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在Threads上面看到有人詢問,下面有人回應「當事人自己決定」,有人回應「要結束還要花錢」,那麼在心理諮商的專業裡,究竟如何看待諮商結束這件事,又該如何思考,以及未來要進入諮商,要有哪些準備?
我的建議是:
即使不回去談,也可以透過行政端讓心理師知道你不回去的原因,之所以會希望當事人回去談完再做決定,是因為諮商有些評估,通常不一定會在過程中全部跟當事人討論,因為顧及到當事人的接受程度,跟是否在那個階段可以消化吸收,所以每一個評估的探討,都有專業性。很有可能心理師已經評估到你被創傷影響很深,但前期的工作在建立你現在生活的穩定度,以強化自我的穩定度,因此還不到時間揭開你的傷口療癒,而最後一次的討論,也是在幫你統整過去幾次的歷程,和心理發展狀態,以及未來可以繼續與下一位心理師工作的地方,真正來說,會幫你省錢省時間,不用全部重新全來。
另一方面,無法跟心理師當面討論決定結束諮商,這也在呈現當事人的人際模式,諮商關係本就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在專業架構的情境下,幫助你去練習你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安心表達自己的困境,什麼都不說的中止跟消失,通常是難以把想要拒絕他人的訊息直接表達,或擔心衝突與害怕讓人失望,但專業的心理師基本上要能接受當事人想要離開或終止療程,也要理解案主對自己的不滿,在關係互動當下回應不滿,其實對彼此都是重要的人際歷程學習,而不是讓諮商關係繼續成為日常關係模式的延伸,那會非常可惜。
如果是覺得諮商沒有效能,也可以直接跟心理師說,請他進行轉介,因為諮商確實有適配性的問題,也確實有些心理師的能力,就還是達不到你的要求,去表達你的需求,讓心理師更好的服務你,也讓機構更知道可以怎麼協助你,更是雙贏的局面。
可是,如果是因為經濟的問題,那該怎麼辦?
我建議先讓自己準備好一筆預算,再進入諮商。
如果你選定某位心理師,你清楚他的價位,請先幫自己準備12次的預算,然後在第一次的時候,就直接告訴心理師你只有12次,請心理師跟你一起在這個次數跟時間頻率的架構下工作,也跟心理師討論你最希望處理的問題,有經驗的心理師,通常可以很快評估這個狀況可能需要多少次談話,並且可以處理到什麼程度,而就實務上來說,每個當事人的自我覺察程度,也會影響諮商的進展,所以對自己非常迷惘的情況,這12次光是要釐清週遭人對你的影響,就要花很多時間,再來才可能逐步建構你對自己的認識,到逐漸相信跟喜歡自己,這些都是一步步的歷程。
如果你的預算只有一次,我會勸你不要浪費錢,將錢拿去吃頓法式料理或高檔SPA,都是不錯的選擇,而不是來了一次卻沒什麼改變後,質疑心理諮商的專業。
因為你所認知的問題,跟到最後真正搞清楚問題,到建立你的自信與力量去處理問題,是逐步澄清與建構的,而改變也會在這份彼此安全信任的氛圍下逐漸發生,最後你會感謝自己為調整內在跟有勇氣和意願跨出這一步感到驕傲,因為完整經歷完,你將有機會看到嶄新的世界。
陪伴你成長:過得好才能走得遠:助人者的生涯管理之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