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在我過往上課的經驗中,常常會讓學員修改對自己的看法。有學員原本寫下「我很胖」,修改為「我長得福氣」;「我東西凌亂」,修改為「我生活隨性」。
有些人會對這種修改抗議,所以這樣生活亂七八糟的人,都可以用「隨性」的藉口囉?這樣會不會在生活中產生惡性循環每況愈下呢?我倒覺得真正讓人每況愈下的,是你不喜歡自己的過程中,散發出的自我厭惡甚至自我放棄的厭世態度,才是真正導致每況愈下的。
隨性不會成為自我欺騙的語言,而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當我認為這般隨性讓我生活感到輕鬆,在隨性中我感覺到自己的創造力,那麼這般隨性並不會造成個人心理困擾。
但當你認為隨性有時太過時,導致生活失序而有困擾,那就到達需要微調的狀態,那你就能透過空間的收納分類來整理自己的居住空間,從硬體的收納,包括生活用品、文件等,逐步到軟體的收納,你電腦與3C內的資料管理,這將是我們對自己的徹底認識後,為自己跨出調整的過程。
畢竟改變需要動力,更深層的改變則是要透過向內對自己語言的修改才能達成。
當你一天到晚說自己是亂七八糟的生活態度,轉為每天跟自己說,我知道我喜歡隨性的生活,而我可以透過整理過後,讓自己生活更輕鬆。如此你可以從心底促成自己改變,也能修改對自己的看法與態度。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