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乙欣 諮商員
曾經有個朋友很常向我傾吐,說他總是在羨慕別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圈,在社群平台上都能看見其他人聚會、出遊的照片,反觀自己,他總是不在那些歡樂的場合裡。
有次,他發自內心地問我:「明明都是認識的,為什麼他們出去玩的時候都沒有想過要找我一起去?」
而我只是反問他:「假如有一天這群人真的邀請你和他們一起出遊,你會答應嗎?」
這位朋友沈默了好一陣子,他告訴我:「我覺得我會開心被邀請,但我不會跟他們出去,因為跟他們相處很有壓力!我可能一路都要想很多、做他們的小奴隸討他們歡心,到頭來只會覺得浪費自己的時間。」
其實,這位朋友想要的,並非只是「看起來」有自己的朋友圈,他內心真正渴望的,是擁有能讓他產生歸屬感、又舒適自在的人際關係。
有些人覺得社交很累、應酬很煩,這都是很正常的,核心因素在於,交際應酬的關係 並不等於好品質的人際關係。
你也好奇高品質的人際關係是什麼樣態嗎?讓我們用以下幾個指標,來檢核一下自己的關係品質吧!
在相處過程中較少有「浪費時間」或「消磨彼此」的感受,而是能讓你在關係中更認 識自己、也更懂得體貼他人。
「安心」與「信任」這是擁有好品質人際關係的指標中最首要的
我們可以試著回顧,在與 什麼樣的朋友相處時,你不必處處防備、小心翼翼?你能夠感受到彼此的尊重與接納,也無須擔心對方會因為一點小毛病就討厭你,即使有意見不同的時候,雙方往往 會平等的討論,而非次次都由某一方承受委屈;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在你與朋 友相處時,會明顯感覺比生活中其他時刻來的放鬆、沒有壓力,這與一般工作場合或 社交應酬最大的不同,在於與朋友見面不會像「完成一個任務」、或者不由自主浮現 想「交差了事」的心態。
不以等價交換為前提
當你發現,交朋友,是因為你們享受彼此的關係連結與情感性的支持,而非將重點放在「利益的交換」時,通常相處的氛圍會更自在些。所謂「等價交換」,包含「我的付出必須得到對方等價的回報」諸如此類的內在信念,而避免以利益交換為前提,並非指你和朋友不能有金錢往來,也不是指你不能跟朋友明算帳,而是在於雙方間的付出與回饋是否出於「心甘情願」?可以試著思考:「是什麼 因素讓你願意以時間和心力為代價,也願意陪伴與經營這段友誼?」如果答案並非單純建立在「等價交換」的機制上,那麼朋友間相處時便不會在內心斤斤計較得失、甚或萌生算計對方的想法。
真誠相待:通常符合前兩項指標的人際關係,就更能促進關係當中的真誠相待的程度。
在你身邊,有沒有一種朋友,是你們有空就會想小聚,但聚在一起的目的不是只 有聊「別人的事」,有時會分享自己的近況、也會關心對方的生活;有時,則不特別聊什麼,只是待在一起各做各的事,也不會覺得焦躁,甚至,在你們之間,是能允許 「沈默的時刻」的,不一定每次都需要有人炒熱氣氛,或者拼命裝忙來填補尷尬,而 是能真誠面對彼此當下的狀態,不催促也不強求。
歸屬與認同感
最後一項指標,回歸到我們對「愛與隸屬」的基本需求,心理學家 Maslow曾提出人類的需求層次理論,其中一個重要層次便是「愛與隸屬」的基本需 求,人們往往在關係中更定位自己是誰、對不同群同產生認同感,並賦予彼此價值, 我們也藉由關係中的互動,逐漸學習如何愛人與被愛。透過越高品質的人際關係連 結,越能使我們感到滿足,然而,「歸屬與認同感」並不等於「佔有慾」,所謂歸屬 感是——「我知道當我需要你們時,你們都會在這裡支撐著我」;而「佔有慾」則是 ——「你必須以我為主,你的快樂與幸福只能與我有關,不能與他人共享」。
顯然,人際關係,並不是用來彰顯自己是個很受歡迎的人,更不是用以妝點一個人的價值所在,人們之所以渴望關係,是因為一段有品質的關係經驗,能讓你在生活中的擁有被溫柔支撐的力量,讓你在繁雜的工作、瑣事應對之餘,能覓得一處安心、放鬆、又能開懷做自己的歸屬之處。
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並沒有絕對「好」與「壞」的分別,但一段關係是否能讓彼此感受到被滋養、相互成長,而非「消磨精神」、「浪費時間」,這兩者最重要的差別取決於關係的品質。
想擁有高品質的人際關係,其可以透過相處中的對彼此的知覺、對自我覺察,逐步認識與篩選,也可以透過真誠的雙向溝通,慢慢培養出來。透過上述的指標,期許能幫忙你更近一步的覺察自己生活中的關係品質,逐步打造出更高品質的人際關係。
陪伴你成長:【苦戀花系列工作坊】渣渣回收專門戶: 讓你痛並快樂著的愛情暈船症
延伸閱讀:人際上被動、愛情裡卑微?不被愛的經驗已經讓你活成了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