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很累卻活不出自己?三個方法打破「情緒內耗」的循環

作者:劉乙欣 諮商心理師

有時,會沒來由的覺得活得很累,累到難以思考,也累到不想與人交際,可偏偏還是會自動化的勉強自己,去完成一件件的待辦事項,於是無力感逐漸囤積,看似忙碌,卻總覺得沒有意義。

其實,這是因爲我們花了很多心力時間,在積極回應他人的同時,也努力的勉強著自己。

親愛的,你也是如此嗎?

即使手邊正忙,旁人臨時交辦的任務,你還是默默接下;面對他人的期待或要求,即使感到勉強,仍會盡力去達成。

這意味著,我們太想維繫某些關係,或者太渴望從關係中滿足某些需求,因此一不小心就更用力的勉強自己,卻也因此陷入了糾結的情緒。

當我們又忍不住以他人的需求為優先、把自己擺最後,卻又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便在不知不覺陷入自我的矛盾之中,此時,便可能引發一連串的「情緒內耗」循環,這就如同我們在勉強自己回應他人過後的副作用一般。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意味著自己正在陷入情緒內耗的循環呢?

以下有五個常見情緒內耗的五個訊號:

1. 怪罪自己

2. 鑽牛角尖

3. 低落憂鬱

4. 否定自己

5. 人際退縮

如果發現自己在人際相處中,時常出現以上的訊號,那該如何不再勉強自己去回應他人呢?又該如何打破情緒內耗的循環呢?

在此提供三個步驟,帶你找回自己的主體性:

1. 釐清行為背後的期待與目的

當出現情緒內耗的訊號時,試著緩下來,思考:自己做了哪些事而疲憊?這些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期待獲得什麼結果?

2. 看見自己的人際模式與代價

試著理解自己的選擇,同時,可以搜集周遭他人對你的回饋觀察,或尋求專業的討論,釐清自己的人際模式,以及選擇的功能和代價。

3. 自我悅納與重新選擇

了解內心真正渴望的、也看見自己習慣滿足渴望的方式,方能學習如何更喜歡自己,當內在安全感足夠穩定,便更能活出自己。

其實,積極的回應他人,有時在關係中也嘗試妥協,這確實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互動方式,但當過度努力,甚至讓自己因此累積了太多的委屈,這也許正是關係失衡的跡象,過程中也因為自己的需求始終無法被好好的重視與看見,而感到空虛、疲乏。親愛的,你的需求,值得他人也值得被自己好好重視;而你的價值,則無需透過積極的滿足他人才能獲取,因為你的存在本身,就值得被好好對待。

 

陪伴你成長:【城市裡的異鄉人系列工作坊】總是太善良:別再情緒勒索我了!守不住界限的泥菩薩

 

延伸閱讀:看什麼事都不順眼!你是三大抱怨人的哪種類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