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苔熊(程威銓) 科普心理學家
為什麼朋友要背叛你呢?為什麼明明這麼信任的人,卻用這種方式來傷害你呢?
其實,背叛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有人是打從認識你的第一天就不打算要「認真交你這個朋友」,有的人是因為個人的利益,到了後來才「變節」;
也有些時候,你朋友指著你的鼻子說「你背叛我!」,但你並沒有這個意思,而且覺得被他誤會了。背叛是一種很主觀的感覺,有點難簡單說明,不過根據《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作者的說法[1],我們似乎可以先看「背叛」這個詞的意思:
Betrayal =be (徹底地)+trayal(交付)
換句話說,背叛之前要先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叫做「信任」,也就是你得徹底的把自己交付給對方,才會因為對方說的話或做的事情,而受傷。
四種不同的背叛
在這本書裡面[1],作者把背叛分成兩類、每個類別下面又分成兩種,所以一共是四種不同類型的背叛:
- 無意背叛:在這樣的一種背叛當中,行為人可能並沒有意識、或者是根本沒有蓄意想要背叛對方,他仍然是考量彼此的關係,只是做出來的行為,讓對方覺得很不舒服、被背叛了。
- 有意背叛:剛好和前面一種相反,行為人蓄意要傷害對方,而且在傷害的過程當中,主要是關注在自己的利益或好處,可能是性愛、金錢、或者是其他有形無形的「爽」。
作者指出,第一種背叛,又分成下面兩種:
- 認知差異:關係的雙方對於關係的認知結構不一樣。
在感情關係當中,對方打從心裡就希望這是一段開放式的關係,但你可能希望你跟他是一對一的關係,兩個人都沒有把自己的期待說清楚,當發現對方除了你之外還有別人,就會覺得他出軌了。
- 朋友關係裡面也會出現認知差異的狀況,例如他看起來悶不樂,你問他怎麼了,他不但沒有告訴你,還告訴了一個根本不熟的朋友。你覺得你是他最好的朋友,所以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但有一種可能是,對方只是不喜歡你太過主動的刺探有關他的事情、他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
- 善意的謊言:可能為了「不要讓對方擔心」而刻意隱瞞一些事情,例如你和其他人一起唱歌、吃飯、聚餐的照片、你和別人的對話訊息等等,你心知肚明你跟這些人沒什麼,可是怕對方會覺得你跟他們比較要好、或者是你跟他們有一腿,你知道對方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很怕朋友被搶走的人,所以你刪掉照片和訊息,沒想到有一天被他發現,他覺得你背叛他。在這個例子當中,你並沒有想要傷害對方,但兩個人最後都受傷了。
在第二種類型的背叛當中,又根據預謀與否分成下面兩種。
- 有預謀:對方靠近你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背叛你、從你身上獲得某一種好處,也就是說他早就計劃好了,也不會在這段關係當中投入太多(他可能是要你的錢、要你的身體、甚至是詐騙集團等等)。
- 機會主義式:他一開始的投入其實跟你差不多,兩個人也都很努力經營這段關係,不過,到了後來,有其他可能的替代對象、或者是有其他的朋友、讓他覺得「跟別人在一起似乎比較好」,可能是為了錢、性愛、名利等等好處,在這個時候他下定決心要為了這個利益而背叛你。換言之,這種背叛並不是事先預謀,而是要有某一種「機會」出現才有辦法做到的。
不論你經歷的是哪一種背叛,其實都會有一種心被撕裂的感覺,他可能是你的的好朋友,也可能是你的情人,你交出你的脆弱,對方卻把它放在地上踐踏(不論對方是不是蓄意的),都會經歷強大的憤怒、悲傷、困惑、憎恨等等的感覺。你甚至會問自己:為什麼他要背叛我?
為什麼有些人會背叛他人 ?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那麼我就來告訴你答案。其實每段關係,不論是朋友或者是感情,都是很特別而且獨一無二的,很難去猜測到底對方為何會背叛你(不過這本書倒是也可參考[2]),不過有幾個可能你可以參考看看:
- 對方本來就是一個擅長背叛的人:例如,在人際關係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很有可能會抱持著一種信念「只要我先傷害你,我就不會被傷害。」。例如,先前有背叛或者是被背叛的經驗,有可能會讓這個人也在人生當中不斷地背叛別人(因為信任的感覺受到損傷);除此之外,逃避依戀的人比較不願意投入長期的關係[3]、某種程度上面是因為他們擔心如果交出真正的自己,對方有一天會傷害自己,既然有一天會受傷,不如先讓別人受傷、先把別人推開。所以,如果你發現對方有經常背叛的這種情況,其中一種可能是,他透過不斷地背叛別人,終於可以好好的防衛自己 — —不過,或許他內心的某個部分,仍然是空虛的。(推薦閱讀:海苔熊談矛盾的愛:為何你想要靠近,卻又總是推開?)
- 這段關係中沒有得到他要的:這個比較像是機會主義式的背叛。他可能在其他的關係當中看到他更想要的(像前面所說的,性愛或者是金錢名利),但先明目張膽地切斷這段關係又會有罪惡感,於是就腳踏兩條船、同時跟兩個人在一起、或者變成一個雙面人(在A面前說B的壞話,在B面前說A的壞話)。
面對背叛,再多的理論和SOP可能都不夠用,但當我們能夠進去試著體驗和理解那個很痛的感覺,疼痛可能就不會束縛我們,反而成為能夠解開枷鎖的一種解藥。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KNOW YOURSELF主創們(2017)。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2]Freyd, J.、Birrell, P.(2013)。背叛:最不能碰觸的真相(Blind to Betrayal: Why We Fool Ourselves That We Aren’t Being Fooled)(郭恬君與楊琇玲譯)。台北:商周出版 。
[3] 海苔熊. (2012, June 20). 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 PanSci 泛科學. Retrieved May 16, 2018 from pansci.asia/archives/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