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許多大人和青少年對話時,常會越說越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青少年明明犯錯了,卻打死不承認,還理由一大堆。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相當令人傻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許多大人和青少年對話時,常會越說越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青少年明明犯錯了,卻打死不承認,還理由一大堆。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相當令人傻眼!
(圖片來源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臉書)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大家瘋奧運,台灣代表隊表現特別亮眼,每一場比賽,都不想錯過。
日前「小林同學」在桌球男單銅牌戰,不敵德國老將奧恰洛夫,尤其是已經先拿下三局,卻被對方死纏甚至逆轉,實在令人心碎呀!
賽後,朋友傳訊息給我:「都是我不好!」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認識我的人,一定常聽我這麼說:「我們很難去改變另一個人,除非,他自己也想要改變。」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不具備改變的意願,除非拿槍指著他的頭,不然要他改變有時真是難如登天。
這幾年,我在許多地方教情緒管理的課程,授課的對象有家長、老師、學生、企業主管、職場員工,普羅大眾都需要學習如何安頓自己的心情。每當我教了一套情緒安頓的技巧後,就會有人問:「老師,我可以用這個方法去幫助別人嗎?」
提問的人眼裡有光,好似發現新大陸,或在大海中抓到浮木。我會說:「當然可以!不過,你說的那個人,自己有想要改變嗎?」對方先是停頓了一下,然後說:「嗯……好像沒有!」我又問:「那麼,是什麼讓你這麼想幫他呢?」
「因為他讓我感到困擾!」、
「他一直這樣,我實在看不下去!」、
「和他相處,讓我很感到很痛苦!」……
這是我時常聽到的答案,然後,我會接著問:「所以,你真正想改變的,好像不是他,而是自己的困擾、看不下去或痛苦,是嗎?」
—
站在誰的需求去考量?
「我知道,你很痛苦,所以想要幫助他改變。問題是,他不感到困擾,沒有改變的意願,那麼,你該如何幫助他呢?而你期待著,透過他的改變,而讓你減少困擾、減輕痛苦或煩惱消失,這樣,真的是在幫助他,或者,只是想控制他呢?」
問題來了,「幫助別人」和「控制別人」,如何區別?
這兩者很容易混淆。若要分辨,可以從你是站在誰的需求或最佳利益來考量,這樣的觀點去判斷。
幫助別人,是站在他人的需求或最佳利益去思考,怎麼做對他人最好;控制別人,則是站在自己的需求或最佳利益去思考,怎麼做會對自己最好。
所以,當我們想要幫助別人時,出發點是看見別人有尋求改變的需求,也許是感到痛苦,或者一直為此付出代價,期待自己的現狀有所不同;於是,我們出手相挺,提供資源或介入,邀請他接受協助,促使他擺脫困擾,人生因此過得更好。
由這樣的起心動念出發,而做出來的,就是在幫助別人。
相對的,當我們發現自己處在痛苦當中,那痛苦是來自身旁的家人、同事或朋友的某些壞習慣或問題行為所引起,因而希望別人改變:「當你改變時,我就會好多了!」,當這麼期待時,與其說是想幫助別人,其實更想幫助自己。
這時候,往往會失望收場。因為,你所給出的建議或良方,並不容易被接受。當一個人沒有改變意願,你又不斷要求他要改變時,美其名是幫助他,事實上是想控制他、改造他,很容易引發對方的心理抗拒。
—
要求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這樣的狀況,會發生在各種關係中。因為看不慣孩子、另一半、好友、情人、同事、上司、部屬、學生,甚至不認識的路人甲乙丙的某些行為,而要求別人非得改變。表面上看起來是出於一份善意,實際上是把自己人生快樂與否的責任,推給了別人,要求別人透過改變來負責——這是一份「託付心態」。
就好像,許多年輕會這麼說:「如果父母願意支持我,我就有勇氣去追尋夢想了!」父母能支持,當然最好;但如果父母永遠不支持,你就裹足不前,放棄夢想了嗎?那麼,造成你夢想破滅的,到底是父母,還是你自己呢?
也有不少家長,會這麼對孩子說:「如果你乖巧懂事一點,我就會開心了!」於是,你把自己的開心與否,交由孩子來負責。所以,你會想方設法地改造孩子,把孩子打造成你理想中的樣貌;卻忽略了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的,有其獨一無二的生命價值。
安頓好自己,才能看懂別人真正的需求
回到課堂上,我會告訴提問的學員:「所以,你最先需要幫助的,是你自己。是你的『看不下去』讓你感到痛苦,你得先學會安頓好這些『看不下去』。當你能先安頓好自己,或許,對方根本沒有改變的必要。」
如果,我們能先安頓好自己,就能靜下心來去思考與觀察:「對方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卡住他,讓他無法改變的地方在哪裡?」而能從他的需求著手,往往能引發他產生改變的意願。通常一個人最渴望的,大概就是感受到被重視與被接納了吧!
當一個人的需求能被看見、被滿足,你所做的,才會在對方身上發揮效果,也才稱得上是「幫助別人」。
—
從雙贏到三贏
「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助人行為是同時兼顧利他與利己的呢?」又有人發問了。
當然可能,能這樣是最好的囉!
如果,你在幫助別人變得越來越好的同時,自己也感到愉悅滿足,生活品質更為提升,便造就了雙贏的局面。而可以的話,我們更要追求「三贏」,也就是,「我好」、「你好」、「大家好」;至少,長期下來,不該有人一直是犧牲的、委屈的。
—
一切從先安頓好自己開始
然而,這一切都是站在能夠先安頓好自己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
有時候,我們真的很難區分「幫助別人」或「控制別人」,甚至,我們常常要求別人要改變,是混雜著來自己或他人的需求與最佳利益。這時候,我們需要透過以下問題來提醒自己:
「當我希望對方改變時,我是關注自己多一點,還是關注別人多一點呢?」
向內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會幫助你區分,是在「幫助」對方還是「控制」對方。若是後者,其實真正需要先得到幫助的,是你自己。
那麼,就趕緊把學到的身心安頓技巧,用在自己身上吧!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我時常出遠門工作,搭乘計程車往返車站與工作地點之間是家常便飯。前一陣子,很巧的是,我連續兩次搭到了同一位司機駕駛的計程車。這位計程車司機專門做附近幾間大學委託載客的生意,也難怪前往同一個地方演講時,會再次遇到。
「這幾間學校都是我的服務範圍呢!」司機大哥笑著說:「聽說裡頭有好幾個科系的系辦公佈欄上,都寫著我的聯絡方式,需要叫車時,就會打給我。」
我很好奇,他跟其他小黃運將有什麼不一樣?如果能夠專門做大學委託的生意,就不用一直去排班,也不用擔心載不到客人了吧!
「哈哈!十年了,生意一直都還蠻穩定的,我是運氣好啦!」
「怎麼說?」我好奇地問。
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十年前,我在車站排班。有一次,載到了一位大學兼任講師,他說我的車資怎麼比別人便宜,閒聊了一下才知道,他之前坐的車,有些司機會故意繞遠路,或者不照跳表計費,他被坑了還不知道。於是,從此之後,他只要來這裡上課,就會指定要坐我的車。後來,他又介紹他們系上的教授,而系裡若辦活動有外賓來訪,也都會叫我的車。慢慢地,各系互相介紹,我服務的重心便轉而到這幾間大學了。」
「原來如此,不過,大哥,你太謙虛了。你不只是運氣好,是你會把握機會吧!」我想,事情應該不是這麼簡單。
「說起來,我常覺得,哪一種司機就會載到哪一類的客人。」司機大哥語重心長地說。我正納悶著,他繼續說:
「我雖然會抽煙也嚼檳榔,但是,我絕對不會在車上抽煙、嚼檳榔;我也不讓我的客人在車上抽煙、嚼檳榔。」
我環顧車內,乾淨清爽,沒有刺鼻的菸焦或檳榔味,相當舒服。可是,光是這樣,還不足以有如此穩定的客源吧?
「我也是很有原則的。我有時候會載到路上攔車的散客,若他們有吸煙的習慣,我會要求他們在車外先解決後再上車,若他們不願意,我就不載了。客人若主動跟我要名片,我也會觀察,只有我覺得適合搭我的車的乘客,才會給名片。」
原來,他不是一個來者不拒的計程車司機,而是預先設定好載客對象的素質或類型,這樣反而為他吸引來更多相同品質的乘客。而這些乘客,常是固定出差往返高鐵車站與大學端的教授或專業人士,會有固定搭乘計程車的需求,同時也是較有經濟能力負擔得起計程車資的人。
從服務對象身上學習,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從高鐵站到我要前往演講的大學,距離不算近,搭乘計程車也要花費將近半小時,但與這位司機大哥閒聊,感覺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一點也不無聊。我想起有幾次搭乘計程車的經驗,運將不是自顧自地碎碎念,就是放聲抱怨時機不好、被車隊剝削等悲慘命運,充滿負能量。關於與客人聊天這一點,司機大哥也分享了他的見解:
「我多半是聽人家怎麼說啦!邊聽邊學呀!我常載到不同科系的教授,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當他們願意分享一些他們的專業觀點時,我就盡量學,可能是這樣,才好像蠻能聊的。」
原來如此,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他每天互動的對象都是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耳濡目染之下,言談的層次當然會有不同。而對於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而言,能夠與人在同樣的水平層次上自在地討論交流,肯定是一件相當過癮的事情吧!
下了車後,我仍不時想起他說的一句話:「什麼樣的司機,就會載到什麼樣的客人」。
身分定位決定你在工作上的發展可能性
我想,這句話涉及的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在這項工作上的「身分定位」吧!
同樣身為小黃的運將,但這位司機大哥內心裡對自己隱隱約約有個身分定位,那便是「我是一位服務高素質乘客的運將」。為了符應這樣的身分,他得為自己豎立起相對應的載客原則,例如:不讓自己與乘客在車內吸煙、嚼檳榔;因為他相信,高素質的乘客會喜歡搭乘乾淨清爽的交通工具,這是他的信念或價值觀。
同時,他得學習表現出能與這些有專業背景的乘客閒聊的能力,於是,他願意傾聽並學習乘客分享的觀點,甚至,讓自己和這些人變得越來越像。這都有助於他在未來載客時,與客人閒談時能言之有物,話題直通客人的心坎裡。
於是,他不需要太多宣傳,在口耳相傳之下,他的工作環境便逐漸從原來與一般小黃運將一樣在車站排班載客,或穿梭於大街小巷,轉移到專門跑車站到附近幾所大學間的固定路線。服務內容更為單純,但客源也更加穩定。
大部分的人,在踏入某一行,展開某一領域的職涯後,從來沒有認真想過要如何定義自己,也就是,為自己在這一個工作角色上找到一個清楚明確的定位。要不是人云亦云,一股腦兒地跟著大夥兒或前輩的樣子走(最糟糕的是盲目地模仿);不然就是受到家庭與成長背景的制約,對自己早有一份負面的自我認同,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註1)。
而因為定位不清,你便可能在你的專業領域裡瞎忙,每天像陀螺般轉著轉著,卻不知道自己要轉去哪裡。
相同的工作,可以存在著不同的身分定位
我是一位心理助人者,同樣從事的是專業的助人工作,終極目標都是幫助他人獲得更好的身心靈提升,但也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身分定位。
例如,以宣導或傳播知識技能為主的心理課程「講師」或「培訓師」、以深入療癒與長期改變為主的「心理諮商或治療者」、以喚起他人潛能以突破困境為主的「教練」、以建立平台或整合資源為主的「心理服務經營者」、以寫作或創作心理應用工具為主的「心理知識工作者」……等。
或許你的工作內容複雜,常像多頭馬車做著不同的事,要找到單一的身分定位似乎有些困難,這是相當自然的,現今社會常要求人們要有多元的角色能力;也或許,你正自我期許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工作者。然而,有一個清楚的身分定位做為指引,你將不會迷失在忙碌的工作中。而你也會因為清楚的身分定位,吸引到需要你的服務對象,再回過頭來影響你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滿意度,這甚至會影響到你如何為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做出新的決定。
別讓別人決定你是誰
影響身分定位形成的因素十分複雜,不但與成長環境及重要他人的回饋有關,也很大部分關乎你如何自我決定。是的,別等著別人來定義你,你自己就可以決定你在各個角色上的身分定位!
(一)探索工作領域中的各種可能性:充分探索你正在從事的角色職責中所涉及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已經有人正在做的事,或者尚待開發的方向,這會為你的身分定位提供多元的參考選項。
(二)檢視個人價值觀與內在渴望:我不建議你打腫臉充胖子,去做能符合你內在價值觀與渴望的事情,才能真正感到輕鬆自在。請不斷在心中問自己:「在這份工作上,我重視的是什麼?」、「我理想中的工作樣貌是什麼?」、「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者?」、「當我成為什麼樣的工作者時,最能活出自己的面貌?」、「我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內容與我理想中的生活樣貌是否有落差?」。
(三)持續微調與平衡:當自我檢視後,內心浮現出些許答案或方向時,試著開始在生活中進行微調,朝向那個方向多做一點點的努力,並不斷觀察:「當朝著這個身分定位前進時,我的生活各面向是否能保持平衡,若有些變動,我是否能夠接受?」。持續檢視、持續調整。
(四)打破局限自己的框架:在找尋新的身分定位的過程中,內心常會浮現「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可能……」及「我沒有資格……」的局限性信念,這些可能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或者重要他人的負面評價,你需要回頭去面對並積極處理(註2)。
事實上,身分定位就是一個標籤,貼在你身上的標籤是什麼,你將擁有符合該標籤的信念或價值觀,設法具備該標籤所需的能力,進而扮演出相對應的角色行為,當然,也決定你會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因此,身分定位的影響力之大,可想而知,確立自己在工作上的身分定位,便能讓自己有個明確的歸屬,同時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極大潛能。
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就可以決定自己的身分定位!
—
註1:延伸閱讀《那個為你種下第一顆希望種子的人》
註2:延伸閱讀《受夠了腦中一再自我批判的聲音嗎?—運用「同在模式」鬆動局限性信念的溫柔練習》
(本文撰寫於2018年3月6日)
陪伴你成長:別再「找」工作!帶你規劃工作的系統性作法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從小到大,從父母的眼神中,你看到的是肯定的成分居多,還是失望的成分居多?
當看到父母肯定的眼神時,我們知道自己做對了、是重要的,或者,自己是被愛著的;當看到父母失望的眼神,我們知道自己的表現不如預期,自己做錯了,或者,是不被喜愛的。
從小,我們就是這樣望著父母的眼神長大的。在渴望父母肯定的同時,慢慢地建構起自己對自己的觀感,包括自己是否是重要的人、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自己是否足夠優秀等。
—
就算負氣離家,仍然對父母深感愧疚
每孩子無不渴望獲得父母肯定與認同的眼神,換句話說,當看到父母失望與否定的眼神時,自己也會深感懊悔、自責甚至恐懼。因此,孩子從小就懂得察言觀色,從小就懂得透過各種方式取悅父母;換句話說,他們是如此深愛著自己的父母,也期待與父母保持著正向深厚的情感連結。
問題是,有一天我們也得剪斷臍帶、展翅高飛,走向屬於自己的路;而往往,這樣獨立自主的展現,與父母的期待常是背道而馳的,這時,就可能得不斷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
在電影劇情裡,我們常會看到主角為了追尋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惜與家人反目,負氣離家,留下家鄉兩老失落又無奈的眼神;此刻鏡頭又來到搭上離家班車主教角身上,偷偷地拭淚,那淚水中有著不被支持與理解的委屈與苦悶,更摻雜著沒能讓父母滿意的愧疚。
電影中演的,往往就是真實人生。
—
兩代之間都有亟待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曾有好幾次,在晤談中,坐在我對面的年輕孩子幾近控訴地問著我:
「為什麼我的父母總是不能支持我?」
「為什麼我自以為能讓他們滿意的表現,換來的卻是失望的下場?」
「我也很想讓他們為我感到驕傲,但怎麼做他們就是不滿意呀!」
這些話,聽來格外心酸。兩代之間因期待不同,而讓彼此都被困住了,相當辛苦。
可想而知,父母與孩子對彼此都有深深的期待。做孩子的,期待父母允許他們自由發展,且得到父母的肯定與支持;做父母的,則期待孩子能按照他們規劃的途徑發展。當彼此感受到自己的期待未被照顧時,難免痛苦與失落;而越是在意彼此,痛苦與失落感則越強。
藏在這些期待背後的,是亟待被滿足的內在需求。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大多來自於對安全與穩定的渴求;而孩子對父母的期待,則是想感受到被愛與肯定,這是自我價值的重要來源。
問題是,長輩因受其成長背景與人生經驗的影響,有些價值觀與信念早就牢不可破,對事情有著一定的執著,對孩子期待中的理想樣貌,也早就根深柢固,要他們改變,談何容易?
—
就算再三保證,也難以換來肯定與支持
最近,在一場親職教育講座會後遇到一位家長,原以為他要和我討論孩子的事情,他有些猶豫地開口:「我不知道問這個問題適不適當,但是我一直很困擾。」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意識到,我正是個受傷的孩子。一直以來,我都無法做我想做的事情,就算長大成人、出了社會,我仍然得凡事聽從父母的安排。年輕時,我曾經有自己的夢想,想開一家咖啡店,當時與父母有一番爭執,甚至鬧到要斷絕關係。最後,我放棄了,聽從父母的期待,去銀行工作。我想,這樣父母就會以我為榮了;確實,父母對我感到放心了。」
他停頓了一會兒,繼續說:
「然而,我仍然心有不甘,年少的夢想一直召喚著我。我想轉換跑道,做點不同的嘗試,卻立即遭到強力勸阻;父母又對我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即使我向他們再三保證也一樣。」
「面對他們,我真得覺得好痛苦呀!」
這是一個四十幾歲的大男生,內心沈重的告白。
—
學習接受差異,因為就是不一樣
聽完了他的苦,我問:「你真的很想去完成你年輕時未竟的夢想嗎?」他點點頭。我又問:「你願意在大膽嘗試後,不論成敗,對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嗎?」他再度堅定地點點頭。接著我說:
「那麼,我想告訴你,你不可能要求父母對你不感到失望,你只能學習不去在意。」
我想讓他知道,人要活的,終究是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的。如果每一代都活在上一代的期待下,那麼整個人類的生命系統是不會往前進的,而是會在原地打轉。
他專注地聽著我說,咀嚼著我的每一句話,接著說:
「可是,我只要看到他們失望的眼神,就深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孩子!」
我點點頭:「沒錯,不只罪惡感,還會氣憤、惱怒又無力,為什麼自己的決定總是不被父母支持,彷彿自己不值得被愛——為了真正長大,這或許都是必需經歷的痛苦。」
「所以,如果你想實現夢想,同時仍然能與老人家能和平相處,你就得學習去面對父母對你流露出失望的眼神。」
不管我們再怎麼愛父母,再怎麼希望父母以我們為榮,慢慢長大後,終究要體認到,父母與我們就是不同的個體,與我們對事情就是會有不同的期待,你只能接受這個差異的事實,但很難去改變他們。
家人間要能相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承認彼此存在著差異,抱持著「我不必變成你,你也不需要變成我」的認知,在差異存在的基礎上,仍然保有一定的情感連結與溫暖關懷。
—
別把不被認同當做不被愛
「其中有一個關鍵,」我繼續說:「就是別把父母的失望,與自己是否被愛或是否有價值,劃上了等號。」
「換句話說,你只是沒達到父母的期待,但你仍然是個正直、善良、上進且重要的人,你依然值得被愛,更值得擁有美好的人生。你要相信,當你能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這本身就值得被肯定了。」
這個課題好難,但或許,我們都需要去學習面對父母失望的眼神;這正是一個人邁向獨立成熟必須付出的代價,也是一個人真正長大的證明。
(本文撰寫於2020年2月5日,文中案例為真實故事經充分改寫)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一定曾觀察到,有一些人,明明身陷困境,若身旁的人,對他們釋放善意、給予協助時,卻常被一口回絕。同時,他們仍不斷面露痛苦,發出求救訊號。這總讓身邊的人很納悶:「為什麼會這樣?」
—
最想看見,卻最不想經歷的事
曾聽一位大學生訴說,班上有位同學,本來就給人有點陰鬱及情緒化的感受。在一次失戀後,整整兩天沒來上課;接著回到課堂上,終日以淚洗面。班上同學紛紛前去關心,聽她訴說她的痛苦與孤單。還有幾位熱心的同學,為了幫助她走出情傷陰霾,先後提出邀請:
「假日要不要我們陪妳一起出去散散心?」
「晚上有需要的話,可以打電話找我聊聊喔!」
「我可以陪妳去輔導中心找心理師談談。」
甚至有同學,分享前幾天上課的筆記,希望給她一些幫忙。
然而,這些寒冬送暖的舉動,全都被她給回絕了。
「我不需要,你們不要麻煩了!」
「就讓我自己一個人就好。」
「那沒有用的啦!」
同學們聽她這麼說,實在左右為難。大學生問我:「老師,這該怎麼辦呢?」我沒有回答,而是先好奇地問:「那麼,接下來同學們怎麼做呢?」
「有些同學就不管她了,有些同學還會試著安慰她、關心她。不過,我們大多數的同學,都覺得有點累,不太想理她了。」
「甚至有的人還會生氣,為什麼要用熱臉貼冷屁股,是嗎?」我接著說。
大學生用力點點頭。她如果一再拒絕同學的善意,最後,身邊的人都會漸漸離她而去——這正是她想看見的,也是她最不想經歷的。
很矛盾,不是嗎?
—
身陷被拋棄的恐懼中:「我不值得被愛」
這種人際樣態,在助人關係中經常發生。當助人者與當事人之間漸漸熟悉時,當事人有時便會拒絕助人者的觀點或建議,甚至不斷說,那都沒有用,要助人者不需要對他這麼好。
可是,他明明很痛苦,很需要人幫助,不是嗎?
這種矛盾的人際互動模式,常發生在人際關係屢遭挫敗的人身上,也許曾被戀人背叛、被同儕排擠、與手足或家人發生嚴重紛爭,當在關係互動中受了傷,內心往往浮現「我不值得被愛」念頭,日益深刻。而更往源頭追,往往可以發現,那些傷害常與原生家庭的互動經驗,密不可分。
打從心底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往往是最渴望被愛的。然而,因為恐懼自己終有一天被拋棄,於是對他人的關心或善意,採取冷漠或回絕的因應態度,以避免真的受到傷害。
他也知道,身旁的人是出於一番好意,但內心的不安,總會讓他無法放心地接受別人的關懷。他們常想:「要是我再度被傷害,怎麼辦?」;不如,就先拒絕別人,以保護自己僅存的價值感。
可以想見,這樣的人總是難以信任他人。然而,他們也渴求被愛;所以,他們仍會在他人面前,顯露出自己的悲傷、痛苦,他們會落淚,也會抱怨,把自己放在一個悲慘的位置上,而能獲得他人關注的眼神。
—
人際試探策略卻讓身旁的人一一遠離
同時,這個「我不值得被愛」的念頭,持續縈繞心頭。
當他發出求救訊號,而沒人接收到時,他便告訴自己:「對!我真的不值得被愛。」若有人接收到,也願意伸出援手時,他又矛盾地拒絕對方的幫助。於是,對方可能基於尊重,或者感到厭煩,不再給予協助,這又讓他再度驗證了「我不值得被愛」的信念,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你可以理解,當一個受苦中的人,卻又不斷拒絕他人的關心或協助時,很可能正在透過這種方式,測試別人對他是否是真心的。這看起來是難以信任他人,實際上是自我厭惡、自我否定,不再相信自己值得擁有能被完全接納的關係。
所以,這常是一種不得不的自我保護策略;同時,也招致更大的人際危機。試想,有多少人能受得了這樣的人際試探?——那些關心他的人,終究會一一遠離。
—
不離不棄VS.設立界線
「那麼,我該怎麼做呢?」大學生問我。
「你很想幫助她嗎?」
「嗯!我覺得她很可憐,但每次被回絕,都讓我有些受傷。」
我告訴他,如果真的有心幫助對方,必須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不離不棄。
你必須對他持續不斷地表達關懷,不管他怎麼樣回絕、婉拒或冷漠以對,依然定時關心,持續伸出援手。這能幫助他打破原來「被拋棄」的預想,而感受到新的人際經驗:「原來,我也值得被愛」。只是,要到達這樣的境界,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若曾經在關係中被傷得越深,要與人建立起長期穩固的關係,便越困難。所以,不要期待對方,會立刻變得比較好。
第二、設立界線。
對方矛盾的回應方式,常弄得身旁的人惱怒不已;但若放著不管,心裡又有些愧疚,這相當不好受。所以,你需要為彼此設立界線。不管對方需要或不需要,你提供的關心與協助,必須是你能力範圍所及。你給予關懷的頻率或強度,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不是無止境地付出自己。當然,更要避免做出任何承諾。
如果對方回絕你的協助,而讓你感到不舒服時,請告訴自己:「那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設立界線也意味著,承認自己的極限,尊重對方的選擇。你可以試著分擔對方的苦,但每個人的問題,終究要由他本人去承擔。我們很難去改變另一個人,除非他自己有意願要改變。
有時候,尊重就是最好的陪伴。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海苔熊聊安慰的力量:陪伴療傷的八個秘訣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美安老師是國中的英文老師,已有20年的教職資歷了,卻對班級經營感到力不從心。在一次機緣下,我們有機會聊上幾句。
「我帶過幾輪的班級,總覺得有些孩子讓我特別感到頭痛。隨著年資加深,照理說,應該要更得心應手才是,但我仍然對孩子們層出不窮的問題無力招架。我想,或許不是孩子難教,是我自己有問題。」
美安老師是個對教學工作十分投入,自我要求極高的人;即使年資漸深,該堅持的也絕不馬虎。而從她的一番話裡,我感覺得出來她亟欲尋求突破。
—
我請她描述一個在班級中令她頭痛的場景:
「上課時,常會有幾位同學發出怪聲、起鬨、胡亂回應,干擾上課秩序,我總會苦口婆心地勸說。規勸了一個,另一個人又作怪,勸阻了另一個,又有下一個人發作。我忙著一一處理,又不時拉高嗓門管秩序,班上同學則好像在看戲,堂課秩序總是一團亂。」
「這些孩子都不壞,出了課堂卻也是大小問題不斷,輔導了半天也沒成效!都國中了,為什麼還可以如此幼稚呢!」
美安老師曾請教過前輩及同儕,她說:「很多老師都熱心提供我一些方法,我覺得不錯,但是,我常使不上力呀!。」
「是因為理智線斷了吧!」我笑著說:「人們一旦理智線斷了,就只會用那最慣常也最無效的方式去因應困境,也就是『走老路』。」
我知道,有許多老師或家長,面對孩子一再發生的脫序行為,總是用怒吼或責備的方式應對,明知無效卻又無法跳脫,因為那是條「老路」。他們不是沒有其他選擇,而是在大腦被憤怒情緒夾持時,往往限縮了個人判斷與選擇的空間:「那就走老路吧!」。
而我們的情緒因應模式,又往往與家庭及成長經驗有關。
聊到美安老師的原生家庭,她回憶起母親,是個堅強又充滿韌性的女性。當初嫁給父親,是聽從家人安排,一直心有不甘。怎知,另一半還是一個遊手好閒、嗜賭如命的敗家子,散盡家財,負債累累。全靠母親一人辛苦掙錢,撐起半邊天,幫忙還債,還把三個孩子拉拔長大。
美安老師是家裡的老大。印象中,母親對孩子的要求嚴格,而她從小就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乖巧聽話,用心向學,從不太需要母親操煩。
「妳對父親的感覺呢?」我問。
「印象中,父親常不在家,偶而回來,常是帶著濃濃的酒氣。父親對我們蠻好的,出手大方,總會買禮物回來給我們。但我母親說,那是父親為了籠絡我們的感情才這麼做的。」
「我對父親的印象不深,都是從母親那邊得來的。反正,在母親眼裡,父親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因此,我對他的印象也沒多好。」
如果你問我,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我會告訴你,大到不可思議!但一般人卻難以自覺。
我漸漸理解,美安老師這輩子努力的,就是活出母親期待中的樣貌,也不知不覺地複製了母親那嚴謹、高度自制與自我要求的性格。另一方面,在美安老師心裡頭,也努力排拒著另一個樣貌——來自父親那無所事事、不負責任、隨性任性,還會為別人帶來麻煩的形象。
我問:「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父親,會是什麼?」
「幼稚吧!」她幾乎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點點頭:「我注意到,妳提到班上那幾位愛胡鬧的同學,用的也是相同的形容詞『幼稚』。」
美安老師張大了眼,若有所思地說:「啊…..好像真的是如此…..」
幼稚,是一種未能成熟的樣貌。對美安老師而言,父親一直以來就有著不成熟的大人的形象——層出不窮的亂子,需要身旁的人為他善後、擦屁股。而那個付出最多的人,就是她的母親。
「看起來,妳似乎在那些不知分寸的孩子身上,看到了父親的樣子。」
「我好像有點懂了,為什麼我如此受不了那些孩子,特別是他們表現出來幼稚的一面。」美安老師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這可是點中了我的死穴呀!」
不論是來自成長過程中的觀察,或者母親的言語描述,美安老師不自覺地在心裡面否定了父親的人格。人生中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你憎惡、迴避與最不願意接受的部分,總會在生活中以各種形式的挑戰反覆出現,就像是你的功課一樣,逼著你得去面對。
「而妳面對與處理這些孩子的方式,會不會,也有如妳的母親『上身』一般?」
美安老師笑了出來:「哈!坐我對面的一位數學老師,我看他處理學生問題,總是老神在在。而他一直不懂我怎麼可以忙成這樣?我也不懂,為什麼他就可以如此沈著穩定呢?」
「是疲於奔命的感覺吧!」我說。美安老師用力地點點頭:「疲於奔命,對!就是這種感覺!」
「這也是妳的母親年輕時,多數時間的感覺。妳認同母親,也不自覺地承接了母親的思維與感受,於是你總是高度自我要求,卻又忙碌不堪。不只在學校裡,在家裡,面對孩子或另一半,也是如此吧?」
她確實覺得自己每天都像上戰場,疲於奔命。
那天,我們還聊了很多,她說:「或許,是該為自己做點不同的事情了。」我很欣賞美安老師高度自我覺察的意願;一位老師,要能做到這樣,真是不容易。當我們在教養孩子或教育學生上,遇到了瓶頸,正是提醒著我們回頭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帶著覺知持續改變。否則,我們永遠只會在理智線斷裂時,死守著無效的教養方式,同時一再抱怨:「現在的孩子很難教!」
透過原生家庭生活經驗的探索,往往能幫助一個人洞悉那些反覆出現的行為模式,是如何受到父母或家庭成員互動的影響。
看懂了,就要設法跳脫,而不是迴避,更不是毫無招架地繼續受到家庭複製的擺佈。我們需要在內心裡接納這一切,帶著一份尊重去看見它們;也需要真切地知道:「我可以不用重複那些無效的情感或行為模式,我是有選擇的!」
當然,改變的路總是很漫長。只要我們願意帶著覺知前行,大人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陪伴你成長:【兒童青少年心理營】預見、遇見滿意的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身為家長的你,是否常遇到孩子有些偏執或怪誕的想法,你勸也勸不聽,講也講不動,孩子就是這麼想,甚至準備這麼做,你拿他一點辦法也沒有?特別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會不斷向父母出招,你們的對話會像是:
「我不想唸書了,念再多也沒有用!」
「不唸書,那你要做什麼?」
「做網拍、網紅都好呀!不然當電競選手,現在這個正當道。」
「你好歹也要念到大學畢業,這是基本學歷了。」
「有什麼用?現在大學生失業的一大堆。」
「……」
講到這裡,你已經想拿出藤條了!又像是,你的孩子總是跟一些「不太正經」朋友混在一起,你告訴他,不是不准他交朋友,可是與那群人出去,很容易惹上麻煩,早日遠離他們才是上策!
孩子回答你:「他們又沒有犯法,做什麼壞事,為什麼要對他們這麼有意見?而且,我已經長大了,我會自己保護自己,你們擔心過多了。不要老是以會不會讀書來當做交朋友的標準,我跟他們一起出去玩,很開心呀!」
孩子說得理直氣壯,你只能搖頭嘆氣:「這孩子怎麼『走鐘』了?」
我不喜歡用「偏差」或「錯誤」來形容孩子的思考模式,很多所謂的偏差觀念只不過是非主流,或不被大人世界所認同,而不一定絕對是「錯」的。孩子們的某些想法只不過是比較「獨特」罷了。
遇到這樣的情境,如果你試圖向孩子分析利弊,搬出仁義禮智的大道理,目的在說服孩子,終究會招致更頑強的抵抗。因為,人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立性,會設法捍衛自己的觀點,於是,你們的爭辯只會沒完沒了。這在青少年身上,更為明顯。
有句話說,家裡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在某種程度,我是蠻贊同的。因為,如果孩子長大了,還願意接受你的某些觀點,不在於你說的多有道理,而在於孩子是否願意信任「你這個人」。
更精確一點來說,家裡是「先談感情,再講道理」的地方,而信任感來自於穩固的關係,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那麼,你一定很想知道,什麼樣的人,會讓青少年孩子信任甚至信服呢?
第一,是教主型人物,就是夠酷、夠炫、夠新潮、與眾不同。青少年孩子追求的就是特立獨行,這類的典範人物出現在眼前,很難不吸睛。當然,從他們口中說出的話,全是金玉良言。
不過,時尚教主終究有過時的一天,孩子對他們的信任也常只是短暫的。能讓孩子長期信任的人,還有一個特質,就是當孩子與他們互動時,會感到舒適自在——要不是被充分理解,就是感覺到內心充滿力量。
被充分理解,是「有人懂我」的感覺,滿足了歸屬感的需求;內心感受到力量,是「我是有價值的」的感覺,滿足了自尊的需求。對青少年而言,這兩者「超級重要」。
當孩子長大了,你也老了,你不再是孩子們崇拜的超人或英雄;你只能當個陪伴者,讓孩子與你相處時,能被充分理解,且深感力量。當然,這免不了要下點功夫。
有了這些基本認識,當孩子有著一些你無法認同的觀念時,該如何面對與回應,甚至有效引導呢?
(一)善用探問引導,聽聽孩子怎麼說
不論孩子怎麼想,請先放下「偏差觀念」這樣的標籤,試著去理解孩子與你不同的想法的背後,有些什麼考量?發生了什麼事?經驗到了什麼?或者,遇到了什麼困難?
大人可以帶著好奇,透過一連串的探問:「怎麼說呢?」、「會這樣想,一定有你的理由吧!可以與我分享嗎?」、「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讓你有了這個想法?」、「你這麼想多久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去深刻理解孩子。
記住,語氣保持和緩,才不讓人有著「被盤問」的感覺。而當孩子陳述時,只要靜靜地聽就好了。這麼做,一方面能幫助你蒐集到更多與孩子有關的訊息——通常是孩子遭遇到困境了;另一方面,孩子也能感受到被大人充分理解。
(二)把問題丟還給孩子,讓孩子告訴你他的計畫
接著,一樣保持溫和的態度,問問孩子:「那麼,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呢?」,提出各種假設問題,讓孩子去思考:「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辦?」、「如果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會如何因應呢?」
別忘了,這麼問,仍是在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在潑孩子冷水,更不是傳達出「看衰你」的訊息。這麼做的用意,是幫助孩子在心平氣和之下,更縝密地思考自己的想法的合理性,增進自我覺察。所以,不評價、不否定、不給建議、不講道理,是最高指導原則。
(三)將回應聚焦在情緒感受
很多時候,孩子獨特想法的背後,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困境,而期待被關注與理解。像是,不想去上學的孩子,常是在學習過程屢遭挫敗,無力感持續累積,或者在學校裡有著不愉快的經驗。又像是,喜歡與「不正經」的朋友耗在一起的孩子,可能是在學校裡不受歡迎,交不到知心好友,或者在家中感受不到肯定與支持。
此刻,大人便可以將回應的焦點,放在孩子身處困境中的情緒感受上。例如:「我知道你在讀書學習上一直感到很無力」、「你很擔心功課一直沒起色,會令我們失望」、「你一直覺得很孤單,不被理解,是嗎?」
通常,孩子的某些想法看似不切實際或荒唐無理,事實上是在傳遞出內心深沈的無力、委屈、挫敗、不安、恐懼或生氣。
(四)說出孩子內心的需求
躲藏在情緒背後的,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需求。例如,人為什麼會生氣,可能是沒有受到重視——自尊的需求未被滿足;又例如,人為什麼感到孤單,因為不受歡迎或不被接納——人際歸屬的需求未被滿足。
大人可以在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後,順勢說出孩子內心的需求。例如:「原來,你一直想要有好的課業表現,但卻無能為力,其實,你是很希望被重視,不想被瞧不起,是嗎?」、「我感覺得出來,你是多麼期待有人可以接納你,真正理解你。」、「你也很渴望成功,有一番好表現,讓爸媽滿意的。」
(五)告訴孩子,你很樂意與他討論
前面四個步驟,就是在鋪陳出一條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充分理解,以及有更多力量的道路。一旦這條路徑打造出來了,便可以針對孩子的想法內容,進行理性討論了。
你可以徵求孩子的同意,分享你對這個議題的觀點,也可以說出你的經驗,或者舉別人的例子。記得,討論的目的是交換觀點,擴大孩子的思維廣度。而不是藉機批評孩子的想法,甚至讓孩子感到更難堪。
最重要的是,請傳達出一份訊息:「我很重視你的想法,也很樂意與你討論,如果你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你與孩子對話時,你的孩子常回你「不知道」嗎?
許多父母都抱怨,好好問孩子一些事情,孩子卻總用一句話:「不知道」帶過。我也常聽聞為師者的痛苦心聲,課前精心準備課程與教學內容,期待與學生能有良好的互動,但每當向同學提問時,台下總是鴉雀無聲,若指定某位學生回答,孩子便要吐出三個字:「不知道!」
用「不知道」一語帶過師長的提問,似乎是現代青少年的常態。有時候,真讓人摸不著頭緒,孩子們究竟是沒想法、不知道答案,或者,根本不願意思考,所以出現消極的思考態度——近乎擺爛。為方便說明,我把舉凡對思考與回答問題展現出來的消極態度,稱為「擺爛思考病」。
除了「不知道」外,常見的還有「還好」、「沒差」、「都可以」……等極簡回應。
—
說「不知道」的保護功能
要拯救孩子的擺爛思考病,免不了需要對這個現象深入探究一番。還是回到老話一句,所有的行為都是有功能的,不是用來幫助自己更為提升,就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想一想,如果在一個公開場合,例如演講或會議上,裡頭最有權勢的人(通常是拿著麥克風的人),突然問你個問題,或邀請你發表意見,而你的腦中一片空白,同時,你發現,你的手心冒汗、呼吸急促、肌肉緊繃,你試圖張開嘴,卻一個音也發不出來。我相信,你也會很想就把「不知道」三個字,脫口而出吧!
因為,當說「不知道」時,雖然什麼都沒說,但也至少說了三個字,可以交差了;而當說「不知道」時,如果對方就不再繼續問,你就脫離險境了。
所以,「不知道」這三個字,確實具有保護功能,讓你免於繼續處在尷尬與煎熬的狀態中。而對青少年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
如果說了會被罵,不如不說算了
青少年孩子很聰明,當他們知道,回答大人的話,很可能受到批判時,他們就學到「少說比多說好,沒說比有說好」。但如果被要求不能不說時,「不知道」就成了讓師長即使惱怒也沒輒的防禦武器了。
什麼,被批判?沒錯!大人總是很愛批評孩子的意見。於是,許多孩子便從一個原本好思考、愛發問、願意嘗試回答問題的孩子,成了將「沈默是金」視為圭臬的信徒。於是,在青少年的團體中,不輕易在課堂上對師長發表自己的高見,是孩子們的默契。
因為講了也被罵,沒講也被罵,那麼乾脆就說「不知道」好了。連帶著,也不需要去思考任何大人的提問了。看在大人眼裡,便會好像一副對思考有著消極態度的動物。
其實,孩子陷入了「認為講了一定會被批判→焦慮不敢講→被罵得更凶→更焦慮不敢講→放棄思考→說不知道帶過」的循環機制中。
—
「如果你知道的話,那會是什麼?」
幸好,擺爛思考病是有得醫的。關鍵在於大人的態度,你得表現出好奇、開放與絕對尊重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很想聽到他們的想法,同時,說錯話也沒關係,絕對不會受到批評。
光有這樣的態度還不夠,還得能問出好問題。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每當孩子說出「不知道」,我是不會就此放過的。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的話,那會是什麼?」
這是一句神奇的話語,當我這麼問時,通常孩子們就會多少說點什麼了。如果我想繼續鼓勵孩子說更多,我會接著問:「那還有嗎?」,以及「如果你知道的話,那還會想到什麼呢?」我正在暗示他們能夠思考,對我的問題已經擁有答案,而且能夠表達得出來。
這樣帶有假設性質的問句,之所以能夠促使孩子多思考一下,多表達一點,是因為對孩子而言比較不具「威脅性」,同時,傳達出一份「我相信你一定想得到」的期待,這正能鬆動那些原本放棄思考或懶得思考的孩子的內在信念:「因為我想不到大人要的好答案,所以說什麼都是錯的。」
—
治癒擺爛思考病,大人的態度是關鍵
在我的晤談中,我常問個案,你有什麼感覺?個案常回答:「不知道」或「沒有感覺」。我會接著問:「如果你有感覺到的話,那會是什麼?」
在我帶領的工作坊中,我常邀請學員做活動,像是畫圖,學員常說:「我不會做!」或「我不知道要畫什麼?」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要畫什麼的話,你會畫些什麼?」
在我的授課過程中,我常會請學員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見解。學員常說:「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我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要說什麼的話,那會是什麼?」
我也曾遇過好幾次,有學員舉手想問問題,但當站起來時,卻停頓了好一會兒,尷尬地說:「我忘記要問什麼了?」,我也會接著問:「如果你知道你要問什麼的話,那會是什麼?」
說也奇怪,這句話一出,通常對方就能開口說話、分享意見,或者著手活動了。
當然,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程度的魔力,但關鍵還是在師長的態度。若你能表現出好奇、誠懇與開放的態度,孩子通常感受得到,他們會願意多說一點。
而若孩子願意說點話了,你能繼續保持尊重,甚至肯定他所說的:「我聽到你說了……,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孩子便學到,在這位大人面前說話是不會被責罵的,未來,則更可能積極表達,當然,連帶著就會啟動思考。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
延伸閱讀:這一次,聽孩子的聲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看到身旁的人心情沮喪,我們大概也不太好受。我們通常會說些什麼話,試圖安慰或者提供支持,也能減緩我們內心的焦慮。
但我們是否想過,這些安慰或鼓勵的話語,真的對陷入沮喪中的人有用嗎?或者,這是他們當下想聽到的嗎?
這麼問,可能你不太能明白。換個位置,如果今天你正是那個因為某事而心情糟透的人,你最不希望聽到別人對你說些什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如果你和長輩同住,從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不!是孩子打從娘胎的那一天起,就得面對長輩不斷在教養上面下指導棋的困擾了。
為什麼說是困擾?如果兩代之間的教養觀念不一致,勢必會發生衝突,這時到底該聽誰的?又因為父母是長輩,總是得禮敬三分,再加上如果時常需要長輩幫忙照顧孩子,再怎麼樣也是有求於人,怎麼可以不順著他們的意思?
於是,許多新手父母便處在進退兩難的處境。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別與父母同住,但是,這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那麼,下次要再努力一點呀!」
「分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真的學會。」
「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別難過了!」
「以前我也曾考得很差過,你不會比我還慘的。快!打起精神來!」
「只要你更用功,不放棄,下次就可以考好啦!」
「你要想想問題出在哪裡,下次不要再犯就可以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比起上個世代,這個世代的父母有著更多的焦慮與挑戰;因為,長輩過去的那一套行不通,但新的方法還有待學習。難怪有許多家長大嘆:「昨是今非」或「現代父母難為」。 閱讀全文〈該怎麼說話才不奇怪?有品質的陪伴,需要刻意練習〉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我常向父母授課,也常分享關於情緒調節的議題,現在大家普遍都認同,父母本身的情緒穩定度,是孩子心理與社會發展良窳的重要關鍵。
很多人問我:「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時,該如何保持心平氣和?」
我常會這麼說:「這會是一條漫長的路呀!」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一對夫妻有了孩子之後,情感及互動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當雙方起了衝突,不論是爭執、口角、冷戰或對立,孩子很難不受影響。 閱讀全文〈建立心理界限:讓孩子退出父母戰局,做回他自己〉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想像一個情境,週末假期,你抱著籃球到球場上練球,看到對面籃框來了一群人開始鬥牛,你覺得一個人投籃很無趣,想要加入他們,但他們始終沒發現你,你是否會主動過去請求加入戰局呢?
如果是,那麼,你算是個蠻主動的人;如果不是,也很正常。而如果,在其他很多吸引你的事物上,別人不主動邀約,你就寧可呆坐在一旁,也不會主動參與的話,那麼,你與我是同一國的,比較偏向被動的性格。 閱讀全文〈害怕主動的人,如何讓自己對群體活動參與得更多?〉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幾年,每到過年期間,總會收到些文章,高聲提醒過年時的新禁忌,就是,在親友聚會時,長輩別過度關心晚輩的感情、工作或學業等敏感話題,像是: 閱讀全文〈年節對話攻略:不談感情、工作與學業,也能暖心連結!〉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夜深了,正要就寢前,我的臉書粉絲專頁上出現一則訊息,點開來看:「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閱讀全文〈孩子出狀況我卻最後一個知道?心理師帶你重建「親子間的信任連結」〉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一定聽說過,多讚美別人是增進人際關係的良方。因為,人們都喜歡那些肯定與認同自己的人,當知道自己被讚美時,會因為自我價值感提高,連帶著也對說出讚美的人產生好感。
問題是,我們常吝於表達讚美。這可能來自於,我們沒有看見別人的優點或長處,當然找不出可以讚美的地方;另一個可能,是當讚美別人時,會顯示出自己不如人,因而即使看見對方的好,也不願說出口。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前幾天,同是輔導諮商領域的好友問我,是否曾接觸過某類型的個案。
「有啊!」我說。好友興奮地問:「我最近剛接到這類型的個案,快跟我分享,該怎麼談?」。我接著說:「沒談到什麼,才一次她就不願意再來了。」
好友瞪大眼睛:「什麼?」。「對呀!我被拒絕了!」我聳聳肩。
「不會吧!連你都會被個案拒絕喔!」好友彷彿不可置信地高聲說道。「怎麼可能?」又補上一槍!沒錯,我被個案拒絕了!她說我幫不了她,所以不想再來談了。 閱讀全文〈個案拒絕你幫忙?心理師帶你從五個體悟提升心理強度〉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有了孩子之後,對孩子的事情便會特別關注。
有天一大早,我推著幾個月大的女兒上保母那兒。路途中總會經過一間大飯店,門口時常停滿了遊覽車。那天我的去路正好被一輛遊覽車的尾巴給擋住了。
我皺起眉頭,向遊覽車內的司機揮手示意,請他挪動一下車子,讓出一點通道給我。司機卻按了聲喇叭,震耳欲聾。我又再揮手示意,司機開了車門,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我,問我什麼事? 閱讀全文〈情緒心理學:是什麼讓人瞬間失控?〉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前一陣子,一位護理師在臉書上發文,訴說自己被病患的家屬認為工作「很輕鬆」,她的神回覆還上了新聞。這使我不禁感嘆,即使臺灣進入已開發國家多年,以照顧他人身心健康為職志的助人工作者,仍常被社會大眾誤解或污名。 閱讀全文〈助人工作不只是良心事業,他們用專業為人止血止淚〉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在我從事心理助人的生涯中,總會遇到一些不被允許長大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常見的是,嘴裡總說著:「要是你成熟點就好了!」,但實際上卻過度保護,不敢讓孩子放手去嘗試與做決定。不過,也有些父母本身一直處於不夠成熟的心理狀態中,而無法放手讓孩子長大。 閱讀全文〈孩子讓你無法放手?心理師:孩子在照顧你「為人父母的價值」〉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一直到現在,社會大眾對於一個人從小到老的生涯規劃,仍存在著「直線性」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將「好好唸書→考上好大學,選個好科系→進入好公司→爬上好職位→退休」做為個人生涯發展的標準作業流程。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當我們還是個孩子時,一邊探索這個世界,一邊回頭尋找父母的臉。我們渴望父母永遠在我們身旁,當與父母的眼神交會時,我們就安心了!
當我們長大時,仍然有著一顆玻璃心,也渴望身邊有個讓我們安心的人,帶給我們安全感。即使成為孩子的父母或師長時,也是如此。 閱讀全文〈當人不安時,該如何回應?心理專家教你安定心法〉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學測成績出爐,幾家歡樂幾家愁。開始有學生陸續前來諮詢自己適合就讀的大學科系。
每年這個時候,總有許多高三學生拿著大考的成績來找輔導老師算落點、找科系。和現代的孩子們討論科系選擇可不容易,輔導老師得有好幾把刷子。 閱讀全文〈想選一輩子不會後悔的科系就讀?面對生涯不確定性吧!〉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台灣是個教育資訊發達的社會,常能在書報或網路媒體上看到各式親職教養的觀點、見解,大多深具啟發性;若家長認真涉獵,並願意身體力行,確實有助於改善與孩子互動中的各種問題。
閱聽這些資訊的家長們,常得先有個心理準備。這些資訊在告訴你如何做得更好之前,總是要先將你的不是之處數落一番,也就是在不同的教養議題上列出「問題父母」的「惡形惡狀」,要你自我檢視:「你是NG父母嗎?」。 閱讀全文〈我可以向孩子道歉嗎?當「自覺」而不「自責」的父母〉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他家裡有個小六的孩子,他描述這孩子「天性好動、靜不下來,常不寫作業,準備考試總是很隨性」,還說這孩子「頭腦很不錯,但就是用錯地方,不肯用功讀書」。
他知道我對於孩子的「學習議題」頗有鑽研,特地前來討教,如何幫助他的孩子靜下來,專注一點,好好向學。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拜讀了幾篇探討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人格與人際關係影響的文章,心有所感。
在教育與輔導的實務工作中,我也常看到許多孩子的困境與原生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之間有著糾結的關係,並隱隱約約影響著生活中一切的人際互動,甚至親密情感關係的建立。
在與家長的談話中,也看見不少家長苦惱著,對這些正值青少年的孩子們,不知道該多給孩子些獨立自主的空間,還是多些保護與干預。放手或保護,意味著父母對孩子影響程度的消與漲,或者孩子獲得其人生主導權的多與寡。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有個家長來找我諮詢。他家裡有個小六的孩子,他描述這孩子「天性好動、靜不下來,常不寫作業,準備考試總是很隨性」,還說這孩子「頭腦很不錯,但就是用錯地方,不肯用功讀書」。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少年話少便是德?
如果你有機會認真坐下來與國、高中的孩子們談談,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十次中有七、八次你會感到很挫敗。
「不知道」、「都可以」、「還好」、「隨便」、「沒差」……你可能常會獲得這種極簡風格的回應。也就是往往你講了好幾句,他們總回你個兩、三字。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常羨慕別人擁有好的外貌、能力、收入、職位、學歷、財富、關係……等,卻又討厭自己老是愛比較。
你明明知道比較無益人生的幸福,但又想努力追求些什麼,好讓在別人面前能抬起頭來,這也是比較。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某年暑假,我規劃到美國加州短期進修外加旅遊三週,充實大腦也放鬆身心。
也許是異國的景致太美,氣候太過怡人,我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沒有出國,這段時間我會拿來做什麼?而如果什麼都沒做,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這麼想,是因為,當我在一陣忙碌後,突然有了個空檔,沒有安排任何事情,總會令我感到焦躁不安。當習慣了按表操課,無事可做時,卻是不自在的。換句話說,我似乎無法忍受生活中出現暫時的空白。
你是否也像我一樣,是個無法忍受自己「無所事事」的人,同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又愛讓生活充斥各種行程,像個陀螺般轉呀轉,一刻也停不下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讀研究所時,常與一位大學部的學弟一起打球。
聽他不只一次提起想要轉科系的念頭:「我在系裡待了兩年,終究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這一行。」他打算轉換跑道去念原本就熱愛的社會學。
看他從一開始的猶豫不決到逐漸意志堅定,就等著轉學考的來臨。我為他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感到開心,深深地祝福他。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之前,有個學生來找我,要我幫她練習大學甄選入學的面試。她在學校統一辦理的模擬面試中,因為緊張過度而表現不佳,確實令人擔心。她申請的是心輔相關科系,從高一起便立定志向成為一位心理助人工作者。高二參加學校的同儕輔導志工,更是嚮往有一天能成為專業的助人者,也許是學校的輔導教師,或是社區機構裡的心理師。
我請她找了一群同學前來,模擬團體面試時可能出現的情境。整場下來,她緊張焦慮到話都講不清楚,帶著挫敗的心情回班上去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是不是常猶豫著,好想不顧一切地去做點瘋狂的事情,實踐精彩的人生,好讓此生不留遺憾;但又覺得不切實際,也沒那麼有把握,不如過著平凡的日子?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很多人以為我很外向,能言善道又會交際,不論對上對下都可以應對得宜。事實上,我是個蠻害羞的人。
「別鬧了!你會害羞才有鬼!」這是我常得到的回應。仔細想想,其實不是害羞,正確來說,應該是有「權威恐懼症」。
「權威恐懼症」指的是面對威權,強勢或有權力的人物時,會感到極度恐懼,不安,害怕或不知所措,輕則語無倫次,不知所云,重則腦袋當機,無法言語;只要想到即將要與權威人物碰面談話時,便可以焦慮上好幾天。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這幾天,一起幼兒園師長對園內孩童多次施暴的新聞事件,讓不少家中有幼童的家長無不感到驚嚇不已。即使自己的寶貝不是直接的受害者,但也不得不懷疑,將孩子送出了家門,到了一個名為「學校」的學習環境,是否受到妥當的對待?
不只在台灣,大陸或世界各地,都不時傳出幼兒園或國小師長對孩子施以語言,肢體或性暴力等方式虐待的事件。另外,孩子在學校裡受到的不當對待,不只來自於師長,同儕之間的攻擊,欺侮或排擠,冷落,都會讓孩子身心受創。學校看似是個安全的學習樂園,對少數孩子而言,卻是個充滿恐怖回憶的地獄。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過去,在校園裡服務時,學校在為學生規劃家庭教育講座,校內相關老師們討論了一陣子,究竟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中,孩子要學習些什麼?
傳統的家庭倫常、長幼有序、孝敬長上等觀念嗎?老掉牙的論調,學生應該提不起勁;婚前教育嗎?好像距離有點遠,會不會有點不痛不癢,難以想像?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http://gty.im/607463118
經常有許多學生打算轉科、轉組或轉學,前來與我談談自己生涯轉換的決定。對16、17歲的孩子而言,轉換生涯跑道的理由雖然各式各樣,但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般而言,促使一個人從原來的領域轉換到另一個領域,常存在著推力或拉力兩類影響因素。推力,就是發現原來的領域並不適合自己;拉力,則是有一個更吸引自己的目標不斷向自己招手。
推力或拉力只要存在一個,力道大到某種程度,就會讓人心生「換條路走走」的念頭。若推力與拉力同時並存,此時,孩子的去意甚堅,攔也攔不住,尊重與支持是對他們最好的祝福。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擬定讀書計畫是提升課業學習表現不可缺的一環。
某雜誌曾專訪多位大考成績優異的同學,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自己能夠金榜題名的秘訣,就是擬定適合自己的讀書計畫。最簡單的讀書計畫擬定方式,就是以表格的方式畫出一週的行程,以一小時或半小時為單位,在可自主支配運用的時段裡,填上各科目的研讀進度。若要做得細緻一點,還需考量各種因素並掌握某些要領。
好幾次跟學生討論讀書計畫的擬定方式,發現計畫人人會擬定,真正的問題在於無法確實執行。正如同許多時間管理大師說的,沒有所謂的時間管理,真正該管理的是自己。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學生常告訴我,他們的生涯發展困住了,因為不知道自己對哪方面感興趣。
有時候聽身旁的朋友說起,在現在工作中失去熱忱,但又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什麼,喜歡做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迷失了自身在工作中的定位。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全能媽媽委屈度日
在校園中常見到高控制的家長。曾遇過一個母親,對孩子的一切緊迫盯人。孩子出狀況時,母親急急忙忙地衝到學校善後。幾次下來,都未見父親蹤影。我心裡有點生氣,又是個在孩子教養上缺席的父親。
於是,我要求父親一同前來會談。父親坐在一旁不發一語,母親則是滔滔不絕地重複說著自己有多麼用心地帶孩子,花了多少心思;不時地轉頭過去數落父親幾句:
「孩子從小就跟我比較親近,有事都只跟我說。孩子的大小事情都由我安排,你連半點參與都沒有!你這個爸爸是怎麼當的?」父親把臉轉過去,仍然不發一語。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小時候,我愛撒嬌,總喜歡窩在母親懷裡,聽著母親輕聲哼唱。母親經常唱起一首兒歌:
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
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
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
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我望著母親清澈溫柔的眼睛,安心地享受著母親帶給我滿滿的愛。這首兒歌有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媽媽的眼睛」。 閱讀全文〈這輩子,我們總在尋找父母眼眸裡的愛〉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我的孩子今年高中就要畢業了,未來想念A科系,但我希望他念B科系。本來兩相堅持不下,最後他還是聽我的話,勉為其難地選擇了B科系。然而,每次見到他失望的眼神,我很疑惑,這樣要求他,到底對嗎?」
曾有個家長在我演講後,前來問我問題。我反問他如此要求孩子的原因,他說:「興趣畢竟不能當飯吃,我擔心他將來沒前途,所以說服他讀B科系比較穩當。」 閱讀全文〈乖孩子真棒?心理師:孩子的貼心其實是「小老公/小老婆」現象〉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這是我第八次這樣告訴自己了!」她在心理會談中這麼告訴我。
幾年前,一位高一的女孩子因為感情困擾前來向我求助。她告訴我,有幾個男生同時追求她,但後來又到處說她壞話,散播她行為不檢點的言論,令她既生氣又委屈。 閱讀全文〈分手心理學:總是愛錯人的重複劇碼?痛苦裡有人生必修學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你是我兒子,連碰你一下都不行嗎?
幾天前去看展覽,正在排隊進場時,聽到後面有一家人的對話。一對父母帶著兩個青少年期的孩子,一男一女,也正等著排隊進場。
母親對著男孩說:「你這個小孩怎麼這樣,碰一下都不行?」母親伸手想摸男孩的頭,男孩躲開了,並且臭著臉。 閱讀全文〈你是我小孩,碰一下都不行?與孩子有效拉近距離的方式是…〉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大部分的家長都知道,當孩子漸漸長大時,就要漸漸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實際上卻很難做到。 閱讀全文〈自在父母學:知道該放手,卻又難以放手!是什麼捆綁住大人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我常應邀到各級學校擔任親職教育講座的講師,講題多半是「如何與孩子一同面對課業學習」之類的。
這樣的題目往往很吸睛,許多學校都告訴我,往常辦理親職教育時,前來參加的家長總是三三兩兩,會場冷冷清清,遇到這個主題卻是大爆滿狀態。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最關心的議題還是課業學習。 閱讀全文〈自在父母學:在陪伴孩子學習的路上,你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幾次處理學生之間的衝突事件,家長到學校來興師問罪,發現學校處理闖禍孩子的態度與方法,除了記過懲處之外,多半是講理與輔導。有些家長感到相當不以為然,要求學校老師或教官要嚴厲斥責犯錯的同學。
「老師你們也幫幫忙,那個同學壞成這樣,光記過和輔導有用嗎?我知道現在不能體罰,你們也吼他個幾句,讓他知道害怕,以後就不敢再犯了!」 閱讀全文〈自在父母學:孩子還小不會懂?事實是,想不起來的卻都「忘不了」!〉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常處理一些親子關係衝突的問題,必須請家長來學校一趟,有時要和孩子一塊兒談。許多家長來到學校看到孩子,劈頭就數落,顧不得一旁有著老師在看著,但孩子多半不理不睬,任憑家長念個不停。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我不喜歡學生一天到晚抱怨自己的父母,我希望他們能去感受父母的用心,對父母懷抱感恩之心。但不可否認的,有些學生的抱怨,不是沒有道理。
不只一位學生告訴我,他們的父母整天緊迫盯人,假日與朋友出去,總要問去哪裡?做什麼?幾點出發?幾點回來?跟誰去?有幾個人?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在教育與輔導的實務工作中,我們常看到許多孩子的困境與原生家庭的主要照顧者之間有著糾結的關係,並隱隱約約影響著生活中一切的人際互動,甚至親密情感關係的建立。 閱讀全文〈自在父母學:保護多一點、還是放手多一點?在收與放之間……〉
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最近接連有幾位高一的孩子跟父母吵著要休學,家長來學校找導師討論,又被導師「請」到輔導室來跟我聊。父母常常很納悶,從小到大孩子的讀書都不需要師長擔心的,怎麼現在卻出狀況了?
這讓我想起每次與家長聯繫時,常常會聽到父母抱怨道:「奇怪,他以前都很聽話的,現在怎麼變成這樣子了?」
家長說:「他之前都很乖的,是不是進入叛逆期了?」又說:「高中才開始叛逆期,會不會也來得太晚了?」這真是讓我感到啼笑皆非。 閱讀全文〈自在父母學:他一直都是乖孩子,才是奇怪的事情〉
作者: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愛情的逝去是令人心碎的。一段戀情後的分手,一段婚姻後的離異,不論主動或被動提出的人,在摻雜著憤怒、疑惑與無助的情緒中,也少不了強烈的失落感。
在愛情中的失落,失去的常常不只是一個對象或一段關係,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內在價值。
我們會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誰,找不到自我的定位,對自己感到既陌生又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