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瑞玉 諮商心理師
小測驗
你看過電影「腦筋急轉彎」嗎?剪成預告的片段中,是女兒茉莉轉學的第一天,夫妻倆在餐桌上關心學校生活,最後丈夫卻把茉莉趕進房間的衝突過程。妻子對丈夫接手處理接連失望,影片結束前,妻子腦中閃過的是巴西帥哥邀請的畫面。請問,妻子這個轉換想法,是哪個情緒操控的結果?
(1)怒怒;(2)憂憂;(3)驚驚;(4)厭厭;(5)樂樂。
~答案詳見文中~
親密關係衝突時
親密關係的溝通,在沒有共識,甚至衝突對話的當下,總有一方得選擇轉身離開,否則無法結束。只是離開的方式有所不同,最嚴重者,當然是直接甩門走人。閱聽者因為畫面切換,被帶領著往故事的新發展注意著,也暫時遠離衝突的不舒服氛圍,有鬆口氣的感覺。然而,可曾想過,留在原地的人,是怎樣的狀態與心情呢?或許只有曾經歷過的人,才會注意到被放下的感覺吧!
回到小測驗的回答,不少人認為切換畫面是「樂樂」的選擇,理由是,這可以幫自己轉移焦點,不再繼續爭吵,也有人回答這是找平靜、找快樂的方法。或許也因為這樣,讓很多人以為類似的方式,可以暫停溝通過程中的衝突氣氛,至少不會再越吵越兇,應該是一種努力經營關係的方法,甚至是愛的表現。
其實,影片中的答案是「怒怒」,你猜對了嗎?
雖然轉移注意力,並不是直接的肢體或語言攻擊,也看似讓彼此都暫停一下,確實降低當下的衝突。
然而,如果是沒有共識的結束談話,或是沒有告知對方的單方面決定,彷彿就是對溝通衝突的對象表現出放棄溝通,甚至傳達出認定溝通無效,或是認定對方沒有改善可能性的動作。雖然不是一個耳光打在對方臉上,但經驗過的人卻會記得,在衝突無法達成共識時,對方選擇切換話題,或是一聲不響、轉身離開,那感覺像是兩人之間突然距離好遙遠,溝通的困難也變得跟山一樣巨大,嚴重時如同被拋棄的痛。
迴避溝通
在實務經驗中,經常聽到有些人用理性的態度,有些人因焦慮而逃離,幫助自己離開衝突的當下。多次經驗後,變得越來越厲害的是「預測力」,只要察覺到氣氛不對,就會施展出各種策略方法,完成撤離任務。
這種看似避免衝突的「預期性撤離」,正傳達出對於溝通對象,以及溝通這件事情,處於不信任的證據,逐漸,在穩定關係間留下數個「禁忌話題」,經過訓練的彼此,都熟悉如何順利停止溝通、閃身離開。因為當下連衝突都還未形成,就出現「預期性撤離」,反而塑造出,連還未衝突的溝通都無法進行的疏離感,逐漸形成很多「老夫老妻熟悉的『相敬如賓(冰)』」狀態,表面上是感情和諧的夫妻,但私底下卻不再溝通想法,對對方有許多抱怨,甚至深感在情感關係中的孤單寂寞感受。
面對「迴避溝通」的習慣,邀請您先思考下列兩個問題。
- 是否真心想給出拒絕、傷害?
若答案是「否」,請思考在還沒找到溝通的方法,可減少直接拒絕、傷害對方的舉動。 - 是否認定對方固執、無法溝通?
若你的答案為「是」,請回到前一個選項思考。
若答案是「否」,看來你太害怕,或不擅長溝通表達,建議你積極面對長期以來的困擾,認真地挑選幾堂課程參與學習。
迴避溝通之外還能怎麼做呢?
面對長期「無共識議題」的存在,又想降低衝突,或許可以參考下列建議:
1. 彼此的堅持,值得欣賞:
在親密關係中,若有些議題能夠維持長期無共識,表示彼此都是有想法、不放棄的人,這真是值得給彼此掌聲鼓勵。畢竟有很多人是要花好多力氣,學習重視自己的想法與聲音,而你們卻能夠看重自己的意見,並堅持。
2. 尊重彼此的心意,真心感動:
若還能維持不錯的親密關係,這對伴侶必須給予對方一定程度的尊重,並且不願意勉強對方,看似沒有解決溝通議題,卻存在著許多的在意與尊重,這是伴侶關係中很珍貴的心意。
3. 就事論事, 不同意≠不溝通:
即使想法的不同,但不表示不能溝通。伴侶間的親密應該是無話不講、不需要隱藏閃躲,因此,即使意見不同,仍然可以是願意聆聽的聽眾,甚至給予適時的安慰與支持,彼此照顧起起伏伏的情緒,才是更親密的表現。
4. 永遠成為彼此的避風港:
任何人在面對失望,都會有情緒反應,若能在乎並承接對方的失望感受,或許改用肢體接觸表達親密,也可以在暫停溝通該話題的狀態下,安排共同的活動,維持關係的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