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愛心理編輯 鄭寧
這個月初,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女職員在深夜墜樓身亡,她在臉書上留下千字文,揭露自己被性侵,甚至是長期暴力對待等情節,最後更是在文末寫下「願用這條命,讓真相浮出檯面」。
事發當天,該名女職員在接近下班時間突然不見人影,同事察覺有異便動員尋人,未料晚間11時仍發生憾事。
本月九日南韓也發生震驚全國的自殺案件,南韓首爾市長朴元淳留下類似遺言後便失聯,經展開搜索,警方隔日凌晨在北岳山一帶尋獲遺體,初步判定其死因為自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平均每年有80萬人自殺死亡,「自殺」也成為比因乳癌、戰爭或謀殺而死亡還來得高的死因,而就年齡別來看,在介於15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中,自殺更為低於交通意外的第二大死因。
親愛的,若你身旁正有人面臨痛苦而有自殺念頭,這篇文章將帶你破除大眾對自殺的迷思,並了解如何提供支持及幫助有輕生念頭的朋友們。
自殺最常見的迷思
近年隨著網路的快速傳播,人們可以透過各種社交平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造成最常見的迷思之一:「說要自殺的人通常不會真的做」。事實上,自殺並非毫無徵兆,而是一連串過程的結果,揚言自殺也正是警訊之一,儘管某些案例可能是為了吸引注意,但有統計指出,超過40%的自殺身亡者在自殺前都曾透露想輕生的訊息。因此,若有人傳達自殺訊息,我們仍然不可輕忽。
常見的迷思還有,我們會認為最好不要與對方避談自殺或死的話題,但事實是,我們不應避而不談,而是要坦誠地關懷想自殺者,讓對方感覺到被了解,減少對方孤獨的痛苦。
此外,由於華人文化,加上從小教育的緣故,當身邊有人提及想輕生,對「死亡」議題感到焦慮的我們大多時候會急著斥責對方「自殺是不對、是不負責任的作法」,但這樣的回應往往無法真正幫助到當事人。在態度上,我們應該表達出關心與理解,而不是「批判」當事人。
自殺者在當下認為自殺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從個案經驗說明,有很多個案在談到自殺的原因時都表示:「與其說想死,不如說是不知道怎麼活。」由於當下的生活狀況與處境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才進而產生自殺的想法。
他進一步提到,很多自殺者的思考時間短且思考範圍較狹窄,能力上較不足去處理當下的困境,在想不到解決方式時,就會認為自殺是唯一的選擇。
方主任也強調,自殺與學歷上沒有絕對關係,學歷高並不代表有能力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因為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每個人的社會經歷也不一樣,在面對衝擊事件時的感受度也會有所不同。
自殺與安樂死等死亡議題都需要深入討論
在華人社會中,我們不僅對死亡感到恐懼,更時常將死亡相關議題視為禁忌而避談。
當看到自殺新聞不斷上演時,人們通常只會說:「自殺又不能解決問題。」或是「生命那麼可貴,想想你的家人。」
在碰觸到自殺議題時,我們也許忽略了這些人之所以選擇自殺,想解決的或許不是生命,而是他們正面臨著的痛苦感受。
方主任以同樣為死亡議題的安樂死為例,因為人有慈悲心,所以當看到某個人因為絕症感到痛苦時,就會覺得「安樂死」是減輕那個人痛苦的最好方式,因此大眾認同安樂死的比例相當高。但事實上,安樂死並非想像的容易,因為這牽涉到人的死亡自主權、倫理以及法律等相當多的問題,必須客觀地深入去討論,若快速立法就容易適得其反。
對想要自殺的人來說,自殺或許與安樂死相似,是既能解決自己的痛苦,也能減輕別人的負擔的方式。然而,人類與動物一樣,求生是本能也是天性,或許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深入思考:自殺者與想要安樂死的人究竟是想要結束生命,還是是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方主任提到過去曾採訪過的案例,有位民眾因爲車禍導致半身不遂,無法工作的他因為生活困頓而希望自己能夠安樂死。從這件案例我們可以發現,政府與社會是有辦法給予協助的,無論是職業訓練或是立定相關的方案,若能改善甚至解決民眾所遇到的困難,自殺就不會成為他們認為的唯一選擇。
而對於有些人覺得自殺是個人選擇,旁人不應該干涉,方主任認為這牽涉到自主性問題,雖然自殺可以展現主體性,但在倫理上卻沒有絕對的自殺死亡權利,也就成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
然而,我們都有關懷別人、想要藉由自己的影響幫助別人的想法,因此我們在予以尊重的同時,也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的痛苦,並提供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進而改變對方想自殺的念頭。
一問二應三轉介
自殺行為是從「想法」到「行動」的漸進過程,大部分的自殺者在執行前會透露警訊,可能是以口語或行為等不同方式表現,所以,若我們發現身旁的人有自殺警訊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問」:主動關懷與積極聆聽
一旦懷疑周遭親友有自殺念頭,就應該認真嚴肅地看待當事人發出的自殺警訊,並主動積極地去關懷、傾聽對方,讓對方抒發情緒。
「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在傾聽完對方的痛苦後,嘗試了解對方的感受和情緒,不要急於「評斷」對方的處境或想法,而是要以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回應,並提供對方其他的解決方式。
「轉介」:資源轉介並持續關懷
當對方的問題已經超過我們可以處理的範圍時,我們應該要幫對方找到適當的資源,尋求專業如心理、精神醫療資源等的協助,在轉介後也要持續的關懷對方。
自殺通常有跡可循,「自殺防治守門人」也因而成為有效防治自殺的重要策略之一,只要時時刻刻關心身旁的人,每個人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陪伴你成長:【情緒健檢】12堂課
延伸閱讀:心理師聊「自殺」:他們渴望被理解痛苦,而非否認痛苦存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我發覺現時好多人都是選擇從高空跳下,請他們跳之前絕對三思,先睇清楚路面情況不要傷及無辜,因為若被他們輕輕厭過,也就必死無疑或終身殘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