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柏威 諮商心理師
被壓抑的,終究想一見天日。
繼《逃出絕命鎮》(Get Out)大獲好評後,導演喬登皮爾(Jordan Peele)推出新作《我們》(Us),再次拿出他將日常風景拍得叫人毛骨悚然的本領,但又不只是讓你坐立難安,它的故事還能帶出些省思,《逃出絕命鎮》想說的是種族歧視,說著藏在白人笑臉背後的邪惡心態,到了
《我們》,主角依然是黑人,但主題已與種族無關,它拉到更大的視野,片名《Us》暗喻了美國一詞,彷彿說著這個國家在蓬勃發展之際,有也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在光面的背後,總有被壓抑的陰影。
電影從一個小女孩的遭遇說起,那天父母帶她到海邊的遊樂園出遊,她卻在一座迷宮中,看見一個外表一模一樣的「自己」,而這好像成了小女孩的心理創傷,不僅開始變得沈默,從那天起,她就感覺有一個人在追逐著自己,她的心裡總有不安。直到她長大、結婚成家、成了兩個孩子的母親,那些不安似乎也漸漸散去,但一天先生帶著全家出遊,沒想到又回到兒時曾到的海邊,埋在心底的恐懼,全又湧了上來。
人們常用「與自己相遇」一詞作為比喻,來形容貼近自我的狀態,如今聽來已是有點八股的心靈小語,在電影裡可不是比喻了,它成了具體的圖像,而且它毫不溫馨,試想當你在無人迷宮,看見另一個的自我身影出現在眼前,或是夜半時分,看見另一個自己站在自家大門,這種時刻,任誰也想發毛大叫。
《我們》是與暗黑版自我相遇的故事,他們稱為「影子」,一輩子活在地底,與活在地面上的「本尊」作為對比,然而「影子」與「本尊」有著神秘連動的關係,原是政府創造出的複製人,企圖來操控「本尊」的工具,但實驗失敗,這些「影子」也失去價值,他們就被國家遺棄在不見天日的暗黑地道,任其自生自滅。
原本不會相遇的「影子」與「本尊」,就在小女孩本尊走入迷宮的那天(有趣的是,那座迷宮的名字正好是「尋找自己」(Find yourself)),她的影子從地底走了上來,這如夢般的場景,好像也預示了日後的景象,活在地下的「影子」們,有一天會爬上來與「本尊」宣告自我的存在。
整部電影有如一個巨大的象徵,特別是片中的「影子」,令人想起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所提到的「陰影」(shadow),意思是指人格上隱晦、壓抑、黑暗的部分,而自我與陰影,是彼此糾結,難分難捨的關係,兩者也常陷於衝突,榮格把這樣的衝突稱為「解放的戰鬥」(the Battle of deliverance),電影彷彿就把這心理衝突具象化演了出來。
電影像在為活在地下的人們發聲,在個人層面是我們內在的陰影,當我們越壓抑,越否認的時候,內在的陰影也越扭曲,也壯大,反撲的力量也更強,只有我們承認陰影的存在,越正視它,才有機會整合它,單一的「我」都是殘缺,由不同面化的「我」組成的「我們」才是完整。
在群體層面,它暗喻了一個國家可能有的黑歷史,也許人們想要忘記,或是害怕想起來,無論何者,它都造就一群被遺棄的人們,他們的痛苦只能暗自承受,但受苦的心靈不會靜靜無聲,它們永遠都在等待一個重見天日的機會,等待一個能夠訴說自己存在的日子。
陪伴你成長:【陳年焦慮】18堂課擺脫積習難改的不安全感
延伸閱讀:心理師看《陽光普照》:你身上有多少陽光,就有多少陰影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