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成長路上,我們可能受了一些傷,
這些傷並未消失,也不是不痛了,
而是小時候的自己,說服自己不痛的自我催眠。
長大的我們看到了這些傷口,
可以陪著小時候的自己勇敢面對,
好好照顧,傷口就有機會慢慢癒合。
近期有許多探討女性心理健康的好書陸續上市。最近吸引我目光的,是來自韓國《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
「世界上有太多深愛著母親,卻因為母親而生病的女兒。」在序裡,作者寫下了這一句話。而這本書,正是曾經因「愛」而「病」的作者,勇敢地剖析、面對自己與母親的過往,字字句句寫下的療傷歷程紀錄。
在母親去世之後,作者整整十三年沒有辦法去面對母親,甚至連掃墓對她來說都有困難。「如果去了,我好像會支離破碎,飛散到空中消失不見」。但一直被壓抑的相處過往,在母親離世之後,不但沒有淡忘,反而透過夢、透過身體的不舒服而慢慢地呈現出來,無法視而不見。作者慢慢找到勇敢面對,搭配著自我書寫與諮商,各種情緒陸續被看見,就像「打開潘朵拉盒子」,一發不可收拾。
心理學家發現,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特別是雙親)的關係,其實形塑了我們長大之後如何與其他人建立不同關係。在漫長的童年路上,母女相處的狀況,就像大樹的樹根一樣盤根錯節。對許多前來諮商的個案來說,去爬梳這些關係的根,雖然辛苦,卻也是重新找回自由、自主,同時,也是讓人找到勇氣去靠近彼此的重要工程。
本書可說是作者一邊透過諮商、一邊透過自我整理所寫下的扎記。「我相信探索母親與你的關係,是個讓你大幅成長的挑戰」這句話由作者來說,真的很有說服力。讀著本書作者自我回溯的紀錄,我們能發現,許多過去的回憶逐漸湧現,伴隨的情緒像是終於被揭開的傷口一樣——其實不是不痛了,而是小時候的自己,說服自己不痛的自我催眠——因為被看見,所以又痛了起來;但也因為勇敢面對,我們終於有機會去照顧這些傷口,讓傷口有機會慢慢癒合。
除了母女之間,家庭裡的故事值得被看見之外,作者也一邊檢視了她與母親所處的「文化」,裏頭存有著某些隱微卻真實的性別窠巢與刻板印象,這樣的「背景」也在無形中形塑著許多家庭裡的母女關係。好比:書裡提到,母親那一輩常見的名字「招弟」、在家裡東西不夠吃的時候,母親的直覺反應是叫女兒先別吃,讓男生吃等⋯⋯這些過往的一代傳一代的刻板印象,其實也是一種代際創傷的遺傳,值得我們去看見。
讀者除了能看見作者細膩的回顧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之外,更能看到作者如何透過許多心理學的概念、諮商理論、文學,陪自己整理這些盤根錯節的往事。
特別推薦對於母女關係主題感興趣、或者曾為母女關係感到失望或痛苦的讀者。相信能從閱讀本書,看著作者一起走過這段療癒(或更像是清理創傷傷口)的路程,我們有機會得到許多被同理的感受、一些換位思考的機會、一點獲得洞察的體驗,以及回過頭來,陪自己整理自己生命經驗的勇氣。
▋本次推薦好書
書名|母女的世界:愛有多少,傷害就有多少;有多親近,就有多麼埋怨
作者|金志允
出版|遠流
閱讀更多|https://reurl.cc/28jd5v
陪伴你成長:【人際安全感】人際傷痛修復班
延伸閱讀:心理師讀《逆思維》:誰說吵架一定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