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這篇文章我想談「標籤」這件事情。
「你們心理學家很喜歡把人分類、貼標籤,什麼『焦慮依戀』啦、『強迫型人格』啦,可是人真的是可以分類的嗎?」多年前有一個念諮商的朋友這樣跟我說,那時候的我過度相信診斷和問卷,整個是「煞氣a心理學家」,所以心裡還暗笑他的迂(朱自清語氣)。
多年以後,我再重新翻到那時候的日記,覺得當時我真的是聰明過分——不過,我也在反省,現在的我,對於「標籤」這件事情,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
標籤的兩個意義:看見和改變
當你透過相關的心理文章,了解自己是「某種樣子的人」之後,然後呢?以前我總認為,心理學常常是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但後來我慢慢發現,有些時候說不定不需要「解決」。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總是想抓住伴侶、害怕被丟棄的「焦慮依戀」,那麼知道這個標籤之後,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兩個:
1.看見標籤裡的好
你可能看到很多書上面寫要「練習愛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Brown,2013),可是當你發現自己有某些不完美、缺點的時候,那個黑暗是這麼的龐大,要怎麼接納呢?
如果從心理治療的觀點,所有的標籤(症狀)都有它的好處,例如,焦慮依戀的人可能透過這種方式,來留住身邊的人,而你的「敏感」(Petitcollin,2017),也讓你提前預警了某些危險的事件。
換句話說,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需要」被改變的。在具體做法上,你可以拿出一張紙畫一條數線,然後把它分成三個段落,最左邊的段落寫下你覺得大概很難改變(或者是你不想改變)的部分,中間的寫下你覺得可以因為不同的情境而有一些調整的部分(例如如果對方有回訊息,就不要再一直追問),最右邊則寫下你最想要改變的部分(例如覺得自己很沒價值),可以參考下圖的例子。
2.換個方式和自己說話
知道自己有什麼「症」並不是一種故步自封。
有些人在知道自己的標籤之後,就會大聲嚷嚷說「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啊……」,把標籤當成某一種護身符,讓其他人和你相處起來很痛苦。其實,只要改變和自己對話的方式就可以了。典型的例子是,當你心裡面出現某些聲音的時候,把「因為……所以……」改寫成「雖然……但是……」:
A「『因為』我是焦慮依戀,『所以』才這麼沒有安全感阿!你就不能夠體諒我一點嗎?」
B「『雖然』我是焦慮依戀,『但是』我可以嘗試某些時候停下來不要緊迫盯人……」
當然,B句子的改變也得是「你所希望的改變」,不要因為別人,就強迫自己變成不想要變成的人。
你很正常,不需失望
其實被貼上標籤之後,我們心裡常常會有一種擔心是:「我是不是不正常?我是不是有問題的人?」其實,這是一個「假擔心」,請跟我念這個咒語:我是正常的、我是正常的、我是正常的。因為很重要,所以要唸三遍。
好啦我知道你還是不相信,那我要告訴你什麼叫做心理學上面的異常(abnormal):它是指,在統計分布上,你和大部分的人不一樣。
不過,這個定義其實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很多時候我們人類某一特質的分布並不是常態分布(normal distributio,如上圖),也就是說並不存在所謂的「大部分的人」;另外一個問題是,假設你在感情上是前2.5%焦慮的人(也就是你的焦慮分數大於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外),或許我們可以說你在這向度上是「不正常」的人,但這並不代表你在工作表現、同理心或其他人格特質上,你和別人「很不一樣」。簡單地說,你可能在某一個向度上面是「正常人」,在另外一個向度上面是「異於常人」。那麼,到底有誰是真正「正常」的人?
從這個角度想,或許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病」,但重要的並不是你有什麼病,而是你有沒有「病識感」,以及你願意為這樣的自己,做出多少改變的努力?
延伸閱讀:海苔熊談「批評者」: 吹毛求疵的背後,是失去安全感的靈魂
Brown, B.(2013)。不完美的禮物(田育慈譯)。台北:心靈工坊。
Petitcollin, C.(2017)。想太多也沒關係:如何紓解紛亂的思緒?不再對人生感到厭倦!(Je pense trop : Comment canaliser ce mental envahissant)(楊蟄譯)。台灣:大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