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你可能也是以下三種人!

作者:林俐Li Lin 愛心理編輯

「你將來想做什麼?」
「長大後,你期待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

從滿一歲生日的「抓週」活動開始,到小學百年不變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最後至進入職場的選擇,相信你一定經歷過被不斷的被詢問志向的經驗,好像周圍的人都比你對你的未來更感興趣,在迷惘之中,你是不是也曾問自己:

「為什麼我總是找不到人生方向?」

 

http://gty.im/147941997

 

你嚮往的目標,不被認同

「選你所愛吧!」或許曾經身邊的大人這樣對你說,卻又在你選擇了心之所嚮後,殘忍的否定你的答案,並嚴厲告誡你:「做人要實際一點!把興趣當飯吃,只會讓自己餓死!」反反覆覆多次下來,類似的議題再起時,你只能傻愣愣地盯著他們,無法回答任何一個字。(推薦閱讀:吳姵瑩心理師:你說興趣不能當飯吃,但你知道興趣裡大有學問嗎?

當所愛不被認同時,這樣被否認的經驗,容易引發我們的自卑感,認為「我所喜愛的都是不好的」[1],導致無法真的放心去追尋方向。你並不是真的沒有目標,而是曾經的威嚇性言語,已經深深的植入你的腦袋,隨時隨地的冒出來,阻斷了你繼續追求更多元興趣的動力。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是個「多向分化潛能者」

Emilie Wapnick在TED的演講《為何某些人沒有一個真正的天職》中,描述了關於「多向分化潛能者(Multipotentialite)」所面臨的狀況,這群人擁有廣泛的興趣,在對每項興趣都投入心力、時間甚至金錢後,透徹的了解讓他們對這個領域感到厭倦,進而轉往下一個領域繼續進行探索。

或許你會困惑,為什麼會廣泛的興趣,會導致無法找到人生目標呢?對於多向分化潛能者而言,要鎖定唯一目標是困難的,當社會期望每個人可以找到專屬自己的目標,等同要求放棄其他興趣,反而限制了天性自由。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你活得太乖了

「你應該選自然組,這樣未來出路比較多。」
「你應該選商管相關科系,因為畢業起薪高,生活比較穩定。」

從小到大你都照著父母的期待走,生命中出現了很多的「應該」,沒有人給予你機會去探索自身的喜好,就這樣你沒帶著太多的想法長大,大家都稱讚你的乖巧與溫和。直到有一天,你終於發現自己身處一片茫然之中,而完全不知道沒有指令的未來該如何是好。

「乖孩子」最終成為「沒自信的大人」[2](加藤諦三,2017)將人生託付給他人指引,讓他們無法成為自己的掌舵者,永遠期待遠方有個願意提供方向的燈塔。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親愛的,有時候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並不是你「沒有目標」,而是你忘了看見自身不凡的價值,所以無論你身處上述哪種狀況,你都需要時時提醒自己[3]:

– 找到熱愛:發展與追求你的興趣,最後就算放棄也絕非浪費時間
– 投入其中:不畏任何名利,純粹深刻投入你的所愛
– 堅持下去:撐過受到批評的痛苦與承擔失敗的風險

期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豐盛而美好的人生!

 

延伸資料:

[1] 《我已經夠好了:克服自卑!從「擔心別人怎麼想」,到「勇敢做自己」》Brené Brown(馬可孛羅出版,2014)
[2]《人生的悲劇從當個「乖孩子」開始》加藤諦三(遠流出版,2017)
[3]《成功者的8個特質:持續這8件事,預約十年後的名利雙收》Richard St. John(高寶出版,2013)

 

推薦閱讀:29歲的徬徨:又困難又關鍵的一年。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你可能也是以下三種人!〉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