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觀的改變:我們都值得活出渴望的人生

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記得小時候很信奉一個教條:「業精於勤荒於嬉」,因為我眼中的父母總是兢兢業業又勤奮,總是不太犒賞自己,也不太享樂,又勤又儉,日復一日又一日過著相似的生活。我猜我的生命也許是他們人生的反動,喜歡活在一種豐富又多面向的狀態裡,在刺激與變動中充滿活力。

人生觀的設立,脫離不了對自己的認識,被我奉行二十多年的「業精於勤荒於嬉」,成為沈重的教條與某種程度的自虐,嚴重一點會讓我對生活失去盼望,也讓我迷惘的是,不懂自己究竟為何努力、為何而活。我依舊記得自己當時充滿怨懟與不滿的臉譜,也記得那渴望突破又擔心顧忌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撐起自己想要的生活,一邊畫地自限、一邊怨天尤人、一邊在編織玩樂地圖時充滿罪惡。

後來我逐漸意識到「休息」的重要性,尤其在創業後,我開始體認到,有一種無價的珍寶叫:「創造力、行動力、療癒力」,有這些力量的我,可以精力充沛又靈感十足的寫作、開課程、接個案,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作為裡不斷獲得正向回饋,以及成就感後,再次激勵我精進與深化自己的專業。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今年度我看了一本影響我生活型態很大的書,叫《成功,從聚焦一件事情開始》,談的是「聚焦」,也就是如果你做好一件事,其他事就變得省力或不用做了。它讓我開始認真思考,什麼是我最想要的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形式,而我該如何維持平衡,持續專注在最喜歡的事情上。

這讓我思考到,當我兩三個月沒有休息,我剛才提到的創造力會開始枯竭,我寫不出文章、行動變得無力,我不想運動、每項專案進度遲緩,甚至在療癒的過程都覺得耗力,說的話、做的事都不到位。

諮商工作其實非常消耗身心,在每一次工作中的高度專注與情緒感受,若沒有持續平衡的身心狀態,就非常容易生病,因為它的風險在於我必須高度暴露在強烈的情緒與負面思維的情境裡,而我如何幫助自己保持與學員的界限,同時清晰又有效的引導學員,也讓他們可能變得自助又邁向平靜。

當我體認到工作的風險,以及專業耗竭(burnout),是有可能隨時發生,我不得不提醒自己要找到工作與生活的節奏,要規劃專業走向的同時,把最愛的旅遊也放進去。而「聚焦」這本書的一個觀點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它不斷強調規畫這件事,但究竟怎麼規劃才能「有效達成目標」?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先,「規劃休息的時間」,因此生活的態度將轉換為兩次休息中的工作,因此你不會覺得工作是漫長又遙遙無期的感覺,而且,有自信的人更勇於放假,在於相信自己的工作成效,也清楚工作節奏。

第二,「規劃規劃的時間」,書中的建議是每週固定一個時間回顧一週的生活與工作狀態,再次確認自己的時間是否用在「刀口」上。

最後,才是規劃工作的時間,也就是安排你工作排放的比例,舉我為例,如果我一週要工作60小時,我就要有一半的時間在閱讀、寫作、準備課程、進修,另一半的時間在諮商、處理行政事務,而你仔細算下來,如果一年52週,我只工作40週,累積下來的東西也會相當可觀。

說到這裡,你們是否知覺到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當你過度工作,其實也壓榨精力,讓你工作每況愈下,也因為這些生活態度的覺醒和調整,我開始重新設定我的人生觀,當然,也是從很多旅人身上學到的:

YOLO:You only Live Once 你人生只活一次。沒有下輩子,就是活在當下好好過!

進而在YOLO中,我找到與過往勤於精進的態度相仿的則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態度讓我更熱衷於生活,也更享受人生。

親愛的,你呢?

 

 

 

延伸閱讀:五里霧的未來人生:讓自己待在「之間」的藝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