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羅·布倫 Paul Bloom
一帆風順時,人很容易忘記自己有多脆弱。然而生活處處是提醒,痛苦的可能性無所不在,好比說下背部突如其來一陣痛、小腿破皮、頭痛緩緩浮現,也可能是情緒遭受打擊,例如發現自己提及私密話題時居然按到「全部回覆」。上述例子還只是冰山一角,我們能體驗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而且大半由不得自己。
簡化人性的理論聲稱我們總是豁盡全力避免痛苦、追求舒適愉悅,希望生活時時刻刻平順無恙。人類本能就對苦與痛避之唯恐不及。整理大師近藤麻理惠告訴大家:無法讓你「怦然心動」(spark joy)的東西其實都可以丟掉。結果她名利雙收,許多人開始認同把無法讓我們開心的東西都斷捨離是美好生活的指引。
然而這種理論並不完整。其實若分量調配得當,身體和精神上的苦痛、困難、失敗、挫折,才是人類真正的追求。
思考一下你自己最喜歡的負面經體驗類型。有人看電影看到眼淚掉不停,或驚聲尖叫,或喘不過氣。有人聽音樂沉浸於悲傷旋律。還有人會戳自己的傷口、嗜吃辛辣食物、做高溫沐浴,或者登山、跑馬拉松、去健身房和道場讓人朝自己揮拳。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不愉快的夢比所謂美夢多得多,就連理論上我們能控制內容重點的白日夢也常常自動轉往負面。
《有多痛,就有多值得》一部分內容將解釋為何人類可以從負面體驗中得到快樂。道理在於:合宜的痛苦可以為快感鋪路;換言之,我們只是預先付出代價,用意是之後能換取更大的報酬。痛苦還能轉移注意力降低焦慮,甚至幫助我們超越自我。選擇痛苦有可能是為了社會整體,也可以展現自身韌性;又或者反過來,釋放出求救訊號。恐懼和悲傷這類負面情緒普遍存在創作中以塑造道德滿足感。人事時地物都對了的情況下,努力奮鬥且克服重重阻礙可以帶來征服與淋漓暢快的感受。
以上便是本書主旨的簡述。接下來的內容會詳細闡述痛苦如何創造快樂,所以本來書名打算直接就叫做「痛苦的快樂」(The Pleasures of Suffering)。可是與同事朋友聊過之後,再加上閱讀了更多心理學、哲學及其他領域的文獻,我開始心生疑惑。人類主動追求的負面體驗有許多類型沒那麼單純,不像浸泡熱水、聆聽悲傷的歌曲或挨打那樣可以直接轉換為愉悅,但大家依舊前仆後繼—那樣的經驗有苦,但不一定有樂。
思考另一種自願選擇的痛苦:很多人,尤其是年輕男性,即使不想傷殘或赴死,有時卻選擇從戎參戰;他們想要經歷磨練、恐懼和掙扎的戰火洗禮。然後有很多人選擇生兒育女,通常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過程有多辛苦,各種研究也顯示撫養嬰幼兒那幾年是人生壓力最大的階段。(即便事前不知道,想必很快也會發現。)儘管免不了痛苦犧牲,但是後悔的人極少,甚且這些選擇經常是生涯規畫的主軸。畢竟若人生輕鬆寫意的話,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吧?
本文節錄自《有多痛,就有多值得:痛苦的價值及其如何為我們帶來快樂》
延伸閱讀:【為你選書】《努力有底線,不拚更能贏》:放棄「苦守現狀」,聰明轉職未來會更好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