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 諮商心理師
我一直在思考著如何將抽象的「自我」與「他者」以及「人際互動」的感受與知覺具體化描述,可以更清楚去歸納與界定讓多數人困擾的自我與人際議題。
在每一次帶領工作坊,看見許多不同展現的人際困擾與個人議題後,我發現許多人的自我與他人的自我基本上就像圖像①
武志紅曾說這叫兩顆歪脖子的樹,也是一種與人共生的關係,除此之外還有虛線自我的狀態,代表著不清楚自己是誰,需要他人來定義自己、肯定自己,也需要他人來確認自己是好的,因此也會有認同上癮的問題,總是等著他人來喜歡和看見自己,需要做很多事情來確認自己在關係中的地位與價值。
簡單來說,缺乏界限會有的狀態:
1.認同上癮症:總等著他人喜歡自己、看見自己,因為你的自我是攀附在他人身上,靠著吸食他人身上的讚賞與認同維生,自然需要許多討好與犧牲奉獻來得到所需的認同感。
2.共依附:無法與他人分開,總是需要黏著他人,包含身體陪伴與心理情緒的緊密感,受不了分離也受不了關係中有任何一丁點可能要分離的徵兆。
因此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有:
1.無法離家:心理或物理上無法離開父母,總是擔心父母孤單、總覺得經濟不穩定無法搬離,覺得著在家中不開心又沒辦法。
2.無法拒絕:深怕拒絕後就失去關係、更失去認可,又因為虛線自我,而經常他人說了算,不一定知道有拒絕的選項。
3.無法一個人:虛線自我難以獨立也難以不依附他人,沒有他人像是失重一般,總需要有他人在才感覺有重量,但與他人相處又充滿怨懟。
因此在心理界限的工作坊中,圖像①的階段在於了解你的界限問題根源,需要深入家庭脈絡去了解你的角色與慣性責任,也去了解你自我如何形塑;接著圖像②的階段在於幫助你與他人學會分離,除了主客體分離幫助自我獨立外,更要練習「課題」分離,不再總是承擔他人責任與情緒,能擁有較清楚的界限,同時你也要練習不攀附著他人取暖,學會面對自己,即使是千瘡百孔的自己,也要能承認與接納;接著最後圖像③的階段在於鞏固你的自我,從虛線到實線的過程,知道你是誰,你就能更穩定鞏固界限,知道你能做什麼,你就能無畏地拒絕,當你不再總需要攀附著他人渴求著認可,你的拒絕與區分就會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
另外兩種學習界限的方式:
1.📖書籍閱讀📖
#關係界限:https://goo.gl/Y5QXR5
2.🎧線上課程🎧9堂音頻課(每堂約30分鐘)
心理界限線上課:https://goo.gl/2dnXoU
延伸閱讀:吳姵瑩心理師:如何辨識界限被侵犯,其實你心裡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