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熊談心靈綑綁:告別「有名無實」,因為你值得被更好的對待

 

作者:海苔熊(程威銓)老師

有時候真的讓我們感到痛苦的並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有名無實。老闆給你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職位,卻沒有給你相對應的薪水,然後告訴你能者多勞,你做的不是很開心,卻被這個職位給套牢。

婆婆在你進家門的第一天就說「我把你當女兒看」(孔祥明,2001),後來你終於明白,這真的是最諷刺的謊言,如果可以,你寧可她沒有說過這句話。

他一直說最愛的是你、 沒有你他活不下去,卻在你不在的時候找別的人歡愉。他說他把全部的愛都給你(吳克羣上身),卻一直做讓你傷心的事情,久了之後你也會困惑這是不是一段有名無實的感情?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有名無實:一種內在的矛盾

這段時間以來,我發現不同的心理學家都在用不同的語言,說著同樣的事情——痛苦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內在的兩個自己,相互矛盾。這樣的一種「斷裂」(盧怡任、劉淑慧,2014),讓你覺得有一種難以驗說的「苦」。

「有名無實」這件事情,很顯然的就分隔了兩個自己,一個是看起來的樣子,一個是實際的樣子。你覺得這個身份應該要「擁有」某些東西,但實際上你卻「沒有」那些東西。你要假裝「有」,甚至還要做在那個位置上「應該做的事」。身為一個「廉價勞工」,為了避免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Festinger,1962),你只好告訴自己這件事「很有意義」,才不會顯得太過悲催。

但當你很努力的去做這件你覺得「很有意義的事情」, 對方並沒有平等的對待你時,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做的這件事情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有名無實」產生的原因

為什麼會開啟一段有名無實的關係?我想可能有兩個因素,「權力不對等」與「不想傷感情」。

(1)權力不對等:

在前面的例子裡,不論是老闆、婆婆、或是伴侶,或許在關係當中都是比較具有權力的一方。有些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不平等(大約有八成的親密關係都是不平等的)(Sprecher、Schmeeckle與Felmlee,2006),有些時候我們雖然意識到了,卻無力反駁,因為那個恐懼和害怕太過強大。

(2)不想傷感情:

那我們在害怕什麼呢?害怕傷害到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過很奇怪的是,很多時候對方使用「有名無實」的技巧,一開始也是希望能夠給你一種「好處」(雖然沒有實際的資源,但是至少有一個頭銜或名份),而你願意接受,也是不想要關係有所破裂。但是這樣的一種「好意」隨著時間,反而會讓兩個人越來越破裂,你覺得委屈,他覺得你沒做到應該做的事情,兩敗俱傷。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破解法:你值得,你應該擁有的

用一個簡單的比喻,假設你到一間餐廳預訂了VIP的位置,也付了預定的金額,餐廳承諾你這個價格包含「尊榮套餐」,有頂級和牛、翠玉海參、深海龍蝦等等十道菜,但你呆呆坐了20分鐘,卻送來組合牛排、夜市的燒酒螺、和一盤季節草蝦(重點是整個盤子上面只有一隻蝦子),然後服務生跟你說:「不好意思啊,因為原物料短缺,而且菜已經煮好了,不過您坐的是『尊爵不凡』的VIP位置,就稍微忍耐一下吧!」

請問你會做什麼決定?

A.「好的沒問題,沒關係至少我是尊爵不凡哈哈哈!」

B.「我不管,這不是龍蝦這不是龍蝦!請你換上跟原本菜單等價位的東西上來!」

C.「你才尊爵不凡、你們全家都尊爵不凡!叫你們上級來退錢!」

以上只是用比較誇張的方式來說明(服務業很辛苦千萬不要這樣對他們),如果你在用餐的時候都有辦法說出你真正的想法,那麼為什麼當這個人變成比較沒有權力的那一方,你就變成啞口無言了呢?

 

其實,有名無實的關係就是一種期待對不對等。對方可能假設這是一段交換性關係(例如他用名分來交換你的付出),而你可能認為是共享性關係(你付出的不會希望他立刻「還」給你,而是在你有需要的時候支持你)(Clark、Mills,1979),換句話說你用感情來經營,但他可能並沒有時常考慮到你。那麼,該怎麼辦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既然這個困難是來自於「有名無實」,那麼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讓「名實相符」:要求你該有的,或是離開你現在的位置。

 

1.要求你該有的:

如果你的職位是「專案經理」,就應該得到相附合你付出的薪水或回饋;如果你的角色是「最被寵愛的第三者」,那麼你可能要先清楚自己在這段關係裡面要的是什麼,並且確認他是否可以真的給你那些你需要的東西。

2.離開你現在的位置:

俗話說沒有那個屁股不要吃那個瀉藥,沒有那個心臟不要擔那麼多事情,倘若你多向對方要求卻沒結果,而且你在這段關係當中受盡委屈,可能要考慮離開你現在的位置,不論是公司、情人、或婚姻。就像是多年前我師傅教我的一句話:「我們當然都不希望關係結束是兩個人之間的結局,但是它的確是最後一道防線。當你發現這段關係不但沒有讓你成長,還讓你繼續下陷,可能就要考慮認賠殺出的時刻。」

講得比喝水還簡單,要結束關係你來試試看啊!看完了上述這兩點你應該很快就會明白,如果對方只是我們萍水相逢的對象,劃清界線其實非常容易。

但如果對方掌握你生殺大權,刀子已經架在脖子上了(一不小心就會手起刀落),面對這些重要他人,我們很難做到第一點,因為種種複雜的糾結,那些話根本沒有可能說出口;有些時候我們也根本不可能做到第二點,例如你不太可能瞬間變成不是婆婆的媳婦、離開一間工作10年的公司、或是結束一段已經有兩個小孩的婚姻。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所以,根據先前提到的認知失調理論,在操作上還有另外兩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改變認知或改變行為。

3.改變行為,讓天平不要那麼傾斜:

如果你希望的待遇和需求是10分,但看起來對方沒有要給你那麼多,那麼你可能就要求一個不算太差而且還可以接受的需求,例如6分。以公司的比喻來說,老闆可能沒有辦法給你相對應的薪水,那麼可能你可以要求一些休假、或者是其他的待遇。

4.改變認知,心理放棄那個「名」:

一些婆媳關係的研究發現,那些媳婦之所以後來好過一點,是因為她終於「不再相信」婆婆會把他當女兒看待(雖然她一開始就不相信,可是心裡其實還是有一點點小小的期望,婆婆會跟別的婆婆不一樣),而發展出另一種「和諧」的相處方式(許詩淇、黃囇莉,2006陳小英,2006黃囇莉、許詩淇,2006);第三者開始不再期望落空,是因為明確的知道對方口中的「我最愛你了」只是他用來安撫的說辭,並且認清自己留在這段關係並不是因為他口中的這些甜言蜜語,而是因為別的東西(例如不甘心)(海苔熊陳靜怡、Erica,2017)。當有名無實的狀況無法改變,你唯一能夠改變的就是不要讓自己在困在那個「名」裡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當你知道為何,就能忍受任何。」(Wer ein WOFÜR im Leben hat, der kann fast jedes WIE ertragen.)

─尼采

這並不是所謂的不期不待不受傷害,而是當你為了一段關係付出很多的時候,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做這個選擇,你的選擇才是「自由」的(當然,有些人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為了那個「名分」而做出選擇,這樣也可以,重點是你之不知道自己「為何」受苦)。

有些時候改變認知並沒有那麼容易,或者長久下來會變成一種自我說服或者是自我催眠,所以如果你長期處在一段不平衡的關係當中又無法說出口,還是建議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協助。

畢竟,每個人都值得被適當的對待,而當一段關係不再能夠回應你所需要的愛,你永遠權利選擇要留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你選擇留下來,請清楚你為何而留下來,為你的選擇負責。

延伸閱讀

Clark, M. S.、Mills, J. (1979)。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in exchange and communal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1),頁 12。

Festinger, L. (1962)。 Cognitive Dissonance。Scientific American, 207(4),頁 93-&。

Sprecher, S.、Schmeeckle, M.、Felmlee, D. (2006)。 The Principle of Least Interest: Inequality in Emotional Involvemen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7(9),頁 1255-1280。 doi: 10.1177/0192513×06289215

孔祥明 (2001)。 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 16,頁 43-87。

海苔熊、陳靜怡、Erica(2017)。三角關係完全手冊(電子書)。:失戀花園。

許詩淇、黃囇莉 (2006)。 “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 35-72

陳小英(2006)。媳婦角色規範、家人支持與婆媳和諧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囇莉、許詩淇 (2006)。 虛虛實實之間: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歷程與轉化機制。本土心理學研究, 25,頁 3-45。

盧怡任、劉淑慧 (2014)。 受苦轉變經驗之存在現象學探究:存在現象學和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對話[An 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Study on the Transitional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Dialogues between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and Theori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教育心理學報

45(3),頁 413-433。 doi: 10.6251/bep.20130711.2

推薦閱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Select li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