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我們一直在討論何以原生家庭會影響你的親密關係,其實在探討的就是未處理的傷痛和議題,他會在關係中的相處裡影響你的安全感,也會無所不在地促發你的不安而引發你在關係中的不滿和爭執。同時我們經常為帶著原生家庭裡看待人的角度去看待另一半:
如果家人經常讓你感覺被拋下,你經常會不安的感覺到對方要遺棄你;
如果家人經常說話不算話,你也就很難相信對方會說到做到;
如果家人經常不在家讓你感覺孤單,你就會經常意識到對方讓你一個人孤苦伶仃。
你說怎麼這麼可怕!是的,這就是我們人生要穿越的坎,你眼中的對方,九成以上是你朔造出來的意象,而當你越瞭解自己,與自己內在和過往的傷痛療癒和和解,你會感覺另一半越來越可愛。
所以經常有人問我,怎麼增進自己的安全感,親愛的,還是要從認識你自己開始。
我來跟大家說說生活中的案例。
小晴從馬來西亞到台灣來生活二十多年,大學時期認識先生後開始交往,畢業後沒多久便結婚,先生一直很愛她把她捧在手心裡呵護,她也一直都知道先生對她很好,盡可能滿足她所有的需求,但是五年前開始先生被派駐到其他縣市去,他們成了假日夫妻,先生知道自己離家會讓小晴孤單,回來後總是到處帶她去玩,但小晴心裡卻越越來越空洞,開始不自覺地挑惕先生,卻又自責自己沒事找事,卻無法控制自己。
她在深一步探究後,看見自己小時候的經驗裡,有一個「總是離家的父親」,加上家中孩子多,她總覺得自己是沒有被看見的孩子,為了被看見,她努力做很多事情,希望能在父親回家時被看見,但更多的時候她看見的是父親的背影。
原來在她心裡一直有「被遺棄」的心理主觀的感受,即使她清楚父親一直都在。可是當先生必須離家時,再次激起「被遺棄」的不安全感,而受傷與不安,很容易轉換成憤怒與不滿,有時候她感覺到自己對先生冷言冷語或充滿帶刺的語言,甚至先生要帶她出去討她開心時,她執拗地不想去。
親愛的,有時候會不會有這種莫名彆扭的情緒呢?這很可能是妳的不安在作祟,而深化關係的安全感,強化你們對彼此的信任,你可以有以下的步驟:
1.覺察自己的受傷:
有時候我們很難去碰觸過往的受傷經驗,卻在關係中這傷口被掀起時,會帶來情緒上的痛苦,即使你意識中了解對方情非得已,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而在此時,你需要溫柔地讓自己正視傷痛,再讓你感覺情緒起伏的關係相處中,去思考與連結是否有過往相似經驗,而這經驗帶給你什麼感受?是受傷、難過、害怕…..?
2.向對方敞開傷痛:
我們往往會發現,深刻連結彼此的伴侶,往往是能深刻體會彼此的創痛,並且能承接對方的人,當然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而當我們對關係感到信任,或者嘗試信任關係,可以練習向對方敞開內心的感受,也就是讓對方看見你內心不安的小男孩/小女孩,也讓他知道你最不希望被對待的或被促發的互動方式。
3.不同於過往的療癒性回應:
當我們向對方敞開時,有時候我們很可能得到同於以往的反應,就是對方像過往家人一樣批評自己的感受,或者否認你的情緒,而讓你感覺受傷,有可能讓你縮回原本的殼裡,不願向對方開放。而在此時你需要明察自己的感受,讓對方知道就是這個反應讓你受傷,而邀請對方給出不同的反應,這會是對情感的挑戰,也會是彼此新的學習,就像小晴需要練習釐清自己的受傷,並不是先生帶來的,而先生可以練習同理安撫小晴的受傷,而不是陷入自己的自責中。
4.先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千萬別奢望有人為你的安全感負責,而當你還存在著「只要找到另一半,我的不安感就好了」的念頭,那你的情感將很難穩定,因為你在尋找的並不是另一個獨立自主的伴侶,而是跟你一起共生黏膩的伴侶,而往往兩人經常在糾結的情緒裡最後吵吵鬧鬧分分合合。所以上述的步驟,你需要能幫助自己修復安全感,照顧好自己。(你可以參考:擁抱內在小孩:在「被丟下」的經驗裡,陪自己成長。)
有些傷痛是無法要求對方承接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承受力,而在此之前,你需要先自行尋求協助找到療癒自己並建立起自身安全感的方式。並非每一個伴侶都有能力應付傷痛,而這不代表他們不好或不夠格,而是有些傷的本質太過強烈時,的確需要專業的介入,才能避免關係相處,在你的傷痛中在此惡化,而你沒受到支持而再次對關係失望。
而親愛的,我們都值得被好好愛著,另一半也是。安全感的建立並非另一半的存在才能做到,而我們都可以是自己的安全感,成為在傷痛裡安撫自己的存在,也成為他人傷痛裡理解與支持的存在,而這樣的愛也更能永續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