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sy-Dectective貓心 科普心理學家
這篇文章,來自我與諮商實習督導的一次談話。
我是一個很容易遲到的人,尤其是到學校上課,幾乎大學之後就沒有準時過了。當然,和督導約好的時間也是。 這問題聽起來還蠻棘手的,畢竟在這個社會的標準之下,準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是演講或是重要的事情,我還有辦法準時到達,但若是長時間固定的行事曆,我就很難準時抵達,總是被做不完的事情給困擾著,不斷地焦慮著,一旦事情沒能完成,就很難讓自己解套,困在未完成的焦慮情緒裡,很難準時地去做其他事情。
未完成的事情讓我睡眠時間不足,連帶也讓我很不情願地去學校上課。或許到了課堂上,依然是不斷地在焦慮著,為了減緩焦慮,便是不斷地滑著手機,透過這些刺激來轉移注意力。手機的訊息總是立即性的酬賞,回饋是迅速的,引人注意的,自然而然就容易沉溺在裡面了。
永遠做不完的事情,永遠讓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情,似乎是一體兩面的。自幼年以來家人的責怪,讓我永遠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而學校也是,近期因為某份工作,常常去國中與高中出差,看到老師對待學生權威式的態度,用憤怒來表現自己對學生的期待,我彷彿看見了被期望所壓榨而成長的自己,十分難受。 我的焦慮感無處發洩,已經成為我內心的一部分,活在極高的自我期許之中,不容許自己失敗,文章寫不好也好,被實習機構拒絕也好,與人互動無法融入也好,我習慣於放大挫折的線索,陷入焦慮之中。
而焦慮,便讓我很難準時上課、準時赴約,一旦手上的工作未完成,便容易廢寢忘食地做下去,或是被壓力壓垮,陷入憂鬱當中,什麼也不想做,十分難受。這些是我到目前為止,對自己「遲到」這件事情的理解。也很謝謝我的督導,給了我一個深談的機會,讓我有這些看見自己的可能性。
在「規定」之外,你的內心在經歷些什麼?
寫這篇文章,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從情緒中解套,也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幫助憂鬱症的人。很多關於心理學的文章,都是以「怎麼做」作為出發點,但我們的看待自己與看待他人的方式,往往停留在很表層的地方,我們僅能看見一個人「常常遲到」,然後貼上「很不守時」的標籤。這是我們習慣看待自己與看待他人的方式。 但我們很少去看自己身上的歷程,也很少去看別人身上的歷程。
要看到歷程是困難的,尤其是在特定社會架構與脈絡下,我們習慣把人塞進模子裡,只要符合規定就可以了。但我們之所以長成這個樣子,卻深深地受到這些過去的脈絡所影響著。我們很少有機會看見自己,也很少有人願意陪我們看見自己。
透過閱讀這些文章,或許可以讓我們跳脫原先評判世界的習慣,更能看見自己的內心,正在經歷些什麼事情。
但社會依然是現實的,你還能做些什麼?
不過話說回來,有些讀者讀到這邊,肯定會問我說:那萬一我還是會一直遲到怎麼辦?總不能就這樣放著給別人罵吧。
確實,要改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尤其是累積在身上這麼久的東西。這時候,我會有兩個建議。第一個建議是,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持續探索自己身上的歷程,是什麼讓自己這麼難達到目標,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這樣。
第二個建議,就比較具體了。如果是和朋友約時間,盡量約的寬鬆一點,例如可以和朋友說:「我們約個2點50到3點10分左右好不好?」可以的話,也能稍微把你的狀態告訴你朋友,這樣一來,時間的彈性就會變得稍微大一些;如果是上課這種的,可以試著給自己獎賞,例如如果在一個禮拜的課堂上,有7成的課都能夠準時到達,那麼就準備一個小禮物犒賞自己,允許自己去享受一頓平時不會去吃的美食等等。
當然,我說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或者是你也需要一些時間來慢慢改變原先的習慣,那都沒有關係。我想,逐步地了解自己,抽出那些過去遺留在你身上,但你未曾注意到的過往經驗,慢慢地在社會規範與自我的主體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彈性,是你我一生中,都會不斷面對的課題。
我們在追求的,永遠不是一個永恆的答案,而是一個暫時能夠安頓自己的位置。
延伸閱讀:【好文分享】焦慮不安的現代人:六件事帶你有效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