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姵瑩Chloe Wu諮商心理師
親愛的,最近陸續聽到幾個故事,讓我深深體會到外界的聲音,以及內在的批評與責備,是多麽強烈影響一個人的自我價值,而不夠穩定的價值,加上種種因素:年齡、外表、工作、經歷等等,讓更多女性不自覺貶低自己,形成一個不快樂、不安又渴望愛情又得不到穩定愛情的困境。
我們需要去正視那些不快樂與不安是從哪裡來,這樣困境無法冀望他人帶我們脫離,唯有我們幫忙自己,成為高價值的女人,梳理內在的毒性認同,就能幫自己真實去愛。
毒性認同:當我只有一個人,表示我不夠好
這樣的毒性認同其實荼毒許多女性,女性的單身是公害,或者女人就該結婚生子的文化與社會價值觀不斷綑綁我們,而讓許多不斷追尋專業與知識的女性在情感的道路上,一直感覺到焦慮與惶恐,甚至覺得自己被歧視,像是:「念這麽多書有什麼用?不怕之後嫁不出去嗎?」等等令人恐懼的語言,它成為一種集體的焦慮,而讓許多人試著在婚姻的市場上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竄地找尋,卻撞得一身是傷。(猜你會想看:為結婚而結婚,我不要這種假性歸屬)
究竟這些透過文化、父母或他人而來的語言,一旦形塑成我們內在毒性的認同時,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
1.低落的自我價值:
經常性自怨自艾,常會問自己「到底我哪裡不夠好,所以我找不到對象」,或者對他人的情感狀態又羨慕又嫉妒之後反觀自己「我到底少了什麼?」「是不是我不夠漂亮?不夠瘦?」,而在這過程中只看見自己的不足,卻無法看見自己的好,就因為身邊沒有一個伴,讓自己永遠無法相信自己是夠好的。
2.對關係過度渴望:
當關係剛產生火花時,就會想要加速一切的進行,有時候甚至是感覺到對方的邀請,就會立刻飛奔過去,
反而讓對方感覺你是不是生活重心都在情感上?你是不是無法一個人生活?反而對這段關係卻步,或者你也不清楚為什麼對方立刻冷掉。(是你愛錯人,還是安全感作祟?四步驟讓你擁有滿意的愛。)
3.不管適不適合都要在一起:
有時單身的感覺像是一種標籤,引發的內疚與羞恥的感受,讓人在有潛在發展性的對象出現時,就願意跟對方在一起,甚至在還不夠認識時就同居或發生性關係,一心認為只要與對方結合,或者討好對方就能拿到免死金牌,卻違背了內心的感受。你可能感覺到他並不是這麼尊重你,甚至他還會與其他人調情,但你會不斷說服自己,愛會改變這一切。接著你跌入一個你所以為的愛情裡,卻發現你不斷感覺受傷與日益強化的不安。
這三種狀態,因為毒性認同而一再引發的惡性循環,讓人在關係中不斷挫敗,也在挫敗中難以再相信自己的價值,卻恐懼成為文化公敵與全民公害,再次強迫受傷的自己進入關係中受苦。
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
你一定很想知道怎麼拿回自己的價值,每一步我們都需要向內看自己,而不是從外在環境與他人來定義自己。
1.意識到你如何認定自己:
你的自我認同是否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的肯定上呢?父母的肯定?朋友的認可?還是挽著另一半的手時,旁人欣羨的眼光?還是某一個房子裡的女主人?而當這一切肯定都離你而去時,你還剩下什麼?你一樣能漾起雙眼微笑地看自己嗎?
親愛的,請練習去看那赤裸裸的自己,那個不為誰而活,沒有任何頭銜、身份和角色的自己,那個不是誰的女兒、女人的自己,也就是那個什麼都不是,就是你自己的自己,請開始對「自己」微笑。(怎麼愛自己呢?練習成為自己的依靠:你願意一輩子愛我嗎?)
唯有當你如此真誠地看著赤裸的自己,你就有能力去面對各種認可與角色的失落,因為你會知道沒有一種認可和角色會是永恆,而只有你對待自己的方式,你有辦法持之以恆地去看見和肯定自己。
2.練習獨處與自我照顧:
不論是自己一個人或是有新的對象出現,都提醒自己從容與優雅,在每一次急促地渴望看見對方和想知道對方一切時,問問自己現在的狀態是什麼?是因為內心的焦躁與寂寞嗎?
上一次的獨處是什麼時候呢?在獨處的過程裡是否感覺安適?還是你多數是漫無目的地刷手機、查看臉書,又不自覺地嘆氣?還是你是抱著零食坐著看韓劇?而這時的你是真的跟自己在一起嗎?
當我們在說獨處與自我照顧,是一種正視與接納自己的心情,在你感覺焦躁與寂寞時,聽見它然後用你的方式陪伴它,而不是轉移注意力到3C產品上。跳舞、書寫、歌唱、散步、花藝、下廚等等,透過這些過程產生自我對話,你方能更靠近自己,也更提升自己。(一起來學習~心理師的自白:我是這樣愛自己的)
只要你可以好好陪伴自己,你不會急切地渴望他人的陪伴,就能在關係裡更優雅,更清楚什麼時候該前進,而不會讓對方感到害怕,而你的優雅也來自於自信,更能散發吸引力!
3.勇敢去愛,真實付出:
再一次詢問自己,我跟這個人的相處是否感覺到快樂,還是會感覺到自己被壓抑,或經常需要妥協且感覺對方並不願意理解自己?再一次詢問自己,我是否很喜歡他,並且渴望了解他的生活,分享他的生活大小事,還是我只想要對方來分攤我的孤單?
如果這一切的答案讓你感覺真正的快樂,那親愛的,請你肯定內心的感受,讓自己勇敢去愛。去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真實地去給予去愛,而不是因為恐懼,恐懼不給予就不會被愛,恐懼不前進對方就會消失,當愛出自於恐懼,恐懼孤單、被遺棄、不被愛,就會帶來痛苦與窒息般的綑綁,讓愛中的人都不自由。(其實勇敢愛並不容易?心理師的自白:原來說出真實需求,讓人感覺羞愧。)
“Love is painkiller.“ 當我在印度修習阿育吠陀時,老師這麼對我說。在愛與關係的本質裡,我們都可以練習向內看,看見我們的恐懼、無助與不安,然後讓它昇華,讓關係精煉成最純淨的陪伴,以及施與受的平衡,讓自己精煉成一個愛的本體,而不是索取和乞求愛的黑洞,你將有機會與愛的人一同成長。
而這一切,從看見自己開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訂閱就能收到文章更新喔!
在〈成為高價值的女性三部曲:看見自己、學會獨處然後真實去愛〉中有 1 則留言