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羣倫 諮商心理師
在治療室中的每一個夢都應該去解釋嗎?
基本上我認為是否定的。
以下分別就兩個方向來說明:
★什麼時候我們不去解釋夢境?
當個案在治療室說出大量的夢,而治療師有一種被「淹沒」的感覺,這時候我們要有敏感度,有可能是他無意識的,想要從需要注意的重點中逃開。
因此,我們可以做些篩選,請個案挑選出伴隨有強烈情緒的夢境。
這往往可能是他想要逃開的原因。
又或是個案如果都有把夢境記錄下來,治療師就可以從中挑選與過去或最近有類似主題的,就可以拿出來檢視一番。
其他的夢就可以暫時被擱置。之後若有需要再拿出來討論。
另外,若個案在現實生活的情感已經不穩定,這時候也會事先討論這個狀態,而非解夢。過去也有一個經驗是,個案跟我分享了這幾年來的重複夢境,都與過去幼時創傷有關。當這些夢具有很明顯的主題,且個案在分享時就出現強烈的情緒時。就應該把重點放在處理此時此刻的狀態,而非夢境。
★延後解夢的判斷指標
1. 個案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這樣的詮釋?
即便治療師依據對個案的觀察,的確說出正確的詮釋,但個案若尚未準備好要知道也會有一種硬塞入的感覺,也不會增進其覺察進而產生改變。
2. 有時候,案主在清醒時去體驗夢中的情緒以及沈澱
比任何的分析與理解來的重要。
若在做夢一個具有強烈情緒的夢境後,馬上從治療師口中得到詮釋,個案沒有機會先沈澱,或是體驗,這樣就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