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某年暑假,我規劃到美國加州短期進修外加旅遊三週,充實大腦也放鬆身心。
也許是異國的景致太美,氣候太過怡人,我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沒有出國,這段時間我會拿來做什麼?而如果什麼都沒做,會發生什麼事呢?」
會這麼想,是因為,當我在一陣忙碌後,突然有了個空檔,沒有安排任何事情,總會令我感到焦躁不安。當習慣了按表操課,無事可做時,卻是不自在的。換句話說,我似乎無法忍受生活中出現暫時的空白。
你是否也像我一樣,是個無法忍受自己「無所事事」的人,同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又愛讓生活充斥各種行程,像個陀螺般轉呀轉,一刻也停不下來。
被計畫綁架的生活,究竟為了什麼?
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步調有不同的掌控程度,我是屬於活在「妥善規劃」中的人。對啦!就是那種勵志書上說的——勤於規劃生活、做好時間管理並且嚴守紀律的人。每天早上,我得將今天需要做的事情列出來,根據輕重緩急,一步一步地將待辦事項完成。從每日、每週、到每月,所有的事情都得一一就緒。因此,行事曆對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隨身工具。
這通常能帶給我充分的安全感,使生活不至於混亂與失控。相對地,我也十分厭惡那些不在計畫中的突發狀況。
當看著蔚藍海景,反思著這樣的自己時,我猛然發現,「妥善規劃」的生活模式為我的人生帶來莫大價值的同時,我也被這些規劃給綁架了。似乎,我得把自己完全置身於規劃好的行程中,才能真正擁有安全感。
問題是,掌握生活步調並且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不就是為了獲得更多可支配時間—也就是「自由」;一旦我擁有這寶貴的可支配時間時,卻仍然需要更多的規劃來支配我自己。究竟,做計畫是為我的人生而服務,還是,倒頭來,我一直不自覺地為著做計畫而活。(推薦閱讀:人生管理術:為生活留白,才能享受精彩)
對時間的兩種感覺:隨性自在VS.急躁不安
同時,我觀察到,這世界上有另一類的人,不太為生活做規劃。他們的計畫通常不會很細膩,更別說凡事都得「規劃妥當」。
這些人對於生活的態度較為隨性,很少為自己做計畫,就算做了計畫,也不一定確實執行;而是任憑事情找上門,再跟著自己的心情去決定當下要做些什麼。
某種程度,他們的生活沒有既定的規則,面對重要的事情,常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匆忙投入,但是,他們卻非常堅持這種心之所至的生活模式。
這兩類人,究竟有什麼不同?
在腦海中畫出你的時間線
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著一套關於時間的感知系統,是對於時間如何流逝的主觀感受與理解方式,影響著我們與時間的關係,以及在時間之流上的生活步調。更具體來說,這套系統就是我們內心裡對於時間流動的心理呈現。
比方說,當你閉上眼睛,想起過去的事情,腦中浮現的畫面是在你身體的哪一側?而未來的畫面,又是在身體的哪一側?你也許會發現,過去和未來分別在不同的方向。
接著,若想起每天都要做的同一件事情,昨天做這件事的畫面位在哪個位置?前天做這件事的畫面在哪個位置?一個星期前呢?一個月前呢?半年前呢?一年前呢?三年前呢?繼續往過去無限延伸呢?彷彿能用一條線串接起來。這條線,會長的什麼樣子呢?
同一件事情,想著明天做這件事情時的畫面在哪裡?後天呢?一個星期後呢?一個月後呢?半年後呢?三年後呢?一樣繼續朝向未來無限延伸,又可以串接起一條線,長得又是什麼樣子呢?
把這在不同時間點上的內在畫面,用一條連續的線從過去串接到未來(請務必有三度空間立體畫面的視覺想像力),所形成的線型,就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LP)中所稱的「時間線」(Time Line)。而時間線,正是一個人對於時間的內在感知具像化的結果,也可以說是個人對於時間感覺的隱喻。
每個人的時間線都長得不一樣,我們往往能從時間線的樣貌中一窺個人與時間的關係,以及他應對時間的方式。
先回應前文,那些生活在妥善規劃中、時間被行程填滿、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和那些對時間規劃不是那麼「講究」的人,究竟有什麼不同?從時間線裡就可以一窺究竟!
在時間線上調整時間刻度
前者的時間線中,時間刻度是相當緊密的。講得明白點,每天的畫面都是相當接近的,甚至幾乎重疊在一起,然而,卻又可以把每個畫面看清楚。這樣的內在畫面,讓總是生活在妥善規劃中的人,能夠充分掌握每一個時間點而能有安全感。
後者的時間線中,時間刻度是較為鬆散的,畫面與畫面之間的間隔距離較遠,越久以前的過去或越遠以後的未來,畫面的間隔越大,而畫面也不會那麼清晰,只存在著一些些輪廓而已。於是,一個人自然會把著眼點放在當下,並且一直覺得自己擁有十分充裕的時間。
若我們要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以及對時間的掌控或利用方式時,只要在時間線上透過想像進行調整即可。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調整時間刻度的間隔距離。你只要看著時間線上的各個畫面,必要時伸出手來輔助,將畫面與畫面間的距離調大,或者將畫面與畫面疊得緊密一些,看看那個感覺比較好?
將畫面間距調整到一個最令人感到舒服的狀態後,同時在內心裡記住這個時間線型的畫面與感覺。你會發現,面對生活時,你的步調開始有了改變:原本總是急促不安,時間不夠用,你開始讓自己慢下來,用較和緩的步調面對每件事;而原本總是不疾不徐,甚至拖拖拉拉,你開始對時間有著較大的掌控慾望,做起計畫較為明確,也開始追求效率。(延伸閱讀:揮之不去的完美主義:為什麼我們總是對沒做好的事如此焦慮)
http://gty.im/636897342
光是透過想像去調整時間線上的刻度,就有這麼神奇的改變嗎?是的!甚至,你可以試試讓時間線穿過你自己,或站在時間線外看著時間線,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當一個人對事物的內在感知改變了,與這樣事物的關係就改變了,應對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因此,除了時間刻度之外,還可以改變整個時間線的型態與外觀,像是高度、坡度、長度、彎度、方向、顏色,甚至還可以在時間線上設定清楚的目標,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地實現目標。
換句話說,我們的外在雖然有著一個客觀的標準時間(時鐘上的時間),但每個人對時間的感知卻是主觀的,因此有人老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行動。顯現在個性上,有人急性子,有人則是慢郎中。
你是哪一種人呢?我屬於前者,而透過時間線型態的調整,我學會了放慢步調,同時又能綜觀全局;我也常在心理工作中,用這樣的技巧,幫助來訪者調整他們與時間的關係。
現在,就把自己的內在時間畫面調出來,好好探索一番吧!
延伸閱讀:權威者讓你嚇到吃手手?心理師說:那是內心匱乏的表徵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