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痛苦都在比較:情緒被否定,自卑就開始蔓延

作者:Psy-Dectective貓心 科普心理學家

前幾天,我隨著實習機構的老師,帶領高中生營隊參訪八里的樂山療養院。

對我而言,這樣的參訪是有趣的,能夠進到一個平時不會接觸到的環境,看看那兒的院生[1],看看那兒的老師如何陪伴與照料他們。

不過,在觀賞療養院介紹的影片時,看著影片內,這些院生雖然智力不如常人,又有著生理上的障礙,卻總是微笑著,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生為一個生理功能正常的人,為什麼要憂鬱呢?」就在我出現這樣的想法時,我頓時被自己的這番話給嚇到了。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為你好」的教育,帶來情緒的否定

「他們這樣有殘缺,都可以這麼快樂,妳為什麼要憂鬱?為什麼要煩惱這麼多?」這樣一句話,好像是我們從小到大,參訪療養院,或是上生命教育課時,很常會聽到的一句話。雖然說這些話的人,大多是出於「希望我們好」的立場而說出口;然而,這樣的話語,卻也同時否認了我們的感受「不該存在」。

「妳不可以生氣」、「你這有什麼好哭的」,或許是我們很容易覺察到,否認他人情緒與感受的句子。但像是這種「他們可以殘而不廢」、「他們都過那麼辛苦,你在抱怨什麼?」這些話,其實也是否認他人感受的句子,但相對而言,沒那麼容易被覺察,甚至有可能被視為是在「做教育」。

然而,仔細想想便會發現,這些教育性質的語句,依然是在傳遞著「你的感受是錯的」這樣的意涵。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能告訴自己「他們都過那麼苦,卻能甘之如飴,為什麼我們不能?」在平時,這種互相砥礪或許是好的,但是當別人陷入憂鬱、難過、悲傷、焦慮等情緒裡頭而無法自拔時,我們說出這樣的話語,雖然是出於好意、希望對方好,但同時也否認了對方的情緒,傳遞著「要對方趕快走出來,才是對的。」這樣的意義在裡頭,很傷人。

 

八里樂山療養院內一景。圖/作者攝影

比較的習性,讓我們變得自卑

除了對於感受的否認之外,「把人與人放在一個比較的平台上」,也是值得玩味的一件事情。在小組分享的時候,聽到一位學生跟我說:「本來來之前,覺得他們是弱勢、是需要被照顧的人,來到這邊,發現他們畫畫畫得比自己好太多,反而覺得自卑,覺得自己是弱勢。」這樣的一句話,再次讓我反思我在受教育的過程當中,學到了什麼事情。

我們的教育裡,把人放在比較的平台上,似乎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妳做這個沒有用,妳又做不贏人家。」「你考這個科系幹嘛,又沒飯吃。」這樣的比較,常常是出於「聲望」跟「財富」,你能不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你能不能賺大錢,似乎是你該不該從事某個領域的準則;然而,除了聲望和財富之外,我們都忘記了,是否能夠樂在其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而當孩子說出「自己很自卑」這樣一句話時,我便看見了教育如何形塑了一個孩子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推薦閱讀:心理師的自白:那些與我有關的,都是不好的。

 

             圖/作者攝影

 

寫出這一篇文章,並不是要全盤否認我國的教育是全然錯誤的,畢竟父母和老師,可能也很少思考過這些問題,因為他們也是在這樣的思維脈絡下成長。但如果能夠放下比較,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擔憂:「你似乎對於做這件事情是很有興趣的,但我也很擔心你的出路,不知道你自己怎麼想的?」甚至進一步給予支持「如果你做累了、遇到困難了,我會支持你。」那麼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更靠近,也更有機會聽到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這些院生,生理上較為不便,智力上也沒有我們發達,但是他們在院內老師的照料下,得以發展自己的長才,雖然走得慢,但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繪畫,造就了他們的成就。在我的想法中,重要的不是做得比誰好,而是在自己適當的領域裡,做好自己。

 

註解

[1] 療養院將內部療養的人們稱為院生,他們大多有肢體障礙與自閉症類群,年齡從青少年到老年人都有。

 

延伸閱讀:自在父母學:在陪伴孩子學習的路上,你是幫忙還是幫倒忙?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