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最近看見一則再度討論心靈導師性侵女學員的社會事件,看了內容讓我很頭暈,身旁的朋友超級憤慨,我想也許我也該寫寫東西。
我想這樣層出不窮的社會案件短時間內不會結束,高等教育所教育出來的孩子們,也不一定具備辨識能力或者自我保護的能力,能夠避免這樣的騙局,可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在我這幾年所辦過的課程與講座中,我逐漸意識到一件事情,的確,來參加課程或諮詢的,有大部分是女性,有人很幸運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走上覺醒與探索,我陪伴他們流淚看著他們掙扎和痛苦,而一步步他們擁有更清晰的人生目標,不再被人左右。但不可避免的,仍有一部份的人,他們依舊等待著被愛、被照顧,是的,被照顧是舒服且安全的,你似乎等在那裡就有人給你臂膀和胸膛,帶你離開原本不被重視的環境,讓你不再感覺自己被否定,只要有這個人的存在,你的生命就改變了,但往往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因為對方仍會用各式理由離開你。而也有一部份的人,渴望的不是探索自己,而是想要直接知道生命的答案,未來的戀情或者下一段桃花。
因此,他們會求助於各式的命理與所謂的「心靈導師」,尤其在男性導師身上,他們感受到像父親般、男性長者的支持,是原本父親沒有給予的,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愛被理解,不論他們的教育層級,只要他們深層的內在有一塊空缺和被忽略的傷痛還未療癒,就容易將導師視為替代性父親,在他身上尋找被愛的可能,又或者,他們深信導師身上的「神性」、「魔法」等療癒力,讓他們可以在「短時間」擁有自己一直不曾擁有的,例如勇氣、自信或被看重的價值。
可是親愛的,所有的心理特質,都是學習與練習的過程啊!所有的安全感、價值感和自信感也都是在你一步步愛回自己的時候,才能逐漸建立起來的,可是當你還等在原地尋求被愛時,你又怎麼能回到自己身上愛自己?
所以這種尋求被愛,沒有人可以幫你停下來,因此有人「不斷」尋找老師,尋找解藥,尋找心靈的平靜,卻不知道所有的解答都在自己身上,是你也需要去看懂你內在的不平靜,去修復自己的傷口。
這個社會事件將不斷發生,因為這些尋找愛的人不斷被養成,就有機會不斷創造出受害者,可是究竟是什麼社會現況造就出受害者,讓神棍或狼師有機可趁?
第一:如果我們的教養文化不改變
在在實務工作中遇到太多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女性,因為被遺忘的恐懼,還有被否定的價值,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磨難,他們往往非常努力,為身旁的人付出只為了尋找他人對自己的認可和需要,因此最後心力憔悴又深感痛苦。當我們的教養文化裡一直在無意識的傳承,不被愛的女孩成了母親,一樣會複製不愛女兒的歷程,擁有太多愛的男孩因為感覺壓力和沈重,卻在家中缺席,而讓女孩更渴望父親的愛,更糾結於和母親的關係,當家中給予的愛不足,他們會不斷向外尋找,更遑論在缺乏愛的自己身上尋找愛自己的方式。
那份「被忽略」以及「我不夠好」的心靈傷痛,是會讓人渴望尋求慰藉和支持,心靈課程則提供某種程度的慰藉,讓人在過程中感覺被理解,而會形成一股依附,而當老師是「穩定與自覺」的時候,的確可以在課程裡獲得療癒性的依附關係,讓人在過程中重新感覺被愛,而有能力把自己愛回來。
可是當這種依附關係或治療性關係被濫用,加上所謂的「神秘療癒」和「權威形象」,就會形成所謂瘋狂式信徒的關係,讓人不可自拔地追隨。
英國的一名社會學教授Lorne Dawson說,人們參加這些「神秘活動」,往往是因為這些活動和「身份認同」相關。人們想要從中獲得一種對於自己身份感到安全的認同感。通常是當人們對自己的個人身份認同產生懷疑,而周圍的環境無法提供給他們相應的支持和指引,來幫助他們確認自己是誰的時候,人們會去尋找這樣的「神秘權威」或者「更高的力量」。
「這個『神秘力量』提供什麼至關重要。如果內容對了,人們在這個組織裡面能夠感受到很多好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s),人們就會在其中相信任何事情、做任何事情。」人們在尋找Guru這樣的「神秘力量」,但其實人們在尋找的是友誼、身份、尊重和安全感。
這是在Kumare:The True Story of a False Prophet(庫馬里:一個假先知的真實故事)的探討文章中所摘錄的內容。
真正具有療癒性的關係,都該是有目標有終點,終點來自於我們自身的覺醒,覺醒於沒有人可以陪我們、照顧我們一輩子,自己其實是最有力量的存在,也是最強勁的救贖和解藥,但我們往往在早期教養中被斷了腳筋後,開始向外渴求那份救贖,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的。因此沒有改變的教養文化,沒有覺醒的教養者,還是會繼續創造到處尋找愛的孩子,家庭的支持還有自我的療癒,其實是最有力量的,在療癒過往中開始愛自己和心疼自己。
第二:如果我們的教育方式不改變
有人在憤慨高等教育失敗,而這是教育經常疏忽的一環,如何幫孩子認識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進而保護自己,當我們不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喜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與方向時,又怎麼會幫助他們意識到他們身上的感受是重要的,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感受發聲,甚至當他們的身體感覺不舒服時,是可以起而為自己捍衛的。
當我們的教育只追求標準答案時,又怎麼能啟發他們去思考去長出自己的獨立意識,去學會分辨?因此獨立思考的欠缺,讓孩子經常處於需要「接收」的狀態,不容許質疑「權威」,甚至會否定自己的想法和信念,因此在發聲更加困難。當然學術教育裡,也經常欠缺情感教育,教會孩子如何去面對自己的情緒,甚至排解自己的情緒,經常在孩子有情緒時所面臨的是:「你好好念書就好,想這麽多幹麻?」
有情緒狀態成為胡思亂想或想不開,讓更多人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更失去捍衛自己的機會。
因此當這群渴望愛的孩子,被愛淹沒也好(有人很關心很看重你),被痛苦淹沒也好(被自己的生活壓榨),就立刻失去原本的判斷力與理性,因為害怕自己陷入「不理性」「想不開」的惡性循環裡,就只渴望抓住浮木和救贖,只要自己不再是一個人面對自己的情緒。
教養,該讓我們懂得愛自己,教育,該讓我們懂得保護自己,為自己伸張,但一次次,我聽見是教養與教育,讓我們成為無聲或無感的人,卻無法掩蓋深層內心的寂寞和傷痛,進而投身在「神秘活動」裡,為自己的不安全感,尋找安全的依靠。
親愛的,請不要一直嘆息,也請有意識地停下不斷抓住愛與追尋愛的舉動,為自己起身行動吧!
延伸閱讀:印度之旅的反思:以暴制暴的掌聲中,是正義從未被聲張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