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有責任、老二不受重視、老么最受寵…心理師:老大魔咒,會怎麼毀了孩子的人生
作者:黃惠萱 臨床心理師
「活著好累,人生為什麼這麼累呢?」阿娥滿臉疲憊,進晤談之後就攤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彷彿身上被無數絲線綁得動彈不得,我想這反映了她的心境。阿娥說愈靠近過年,她就愈忙,壓力大到睡不著,「我滿腦子都是餐廳要訂哪裡?訂什麼時間?要給哪些人備禮物,禮物要買什麼品項,要去哪裡買?錢也很令人煩惱,不過比起前面那些事,花錢反而是次要的,我願意花錢請人來幫我做這些!」
只可惜阿娥被安排了一個無法用錢取代的爛位置,她是原生家庭裡需要張羅上下的長女,又嫁給一個傳統大家族裡承擔重擔的長子,聽到這,誰能不為她嘆口氣呢?過年是她最辛苦,憂鬱、焦慮症狀最嚴重的時候,不但藥量要加倍,還忙到沒時間來晤談,進了晤談室只能一鼓腦地訴說心裡的辛酸,好好替自己哭一場,還沒辦法騰出腦袋來為自己想一想,該怎麼讓人生輕鬆點。
但時間不等人,她的兒子小賢逐漸長大了,阿娥覺得處理自己心理議題的緊迫性提高了,如果她和先生身上背的長女長子重擔沒有卸下的一天,那麼身為長子長孫的兒子,將會承擔最多,甚至過多的壓力,從小賢的長年蒼白的膚色、低落的情緒、日漸沈默的親子互動,阿娥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
沈默羔羊第二集裡,漢尼拔・萊特醫師用某種鴿子的飛行型態,來表達自己對史達琳探員的看法,那種鴿子習慣快速往高處飛,然後向下俯衝,牠們又分成兩類,一類會俯衝的比較淺,另一類則俯衝得更深,如果雙親都有俯衝更深的基因,他們結合後的子代很可能會俯衝撞地而亡,萊特醫師大概是以此比喻,他認為史達琳探員身上有某種堅持卻可能為自己招致危險的人格特質,醫師說「只希望她的父母中有一個是前者」。
是的,家族議題往往透過基因和教養代代相傳,如果父母雙方有著很類似的創傷議題,那麼孩子承接的將會是更沈重的壓力。舉例來說,長子通常背負最多家庭期望,而長女常被要求負擔超齡越位的責任重擔,這些因素都容易讓他們變得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難以自我肯定、過於在意外界標準,長子長女的結合,就像兩隻帶深度俯衝基因的鴿子,這些容易造成憂鬱焦慮的人格特質會更明顯。開始自我療癒的阿娥很清楚這點,她希望自己能變成那個不一樣的父母,讓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孩子能過上比自己更好更自由的人生。
許多針對長子女議題的心理健康文章或書籍,整理出一些改變的建議,像是不要覺得什麼事情都「非我不可」,要習慣相信其他家人,練習把工作分配出去,別害怕拒絕家人過分的要求,而且能在違背家人期待,不滿足家人需求,嘗試獨立做自己的過程中,消化心中被家庭教條所約束而產生的虛假罪惡感。
如何不養出有「長子/長女」議題的孩子呢?我想阿娥會更想探索這個問題。如果要探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連帶會想知道,如果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容易有某些處境,造成心理壓力甚至創傷,那其他排行就不會嗎?老二或老么難道就沒有困難的家庭處境,心中就沒有委屈嗎?他們有沒有獨特的心理議題呢?
心理學家阿德勒用「家庭星座」來形容手足排序對一個人的影響,相同出生順序的人可能會有普遍且類似的家庭經驗,是以發展出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可以是優點,同時也讓人深受其苦。好比老大責任心強,但可能過於要求完美,變得壓抑並強勢;老二相對不受重視,容易感到孤獨,不過很少被約束,使他們在各方面更有創意;老么很可能得到最多寵愛,但也被鼓勵依賴,比其他手足更難得到能力上的認同跟肯定。
當我們與子女相處時,該如何覺察自己不自覺流露出的言行,哪些會加重手足排序對孩子的影響?阿娥在與兒子相處時該怎麼提醒自己,不要讓兒子向自己跟丈夫一樣深陷「老大魔咒」呢?在晤談過程中,下面兩個問題,讓阿娥深有感觸,有類似困擾的你,也可以參考看看。
第一、 你期待孩子發揮什麼「功能」嗎?
父母會以「功能化」的角度來看到子女,通常在父母在維繫家庭運作,受打擊感到無力或挫折時,就會強烈希望孩子展現出符合自己期待的功能,當我們期待孩子有「功能」,就可能固化手足角色,增加心裡創傷的可能性。
例如:深受婆媳問題所苦的母親,特別希望期待女兒展現「小棉襖」的功能,希望有人能聆聽自己的痛苦,同時不用家醜外揚。又好比單親的家庭特別強調「長兄如父」或「長姊如母」,唯有年長的子女做出犧牲奉獻,才能幫家人拉拔起年幼的弟妹。
阿娥的丈夫是父母心中不會念書的大哥,弟妹們都是名校畢業,儘管自己已經事業有成,他仍期待兒子阿賢能當個「學霸」以符合「長子」身份;阿娥國中肄業就去當女工,供弟妹上學,她雖然看不慣丈夫愛拿兒子跟別人比,但是她自己也很希望兒子當個「讀書人」,所以阿賢愛父母的方式就是發揮父母期待的功能,在課業上一路走到黑,少有休閒和興趣的自由。
第二、 你成全自己孩子的「特質跟需求」嗎?
傳統習俗裡身為長子長孫的阿賢,常會被拉到子輩,而不是放在孫輩,像是大家族聚會,阿娥的公公會把阿賢拉到主桌坐,而不是讓他跟堂兄弟姊妹們一起坐,阿娥跟丈夫多少都知道兒子不喜歡,但是夫妻倆該「成全」孩子的需要,順應孩子的特質嗎?
阿娥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個渴望同伴,不喜特立獨行的人,雖然捨不得自己的兒子,但又覺得坐主桌是一種無法拒絕的地位,她希望兒子被尊重,而不是像自己一樣身為長女卻不受重視;而阿賢的爸爸看不慣兒子過於懦弱,甘於平凡的性子,總是希望兒子能在父親面前有好表現,而不是躲到兄弟姐妹的背後,就像他自己被弟妹的光彩蓋過一般。
阿娥和丈夫無法「成全」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們心裡很需要兒子繼承自己「長子/長女」的位置,即使成為父母,他們還沒有放下自己被原生家庭安排的位置,諸多遺憾與心結,終將壓到下一代身上。
「說來說去,要幫兒子,我還是得先檢討自己,先讓自己硬起來呀!」阿娥忽然頓悟,然後嘆了一口氣,我在心裡點點頭,雖然今天都晤談都在聊如何幫助兒子不要變成可憐的長子,但句句都在談阿娥這一生作為長女吃的苦頭,跟被看輕的經歷,還有她心裡過不去的坎。年終佳節將至,與其把時間都花在準備令人滿意的宴席,或張羅讓人看得起的禮品,不如把美好的光陰用在照顧自己和成全孩子。
陪伴你成長:【親子學】親子間的療癒連結:呵護每個待綻放的脆弱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