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為GaragePlay車庫娛樂 )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們》(英文片名:Men)是於本月初上映由英美合拍的民間恐怖電影,講述一名女子在丈夫去世後獨自前往英國鄉村度假療傷,但旅途中卻發生了一連串的詭異事件,這些事件也逐一揭開她內心的恐懼及傷疤。
(圖片來源為GaragePlay車庫娛樂 )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們》(英文片名:Men)是於本月初上映由英美合拍的民間恐怖電影,講述一名女子在丈夫去世後獨自前往英國鄉村度假療傷,但旅途中卻發生了一連串的詭異事件,這些事件也逐一揭開她內心的恐懼及傷疤。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及《自我界線不清楚!缺乏自信者常見的四大表現》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與否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進一步談談,為什麼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擁有自信,擁有穩定的自信心對不同的關係又會有哪些正面影響。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若請你想像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樣貌,你會怎麼形容他呢?
《不是誇耀自己多優秀!真正的自信有這五大特質》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擁有自信心的人會有哪些特質,這一篇我們就來談談缺乏自信者的表現有哪些。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我們無法脫離人群及社會獨自生存,因此,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想到人際關係,你會想到什麼呢?是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與情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在職場上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
在這些不同的人際關係中,你認為擁有哪種特質的人最不容易感到煩惱,甚至反而能在這些關係中感到更快樂、更自在地做自己呢?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台灣疫情升溫,本土案例暴增,指揮中心也宣布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六月中,隨著越來越多確診個案的足跡被公布,民眾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因為高度焦慮而就醫。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與其一直盯著新聞轉播而讓自己情緒越來越不穩定,不如趁待在家的時候將房間好好整理一番,因為其實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我們會感覺到情緒及思緒正在流動,反而可以讓不安的情緒安穩下來哦!
先前我們提到了衣服紊亂、囤積行為以及衝動消費的背後心理因素,這篇我們來談談如何實際整理及收納房間!
首先,如果你不知道從何開始,不妨就從衣服堆或是亂成一團的衣櫃開始整理。如同先前《空間與心靈淨化術:疫情時刻透過「整理房間」來穩定情緒吧!》提到,先將衣服分類,再進行斷捨離;當同類型的衣服過多時,也可以依據穿衣頻率再多一次分類。特別注意的是,很多人在好不容易整理好衣櫃後,不到一星期的時間又恢復到先前雜亂的樣子,因此,維護整理好的房間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
簡單來說,整理的同時也要將我們個人洗衣、更換衣物以及收衣的流程考量進去,好比將常穿的衣服放置更容易拿到的位置,或是回家後馬上換的家居服掛在衣櫃一打開的側門上等,將衣櫃整理成符合個人的生活習慣,就更能保持衣櫃的整潔度。
東西多可以這樣做
回到整理房間,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將東西堆得到處都是,你可以先準備三到四個袋子或紙箱,分別是「垃圾」、「回收」、「留存」及「捐贈或轉售」,如果沒有時間進行捐增或轉售,則分為三類,此類物品改放進直接丟棄或回收即可。這個部分可以從最亂的區域開始進行,只要是過期、損壞、無法再使用的東西就直接丟棄,確定會再使用到的東西則放進留存類裡,而一些高單價且狀況良好的東西就放進「捐贈或轉售」類中。
事實上,想要房間看起來整潔寬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只放會用到的東西」,一旦超過半年,甚至一年都沒有用過的東西,基本上往後也不會再使用,所以只要改掉「以後還會用到所以留著」的這種習慣,房間就能有很大的改變。
特別提醒的是,很多人因為折扣關係會一次購買很多保養品等,對於這類之後的確會用到的東西,記得另外用一個透明的收納箱放置,並依據保存期限排列,如此一來才不會將其遺忘至過期。
空間小可以這樣做
即使丟了很多東西,還是因為空間小而感到凌亂擁擠嗎?重點在於收納以及善用空間。
當東西都分類完後,我們就要將「留存」類的東西進行收納,若不同種類的東西通通丟在一起,不僅容易找不到,也會看起來雜亂無比,所以不妨利用不同大小的收納盒或抽屜,試著將同樣類型的東西整理在一起,若有些東西無法自成一類,那就藉由類似形狀或大小來整理。
不僅如此,也可以善用牆面來擺放飾品、帽子、書籍等物品,盡量讓整體空間看起來簡潔,或是將棉被、過季衣物等收納置床底下,以空出更多空間。
整理完後還有一點要注意,由於現在是疫情期間,因此無論是與家人同住的家庭式房型,還是個人是套房,都別忘了建立回家後的防疫流程。比如這時候你可以將本來放在房間深處的外套架移至移進門的旁邊,方便一回家就先將外套消毒掛上;或是除了浴室以外,可以再放置一個洗衣籃在房間門口,好一回到家、回到房間的時候就將剛才出門穿的衣服換掉。此外,別忘了放置酒精瓶在一進門的地方,也可以放置一個垃圾袋,方便一到家就將使用過的口罩丟棄。
親愛的,疫情期間整理房間不僅可以藉機梳理焦慮的心緒,整理完後建立防疫流程也能降低對疫情的不安感,著手為居家空間打造成一個全新面貌,試著透過空間的收納一起來淨化心靈吧!
參考資料:
《房間亂得像豬窩?跟著「專業收納整理師」8 大心法除舊佈新》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指揮中心也依據個案足跡熱點,於全台22個縣市增設篩檢站,不僅身居前線的醫護人員不敢鬆懈,許多民眾也為了安全非必要而不出門。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甚至你因為長時間待在家不知道做什麼,於是瘋狂網購嗎?這一篇我們就從衝動購物來討論其中的心理因素。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各地的實體通路的購物率大幅減少,也因為減少出門、無法出國等緣故,大量消費者將消費力轉投向網路購物。根據經濟部統計,去年上半年台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新台幣1587億元,年增17.5%;顯示網購已逐漸成為消費者近年主要的購物管道。
的確,網路購物不僅能有效節省消費者購物的時間,網購商品也時常會有許多附加優惠而相對便宜,在種種優點之下,消費者很難不被網購吸引。然而,也因為網購流程太過方便,人們很容易陷入衝動購物的陷阱裡;尤其每逢折扣日看到便宜就想買,又或是家中已有仍認為要提前囤貨等而過度購買。
現在,不妨回想一下你的網購習慣,是不是每次購物完總是很後悔、買東西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著、在網購時完全沒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導致每個月都成為月光族?
衝動型購物的背後可能有這幾種因素:
身體需求直接影響
身體的反應最為直接,我們在購物時也時常最先看到身體需求,好比當你身體感到疲憊時,你可能就會搜尋按摩槍、按摩椅等商品,表面上是為了照顧自己,但很常時候我們沒有考量到其實用性,買回來只用了一、兩次都放在旁邊;因為當下身體的需求直接影響了你的購物行為,然而卻忘了真正改善身體疲勞的方法是讓身體能夠好好休息。
補足內心匱乏感
此外,也可能是比較心態、自信心低落的原因造成我們衝動消費,比如你兩天後即將參加同學會,為了不比其他同學過得差,所以衝動購買了自己不一定負擔得起的高級精品;又或是你剛才在路上碰到前男友與他穿著短裙的新女友,為了贏過她,你立刻跑去買了各種漂亮衣服。
掌握過去的失控感
小時候我們可能因為父母不同意而無法買想要的東西,或是在年輕時經濟能力不足而沒辦法隨心所欲地購物,使得過去被壓抑的感受在自己有能力之後,就可能如同洩洪般,透過達到過去無法完成的目標來宣示自己的權利感,此時,許多人就會藉由衝動購物來取得這種逃脫過去的掌控感。
短暫地紓解壓力
許多衝動消費的人其實是想透過購物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也許是壓力大、自我認同不足,或是比較心態等原因,就如同心情不好就去吃大餐、跟朋友出遊一樣,有些人在負面情緒出現時透過購物就能得到抒壓的感覺,只是雖然他們在購物的當下會得到滿足,但往往在購物完後又會出現強烈的罪惡感。
親愛的,衝動消費除了可能造成你在購物完後心情更為低落以外,衝動消費也時常會需要退貨等耗費時間心力的後續處理,更會直接因為經濟能力而影響你的生活。為了避免衝動購物成為生活中的小惡魔,我們可以這樣做。
辨別「需要」與「想要」
首先,由於在逛網拍時很常會出現「我好喜歡」、「我好想要」的時刻,使得我們容易暫時忽略了是否「需要」這項商品,加上網購過於方便,輕輕一點便完成購物。因此,我們可以先練習辨別「需要」與「想要」,在按下放入購物車的按鈕之前,先冒出這項商品是否需要的念頭,再決定要不要放入購物車。
如果你辨別不出來,又或是你真的很喜歡而已經將該商品放入了購物車,那就訓練自己先讓那些商品待在購物車裡不要結帳,建立起「購物冷靜期」的好習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那個當下」很想買,所以讓自己稍微冷靜三天,三天過後再回頭確認是否要購買。
尋找生活中健康的快樂來源
生活中有許多事物等著我們去發掘,你可以透過運動、看影集、讀小說等各種健康的方式來補足內心的匱乏感及快樂,雖然疫情時刻不適合面對面與朋友聚會,但線上社交也是很好的方式,你們可以一起玩線上遊戲、或是與對方視訊聊聊最近的心情,找出自己適合且健康的紓壓方式,就可以改變衝動消費的不良習慣。
參考資料:
黃惠萱臨床心理師《 搶完雙11優惠,接下來就準備退貨?心理師帶你看懂「衝動購物」的三種心理需求》
《 吳姵瑩心理師:賺多花多的月光族?為你破解衝動購物的三種心態》
橫山光昭《90%的節約都會造成反效果》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全台皆列入三級警戒,除了規定民眾外出時需全程配戴口罩,也禁止室內五人以上、室外十人以上的聚會。連日破百的確診數,也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上一篇我們討論了房間凌亂所代表的人格特質,這一篇我們會進一步將囤積行為分類,並且談談背後的心理因素。
許多人的房間之所以凌亂,很多是來自於囤積行為,而囤積行為大致又可以簡單分為購物型囤積及拾荒型囤積。
囤積症並不少見,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也將其正式定義為精神疾病,除了從檢視居住空間是否造成安全風險判斷以外,也可從是否影響患者及身邊的人的生活上基本活動,或是造成經濟困難來判斷。
購物型囤積
囤積行為中有八成無法停止獲取物品,其中七成五的患者則是藉由不斷購物來囤積物品,無論他們的經濟是否足夠,也不管家中是否有足夠空間,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Randy Frost)稱此行為是「購物療法」;他們透過購物行為來消除負面情緒,並獲得滿足。
拾荒型囤積
除了花錢購買,想要囤積物品還有另一種作法,那就是撿拾。拾荒型囤積者傾向從外面撿東西回家,這東西可能是免費報紙、小傳單等甚至是空瓶,在他們眼裡,那些物品並非垃圾,而是「總有一天」會用得到的物品,於是家中東西就越堆越多,當物品數量累積一定程度,不僅會影響囤積者本身的生活,也可能會因環境不衛生或東西過多而造成安全上的危險。
雖然人們在面臨斷捨離時通常都會感到十分兩難,但若已經因為「過度」的囤積行為而造成生活上的極大影響,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因為大多數的囤積行為是來自於內心的創傷,當你的創傷黑洞越大,就可能會透過不斷地囤積來彌補,好比可能是對缺乏物資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是給予物品過度的情感依附等許多原因,因此,最好改善囤積的方式就是找出囤積背後的壓力來源。
那麼對於不到疾病程度的囤積行為,為什麼我們明知道該丟但總是難以斷捨離?
客體恆存認知(object constancy)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客體恆存認知」,指的是「環境中的物體是長久存在的,並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或是憑空消失」,若照顧者能提供穩定安全的環境,在嬰幼兒在約八至十二個月時大多就可以發展出客體恆存的認知。
以大人最喜歡和孩子玩的遮眼躲貓貓遊戲舉例,當我們用手將約六至九個月大的嬰幼兒的眼睛遮住,再突然打開時,他們會以為你不見又突然出現而咯咯地笑,這個階段也同時是在建立孩子的客體恆存認知。超過九個月之後,當我們再次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已具備客體恆存認知的孩子漸漸地會開始移動找尋手後面的你,因為他們已經知道你依然在那邊,而不是突然消失。
簡單來說,當我們具備客體恆存的認知,我們就不容易感到情感焦慮,相反地,倘若你小時候的環境沒有讓你感到安全,成年後的你因為缺乏客體恆存認知,在關係中也就容易感到不安,而需要透過全面掌控的方式來維持關係,他們也才可以感覺稍微安心。
回到難以斷捨離的情況,很多人會藉由保存物品來懷念過往或是藉此證明自己的價值,這背後可能就表示他們對於客體恆存的認知不足,認為一旦丟掉了那些東西,自己的過往及價值便不復存在。
親愛的,若你發現自己很擔心丟了那些東西,回憶就一併消逝,此時,不妨回到你的內在,開始回想並感受究竟是什麼讓你如此沒有安全感,究竟是什麼使你一定要藉由「保有」這些東西才能「保有」依附在物品上的情感,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剝奪」?
過期物品不丟才是浪費空間
檢視過自己的內心狀態後,就可以著手來處理家中所堆積很久沒用到的物品,放了這麼久、跟了你這麼久,突然要你丟掉的確不容易,我們不妨先從過期的東西開始,花錢買了很貴卻不適合的化妝品、不合時代的昂貴衣服等,相信你內心都明白這些你再也不會用到。或許你會說:「可是這些都是花很多錢買的,丟掉很浪費!」是的,當初你買的時候花了很多錢,但如今它再也用不上,只能堆在你家中的某個角落長灰塵,何嘗不是在「浪費」你的使用空間呢!
向回憶物品道謝、道別
丟掉過期的物品之後,接著整理過往的回憶,可能是你小時候的包屁衣、前男友送的刻了你們名字的項鍊,又或是外婆流給你的脫線毛帽,這些你都留著,因為你想保留的是當時的回憶,以及對他們的情感連結。想一想,這些東西在平常的時候你多久會拿出來看?如果你只是擺在那裡,已經好幾年沒有看過一眼,而只是想藉有放在那裡來認為這些情感不會逝去的話,是時候跟這些物品告別了。
你可以在整理這些物品時,一樣一樣感受當時的回憶,並好好地向每個回憶說聲感謝,謝謝它們造就了現在這麼好的我,在道別的同時也將它們放到心裡的位置。不需要強迫自己全部一次丟掉,我們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好好回憶,好好告別,為這些東西建立一套儀式,最後再好好的安放到心裡面。
無論是處理家中的空間還是心理的空間,都是來自於我們對於分化及歸納的能力,一旦長出這些能力,我們便能更有力量在生命中繼續前進。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囤積病
臺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兒童發展評估中心-零至二歲嬰幼兒的認知發展與親職技巧
https://wd.vghtpe.gov.tw/PMREIP/Fpage.action?muid=10307&fid=9951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走出關係焦慮:擺脫負面自我的18堂內在和解課(特別收錄10個情緒引導音頻QR Code)》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鄭寧 愛心理編輯
近日國內本土疫情升溫,光六天本土案例就已經累積超過五百例,多個縣市都有個案,台灣民眾也人心惶惶,不僅許多公司都宣布居家上班,先前人來人往的街道、捷運、商圈也明顯少了許多人潮。
親愛的,你也因為這波疫情升溫而感到焦慮不安,想做點什麼卻又因不敢出門而感到無力嗎?其實,待在家裡最好的穩定情緒方法之一,就是整理房間。
一想到要整理房間,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好啦!等我有空時就會整理。」或是「好麻煩哦,過一陣子再說!」即使知道房間已經亂無可亂,甚至每天都為了找東西而花上許多時間,有些人對於整理房間還是會選擇「以後再說」。
撇開會立刻行動整理房間的人,我們今天來談談房間凌亂反映了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尤其最常見的衣服很多而堆的到處都是的「囤積」亂,
衣服對人們而言如同一張張的「對外」的面具,而衣櫃便是裝載面具的空間,因此,如何整理衣服也就象徵了如何收納我們的面具。而當一個人無法收納好衣服時,其實就代表著三種狀態:
缺乏自我整合能力
明明你的衣服很多,但會穿的衣服是不是都是那幾件呢?每次換季整理衣服時,是不是都會挖出很多你已經好久沒穿,但總是不會丟的衣服,使得你的衣櫃空間永遠都被那些「不會穿」的衣服給佔據?
之所以留著那些不會穿的衣服,或許是因為你對每件衣服都保有不一樣的回憶,你想藉由保留這些衣服來確認你與那些回憶的連結。然而,這也表示你其實缺乏自我整合的能力,因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具備著將事物「內化」的能力,他們會將對人及對事物的價值感收納在心智中並進行自我整合,不需要透過囤積大量物品來確認自己曾經擁有的歷史或記憶。
容易有失分寸
當你無法為衣服好好分類整理,而總是將所有衣服都堆在一起,要穿的時候再重新翻過衣服山,這樣的日常行為可能也代表著你容易在不同的場合有失分寸,或做出不合時宜的表現,因為你總是找不到想穿的衣服而隨便穿一件,衣服無論是否穿過也都隨便的丟在一旁,當整個選衣、穿衣的過程持續混亂,久而久之,你生活中的分寸感也就難以掌握。
太隨心所欲
若你在疫情期間已經改為居家工作,但你依然無法整理自己的私人空間,這表示你缺乏結構性、過於隨心所欲,而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會混淆;當工作與生活的界線不明時,你不僅無法在工作時專注,你在生活中也會因為無法將工作完全切割而沒辦法好好休息。
親愛的,疫情嚴峻時代,盡可能地待在家就是對你我最好的保護,無論是居家工作,還是需要長時間地在家防疫,若你出現焦慮、情緒難以平靜,無法休息想要做點什麼事情的情況,不妨花點時間好好整理你的房間。
分類、收納、斷捨離
整理房間不外乎幾個關鍵:分類、收納以及斷捨離;不知道如何著手的話,就先從衣服區開始吧!從最簡單的分類開始,先從季節分起,接著可以分為外出服、家居服、洋裝等各個類別,同時你也可以將每件衣服分別很常穿、特定時刻會穿、運動服、紀念衣物等。特別注意的是,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有幾件是新買但不適合的衣服,這很正常,因為每個人的體型、喜好都會隨著年齡或潮流而有所改變,所以別忘了要整理出那些不適合的衣服。
當衣服都進行好分類及挑選後,就可以將不適合及紀念衣物類別以外的收納進衣櫃,而不適合及紀念衣物就是時候做出斷捨離的決定,你可以為這些衣服尋找更適合的人,或是問問自己「我還需要這些衣服來建立意義感嗎?」在自我對話時,相信你可以找出答案。
也許整理房間的這條路對你來說很漫長,但只要你願意踏出整理的第一步,之後也會漸漸適應,且你在清整房間的過程中,不僅能訓練自己有意識地挑選「需要」的衣服,也能建立起清晰的界線,同時你也會感到一絲平靜,當你的情緒開始流動,你的思緒也會更加清晰!
參考資料: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我衣服很多,是不是也有囤積症?》
陪伴你成長:【焦慮管理】解構徬徨、安頓自我的四堂課
延伸閱讀:在疫情之下,我們如何進行心理自我護理?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知名啤酒品牌日前傳出面試風波,有面試者發文表示,面試官詢問「人生中有沒有什麼「勇敢冒險」的事時,自己以「向父親出櫃」作為回答,不料對方卻反回「這也算哦?」讓面試者感到不悅,面試者認為出櫃對她來說是相當勇敢的事,加上該公司公開支持性別友善才願意分享,沒想到對方卻這樣回覆讓她感到自己遭到否定;對此,該啤酒品牌也發聲明致歉。
親愛的,你認為的「勇敢」是什麼?
有些人覺得去跳高空彈跳很勇敢,有些人覺得坐擁高薪的人選擇回家種田很勇敢,也有些人覺得鼓起勇氣向心愛的人告白很勇敢。
是的,大多數的事情都沒有絕對,只是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而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在別人身上,所以一旦雙方的認知產生差異時,在彼此缺乏了解的情況下,就會因爲誤解而產生衝突。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依照金字塔,由高到低分為五個層次,分別是「自我實現」、「尊嚴」(社會需求)、「愛與歸屬」、「安全」以及「生理」的需求,依據時空背景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不同,每個人所追求的層次也不同;但通常人會先致力於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之後,再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生活環境的不同,而追求著不一樣的需求,比如對窮困的人而言,滿足三餐需求是首要追求;而對不愁吃穿的人來說,或許擁有人際關係、愛情才是他們的生活目標。
對於擁有不同需求的人來說,「勇敢是什麼」自然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但從整體來看,勇敢其實是「即使內心害怕,仍選擇面對恐懼、克服恐懼」。不妨想想,對於一個窮困遼倒、長期吃不飽的人來說,他決定將身上僅有的錢拿去買車票,前往都市找工作這件事是不是很勇敢呢?
而正是因為每個人所追求的需求不同,當我們已經具備了別人正在追求的地位環境甚至是身份時,會傾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忘了應該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進而容易導致一方受傷,甚至是衝突發生。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練習同理心呢?
首先,當事情發生或是對話產生時,試著從語氣、臉部表情以及肢體語言辨識對方的情緒,若你發現自己反應還不夠即時,不妨從電視或是影片上來進行自我訓練,藉由將影片靜音的方式來檢視劇裡角色的情緒感受是否與自己所猜測的一樣。
接著,就是人人都知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的「換位思考」。
與對方對話時,請先試著將重點放在對方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而當對方仍在表達他的感受時,不要急著打斷對方或是反駁,等對方說完之後,可以以提問的方式闡述剛才對方說過的話,確認對方的想法及感受,同時也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同理,比如:「我聽完了你的想法,你的意思是….對嗎?」
當你確實理解對方的想法與感受後,你也能在內心問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若你發現自己與對方的想法類似,自然就可以理解對方;但若與對方想法不同也沒關係,你可以告訴對方若是自己會怎麼做,讓雙方有機會一同找出共識。
親愛的,雖然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的特質,但每個人都有培養同理心的能力,願你我都能透過擁有同理心,與他人建立更好的關係連結。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勇敢不是一直堅強,而是迎向自己的脆弱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日前高雄一名女子與好友前往無菜單料理慶祝聖誕節,沒想到只上了四道菜、濃湯、甜點,以及一份甜點,因為套餐沒附飲料,所以他們還點了一瓶一千元的酒,被推銷時也有買酒捧場,最後結帳金額將近七千元。但對於菜色本身,他們感到十分失望,且朋友沒吃飽,認為「踩到大雷」,憤而上網發文抱怨。
對此,店家也發文反擊,除了在臉書公開菜單內容,也表示對方外帶了好幾瓶酒,且在用餐完畢後也有詢問對方是否有吃飽,但當下也沒聽到對方對餐點有任何意見,就協助結帳;可能是雙方不適合才會造成這種結果。
在這個公審世代下,我們很常可以看到消費糾紛被PO上網路,希望眾多網友能評評理,甚至是利用網路聲量迫使被公審的一方出面回應。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除了與網路發達有關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思考。
第一、自我聲量感到薄弱
即使已經向身邊好友抱怨過,仍無法讓內心忿忿不平的情緒消失,也許是情感問題,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落差,或是認為對方死不認錯、死性不改,但自己又無法改變對方:又或是因對方是大公司,認為光憑自己的力量,對方不知痛癢,於是選擇上網公審,藉由眾多網友的聲量發聲,不僅讓自己更站得住腳,若公審情況燒的夠大,對方也會被迫出面說明甚至是道歉。
第二、「以和為貴」文化影響
每每看到消費者糾紛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你不滿意,為什麼當下不告訴店家?」其實這跟我們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社會價值觀有相當大的關係。
當兩個或是以上的人,對於某項議題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時,便會產生衝突。而「以和為貴」說白了就是「不願意面對衝突」,但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通通是以和為貴時,維持著的其實只有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本身的關係張力卻是非常高。
1970年代,美國學者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與基爾曼(Ralph H. Kilmann)建立了「湯瑪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該測試類似MBTI等性格測試方法,藉由評分量表分為五種不同的衝突模式,而其中的「迴避型」(Avoiding)就是避免涉入衝突的模式類型。
「迴避型」的模式在關心自己及關心他人的層面上,分別屬於「低自我肯定」及「低合作」,其心態會是「反正我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我想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等,而採取迴避型策略的人不喜歡處理衝突,寧願躲避和不理會衝突,也不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雖然迴避型的處理模式看上去只是因為退縮,但有些時候這類型的退縮其實是為了做出更強大的出擊。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經不起衝突呢?這得回到我們的成長過程,因為受到「以和為貴」的文化影響,「衝突」本身對我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負面的詞彙,我們為衝突先設了「假設」;「假設」衝突會使我們「傷害人」,或是「假設」我們會因為衝突而「被傷害」,這樣的觀念自然會讓許多人在意識即將產生衝突之前就會選擇逃避,以避免傷害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但親愛的,無論是為了避免衝突而長期不願表達意見,或是事後藉由公審來撻伐對方,都不是有效的溝通解決方法。衝突的發生代表的是每個人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等於誰對誰錯,比起當下逃避衝突,練習自在地面對衝突對關係更有幫助。
在發生衝突時你可以這麼做:
先覺察憤怒背後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用憤怒包裝著失望、脆弱、焦慮等情緒,因此,在憤怒的情緒失控之前,我們不妨在第一時間先安撫自己,思考為什麼會想要生氣,是因為觸發了我內心的焦慮嗎?還是我用憤怒掩飾了內心的脆弱呢?試著先找出背後的真正情緒,才不會讓憤怒佔據了當下的思緒,而導致更多的衝突發生。
不要急於指責對方
在衝突發生時,很多人總是會「指責」對方,好比以「你看!你怎麼又…」、「都是你才害我…」等作為溝通開頭。但如此一來,不僅自己的情緒無法緩解,一旦對方遭受指責,自然而然也會想要反擊,彼此間的衝突也就無法達到有效溝通,甚至對關係具有破壞性。
表達自己並理解對方
當情緒緩解、釐清好自己的思緒後,除了將自己對於事情的感受表達給對方以外,同時也要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對方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若雙方觀點不同,你可以先提出解決方法並與對方協調,或是你們共同想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互相傾聽對方的觀點,讓雙方從對立的兩端走向平衡點,溝通才能有效進行。
衝突很難避免,願你我都能從衝突中看見彼此的差異,並讓衝突成為關係成長的助力。
陪伴你成長:【心理界限】在複雜的關係裡,做回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今年三月,南韓爆發「N號房」未成年人性剝削影片事件,嫌犯在通訊軟體Telegram建立私人聊天室,在網路上利用打工當藉口,吸引年輕女性提供性感照片並取得個資威脅,超過七十名受害者被迫拍攝不雅影片,供付費的聊天室成員觀看,其中年紀最小的少女甚至僅有11歲。消息一出,不僅引其南韓社會譁然,性暴力議題也再度引起全球討論。
儘管無關乎性別,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但無法否認的是,身為女性所遭遇的環境地卻更危險,這也是為什麼詢問有女兒的家長最擔心的問題時,最常聽到的答案就是「性暴力」。
與過去不同的是,隨著勇敢揭露性犯罪的「#Me Too」運動在全球掀起巨大浪潮,不僅加大了社會大眾對性暴力的意識,許多受害者也得以發聲,並將性犯罪者訴諸法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性暴力為任何人企圖透過肢體暴力或是心理威脅等強迫手段,企圖強迫另一方發生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性騷擾、性暗示等行為。
然而,對孩子們而言,當遇到性暴力的情況時,也許只會就感覺哪裡不對勁,而不會意識到這就是性暴力。因此,既然無法完全避免危險發生,就必須讓孩子對性暴力有高度意識,並且知道若遇到性暴力時的對應方法。
從「感覺訓練」開始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建議家長可以從「感覺訓練」開始,也就是遇到某件事時,家長就可以詢問孩子的感覺,當孩子出現討厭的感覺時,就可以教導他怎麼處理。比如卡通《蠟筆小新》中的主角時常對性表現出冒失的態度,家長就可以藉此詢問孩子「你覺得小新這樣的行為,對方會有什麼感覺?」經常透過這樣的對話來為孩子做感覺訓練。
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
經過感覺訓練之後,家長也要告訴孩子哪些情況下提高警覺,多數家長會叮嚀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小心陌生人」,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超過一萬件的性侵案件,且加害人與被害人是相識關係者超過九成,顯示熟人其實比陌生人更危險,因為孩子可能並不認為那些人是陌生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以「熟悉的陌生人」為主題探討,她認為孩子之所以會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卸下心防,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對孩子有更多的了解,比如對方是聊天許久的網友,又或是遠房親戚。(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對此,羅怡君建議家長,要教導孩子拉好自己的心理界限,也就是當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孩子去做「平常陌生人對自己要求時不會答應的事」時,孩子就要懂得拉緊界線,不要因為害怕破壞關係而打破原則。
若孩子遭到性暴力,家長可以怎麼做?
當孩子受到性暴力後,不一定會馬上跟父母說,所以父母在平常就需要好好觀察孩子的心理與身體上是否突然有什麼症狀,若懷疑孩子遭受性暴力時,也不要太過驚嚇或慌亂,因為此時內心感到最不安的是孩子。
而當孩子向家長表示自己受到性暴力時,除了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以外,家長絕對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保護他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相信孩子所說的話,更不能怪罪孩子。
信任與傾聽
孫京伊也在書中建議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說:「爸媽相信你」、「這件事不是你的錯」、「你會生氣是理所當然的」;不能對孩子說的則是:「你不是在說謊吧?」、「我不是已經跟你說過要小心那種人了嗎?」、「你為什麼不早說?」
安撫與鼓勵
此外,孫京伊也提醒家長,在詢問孩子相關問題時,要記住孩子現在的情緒是混亂與不安,所以務必要使孩子安心後,再慢慢提出問題。當問題問完之後,也不要忘記鼓勵孩子:「我知道你很痛苦,謝謝你願意說出來。」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受害者的預防,而是防止成為加害者。」
孫京伊在書中強調,家長們都希望孩子永遠活在自己的保護裡,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性暴力並非爸媽可以防止的問題,孩子無論何時都可能成為性暴力的受害者,所以在無法完全預防性暴力的情況下,除了提高孩子對性暴力的意識以外,透過正確和健康的性教育「防止孩子成為加害者」也是改善性暴力環境的重要關鍵。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根據《蘋果新聞》報導,去年新北市一對未成年的高中生情侶偷嚐禁果,少女母親得知此事後便報警處理,少年為逃避責任,登入少女臉書帳號刪除對話內容。雖然少女在筆錄中稱性交是兩情相悅,但法院認為少年對未滿16歲的少女進行的合意性行為,以及擅自刪除訊息都屬不法侵害少女的權益,判賠少年及其父母要賠償共25萬元,該案可再上訴。
隨著社群平台發達,加上青春校園偶像劇的催化,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對戀愛的渴望與憧憬,不少孩子在青春期甚至之前就有過戀愛經驗。然而,青春期的孩子談戀愛卻總是讓家長感到擔憂不已,深怕戀愛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或是擔心過早的親密接觸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有危害。
戀愛成為日常,與其禁止,不如找到親子對話空間
事實上,戀愛在這個時代已經成為了日常,與其禁止孩子不准談戀愛,導致孩子偷偷摸摸瞞著家長談戀愛,不如接受孩子談戀愛的事實,讓孩子正常交往,並且搭配情感教育,讓孩子對愛情有正確健康的認知。若孩子願意將他的感情生活分享給家長知道,危險性便能降低很多。
對於孩子談戀愛,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的書中提到,她認為談戀愛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孩子在談戀愛的過程中,也許可以藉此檢討自己的性別敏感度,並且讓自己成長,甚至發覺彼此意識中的偏見。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此外,家長最擔心的,不外乎是孩子在心智尚未成熟前就與戀愛對象發生親密行為,對此,孫京伊則認為,無條件地阻礙孩子發生親密行為並非好方法,因為即便家長阻止,孩子也不一定會照單全收。因此,她認為家長不妨時刻提醒孩子,雙方要在彼此同意且對對方負責的前提下才能發生親密關係。
當孩子害怕被分手,而違背意願發生性關係時
然而,即使是充分受過主體性訓練的孩子,在進入戀愛關係之後,也可能會擔心對方提分手,而勉強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行為。孫京伊在書中就建議家長可以藉由對話,來了解孩子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與感受。
比如可以向孩子詢問:
「你跟對方發生身體接觸時,有感到不舒服嗎?」
「你要接近對方時,對方有說過『不』嗎?聽到這句話後,你又是怎麼做的呢?」
家長要幫忙孩子檢視,當自己不想讓對方碰觸身體時,能否清楚地向對方說「不」,相反的,當對方表達不願意時,孩子是否也會尊重對方的意願。
不帶偏見的與孩子談論戀愛話題,孩子也比較容易主動向家長分享戀愛生活,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調整在戀愛關係中的互動方式與態度。
當愛得如火如荼:讓孩子了解法律風險
除了身體界線以外,家長也必須告訴孩子相關的法律風險,讓青春期的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若覺得直接以法律條例來說明孩子可能無法理解,也可以透過新聞案例與孩子討論,從中了解孩子是否對於戀愛相處有錯誤認知,並提醒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以提升其正確觀念。
當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提升孩子的主體權
以「對方一直要求親熱怎麼辦」的問題為例,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其實也包含了「要怎麼拒絕比較好」的疑問,儘管多數人會認為「直接拒絕」就可以,但對孩子來說,就是因為無法果斷拒絕才為此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會擔心若拒絕了對方,對方心裡會受傷;另一方面,則是會認為自己似乎拒絕了對方「合理」的要求而感到困惑。
孫京伊建議,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時,就要引導孩子認真思考自己內心的想法,以及當對方提出親熱要求時自己的心情,等孩子釐清好自己的感受及情緒之後,就請孩子坦率並明確地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若孩子已經表達拒絕,對方卻還是一直要求,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對方並沒有認真看待這段關係,也不懂得尊重對方,引導孩子思考這段關係是否還有持續下去的必要。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也建議,家長要提醒孩子將「人與事」分開來看,讓孩子明白若對方是值得交往的對象,便會懂得尊重自己的意願。一旦孩子不會被他人情緒勒索,便能自然地開口拒絕。
當孩子進入戀愛關係時,不要急著反對或是過度反應,可以改為支持及理解的態度適時的關心孩子的交友情況,成為讓孩子信賴的戀愛教練,讓孩子主動分享生活,不僅能避免親子關係疏離,也是相對起來讓孩子更為安全的方式。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遠離危險的可行之策:讓孩子知道「自己才是身體的主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20年,南投一名男高中生遭爆料仗著父親是警察,涉嫌逼迫同班弱勢家庭的女同學口交、性交,時間長達兩年,甚至自拍影片炫耀,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網友撻伐。再加上童年高雄發生14歲少女遭略誘,並囚禁長達66小時,接二連三的事件更是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孩子也遭遇類性情形。
為了保護孩子安全,不少家長會加強監控孩子,然而,比起過度監控孩子生活,讓孩子提早對性別教育有所認識,不僅能加強孩子對性侵及性騷擾等安全議題的敏感度,孩子也能藉此了解無論是何種性別,每個人都擁有絕對的身體主導權。
在華人社會的傳統裡,大多數的人對「性」通常是避而不談,似乎「性」是一件令人尷尬且羞恥的事,也因此,在對孩子的性教育上,許多家長總是只告訴女兒要避開性暴力,而告訴兒子的則是不要讓對方懷孕;簡單來說,就是將性隱藏起來,告訴孩子性很危險,僅此而已。
然而,這樣的性教育不僅無法真正保護到孩子,孩子對性沒有正確的觀念下所得到的錯誤理解,反而更容易使孩子陷入危險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在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中就提到:「犯案者會優先挑選對身體界線毫無概念,也就是『不會意識到自己被侵犯』的小孩。」至於青少年時期已經進入了兩性關係萌芽的階段,就更需要明確的資訊來幫助孩子們思考愛與性是什麼。(線上課程:【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在與孩子談性之前,我們必須先認知的是,每個人的身體界線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認為共處一個密閉空間時就會感到不自在,有些人也許習慣了牽手等較親密的接觸,但無論是何種情況,孩子都需要了解,只要自己感到不舒服,就算對方是家人,也不能隨意觸碰自己的身體,特別是私密處。
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在《這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不尷尬、不怕問,性教育專家改變女兒人生的50個對話》的書中就強調,性教育必須先在家人間進行,因為性教育並非只是傳達性的相關知識,而是以「關係」為基礎的教育,人際關係、同理心也都是性教育的根本,必須要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對話持續訓練才能實現。
作者: 孫京伊
采實文化 2020/06/24出版
讓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情境思考,當你帶著女兒出門遇到了隔壁鄰居或是親戚,他們看到你的女兒便不假思索地邊說:「真可愛!」的同時打算碰觸孩子的臉,這時候你會怎麼做?
第一,任由對方碰觸。
第二,請對方經過你的同意。
第三,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多半家長為了不讓氣氛尷尬,會同意讓對方碰觸,而當孩子表示不願意時,家長甚至會告訴孩子:「那是因為你很可愛,人家才會想摸你呀!」以勸導孩子要接受對方的碰觸。但無論是第一種、第二種,還是勸導孩子接受對方的觸碰,都是在無視孩子的感受及壓抑他的主體權。所以這種時候,一定要讓孩子做決定,請對方詢問孩子的意見。
然而,大多時候當有人想要碰觸你的孩子,孩子會轉頭看向父母,希望父母能保護他,此時就更是應該明確地讓對方知道,必須先經過孩子的同意才能碰觸他們。孩子看到這個情況也會再度明白,「只要我不同意,誰都不能摸我。」同時也會對父母產生信賴感。
久而久之,孩子不僅會有「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這樣的觀念,也會知道「別人也是他們身體的主人」,進而懂得尊重他人。
延續同樣的觀念,當家長想要觸碰孩子之前,也要獲得孩子的允許,比如透過「我現在好想抱抱你,可以嗎?」等對話為孩子建立典範,讓孩子展現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權。當身體主體權的概念深植在孩子心中後,生活中一旦有人不尊重或是未經過同意就觸碰孩子,孩子便會感到不習慣,自然也會有所警覺。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提醒,無論是身體界線還是心理界線,都會隨著孩子的年紀與心態而有所改變,因此,與孩子保持對話的習慣,讓孩子願意分享他們的生活及感受,才是守護孩子的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8月29日,高雄一名14歲國中少女北上到新竹,接著搭上了陌生人的車後便失聯,心急的家長不僅報警,也在網路各大社團發文協尋。
少女父親透過女兒臉書歷史訊息發現,一名羅姓男子從5月開始就以畫畫、唱歌等打工機會給予女兒薪水,一步步騙取女兒信任,而這回羅姓男子則是以擔任「電競陪玩師」及每週可賺五萬元等話術,約女兒到新竹碰面。所幸在少女失聯3日後,警方終於在竹東一間透天厝的夾層中找到少女。
這起14歲少女誘拐囚禁案震驚全台,許多家長除了擔心自己孩子碰到類似的網路交友詐騙,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認為,從該案件來看,我們首先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青少年、青少女很多事情都不願意告訴父母?」,對此,她點出兩個原因:「父母不了解」以及「父母可能會阻止或批評」,所以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需求或決定,就很可能會選擇不說。
「我們能不能去理解孩子在網路虛擬世界裡的需求是什麼?也許他們需要的是很多精神層次上的肯定,甚至是愛的歸屬感。」吳姵瑩以個案經歷分析,她發現有很多案主與她諮商時,都會回頭談到他們在青少年時期所發生的事,如其中一個案主就提到自己青少年時期是鑰匙兒童,回到家都沒有人在,他內心對父母相當不諒解,認為雖然父母給了他溫飽,但他還是希望父母能夠願意花一點時間來陪伴他,這個情況也讓他在過程中產生出了創傷。
因此,我們要知道的是,當孩子在青少年的階段失去了跟親人之間緊密的感覺時,他們就會很容易產生「我是不是不夠好、不夠有價值,所以你們才不願意來陪我」的心理感受。
不僅如此,若孩子的內在出現這樣的狀態,他們在人際關係裡也會很容易產生「我覺得同學好像也不太喜歡我」等這樣的負面情緒。而當青少年在家庭以及人際關係上都得不到他想要的時候,「網路世界」便成為他們最快能夠獲得人際支持,甚至有榮耀感的環境,他們也就容易投入其中。
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也對此分析,她認為這個案件中的少女家庭背景並不複雜,看起來跟家人的關係也不錯,與一般失學中輟或低成就的青少年案例不太相同。除了嫌犯有計畫性一步步讓少女卸下心防之外,也可能是因為少女的「自我成就」的動機很強,才容易高估自己掌握風險的能力。
她進一步指出,特別是當青少年已具有類似成人的獨立行動與體型,加上想要證明自己能力時,儘管小心謹慎仍難防有心之士。羅怡君強調,這一點家長要特別提醒孩子,不論做什麼活動,多一個大人知道去向、隨時留下「行動痕跡」就少一分風險,絕對是不變的道理。
此外,對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而言,即使是與三五好友結伴一起前往,認為人多壯膽好辦事,但在不知道對方目的的前提下,結果通常也可能會是一網打盡,畢竟對方也未必只有單獨一人。因此,家長們也要時刻提醒,不要隨意答應陪同學前往任何奇怪場所或聚會,避免自己也步入風險之中。
陪伴你成長:【孩子的守護者】八堂課教出臨危不亂的孩子
延伸閱讀: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你只想到你自己!」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人,對旁人的事情毫不在乎,自己想做什麼也不考慮別人的心情;或總是炫耀自己的成就、表現出傲慢的態度?
對於這種類型的人,我們常會以「自戀」來稱呼他們,而這個詞通常具有貶義,有自負、自私或誇張等含義。但「自戀」不僅如此而已,前述指的自戀只是「顯性自戀」,其實還有一種形式的「自戀」者,是屬於「隱性自戀」類型。
加州大學Paul Wink教授在90年代將自戀者分為兩種類型:自大暴露狂(Grandiosity-Exhibitonism,也稱作「顯性自戀」)以及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也稱作「隱性自戀」),雖然「顯性自戀」與「隱性自戀」都具有「自私」及「傲慢」的核心特徵,但除此之外,兩者的外部行為特徵有著許多的不同點。
「隱性自戀」與「顯性自戀」最大的差異就在於,隱性自戀者通常看起來是屬於內向性格,在群體中不自誇,甚至有些會表現的十分謙遜,但內心其實仍是以自我為中心。
研究發現,顯性自戀者喜歡主動發起攻擊,或是貶低他人,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自我膨脹;但隱性自戀者在人際上的攻擊性主要表現於「極高的防備心」,他們很少顯得自大,但他們性格敏感,容易過讀解讀他人的言語或行為,進而誤以為對方是在攻擊自己,也就會使得顯性自戀者對他人進行反擊。簡單來說,隱性自戀者的攻擊並非是在爭取利益,而是為了「保護」自己。
相信你現在應該會好奇自己是不是屬於隱性自戀者,不妨試著由Holly M. Hendin和Jonathan M. Cheek在1997年提出,後兩人與Paul Wink為提高信度與效度又再增設了多條項目的的超敏自戀量表,測試看看自己是否符合「隱性自戀」的特徵吧!
以下的問題描述了某種行為或感覺,請依照你的符合程度做1(非常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不確定)、4(有點符合)以及5(非常符合)來答題。
1.我專心於個人事務、我的健康以及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中。
2.我很容易因為他人的嘲笑或言論而受傷。
3.當進到一個房間時,我常會感到不安,也會覺得其他人都在注意我。
4.我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成果與榮譽。
5.我覺得自己已經夠多事了,沒空去擔心其他人的煩惱。
6.我覺得自己的性格與眾不同。
7.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別人的評論。
8.我容易沈迷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中,而忘記他人的存在。
9.我不喜歡和一群人在一起,除非這群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是認可我的。
10.當別人因他們的煩惱而佔用我的時間、尋求我的同情時,我內心會感到厭煩。
11.我嫉妒長相好看的人。
12.當受到批評時,我會覺得有羞辱感。
13.我想知道為什麼別人沒有多留意並欣賞我的優秀特質。
14.我總是非黑即白的看待別人,不是很好就是很壞。
15.有時候我會沒來由的出現一些暴力的幻想。
16.對於成敗的事情,我會感到特別敏感。
17.我的一些煩惱是他人無法理解的。
18.我會用盡辦法避免被拒絕的情況發生。
19.有些朋友若知道我私下的想法、感覺和行為,是會感到震驚的。
20.在親密關係中,我很容易既崇拜卻又鄙視對方。
21.儘管我與一群朋友在一起,我還是會經常感到孤獨與不安。
22.我會怨恨那些擁有我所缺乏的人。
23.失敗與失望時常讓我感到羞愧及憤怒,但我仍試著不表現出來。
接著將分數加總,55分至65分的範圍為平均分數,而若你的分數落在40分以下,則表示你隱性自戀的程度很低,但若你得到高於82分以上,就代表你具有相當高的隱性自戀特徵。
事實上,隱性自戀與低自尊往往是共存的,也就是說,隱性自戀者在感到自己很獨特的同時,卻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之所以無法像顯性自戀者那樣毫不保留的吹捧自己,也是因為隱性自戀者的內心其實也並不是那麼有自信。
在關係中,隱性自戀者內心脆落、敏感的特質,也容易使他們時常處於情緒不穩定的狀態,對負面情緒特別敏感的情況下,也就相對比他人更情緒化。
那麼自戀者該如何改善這樣的情況呢?除了已經影響到生活,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商的協助,以理解自戀背後內心的恐懼以外,任何增加同情心的訓練都是有效的。
不妨試著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挪開,練習培養對他人的關心與同理心,同時也練習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並且適時地表達自己的脆弱。此外,也可以找出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投入去實行,而不是只做可以「炫耀」的事。
親愛的,接受自己的缺點並非容易的事,但當你能擁抱不完美的自己時,才是真正的與自己和解。
線上課程陪伴你成長:為何我總是擺脫不了他人眼光?
延伸閱讀:好惡分明、敢言敢做?深入分析川普的「自戀型高衝突人格」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五月底時,木村花卻傳出因不堪長期的網路霸凌而自殺,消息一出,網路霸凌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除了轉發木村花新聞希望更多人正視霸凌議題以外,不少網友也開始檢視自己是否曾經也加入了這場網路霸凌。
此次專題我們以「酸民心態」、「網路霸凌」、「被霸凌的修復」以及「自殺防治」這4個角度規劃一系列專題,希望為「霸凌」勾勒出較完整的面貌。
事實上,要形成霸凌大致上要有三項元素,科普心理學家海苔熊指出,是否構成霸凌可以從「是否有意圖」、「是否權力強烈不對等」以及「是否為持續性」來判斷。他也補充,現在網路時代的更新,形成霸凌的界線可能也會有些許不同。
隨著霸凌的情境從現實生活進階到網路中,匿名性不僅成為網友們不用為言語負責的保護傘,更讓被霸凌者看不見攻擊何處所來,加上通常網路霸凌都是一群人一起,在責任分散的心態下,網路霸凌事件也就變得更難以阻止。
這篇就讓我們從酸民心理切入,我們常常可以看見許多相當具有攻擊性的留言,如批評他人身材長相或以不堪字眼辱罵對方等,連旁觀者都感到不舒服,更可以想像當事人有多受傷。
或許我們可以試著思考,為什麼酸民總是想要批評或辱罵別人
除了因為匿名性而使得酸民增加了攻擊以外,海苔熊分析,主要原因來自於個人的「投射心理」及「情緒垃圾桶理論」。
有個女孩被男友劈腿而傷透心,儘管已經過了許多年,但那股憤怒與恨意卻一直在女孩心中。突然電視上出現了男藝人劈腿的新聞,本就累積在女孩心中的情緒終於找到抒發出口,由於該男藝人與前男友的行為類似,於是女孩就上網留言批評甚至辱罵那位男藝人。
但其實女孩並不是真的因為討厭那位男藝人本身而罵他,而是做出與原本討厭的人相似的投射;簡單來說,由於現實生活中無法透過罵前男友來感到愉快,於是轉而投射在相似的男藝人身上,讓男藝人成為代罪羔羊。
另一個「情緒垃圾桶理論」則是因為在生活中感受到太多壓力而藉此宣洩。每個人的宣洩情緒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可能會透過看劇、有些人可能會透過打球來抒發情緒,因此,也會有人是透過批評對方來排解現實生活中難以排解的情緒壓力,或是藉此暫時逃避現實生活中不想面對的事情。
社會認同提升了內心的安全感
那為什麼一旦有部分的網友留言,留言串就會開始吸引更多的人來留言呢?
這可能是為了「博取社會認同感」,其實跟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一樣。海苔熊指出,當因為酸某個人而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時,人們就會感受到安全感。他也以「疊加心理」分析,就如同前陣子很火紅的switch,本來對電動沒興趣的人之所以想要買switch,是因為有了switch後不僅沒有孤立感,還能藉此享受自己其實在群體中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當大家都在網路上攻擊某個人的時候,有些人也會想要參與。
他也進一步補充道,除了前述兩種因為情緒而留言的酸民以外,我們也常可以看到不少人會在留言串中出現,但都是留一些與原先內容無關的留言,或是放上一張無關緊要的貼圖。海苔熊指出,這種會留言但卻是留與脈絡無關的內容的人,通常是為了博取注意力,或是在取悅他人。
但很多人會問,就算我內心想批評,我也不一定會真的留言啊?
對此,海苔熊認為,從在網路上留言的整個過程來看,真正促使人們行動的那股動力其實是來自於情緒,也就是說,光有動機並不足以讓你真的留言,而是當有夠大的情緒需要抒發時,人們才可能做出閱讀以外的行動。
黑粉們心中的罪惡感
回到像木村花這樣的藝人身上,藝人有粉絲也就會有黑粉,海苔熊認為,酸民與黑粉的背後原因其實雷同,而差別在於黑粉鎖定了並且相當關注某個人的生活,理由可能就是因為無法等待要有重大新聞出現才能做出批評(抒發情緒),為了時時刻刻都有批評的對象,所以就乾脆鎖定某個人的生活來放大檢視。
在黑粉的議題上,還有個特別的情況,那就是「由粉轉黑」這個現象。從社群媒體其實就很常見,有不少留言都是說自己過去其實是粉絲,是因為他做了某些行為使得開始討厭他。但討厭就討厭,怎麼一瞬間就成了「黑粉」呢?
「為了對得起自己,過去有多支持他,現在就要多討厭他。」海苔熊認為,這中間的轉變其實來自於極大的挫折,原本的粉絲在討厭曾經的偶像後,為了要對得起過去那麼支持他的自己,現在就必須要用如此大的力量來反對他,簡單來說就是「罪惡感」使然,因此藉由成為黑粉,連本帶利的表達對曾經自己心中「偶像」的討厭。
用「三天法則」來面對網路霸凌
接著,我們來談談對於被霸凌時可以做的反應。
海苔熊坦言「不要看」是最直接的方式,他在碰到有酸民來留言時,也會不斷地告訴自己,不就事論事,而是為了批評而批評、攻擊的人可能都有病,而且病得不輕,自己應該要以包容、關懷的心來面對他們。
此外,他也提到三天法則,因為酸民通常在三天後就不關心這件事,所以除非造成明確的錯誤,不然可以選擇逃避三天時間,畢竟當下越是說話,大家反而會更針對你。
他也進一步表示,若三天過輿論情況非但沒有停歇,反而越演越烈,而你又考慮要反擊時,就建議必須先跟律師討論,思考有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出來,並且思考出面解釋後的可能帶來的結果。
在貼標籤之前,不妨先想一下
曾有調查指出,有七成的人曾面臨霸凌、被霸凌或是看見霸凌事件發生的情況,但海苔熊認為調查結果低估的機率很高,因為有些人可能經歷過霸凌事件但不願意透露。
海苔熊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碰上霸凌事件,無論是成為霸凌者、被霸凌者,或是看見霸凌正在眼前發生的旁觀者。對此他強調,無論是哪一個角色,都不要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即便是霸凌別人,也可能是因為在行為前沒有先思考過,才會不自覺地做出霸凌行為。
「在幫自己或他人貼上標籤之前,先思考自己或他人何以做出這些行為,若在還沒搞清楚前就幫自己或他人貼標籤,會容易自動形成自我認同,並且將自己直接套入到角色中,那就會更難跳脫出霸凌迴圈。」最後他也再次提醒大家,別急著把自己放進受害者或加害者的角色,而是要先思考關係中的互動發生了什麼事。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關於霸凌修復這件事】試著築起一道心裡的防火牆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今年五月底木村花卻因不堪長期受到網路霸凌而結束生命。
上個月中,曾演出多部人氣電影及日劇的日本人氣演員三浦春馬,因缺席原預定工作,工作人員前往他的家中後,才發現三浦春馬已在家中輕生,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自殺的原因也各有說法。有日本媒體報導,許多粉絲從他過去的貼文分析,猜測他可能也是因為網路霸凌而走上絕路,消息一出,網路霸凌及自殺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網路霸凌是指一種在網路上發生的霸凌事件,與傳統的霸凌不同的地方在於,網路霸凌不受地域限制,且可延伸至生活圈外的場域。
根據國內資料統計,大學生涉入網路霸凌的比例高達85.6%,曾有網路霸凌受害經驗的比例則為74.6%。國發會去年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八成的網路使用者認為自己在網路上的發言與真實世界差不多,甚至不願在網路發言,但有2.8%的網路族坦言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論比真實世界來得激烈。
親愛的,若你曾有網路霸凌的經驗,又或是你或身旁的人正面臨著網路霸凌所帶來的痛苦,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霸凌可能帶來的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幫助自己與他人一起進行霸凌後的修復。
不只是當下,在霸凌事件後也會對受凌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
要構成霸凌必須符合幾個要素:須具有持續性(多次)、權力差異性(多數對少數/力量大對力量小等)以及傷害性。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的楊琬琳諮商心理師強調,這裡提到的傷害性不僅於肢體傷害,還包括言語攻擊、讓受害者感到心生畏懼以及在女生團體中最常見的「刻意忽略、排擠」也就是關係霸凌。
她以曾經的個案舉例,除了身體上的傷害以外,很多受凌者也會出現心理影響,如出現憂慮、焦慮、提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沒來由的感到害怕、緊張等情緒反應,嚴重者甚至會變成情緒狀態上的疾病。此外,受凌者在自主狀態上也可能會有情緒低落、自尊降低、沒有價值感以及沒有安全感的情況出現。
但網路霸凌是特殊情況,因為不知道面對的攻擊是來自於誰,而青少年高度使用網路的比例高,加上青少年較常加入網路上的各種社群,也使得網路霸凌的對象多半落在年輕族群。
網路上的界線不如現實生活中清楚
楊琬琳心理師指出,由於網路霸凌具有匿名性,且因為無法直接看見對方表情與情緒,不僅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變得與現實生活中不同,界線也不如現實中那麼清楚,這也使得在不同事件上,網路霸凌的角色容易出現轉變,可能在某事件是受淩者,在另個事件又轉變為霸凌者。
她進一步表示,網路上的霸凌分為很多種,有些是從現實生活延伸到網路上霸凌,有時候是討論版上的論戰,因為在論戰的情況下同時有很多人發表攻擊言論,也因此較不會認為自己需要為這個論戰的情況,或是造成什麼樣的結果來負責,同時也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霸凌。
看見「網路霸凌」,我們能做什麼?
網路霸凌案例屢見不鮮,在對受淩者提出協助之前,我們要先避免自己成為透過網路霸凌他人的霸凌者。
「事實上,對網路霸凌的理解概念越強,就越會減少自己網路霸凌的行為。」楊琬琳心理師指出,若不希望自己在不自覺中產生網路霸凌的行為,就要對網路霸凌的概念有所認知,要明白自己還是需要為自己在網路上的留言負責,也要試著站在受淩者的角度思考他們遭受網路霸凌時的感受,就能降低自己在網路上攻擊他人的可能。
若看見朋友正遭受網路霸凌呢?對此,楊琬琳心理師強調,當下協助朋友的核心在於「不要檢討」,因為檢討並不會有立即的幫助,且對於成人來說,心情上的調適相當重要,所以我們可以做的是等朋友的情緒平復後再給予建議,若朋友尚且無法面對那些網路攻擊,不妨建議朋友適時地遠離網路世界一段時間,而若已經出現情緒上的問題,則要告訴他們不要害怕尋求專業協助。
除了身旁友人以外,我們最常看到也是最容易遭受網路霸凌的對象就是「公眾人物」。很多人會認為,身為公眾人物就是要能接受外界的所有批評,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網友們在批評時的出發點為何,是有意義、有討論空間的留言,還是只是因為討厭這個公眾人物,而以各種不堪入目的字眼做人身攻擊?
因此,若身為公眾人物,楊琬琳心理師建議,除了尋求法律協助以外,在面對各種排山倒海的評論之前,可以先試著「區分哪些訊息是值得當作是建議參考、屬於有建設性的內容」、「釐清哪些人講的話值得重視」以及「探索這些評論對你的意義」,這樣的方式就如同在心中建立一道防火牆般,阻擋有害或是無意義的批評言論,讓被傷害的感受降到最低。
倘若情緒仍無法調適,甚至情緒問題已經影響到生活,那麼在尋求專業心理師協助處理情緒困擾的同時,或許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站在這個需要面對這麼多批評的位置上。
過了多年,若有機會再遇見當時霸凌自己的人…
隨著網路時代來臨,許多人在網路上分享自己曾遭受霸凌的經驗,甚至是長大後遇見當時的霸凌者時所做的反應或反擊,儘管霸凌過程不同,但不少人發現,很多霸凌者往往不記得當初所做的霸凌行為。
對此,楊琬琳心理師認為,這與身心理所受到的影響有關,因為在霸凌事件發生時,帶給受凌者的是「恐懼」與想要「求生」的巨大感受,因此,情緒起伏越大的霸凌事件,便會使受凌者的印象更為深刻。相反的,對當時的霸凌者來說,他們多半是抱持著好玩或是教訓對方的態度,不一定是惡意攻擊或傷害,也不會有前述之強烈情緒,霸凌者也就容易忘記那段「不覺得自己是在霸凌他人」的記憶。
「我們長大了,我們已經有力量可以反擊了。」若有機會再次遇見當時的霸凌者,楊琬琳心理師認為還是要以自己的狀態為主,先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見到他」,如果不想,那就不要見,我們不必逼自己與那些霸凌者面對面,「見他們」的這件事也不用像是要通過一個挑戰一樣,因為我們不會再讓自己受到傷害,也已經知道怎麼做可以給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信念了。
沒有人能夠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除了網路霸凌導致的情緒問題可以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以外,在面臨網路霸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以下措施進行自保:
第一,先回想一下自己在哪個平台留下了哪些訊息,並先行備份相關網路頁面(如不刪除訊息、截圖網路霸凌發生的時間點及內容)以保留證據。
第二,我們可以透過更改隱私設定(如封鎖霸凌者的留言或來訊、改變自己的聯絡資訊等)阻斷霸凌管道。
第三,可以向網路平台業者反映,平台可能會根據網站使用規則決定是否移除霸凌內容,甚至停用霸凌者的帳號。此外,我們也可以直接向「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進行申訴檢舉,或是報警處理。
無論網路上的攻擊或評論多麽惡意,我們在遠離網路世界的同時,對自己還是要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不要因為他人的言論而一昧地否定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
親愛的,面對他人的批評,我們都需要一些被討厭的勇氣,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感到痛苦。」所以你不必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而是要勇敢地接納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願我們的每一天都能比昨天更勇敢,比起每個昨天,也更喜歡今天的自己。
陪伴你成長:【安全感訓練班】成為自信與肯定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這個月初,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在深夜墜樓身亡,她在臉書上留下千字文,揭露自己被性侵,甚至是長期暴力對待等情節,最後更是在文末寫下「願用這條命,讓真相浮出檯面」。
事發當天,該名女職員在接近下班時間突然不見人影,同事察覺有異便動員尋人,未料晚間11時仍發生憾事。
本月九日南韓也發生震驚全國的自殺案件,南韓首爾市長朴元淳留下類似遺言後便失聯,經展開搜索,警方隔日凌晨在北岳山一帶尋獲遺體,初步判定其死因為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平均每年有8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也成為比因乳癌、戰爭或謀殺而死亡還來得高的死因,而就年齡別來看,在介於15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中,自殺更為低於交通意外的第二大死因。
親愛的,若你身旁正有人面臨痛苦而有自殺念頭,這篇文章將帶你破除大眾對自殺的迷思,並了解如何提供支持及幫助有輕生念頭的朋友們。
自殺最常見的迷思
近年隨著網路的快速傳播,人們可以透過各種社交平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造成最常見的迷思之一:「說要自殺的人通常不會真的做」。事實上,自殺並非毫無徵兆,而是一連串過程的結果,揚言自殺也正是警訊之一,儘管某些案例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但有統計指出,超過40%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前都曾透露想輕生的訊息。因此,若有人傳達自殺訊息,我們仍然不可輕忽。
常見的迷思還有,我們會認為最好不要與對方避談自殺或死的話題,但事實是,我們不應避而不談,而是要坦誠地關懷想自殺者,讓對方感覺到被了解,減少對方孤獨的痛苦。
此外,由於華人文化,加上從小教育的緣故,當身邊有人提及想輕生,對「死亡」議題感到焦慮的我們大多時候會急著斥責對方「自殺是不對、是不負責任的作法」,但這樣的回應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到當事人。在態度上,我們應該表達出關心與理解,而不是「批判」當事人。
自殺者在當下認為自殺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從個案經驗說明,有很多個案在談到自殺的原因時都表示:「與其說想死,不如說是不知道怎麼活。」由於當下的生活狀況與處境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才進而產生自殺的想法。
他進一步提到,很多自殺者的思考時間短且思考範圍較狹窄,能力上較不足去處理當下的困境,在想不到解決方式時,就會認為自殺是唯一的選擇。
方主任也強調,自殺與學歷上沒有絕對關係,學歷高並不代表有能力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因為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每個人的社會經歷也不一樣,在面對衝擊事件時的感受度也會有所不同。
自殺與安樂死等死亡議題都需要深入討論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不僅對死亡感到恐懼,更時常將死亡相關議題視為禁忌而避談。
當看到自殺新聞不斷上演時,人們通常只會說:「自殺又不能解決問題。」或是「生命那麼可貴,想想你的家人。」
在碰觸到自殺議題時,我們也許忽略了這些人之所以選擇自殺,想解決的或許不是生命,而是他們正面臨著的痛苦感受。
方主任以同樣為死亡議題的安樂死為例,因為人有慈悲心,所以當看到某個人因為絕症感到痛苦時,就會覺得「安樂死」是減輕那個人痛苦的最好方式,因此大眾認同安樂死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安樂死並非想像的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人的死亡自主權、倫理以及法律等相當多的問題,必須客觀地深入去討論,若快速立法就容易適得其反。
對想要自殺的人來說,自殺或許與安樂死相似,是既能解決自己的痛苦,也能減輕別人的負擔的方式。然而,人類與動物一樣,求生是本能也是天性,或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深入思考:自殺者與想要安樂死的人究竟是想要結束生命,還是是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方主任提到過去曾採訪過的案例,有位民眾因爲車禍導致半身不遂,無法工作的他因為生活困頓而希望自己能夠安樂死。從這件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政府與社會是有辦法給予協助的,無論是職業訓練或是立定相關的方案,若能改善甚至解決民眾所遇到的困難,自殺就不會成為他們認為的唯一選擇。
而對於有些人覺得自殺是個人選擇,旁人不應該干涉,方主任認為這牽涉到自主性問題,雖然自殺可以展現主體性,但在倫理上卻沒有絕對的自殺死亡權利,也就成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
然而,我們都有關懷別人、想要藉由自己的影響幫助別人的想法,因此我們在予以尊重的同時,也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痛苦,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進而改變對方想自殺的念頭。
一問二應三轉介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大部分的自殺者在執行前會透露警訊,可能是以口語或行為等不同方式表現,所以,若我們發現身旁的人有自殺警訊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聆聽
一旦懷疑周遭親友有自殺念頭,就應該認真嚴肅地看待當事人發出的自殺警訊,並主動積極地去關懷、傾聽對方,讓對方抒發情緒。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在傾聽完對方的痛苦後,嘗試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不要急於「評斷」對方的處境或想法,而是要以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回應,並提供對方其他的解決方式。
「轉介」:資源轉介並持續關懷
當對方的問題已經超過我們可以處理的範圍時,我們應該要幫對方找到適當的資源,尋求專業如心理、精神醫療資源等的協助,在轉介後也要持續的關懷對方。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自殺防治守門人」也因而成為有效防治自殺的重要策略之一,只要時時刻刻關心身旁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2019年10月,日本女子摔角選手木村花參與實境節目《雙層公寓:東京篇》,在節目中木村花活潑開朗的個性深受粉絲喜愛。然而,今年六月木村花卻傳出因不堪長期的網路霸凌而自殺,消息一出,網路霸凌及自殺議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衛福部日前公布國人死因統計結果,108年死亡人數計17萬5424人,就年齡別觀察,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歲至44歲則以癌症與自殺位居前二,顯示自殺雖沒有回到國人十大死因內,但在青少年及年輕人的族群中,自殺率仍有增加的現象。
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人數不減反增,其原因可能來自於憂鬱症、與家人間的相處關係、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以及感情因素等。
由於文化脈絡與宗教理念的不同,人們對於自殺及死亡等相關議題抱持的看法也有所影響。「死了就什麼都解決了。」在亞洲國家,「一了百了」的念頭常岀現在自殺者們的腦海裡,因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無法被解決,他們就會認為,既然想不到其他的解決方式,倒不如就選擇自殺。
親愛的,或許你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甚至曾經嘗試過,又或者你身邊正有人面臨著難關而有自殺念頭,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自殺,並且了解如何幫助有自殺念頭的人。
從自殺念頭開始到執行的歷程
所謂自殺,指的是一個人有能力,並且有意地以某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從過去二十年的研究發現,累積已久的念頭而執行自殺的比例較多,且這類多半發生在青少年族群;衝動型自殺的情況則通常是在有重大事件發生之後,多半出現在有較多人生經驗、知道最有效自殺方式的中年以上族群。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表示,若將自殺歷程以圖示說明,主要可分為溜滑梯圓弧形及海浪波紋型。
・溜滑梯圓弧形:過程如溜滑梯般,一有自殺的計畫,執行的時間就會很快速。協助方式可採取減少有自殺念頭者取得自殺工具。
.海浪波紋型:自殺念頭如波浪,可能會突然很想自殺,但情緒平靜下來後,就暫時放棄自殺計畫,接著又可能因為某件事自殺念頭又再起,然後又放棄自殺。這種情緒高低起伏的類型比例很高,方主任指出,對於這種類型,大多會建議採取轉介醫療心理單位。
網路霸凌的影響力
自殺通常是多重原因所導致,為生心理、社會、經濟或環境等因素互動的結果,儘管網路霸凌並非導致自殺的直接或單一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路霸凌成為自殺近因的比例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方主任認為,會被網路霸凌的人通常本身也是高度使用網路者,加上現在很多自媒體的出現,在傳遞訊息快速且即時的網路世界中,無論是霸凌情況或是自殺行為,都很容易會產生學習效應。他也進一步指出,雖然台灣十大死因中沒有自殺,但自殺總數與死亡率並沒有下降,且在青少年族群中仍處倍增狀態,代表年輕人在面對痛苦與壓力時的態度和能力出了問題,我們應該要重視並協助他們找出問題的來源,不是只是告訴他們「生命很美好」。
身為親友,我們能做些什麼?
由於文化影響,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較少討論死亡議題的情況下,自殺議題就容易產生迷思。尤其人們對自殺的協助不甚了解,因此會以為只有專業的心理治療者才能有效處理自殺的問題,但其實只要了解危機處理的原則,一般人也能夠阻止自殺行為。
當有人告訴你他想自殺時,除了不要提供「你把事情想得太嚴重了」、「不要胡思亂想」等這類的「意見」以外,也不要與對方爭論自殺的對錯,或是企圖說服對方自殺是錯誤的行為。方主任提到,還有些人會說:「這樣你的親人怎麼辦?」但事實上,對某些自殺者而言,親人正是使他們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理由。因此,我們可以告訴對方:「碰到問題沒關係先不要急,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方法。」
而在聽到對方講述自己遇到的困難時,我們要做的並非給予評論或批判,或是認為對方很可憐而表現出同情,這反而會讓對方有階級區別的感覺;我們應該要表達的是「同理心」,讓當事人感到彼此距離被拉近。
我們可以用「看聽轉牽走」五大口訣來記:
「看」:觀察對方的情緒與行為和平常有沒有不同。
「聽」:傾聽並鼓勵對方訴說,但不批評。
「轉」:提供新的想法帶著對方轉念。
「牽」: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我們可以結合其他人際資源,幫對方牽線,找尋其他可以提供支持的人,也許就能解決對方本來遇到的問題。
「走」:協助對方規劃新方向,陪著他走向未來的生活。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儘管我們不一定擁有專業能力,但我們可以在發現自殺徵兆時,給予當事人關心與陪伴,必要時也能幫助他們尋求專業協助。
親愛的,自殺並非唯一選擇,你的痛苦不應該自己承擔,試著讓其他人理解你的痛苦,並一起找出其他的解決方式。
多想兩分鐘,你會發現不是走到了路的盡頭,而是是時候該轉彎了。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青少年憂鬱:自殺、霸凌與完美主義,父母該如何面對?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5月29日大法官作出釋憲案,宣告《刑法》第239條通姦罪違憲,即日起正式將通姦除罪化,引起外界討論。
律師出身的主持人謝震武對此事表示,通姦除罪化指的是刑事部分,在民事上還是有責任,且正宮與小三的戰爭不會因為法律而有改變,婚姻關係還是需要靠經營兩個字。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上個月底大法官釋憲通姦除罪化,引起台灣各界關注,正反兩派支持者也在網路上掀起論戰。反對者認為通姦罪不僅能維護婚姻,更是在婚姻中的唯一籌碼;而支持者則認為婚姻的維繫不該由國家強制規範,且通姦罪只是滿足情感報復。
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5月29日,司法院大法官宣告刑法239條「通姦罪」違憲,並正式將其廢除,即刻生效,引起民眾熱議。參與釋憲的大法官黃昭元引用電視劇《犀利人妻》的台詞,將其改為「可是刑法,婚姻回不去了!」指即使刑法關的住人,也關不住心。
大法官釋憲後,許多人也開始思考,在婚姻關係中,刑法真的能夠保護自己並且懲罰對方嗎?在找出解答之前,我們不妨先想想「你的婚姻是否需要透過法律來保護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