源,幫忙你讀懂情緒正在對你說的話。
在藉由書寫、接納、練習和情緒共處,一步步更靠近自己內在的過程中,情緒會像一波又一波海浪,流經你的身心,你細細地感受其中的訊息和意涵後,再流過、離開你的身心。祝福你,不再只用壓抑換得平靜,而讓情緒幫助你貼近、理解自己,陪伴你梳理生命中種種經驗,帶來真實而安穩的平靜。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重新認識、練習掌握、與修煉情緒
延伸閱讀:你有多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情緒傳染量表」測你對周遭的情緒敏感度有多高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每當有挑戰出現在你面前,你就自動退卻?
每當有喜歡的事情發生,你就自動忽略?
小心!自我跛腳機制,正在你的生活上演著。
你等待很久的外派機會終於來了,主管也認為這機會難得,你應該趁年輕去好好闖一闖。聽在你耳裡卻格外複雜,你開心不起來,似乎想起了母親可能會黯然失神的表情,不禁擔心起在國外如果生病了怎麼辦?又煩惱著要重新建立生活圈,融入當地生活好花力氣!如果去了國外到頭來只有看似增光的經歷,錢也沒存著怎麼對得起家人?
你躊躇著要不要告訴主管換另一個更年輕的同事去,你找了所有的好友討論這件事,大家忍不住幫你辦起慶祝趴踢,你卻意興闌珊,覺得沒人理解你的憂慮,那股牽制你好好邁步向前的恐懼,可能正是自我頗腳機制。
自我頗腳機制可能會透過:
1.強烈自我抨擊來阻斷你的行為能力,讓你心生恐懼,在挑戰尚未來臨自動頗腳。
2.面對挑戰時,你一方面對未知充滿恐懼,一方面對改變充滿疑慮,也許你知道那是正向改變,但你真正害怕的,是變成「更好的自己」。
因此自我跛腳機制,讓你停留在現在的不滿意,因為正符合你內在自我價值的設定,你就是那個不值得、沒辦法、也沒資格的人,而因此你握不住機會。
當你成為更好的自己,可能讓你失去更多現在的擁有,最有威脅感的,可能是失去現在依存的關係,因為人非常容易用「自我價值」來「忠誠」於我們依賴的對象,如果我們接受挑戰,提升自己,意味著我們進入另一個對方難以觸及的世界、困難理解的狀態,而讓你更落入孤單恐慌的狀態。
親愛的,其實你可以好好問上自己:當我迎接挑戰、自我實現時,我相不相信愛依舊存在?
如此,很多由恐懼幻化而來的阻礙,將有機會消失無蹤。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假日班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上一篇(親密關係溝通學(上)榮格論人格類型:內傾、外傾、思考、情感、實感、直覺,你的情人是哪一種? )分析了不同種的榮格人格類型,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個性都大有不同,也因為這樣,常常會出現一些溝通上的困難。怎麼樣才能夠兼顧彼此的差異,又能夠好好溝通嗎?
以下幾個是我整理自鄧醫師建議的方法:
伴侶溝通的八個方法
1. 伴侶相處的時候可以想想,為什麼自己對於不擅長的功能這麼不擅長(童年的時候發生什麼事)。
2. 也可以嘗試開發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或許比較能夠和你不同類型的人相處。
3. 為什麼有些人讀了這麼多心理學理論卻沒有用,感情還是一塌糊塗?主要的差異在於,你把心理學當成是「一面盾牌」還是「一作橋樑」。當你把心理學當成是盾牌,遇到跟你不同個性的人,就會幫彼此貼標籤說「我是直覺型,細節勿入」,這樣反而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建立。如果我們把心理學當作橋樑,那麼這個學問就變成一種互相靠近的學問,而不是隔離彼此。
4. 了解「成長」跟「勉強」是一體兩面,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也可以同時開發自己不擅長的潛能。
5. 溝通的時候先檢視自己的態度,不要一副「你有什麼事你就拿出來講啊,我願意好好跟你溝通、我願意聽你講,你不要都悶在那邊不講!」,光是這樣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會讓對方產生壓力、覺得很難開口。有些時候並不是因為對方不願意跟你溝通,而是因為你的「氣勢」一出來,對方就退縮了。
6. 不要太快排斥或者是攻擊別人,因為你攻擊的那個東西,很可能是你不擅長,但是你有潛力可以再開發的東西(例如直覺、第六感)。但這兩邊的人其實是互相需要的,因為代表不同的功能。
7. 溝通並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時候給予彼此空間也是一種方法。如果你有一個想法很想要趕快跟對方說,願不願意忍耐個五天、十天,等整理好之後再跟對方分享?或者是,你自己就是一個不習慣把感覺說出來的人(外傾型),那你願不願意感覺那種「對方嘗試要跟你溝通但是你把門關上」的那種感受?當他覺得孤單、當他孤單太久,他可能覺得忘記你對他的愛。
8. 情感型的人通常在跟思考型的人相處的時候,會覺得對方都不能夠「理解」他的話,真正的情況是,對方無法「感受」他的感受,這是他能力上面的一些限制,由於他習慣用邏輯來思考問題,總是想要解決問題,所以情感型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沒有被安撫到。但是,兩個人為了希望能夠在同一個平台討論,情感型的人很容易假裝自己是在用邏輯討論,可是他的講話語氣還是懷抱著很多的情感,並沒有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同樣的,思考型的人也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很理性,說自己在就事論事,可是實際上在他內心當中也有一些情感,隱藏在語氣當中。於是,一個假裝思考型的情感型人、與一個假裝情感型的思考型人,反而沒有辦法好好溝通。所以,如果能夠看到不擅長的那個部分,溝通起來也會比較順暢。
9. 溝通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重點不在於我們有沒有「溝通成功」,而在於我們有沒有誠意、有沒有動機願意跟對方進行溝通。
10. 當我們把彼此的差異放在心中,想到彼此的不同,並且願意用對方的角度,嘗試看看自己不是很習慣的溝通模式,或許那些看起來很困難的接觸,有機會變成彼此之間的橋樑,把眼前的黑暗照亮。
陪伴你成長:【熊標加味抗焦丸】帶你掌握安全感,讓心恢復平靜的八堂課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今年三月,南韓爆發「N號房」未成年人性剝削影片事件,嫌犯在通訊軟體Telegram建立私人聊天室,在網路上利用打工當藉口,吸引年輕女性提供性感照片並取得個資威脅,超過七十名受害者被迫拍攝不雅影片,供付費的聊天室成員觀看,其中年紀最小的少女甚至僅有11歲。消息一出,不僅引其南韓社會譁然,性暴力議題也再度引起全球討論。
儘管無關乎性別,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無法否認的是,身為女性所遭遇的環境地卻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詢問有女兒的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時,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性暴力」。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勇敢揭露性犯罪的「#Me 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大浪潮,不僅加大了社會大眾對性暴力的意識,許多受害者也得以發聲,並將性犯罪者訴諸法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性暴力為任何人企圖透過肢體暴力或是心理威脅等強迫手段,企圖強迫另一方發生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性騷擾、性暗示等行為。
然而,對孩子們而言,當遇到性暴力的情況時,也許只會就感覺哪裡不對勁,而不會意識到這就是性暴力。因此,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危險發生,就必須讓孩子對性暴力有高度意識,並且知道若遇到性暴力時的對應方法。
從「感覺訓練」開始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建議家長可以從「感覺訓練」開始,也就是遇到某件事時,家長就可以詢問孩子的感覺,當孩子出現討厭的感覺時,就可以教導他怎麼處理。比如卡通《蠟筆小新》中的主角時常對性表現出冒失的態度,家長就可以藉此詢問孩子「你覺得小新這樣的行為,對方會有什麼感覺?」經常透過這樣的對話來為孩子做感覺訓練。
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
經過感覺訓練之後,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情況下提高警覺,多數家長會叮嚀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小心陌生人」,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超過一萬件的性侵案件,且加害人與被害人是相識關係者超過九成,顯示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因為孩子可能並不認為那些人是陌生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以「熟悉的陌生人」為主題探討,她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卸下心防,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對方是聊天許久的網友,又或是遠房親戚。(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對此,羅怡君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拉好自己的心理界限,也就是當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孩子去做「平常陌生人對自己要求時不會答應的事」時,孩子就要懂得拉緊界線,不要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打破原則。
若孩子遭到性暴力,家長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受到性暴力後,不一定會馬上跟父母說,所以父母在平常就需要好好觀察孩子的心理與身體上是否突然有什麼症狀,若懷疑孩子遭受性暴力時,也不要太過驚嚇或慌亂,因為此時內心感到最不安的是孩子。
而當孩子向家長表示自己受到性暴力時,除了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以外,家長絕對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保護他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孩子所說的話,更不能怪罪孩子。
信任與傾聽
孫京伊也在書中建議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爸媽相信你」、「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你會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不能對孩子說的則是:「你不是在說謊吧?」、「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要小心那種人了嗎?」、「你為什麼不早說?」
安撫與鼓勵
此外,孫京伊也提醒家長,在詢問孩子相關問題時,要記住孩子現在的情緒是混亂與不安,所以務必要使孩子安心後,再慢慢提出問題。當問題問完之後,也不要忘記鼓勵孩子:「我知道你很痛苦,謝謝你願意說出來。」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受害者的預防,而是防止成為加害者。」
孫京伊在書中強調,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保護裡,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性暴力並非爸媽可以防止的問題,孩子無論何時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所以在無法完全預防性暴力的情況下,除了提高孩子對性暴力的意識以外,透過正確和健康的性教育「防止孩子成為加害者」也是改善性暴力環境的重要關鍵。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根據《蘋果新聞》報導,去年新北市一對未成年的高中生情侶偷嚐禁果,少女母親得知此事後便報警處理,少年為逃避責任,登入少女臉書帳號刪除對話內容。雖然少女在筆錄中稱性交是兩情相悅,但法院認為少年對未滿16歲的少女進行的合意性行為,以及擅自刪除訊息都屬不法侵害少女的權益,判賠少年及其父母要賠償共25萬元,該案可再上訴。
隨著社群平台發達,加上青春校園偶像劇的催化,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對戀愛的渴望與憧憬,不少孩子在青春期甚至之前就有過戀愛經驗。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卻總是讓家長感到擔憂不已,深怕戀愛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或是擔心過早的親密接觸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危害。
戀愛成為日常,與其禁止,不如找到親子對話空間
事實上,戀愛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日常,與其禁止孩子不准談戀愛,導致孩子偷偷摸摸瞞著家長談戀愛,不如接受孩子談戀愛的事實,讓孩子正常交往,並且搭配情感教育,讓孩子對愛情有正確健康的認知。若孩子願意將他的感情生活分享給家長知道,危險性便能降低很多。
對於孩子談戀愛,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提到,她認為談戀愛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孩子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也許可以藉此檢討自己的性別敏感度,並且讓自己成長,甚至發覺彼此意識中的偏見。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此外,家長最擔心的,不外乎是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前就與戀愛對象發生親密行為,對此,孫京伊則認為,無條件地阻礙孩子發生親密行為並非好方法,因為即便家長阻止,孩子也不一定會照單全收。因此,她認為家長不妨時刻提醒孩子,雙方要在彼此同意且對對方負責的前提下才能發生親密關係。
當孩子害怕被分手,而違背意願發生性關係時
然而,即使是充分受過主體性訓練的孩子,在進入戀愛關係之後,也可能會擔心對方提分手,而勉強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孫京伊在書中就建議家長可以藉由對話,來了解孩子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與感受。
比如可以向孩子詢問:
「你跟對方發生身體接觸時,有感到不舒服嗎?」
「你要接近對方時,對方有說過『不』嗎?聽到這句話後,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家長要幫忙孩子檢視,當自己不想讓對方碰觸身體時,能否清楚地向對方說「不」,相反的,當對方表達不願意時,孩子是否也會尊重對方的意願。
不帶偏見的與孩子談論戀愛話題,孩子也比較容易主動向家長分享戀愛生活,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調整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方式與態度。
當愛得如火如荼:讓孩子了解法律風險
除了身體界線以外,家長也必須告訴孩子相關的法律風險,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若覺得直接以法律條例來說明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也可以透過新聞案例與孩子討論,從中了解孩子是否對於戀愛相處有錯誤認知,並提醒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以提升其正確觀念。
當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提升孩子的主體權
以「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怎麼辦」的問題為例,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也包含了「要怎麼拒絕比較好」的疑問,儘管多數人會認為「直接拒絕」就可以,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因為無法果斷拒絕才為此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會擔心若拒絕了對方,對方心裡會受傷;另一方面,則是會認為自己似乎拒絕了對方「合理」的要求而感到困惑。
孫京伊建議,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就要引導孩子認真思考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當對方提出親熱要求時自己的心情,等孩子釐清好自己的感受及情緒之後,就請孩子坦率並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若孩子已經表達拒絕,對方卻還是一直要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對方並沒有認真看待這段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對方,引導孩子思考這段關係是否還有持續下去的必要。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也建議,家長要提醒孩子將「人與事」分開來看,讓孩子明白若對方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便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意願。一旦孩子不會被他人情緒勒索,便能自然地開口拒絕。
當孩子進入戀愛關係時,不要急著反對或是過度反應,可以改為支持及理解的態度適時的關心孩子的交友情況,成為讓孩子信賴的戀愛教練,讓孩子主動分享生活,不僅能避免親子關係疏離,也是相對起來讓孩子更為安全的方式。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20年,南投一名男高中生遭爆料仗著父親是警察,涉嫌逼迫同班弱勢家庭的女同學口交、性交,時間長達兩年,甚至自拍影片炫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網友撻伐。再加上童年高雄發生14歲少女遭略誘,並囚禁長達66小時,接二連三的事件更是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孩子也遭遇類性情形。
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不少家長會加強監控孩子,然而,比起過度監控孩子生活,讓孩子提早對性別教育有所認識,不僅能加強孩子對性侵及性騷擾等安全議題的敏感度,孩子也能藉此了解無論是何種性別,每個人都擁有絕對的身體主導權。
在華人社會的傳統裡,大多數的人對「性」通常是避而不談,似乎「性」是一件令人尷尬且羞恥的事,也因此,在對孩子的性教育上,許多家長總是只告訴女兒要避開性暴力,而告訴兒子的則是不要讓對方懷孕;簡單來說,就是將性隱藏起來,告訴孩子性很危險,僅此而已。
然而,這樣的性教育不僅無法真正保護到孩子,孩子對性沒有正確的觀念下所得到的錯誤理解,反而更容易使孩子陷入危險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提到:「犯案者會優先挑選對身體界線毫無概念,也就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被侵犯』的小孩。」至於青少年時期已經進入了兩性關係萌芽的階段,就更需要明確的資訊來幫助孩子們思考愛與性是什麼。(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在與孩子談性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的是,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認為共處一個密閉空間時就會感到不自在,有些人也許習慣了牽手等較親密的接觸,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孩子都需要了解,只要自己感到不舒服,就算對方是家人,也不能隨意觸碰自己的身體,特別是私密處。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的書中就強調,性教育必須先在家人間進行,因為性教育並非只是傳達性的相關知識,而是以「關係」為基礎的教育,人際關係、同理心也都是性教育的根本,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對話持續訓練才能實現。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情境思考,當你帶著女兒出門遇到了隔壁鄰居或是親戚,他們看到你的女兒便不假思索地邊說:「真可愛!」的同時打算碰觸孩子的臉,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第一,任由對方碰觸。
第二,請對方經過你的同意。
第三,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多半家長為了不讓氣氛尷尬,會同意讓對方碰觸,而當孩子表示不願意時,家長甚至會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你很可愛,人家才會想摸你呀!」以勸導孩子要接受對方的碰觸。但無論是第一種、第二種,還是勸導孩子接受對方的觸碰,都是在無視孩子的感受及壓抑他的主體權。所以這種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做決定,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然而,大多時候當有人想要碰觸你的孩子,孩子會轉頭看向父母,希望父母能保護他,此時就更是應該明確地讓對方知道,必須先經過孩子的同意才能碰觸他們。孩子看到這個情況也會再度明白,「只要我不同意,誰都不能摸我。」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信賴感。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有「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這樣的觀念,也會知道「別人也是他們身體的主人」,進而懂得尊重他人。
延續同樣的觀念,當家長想要觸碰孩子之前,也要獲得孩子的允許,比如透過「我現在好想抱抱你,可以嗎?」等對話為孩子建立典範,讓孩子展現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當身體主體權的概念深植在孩子心中後,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尊重或是未經過同意就觸碰孩子,孩子便會感到不習慣,自然也會有所警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提醒,無論是身體界線還是心理界線,都會隨著孩子的年紀與心態而有所改變,因此,與孩子保持對話的習慣,讓孩子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及感受,才是守護孩子的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被壓抑的,終究想一見天日。
繼《逃出絕命鎮》(Get Out)大獲好評後,導演喬登皮爾(Jordan Peele)推出新作《我們》(Us),再次拿出他將日常風景拍得叫人毛骨悚然的本領,但又不只是讓你坐立難安,它的故事還能帶出些省思,《逃出絕命鎮》想說的是種族歧視,說著藏在白人笑臉背後的邪惡心態,到了
《我們》,主角依然是黑人,但主題已與種族無關,它拉到更大的視野,片名《Us》暗喻了美國一詞,彷彿說著這個國家在蓬勃發展之際,有也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光面的背後,總有被壓抑的陰影。
電影從一個小女孩的遭遇說起,那天父母帶她到海邊的遊樂園出遊,她卻在一座迷宮中,看見一個外表一模一樣的「自己」,而這好像成了小女孩的心理創傷,不僅開始變得沈默,從那天起,她就感覺有一個人在追逐著自己,她的心裡總有不安。直到她長大、結婚成家、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那些不安似乎也漸漸散去,但一天先生帶著全家出遊,沒想到又回到兒時曾到的海邊,埋在心底的恐懼,全又湧了上來。
人們常用「與自己相遇」一詞作為比喻,來形容貼近自我的狀態,如今聽來已是有點八股的心靈小語,在電影裡可不是比喻了,它成了具體的圖像,而且它毫不溫馨,試想當你在無人迷宮,看見另一個的自我身影出現在眼前,或是夜半時分,看見另一個自己站在自家大門,這種時刻,任誰也想發毛大叫。
《我們》是與暗黑版自我相遇的故事,他們稱為「影子」,一輩子活在地底,與活在地面上的「本尊」作為對比,然而「影子」與「本尊」有著神秘連動的關係,原是政府創造出的複製人,企圖來操控「本尊」的工具,但實驗失敗,這些「影子」也失去價值,他們就被國家遺棄在不見天日的暗黑地道,任其自生自滅。
原本不會相遇的「影子」與「本尊」,就在小女孩本尊走入迷宮的那天(有趣的是,那座迷宮的名字正好是「尋找自己」(Find yourself)),她的影子從地底走了上來,這如夢般的場景,好像也預示了日後的景象,活在地下的「影子」們,有一天會爬上來與「本尊」宣告自我的存在。
整部電影有如一個巨大的象徵,特別是片中的「影子」,令人想起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提到的「陰影」(shadow),意思是指人格上隱晦、壓抑、黑暗的部分,而自我與陰影,是彼此糾結,難分難捨的關係,兩者也常陷於衝突,榮格把這樣的衝突稱為「解放的戰鬥」(the Battle of deliverance),電影彷彿就把這心理衝突具象化演了出來。
電影像在為活在地下的人們發聲,在個人層面是我們內在的陰影,當我們越壓抑,越否認的時候,內在的陰影也越扭曲,也壯大,反撲的力量也更強,只有我們承認陰影的存在,越正視它,才有機會整合它,單一的「我」都是殘缺,由不同面化的「我」組成的「我們」才是完整。
在群體層面,它暗喻了一個國家可能有的黑歷史,也許人們想要忘記,或是害怕想起來,無論何者,它都造就一群被遺棄的人們,他們的痛苦只能暗自承受,但受苦的心靈不會靜靜無聲,它們永遠都在等待一個重見天日的機會,等待一個能夠訴說自己存在的日子。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心理師看《陽光普照》:你身上有多少陽光,就有多少陰影
作者:瑪那熊 諮商心理師
這陣子因為全民防疫影響,許多人的休閒習慣也開始改變:減少出門,尤其是逛街或看電影,改以居家娛樂為主。其中,「追劇」算是相當熱門的打發時間選擇,也讓串流平台或成這波疫情最大贏家。追劇聽起來是防疫時期相當不錯的娛樂,但我卻發現不少情侶因此吵架。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幾年韓劇在台灣愈來愈流行,許多製作水準精良、劇情充滿巧思的韓劇成為大家的心頭好,紛紛在旁人的「推坑」下開追,加上成為同事、朋友間的閒聊話題,更讓許多人喜歡看韓劇。「瑪那熊不對啊,這為什麼會讓情侶吵架?難道是一方顧著追劇,都不理另一半嗎?」或許你想問這問題。
若男友或女友下班後整晚追劇,甚至難得約會都只聊劇情,這種忽略另一半的行為,當然很可能吵架。但我觀察到的爭執,卻源於更深一層的互動,例如女生跟男友碎唸:
「誒,那個男主角身材真好,穿軍服超帥,而且對女主角好深情喔。」
「真羨慕他們在瑞士重逢,太浪漫了,我卻連東歐都沒去過」
也有男生陪女友追劇,忍不住脫口而出:
「妳要不要學劇裡小三留長髮啊,我覺得超正耶」
「我是男主角也選那小三啊,又年輕又漂亮」
結果就是雙方開始你一言我一與鬥嘴,最後甚至出現「那不然妳去找另一個肌肉男啊」、「我就是沒背景啦,想找富二代帶妳去歐洲隨便妳!」、「齁,長髮是吧?那你去找別的女生啊」、「你上次公司聚餐,好像就是跟一位年輕妹妹合照對吧?」搞得兩人不歡而散,好好的追劇變成吵架導火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原因在於「比較」。其實人們很習慣比較,從童年時代的手足、玩伴開始,進入學校後跟同學比較,出了社會又跟同事、前輩後輩比。甚至因為社群網站的發達,總能從網路看到「比自己厲害」、「比自己擁有更多」的人,讓我們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如果你比較的對象,是別人跟自己的差異,那情緒容易起波動,或缺乏自信、退縮自卑;然而若你是拿別人跟另一半比較,或拿別的愛情關係跟眼前的這段感情比較,事情可就嚴重了。
當你訴說著「別人都……」或「別的情侶都……」時,另一半往往直接感受到你的批評,將「伴侶覺得別人好」與「所以他覺得我不好」劃上等號。這很快會觸發我們的依戀系統,判斷「這段關係可能結束」、「我重要的依戀對象可能離去」,並嗡嗡作響、提出警訊,引發一連串的反應。有些人開始疑神疑鬼、不斷追問或確認「你還愛我嗎?」、「你還是會選我嗎?」;有些人則選擇冷戰不說話、轉身躲開(但又臭臉)。
究其原因,當我們聽到伴侶不斷稱讚別人,或拿別人跟我們比較時,很自然會擔心「他是否比較喜歡那樣的對象?」、「他是否認為我不夠好、做得不夠多?」、「他會否騎驢找馬,我只是個備胎?」。即使你拿來比較的對象,是戲劇中經由美化的角色,或天生麗質的藝人明星,但三不五時就拿出來說嘴的結果,就是讓伴侶不自覺認為,他可能不是你的理想型。
更別說有些情侶,會拿「好姊妹的男友」、「好兄弟的女友」來跟自己另一半比較,例如「某某的男友好貼心喔,下班都開車去接她耶」、「每次都看到某某在IG分享女友的愛心料理,好賢慧喔」,不用說,保證這更容易讓你的伴侶擔心、難過又不爽。
每對情侶都有自己的難題與課題要處理,每個情人也都有各自的盲點與優點,哪來完美呢?用別人最好的部分,來對比另一半較不足的劣勢,對他很不公平,也讓自己徒增煩惱。與其比較,不如多去看見對方的優勢,甚至兩人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經歷。如果真的認為另一半沒那麼好怎麼辦?與其整天碎唸比較,不如拿出勇氣好好分手,畢竟身邊位子空下來,才有機會讓更滿意的人走進來!
陪伴你成長:【愛情中的內在小孩】愛缺失的童年 & 愛失能的成年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指責他人,不會讓你比較好過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看見朋友悶悶不樂,知道她為孩子與老公的事情煩心一
她的孩子最近有身體上的問題,照顧過孩子的難免知道孩子
她很生氣老公常常神經很大條,都不覺得這件事嚴重,也認
我根據這個狀態來說明幾個心理與關係狀態,這其實是非常
現象一:媽媽的疾病焦慮
一問之下,才知道她第一個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因為先天器官
現象二:媽媽的角色大於老婆比例,隊友則是老公與爸爸的
有些女性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形成一股融合的強制狀態
爸爸無法給意見、爸爸做了只要一不順媽媽的想法,就會被
當一個家中的隊友,做爸爸時沒有被支持,做老公時又無法
所以,究竟是父親消失了,還是父親被排擠了?
現象三:複製原生家庭的父母相處
我們都從原生家庭的父母相處中複製:母親怎麼當母親,以
因此這個原生家庭互動,讓他學會了兩件事:
因此她的難過中,也許有一絲自責是,為什麼母親做得到,
說到這裡,我就只給了她一個日常功課,當你有三天的時間
你會相信老公也很努力在照顧,並且心中也很擔心,因此支
還是你會披頭就責備老公疏忽、不用心、你一不在就有事情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延伸閱讀:婚姻靠的是經營,透過「非暴力溝通」讓兩人關係更緊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久未聊天的美國朋友,突然找我聊天,聊起她最近生活的狀態。
她來台灣已經八年左右,也有很不錯的教學工作,但最近似乎不太快樂。
我們有三年多沒有密切聯繫,我也只知道她在台灣有了男友,並共同擁有一隻狗,生活很是愜意,畢竟在台灣的外國人,只要不排斥教學工作,往往都能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她告訴我:「這幾年我受焦慮折磨得很辛苦,自從上次去泰國回來後,情況變得很嚴重,只要一犯緊張,就開始嚴重噁心甚至暈眩,我從沒這樣生病過,所以覺得非常可怕,我只能待在讓我覺得舒服的地方,在工作地點與住處來回,我甚至無法上捷運或去到人多的地方,雖然目前有稍微好一點,但我好希望能找到專業的人幫助我度過這困擾。」
她繼續說著:「我去看過醫生,也服用藥物,但我很抗拒吃藥,很害怕自己永遠好不起來,我找了所有在台北可以說英文的醫生,也花了很多錢…..」
接著我告訴她:「你的確需要有專業的心理治療幫助妳,但坦白說從你的描述我並不覺得這非常嚴重,很可能你是受到什麼事情的驚嚇或被某件事處發了深層情緒反應,只是你需要搞清楚那是什麼。」
而她繼續說:「當我思緒或工作很忙時,我覺得很好,但有時候還是會不可控制的想到又開始焦慮。」
接著我問她:「這些年來妳有失去過任何人嗎?」
她接著說:「兩起細微的創傷事件在那段時間發生,一個是她離開她來台灣後的第一份工作,而當時她正為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懼,二則是她在與男友旅行的途中,背叛了男友。我向來對感情很誠實的,因此我告訴對方,所以我也覺得我後來的焦慮是不是跟罪惡感有關。」
我說:「很有可能的,因為妳同時間失去了兩個重要的安全基地。也因此你需要透過待在同一個舒適的地方,來穩定你自己。 」
她說:「真有趣的說法,雖然我後來立刻應徵到很好的工作,也再也沒有背叛對方,但卻覺得這個效應一直持續著。」
我說:「既然如此,妳需要去取得在關係中的寬恕,並且深刻的懺悔你為關係做得行為,對自己也對對方。」
她說:「我們已經分手了,即使當時我們關係真得很好,如果這樣我還需要告訴對方嗎?我怎麼覺得這會引起更多痛苦而不是治癒?」
我說:「妳可以從內在進行,寫一封寄不出去的信,也去思考是什麼引發妳當下的背叛,是不是因為沒有工作的失控感,讓妳在外遇時有更多掌控感?還是在外遇時有釋放壓力的解放感?」
我接著說:「妳要幫自己走過那份疼痛,由妳創造出來的疼痛。並承擔起這份疼痛,如同它是生命對你的懲罰與課題。也因此妳在未來的關係中才能真正的『誠實』,也就是袒露你對生活的擔憂與失控感,而不是透過外遇來平衡心情,那時的『誠實』面對已經讓關係千瘡百孔了。」
她似乎聽懂些什麼,就開始說:「我看了很多醫生,許多人坐在那裡聽了我的問題,拿了錢,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必須吃下那大把的藥物,也真把我逼瘋了。」
我接著說:「很多時候莫名的恐慌焦慮,往往來自於說不出口或未完成的哀傷,因為哀傷是人失去、失落後,難以承受與面對的情緒,有時候當壓抑哀傷,讓心思變得忙碌,哀傷會轉化成對很多事情的擔憂與焦慮,讓你更想控制什麼,卻更形失控。」
她說:「我真希望早一點跟妳討論這件事,很抱歉在妳休假時打擾妳。我覺得我狀況糟糕透頂了,我真擔心我未來再也遇不到適合我的人,當有人知道我這狀況還會對我感興趣嗎?」
我說:「停下你的自責(self-blaming),開始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否則你會被自己的批評與厭惡吞沒。」
後來我們就開始閒聊,也真心希望在這段短暫的對話中,有讓她重新思考。
有許多人原本對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恐慌,最常見就是在失去家人後,某種強烈失去感的籠罩,讓人感覺到失控,像是世界都要崩塌了,而那時候的我們,其實就需要被好好承接與安頓,有個穩定的聲音告訴我們,一切會過去,沒有關係。
也許當時你並不一定有這股安頓的力量,但你可以重新回到過去,給予自己安定,讓你每一次焦慮時,都知道你是自己安全的地基,你是自己的後盾,給予自己支持和愛,你將不被那巨大的慌亂感給控制,反而找回生活的主控感了。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做《轉變之書》。原文版已經有40年的歷史,除了英文外,也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賣了50萬本以上。本書的原文書名是:「Transitions: Making Sense of Life’s Changes」,裡頭有兩個看似相似,但對作者而言實則天差地遠的字。
「轉變(transitions)」,不等於「改變(change)」
作者William Bridges以整個人生為觀測對象,找了許多不同領域的資料,有人類發展心理學的、有古老的神話、文學的、民族學的,輔佐許多曾經找他做晤談的學生們,整理出一個關鍵的觀點:「真正的轉變」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結束」、「過渡」與「重生」。然後,他點出本書最核心的思想:許多表面上的「改變」,並不是真正的轉變。
好比:上大學,對許多學子來說,是個人生轉捩點。但,倘若這個人沒有意識到升上大學之後的自己,已經「脫離」了規範很多的人生階段,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如果心態上沒有調整,那這種「改變」,就不必然是一種「轉變」。
當然,這個例子延伸到描述「出社會」這件事你可能會更有感。相信你我都看過,即便出社會了,心態仍像孩子、像是學生的人。你會發現,這些人並沒有因為人生時間推進,來到一個大改變之後,徹頭徹尾的「重生」。這就只是「改變」,而非「轉變」。
這樣的比喻,可以再應用到更多人生「不得不」面對與接受的改變上: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成為父母、退休、婚變、失戀⋯⋯等。
改變或許可以說是「外在」引發的。同樣的,若要讓轉變發生,「內在」就必須動起來。要讓自己能適應外在改變,我們如果還用過去的舊有模式來過生活,那一定會遭遇許多瓶頸——措手不及、感覺自己做不到、覺得自己被困住等。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說,都是個特別的一年。特別棘手、特別不可控,而這種時間情境,正逼著大家做出許多生活上的「改變」。但我們能否透過本書提供的架構,陪伴自己善用這樣的時空環境,在心態上做出「轉變」,讓自己更安適地走過2020,展望2021呢?
本文最後,我想分享作者在書裡提出的幾個提問,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面對這次的疫情,你是被動做出改變?還是願意主動做出轉變?
轉變的第一步:結束期
你是否意識到,疫情之前的那種生活模式,已經結束了?
你因為這樣的改變,犧牲了什麼?你眷戀過去的哪些東西?
你的哪些思考、情緒、習慣,因為疫情而開始不同?
你覺得疫情之後的你,和疫情之前的自己有何不同?
儘管這是我們都不想要的,但許多時候,好好面對轉變則是我們可以自決的。
轉變的第二步:過渡期
所有不確定性,都可能藏著好東西。在疫情期間,你出現了什麼新的觀察、新的想法嗎?
為了應對這樣的生活,你覺得自己有哪些「不一樣」,象徵著自己的進步?
在疫情充滿變數與未知的期間,你都如何照顧自己?
有記得時常沈澱下來,留時間給自己嗎?
轉變的第三步:重生期
大體而言,你適應了「疫情」對生活的影響。是在哪一刻,你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重新開始好好生活了?
面對調適完成的自己,你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什麼?在家庭、工作、人際關係,又或者是其他領域,你想完成什麼?
依據你從結束期、過渡期當中,多認識到的自己,對於你要再出發,有什麼幫助?
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度過轉變期,但首先我們必須明白,擺脫過去並不像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理所當然。我們必須學會用新的眼光,來審視這場轉變,了解轉變的不同階段,培養一些必要的技能,來度過區隔新舊生活的過渡時期。(《轉變之書》)
William Bridges, Susan Bridges
早安財經 2020/06/01 出版
當熟悉的世界開始崩塌,你認出其中隱藏的祝福嗎?
傳染病、經濟動盪、失業、死亡、離異……
外境的改變是一個重要訊息,提示著內在需要一場轉變。
別焦慮明天,還沒站穩先別急著成長,想從結束之處重新開始,先好好問自己,此刻,我該放棄什麼?
結婚後鬱鬱寡歡,覺得兩人世界不如想像中幸福?
孩子出生後忙到失去自己,發現人生變了調?
伴侶分手了、愛貓上天堂了,整個人彷彿空掉一大塊?
失業了、找不到工作,不知下一步在哪裡?
退休、獨居了,覺得生命空虛、失去意義?
讓我們沿著生命的長河,一起散個步吧……
人生與大自然一樣,有其時序韻律與節奏,成長、離婚、換工作、生子、親人過世、退休……時候到了,該來的改變就會發生。
試著了解並知道,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一種任務。
如果任務無法完成,意味著你會把這個沒完成的功課帶到下一階段。
這是為什麼,很多老問題常會不時浮現糾纏我們。
請容這本書陪伴你走入真實內在,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質的方式、一步步面對轉變所有歷程,對那些習於依賴卻無法看清真相的生活狀態,學會放手,在新舊交替的過渡階段中,體會放空,在人生每一次的更迭循環中,就算孤獨,也堅持以最真的面目站在生命的斷層,靜下來,聆聽新生來臨的信號,從迷宮中找到出路。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易出現內疚感?試著傾聽「內疚」要告訴你的事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小傑因為原生家庭的母親出軌,一直在關係中對伴侶非常沒
面對這樣的情感困境,我通常會不斷重複問同一個問題:「
這代表在關係互動中,彼此並沒有踩在真正相互信任的地基
因為缺乏透明相互交流的地基,你腦海就會充滿各種不信任
例如:你對自己賺錢的能力沒自信,當對方很開心跟你分享
首先:你可以開始問自己以下的問題:
你通常:專注你的恐懼憂慮,還是專注關係互動?
如果你一直害怕對方不愛你,那你還有能力專注在你們彼此
因此,當開始憂慮,請練習用心專注在每一刻當下的互動,
在小傑的故事中,他看見父親的被動、無力、抱怨與沮喪,
親愛的,專注在提升關係安全感、相處品質、彼此幸福感、
陪伴你成長:【裸愛工作坊】卸除身心盔甲,真實柔軟去愛
延伸閱讀:老是查勤另一半?別再用一通通查勤電話,掩埋不安與恐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陸續幾年的諮商工作,也許是太常運用同理心去感受,也有
早期工作時,
輕微到嚴重版本的超感知覺
1.情緒深度共感
也就是個案還在平實描述的時候,我已經先鼻酸。例如:「
這種共感經驗幫助非常大,因為有很多人並不輕易表達自己
當然,對於非語言訊息覺察相當敏銳的人,就像是英劇Li
2.身體深度共感
通常這些身體共感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常會覺得喉嚨很不
有一次最玄妙的經驗是,聽著一個案主說話,我突然覺得下
如果故事就這樣結束也就算了,那一陣子我睡得格外不好,
3.意識深度共感
最玄妙也最難受的一次體驗,是在跟一個剛經歷嚴重創的案
結果那次,我感覺自己天旋地轉,整個諮商室都搖晃、旋轉
那股強烈感受讓我非常痛苦、傷心,我必須退出天旋地轉的
從這些經驗,對我自己的諮商工作非常有幫助,每當我發現
但是相對要付出的代價,就是因為共感過程要承受的情緒強
其他太靈異的經驗就不要說出來嚇你們了,老天爺也對我很
你呢?你有什麼玄妙體驗嗎?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為什麼怕鬼?談集體潛意識中陰影的原始層次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告訴我,你最理想的死法?」
最近我再問朋友這個問題,畢竟我對這個大哉問已經琢磨許
我希望像阿德勒Adler一樣,活到老教到老,並且可以
而當我這麼思考著死亡方式,也更清楚知道人生方向與意義
也當我如此思考時,會突然警醒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感到
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有人說孔子積極看待人生
著有「天使走過人間」在心理學悲傷治療領域大師庫柏・羅
然而在她身上我看見的,是她扎實的過好人生的每一刻,去
所以,「死亡」這件事並不值得恐懼,令人恐懼的反而是我
庫柏・羅斯說:「活了一輩子我終於明白:沒有痛苦就沒有
親愛的,所以對你而言最理想的死法是?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
延伸閱讀:疾病不盡然導向死亡,但疾病焦慮會加速惡化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一次課程中,學員Jessy說到自己很怕衝突,也不喜歡跟別人相處時有人不開心,所以經常在關係裡是討好型的好好小姐,也因此在關係中經常吃虧、受委屈。她在課程中多次談到各種不愉快的人際經驗,我後來便問她,讓她這麼不願意清楚表達自己感受的原因,曾經有過哪一起重要事件嗎?
Jessy想了想,說到她想起曾經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卻聽到父母在房間外激烈地爭吵,而她知道媽媽已經準備好行李,再吵下去就要離家出走了,對她而言那是一段極為可怕的經驗,也對於人際衝突與不愉快,印下充滿恐懼與驚嚇的烙痕,因為當下的她就是脆弱無助地躺在床上,什麼事也做不了。
我問Jessy,你覺得當時的自己怎麼了?Jessy回答我,她覺得父母好生氣,她不知道她們在吵些什麼,但她知道他們只要吵到不可開交,母親就會準備離家出走。
我再一次問她,你覺得當時的自己是什麼感覺?她繼續回答我,父母吵成這樣,她實在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這麼生氣,她都可以想像他們大人的表情有多麽猙獰。
我在一次呼喚Jessy,她回答我兩次都在說別人,她看不見那個小小的自己。
這是在討論重大情緒事件時,當事人非常容易有的反應,因為在驚恐的生存關口,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會在引發恐懼的人事物上,而忽略了當時的自己處於極大無助不安裡,也因為這股不安的存在,讓Jessy只要有衝突場景,就會再次誘發那埋藏在心中,恐懼不安的陰影,即便已經是成年大人,還是在衝突情境裡,不自覺成為逃避害怕的孩子。
後來Jessy在我的提醒下,深吸了一口氣,在她對過往畫面描述得如此詳細之下,意味著這事件當中的驚恐還無比深刻,我帶著成年的她,在一次回到她童年的房門口前,讓她去面對當時躺在床上,驚恐又不知所措的自己。
我邀請Jessy練習看向躺在床上的小女孩,並在心中呼喚自己的名字三次,一直到Jessy可以清楚看見與感受到兒時的自己為止。
接著,Jessy就開始自發行動,她說她走到小女孩床邊,蹲了下來,輕聲地對她說:「你一定被他們吵架的聲音嚇壞了,不怕不怕,我在這兒,」「他們吵架不是你的錯」「沒關係,讓我陪著你」,她就陪在床邊,直到孩子平靜下來。
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具體來說,Jessy對著童年經歷傷痛的自己,她做到幾件事,
第一、看見情緒;
第二、安撫情緒;
第三、陪伴情緒。
當Jessy從畫面中離開後,我邀請她再一次回想與感受當時的畫面,她給出很不一樣的說法,她說:「外面雷雨聲好像變小了,而我當時躺得床,好像也沒有陷這麼深了。」除此之外,她也感受到心中的釋然。
親愛的,擁抱內在小孩在於讓內在力量改變對事物的知覺,像是你成為當時那位弱小自己的英雄,將自己從受傷、無助、驚嚇害怕的狀態中,把自己抱出來,成為自己生命裡的那雙大手,而不是殷殷期盼他人來拯救自己。如此,你也能成為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療癒內在小孩:重建自信的九堂線上課
延伸閱讀:透過靠近內在小孩,試著改變討厭自己的你
作者: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我們走的方向是對的嗎 ?」當她第一次坐上他的車,他要載她去孩子露營的地方,她問了這句話。說起來,這句話不只是在問路而已,整部電影都在回答這個問題。
韓國導演李胤基的電影《關不住的誘惑》(A Man and A Woman),由當紅男星孔劉與坎城影后全度妍,飾演一對外遇戀人。他們都是為了讓自己生病的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顧,將孩子送到了芬蘭的特教學校,他們也到了那裡生活,在接送小孩的時候認識,而他們對彼此的慾望溫暖了冰天雪地異鄉的彼此。中文片名看來帶著市場取向的操作,「誘惑」一詞又加深著人們的情色印象。但看英文片名《A Man and A Woman》,直譯為一男一女,雖然有點單板,不過也給了我們一點開放的想像,想像這一男一女,是什麼樣的男人、是什麼樣的女人?他們的生命又是如何碰撞在一起?
這一男一女,說起來也是孤男寡女,雖然孤男寡女常用來形容單身男女的身份,而片中男主角金奇弘與女主角李祥敏都是有婚之人,但若用「孤男寡女」來形容他們的內心狀態,說來並不為過。
李祥敏自己帶著孩子獨自在芬蘭生活,而有自閉傾向的孩子,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獨特的規則,難以被外人理解,母親能給的只有自己的溫柔與耐心的陪伴,可是這樣的孩子難以回應母親的情感,敏珠是很堅毅又溫柔的母親,但這樣的愛像是單向的,像是石沈大海,她只能自己消化孩子的無感,甚至攻擊。她的先生在遠在天邊的家鄉,敏珠只能自己承受情感上的孤單與失落,承受異鄉裡的陌生與孤寂。
但她也與孩子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這表現在她不放心孩子一個人獨自參加學校的露營活動,她想要陪著孩子一起去,她說他的孩子沒有她不行,但其實這話表達的是她自己沒有孩子不行,她的生活、她的自我價值都在這個孩子身上了。
她渴望被人渴望著。
金奇弘帶著一家三口來到芬蘭,太太年輕,但情緒不穩、個性多疑、不時又有自殺舉動,小女兒則有憂鬱傾向,鮮少說話。說來,家對他而言,已經不是溫暖的避風港,家反而像是個病院,而他是這裡的院長,負責照顧所有的人,他的愛說來也很像單向的,他的情感是壓抑的、封閉的,也沒有人能夠給予回應。
而他希望自己是被人了解的。
這對孤男寡女,也是俊男美女,他們在異鄉用身體溫暖了彼此,那是讓孤寂之人最直接、最強烈感受自己不孤單的方式。不過對祥敏來說,這彷彿只是場一夜情,只是寂寞肉身的需要,或許這也是她自己內心處理自己外遇的解釋:我們只是發生性關係而已,我沒有要放棄原本的婚姻與家庭。因此她也不想留下姓名,或多認識彼此,也希望關係到此就收。
但奇弘的表現似乎說著他不想僅此而已,他不斷想辦法接近祥敏,追求她、打動她。他不只想跟她發生關係,他也想跟她說話,祥敏已經成了他的情感寄託。
他愛祥敏嗎?他已經不愛自己的妻子了嗎?我想他自己可能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祥敏曾說奇弘說話有一種「是,又不是」的模糊曖昧,而這模糊的表達其實也可能反映著他內在的紛亂與模糊。說來,他與祥敏一點也不熟,但他好像很快就把自己的心給了對方,熱烈追求對方。可是他也從未提到自己與太太的關係,我們無從得知他對妻子的感覺,從他的行為實在很難看見他真正的意圖,很難看見他對未來的想像究竟為何。
但要抵檔一個帥哥的溫柔攻勢,真的不是容易事,祥敏從奇弘身上滿足了被渴望的渴望,這讓她漸漸動了心。甚至奇弘後來還給了她承諾,給了她共奔天涯的想像。而女人一旦動心了,就是真的動心了,不顧一切地愛了。而電影裡男人的動心卻是一時的,當奇弘的太太表達自己對丈夫的虧欠、回應了丈夫的情感、孩子的擁抱也讓這位父親得到溫暖之後,他選擇留在婚姻裡,留下空等的祥敏。
奇弘的外遇像是自己在處理家庭壓力的方式,他對關係的渴望是有人能回應他的情感,而當太太能夠回應之後,他也沒有離婚的理由了,他要負責任地做個愛家男人。
只是,現在他無法回應的是,祥敏對他的情感。不過實在也很難把他貼上玩弄別人感情的渣男標籤,說起來,他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男人,但愛上這種男人,有時卻要付出更難受的代價。
兩位主角的詮釋都很精準到位,全度妍收放自如、孔劉也把一個男人的深情與膽怯作了有說服力的表達。這是一部對情感細膩刻畫的外遇電影,主角的每個步伐都叫人掙扎,但那些掙扎的步伐,也成為給我們警世的參考圖像,讓我們去想我們自己在關係中,究竟是什麼樣的男人與女人。
陪伴你成長:【30有聲閱讀館】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你只想到你自己!」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對旁人的事情毫不在乎,自己想做什麼也不考慮別人的心情;或總是炫耀自己的成就、表現出傲慢的態度?
對於這種類型的人,我們常會以「自戀」來稱呼他們,而這個詞通常具有貶義,有自負、自私或誇張等含義。但「自戀」不僅如此而已,前述指的自戀只是「顯性自戀」,其實還有一種形式的「自戀」者,是屬於「隱性自戀」類型。
加州大學Paul Wink教授在90年代將自戀者分為兩種類型:自大暴露狂(Grandiosity-Exhibitonism,也稱作「顯性自戀」)以及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也稱作「隱性自戀」),雖然「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都具有「自私」及「傲慢」的核心特徵,但除此之外,兩者的外部行為特徵有著許多的不同點。
「隱性自戀」與「顯性自戀」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隱性自戀者通常看起來是屬於內向性格,在群體中不自誇,甚至有些會表現的十分謙遜,但內心其實仍是以自我為中心。
研究發現,顯性自戀者喜歡主動發起攻擊,或是貶低他人,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自我膨脹;但隱性自戀者在人際上的攻擊性主要表現於「極高的防備心」,他們很少顯得自大,但他們性格敏感,容易過讀解讀他人的言語或行為,進而誤以為對方是在攻擊自己,也就會使得顯性自戀者對他人進行反擊。簡單來說,隱性自戀者的攻擊並非是在爭取利益,而是為了「保護」自己。
相信你現在應該會好奇自己是不是屬於隱性自戀者,不妨試著由Holly M. Hendin和Jonathan M. Cheek在1997年提出,後兩人與Paul Wink為提高信度與效度又再增設了多條項目的的超敏自戀量表,測試看看自己是否符合「隱性自戀」的特徵吧!
以下的問題描述了某種行為或感覺,請依照你的符合程度做1(非常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確定)、4(有點符合)以及5(非常符合)來答題。
1.我專心於個人事務、我的健康以及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
2.我很容易因為他人的嘲笑或言論而受傷。
3.當進到一個房間時,我常會感到不安,也會覺得其他人都在注意我。
4.我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成果與榮譽。
5.我覺得自己已經夠多事了,沒空去擔心其他人的煩惱。
6.我覺得自己的性格與眾不同。
7.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的評論。
8.我容易沈迷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中,而忘記他人的存在。
9.我不喜歡和一群人在一起,除非這群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是認可我的。
10.當別人因他們的煩惱而佔用我的時間、尋求我的同情時,我內心會感到厭煩。
11.我嫉妒長相好看的人。
12.當受到批評時,我會覺得有羞辱感。
13.我想知道為什麼別人沒有多留意並欣賞我的優秀特質。
14.我總是非黑即白的看待別人,不是很好就是很壞。
15.有時候我會沒來由的出現一些暴力的幻想。
16.對於成敗的事情,我會感到特別敏感。
17.我的一些煩惱是他人無法理解的。
18.我會用盡辦法避免被拒絕的情況發生。
19.有些朋友若知道我私下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是會感到震驚的。
20.在親密關係中,我很容易既崇拜卻又鄙視對方。
21.儘管我與一群朋友在一起,我還是會經常感到孤獨與不安。
22.我會怨恨那些擁有我所缺乏的人。
23.失敗與失望時常讓我感到羞愧及憤怒,但我仍試著不表現出來。
接著將分數加總,55分至65分的範圍為平均分數,而若你的分數落在40分以下,則表示你隱性自戀的程度很低,但若你得到高於82分以上,就代表你具有相當高的隱性自戀特徵。
事實上,隱性自戀與低自尊往往是共存的,也就是說,隱性自戀者在感到自己很獨特的同時,卻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之所以無法像顯性自戀者那樣毫不保留的吹捧自己,也是因為隱性自戀者的內心其實也並不是那麼有自信。
在關係中,隱性自戀者內心脆落、敏感的特質,也容易使他們時常處於情緒不穩定的狀態,對負面情緒特別敏感的情況下,也就相對比他人更情緒化。
那麼自戀者該如何改善這樣的情況呢?除了已經影響到生活,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以理解自戀背後內心的恐懼以外,任何增加同情心的訓練都是有效的。
不妨試著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挪開,練習培養對他人的關心與同理心,同時也練習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適時地表達自己的脆弱。此外,也可以找出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投入去實行,而不是只做可以「炫耀」的事。
親愛的,接受自己的缺點並非容易的事,但當你能擁抱不完美的自己時,才是真正的與自己和解。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為何我總是擺脫不了他人眼光?
延伸閱讀:好惡分明、敢言敢做?深入分析川普的「自戀型高衝突人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一直吵架的伴侶,你可以說是兩人都缺乏安全感,你也可以
因此,伴侶間的吵架,吵得往往都是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問題
1.可及性:「我能靠近你嗎?」、「我能找到你嗎?」
例:「你要晚回家為什麼都不會說一下?你不知道我有多擔
其實你想要找得到對方,總覺得對方不在你身邊,並且也不
因此你一方面要問自己,對方怎麼做讓你感覺找得到他?一
2.回應性:「你會回應我的需求嗎?」、「我能從對方身
例:「我跟你說你媽對我很不好,你不幫我就算了,還說我
其實你難過的是對方不能「體會與回應」你的辛苦,看見你
因此你可以嘗試將你的感受說明得更清楚,也讓對方聽懂你
3.投入性:「你願意認真經營這段感情嗎?」「你有人在
例:「你為什麼忘記幫我買東西呢?你上次就記得幫你媽買
其實你知道伴侶本來就會忘東忘西,但你就是受不了他總是
但當你跟他吵架時,他總是摸不著頭緒地認為,不過就是忘
因此你真正生氣的,是他「到底有沒有把你放在心上」。你
親愛的,看懂自己、看懂對方、看懂關係,你就能為彼此建
立安全又親密的互動了。
陪伴你成長:【21天關係進化之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天在跟個案互動時,突然發現比平常花了更多力氣,講了
這個案主啟動我的母性,我進入母親般的角色,提供很多解
我覺察這情況後,穩穩地坐回位子,很快地跟案主討論我看
有趣的是,當我跟著兩手一攤,進入頑童的姿態,案主卻為
我們身旁很容易出現這樣的人,面對問題經常兩手一攤,告
而這樣的行為和情緒狀態,就容易啟動具有母性、照顧者或
其實,「無能為力」通常是小孩的狀態,覺得自己脆弱、缺
喜歡照顧他人者,往往在小時候也經歷過很強「無能為力」
因為,當你長期在關係中滿足他人,意味著你忽略自己的需
當你開始願意疼惜自己,就能清楚地意識到內心那「無能為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五月底時,木村花卻傳出因不堪長期的網路霸凌而自殺,消息一出,網路霸凌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除了轉發木村花新聞希望更多人正視霸凌議題以外,不少網友也開始檢視自己是否曾經也加入了這場網路霸凌。
此次專題我們以「酸民心態」、「網路霸凌」、「被霸凌的修復」以及「自殺防治」這4個角度規劃一系列專題,希望為「霸凌」勾勒出較完整的面貌。
事實上,要形成霸凌大致上要有三項元素,科普心理學家海苔熊指出,是否構成霸凌可以從「是否有意圖」、「是否權力強烈不對等」以及「是否為持續性」來判斷。他也補充,現在網路時代的更新,形成霸凌的界線可能也會有些許不同。
隨著霸凌的情境從現實生活進階到網路中,匿名性不僅成為網友們不用為言語負責的保護傘,更讓被霸凌者看不見攻擊何處所來,加上通常網路霸凌都是一群人一起,在責任分散的心態下,網路霸凌事件也就變得更難以阻止。
這篇就讓我們從酸民心理切入,我們常常可以看見許多相當具有攻擊性的留言,如批評他人身材長相或以不堪字眼辱罵對方等,連旁觀者都感到不舒服,更可以想像當事人有多受傷。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思考,為什麼酸民總是想要批評或辱罵別人
除了因為匿名性而使得酸民增加了攻擊以外,海苔熊分析,主要原因來自於個人的「投射心理」及「情緒垃圾桶理論」。
有個女孩被男友劈腿而傷透心,儘管已經過了許多年,但那股憤怒與恨意卻一直在女孩心中。突然電視上出現了男藝人劈腿的新聞,本就累積在女孩心中的情緒終於找到抒發出口,由於該男藝人與前男友的行為類似,於是女孩就上網留言批評甚至辱罵那位男藝人。
但其實女孩並不是真的因為討厭那位男藝人本身而罵他,而是做出與原本討厭的人相似的投射;簡單來說,由於現實生活中無法透過罵前男友來感到愉快,於是轉而投射在相似的男藝人身上,讓男藝人成為代罪羔羊。
另一個「情緒垃圾桶理論」則是因為在生活中感受到太多壓力而藉此宣洩。每個人的宣洩情緒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可能會透過看劇、有些人可能會透過打球來抒發情緒,因此,也會有人是透過批評對方來排解現實生活中難以排解的情緒壓力,或是藉此暫時逃避現實生活中不想面對的事情。
社會認同提升了內心的安全感
那為什麼一旦有部分的網友留言,留言串就會開始吸引更多的人來留言呢?
這可能是為了「博取社會認同感」,其實跟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一樣。海苔熊指出,當因為酸某個人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時,人們就會感受到安全感。他也以「疊加心理」分析,就如同前陣子很火紅的switch,本來對電動沒興趣的人之所以想要買switch,是因為有了switch後不僅沒有孤立感,還能藉此享受自己其實在群體中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當大家都在網路上攻擊某個人的時候,有些人也會想要參與。
他也進一步補充道,除了前述兩種因為情緒而留言的酸民以外,我們也常可以看到不少人會在留言串中出現,但都是留一些與原先內容無關的留言,或是放上一張無關緊要的貼圖。海苔熊指出,這種會留言但卻是留與脈絡無關的內容的人,通常是為了博取注意力,或是在取悅他人。
但很多人會問,就算我內心想批評,我也不一定會真的留言啊?
對此,海苔熊認為,從在網路上留言的整個過程來看,真正促使人們行動的那股動力其實是來自於情緒,也就是說,光有動機並不足以讓你真的留言,而是當有夠大的情緒需要抒發時,人們才可能做出閱讀以外的行動。
黑粉們心中的罪惡感
回到像木村花這樣的藝人身上,藝人有粉絲也就會有黑粉,海苔熊認為,酸民與黑粉的背後原因其實雷同,而差別在於黑粉鎖定了並且相當關注某個人的生活,理由可能就是因為無法等待要有重大新聞出現才能做出批評(抒發情緒),為了時時刻刻都有批評的對象,所以就乾脆鎖定某個人的生活來放大檢視。
在黑粉的議題上,還有個特別的情況,那就是「由粉轉黑」這個現象。從社群媒體其實就很常見,有不少留言都是說自己過去其實是粉絲,是因為他做了某些行為使得開始討厭他。但討厭就討厭,怎麼一瞬間就成了「黑粉」呢?
「為了對得起自己,過去有多支持他,現在就要多討厭他。」海苔熊認為,這中間的轉變其實來自於極大的挫折,原本的粉絲在討厭曾經的偶像後,為了要對得起過去那麼支持他的自己,現在就必須要用如此大的力量來反對他,簡單來說就是「罪惡感」使然,因此藉由成為黑粉,連本帶利的表達對曾經自己心中「偶像」的討厭。
用「三天法則」來面對網路霸凌
接著,我們來談談對於被霸凌時可以做的反應。
海苔熊坦言「不要看」是最直接的方式,他在碰到有酸民來留言時,也會不斷地告訴自己,不就事論事,而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攻擊的人可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輕,自己應該要以包容、關懷的心來面對他們。
此外,他也提到三天法則,因為酸民通常在三天後就不關心這件事,所以除非造成明確的錯誤,不然可以選擇逃避三天時間,畢竟當下越是說話,大家反而會更針對你。
他也進一步表示,若三天過輿論情況非但沒有停歇,反而越演越烈,而你又考慮要反擊時,就建議必須先跟律師討論,思考有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出來,並且思考出面解釋後的可能帶來的結果。
在貼標籤之前,不妨先想一下
曾有調查指出,有七成的人曾面臨霸凌、被霸凌或是看見霸凌事件發生的情況,但海苔熊認為調查結果低估的機率很高,因為有些人可能經歷過霸凌事件但不願意透露。
海苔熊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碰上霸凌事件,無論是成為霸凌者、被霸凌者,或是看見霸凌正在眼前發生的旁觀者。對此他強調,無論是哪一個角色,都不要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即便是霸凌別人,也可能是因為在行為前沒有先思考過,才會不自覺地做出霸凌行為。
「在幫自己或他人貼上標籤之前,先思考自己或他人何以做出這些行為,若在還沒搞清楚前就幫自己或他人貼標籤,會容易自動形成自我認同,並且將自己直接套入到角色中,那就會更難跳脫出霸凌迴圈。」最後他也再次提醒大家,別急著把自己放進受害者或加害者的角色,而是要先思考關係中的互動發生了什麼事。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在關係中經常激烈的爭吵,那究竟是你不好溝通,還
阿傑那天在課堂上分享,他跟女友約在捷運,看見女友時她
過一會後,阿傑走過去,搭訕男悻悻然地走了,女友開始抱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最近接連遇到幾個在人際互動上很受傷的案主,紛紛告訴我幾年友誼的朋友,跟她們絕交了。
她們一邊難過、一邊困惑,不懂自己做錯了什麼。她們都告訴我,她對自己的好姐妹很好,經常關心對方、也經常路過哪些店都會想到好友,也常順便買個小禮物,但朋友就這樣沒了,她們一臉錯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這幾天沈浸在陰瑜伽的課程中,學習經絡、五行與脈輪,課程結束後,我不禁思考為什麼當初我選擇要當心理師,以及在心理諮商的領域裡,為什麼越來越被身心影響給吸引。 閱讀全文〈心理師的自白:家族疾病的陰影,該懼怕還是臣服?〉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小美在談話中,突然陷入沈思,看著我想知道什麼是「幸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後面沒人在等你」意思是你的姻緣已經結束。
是在哈囉?你說了這句話,當有人對他有好感或他自己對人
作者:柚子甜 心靈工作者
「柚子甜,我問你喔,你有沒有遇過跟我一樣的案主?」來做心靈諮詢的女孩,帶著尷尬與不好意思問道:「我發現我很在意男友的行蹤,會一直查他的臉書、IG、甚至上線狀態,核對他跟我報備有沒有吻合,你說這樣是不是很有毛病?」 閱讀全文〈老是查勤另一半?別再用一通通查勤電話,掩埋不安與恐懼〉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在理科太太的IG上看到他帶著先生去接受rTM
剛好最近在準備課程時看了《最高休息法》這本書,作者是
他談到腦器官佔體重2%,卻耗費人體總消耗能量的20%
因此當你什麼都不做、發呆時DMN也會運作,而DMN的
在與DMN有關的大腦部位中,是與自我本位的「我執」有
關,也就是與自己有關的執念,越容易自我譴責、越容易充 滿憂慮的人,越浪費腦部的能量,而憂鬱症者經常反覆出現 的負面思維像是:當時要是那麼做就好了,這類的反芻思考 ,就與大腦疲勞有直接相關。
而當大腦在DMN自動導航時,也就是放空時,最容易想到
當一個人長期處於大腦疲勞的狀態,很多事情自然力不從
因此回到當下的練習,訓練大腦專注於此時此刻,在每一次
慌亂與心智飛馳時,透過呼吸來將自己拉回現在,透過專注 來抑制DMN的活躍。
記住,藥物與這些科學的技術無法治癒大腦疲勞,只能改善
。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
。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老師,什麼是幸福快樂?
小美在談話中,突然陷入沈思,看著我想知道什麼是「幸福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想像一個情境,週末假期,你抱著籃球到球場上練球,看到對面籃框來了一群人開始鬥牛,你覺得一個人投籃很無趣,想要加入他們,但他們始終沒發現你,你是否會主動過去請求加入戰局呢?
如果是,那麼,你算是個蠻主動的人;如果不是,也很正常。而如果,在其他很多吸引你的事物上,別人不主動邀約,你就寧可呆坐在一旁,也不會主動參與的話,那麼,你與我是同一國的,比較偏向被動的性格。 閱讀全文〈害怕主動的人,如何讓自己對群體活動參與得更多?〉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五年前在某一次靜心觀想中,我看見自己進入一個美麗琥珀
作者:留佩萱 諮商心理師
在幫助個案面對情緒時,除了強烈的情緒暴風圈會令人感到壓迫外,另一個壓迫人的情緒,就是恐懼,尤其是面對「未知」的恐懼。 閱讀全文〈如何面對人生大事?讓情緒做你的導師〉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那是一把平凡無奇的剪刀,靜靜躺在針線盒裡,我留著它,
十年前,我魂不守舍,朋友帶上我去找他信任的「師父」,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這位國外心理師的IG上看到她很用心地整理「行為v.s 內在小孩信念」
1. 吼叫、尖叫、大聲嚷嚷 v.s 沒人聽見我
2. 跺腳、甩門 v.s 我迫切需要被看見
3. 背叛、背信 v.s 我無法忍受不安全感與尋求自我的證明
4. 白日夢、希望事情能改變 v.s 我需要被拯救才能開心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當你常覺得自己不足,你便經常看見他人的足,羨慕別人卻
又不一定會仔細審視,他人擁有的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因為 看不見自己的足,也不會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是否是他人也想有 的。 閱讀全文〈愛嫉妒又愛羨慕的人:犯了看不見自己的毛病〉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前些日子在演講時,談到「後悔」這個狀態。
不知道從幾年前開始,我發現後悔這感覺離自己很遙遠,我
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領養代替購買是一樁美意,讓想給愛的人去給這些流浪毛孩
作者:海苔熊 科普心理學家
在弟弟的桌上發現這本書是在他去員工旅遊的那天晚上。平常喜歡打電動和看YouTube的老弟,二十多年來讀過的課外書屈指可數,書又不厚,就索性拿來讀了一陣。結果第一句就敲進我心裡:這本書,是寫給心中懷抱著「不安」與「寂寞」的朋友。下面是這本書的一些筆記與想法。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今天在安全感訓練課程上,我分享著在實務工作中的觀察,有許多人呈現「心靈孤兒」的狀態,那是一種彷彿與世界斷了連結,在各種人際關係中也經常衝突、斷裂,不相信自己被愛著,甚至會憤世忌俗,或者有高度焦慮恐慌,更對人生與外來強烈茫然,不知道自己會漂泊到何處。
作者:柚子甜心靈工作者/專欄作家
現在很多人,交往已經「不必」以結婚為前提。
但是如果交往到一定的程度,對方卻還沒有結婚的表示時,許多人還是會陷入焦慮,例如這次來找我的姿玲。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對你們來說什麼是安全感?」我在課堂上問。
「就是當你做了一件事你會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學員A說。
「像是什麼事?」我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在林中散步,發現綠樹像我點頭致意。他們認可我的存在;實際上它們在說,是的,我們欣賞你,你也欣賞我們。」 ~愛默生「論自然」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所以你從來沒交過男朋友嗎?」我驚訝地問著。
朋友搖搖頭,有點靦腆的說:「真沒想到我在感情這一塊交了白卷。」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 科普心理學家
回首一下從出生以來到現在的這些日子,你是否經常有下面這些感覺?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覺得自己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帶完安全感訓練工作坊,又一次有了很深刻的體悟,讓學員們在探索中看見內在對話,我感到慶幸的是,很多來參加工作坊的人,都已經意識到「自己」才是不安全感的原因,但不清楚怎麼幫自己建立安全感,而不停跟內在的不安、惶恐搏鬥。
資料整理/編輯:陳冠吟
主講人: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生活當中會發生很多很多的事件,而這些事件會引發信念/想法,信念/想法則進一步促發我們的行為和感受,舉例來說:
資料整理:林俐Li Lin
我們要怎麼去觀察自己是否也是「不安全」的人?
其實了解自己擁有多少安全特質,可以從我們重要的人際關係品質中,去看出端倪。以下簡單的十題,可以做為簡單的「安全特質」測驗依據:
資料整理/撰寫:林俐Li Lin
「不安感」作祟總是讓人感到痛苦,《安全的人:發展健康的關係,大家一起幸福吧!》這本書整理出四種影響我們安全感發展的方式: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心理專家
我想要談談「不安」這件事。
不安,其實廣泛的存在每一個人心裡面,縱使你再有安全感,亦然。
雖許多書都談到如何面對心中的不安,但或許對你來說,有些可能太過抽象,有些可能要打的魔王太大(例如要回去修復和父母的關係),並不容易做到。不過,前陣子我收到了日本精神科醫師西多昌規(2017)最近出版的《情緒鬆綁》這本書,倒是繞過了許多「和父母重建關係」的路線,用簡單的方式,用 「現在立馬」就可以著手的方式來減低不安。下面是幾個例子: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心理專家
最近讀了一些相關的書籍,我發現一件事情,不論是逃避依戀,或者是焦慮依戀*,其實真正缺乏的是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有些焦慮依戀透過不斷地找別人陪伴自己、不斷地看文章、不斷地參加課程來逃避自己的焦慮(看起來很充實,可是真實的焦慮還是沒解決),有些逃避依戀是透過不斷的工作、不斷地把自己塞滿、來忘記自己的人際焦慮(看起來好像「很可以」一個人,實際上一個人的時候都沒有辦法想有關於自己的事情、感受自己的情緒)。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別人是怎麼看我的?」
「如果他們不喜歡我怎麼辦?」
「我應該穿這件衣服嗎?會不會不合時宜?」
作者:趙守箴 諮商心理師
小真因為在人際關係中的挫折而前來諮商。
小真說,每次跟人相處總是非常緊張,甚至會焦慮,因為很害怕對話的過程中,對方會認為自己其實是一個無趣的人,而不再和自己互動;小真自己不但是會在意對方的眼光和細微的反應,也會想要討好順從對方的意見來維繫互動關係,而且每次和朋友分開之後,都無法克制的去思索剛剛的互動過程中,有沒有任何「不適當」的應對、反應、回話發生,腦袋總是無法停止地跳針去想到剛剛互動的片段,小真甚至認為這樣的狀況太嚴重,讓她擔憂自己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懼症。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不知道你身邊是不是有這種人,總是擔心自己做錯事情,總是害怕會妨礙到別人,心裡面有一個「內在江東父老」,儘管他不住在長江以江東,那裡也沒有父老,但和他在一起做事情的時候,總會覺得綁手綁腳。 閱讀全文〈海苔熊談心靈綑綁:破除「應該」魔咒,為自己放手一搏!〉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們一直在討論何以原生家庭會影響你的親密關係,其實在探討的就是未處理的傷痛和議題,他會在關係中的相處裡影響你的安全感,也會無所不在地促發你的不安而引發你在關係中的不滿和爭執。同時我們經常為帶著原生家庭裡看待人的角度去看待另一半:
如果家人經常讓你感覺被拋下,你經常會不安的感覺到對方要遺棄你;
如果家人經常說話不算話,你也就很難相信對方會說到做到;
如果家人經常不在家讓你感覺孤單,你就會經常意識到對方讓你一個人孤苦伶仃。
你說怎麼這麼可怕!是的,這就是我們人生要穿越的坎,你眼中的對方,九成以上是你朔造出來的意象,而當你越瞭解自己,與自己內在和過往的傷痛療癒和和解,你會感覺另一半越來越可愛。
所以經常有人問我,怎麼增進自己的安全感,親愛的,還是要從認識你自己開始。
我來跟大家說說生活中的案例。
小晴從馬來西亞到台灣來生活二十多年,大學時期認識先生後開始交往,畢業後沒多久便結婚,先生一直很愛她把她捧在手心裡呵護,她也一直都知道先生對她很好,盡可能滿足她所有的需求,但是五年前開始先生被派駐到其他縣市去,他們成了假日夫妻,先生知道自己離家會讓小晴孤單,回來後總是到處帶她去玩,但小晴心裡卻越越來越空洞,開始不自覺地挑惕先生,卻又自責自己沒事找事,卻無法控制自己。
她在深一步探究後,看見自己小時候的經驗裡,有一個「總是離家的父親」,加上家中孩子多,她總覺得自己是沒有被看見的孩子,為了被看見,她努力做很多事情,希望能在父親回家時被看見,但更多的時候她看見的是父親的背影。
原來在她心裡一直有「被遺棄」的心理主觀的感受,即使她清楚父親一直都在。可是當先生必須離家時,再次激起「被遺棄」的不安全感,而受傷與不安,很容易轉換成憤怒與不滿,有時候她感覺到自己對先生冷言冷語或充滿帶刺的語言,甚至先生要帶她出去討她開心時,她執拗地不想去。
親愛的,有時候會不會有這種莫名彆扭的情緒呢?這很可能是妳的不安在作祟,而深化關係的安全感,強化你們對彼此的信任,你可以有以下的步驟:
有時候我們很難去碰觸過往的受傷經驗,卻在關係中這傷口被掀起時,會帶來情緒上的痛苦,即使你意識中了解對方情非得已,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而在此時,你需要溫柔地讓自己正視傷痛,再讓你感覺情緒起伏的關係相處中,去思考與連結是否有過往相似經驗,而這經驗帶給你什麼感受?是受傷、難過、害怕…..?
我們往往會發現,深刻連結彼此的伴侶,往往是能深刻體會彼此的創痛,並且能承接對方的人,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而當我們對關係感到信任,或者嘗試信任關係,可以練習向對方敞開內心的感受,也就是讓對方看見你內心不安的小男孩/小女孩,也讓他知道你最不希望被對待的或被促發的互動方式。
當我們向對方敞開時,有時候我們很可能得到同於以往的反應,就是對方像過往家人一樣批評自己的感受,或者否認你的情緒,而讓你感覺受傷,有可能讓你縮回原本的殼裡,不願向對方開放。而在此時你需要明察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就是這個反應讓你受傷,而邀請對方給出不同的反應,這會是對情感的挑戰,也會是彼此新的學習,就像小晴需要練習釐清自己的受傷,並不是先生帶來的,而先生可以練習同理安撫小晴的受傷,而不是陷入自己的自責中。
千萬別奢望有人為你的安全感負責,而當你還存在著「只要找到另一半,我的不安感就好了」的念頭,那你的情感將很難穩定,因為你在尋找的並不是另一個獨立自主的伴侶,而是跟你一起共生黏膩的伴侶,而往往兩人經常在糾結的情緒裡最後吵吵鬧鬧分分合合。所以上述的步驟,你需要能幫助自己修復安全感,照顧好自己。(你可以參考:擁抱內在小孩:在「被丟下」的經驗裡,陪自己成長。)
有些傷痛是無法要求對方承接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承受力,而在此之前,你需要先自行尋求協助找到療癒自己並建立起自身安全感的方式。並非每一個伴侶都有能力應付傷痛,而這不代表他們不好或不夠格,而是有些傷的本質太過強烈時,的確需要專業的介入,才能避免關係相處,在你的傷痛中在此惡化,而你沒受到支持而再次對關係失望。
而親愛的,我們都值得被好好愛著,另一半也是。安全感的建立並非另一半的存在才能做到,而我們都可以是自己的安全感,成為在傷痛裡安撫自己的存在,也成為他人傷痛裡理解與支持的存在,而這樣的愛也更能永續存在了。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童年發生的事情還會影響著
你說什麼相似的場景呢?像是每當我們經歷與他人別離、分
在童年經驗中,多多少少都有被遺棄的記憶,這是成長之必
對於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而言,被遺棄所帶來「失去照顧」
當經驗到被拒時,所觸發的羞愧感、不安感與恐懼,讓我們
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親愛的,是的,對於我們的內在小 孩而言,遺棄的經驗是受傷的,但同時也是一個入口,讓我 們去面對內在傷痛,讓我們可以與被遺棄的恐懼共處,並開 始對生命臣服。
為了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找出傷痛如何發生的,並非最重
Krishnananda與Amanda在以愛療癒恐懼
1.覺察與了解共存的傷痛
我們無法療癒自己感受不到或不理解的事物,對內在小孩而
2.挪出接受恐懼和痛苦的內在空間
每一段關係都有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喚起被遺棄的感受,沒有
3.尋求外在幫助
很多人在孤立中感受到痛苦,認為獨自堅強才是正確的,但
4.靜心
找時間給自己坐下來,緩緩呼吸,覺察內在,並告訴自己「
親愛的,我們都可以成為有力量且成熟的大人,然而當傷痛
延伸閱讀:承認與釋放情緒,是療傷必經之路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這是在「大腦先生」的節目裡,我們一起分析了在演藝圈裡被稱為最稱職綠葉的陳漢典。跟陳漢典接觸的過程很有趣,因為總是很輕易地被他逗笑,也可以想像讓他人開心其實對漢典來說就是一件快樂又重要的事情。
漢典在一個關係緊密又很具有滋養性的家庭長大,而這讓他感到心理舒適因為很容易被照顧得很好,在人際互動裡容易依賴他人的意見,但幸運的是他即便是這樣的依賴,還是一直有支持他的人,讓他逐漸找到自己的天地。而家庭關係的緊密,在很多我們看過的案例中,其實很容易因為失去心理界限,而帶來很多情緒困擾,可是漢典並沒有這些困擾,很重要的部分是家中長幼有序,並且親人之間關係也是親密又有支持性,就不容易形成代間的問題。
在很多華人的家庭裡,我們最容易看見母親跟孩子很親近,親近到孩子取代了父親的位置,或者容易跟孩子討論父親的不是,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成所謂的「媽寶」,或是媽媽的戰友,一起抵抗父親,也會母親感覺強烈的心疼,這對孩子而言即使是成人了,也很難從家中分離、獨立出來,也會帶來很多親密關係的困擾,因為媽寶心中最重要的,總會是媽媽。
雖然漢典缺乏自我卻心理素質強,因此人生中不容易感覺到逆境,當我們說他缺乏羞恥心,並不是那種說別人一直秀下線不要臉那種狀態,而是在他的教育過程中,那種「我做錯事情」、「我好糟糕」的羞愧感並沒有被增強。我們很容易遇到小朋友做錯事情,就被當眾羞理要他記取教訓,當孩子感受到自尊被打擊,甚至有其他人在一旁訕笑時,往往讓孩子在未來面對挫折時,會記住的是羞愧跟難堪的感受,但在漢典身上反而沒有,這跟家庭教育有關,家人本身就把挫折當養分,不會因為挫折就自責或自我攻擊,因此在常人覺得是挫折的,他不會因為羞愧而卻步,自然就看淡逆境了。(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原來說出真實需求,讓人感覺羞愧。)
所以我們可以從漢典身上學習到的,是家庭結構中的長幼有序,父母慈愛子女自然孝順,夫妻之間的矛盾留在夫妻之間解決,不傳遞給下一代,夫妻情感真摯融洽,就會是最成功的家庭教育,再來看待挫折總是自我解嘲一番,就不會傷害到自我的價值,反而為自己蓄積能量繼續前行。
然而漢典仍然需要找到他自己,在他過往不論自己想不想做都獲得很正向的回饋和掌聲,其實會讓他很迷惑:「究竟我真正要的是什麼?我是誰?可是大家都很開心啊!大家也覺得我做得很好啊!」究竟他喜歡什麼,還有自己喜歡的東西重要嗎?所以有時候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左右,而不見得會去追尋自己的渴望。所以當今天他開始想要擁有自我和更多的自信,就需要對自己的感受更誠實,並且徹底執行那些聲音,才能慢慢清楚自己是誰,還有你想往哪裡走。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練習用中性眼光看待情緒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愛我,你現在就陪我去吃宵夜?」
「你為什麼不陪我去看電影,你真的愛我嗎?」
「如果他在乎我,為什麼經常已讀不回呢?」
「他為什麼會跟女同事去吃飯,他真的在乎我的感受嗎?」
你不懂為何你這麼擔心失去,也不懂你這怎麼這麼需要陪伴,更不懂你付出這麼多,還是不能肯定對方是愛你的,你問了不下數百次「你愛我嗎?」更確認地問「你愛我哪一點?」但怎麼樣你都很難滿意對方的回答,甚至在對方的不耐煩中你又懷疑對方的愛。
你討厭自己的患得患失,但你控制不了不時查看手機的衝動,就害怕失去被愛的自己也失去價值。你不懂自己不安全感為何這麼強,強到你總是需要用分手或傷害自己的方式脅迫對方,或者大哭、冷戰去要對方聽從順服。然後你開始越來越不安,因為你發現在這些查勤、擔憂與控制後,對方對你失去耐性,回應越來越慢也越來越冷淡,你開始深信你不被愛,因為你再也找不到愛的證明,又偏偏你希望回到當初甜蜜有緊密的狀態裡。
然後你不知道的是,你的不安再一次創造了不被愛的證明,即使你不斷努力地付出或掌控。
親愛的,請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去感受你從哪裡受了傷,是什麼讓你如此缺乏安全感?你可以透過幾個問句開始問自己
1.何以懷疑自己沒有被愛著?
2.何以覺得自己要很努力才會被愛?
3.何以你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允許自己靜下心來去感受這幾個問題打在心上的感覺,越是你害怕接觸的問題,有越深刻的寶藏。
很有可能你牽引出來的是曾經有一段讓你痛徹心扉的情感傷痛,也許你感受到是經常看見母親牽著哥哥的背影,或者爸爸跟弟弟一起打棒球,又或者經常你是自己一個人坐在家中走廊看著天色逐漸變暗的孤單與落寞。(擁抱內在小孩:在「被丟下」的經驗裡,陪自己成長。)
然後你會發現其實不只是愛情,你在各種情境裡可能都有不安,你也可能不覺得自己沒有不被愛著,或者你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優秀的,若是如此,你更需要回到自己身上檢視,很可能你帶了很厚的面具,也很可能你的聰明跟理性遮蓋了許多不願面對的記憶,但是情緒的緊繃不安、睡眠品質低落甚或暴飲暴食,卻一再地洩漏你渴望掩飾的自己。
親愛的,當你勇敢地看見自己的不安,看見那一幕幕令你心痛或心碎的畫面時,請你試著讓自己停下來去陪伴自己的傷痛,自己內在孤單與渴望愛的孩子,去和他說說話也安撫他,當你感覺自己越排拒他,也意味著你越需要他人陪伴,越容易創造讓你感覺再次被排拒或受傷的關係,因為人際關係與愛情,向來都是自我關係的延伸。(是你愛錯人,還是安全感作祟?四步驟讓你擁有滿意的愛。)
當我們把自己愛回來,當我們對自己感覺安適和安定,就會在關係裡感覺穩定,就可以給出愛和發自內心的關懷,而不是搜尋愛來填補自己的孤單。
愛,是可以不證自明的。
延伸閱讀: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看見自己、學會獨處然後真實去愛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林俐 Li Lin
幫助不安的人是很有壓力的,通常焦慮的人會感覺不安鋪天蓋地而來,特別是當他們經歷恐慌或發現自己被不安的想法吞噬。舉例來說,患有「健康焦慮症」的人,對於發現身體的健康問題會有極大的恐懼、患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常被難堪的、被評價的或被拒絕的恐懼困擾。
如果你那位焦慮的朋友還不了解自己的不安,他們可以沒辦法給予你一個清楚的關於你要如何幫助他的回答。試試看下面的幾種方法,不管是要幫助你的朋友、伴侶或其他家族成員,都是適用的。你可以拿這篇文章給他們看看,詢問他們哪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到他們。
1. Educate Yourself About What Can Help Anxiety多充實關於協助焦慮不安的相關知識
如果你得知朋友是某個特定的焦慮症,你可以運用相關線上的協助資源,了解幫助罹患焦慮症的人是需要花些時間與努力的,一旦你準備一步一步的開始,就有一會幫助他們。有些免費或使用者友善的資源,提供系列手冊,獲廣泛提供各種綜觀焦慮知識的資源,會告訴我們這個狀況是怎麼來的,以及症狀如何運作,你就有辦法知道觸發焦慮的原因以及焦慮者的思維、情緒和行為,並且如何解構焦慮的思維。
另外,有一些特定類型的焦慮者,如果身邊有個穩定可依靠的夥伴會更適切。
你們可以一同參加瑜伽課程、冥想練習或有氧運動,藉由從事這些活動,摸索出那個人因為焦慮,所以逃避或推遲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自己的列表,從讓你微微感到焦慮的事項開始做起。比較實際的做法是,每週空下一小時的時間,讓自己靜靜的感受這週有什麼因為令你焦慮而逃避的狀況。平衡自己焦慮的思想,例如,如果你的電子郵件沒有被直接回覆,這真的就是代表壞消息嗎?
2. Help Your Anxious Friend Break Free of Avoidance Behavior幫助焦慮不安的朋友突破逃避行為
逃避行為是造成焦慮的主因,當一個人逃避他必須完成的事情,便會造成焦慮,接著他的焦慮會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普遍的逃避行為包含:
-making phone calls打電話
-getting started on a task that feels intimidating 開始一個項目時感到非常壓迫
-repairing mistakes彌補自己犯的錯誤
-making requests (such as asking a boss for time off)提出要求(如:向老闆請假)
焦慮不安的人越是拖延需要做的事情,越可能被這些思緒糾纏。
不管這個人在逃避什麼,他們會發現講出自己必須完成的事項可以幫助他們突破逃避的心態,例如:「第一步我必須著手進行的是…」便幫助他們踏出第一步。(推薦閱讀:寂寞寂寞好不好?告別寂寞與不安的日常練習)
3. De-stigmatize Your Friend’s Experience of Anxiety為朋友所經歷的不安去污名化
高度焦慮的人通常為自己的焦慮感到難堪。
他們害怕自己的焦慮在社交場合時出現,讓其他人察覺他的焦慮。舉例來說:他們可能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滿身是汗或在客戶會議時,講出的話帶著抖音。關鍵是不必向他們保證這種狀況永遠不會發生,而是保證當狀況發生時他們是可以面對的。
對焦慮的人而言,他們害怕被脆弱與無助感環繞,他會害怕當經歷特定無法預測的場合時(例如:坐飛機或看電影時,坐在中間的位置),焦慮來襲讓他們更不知所措。
如果你愛的人被診斷出有焦慮疾患,而且他們的焦慮常常自己無法控制,他們可能會擔心自己正在「變成瘋子」,他們會將焦慮視為一個軟弱者才有的象徵,或懷疑真的會存在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克服焦慮。
嘗試和對方溝通,你並不將焦慮視為導致他們生活、工作或其他角色上(像是父母或朋友)軟弱、性格缺陷或無能的指標。
試著正常化所有相關的思緒,有許多種焦慮的思想類型,除了罹患焦慮症的人有經驗過,甚至沒有焦慮的人也經歷過,像是大部分的人將害怕的情緒與被評斷或拒絕掛鉤。
另外,當人們覺得自己可能會很瘋狂的去做一些奇怪、危險或不符合他們性格的事情的想法出現,是非常正常的。焦慮性格的人無法瞭解其實很多人也有類似的想法,沒有真正焦慮的人也會因為覺得很奇怪,而試圖把這類的想法趕出腦袋,不同的是焦慮性格的人會將瘋狂的想法與現實困境劃上等號,覺得自己會真的做出這樣的事
4. The Reassurance Seeking Trap尋求再保證的陷阱
在某些特定類型的焦慮不安下,會讓人急於尋求再保證,例如:對健康憂慮不安的人會不停的問:「你確定我沒有罹癌嗎?我應該再去看一次醫生嗎?你認為我的醫生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若伴侶對人際焦慮,可能會每天都問你:「你可以保證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會離開我嗎?」若是朋友有人際焦慮,可能會重複詢問:「你真的沒有對我生氣嗎?」
如果你察覺到這些模式的出現,你必須要設立一些底線,當一個人的焦慮程度越來越高,應該是要請治療師去協助。治療師、焦慮的人和你可以一起想出計畫,讓你可以適時地參與一些治療的過程支持被焦慮所苦的人。
強烈尋求再保證的行為是造成焦慮如滾雪球的主因,這是常見的焦慮行為,不代表他是個怪胎、需索無度或無望的案例,這是可以被有效率的調整的,如同其他的焦慮狀態。不需為此感到羞愧,而是需要計畫去瓦解這個模式。
5. Help Your Friend (Spouse / Family Member) Get Help With Anxiety鼓勵他們尋求專業幫助
親愛的,不管你是多麽聰明、多麽在乎他們或你花了多少時間,你都不能指望自己可以獨立幫助你的伴侶解決焦慮。
有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協助你的伴侶去尋求專業治療師的幫助,你可以幫忙照顧孩子或在第一次進行治療時陪同他前往。如果他們尚未嘗試過認知行為治療(CBT),那這會是幫助焦慮最好的起頭。這類型的治療,有多項證據證實能有效率的治療焦慮。
如果你的朋友開始接受專業的治療,邀請他們告訴你他們從中學習到什麼或需要努力什麼。如果你擔心這樣的問法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監控,你必須對於每個提出的問題都非常謹慎。
用正向的方式去詢問他們在治療中獲得什麼有用的見解或學習到其他可以控制焦慮的技巧。
如果在治療期間,有些不管用,鼓勵他們直接與治療師討論。焦慮的人通常會避免與治療師談論相關的話題。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協助焦慮,而最好的方法是找到適合當事人的策略。特定的療法無法產生效果並不是大問題,因為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可以嘗試。
如果你很願意參與,讓他們知道陪伴他們完成療程的回家作業是你樂意的,像是一同進行冥想或思想以及行為練習。尋求協助對於焦慮的人是走出了一大步,因為通常他們慣於逃避使他們感到焦慮的事情。你愛的人需要很大的鼓勵,而你是可以給予的。
6. Bonus Section: What Helps With Anxiety Attacks 額外補充:焦慮發作該如何應對
焦慮發作是逃/打/僵住系統(Fight/Flight/Freeze system)的錯誤警訊,是非常不同於面臨突如其來的高度焦慮/擔憂,而且通常在十分鐘內強度會到達巔峰。你會知道如果某人焦慮發作時,他們可能出現僵住或不在狀態的樣子,或者表現極度恐慌或發狂。這個人可能會害怕自己心臟病發作或其他身體病症,因為他們的生理徵狀的感受是非常強烈的。
當一個人焦慮發作且反應至生理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們專注在緩慢的呼吸上。注意他們是在試圖回復平靜,還是更加惡化。在焦慮時刻,當事人腦袋中的想法會多到溢出來,所以幫助他們只聚焦在專注的呼吸。你可以使用這樣的呼吸技巧,幫助他們釐清。
在這裡提供了多種方法幫助焦慮者,你不需要去執行每一項,選其中符合你能力範圍的一到兩個建議,去幫助你的朋友或愛人。用實驗的心態執行,你不需要要求自己一下子就做好,只要提醒自己,盡最大的努力去做。
原文出處:How to Help Someone With Anxiety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經歷每一段分手,我們總是感到精力耗盡、心碎以及經驗漫長的失落歷程。很多時候,同時包含羞辱感、懷疑、低價值感和一些創傷帶來的情緒問題也悄悄的升起。親愛的,你是可以從分手的傷痛中治癒的,你是可以重獲你的自信且讓你的內在回覆平衡狀態的。經過了最起初的震驚、憤怒、憂傷到接受,你可以通過最終的原諒,走出分手的陣痛期。
「助人引導手冊」(HelpGuide.Org)這個網站曾分享過一篇文章寫道:「分手讓我們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被打亂的,像是你的例行生活和責任、你的家、你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甚至你的自我定位。分手同時也帶來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伴侶轉身離開後,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我還會找到愛我的人嗎?或是我會孤老終生嗎?似乎這些未知比起一段不愉快的關係還更糟糕。」
本文為張老師月刊採訪吳姵瑩老師之專欄文章。
張老師月刊第465期,2016年09月號,陳怡潔採訪編輯。
「要是我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日常生活裡,你是不是曾經聽過、或是浮現過這樣的念頭?因為對自身某些缺點和特質感到自卑與厭惡,而妄想成為他人,得到旁人的支持與讚美,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只是,一味地仿效難免也讓人質疑其存在的正確性,依循前人道路行走固然穩妥舒適,卻也注定錯失找尋另類美景的樂趣。美國知名企業家賈伯斯,就曾在校園演講時公開說過:「鼓起勇氣跟隨你的心靈與直覺,它們才知道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他認為,生命的時光有限,為什麼要浪費時間需耗在別人的生命中?他們所信奉的教條,只不過是他們自身思考的結果,如果我們讓內心的聲音被這些所遮蔽,就無法做到真正的「為自己而活」。
這段話看似簡單,實行卻不容易,對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而言,更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因為覺得自己的狀態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害怕外在環境如何去看待和解讀。」這樣的恐懼一度將她吞噬,讓她戴起許多「不合身」的面具…。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白袍的光芒與偽裝
時光回溯到吳姵瑩剛成為諮商心理師的時候,那時她在醫院實習,必須穿上象徵醫事人員的白袍來面對個案。「但當時大家都不清楚什麼叫心理諮商,有些人只是因為醫生轉介就來了,以為我們也是醫生。」
稱呼的錯放,總讓吳姵瑩猶豫要不要坦承自己並不是醫生。「卻也擔心把『真相』說出口後,個案會對我的專業有所疑慮。」說還是不說,選擇導致的衝突與挫折慢慢地在胸口囤積,壓力像重擔一樣壓在肩頭,每天回家都只感覺到異常疲累。
在尚未意識到自我的面具之前,吳姵瑩以為疲累的源頭是來自於個案過於沉重的情緒。當她看見資深諮商心理師們的個案比自己更多更複雜,卻總是能保持個人狀態的穩定時,「我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在哪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
漸漸地,她發現醫事人員的白袍就像是偽裝,雖然賦予她自信,卻也使她產生對「專業」的迷思:「我就好像戴上醫生的面具來面對個案,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表情,害怕被別人知道我只是實習生,不是領了執照的諮商心理師。」勉強自己嚴肅正經的結果,吳姵瑩說,現在她回去看自己當時的照片,肢體動作都是挺直且僵硬的。
「我一直沒有好好接納我自己的狀態。」害怕資淺的經驗導致個案對自己的不信任,但她無法否認自己確實還在學習之中。「雖然當我把這個狀態告訴任何來晤談的個案時,他們會害怕、會擔心,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
吳姵瑩認為,每個人都會希望找資深的人進行諮商,但若心理師本身也落入這個情境中的話,就會變成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身處在「資淺」的狀態裡。「我必須先接受自己的狀態,否則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因為恐懼而懷疑、否定自己。」
摘下面具和自己對話
「那段時間的我不斷地在問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內心告訴吳姵瑩,她害怕個案對自己失望,害怕個案不相信自己。「其實,這些都是別人對我的觀感,我對自身的質疑太大了,導致別人的質疑也被我加倍地放大,使我愈來愈不相信自己。」過度焦慮的情況下,她更迫切想讓自己感覺是專業的,於是面具愈戴愈厚,最後變成整個人在硬撐。
在發現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後,她花許多時間與自我對話,安撫自我的情緒。身旁的督導和同事們也不斷給予她支持及鼓勵,容許她有犯錯的空間,以及提醒她不要將諮商關係裡的責任放得太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我還是會跌回那個漩渦中。」她只能不斷告訴自己,每個人都一定會有初學的階段,個案的反應不一定都和自己有關。「我的確還是個初學者,學會與焦慮和恐懼共處,是我當時最重要的一門功課。」
這層面具雖帶給吳姵瑩焦慮與恐懼,卻也讓她看見本身專業的不足,成為精進自我的動力。「所以我還是戴著面具前進,在工作時我戴著它弭平我的恐懼,離開工作場合後,我就必須把它摘下,好好地看看最真實的自己。」
對她來說,讓焦慮和恐懼降低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當個案在不該結束的點自行結束了諮商,我就會問自己,是不是有什麼地方遺漏了,他是不是想談什麼議題,但是我沒有注意到。」看見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持續的專精、研究,讓逐步累積出的專業,一點一滴地溶化掉那張偽裝專業的假面具。
來自於家庭的自我否定
後來,吳姵瑩離開醫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卻又掉進了另外一個面具的漩渦。
「我希望能有心理大師一般的風範。」因著這個念頭,她開始模仿自己所觀察到的「大師特質」:「他們不化妝、衣著飄逸舒適,總是給人溫暖又正面的能量。」可是,當她捨棄一切的美感時尚時,心裡卻一直有個聲音在問她:妳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這句疑問,讓她察覺自己陷回了「自我否定」的迴圈裡。於是,吳姵瑩決定梳理過往的經驗,企圖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最後我發現這份否定,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她的父母都是公務人員,樸實慣了,對外表的呈現並不是特別在意。「但我從小就特別愛漂亮,母親常對我說,為什麼我會生出像妳這麼愛美的孩子?」
內在渴望得不到支持,導致她對於「諮商心理工作者」應該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問號,而渴望得到支持與信任的內心,更驅使她不斷地找尋其他人做成典範,將他們的風格做成面具戴上,忘了思考它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卸下面具讓我看見了自己的認真與努力,並懂得接納自我的狀態。」吳姵瑩笑著說道。自她的笑容裡,我看見了她的自信,正散發著獨一無二的美麗。
(此圖為吳姵瑩老師於純青基金會演講側拍。由純青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擁抱內在小孩:戴上「面具」的美麗與哀愁
推薦課程:人格面具首部曲:邂逅心中的千面女郎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 /林俐Li Lin
我們似乎花了太多的時間將每天的行程填滿,轉頭才發現我們忘記把時間留給自己。
有些人在獨處時,會感到罪惡,有些則不喜歡獨處,另外還有些人認為獨處等於寂寞,但其實獨處是自我成長與發展很重要的關鍵。
「獨處」與「寂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獨處」是我們自我充電的時間,然而「寂寞」是一種生命與外界隔絕的感受。一個是自我成長的動力,一個囚禁自我的牢籠。
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看見越來越多人在內在小孩連結的過程裡,感受到平靜與力量,很高興這個方法讓你們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在我的實務工作中,有人可以很快地連結並感受內在小孩的狀態,並且也有能力去擁抱他,而有些人則是可以感受到他,卻沒有辦法接近他,也有些人很難去感受到內在小孩。
然而無論是哪種狀態,它都是我們現在的狀態,也須要尊重自己目前的狀態,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要照顧情緒,不讓自己被滿溢的情緒吞噬,也不會被低落與不安的情緒驅策著我們做出傷害關係的行為。
在這裡提供我在實務工作上使用的方法,邀請你們一起來練習,並且落實在生活當中,希望大家都能從中受益。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我曾經在印度達蘭薩拉認識一位西藏的朋友,因為對藏醫的好奇我甚至去跟西藏的醫師見面看診,也體驗過把脈與藏醫天然的藥材,他曾經告訴我一個西方人在藏醫求診的故事,這個西方人一直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求診過無數醫師但一直無法解決,後來來到藏醫面前後,透過他們全身性身體經絡的理解,告訴這位患者他需要讓自己的腳處於保暖的狀態,隨時都要穿著襪子不讓腳失溫。這個患者來自較為寒冷的國家,因此他經常疏忽掉腳的保暖,長時間下來因為腳的經絡阻塞嚴重影響到消化功能。西藏朋友告訴我,這個患者後來因為這個提醒,腸胃的狀況就明顯減緩了。
翻譯編修: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林俐Li Lin
你的內在小孩一直都在。
你的內在小孩與你一起去到每一個你在的地方,因為他/她就住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情況會讓內在小孩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灰心喪志、不被承認、甚至覺得被你愛的人背叛或拒絕?
內在小孩的存在究竟做了什麼?
內在小孩說:「我會藉由『不去從任何人感受任何事』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我一點都不想要進入一段認真且相愛的關係,因為愛著某個人代表被拋棄或拒絕。關心一個人會造成我的痛苦、沮喪甚至病痛。」當然你會活下去,然後繼續前進,但你的內在小孩永遠保護你,避免任何可能讓你心碎的情況。
當你遇見或認識了一個可能成為長期伴侶的對象時(甚至是網路上),什麼情形會發生?
內在小孩(塔羅牌權杖九)被喚醒(如同一個巨大強烈的力量),已經處在害怕將來會失去那個人的恐懼之中。她會因為別的男人就棄我而去嗎?她會在我對她敞開心房的時候,拒絕我嗎?她會是個殘忍或傲慢的人嗎?你的內在小孩變得非常害怕你過往經歷的一切再次重現,任何人透露出些微情感的訊號,都可以觸發他/她的警覺。不過當然與你新的迷戀對象無關,這個新的人是可能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所愛的。
觸發機制
這股力量可以接管你的整個系統,它強大到保護你免於受到任何傷害,而這會顯現在你的身體機能上,以及行為和睡眠。當它出現,瞬間你就會看起來/感覺到:
– 心臟的問題不知道突然從哪邊冒出來
– 不管它是什麼,都強烈希望現在立刻有個了結
– 毫無理由地感到非常的緊張
– 偶爾哭泣,且感到害怕與失落
– 睡眠問題,好像感覺到非常不對勁
– 你開始酗酒 /抽煙,或其他任何可能可以讓你逃避這種面臨危險的感受的嗜好。
– 你必須獨處,然後保護自己,感覺像在逃亡。
(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比平復心情更重要的事)
練習一:與內在小孩對話與耳語
靜心沈思。
將一隻手放在自己心臟的位置,然後想像有個孩子(你小時候的樣貌)站在你的面前,詢問為什麼他們沈浸於這麼多的恐懼之中。
親愛的,在他們哭泣的時候抱著他們,告訴他們:「我現在長大了,有我在這裡保護你、安慰你。我想要敞開心胸的去迎接這段全新的愛情,我知道你存在的目的是源自於愛,謝謝你,我是個大人了,而且我選擇與這個人發展關係。已經不需要再害怕了,相信我。」
將內在小孩放回你的心中,給他/她玩些玩具,讓他/她感到舒適。根據不同程度的恐懼,你可能需要每天都這樣練習。
記住:
與你的內在小孩的第一次會面可能包含著許多的情緒在其中,她/他可能是獨自待在一個黑暗的角落,幾十年都在哭泣著。你只需要將他們抱起並安慰他們,像是你現在已經長大了。互相分享情緒,依偎著他們,並且確認他們瞭解情況已經有所不同。你會一直愛著他們,但你也同時必須敞開心胸去迎接新的愛。凝視內在小孩的眼睛,想像他們的長相、感受他們的情緒、他們的行為表現。他們是害怕的、困惑的、還是感到不安全的呢?你眼前的孩子幾歲?他們不希望你有所改變嗎?親愛的,你有能力可以支持而且安慰他們。(推薦閱讀:擁抱內在小孩~用新的方式把自己愛回來)
耳語的示範:
我是OOO,我今年OO歲。我發誓我會保護你,讓你免於任何傷害。我們可以做任何事、在任何地方以及愛任何人。有感受是被允許的,我會看顧你也會接住你。一起改變吧!我已經改變了,我看到了你的恐懼而且我也理解你的恐懼,我看到了你過去經歷的痛苦。
告訴你的內在小孩任何你所知道的事,然後擁抱他/她。你是個大人了,你可以依靠自己,你也有能力保護自己、愛自己。張開雙手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讓他/她玩樂取代原先的恐懼感。
練習二:用孩子的眼光經驗世界
「我今天在森林裡閒晃,透過小孩的雙眼看人生。與內在小孩連結,她想待在哪兒呢?她想看到什麼呢?她想去哪兒呢?什麼會讓她現在和未來都開心呢?她的夢想是什麼呢?她的願望是什麼呢?我的腳不需要走向何方,能讓我們兩個都開心呢?我與我的內在小孩看到了美麗的御邸、一棵札根豎立的大樹旁,以及旁邊有個指標,標示著兩個不同的方向:每日的「自由選擇」。我們看到了「開闊的路」遍佈新鮮與生機,這些是新的選擇的標誌。親愛的,你也可以這麼做!
我用那雙70年代復古風味的紅鞋,製作了一個拼貼藝術,它放置在「她」可能想前往或存在的地方。」-Leda
練習三:七彩心情板與愛的肯定語
製作一個七彩的心情板(使用大紙張,上面點綴色彩、亮片以及愛心),在上面放上所有令你愉快與讓你感到安全的東西。剪貼愛心、食物、小熊等任何你從雜誌上看到喜歡的,製作成一個愉快、有愛、溫暖的童年拼貼。製作一個心情板,描述你真的想要當一個孩子或想像什麼讓你的內在小孩開心。你可以給予他們什麼,讓他們感到安心?一個新房間?她需要睡眠嗎?你需要給他們一個玩具嗎?或是他們想依偎在你懷中哭泣?她需要真正確實地聽到「現在很安全」、「你是被愛的」以及「我會永遠照顧你、永遠愛你,不管你的長相如何、感受如何或你正在承擔什麼」。在你感到平和愉快時,將小小的她/他放在你的心中,那是他們會一直待著的位置,所以親愛的要時常去關心他的狀況,因為當你做為一個大人接收到驚慌攻擊或害怕時,通常會連結到那易受傷害的內在小孩。
製作「心情板」,但也要用喜悅滋養你的內在小孩。每天給自己一些玩樂、歡笑的時刻,然後用孩子的眼光看這一切。我們可以去看看卡通、玩玩電腦遊戲、做些手工藝或去感受你的內在小孩,不管這一生你經歷多少的痛苦。心動不如馬上行動,這是很有樂趣的!!
原文出處:Healing Your Inner Child and Opening Up to Love
作者:朱靜怡Mendy Chu 臨床心理師/戲劇治療師
經歷過了幾段關係,朋友說她身上的刺也越來越多,每次遇到新的對象,對方總是容易踩到她的地雷,引爆她內心的小劇場,很多時候,等不及對方的解釋,一段新的戀情也就很快地消逝。她也不是想要這個樣子,只是她不知道何時開始,內心的地雷就是如此容易觸碰,而且速度之快,連她自己也無法控制。
回想起過去的幾段戀情,一開始也總是甜甜蜜蜜的,但之後開始忽冷忽熱,安撫的語言卻也跟不上行為上的改變,到後來不是對方有了第三者,就是覺得感情太過平淡,而選擇分手。於是她開始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開始覺得天下的男人都是喜新厭舊,不安的感受不只在於自己,也變得難以信任他人。她自己有時也會覺得是自己太過度反應,但是這一切似乎變成了身體深處的記憶,啟動之快,難以克制與改變。
要如何面對那些快速地反射情緒?也是因為這些情緒快速地發生,就有如在行為制約中一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樣,遇到相同的情境,與類似的語言,一觸發情緒也就大幅的宣染,讓人喪失了判斷能力。而這樣的制約該如何慢慢解除?在開始我們或許無法快速地讓這樣的情緒消失,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覺察這樣情緒的發生,再次去看待事物,就像是好好的去看一看,那到底是蛇還是草繩。
這是需要練習的,只有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覺察,給自己也給對方再一次了解的機會。
延伸閱讀:是你愛錯人,還是安全感作祟?四步驟讓你擁有滿意的愛
推薦課程:人格面具首部曲:邂逅心中的千面女郎
翻譯編輯: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林俐LI LIN
越來越多人因為自身不安的困境,帶來關係相處上的困擾,的確在許多研究上也顯示,不安與焦慮的人口比例已經不斷攀升。沒有人應該獨自面對自己的不安。當然,進入新的關係會帶來一些困境,但你要相信對方是願意傾聽且願意去理解的。親愛的,千萬不要為了留住一段關係而將自己的不安與憂慮隱藏起來,因為你應該要問問自己,一個願意接納和了解我的人,是不是才真的值得我與他/她攜手未來。
「不安感」是非常強大,它會讓你一輩子做任何決定時都感覺困難,但擁有一個懂你的伴侶會使關係更加順利,而且讓你幸福長久。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你動作怎麼都慢吞吞的,我要走了,快一點!」大人作勢往前走,口吻很不耐煩。在一旁的小孩仍將臉貼在櫥窗上很專注地看著。
「你有沒有聽見我說話,我要來不及了!」大人更大聲,回頭過來拉著孩子,小孩終於抬起頭看了大人一眼,帶著難過掙扎著,但一邊還是不時將臉轉回櫥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